第一篇:学习美术新课标的体会
[学习美术新课标的体会]走进新课标,给我的最大感触是看了近20年的老面孔完全变了,变得更实际、更有亲和力和生命力了,学习美术新课标的体会。新课标准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观点出发,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安排和设计课程,从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角度对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结构进行了编排,从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设计,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所学知识。小学美术新课标带来很多新的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在此,说说我对美术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存在。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心得体会《学习美术新课标的体会》。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么教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安排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制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我在介绍完几种表现方法之后,并不限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在整个练习中学生还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共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
三、让学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长知识儿童最喜的莫过于玩了,要抓住他们的这一特性,让他们玩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在玩中增长知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究其根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的。
第二篇:学习新课标体会
暑期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体会
红星中心学校 石砧
通过观看新课程教材培训视频,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我们广大的教师也应该彻底地洗脑,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我就采用了先猜想~论证~归纳教学过程。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健全新的评价机制。评价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交互化,继续坚持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待他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健康的成长。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
2014-10-13
第三篇:学习新课标体会
暑假新教材培训学习体会
海口市长流中心小学
2012,8,29
今年8月24-24日,我在海口市三十三小学参加了由秀英区教育局举办的201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改革英语新课标教材培训学习。
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我认真听取了林萍老师对英语新课标的分析,谭晓环老师对新教材解读,使我了解到新课程的基本原则,明确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重视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3、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4、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5、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6、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通过学习新课标,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认识到今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要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用自己的教学热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除了要熟悉书本上的词汇、短语、句子外,还应结合生活实际,熟悉一些生活常用语,英语中常用句子、短语,尤其是在课堂中要使用的句子,教师要达到熟练使用。
通过本次对新课标的学习,对我触动最大的是,新课标提出的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观点。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 的发展的理念。摒弃了过去的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的落后观点。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提高兴趣为主。
以上是我的学习体会,我想更多的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学习、实践和积累经验,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篇:学习《新课标》体会
学习《新课程标准》反思心得
潜山县希望小学数学课题组
周源生
今天我校数学课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均衡发展》研究小组,组织了课题组成员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使我深深认识到,这次课改绝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彻底地“洗脑”,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深入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改变教师角色,在教学中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
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三、改变传统的评价,健全新的评价机制。
评价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交互化,继续坚持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待他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健康的成长。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
第五篇:学习新课标体会
学习新 课 标 体 会
友谊小学
夏新民
学习新课标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教师教育理念和师生角色的转化!
1、教育理念的转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2、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学习体会
友谊小学
夏新民
通过学习《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这本书,使我对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将谈谈这次学习中的收获: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提问要集中,不能太散乱,指向性要明确,化零为整。整体性提问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将备课中初拟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使学生真正能悟透疑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生态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熟悉学生的情况,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多角度地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多元化的答案,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地评价学生可能的丰富多采的回答。再次,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于回答出色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评价的同时,对于因为胆小害怕而说话语无伦次的学生也应适时给予鼓励,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当学生回答不准确时,教师就更要耐心倾听,同时积极思考,以及时作出评价。从而使学生享受被赞赏之后的喜悦。在尊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学机智调节好课堂教学。在这一方面我一直很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很好的体会、多思,正确的运用好课堂教学评价。
三、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 其实,可以说,一位教师的课讲授的很出色,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教学,那么这一节课一定是一节失败的课。一节有效组织的课堂教学也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任何一堂课都要以组织教学开始,并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所以我们要学会课堂教学的各种组织方法和策略,并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师有效的教学,学生有效的学习。
总之,我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到了有效课堂提问、有效课堂评价和有效课堂组织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为出发点,深入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友谊小学
夏兴民
教学“混合运算”从学生熟悉的购买商品的事例中抽象出“混合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顺序。由购买商品的事例入手,说出一个混合运算的算式以及运算过程,本课设计能根据学生的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动手摆,动脑想,动笔算,逐步发现“混合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顺序
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是否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是否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正是我们教师必须所关注的问题。在教学本课时,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探究出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律,在活动中注重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时候,关注了学生语言的发展。
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混合运算”计算格式以及运算顺序,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出现了如“24元可以买8枝康乃馨,一枝玫瑰花5元,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钱?”等学此类的问题学生感到困难,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这四类问题学生刚刚接触,虽然上册的教材偶尔也会出现,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理解。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案例
友谊小学
夏新民
(一)、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并告诉学生这个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
师:老师现在相再造这样一个长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板呢?
生:只需要求出底面、前后面、左右面的面积总和。因而,这个长方体的的表面积就是:
5×4+5×3×2+4×3×2 师:同学们都知道怎么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可是老师现在想用它来装水,就是不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怎么办呢?
[问题一抛出,学生马上活跃起来,纷纷举手。] 生:老师我知道,用长×宽×高就求出了它的体积。
[我心一愣,怎么办?] 师:你是怎么知道长方体的体积是长乘宽再乘高的呢? 生:我是看书的。师:(我灵机一动)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吧!看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思考:
(二)、自主探究
1、出示实践探究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请学生任意拼出一个方体,看看长、宽、高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2、实践操作
每个学生把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了不同的长方体。
3、观察填表
(1)学生观察自己拼出的长方体,把每排摆的个数,摆的排数、层数,含小正方体的个数填在表里。
(2)学生汇报
生1:每排摆5个,3排,共2层,用了30个小正方体,体积是30立方厘米。生2:每排摆6个,摆了2排,共3层,用36个小正方体,体积是36立方厘米。
生3:每排摆4个,摆了3排,共3层,用了36个小正方体,体积是36立方厘米。
生4:摆的长是5厘米,宽摆了2厘米,高是1厘米,体积是10立方厘米。
4、探究规律(1)小组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吗?
(2)汇报:
生1:长方体的体积与摆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有关系,摆的个数×排数×层数=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生2: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宽×高。
生3:我认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推导而且验证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那么上课时老师提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这个长方体的玻璃容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呢?
[学生纷纷计算,这时有一个学生大声地说道:“这样做不一定正确?”他这一声在只有沙沙写字声的教室里无疑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
我心里想,怎么错了?我得看看。是5×4×3=60(立方厘米),没错啊?还是让他说说自己的理由吧!] 生:5×4×3是它的体积,可能是从外面算起的体积,并把玻璃的厚度也计算在里了。也可能是从内部算起的体积,这样内部的体积是小于外部的体积。
[我听完他的陈述,不由得为他鼓起了掌。](学生大胆地对计算5×4×3说出了不同的看法,本身就是一种见解、一种创新。说明他观察了,思考了。因为他发现了玻璃本身就有一种厚度,从外量起算它的体积,当然就大于它的容积。虽然学生还不太明白容积小于体积,但学生发现的过程,就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