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中国近代史有感想
学习中国近代史有感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这一学期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我认为中国近代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反抗,学习”。
1840年,英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的国门,也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华民族开始了不断的反抗与学习。面对英国的坚船利炮,清朝士兵的弓箭与刀枪不堪一击,虽然中华民族奋力反抗,涌现出了像林则徐,关天培这样的民族英雄,但是却无法缩短一个落后农业国与一个发达工业国家的差距。1842年中国签订了第一条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泱泱上邦之国竟然输给了一个蛮夷之国!清朝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志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清朝的统治者却仍然沉醉于“天朝的地大物博”之中,不思进取,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的熊熊大火终于触痛了大清帝国统治者们的神经。19世纪60年代清朝以奕,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官员开始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然而清朝统治者因为其根本利益和思想的腐朽,片面的追求军事与物资上的强大,却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上的落后。这就好比一个年迈的老人用骑马的方式去驾驶一辆豪华的汽车,外强中干而已。终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也掀起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瓜分狂潮。这时清朝的有志之士认识到要想兴国必须对中国的制度进行改革。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和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派开始了各自的救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戊戌变法仅仅进行了103天便因慈禧太后的政变而失败。孙中山等革命派前仆后继,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中国开始了辛亥革命。然而胜利的果实很快便被袁世凯窃取。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却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面貌,没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抗之后便是学习,中国的有志之士又开始寻求新的救国之路。1917年俄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共产党员开始了新的救国之路。
1931年9月18日,日本挑起事端对中国东北发起进攻,东北沦陷。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开始了8年的艰苦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获得全面胜利。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全国人民都热切盼望着和平,但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却不能容忍共产党的存在,迫不及待的对解放区发动进攻,内战全面爆发。经过三年的内战,国民党因为官僚的腐败,政府的臃肿等等原因,不得人心,在战争后期节节败退。中国共产党抓住民心,得到人们的支持,经过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将国民党残余势力赶到了台湾,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在落后世界潮流时,不断向世界学习与改革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前进的精神体现!
第二篇:学习中国近代史感想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感想
姓名: 李翔宇
院系: 土木学院测绘类
学号:1151065
一、总体印象
从小到大,历史课对我而言就好像是一套广播体操——枯燥乏味又不得不学。我感到中学历史课内容单薄,总结性、概括性的语言多于对于客观史实的陈述而且对于一些敏感的历史问题都做了回避。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大学历史课的学习,历史课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上丰富的音频,视频和图片资料让历史不再死气沉沉,一段段真实的资料将我们带回了一个又一个“昨天”。此外,老师总是从不同角度客观地介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历史上公认的伟人,大家不再是完美无缺,坏人,叛国者不再是一无是处。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得以回归其本貌。历史课本中对于8.9事件,文革等敏感问题也做出了明确的阐释,填补了中学历史教育的段段空白。
二、关于课本
1.系统性、条理性
《中国近代史纲要》给我最深的感触是它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本书以“五四运动”和“新中国成立”为两个节点将中国近代史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由综述和若干章节组成,对于近代历史大部分重要事件及其意义进行了系统、客观的阐述。全书内容呈“树状结构”,以总述和分论的形式组织文字,使其易于理解和记忆。2.客观性、指导性
本书充分地肯定了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贡献,回顾了文革中毛主席的错误,解析了8.9事件的背景、原因和结果。这一个个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不再是一段段空白,并且客观全面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历史得以离开政治的干扰让我们重新审视,以前种种的误解和猜测一扫而光。此外,本书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客观地融入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中,并且客观公正地阐述了它的诞生、发展和意义。让我们对于党和信仰有了更加深刻,内化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口号性的盲从阶段。因此,此书具有极强的客观性和指导性。
三、关于课堂
1.生动
课堂上生动丰富的视频图片和史料让历史变得有血有肉。老师在讲述历史时总不忘联系当下生活,如某个现代歌词的来源、热映影视作品的历史背景等等。当同学们犯困时还会有笑话、段子的穿插。历史课让我感受到了快乐!2.充实
由于课本是《纲要》,所以老师的PPT包涵许多史实和有血有肉的历史事件。细节与纲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在领悟精华的同时又不失趣味。历史,我爱上了你。
第三篇: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感想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
————以五四运动为例
当欧洲,北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时,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衰弱,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鸦片战争的一声枪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击下,中国步入了存亡危机之秋。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列强一次又一次的发动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发动改革,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请来德先生和赛先生,挥动民主、科学的大旗,吹响了启蒙的号角。
我们时常会谈到“爱国精神”,但我们是否深思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爱国精神的真正内涵。1919年5月4日,一群学生用他们的行动表达他们的愤慨,表达他们对于这个国家的爱。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交了“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这已然让每一个中国人难以接受,紧接着,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商讨处理战败国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实际上,巴黎和会成为英、法、美、日、意五个强国操纵的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希望改变中国在国际上屈辱的地位,不料,欧美列强却做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公理战胜强权”,这或许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人的梦想,然而,弱国无外交,欧美列强在会议上出卖中国的权益,机器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于是乎,五四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1919年5月4月,北京各高校学生3000余名汇集在天安门广场上,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勿作五分钟爱国心”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运动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响应,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到了上海,上海的“三罢”斗争也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第一次拒绝了有世界上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指定的合约。可以说,这是中国人民难得的胜利。
这次的运动,有着其特殊的历史意义。首先,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样的口号体现出了这场运动的性质与人民群众的诉求,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欲恢复帝制施行专政,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是这次运动的导火索,以此为界,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了与欧美列强,与日本帝国的抗争之路。其次,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是没有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那么五四运动就是一场群众性的运动,这场运动,让工人阶级从此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的前期是在北京进行的学生运动,或许学生们的运动初衷是爱国,那么,到了五四运动的后期,工人阶级在上海开始了一系列的罢工运动,这样的罢工运动更具广泛性,其运动的领导者也有学生过渡到了具有初步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共产主义思想者,这次的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这也为日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旧民主主义的结束。这场运动由学生发起,后期为无产阶级所领导。最后,就精神层面而言,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广泛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这样的一场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场爱国主义的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而设立的,我想,设立这样的一个节日必然有它的原因,不是简单的为纪念而纪念,而是将一种爱国的精神延续下去。空口凭说“爱国”二字显得过于抽象,想想当时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学生,为了国家的安危,不顾危险,走上街头,他们可能从来有考虑过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可能像刘和珍君一样暴毙街头,是爱国的信念支持着他们,让他们愿意为国家的安危尽自己的一份力。很多时候,历史给予我们的是一个已发生的过去既定事实的概念,时常很难去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这样的一场运动,在如今这个和平年代里,我们很难去想象,去感受当时的此情此景。历史常留给我们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人们经历过五四运动,爱国的信念便带带流传,不可否认的是爱国主义精神早已深深扎根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之中,国家有难,人人便渴望尽一己之力以求力挽狂澜,国家昌达,人人便希冀凭个人之能再造锦上添花。先有国再有家,古有诗人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景,慨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文天祥也疾呼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主义流传至今,金晶虽为残疾人火炬手但誓死保护奥运火炬,高原边防战士日经风吹日晒只为了祖国的领土不受侵犯。或许,你觉得我们还小,这个世界早已过了那样战火连天的时代,居安思危,爱国主义时刻警醒着我们对国家未来的关心。看时政,聊军理,从自己的本身出发,尽可能多的去关注国家大事,去关心百姓民生。
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歇,将近一个世纪之前的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门,开始了仁人志士救国存亡的探索与抗争,也开拓了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
第四篇: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感想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感想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但细看内容,以及老师讲解的侧重,我明白了这将是一次对以往知识的扩充以及对事物一分为二,辩证思考的过程。
本书以中国“鸦片战争”为起点到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末端的中国近代发展历史。清代末期的腐朽统治,“鸦片战争”让中国进入了“双半”社会。由于“小农”的阶级性并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的“农民运动”,最终都已失败告终。洋务派的本阶级利益,维新派的自身弱点与局限性根本不可能拯救中国。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的旧民主主义也随之结束。以“新文化运动”作为铺垫,“五四”运动成为了开启新民主主义的一把金钥匙,让“双半”的社会看到了一丝光明,“反帝反封”成为了社会的主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播撒了革命的种子。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功与失败、十年内战,是由于国民党的贪婪与野心作祟、浪费国家人力、物力、财力而发生的不必要的战争。民族资产阶级的摇摆不定让我们看到了要以共产党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来夺取国家的领土与主权的独立自主。“八七会议”纠正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到土地革命兴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动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名论断,鼓舞了气势。由于博古、王明等人犯了“左倾”错误,采取“直面攻击”“机会主义”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并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开展了“万里红军长征”,挽救了党的实力。
接下来的毛泽东领导时期让我折服,抗日战争全过程、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土地革命,无时无刻让我看到了他犀利的眼光、审时度势、先见性与战略性。他能够在危机关头作出决定性的正确判断,能够在让士气低落的战士看到胜利的曙光,能够顾及人民的利益,注重民生,他可以不顾个人安危、挺身情愿走进蒋介石的圈套里,他可以“熊掌与鱼兼得”、看清国民党本质、制定周密计划,他可以看清国际国内环境、看出世界发展主流、抓住机遇。建国后,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大跃进” “文革十年”,毛泽东尽管有错误,但是“人无完人”,“熟能无过”?年纪的上升也会使决定产生错误思想。每个人都有思想,作为领导更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他是为国家而急、为国家经济发展而急、为社会进步而急、为深陷贫困的广大人民群众而急。他有被中国人民称颂的资格与权利!
“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一致,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第五篇: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自小学起便开始接触中国历史以及世界历史,至今也有十多年了。虽然每次了解的都是相同的历史事件,学习的都是相同的历史。但是在多年的学习中,每当又一次的接触这些历史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阅历的增加,自己都会有不同的感想,会对其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有着以前所没有的认识。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五千多年,至今仍未有过间断。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但是古老的中国却在近几百年的时间里备受凌辱,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中国被各国列强瓜分,列强们纷纷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中国就这样被四分五裂。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清王朝时期属于中国的部分国土都没有收回,被永远的割裂出去。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我最不愿意谈起的历史时期有俩个,一个是元朝,另一个便是清朝的最后时期。我不愿去回忆中国的屈辱历史时期,甚至,我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愿意去回忆这样一段时期。
但是虽然我们都不愿去回忆中国的屈辱史,但是历史不容忘却,也不会被忘却。活在今天的我们应该花些时间去了解中国的屈辱历史,正如古人所言,以史为鉴才不会从走前人走的错路。而这也是我认为会开设中国近代史这门课程的原因。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对每个时期的历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在这里我会分开时期谈论学习了近代史的感受。
第一个时期----清王朝统治的末期
正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中国逐渐走向没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而追究其历史原因,便是清王朝统治者的狂妄自大。由于单出乾隆皇帝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不能与世界进行有效的沟通。当外国列强准备用武力来打开清政府的国门时,清朝皇帝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梦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列强们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逼迫着清王朝的统治者交出他们的权利以及部分利益,在武力逼迫面前他们别无选则,割地赔款以及其他的一些条令。
但是最令人愤慨的是清王朝的统治者们在外国列强的欺压面前仍不能从根本上考虑这去改变这种现状,而是在做一些表面文章。
期间他们也曾考虑过变法革新,但是能成功实行的变法都不能从根本上对中国目前积弱贫穷的现状做出改变,而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命运的变法又得不到实行。例如,与日本民治维新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戊戌变法在封建腐败的就统治阶级的反对下,以失败草草收场。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的改变了日本,让日本走向了富强。
我们可以看到,清王朝的统治者也想做出改变,这说明他们也不想任人宰割。但是当真正的能帮助他们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却得到了他们的否决。
从造成积弱的原因以及后来的变法中,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这俩件事情的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应为统治者的思想狭隘。从闭关锁国的这件事就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来,如果不是思想的狭隘,又如何能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从变法中可以看出来的思想狭隘。清王朝的统治者们都知道是她们的统治方法出现了问题,他们也曾想过去改变。但是当这些改变一旦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反对这种改变,从戊戌变法中就可见一斑。统治阶级知道在这个时候他们必须做出改变,但是戊戌变法触及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反对戊戌变法。但是假是他们的思想足够开放,眼观足够长远,他们就会意识到此时自己让出了一部分利益,但是会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更多的利益。反之呢,此时的他们不愿意让出自己的利益,短短的几十年之后,他们会失去自己的全部利益!
第二个时期-----民国时期
对于这一时期,我没有进行过深入的了解。但是这段时间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战乱纷飞。各大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民众的死活,常年征战不休。
而在我看来造成这个相像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袁世凯的统治决策失败。在民主与共和以深入人心的时代,他竟然不顾重重阻挠执意称帝,最后在一片声讨声中匆匆暴毙。在他死后由于没有人能让大家信服,没能在形成统一的政府。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各大军阀之间连年征战。
反思这段时间,我得出的结论是,领导者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啊。而且由于你的错误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几代人,所以领导人身上的责任重大,你在享受你的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就是我对这俩个历史时期的看法,同时也是我在再次了解了这段历史后的再次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