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昭老师在年级总结会上的发言:一个过客在大白登的见闻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06:3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彦昭老师在年级总结会上的发言:一个过客在大白登的见闻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彦昭老师在年级总结会上的发言:一个过客在大白登的见闻与思考》。

第一篇:陈彦昭老师在年级总结会上的发言:一个过客在大白登的见闻与思考

陈彦昭老师在年级总结会上的发言:一个过客在大白登的见

闻与思考

说来可笑,在去到大白登之前,我打包了满满两个大箱子,里面除了行前策划里反复强调的诸多生活必需品,我还“心思缜密”地给自己准备了咖啡、方便面、豆腐干、饭扫光、牛肉干、红肠、巧克力、滤水壶、蒸汽眼罩、助眠足贴,以及好几本想用来打发时间的书。打包工作的细致和周全,源于内心对大白登错误的猜想——那是一方贫瘠、闭塞、艰苦的土地,那里的生活也会因此粗糙和枯燥。很快,我就知道我错了。

到大白登的第一天,简单的午饭和午休之后,我们开始跟校长们沟通这一周的实践安排。我意外地发现,尽管他们口口声声说着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却对自己这贫穷的“大山”充满无限的爱意。中学部的陈校长说:“我们这多好啊,平时都是大蓝天,晚上满天星星,特别近,特别亮。不像你们北京,有雾霾。”

进村社会调查,我和几个学生进到一户人家,这家的主人是一个性情开朗的大妈,叫大妈也许不合适了,她已经年过七十,但满面红光,步子结实,说话有力,一点都不显老态。她反复说着让我们两个月后再来,说那时候的大白登杏也熟了玉米也齐人高了,那才好看呢!她两个女儿都在省城工作,但她说她不习惯去城里,“说难听点,城里小区那种门我都不会开,哪像我们这,我要去哪,门想关就关,不想关,开着也没事。”从她爽朗的笑声和清亮的眼睛里,我能感到她对这乡土生活强烈的满足。

这样一片昼有蓝天夜有星空的土地,这样一座熟人环绕夜不闭户的村庄,这样一个民风和善待客有道的乡土社会,怎么不值得他们满足和骄傲呢?也许正如大白登希望小学的孩子跟我们的学生所说:“姐姐,也许城市hǐng好,但农村hǐng有趣。”我们想象中粗糙而枯燥的生活,其实自有他们的品格与仁义,趣味和丰饶。

短短一周的相处,已经足够我们去发现乡土的魅力。譬如,知道我们要来,初三的同学们就开始为我们女生打扫宿舍,虽然他们知道我们不会进入初三的班级为他们服务,但还是积极地揽下了这个任务。他们说:“不放心给初一初二的孩子们做,怕打扫不干净。”

又如,我们来大白登后的第一顿饭,高二10班的于孟桐这样记录了自己的经历:“午饭,除了馒头、米饭,我们可以在西红柿鸡蛋、海带豆腐、茄子烩土豆中自由挑选,我提出想吃一些糖拌西红柿(有若干盆),然而不知道是否我没有表达清楚,盛饭的阿婆一愣,我只好尴尬地离开了„„饭毕,我注意到身边除了自己的同学外,本地同学的饭盒内只有满满一罐上文我提到的糖拌西红柿,我恍然大悟!如《平凡的世界》中所描述的饭菜分甲菜、乙菜、丙菜,或许我们吃的是学校特别准备的甲菜,而学校自己的学生只吃得起乙菜、丙菜。”他敏锐的发现很快得到了证实。我从室友口中得知,学校之所以让我们提前半小时吃饭,就是因为我们的饭食是专门制作的。本校师生的伙食,就是那一盆又一盆不对我们供应的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杂烩粉丝。当地学生告诉我,他们一天的伙食费一般是10块。当然,我们是15块。但我相信,那象征性多出来的5块钱,一定很难等价换来菜肴中大块的排骨、丸子、鸡肉,还有油条中扑面而来的鸡蛋香(他们给我们炸油条的时候会在面粉里和上鸡蛋)。

大白登学生的午饭时间

他们用自己最隆重的食宿招待我们,背后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克己待人。家里再难,也不能失礼于客人。农村日渐凋敝,乡土中国的礼治正在瓦解,而他们不动声色的仁义,却是我们渴望的传统人情社会鲜活的留存。这里还有传统的民间文艺。刚刚结束的高考,北京卷大作文考了“老腔”,有很多人说我们又不是关中人我哪懂老腔。我觉得这就是说话者的狭隘了。难道不是秦人就不能被老腔震撼了吗?我觉得陈忠实也未必是以一个秦人的身份听老腔而震撼,而是纯粹被老腔震撼。“老腔”的“老”不只是“传统”的意思,秦人常常称自己为“老秦人”,《大秦帝国》片头曲唱的就是“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这个“老”是传统,是朴实,是关中人生活艰难但从不畏惧一往无前的品格,也是我们民族共同传承的品格。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被老腔震撼,因为在这些朴实无华的声嘶力竭中,是同一个祖先留给我们、同一片土地滋养我们的共同的品格和共同的精神。这样的艺术形式在我们都市人的生命里渐渐消失了,但在大白登,我发现小学的校长车上一直在听的,就是他们本土的山西梆子;而有同学听课的时候也发现,当地的语文老师讲课涉及到戏剧时,张口就给同学们唱了一段,唱的,也就是他们本土的山西梆子。这样的民间文艺,至今仍然润泽着当地人的心灵,教他们识忠奸善恶、辨是非美丑,教他们如何面对生活、如何面对时光。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意思是:细微处的小智慧不如宏阔问题上的大聪明,短命不如长寿,你怎么知道一定是这样的呢?我们自以为生活优越,高高在上,但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它的高贵与困境,谁又真的比谁优越呢?当四中的孩子坐在操场边上痴痴地望着夕阳落下青山的时候,当我们的学生并排着躺在地上仰望漫天星辉斑斓、数星星、认星座到11点都舍不得起身回屋的时候,当大白登的男生骑着摩托车像风一样消失在我们惊羡的目光里的时候,他们眼中的我们是不是也可怜可悲得不像话呢?我们凭什么就如此笃信,我们在雾霾中看到的未来,就是更美好的未来呢? 四中学生在操场上看夕阳

恰如高二3班吴若繁在日记中所说:“他们生活的土地看我们看来多么贫瘠和单调,但从班会上女孩说‘我想当翻译官’时眼底闪动的光以及入户时几个主人谈到自己家业和孩子时些许的宽慰,我观察到他们也有独特的喜怒哀乐,他们用双手在泥土地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点财产,或许听天由命,然而倒也更顺应、理解自然,而自然交给他们一些朴实的道理,可能我们终生也没有机会懂得和体会。所以我们的到来给他们一定带去了冲击,是好是坏不敢妄加评论,因为虽然从我们看来他们理应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但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得到的同时失去了什么,并不是简单能回答的。” 我同意吴若繁的说法。

毕竟,“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既然他们的世界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贫瘠和荒凉。那么,44个四中学生来到这里,走近这2个学校、21个班、差不多800个大白登的孩子,这7天短暂的交集,到底能给我们双方带来什么呢?

6月6日晚上,我们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据说,大白登中学一年只有两次文艺活动,和四中的联欢会便是其中一次。联欢会进行到一半,一个小姑娘突然上台,说今天是个开心的日子,然后哭了,说她其实不开心,因为想到了她自己的出身。联欢会

晚上回到宿舍,我问室友,她和她的同事都怎么看四中来大白登社会实践这回事。室友坦然地说:“每次你们来,办公室老师都在感慨出身的差别。你们的图书馆自习室是很好,可是我们没有啊。你们的活动是很好,可是我们没有啊。我们的孩子就生在这里了,有什么办法呢?” 又是“出身”。

这个词深深地戳伤了我。

我觉得四中的大部分孩子其实非常努力,他们的父辈、祖父辈大概更加努力,那么怎么可以用“出身”两个字就抹杀了这一切?

于是我发了一条朋友圈。

我说:联欢会进行到一半,一个初一的小姑娘突然上台,跟关系好的毕业班学长学姐告别,然后说今天是个开心的日子,然后哭了,说她其实不开心,因为出身。我突然明白了小z那天说社会调查中最大的触动是村民问他,你们北京是不是400分就能上清北啊,他们从对方的言语中感到了深深的羡慕,以及不屑。也许太多的光鲜,掩盖了他们背后的努力和汗水。这些熬夜做活动的孩子,这些坚持早起挤时间学习的孩子,这些总愿意选择艰难道路去行走的孩子,他们的光芒,被归结于他们父辈甚至祖父辈的勤勉和拼搏,而那些勤勉和拼搏,又被简化为了“出身”二字,一语带过。我似乎突然想通了这几天一直萦绕在我们晚间讨论会上的谜团,我们的到来究竟能给当地带来什么?展示我们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才艺?必然不。也许我们应该展示的,是我们究竟如何一代一代因为勤奋所以璀璨地在这个处处艰难的世界上活着,是我们如何感恩地从父辈手中接过奋斗的接力棒,继续用力去追逐自由而幸福的人生。我想,“出身”无非是初生时一个暂定的剧本,而活完这一世,就是为了超越这个剧本,活出自我的选择、与尊严。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想,如果这次社会实践,最后留下的东西,是他们对我们的“出身”的羡慕,和我们对他们的“悲惨生活”的同情。这将是这场兴师动众的教育活动最大的失败。我们彼此之间,需要的不是羡慕或同情,而是理解,以及因为理解而产生的互相尊重、各自改变。

他们的改变,也许从学着哥哥姐姐的样子认真记课堂笔记开始,从听哥哥姐姐的建议多读书开始,从像哥哥姐姐一样全身心地对待每一份任务开始。

而我们——作为短期的支教、助教者,可以像高二6班郑淮元所说,“我想我们能做的也许仅仅是通过有限的课堂与课下的交流向他们传递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有所裨益的价值观,比如人生理想的确立、强大自我的确认和坚定执着的品格,比如如何面对挫折的考验与命运的嘲弄,如何面对现实的苟且甚至艰难,在心中保有诗和远方,保有对这个世界尤其是周围的世界永恒的平和与善意。”

而离开这里回到城市之后,我们可以对乡土中国保持继续的关心和关注,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纳税,把我们的税款变成农村的低保和医保,传递到需要的人手上。

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作为某些领域的决策者出现的时候,我想我们可以制定有效的制度,为他们想办法,解决我们所看到的诸多现实问题。

无论以上哪一种,都好过把无中生有的怜悯等同于情怀。我和几个小孩交流了一下我的想法。于是离开前的最后一节课,于孟桐给他们班的孩子开了一节关于四中生活的班会。他介绍了学生会组织五四灯火晚会过程中那些琐碎和索然无味的准备工作,也分享了自己初中三年如何从年级262名一点一点进步最终以第1名考入四中,最后他跟那些孩子说:“我们并不是因为在四中所以就优秀,而是因为优秀所以才会出现在四中,而为什么优秀,因为足够努力。你们5:30上学,你真的100%投入吗?学习时间你真的在学习吗?活动时间真的在活动吗?晚自习的时间,你有多少是在玩笔、抠手和发呆中度过的呢?用心付出和收获是充分必要条件。我们来支教并不能给你们知识上很多的帮助,在我们分开之后,等下一波哥哥姐姐来之前这一年,没有彼此的生活才是我们本该拥有的生活。那我们要怎么走自己的路?在没有我们之后,你们的生活又应该是怎样的状态?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自己不再麻木,自己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选择,这才是我们带给双方的收获。”

我想于孟桐应该跟我一样清楚,这些大白登的孩子再努力也不会进到四中或者享有和四中同样的教育资源,但我能理解并且感动于他的真诚和热切。他是想用自身的例子来给这些弟弟妹妹以希望和力量,让大白登的孩子们在发现差距之后依然可以拥有不绝望不放弃的执着、以及为了消除差距而竭尽全力奋斗的坚韧。我们和他们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条件,但他们和我们可以有同样的进取心。在我们离开大白登之前,在高二7班尹嘉琪家长的建议下,我们帮助大白登中学申请了一项公益基金,筹集5000元用于买书。很快,我们将要进入帮大白登选书、买书和寄书的环节。希望能够通过我们微小的努力,让大白登的孩子,多一个两个“孙少平”,在没有四中哥哥姐姐的日子里,通过书籍来打开自己的耳目,学会用双手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命运。希望有一天,他们可以像孙少平一样,晓然城市的丰富,也懂得农村的厚重,既不盲从,也不忘本,深知“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毕竟,大白登的未来是大白登人的,大白登的未来也只能依靠大白登人。

第二篇:在2011届高三年级军训总结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教官、班主任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校2011届高三年级为期三天的军训马上就要结束了,三天来,部队教官的以身作则、一丝不苟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坚信:我们每位同学的收获是巨大的,对我们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代表高三全体师生向部队教官这三天来的辛勤付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三天的训练,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品格,调整了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心态。如果说,这次高三的军训直接目的就是打赢明年高考的话,那么,我认为:确立为理想而战的坚强信念是这次军训的最大收获,确立为明年高考而战的坚定决心是这次军训的最大心得。

三天的军训,培养了我们的班级意识和集体观念。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要明白这么个道理:每个人都是集体优秀的受益者,同时每个人也都在影响着集体的优秀程度。当这二者在你身上得到体现时,你就会因水涨船高而达到人生的新高度。

三天的军训,培养了我们精益求精、刻苦认真的学习心理。今天是8月22日,离我们即将参加的明年高考,仅有289天,在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学校还是毅然拿出三天进行军训,这里面包含了学校对同学们的无尽期望和良苦用心。一位名人说过:“没有烈火的冶炼,没有重锤的锻造,废铁就永远是废物。”我希望未来的289天中,同学们能去掉心理上的浮躁,把生活转化为习惯,把生活中的细节转化成向上的因素,转化为学习的行动,转化为考试的分数。

我们要努力保持军训成果,把“行动军事化”细化到今后自己的一言一行,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应该是每个同学刻意追求的目标。我真心期望,我们的所有同学能在明年的高考中实现各自的梦想。我真诚的祝愿我们这一届高三明年的高考能再创辉煌。

同学们,让我们以十倍的信心,百倍的的努力,去实现个人的理想,去创造学校的奇迹。最后,再一次向积极参加本次军训,并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真谛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再一次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部队的教官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谢谢!

第三篇:崔峦老师在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崔峦老师在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总结

2008.7.14 和以往的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一样,召开全国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近期目的是为即将举行的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思想上做准备;远期目的是统一思想,为今后课程改革以及阅读教学深入发展把脉、定向,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的突破性。谈三个问题。

一、教学观摩活动已经成为学会的一个品牌活动

一个民间学术团体,除了召开学术研讨会,进行课题研究,如何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层 面发挥学术影响力,对全国的语文教学起到一些引领的作用?全国小语会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创办了教学观摩活动这一形式。举办至今,单单青年教师阅读教学 观摩活动,就已成功举行六届。之所以受欢迎,我想有以下原因:1.用课例说话,形象直观,客观上起到为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导向的作用。大家来看课,其 中一个目的是,看看别的省、市、区是怎么做的,阅读教学取得了哪些新进展。2.层层选拔的过程,就是层层以课为例,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在全国观摩之前,各省、市、区都举办了类似的观摩研讨活动,有的规模很大,受益面很广,以教学观摩为契机,推动了各个层级的群众性教学研究的开展。这是此项活动最大的价 值。3.提供了一个观摩、交流、研讨的平台,展示了研讨成果,交流教改经验,推出了有发展潜质的优秀教师。历届观摩活动,已推出三四百位优秀教师,其中绝 大多数发展很好,已成为我国小语界的脊梁。

“万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 件事有利往往就有弊,观摩活动也不例外。它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上课教师承受过重的压力,所上的课过度准备,精心包装,失真、欠实,与家常课有相当距离;课经过反复打磨,追求完美的教的效果,遮蔽了真实的学的过程;因为只上一个课时,上课老师总想把最精彩的部分展示出来,往往导致一二课时不分,造成许 多观摩课、名师课成了无头无尾的“中段课”。我们对存在问题是清醒的,也在不断改进,希望淡化“赛”成分。强化研讨、交流的功能。我也曾主张,各地推出教师,会上抽课、备课、上课。指导者和上课教师还心存顾虑。我们也希望做课内容、课型多样。尽管此次还做不到,但我们应当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这次会议以两位老师的课为靶子。我们还特意安排两个课时的一篇课文的完整的教学。目的就是以这两个课例为靶子,进行思考与研讨,以期在今年10月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有一些新的突破,在提高教学突破性上,迈出更大的步子,有一些新思想、新思路、新办法。

二、语文教学有喜有忧 1.语文教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上述理念在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丰富教学资源的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效果。教师有比以往更多的学习、培训的机会,教科研意识增强,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越来越多的学生爱学语文,爱读课外书,语文素养有所提升。北京市石景山区教科所对该区153名教师进行调查,九成以上教师认为课改以后在诸多 方面有进步──97.37%的教师认为在教育观念上有进步,96.08%认为在教学行为上有进步,96.32%认为在研究能力上有进步。被调查的教师认为 八成以上学生有进步──85.52%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87.25%认为学生学习方式有进步,84.11%认为学习质量有提高。同事,60.09%教师认为负担加重。2.原有问题未完全解决,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1)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偏向了人文性。

近两三年来,一些专家教授,包括北大的温儒敏、陆俭明、曹文轩教授,都对中小学语文 教学偏向人文性一边提出了批评。温儒敏认为,语文是母语学习的课程,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不应理解未就是强化人文性弱化工 具性。有同志认为,几年的课改实践,从工具性滑向人文性,表现为:重人文轻工具,重实践轻知识,重感悟轻训练,重文学轻文章,重提高轻基础„„有的教授提 出,语文教学一定要突出语言学习、语言训练,“咬定语言不放松,主根源在”素养“重,千方百计学语文,任尔东西南北风”。语文基本功能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功夫。这些抓好了,人文性必能很号地体现。

(2)阶段性不清,各年段阅读教学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教学目标越位与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

阅读教学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的倾向明显。低年级忽视朗读教学和词句教学;中年级忽视段的教学;高年级只注重分析内容,忽视学习语言、领悟写法。各年段重语意,轻语言。

拿低年级来说,阅读教学花很多精力进行频繁的问答,去分析课文内容,这就是越位;而 用在识字、学词、写字上的时间很少,用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上的时间很少,这就是不到位。要依照《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明确学什么,不学什么;教什么,不教什么。只有不折不扣地达成年段目标,体现阶段性,才能环环相扣,螺旋上升,最终实现小学阶段的各项目标。

(3)字词教学、写字教学有所忽视。整个小学阶段,有忽视写字教学、词汇教学的倾向。调查发现中小学生词汇量下降,社会各界批评大、重、小学生写字惨不忍睹、作业试卷错别字比比皆是,便是例证。

在低年级,分析课文冲击识字、写字是普遍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没有摆在突出位置,缺少时间保证、指导保证、练习保证。《课标》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重点不重,后患无穷。”导致写字质量滑坡,错别字增多,词汇量下降,语气贫乏,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情况严重。今年高考,作文卷错一字扣一分;国家语委拟出台“汉字书写等级标准”。可见,对识字、写字忽视的问题该到高度重视、综合治理的时候了。小学各个年级都应重视识字、写字,都应重视词句教学。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基本任务──认识3000常用字,会写2500字,会用6000词,绝不能马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4)阅读教学找不准起点,抓不住重点,看似一帆风顺,没有波澜,没有问题。

在理解课文内容上,往往低估学生,学生已经理解的,还提问频频。教学起点在哪里?笼统地说“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之 处;具体地说,学生初读课文后,在读感受时已知、已懂、已有所感悟的,就不必再讲再问了,教学起点应从学生质疑、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始。教学的过程就是在个 人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对话解惑的过程,是解决提出的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程。教学从问题开始,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是非常正常的情 形。反之,没有问题、看似一帆风顺的课堂,才是虚假的、低效的课堂。

(5)口号提的较多,“乱花渐欲迷人眼”。我同意许多同志的看法:语文教学应当百花齐放,教师教学应当又自己的目标,但不宜轻易提口号。语文就是语文,在语文前面加上任何一个修饰语,只能窄化语文;同时,画地为牢,使提出口号的人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还有一个动向,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文学化”。小学语文主要应是语言文字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其中有文学熏陶,于上述任务相比,不是主要的。在文学教育上,拔高了要求,必然削弱了基础。温儒敏教授认为,“高中阶段的文学教育内容可以多一些,但仍然不能离开语文,是语文学习基础上的文学教育。”高中尚且如此,小学怎能轻语言文字而重文学?

小学语文是基础的语文训练,只是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打基础的阶段。我们要做好份内的事,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上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6)从面上看,儿童阅读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重庆一项调查表明,65%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几乎为零,35%的学生偶尔读一点课外书。而日本,92%学校设晨读时间,有计划地利用校图书馆于教学的学校占60%以上。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重视儿童阅读,且开始早,有读物和时间保证,有交流、指导、激励措施。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素养,非抓儿童阅读不可;要想落实课外阅读,非把儿童阅读引进课堂不可。

三、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建议 1.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目标:激发阅读兴趣,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

至于阅读能力,国际、国内一致认为应侧重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作 出解释的能力(理解力──理解词和句)整体把握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把握主要内容,揣摩报答顺序,体会思想感情)作出评价的能力(评价语言、形象、表 达方法等)。上述能力要依据《课标》年级目标,由易到难,有新侧重地培养,又要注意整体推进、螺旋上升。2.多读、多练、少讲、少问。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提出:课文应当多编一些,让学生多读一些。一篇 课文,老师给予引导、指导,让学生自己去读就行了。老师讲45分钟是容易的,要引导、指点学生好好地读是很不容易的。现在有些观摩课是老师表演,并不看学 生收效如何。听课好像是看戏„„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读多练,养成习惯。这就是大家!这番话就像是针对今天的语文教学说的。吕叔湘先生在八十年代也说 过相似的话:教材要有相当数量,比现在增加一倍、两倍。但反应很大,说教不完。我想,看你怎么教。国外的课本这么厚,人家也教的完。„„其实,课文有什么 可磨的呢?在课堂上念一念,挑几处讲讲就行了„„要增加阅读量,让学生自己读。柳斌:语文能力只能从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来。语文不是靠教师精讲,不是靠分 析课文的段落结构、层次得来的,把课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讲解和分析上,那是颠倒了主次。适当分析,画龙点睛,是一种引导、提高,绝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主要手段则是让学生自己听说读写。

多读,一是指课文读得遍数要多,要读正确、流利,读出语感;二是指要在课堂上挤出时间,读相关篇章,甚至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展示与交流。学语文,没有大量阅读垫底,是难以达到质的飞跃的。

课上时间是长数,要多读、多练,多问。教学课文,要精选内容,找准重难点。根据“二八定律”,一般情况下,80%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掌握的;只有20%左右的内容属于重、难点,需要教师挑出来,问一问,讲一讲。教师教每篇课文,要十分明确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要十分明确哪些是学生自己读、思就可以弄懂的,哪些是要合作探究的,哪些是需要教师重点指导、强化训练的。找准了教学 的起点,是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要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做减法,从精选教学内容做起。

3.整合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学”要落在实处,教师的“教”要有启发性,要少而精。

整和设计,提倡精简环节,采取模块结构,整合问题,会意兼得,体现训练过程。一般可 这样设计:初读──有个人初步感受,提出希望解决的问题;再读──整体把握内容、结构;细读──抓住重难点,得意,得言;练习──拓展、积累、运用。欣赏 整体把握和重点细读的结合,如齐白石,画作的泼墨与工笔的结合。

教师要细读文本,这样才能感受文本之妙,才能找准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细读之后,要披沙拣金,要深入浅出。倾箱倒箧易,披沙拣金难;深入深出易,深入浅出难。

要把学生的学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我国封建时代称课堂为“学堂”,言明学生自学的重要性,说明我国自古就有自学的传统。古代书院制度倡导“士子自学──师长讲解──学友讨论”的方式,可见我国自古就重视接受性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落实学生的学,要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主人;要落 实学生学习的时间,教师要尽可能把自己的活动减下来,才有可能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加上去;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读、思、问、品、议、写贯穿于教学全 过程。要看得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由表及里,对语言的品味由缺少感觉到体会到其精妙,对文章写法由没有关注到有所领悟,对谈法、写法由有所知到能够用„„

教师“教”的如何决定学生“学”的如何,“教”既是服务于学“学”,又是“学”的质量的重要保证。

怎样服务于“学”?叶老1977年8月曾作“学步”诗,用稚子学步比喻小学生学习。诗中提到“所贵乎教者,自立之锻炼”,可见自己学是语文教学第一要义。“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而在导之者,胸中存成算,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叶老认为,教师所做的“诱导”“启发”“示范”的工作,对学生的“扶”“导”“引”,都是为了“放手”,为了“独行”,即“教是为了用不着教”。

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服务于“学”? 发动──把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把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掘出来;营造──创设民主、宽裕、和谐、愉悦的学习氛 围,使每个学生在极其放松的心态下享受语文学习;导向──使每个学生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地投入学习,而不是受老师被动地牵引;放手──给足学习时间,开放 学习空间,多放手、少干预也是服务;帮扶──如,用问题引路,用方法助学,用朗读示范,用话语点拨,用生成促学,用评价激励。教师的作用:学习过程的组 织,学习目标的厘清,探究问题的整合,重点、疑点的点拨,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精彩的生成„„语文课堂应该属于学生的。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学习中 的困惑,独特的感受,在能力、方法、习惯上的收获。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享受成功的课堂,是问题不断、精彩迭出的课堂。优质、高效的教学“彩”要出在学生身上,成功体现在“学”的成效上。有以下几点特别注意:

①教无定法,因文而异。不同年代、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课文,其目标要求、课文特点各有不同,要抓住重点、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既要求实从简,又要改革创新。

②要引导学生质疑,要用教师的善问,培养爱提问、会提问的学生。质疑,对学生既是提出不 懂的问题,又是对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调动;对教师既是一种研究,一边找准教学的起点,又是整合问题、确定教学重点的必要环节。教师新提出的整合的、包括教学 难点的问题,是对学生最好的学习引导,也是克服频繁设问、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一环。

③要重视预设,也要重视生成。“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课标提出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但“学”是活的,“教”也应该是活的。教的法子要源于学的法子,教的调整要跟上学情的变化,不顾学情一味地“走教案”,是目中无人的教学,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总之,我们主张教学过程要从简,教学方法要创新。过程、方法要因年龄而异,因课文而异。一句话“因文致宜,以学定教;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四、此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哪些方面要有所突破

1.根据年段目标和课文特点,把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能力培养点搞得十分明确。不用看教学设计,就能从欣赏的课中很好地体现出来。

2.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在人文内涵上深挖的做法,把教学重点坚决地铆定在理解品味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上。

3.学生要真学,充分地学,展现学习的过程。教师“导”的能力、“导”的水平,要反映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上。“彩”要出在学生身上。学生的“精彩”源于教师“导学”的功力。教师应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能传出较强的语感,板书字要做到端正、美观。

4.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环节要简化,教学方法、手段要简便。教学态度要柔和、自然,教学语言要质朴、舒服。鼓励简中求实,简中求活,风格多样,百花齐放。

总之,教学要关注学生,关注学情,体现教与学的过程。做到:观念新,目标明,过程简,方法巧,学得实,练得活,兴趣浓,效果好。

第四篇:在镇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与在陈雁琴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在镇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

时间过得真快!自今年4月15日调到xx以来,转眼XX年即将过去,作为一名人大副主席,协助xx主席主持人大工作,跟xx副书记当参谋,分管粮、棉、油生产、农民负担和农业统计,跟xx镇长当助手,主持镇 基础;积极配合促成了石首市和谐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同时还组织撰写了全镇十个种养加的典型,收录为市级资料汇编,主笔撰写了xx寺镇《掘山水资源优势,走农业兴镇之路》的调研材料;二是农业统计工作,对农业各项数据进行了反复比对,各项报表数据准确,上交及时,深得主管部门的肯定;同时还落实了农业统计记帐户的轮换工作。三是农民负担工作,由于分管这项工作时,已是年中,年初此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财政所积极组织实施,各村和涉农部门,严格按农民负担政策落实很好,在省市农民负担及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验收中,深受检查组领导的好评等。

3、人普工作。人口普查自六月组建人普办公室以来,在镇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人普工作紧张有序,特点显现:一是建立健全了镇村两人普机构,落实专班42个,领导成员235人,选聘镇村两级指导员24人,普查员179人;二是广泛营造了人普宣传氛围。全镇上下积极开展了“五个一”活动:每个村(社区)召开一次人普广播会,共58次;办一期宣传专栏,共40多处;拉一条过街横幅共64条;各写10条标语共580多条,每家每户贴一张公开信共8000多张。镇还就第六次人口普查方案、工作细则及普查表格的填写方法等,对全镇

“两员”和全体机关干部、单位负责人共240人,进行了人普知识的专业培训;同时,我们还自行编印了两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下发给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诗歌朗朗上口,好记又实用;在入户登记前期,还组织普查员进行了集体宣誓等活动,使人普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主动参与。三是认真组织了摸底和入户登记工作。在摸底工作组织上,分步实施,督办落实了普查区内各普查小区的房屋平面图,绘制普查小区的房屋平面图共179张,摸清现有4515栋平房、3079栋楼房、153间临时用房,单位房屋162栋;有效督办落实了《石首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申报表》的填写工作;交流编制了《户主姓名底册》等情况;并就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人口情况进行了反复比对,摸清了全镇户口9359户、人口32632人;并就计生提供的出生情况和民政部门提供的死亡情况也进行了反复比对,摸清普查出生人口244人,死亡人口178人等。在入户登记工作中,段书记、张镇长以一个普查员的身份亲自示范,极大鼓舞了全镇人民和普查人员。每个家庭和每位居民积极响应,热情敞开家门,奉献时间精力,提供真实情况,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镇202名“两员”,抢晴天,战雨天,入车间,进农户,棉田里,稻场上,奔波于大街小巷,出入于千家万户,披星戴月,辛勤奉献,严谨细致,不畏艰难,舍小家顾普查,展示出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镇直各单位积极组织推动,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村委会、居委会倾力参与,精心组织,尽职尽责、攻坚克难,凸显出了xx寺镇会办事、能办事、办好事的风采;是全镇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方一股劲,万众一心,众志诚城,才形成了xx寺镇推动人口普查扎实有序进行的强大合力,创造了我镇人口普查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铸就了人口普查的又一座丰碑。

4、廉洁自律

一是做到思想上倡廉。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准则,筑牢自己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通过学习,在今年市纪委组织的竞赛活动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获得良好成绩。二是做到工作上事廉。大小事跟领导汇报,大小钱进财政笼子,有支领导作主,时刻按倡廉要求行事,认真履行领导干部廉政承诺,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认真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如在公车私用方面,不仅没做,就是私车公用也成常事;加之本人分管工作比较清贫,一年过去了,还没有看到钱,即使有开支,也是私人先支,可以说,在开支方面做到了公家的支当私人的事来开,谨慎从事,紧把细捏,节约开支。三是做到生活上行廉。个人敢于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始终秉承“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全心全意为民”的理念,坚持加强党性锻炼讲政治,爱岗敬业讲奉献,严格要求讲自律。八小时之外,坚持道德规范,带头执行机关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勤政廉政、勤俭节约、洁身自好、防微杜渐。时刻警示自己:年轻时都没有犯违纪之事,中年了更不能将老时饭一口吃完。

四、个人存在的问题:是“四点”不够

1、学习与实践结合不够紧。虽然注重学习,但联系实际、结合实践不够,真正把新知识、新观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较少。

第五篇: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陈元中2012年7月4日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农曾伟精神的文化价值

——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陈元中

(2012年7月4日)

大新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宣传文化工作者、新闻中心原副主任农曾伟,在新闻宣传事业中,用生命谱写了山区文化建设壮歌,用精神彰显了基层文化人的伟大价值。

——履行宣传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作为一位平凡的基层宣传文化人,深刻领会并自觉担当着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这就是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敏锐地洞察力、浓烈的热情、扎实的作风、朴实的文风,发掘基层先进文化典型,讴歌基层先进文化建设事迹,提炼草根文化的伟大精神,通过新闻宣传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农曾伟自觉担当了宣传文化人的重大使命。从1999年进入黑水河报社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后,13年时间里一直奋战在新闻宣传工作第一线,把见证历史、记录时代、揭示真相、传播希望作为己任。在《今日大新》工作的七年时间中,一个人承担着所有稿件的编审和排版工作,共编排了400多期《今日大新》,做好当地的新闻宣传事业,正确引导舆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农曾伟始终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把党委、政府的声音传达给群众,把群众的呼声传导给党委、政府。农曾伟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宣传文 1

化人主动担当、奋勇争先的精神。

——弘扬基层文化人的伟大精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基层文化人的奉献和创造是基层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曾伟用生命彰显了基层文化人的伟大精神,为山区基层文化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扎根基层精神。农曾伟说:“新闻宣传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我愿为它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奋斗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用奉献彰显了文化自觉: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热爱追求,忠诚守望;对新闻工作至重至敬,尽职尽责,吃苦耐劳,默默担当。当有老板要他放弃待遇低廉的工作,到一家能够得到高出三倍收入的地方发展时,农曾伟却说:“新闻这一行有我的理想,有我的追求。我的选择这辈子不后悔!”回绝了邀请,坚守自己钟爱的基层新闻文化事业。

爱国奉献精神。新闻工作者、宣传文化人是党的喉舌,要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把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反映时代精神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农曾伟就是榜样,他不为“做”新闻、“造”新闻以追求名利的种种诱惑所影响,坚守使命,深入基层,心甘情愿为党的新闻事业献身,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当好党的喉舌,无私奉献。

创新争先精神。作为一名基层宣传文化人,不安于现状,不甘心寂寞,不断追求,创新争先,一生获得30个多个奖项中,其中,作

品《乡干部来了,马老汉笑了》入围2005年“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奖三等奖”,这是对基层文化人的极大鼓舞。

——绽放草根文化人的璀璨光芒

农曾伟来源于基层,成就于大山,用新闻反映鲜活的时代精神,用诗歌书写先进的文化价值,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了300多首“沾满泥土”的诗歌,抒发了草根文化人的伟大情怀,正如他在获奖诗作《心系大山》中所写:“做一棵树,根植于这片红土,把我的生命,打磨得金光四射!”

作为一名草根文化人,他的一生绽放着璀璨的光芒:

默默奉献中蕴育精神。农曾伟这位优秀共产党员深情地对党说:“面对七月,我们满怀庄严和赤诚。凝视七月,我们奋力开拓,锐意向上。沐浴着七月的阳光,我们感受到,自我的尊严,自我的价值,自我的担当;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现实的丰硕,未来的芬芳。

……

今天明天,今年明年,今生今世。我们为你而自豪,自豪,再自豪;我们为你奉献,奉献,再奉献;我们为你歌唱,歌唱,再歌唱。”

平凡工作中彰显伟大。正如他在《山里人》中所表达的那样:“山里人,站立是山,躺下是脉。活着,如山一般伟岸不屈;死了,也要成黄土一杯扑向钟爱的青山,供后起的山人世代耕耘。”

不懈追求中凝聚力量。就像他在《山歌》和《山间唢呐》中所写那样: “不停的唱啊,为的是埋葬昨天的观望徘徊和闭关自守,走向明日未来的波澜壮阔。” “山间的唢呐,凝固着历史的大音希声,蕴含着生命的呼啸、大山的气度、江河的沸腾……”

农曾伟,一位平凡的草根文化人,“用生命点燃奋进的火炬,用潇洒支起乾坤的伟岸,用热情织就大地的明朗,给世间以繁荣,给人们以启迪。”

下载陈彦昭老师在年级总结会上的发言:一个过客在大白登的见闻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彦昭老师在年级总结会上的发言:一个过客在大白登的见闻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