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二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以十七大精神为契机,构建和谐教育
暑假末,我学校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进一步集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培训工作,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形成长期有效的各项长效机制,为我学校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培训以十七精神为主要内容,并且温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重温了《中小学安全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对照《安定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自查自纠80问》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专题报告、教育教学业务等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和常规业务学习。抵制不良行为,构建和谐教育。通过师德师风的培训和学习,我简单的谈一谈:
社会主义新阶段,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发展,和谐的教育是有利的保障。新时期需要新型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是学校的生命源泉,怎样才能激活他们的鲜活力,需要不断添加素养,涓涓细流才能成江河。这就需要我们纳入更多的素养,才能奉献我们忠诚的教育事业。
一、纳思想素养,构建和谐的自我
以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和改进执教的敬业精神外,更重要的是以十七大精神为契机,构建和谐的自我。调整自己为人处世的心态,形成良好的终生奉献教育思想,保持鲜活的自我。把教师和学生的整体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纳知识素养,构建和谐的自我知识体系
知识素养是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习,应当在全社会倡导建立学习型社会。人民教师肩负教书育人、培养未来的神圣使命,应以十七大精神为契机,构建和谐的自我知识体系。
养成积累、思考、吃苦、坚持的习惯:知识素养是宽泛的,是其他素养的有力保障,我们可以通过读书,上网,剪报,摘录、收集资料等途径进行学习,坚持积累关键要注意搞好有形与无形的结合;学习贵在思考.必须与思考为伴,否则,很难学有所成;艰苦是所“学校”,是培养毅力,勇气和韧性的“磨刀石”,是走向坚强和成熟的“栋梁”,是获取知识、能力的“加油站”;坚持是困难的,但困难并不意味着不可企及。仰望高度有时确实会叫人感到眩晕、胆怯,甚至沮丧,但在更多时候,仰望高度带给人的则是攀升的激情、飞翔的向往、心灵的超越——生命中最美好的感受之一。
三、纳技能素养,构建和谐新型的育人环境
我们具备端正的思想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与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我们改进方法,精心策划,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自我钻研常规业务、与同行交流、与学生交谈调查、善于总结和积累,特别是现代教学工具的如何合理的运用,是我们尝试新教学方式的挑战。
四、纳管理素养,构建和谐的教育管理体制
每位教育者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站在集体利益的立场,我们是管理机制的一个纽带,合理的提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是我们应尽的职责,遵循被管理是我们应尽的义务。管理好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一堂成功的课,需要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管理。聆听家长、学生和社会对我们的呼唤和期望。
“海纳百川,能容乃大”,教育是大海的话,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大海中 的朵朵浪花,朵朵浪花来自不同的河流,每朵浪花的质量影响着这大海的和谐健康,需要包容治理,更需要新的洗礼;教育工作者是大海的话,需要纳入更多的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用宽阔的胸怀包容学生、用情用心感化学生、用更好的方式和手段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无论做大海还是大海中的浪花,这都是我们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二○○八年八月二十四日 3
第二篇:2010—2011师德师风培训材料(二)
2010—2011师德师风培训材料
(二)中学教师研究的“六要”“六不要”
没有研究就没有教育,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学,没有研究就没有教法。教育教学是科学,教育教学是艺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一个受教育的对象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况中小学生属于正在成长发育中的个体。因此要避免千人一面的教育,必然要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就需要针对每一个受教育者开展研究,选择确定适合的个性化的教育方式。研究十分必要,时时需要,不研究则不会达到优质的教育境界。
“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价值取向之下,会研究便是中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了,研究能力也便成为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做研究型教师也就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一个新的职业价值取向。只教不学,单纯对一本教材教学不去研究,这样的教师不能成为素质教育形势下的好教师。
关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应该说由来已久,提倡和号召的呼声也一直很高,但是理性地看一下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其现状和质量并不能令人很满意,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效益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技术以及研究的实效都需要改进和提升。中小学校里教师们的研究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提升到和教学一样重要,甚至提升到比教学还重要的位置来看待和对待才可以。
近年来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推进的背景之下,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尤其被强调和突出出来。基础教育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和新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含量都需要教师们自己去挖掘和开发。没有研究能力,研究能力不高都会影响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基于这样的背景,很多研究者也在纷纷探讨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这个问题,结合这些研究,我也做了如下的思考,总结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六要”“六不要”与大家交流,唯愿有助于大家的研究。
一、要真做,不要假做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要真做,不要假做。这个问题是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对于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现状和质量,我们并不十分满意。口号喊的响亮,架子摆的象模象样。呼呼啦啦,惊天动地。一个课题下来,经费花了不少钱,专家来了不少趟,表格、数据、论文和报告编写捏造了不少。结果如何。课题结束了,证书拿来了,研究也就随之结束了。这样的研究是假的研究,不是真的研究,是伪研究。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解决的只是学校的名声好听和老师们的评职晋级,没有从根本上有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
克服假大空的研究,中小学需要和呼唤踏实实在和实用的真研究。真正把研究重视起来,通过研究解决问题,提升教师,改进教育教学,真正发挥科研的作用。抛开虚名,面向实际,丢下功利,取法实效,做真实的研究,这才是有效的教育研究。不一定非要立项结题,也不一定呼呼啦啦和惊天动地的大会小会,调动、激发和约束老师们真正重视起来,平心静气的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研究有补于教师的工作,研究有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样就可以了。虚名不可图,实效是必须。
二、要小做,不要大做
这个问题是说教师研究的选题问题。研究需要选择一个有效的问题。选择好研究的问题十分重要。问题选择得有效,研究才能有效。并非选题越大越好。大的问题当然好,重大问题研究的价值也当然更大。但是中小学教师的现实条件所限,研究条件所致,研究能力制约,特别大的问题老师们做不来,研究不了,也解决不了。老师们立足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来研究,这样能够做得来,研究也能够有收效。选择微观的实际问题,选择具体的小问题,避免大而空的宽泛研究,瞄准课堂,直面问题,指向岗位,这样老师的研究才会是自己的研究,才能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也才能真正有益于自己的工作。
教学的一个小环节、教育的一个小案例、学生的一个个案、一个思考、一个认识、一个火花,这都是老师的研究,是有价值的研究。
不要小看这些小问题,不要以为它们琐碎没有意义。积水成渊,滴水石穿,浩瀚的江河来自于涓涓小流。老师们从这些微观的小问题入手,一路走来,研究下去,最终他的前方会有一个大的研究,那就是浩瀚璀璨的前方真理,这条道路的远方那就是苏霍姆林斯基,高端教育专家的诞生。
三、要实做,不要虚做
实实在在做研究,不搞形式主义,不来假大空的架势,虚怀若谷,平心静气,做真实的研究,这是根本,是真做研究。
不走过场,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踏实去做,认真完成,注重实效,解决问题,取得收效。研究的问题是老师的问题,研究的场地在老师的课堂,研究的办法是老师自己的手段。真研究不在于场面的多大,不在于数据多少,论文几篇和报告多长。面对课堂,审视教育,思考问题,寻找策略,解决疑难,走出困惑,探寻新路,找到方向,这样的研究才有价值,是老师应该做的真研究。
四、要散做,不要整做
选择具体的微观问题,把一个大的宏观问题分解成具体的小问题集合,分割整体,聚焦微观,各个击破,积少成多,由散成整。不能一开始就抓大放小,贪多不烂,择大不成。需要统筹分解,把大问题化小,把整体肢解,分散研究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
分散研究、化整为零的好处是研究的问题更为具体确切,研究的时段可以缩短,研究的时间可以更加集中,这样缩小研究的范围,集中研究的视角,有利于教师在集中的时间内攻克问题,得出结论,取得研究成果。
如果问题过大,研究的视角过于宽泛,面对杂糅缠绕在一起的整体,老师们会无从下手,会没有办法深入进去,没有办法开展研究。散做的好处是分散问题,分解任务,使目标变得具体化、确切化和可以操作化,这样问题变得具体可抓,研究变得容易开展。
五、要团队合作,不要自己独做
团队合作是目前教师培训中倡导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也同样适合于教师的研究。教师之间结伴互助,捆绑结队,互相激发,相互交流,集体碰撞,共同携
手,集中集体的智慧,扬长避短,共生共长。这种团队合作的研究,可以避免教师个体单打独做的不足,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由教师群体构建而成的科研联合体具有很好的研究生命力。一个团队在优秀高效能的团队首领的带动下会插上腾飞的翅膀,就象群雁凌空飞翔的雁阵,一字排开,互相利用彼此的力量。这个团对是优质高效能的,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也被团队的整体带动起来,飞翔的力量得到助推,个人在团队中的成长也是有效能的。
中小学校要注重这种科研联合体的构建,积极倡导这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联合体。要充分光大科研带头人的作用,切实发挥科研骨干和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他们的热情,引航带动广大教师的科研活动。要倡导积极的学校文化,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组建各类研究特色的教师联合体,激发教师群体的研究热情,营造积极的学校研究氛围,助推教师群体的研究。一个学校,只有全体教师都动起来,这样的学校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学校,也才是有效能的学校。
六、要系列化做,不要零打碎敲做
教师的研究要系列化,不要零打碎敲。系列化是一个系统的分解化。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研究的系统化,要选择系列化的问题进行研究。
系列化的研究使教师的研究最终构成一个系统。最终一个又一个阶段的研究之后,这些具体分散的研究集合起来,它们是一个整体。这样下来,分阶段推进的教师研究,就会从低级逐渐走向高级,从分散逐渐走向集中,从简单一点一点走向完善,教师的研究也就从低层次逐渐走向高层次迈进。
第三篇:师德师风学习材料(二)
师德师风培训材料
(二)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十要十不要”
培训人:邵洪权参培人:全体教师
地点:多媒体教室
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不要表里不一辱没师德;
要爱岗敬业廉洁自律,不要以教谋私收取钱物;
要团结协作共同发展,不要自我专注嫉贤妒能;
要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不要浅薄浮躁弄虚作假;
要尊重信任赏识学生,不要讽刺歧视体罚学生;
要注重素质综合评价,不要频繁考试列榜排名;
要精研教艺课堂求效,不要参与三乱有偿家教;
要尊重家长相互配合,不要指责家长推卸责任;
要衣着得体举止文明,不要仪表失雅言行粗俗;
要志存高远乐于奉献,不要追逐名利自毁人格。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思南县东华初级民族中学
2013年9月
第四篇: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师德培训体会
————让师爱走进课堂
师德培训已结束,短短的几天学习,使我受益非浅。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来说,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涤,对在新时期如何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我又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如何才能无愧于这一神圣的事业,无愧于人民,说得土一点,就是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学生家长,学生家长把孩子交给了你,你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他们培养好,教育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去。从徐立科校长的身上,我看到了他那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常常回忆起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那时自己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曾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那门课的学习。我想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本次师德学习体会最深的就是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关爱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尽管学生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都应该是毫无保留的,无论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对顽皮、学习成绩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教师都要主动去亲近和关爱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所以我们常常需要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另外在学习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之后,我也深受启发。我发现了他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机制。我深深地感到,魏老师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教学奇迹。魏老师提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口号,他还擅长赏识教育,这样就很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他找学生谈话,不管是普通学生,还是“班官们”,总能得到学生的真话。这为他能够有效地对班级实施遥控埋下了重重的伏笔。
这次报告让我们感受较深的一点就是魏老师的那颗平常心。他的格言:“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是呀,生活是琐碎的,平凡的,工作也如此。如果我们不是用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去对待生活,去对待工作,那么生活和工作给我们的便是无尽的烦恼。
“昨天的孩子,课本是他们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们的课本”,身处课改大潮中的一名普通教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今天的教育?我想,我应该快乐地迎接每一天,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事业,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学生,全身心去研究课程、教材、学生、教法等,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做到德才兼备。抓住“课改”带来的发展机遇,树立较强的科研意识,走进新课程,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争做善于吸收的学习型教师,善于研究的反思型教师,敢于探索的创新型教师。
师德培训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江泽^民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无法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无法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难以提高全民族素质,难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兴,民族兴.正因为这样,中央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发展,重视教育队伍的建设.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师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毛泽东同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温和学习我们党几代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教育事业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历史性战略任务.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更应该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师资保障.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弘扬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人们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经常不约而同地想到的就是教师的启蒙和榜样作用.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我决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严格要求自身.学习当代众多名师典范,弘扬高尚师德,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结合当前时代特点,深入研究当前学生特点,全面认识学生,因材施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最基本的师德要求是自觉升华服务意识,提高尊重他人的意识,自觉做到理解,关心,信任,爱护,尊重他人,自觉使自己成为一名纪律严,作风实,业务精,业绩创一流的教师.因此,我认为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从教育教学实践的点点滴滴中做到细心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用心培养将来的栋梁之材,以回报家长对孩子,对教师,对教育的期望,尊重家长们最迫切希望子女成才的愿望,这也是一名基层一线教育的应有之义.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到这种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要了解学生
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不仅要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而且要窥探孩子心灵的奥秘.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二,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但要爱聪明,活泼,可爱的学生,更要爱差生,特殊生,顽皮捣蛋生,一般生.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更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怀,帮助他们,控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带的班中,经常有一些上课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的孩子,对于他们,我会在课堂上给他一个眼神,或是走到他跟前,轻轻的摸摸他的头,提醒他该认真听讲,而不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去批评他,搓伤孩子的自尊心.对于那些不完成作业的孩子,我会及时了解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或许是有特殊原因,或许是对完成作业有困难,我会给他们及时的帮助.我希望学生把我当成他们的朋友,这样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可以使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学生会非常信任我们,会跟我们讲知心话,这样就有利于了解他们的情况,有利于我的班主任工作.三,爱学生,要尊重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学会了自尊,学会了做人.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尊重,怀疑,讽刺,挖苦,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这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作为一线基层的普通教师,与学生方方面面的接触最多也最紧密,教师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都对学生存在着影响.小学生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美,一个信任的眼神,这些看似细微,点滴的一举一动,都会鼓舞和激励他们很久,对此,我深有体会.当我对孩子回报一个亲切的微笑时,我常常发现孩子的脸上挂满了自信,希望,振奋,洋溢着幸福,这表情又时常让我幸福着.相反,老师的一个小小的否定,一个不经意的“意外”,都有可能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应更多地从点滴细微处入手,真心实意地把学生当成独立的个体,细心呵护幼小的心灵,尊重他们,关爱他们,用心培养他们,学会赏识他们,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孩子都是参天大树.!
最后,以此与老师们共勉:以热情的期盼唤起学生高昂的自信,以高尚的师爱呵护幼小的心灵,真诚关爱,真心理解,真正爱护,真情给予,以理想的教育诠释教育的理想,以成功的教育成全教育的成功.让稚嫩的幼苗在我们的细心呵护与精心栽培下,茁壮成长.
第五篇: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道德和道德的教育活动,不仅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改变教育制度作风的内在要求的有力保障,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加强风建设的意识。
现在教学的工作总结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我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法律,遵守社会道德。忠于人民的教育,作为老师。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企业水平,严格执行教师和师资,高度的专业精神,责任感,爱心和奉献精神。坚持全体为学生,为所有学生,建立正确的人才观,注重每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良好的个性训练,没有学习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和谐,和谐,相互尊重的关系,照顾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努力发现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力优秀的品质,坚定 持有非体罚或伪装体罚。正确处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与家长联系,探讨如何使学生制定方法,措施,在交流中不接受,不要吃饭,不要打电话给家长工作,不要教导家,赢得大多数的学生家长普遍称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学术特点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个人认为分风的内容,自古以来就是教学和教育,作为老师。但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有了新的内容,现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四个新的。被问到老师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其中在专业素质上,为了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需要掌握现代教学技巧。教师的道德要注入新时代的新内涵,应该注入新的内涵:第一,视觉和思维不能只关注孩子的现在,像邓小平的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使用过去的社区 将意识形态教育当前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发展广泛的儿童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具体。杨艳庄(儿童心理教育专家)有素质教育的能力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来看,当老师最重要的是诚实,守李,这是人性的形成。教育者想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或道德。教师在传播知识,他的性格,性格,包括价值观的过程中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我认为道德和道德的新时代应该与传统的标准相媲美。我们对班级老师的标准选择是:平易近人,严中Ci Ci,对别人公平,勤奋。严重不苛刻,老师也雄心勃勃,但不能以学生为对象的通风,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认为传统的道德划分和新时代的教师和道德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有区别的是:师生关系的变化。之前学生要老师服从,但现在要求老师对学生应该尊重,这是一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照顾和严格要求学生提出新的标准。
通过道德的划分 学习,我认为优质教育其实应该首先提高他们的素质是老师,家长,各级领导,公务员和明星,其实第一个应该提高他们的素质是老师,家长,各级领导,公务员和星星。教师的素质不高,很难教高质量的学生。父母是第一位老师的孩子,家里的孩子明显比在学校多,如果父母文化素质低,言行不行,文明规则,孩子怎么能有高质量的成长?各级领导和公务员无疑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如果这些形象代表文化和能力失败,行为不端,恶作剧,你告诉孩子们如何成长为国家的教育质量人们多年来,也是几年,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质量,我们需要有什么质量。
质量不等于忽略字符。中国古老的教育家长期以来一直说,人们,德国第一次没有学习文字,第一次学习文德,没有学习吴和第一次重武器,学习武术,不仅轻的祖先,最重要的是为国民服务。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倾向于西方发展的原因,因为它是自我导向的,所以无论如何 黑猫和白猫,抓住老鼠是一只好猫,这已经扭曲到了现在,腐败的结果和无尽的情况下,水平越来越高。这种糟糕的气氛严重影响了仍在学习的年轻人。下来一些腐败官员,有些学生不仅不赞成,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做,如果是我,确保不泄露。这不能不担心。一个人的性格是好是坏可以经常判断他的行为结果法治与文明是全球趋势,我们的系统还不是很健全,我们不能不在乎质量的质量质量的质量的世界。自由发展并不意味着忽视人格的质量。什么是个性的质量是一个好的个性。好的个性体现什么?也就是说,合理和进取,合理的耐心,适当敢于竞争,关键在于照顾大局。成功的人有一个很好的人格,他们非常好的人气是最有证据的,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会接受批评,在死亡后感到不安或哭泣,不得不引起成年人的注意。
优质教育不等于盲目要求全面发展。能够 充分的全面发展,当然更好,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全面发展,而不是全面的人可能不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