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免疫学课改总结

时间:2019-05-12 06:4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微生物与免疫学课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微生物与免疫学课改总结》。

第一篇:微生物与免疫学课改总结

《微生物与免疫学 》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微生物学检查与特异防治的学科。《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其他基础课和临床医学,特别是传染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打下基础。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是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理论内容加以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常用微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分析、注意事项及用途。

《医学免疫学》主要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各类免疫应答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等。该学科具有高理论、高技术、多边缘、多交叉的特点,广泛渗透到基础、临床医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通过该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教学以讲授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方式进行。

教学大纲的所列理论课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但不是全部在课堂上讲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教学,也可由学生自学。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三级,第一级为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牢记并能口述自由表达,还能应用这些理论解释有关生理现象以及应用于后续课程;第三级为了解内容,学生对此内容应有一初步印象;第二级为熟悉内容,介于掌握与了解内容之间。

实验课重点要求实际联系理论,巩固理论知识,拓宽思维,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微生物与免疫》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改革实践,以更新教学理念为突破口,转变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科发展,合理地增加新知识以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引进项目推动教学改革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教学体会总结如下。1 教学设计思路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化教学为导向,用任务引领课程内容的授课模式,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和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和职业发展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微生物、免疫学、寄生虫。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并熟悉微生物与免疫在医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采用项目教学思路,利用完成工作任务的形式将课程涉及的内容进行重组和调整。不仅有利于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分析方法与过程为载体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2.1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

(1)课程目标及地位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为免疫学、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三大部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又是紧密联系实际的交叉型应用学科,其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迅猛,成绩斐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学习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及中药学各门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着力培养的学生严密的无菌观念,将在消毒、灭菌、控制质量、药品检测、药品运输与保存等药物生产实践中得到科学应用。教学基本要求

(2)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是紧密联系临床实践的应用科学,可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和药学各领域。微生物学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及其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致病性和免疫性,寻找消灭、控制传染病及相关疾病的措施和方法。微生物广泛应用于药物生产和药品的质量控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了解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机理及规律,为将来从事药物生产、药品营销、药品运输与保存等工作奠定基础。

(3)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2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免疫学基础理论、病原微生物主要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难点主要有免疫分子和免疫学理论。重点章节有第一篇的第1章、第2章、第4章、第9章;第二篇第10章、第12章、第14章以及第三篇的第19章、第20章等。难点章节有第2章、第3章、第5章、第7章等。

2.2 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学生的最终成绩的考核中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些要求。学生的成绩考核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60%:另一部分成绩根据每个同学的平时表现的情况,按照不同项目进行权重给分,平时综合成绩占40%。通过这样的成绩考核方法,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的组织,策划,参与实践环节的活动(包括设计实验方案,制作关于药物分析检测技术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的ppt),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 教学成效

学生在此次的教学改革的带领下形成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积极主动的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也更加积极主动的向老师同学请教的良好学习的氛围;学习更加的积极主动,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以前上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课后没有做好复习工作.变成上课前认真的预习,课后认真的复习,在上完课后能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找一些关于上课的知识和找课外的一些有用的对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做成了ppt。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更加的认真了,能在整个上课学习的过程中都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积极的回答,最大限度的掌握好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图片展示 不足和展望

4.1 学生的个体差异大

学生在基础知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计划进度安排,常常会出现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的情况。在做讲授的时候由于学生的反应和理解能力不同,往往会造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能很容易,顺利的完成,而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则会很难的讲解清楚而且在讲解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问题。针对学生的特点,我将学生分为10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中优差生均等,同时选择平时表现不是很理想的同学作为组长,以激发这些同学的学习主动性。不过组长可以由各组成员自行更改,原则是大家一致通过后上报教师。4.2 有些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某些学生因基础比较差或者缺乏自信,不敢在同学们的面前展示自己,而没积极的投入到ppt的制作与现场展示和讲解及实验方案设计中,甚至有些则稍微的修改了一下他人的作品就上交了实验方案,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以后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医 药 工 程 系

张少芳 赵梅红

第二篇:微生物及免疫学-教学大纲[范文模版]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微生物及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第一部分 绪论 细菌学概论(理论学时:4学时)

2.基本要求

(1)掌握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2)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革兰染色法的原理和意义(3)了解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的代谢产物

3.重点与难点(1)重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与生长繁殖 革兰染色法的原理和意义(2)难点

细菌细胞壁结构、革兰染色法的原理和意义

(二)第二部分 消毒和灭菌、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理论学时:4学时)

2.基本要求

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和无菌的基本概念;了解物理消毒灭菌法的种类、原理及应用范围;掌握干烤、高压蒸汽、紫外线灭菌法;了解化学消毒灭菌法。

2)了解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掌握质粒的基本概念,了解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因转移与重组(转化、接合、转导)。

3.重点与难点(1)重点

消毒与灭菌的有关理论和方法、高压蒸汽的原理和方法 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突变(2)难点

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方法(转化、接合、转导)

(三)第三部分 常见的病原性细菌(理论学时:8学时)

2.基本要求

(1)掌握葡萄球菌属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抗原构造(葡萄球

菌A蛋白),了解生化反应、分类和抵抗力;掌握致病性;了解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2)掌握链球菌属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分类,了解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和抵抗力;掌握致病性;了解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3)掌握肠道杆菌的共性;掌握埃希菌属的生化反应、致病性和卫生细菌学检查;掌握志贺菌属的致病性;掌握沙门菌属的抗原构造、分型、致病性和肥达试验;了解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4)掌握结核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抵抗力;掌握致病性与免疫性(结核菌素试验);了解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5)了解破伤风梭菌的生物学性状;掌握致病性和防治原则。(6)了解钩端螺旋体的生物学性状,掌握致病途径;掌握梅毒螺旋体的致病途径。

(7)掌握支原体的培养特性,掌握主要病原性支原体;掌握衣原体的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了解培养特性和抵抗力,掌握主要病原性衣原性;了解立克次体的生物学性状,掌握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3.重点与难点(1)重点

各种致病性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方法、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2)难点

各种致病性细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四)第四部分 真菌学、病毒学概论、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病毒(理论学时:6学时)(1)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

2.基本要求

(1)掌握主要的病原性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2)掌握病毒的重要特征、了解病毒的大小和形态,掌握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了解病毒的分类。

(3)掌握病毒的增殖方式及复制周期,了解前病毒及顿挫感染。

(4)了解病毒的干扰现象,掌握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5)了解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及抗病毒的化学治疗剂。(6)掌握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3.重点与难点(1)重点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的特征和致病性(2)难点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五)第五部分 免疫学绪论、抗原、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理论学时:4学时)

1.(2)抗原的概念、特异性及分类(3)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4)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活性

2.基本要求

(1)掌握抗原的概念:了解构成抗原的条件;掌握抗原的特异性、了解交叉反应;掌握半抗原、完全抗原、天然抗原及人工抗原;掌握TD-Ag与TI-Ag的区别;了解医学上重要的抗原。(2)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了解免疫器官的组成。(3)掌握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活性。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抗原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的组成;免疫球蛋白的结构(2)难点

抗原的特异性、TD-Ag与TI-Ag的区别、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六)第六部分 补体系统、细胞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理论学

时:4学时)

(1)补体系统的组成、激活途径、生物学功能(2)细胞因子的特性和生物学功能、细胞因子受体(3)HLA抗原及功能

2.基本要求

(1)掌握补体系统的组成、激活途径、了解补体的受体(2)掌握细胞因子的特性和生物学功能、细胞因子受体(3)了解人类HLA复合体,掌握HLA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3.重点与难点(1)重点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生物学功能 人类HLA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2)难点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人类HLA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

(七)第七部分 免疫应答、超敏反应(理论学时:4学时)

1.教学内容

(1)抗原递呈、(2)免疫耐受

2.基本要求

(1)掌握免疫应答的机制(2)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3)了解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3.重点与难点(1)重点

抗原递呈、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难点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第三篇: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教学改革与探讨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教学改革与探讨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式已经趋于多样化,而多变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发展,也取得了相应的教育改革成果。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本研究对课前准备以及理论课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教学方法

一、教学理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医学专业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内容逻辑性强,内容抽象复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极大的教学难度,而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记忆困难,容易遗忘的现象,最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会令人满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快教学模式转变的速度,寻求适合的教学方法展开工作,以便将复杂抽象化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简单化和具体化,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相关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形象化的教学模式,该种方式可以将复杂抽象化的教学内容变的简单易懂。

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教学方法

伴随着经济效益的增长与教育教学制度的完善,医学类院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育教学方法:

(一)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在实际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医学职业教育已经逐步开展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方式,从而革新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育教学模式。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并重视实验操作,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主动思考能力,培养出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共同发展的医学生。伴随着教学模式的革新,医学职业院校应当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搭建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引进先进教学设备仪器,重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践演练基地的建设,从而提升学生们自主学习与操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创新模式。增加学生实践实训,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所学理论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结合例子进行说明:菌种分离纯培养实验前准备阶段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培养基理论知识并掌握实验重点,以便实验过程中运用培养基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以及接种方法。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以及相关书籍搜索实验资料,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及制作有趣的微课进行免疫学教育教学,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观看,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

(二)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创新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教学制度的不断改善,医学免疫教学应当重视理论创新,紧跟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根据现有的免疫学教学课程大纲我们发现,免疫学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该课程,而不是死记硬背,基于此,医学免疫教育教学理论应当不断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结合医学专业的发展制定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重视免疫学重点内容的教学,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免疫学教学内容时应当紧密结合临床中常用的免疫学技术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熟练掌握医学免疫学发展的重点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比如:通过血型测定实验、早早孕测定技术等这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免疫学基础临床应用的实践技能。

(三)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伴随着教育教学制度的革新与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实际的免疫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免疫学知识理论课以及实践训练课堂应当采用评价制度对学生能力进行评定,充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制定免疫学考核评定体系,重视学生知识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出勤率、学习讨论、实验操作等进行评定,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操作成绩以及在操作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加强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从而有效提高免疫学教育教学水平。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

对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育教学来说目前采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教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学习简称为LBL,以课堂学习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简称为PBL,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学习简称为CBL。对于医学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尚未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因此需要系统性的课堂理论知识帮助学习,在此过程中LBL教学方法依然占据着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应当重视发挥LBL模式教学优势,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教育教学课堂准备阶段,通常通过引导式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对于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通常结合比喻式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展示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美国著名神经病学教学教授Barrows创立了PBL教育教?W方法。该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课堂知识问题为导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PBL教育教学方法存在不足,第一,PBL教育教学模式重点在于问题的学习与解决,大部分学生重心在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上,忽视了理论知识内容的学习;第二,PBL教育教学模式强调问题的学习,当学生对于问题认识不足时会影响教育教学效率;第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PBL教育教学质量。对于上述分析问题,我们结合兴趣小组进行PBL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探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兴趣小组对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可以任意提问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存在的问题记录总结,从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CBL是集启发式、讨论式以及互动式于一身的教育教学模式,首创于美国哈佛商学院。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内容与重点给予学生病例材料,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法,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病例材料并提出相关问题,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进行总结,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总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对于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特点以及学习能力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综合质量。

第四篇:课改总结与反思

课改路上 且行且思

——课改总结与反思

初一级部武厚英

一、对课改的认识:

1、新课改唤醒我们对学生的看法:学生是人!是有潜力的人,是成长中的人!

2、新课改更新了我们教学的看法:教学就是教师创新性地导演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二、我的做法

本学期开始我校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首当其冲。为了更好的推行课改及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的大潮中。认真看了胶东课改的录像资料、细致学习了肥城市教研室下发的课改资料选编。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改的精神,探索并初步制定了“四段六环”的零距离教学课堂模式。倾听了梁晓盈老师执教的探索课,老师们都感觉到新课堂的魅力:新颖、独特、有活力。3月28日,赴孙伯中学进行高效课堂的交流。回来后,老师们都跃跃欲试,每人都试着把新理念、新模式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新一轮的普听课,老师们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变化:学习主动性更加积极了,更有兴趣了;同学们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竞争意识更强了。我也不甘落后,讲了一节示范课。同时,我也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的开发推介会,我的校本课程《写规范字,作正直人》有幸成为本校校本课程之一。每周三下午我与同学们相约课堂。

三、我的收获

新的教学模式施行以来,我校老师和学生在课改中收获了成长,品尝了课改带来的快乐。追求民主的课堂,让生命在课堂上相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没有民主平等的关系就不可能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可能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可能有小组展示的丰富性、多样化,不可能有创新的思维火花闪现。所以首先要求老师要有爱心、耐心、包容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和表扬学生在课堂中的闪光之处,用智慧的语言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乐于参与。不管说得对与不对,做得好与不好,都不会受到批评,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主要动力。我们的老师有一颗包容孩子的心。

让学生平等表达。课堂不只是好学生的舞台,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堂上有一席之地。既有让好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多种想法的机会,也有让领悟力慢的学生回想的时间,有说话的机会。我们的老师有一颗关爱孩子的心。

小组之间有了竞争意识,同学们更加积极上进。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交际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反思。在课堂中经常听到“老师,我还有一种想法”“我的想法与他的不一样,我是这样想的”“我想问:„„”我们的老师有一颗欣赏孩子的心。

学生的自主参与、生动丰富的表达,不仅显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显示了师生的平等相融,更显示了浓浓的课改文化氛围已形成。

2.追求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让生命在课堂上绽放。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课堂是展示师生课改活力的窗口。半年来我们不断地追问,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一节有效的课应当是让学生感到快乐的课,感到有用武之地的课,感受到成功的课。教师要通过、小组学习、质疑问答、交流展示、达标测试、评价反馈等,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绽放。

四、我的困惑

1、在课堂上,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学生回答学习的结果时,根本没有用“我们小组有人认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的结果。而只是说“我认为„„”“我觉

得„„”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低效的。

2、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一张张叽叽喳喳小嘴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小组学习就失去了重全员参与,重情感体验,重人文关怀与合作的真正意义。

3、优秀生在老师不断的表扬声中信心十足,表现欲更强;而大多数学生却战战兢兢,他们不敢多嘴,怕说不好不能给小组挣分,给自己和同伴带来一些不快。干脆充当看客,什么也不说。

4、这种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教师要怎样才能营造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如何了解小组讨论中是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

五、我的想法:

1、再掀学习课改文件、领会课改精神的热潮。

利用在假期课余时间重新学习肥城教研室编写的白皮书、我校“四段六环”的零距离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教师上课规范、学生上课规范等材料,更好地指导课堂实践。

2、各班利用班会、和课活时间领着学生学习《学生上课规范》,学生的学习、小组长的学习、小组的评价再培训,切实让学生知道怎样进行自主预习、合作学习,怎样精彩展示学习效果,怎样进行小组评价等,以便学生更好参与学习、主宰课堂。

3、积极组织小组的学习、讨论、全方位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小组评价,做好阶段性总结并评出明星小组、优秀小组、进步小组等获奖小组,更好的激励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4、规范学案编写。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撰写学案,并做好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5、做好学科组的集体备课工作,解决教师的精讲精练。

走进了课改,与课改同行,我们不能说“不”,也不能避重就轻,我们只有迎着课改,思考着,改变着,步伐坚定地前进着,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把课改之路走到底,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课堂的有效、高效。

第五篇:课改方案与总结

天堂初中2009—2010学年课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课程教材试验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课程管理、考试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整合,坚持把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改课”工作的始终。

二、实施原则

1、整体性原则。课程教材改革试验是一项多因素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立足全局,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坚持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结构,落实“改课”工作关于课程整合和各学段相互衔接整体设计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重新性原则。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更是新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要以创新精神来开展“改课”工作,要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开展试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

3、实践与研究相结合原则。新课程方案及其教材的实施,会有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解决。面对这些无法预计的、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研究解决问题,不断增强课程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有序性原则。加强统筹,加强计划,加强过程管理,科学地、有序地开展“改课”工作,以增强试验的实效性。“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是本次“改课”工作的实施策略。

三、我校实施“改课”工作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面推进,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需求,以及信息科技对基础教育的巨大影响,在巩固一期课改成果的基础上现已进入第二阶段,即“改课”阶段。针对2009年上半年我校“改课”工作实施的具体情况,学校决定下半年“改课”工作将主要放在初一年级的语文、数学和综合实践三门学科中推行,“改课”工作的重点将放在“导学稿” 的编写上。

1、学生状况:我校初一年级现有10个教学班,学生总数为635名。

2、师资构成:参与“改课”工作的一线教师。语文10名、数学10名、政治3名(其中1人为非专业教师)、生物3名。教师学历全部为本科,其中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2人,有市级教学能手1人,县级教学能手3人。

3、学校氛围:根据学校安排,9月份为我校本学期“改课”工作的启动阶段。为营造“改课”的良好的舆论氛围。学校从各层面、多渠道的展开前期工作。

首先、方校长在暑期学校中层干部培训会议上传达县教育局的工作意见时就全县“改课”工作现状作了全面而详细的说明,综观外校,我们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其次、学校在暑期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会议上特意邀请安庆四中副校长作了“改课”工作指导,围绕“学案优化”谈了如何提升教学过程的品质等问题。第三、教导处在9月11日召开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例会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专门就我校的“改课”工作作了具体的布置。决定我校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导学稿”的模式在初一年级的语文、数学、政治、生物四门学科中先行推开。

4、目前进程:初一年级的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已率先进入“改课”工作的尝试和实验阶段,语文组从第二单元第一课《往事依依》开始已连续使用了六课时的“导学稿”。综合实践学科也正在积极准备和摸索中。

四、现阶段制约学校“改课”工作的主要因素:

1、长期以来,教师受应试教学模式的束缚,教育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同时,新的教育思想还没有成为家长和社会的共识。

2、我们在强调自我反思的同时,还非常需要加强教师间的信息交流、专业切磋、经验分享,彼此在互动合作中共同成长。刚开始同一备课组中教师最好经常(甚至每天)就备课或教学中涉及的问题商量研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经常互相进行听课、评课活动。但现实情况是同一备课组中教师除固定的备课时间之外,都觉得工作很多,很少有时间能聚在一起更好地服务“改课”工作和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3、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还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技术指导。

4、缺少新课改专业引领。一是希望走出去,取人之长,到“改课”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兄弟学校的“导学稿”教学模式是如何开展的。二是请进来,补己之短,在课改实践中,希望学校邀请兄弟学校的教师来校共同探讨教改实践,在交流中获得收益,在相互商讨中求发展、促提高,并希望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和提高了我校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我校“改课”工作的顺利推进。

五、“改课”工作的实施措施:

1、课改工作涉及范围广,政策性、业务性强,学校领导对推进课程改革思想上高度重视,组建学校“改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名单如下: 天堂初中改课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方经怀

副组长:汪常生、芮泽新

组员: 丁岳、刘长松、汪焰生

2、组织教师学习“改课”工作的先进理念,由学校组织编印“改课”理论学习材料。通过培训与考核,使大家充分认识“改课”工作的目的意义,准确理解“改课”的教育理念与改革要点,营造广泛的舆论氛围。

3、针对2009年上半年我校“改课”工作实施的具体情况,学校决定下半年“改课”工作将主要放在初一年级的语文、数学、政治、生物四门学科中推行,“改课”工作的重点将放在“导学稿” 的编写上。

4、以学校校本培训为主要基点,加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实验教师的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5、聚焦课堂教学,通过日常的教学工作以及开设不同形式的公开课教学展示活动,落实“改课”的核心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从而构建相应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教材研制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6、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在学校组织指导下,各实验组可以推出较成熟的研究课,通过开课,探索新科学课堂教学的新教法、新课型、新思路,并由起始年级的成功经验向面向全校辐射,使广大教师真正渗透“改课”理念。

7、积累“改课”资料、总结“改课”经验。各实验组随时收集平时使用教材的体会和成功课例,及时总结 “改课”工作实施情况,了解课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对策,保证“改课”工作的有效实施。

8、从内容与方式上探索和研究与新课程“改课”工作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在教师考评中,对参加课改的老师进行政策上的倾斜,调动教师积极性,从而对课改实验工作加以政策保障,激励每个教师都能参与到课改的氛围中去。

9、设立新课程“改课”实施专项经费,用于“改课”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为新课程“改课”的实施提供经费保障。

六、本学年具体实施安排:

(一)准备启动阶段(2009.8.—2009.9.)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改课”工作的实施,做好思想动员、人员安排、物质准备等各项工作:

1、按照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拟定本校“改课”工作的实施计划。

2、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改课”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3、确定初一年级新课程“改课”工作实施的实验学科和教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9.—2010.7.)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改课”工作的组织实施、培训、探索、研究、小结:

1、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导学稿”的模式在初一年级的语文、数学、综合实践三门学科中先行推开。

2、对各实验学科实施新课程“改课”工作的情况,进行调研、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改课”信息。

3、加强教师间的信息交流、专业切磋、经验分享,彼此在互动合作中共同成长。在逢双周一次定期召开的备课组会议上,安排实验教师畅述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师生共同发展的成功案例和教材、学生、教法等方面的情况,共同分享和解决问题。

4、教研组、备课组经常深入课堂第一线,组织同学科教师边学习边观摩同行的实践课,边理性评议新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策略,探索富有学科特色和适合学校校情的“导学稿”教学模式。

5、继续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实施中的有效应用,实施电子备课,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益。

6、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继续组织一线“改课”教师定期举行“改课”专题学习,还要把有关“改课”的学习材料汇编成册,印发给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使全体教师理解、支持并参与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改课”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7、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各实验组把每个单元的“导学稿”装订成册,上交教研组长和教导处存档。

8、学校在遵循“改课”工作基本思路的前提下,合理而有序地安排“改课”阶段性工作。并在每个月底对学校组织实施的“改课”工作作出及时的月度小结。以便于学校适时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控。

(三)总结汇报阶段(2010.7.)

对“改课”工作计划的实施进行评价总结。

1、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模式,并选择成功的“导学稿” 案例,形

成书面材料(案例形式)装订成册。

2、组织一次“改课”实施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每个实验组中推出一节“导学稿”模式的课堂教学研究课。

3、总结本学期“改课”工作实施情况,了解课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对策,并形成书面材料,保证“改课”工作的有效实施。

天堂初中

2009年9月

下载微生物与免疫学课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微生物与免疫学课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改总结与反思

    课改回顾与反思 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校坚持贯彻各级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联系本校实际,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校本研究,边学习边实践,及时反思调整,认真积累总结,使课改实验扎实、有序地......

    [课改总结与反思]

    [课改总结与反思] 我的数学生活 ——渔峡口镇西坪小学 李鹏 新课程在我县顺利实施已经一年多了。一年前,我们掀开“北师大”的神秘面纱,一次次的理念与思想的碰撞,一次次零距......

    课改总结与反思

    课改总结与反思 陈埭民族中学 刘剑高 课改已进行一期的时间了,我一直在严格按照我校的要求进行课改,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就主要成就总结如下。 1、学生的主体意识大为......

    课改总结

    第一学期数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单位: 姓名: 新课改工作总结 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使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是新课改促使我成长,我与学生一起成长。这是一个新奇的过程,这是一个激......

    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一)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课改力度,全面推行课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课改的力度,人人参与课改,人人......

    课改总结

    初一历史课改教学工作总结 经过两个多月来的课改,我一直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课改,这期间,一直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跌跌碰碰的前进着,收获颇多,但也曾迷惑和茫然过。下面就......

    课改总结材料

    课改总结材料 我校的课程改革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将洋思、东庐、及杜郎口教学融为一体,将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作为一名学科组长、团队成员、任课教师。我一丝不......

    课改总结

    十一月课改工作总结课改已进行了将近3年的时间。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要注重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用新的教学方式。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