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心得的网络传播效果-班越超
学习心得的网络传播效果
姓
名:班越超
班
级:互联网营销与管理3班 学
号:GS1221A11
学习心得的网络传播效果
首先感谢赵延忱老师本学期能够为我们讲授创业学的相关知识,通过本学习相关课程的学习,我们开拓了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很大的启迪作用。
一:学习心得
学习本学习的课程后,有了一些学习心得,汇总如下。首先,我们明确了对于创业的态度。
我觉得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无可厚非,但是要建立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之上。很多的大学生创业后就整天只懂跑商家,荒废了学业,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比尔盖茨。学习就像老鹰飞翔的练习,只有把翅膀练硬了才能飞得更高。用一个比喻:火焰与海水。火焰象征着热情、激情和希望;海水象征着广袤无边、深邃而又冷酷。没有火焰般激情的创业是不可想象的,而往往也会有被市场经济大海吞没的“牺牲品”。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也不会给任何人实习的机会,大学生创业火焰般的热情是否能够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当然仅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意味着冒险和付出,也意味着失败和挫折。比尔·盖茨苦熬了十七年才有今天的成就。大学生创业其中不乏成功者,但肯定经受了种种挫折和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在经历了最初的创业冲动和付出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冷静,对创业和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
所以我们大学生在卷入创业热潮的同时,也要深刻地思考清楚,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我定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只要自己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无论最后成功或是失败,都是人生的财富。其次,我明确了在创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确立好目标,必须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锻炼自己。目标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终点,更是鼓舞人斗志的精神食粮。大学是进入社会的摇篮,和以前的学习环境相比较,大学有很多锻炼人的机会,大学不仅是文化的起源地也是自我谋生的聚集地。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有很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在大学里我们可以半工半读,家教、服务员、各种校园代理等兼职都是我们大学生能胜任的简单工作。所以在大学里锻炼自己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2.摆正心态。心态决定成败。拥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拥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大学生受年龄及阅历等方面限制,未必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缺乏对可能遇到的必要准备。在缺乏良好心态的情况下,创业前景也会受到相应的不利影响,所以要求我们在今后不论对人对事都要具备良好的心态,拥有良好的心态,那么就离成功近一步了。
3.创业过程会受到经验的制约。受年龄及相应学识的限制,大学生很难拥有关于创业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创业知识一般也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及在公司运营中肯定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以致创业艰难。这就要求我们吸收别人的经验,拿别人的长处补充自己的不足,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
4.创业要丰富知识。创业需要企业注册、管理、市场营销与资金融通等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在缺乏相应知识储备的情况下仓促创业不仅难以融到必需的资金,而且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也将处于劣。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全面地去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争取做到全面的发展,为今后的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5.创业具有资金困境。由于大学生很难有足够的创业资金,从社会上融资或获取无息及贴息贷款是必然选择。但是大学生创业由于风险较大,较难获得必需的资金。而且一般在获取资金方面也存在两种问题,一是急于获得资金而不惜贱卖技术,二是过于珍惜技术而不肯做出适当的让步。这些问题都决定了在资金方面难以获得相应的资助。
6.创业受技术限制。理工类大学生受学识的限制,拥有可创业的技术的大学生只可能是少数。而对于那些文科类大学生来讲,很难拥有可以创业的技术。技术的缺乏直接限制了大学生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学生创业将遭遇较多的困难。
鉴于以上的一些问题的限制,需要我一步步的去克服,但是创业相对于大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大学生满腹激情,浑身充满干劲。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嘛,说的就是这种充满激情的青年大学生。再者,正因为大学生这一代青年有青春的资本可以输,创业失败了也不怕,第一次不行还有第二次。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头再来,创业者怕的不是输,怕的是输了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投资创业并不是每个人努力后就会成功,但那个成功人的背后一定与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最后,明确我们的就业责任。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还是投资创业都使我受益良多。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我越过了许多心理上的障碍,为以前的迷茫扫除了前进的障碍。我给自己的人生做了人生规划,规划了自己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最终目标。懂得了自己需要什么并为之奋斗。我要做一个勇敢、自信、有目标的人。短暂的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机会走了就不会再来。我们都不想看到机会从自己的身旁走过而我们却毫不知情。因此我要抓住瞬间的来的机会,好好利用机会取得成功。与此同时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我们的父母,用一颗感谢的心回报社会,尽我们的一份微薄之力,用一颗负责任的心对待自己。
二:传播手段与实际效果的分析 传播手段:人人网传播,QQ空间传播
效果分析:学习心得完成后,我将报告上传到了网上,主要是利用人人网传播和QQ空间传播。我的人人网好友有200名,QQ好友有140多人,主要就是在这350人之间,进行传播。
人群分析:由于我的好友主要都是同学、在单位实习的同事。年龄段比较集中,都是25岁左右的年轻人。正是大学毕业的学生,处于创业和就业的选择阶段。相信我的学习报告对于这部分人的针对性还是挺强的。
最后,再次感谢赵延忱老师能够为我们精心准备这么好的课程,让我们受益匪浅。谢谢。
第二篇:学习心得的网络传播效果
学习心得的网络传播效果
还记得第一堂创业课课,同学们满怀欣喜的见到了《民富论》的作者--赵延忱老师。初次见他,衣着朴素、精神抖擞,骨子里透着一种“武侠风范”(在黄山和烟台海滨总共十年多的闭关),给我们授课时铿锵有劲,充满激情,一种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延忱老师活出了了具有价值的一生,曾早期就下海经商,成立多个公司,但是看得出来,老师为人低调,谦虚谨慎。他具有的这些人格魅力在于其十年对经济学理论的参透,也在于其亲身十年在创业实践中摸爬滚打,更在于其六年的闭关思考与整理。二十六年成就了这样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更成就了中国真正的创业学。
在创业这条道路上,赵延忱老师始终探寻这创业的秘密,在二三十年的创业道路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用在这真是恰到好处,赵延忱老师用二三十年的亲身创业实践,又能总结出规律上升到理论,敢于推翻了数十年的西洋创业学。老师现在已将近六十了,但仍走在创业道路上,他一直“视创业者为自己的伙伴”,希望能够将数十年的精华与务实的创业学传播给大家,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
他的创业学说颠覆了那些依靠资金的”洋二B”学说(KAB和SYB),而是依据创业现实提出:创业是有规律的。
前序:不靠谱的“创业基础”教学大纲
一、思想来源不靠谱
二、基本内容不靠谱
三、翻版底片不靠谱
内容:创业,规律的意义
一、创业的基本规律
1、创业基本问题:“魂”与“根”
2、创业基本过程:项目—模拟—运转
3,创业基本矛盾:能力与实践
二、规律,解决实践问题
1、规律对“资金”的认识和解决
2、规律对“项目”的认识和解决
3、规律对“起步”的认识和解决
三、教育,要遵循规律
1、教学与实践的关系
2、选择正确的教材
3、创建两种模式
《民富论》完成了用规律统领的中国创业学学科体系,全部以版税形式出版发行了17本原创著作,形成了基础理论、实践专题、学科勘误和教材四个系列。
4次再版并翻译成英文的《民富论》哺育了百万创业者;12部创业专题著作大部分成为畅销书;《中国创业学》进入大学课堂;108篇创业研究的文章发表国家级报刊上。
清华大学成立了以赵延忱老师为核心的创业教育项目。两年中开班22期,培训了400余所高校的1000多名师资和领导,收获了400多份学员感言:“强烈的共鸣,深深的震撼,无比的享受,前所未有的清醒!”。
创业,规律的意义
赵 延 忱
《民富论》的英文版在美国与读者见面。大洋那边的学者说:“是古老的东方智慧发现了创业规律”。在此之前,美国学者认为创业无规律。
这个结论在蒂蒙斯的《创业学》中有明确表述:“创业的多样性对普遍规律提出了挑战”,“创业没有自己的规律,只能是多种学科的整合。”“整合多种学科”是美国学者在创业学的学科建设和教育实践中的基本做法,它与“创业无规律”的结论互为因果:因为创业无规律才整合多学科。因为整合了多种学科却没有创业的内容,才“发现”创业无规律。前者是自欺欺人,后者是自圆其说。
这种认识的根源是,萌发创业学科意识的学者却没有创业实践的历练。美国创业学起源于迈尔斯 梅斯教授,他在1947年哈弗商学院开设的《小企业管理》课程,被美国学界认为是开创了创业教育的先河。经过30余年的发展,百森商学院的罗杰.蒂蒙斯教授的《创业学》成为美国创业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影响了美国乃至全球的创业教育。“创业无规律”的结论影响着美国的创业研究与教育,迄今未能突破三个根本性局限。
1、从未提出和确定创业学独立的研究对象。规律存在于特定的领域,承认规律的存在与确定规律存在的领域——研究对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明确研究对象是探索规律的前提,要探索规律则必须明确研究对象。由于认定了“创业无规律”所以就没有研究对象,进而没有学科边界,进而无以规范学科内容,只有整合了已经存在的多种学科,反过来堵塞了探索规律的道路。
2、始终未能区别创造企业与管理企业的不同。创业学在美国,从学科产生到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以企业管理学为基础。用管理学的思维理解创业,从管理学的角度阐释创业。把创业作为管理学的一个种类或途径,混淆了创业与管理的界限。
3、与创业相关联的内容是以融资为中心的猜想。“猜想”把创业的全部问题归结为能够买到“要素”的资金,为得到职业金融机构的青睐而撰写计划书——融资、商机、团队等,这些构成的“创业”内容,脱离了创业的本质和创业发生的普遍与真实,甚至得出了“创业就是融资”,“创业主体是职业金融机构”的结论。
局限说明,创业学在美国迄今没有产生于“创造企业真实过程”的基础理论,而奠定学科基础理论的正是规律。正是这个没有基础理论,脱离创业实践,整合多种学科的“创业学”,以教育项目SYB,KAB(以下称“洋二B”)的名义影响着中国。
一、创业,有哪些规律?
创业同任何事物一样,其规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独立存在,真真切切的特殊存在。这个存在是多样性的同一性,是变化无序中的稳定秩序,是纷繁杂乱中的简洁与清晰。揭示这个存在是学科成立的价值基础和使命,是解决实践问题的基础理论。《民富论》对规律的探索,证明了创业基本问题,基本过程和基本矛盾,为创业学奠定了原理基础。
1、创业基本问题:“魂”与“根”
它是对创业这个事物起主导作用的问题,是贯穿创业全过程的最稳定和最一贯的问题,是决定其他一切问题的问题,因而是创业基本问题。
“魂”是具有灵魂性质的一种资本形态,是的独立资本形态,它是区别于已知的多种软硬资本形态之外的独立存在;是特殊的资本形态,它以创业者为载体,以通晓创业规律的能力为存在形式的特殊资本;是真正的资本形态,它是超越、渗透并统领全部要素资本,对财富增加起决定作用的最具资本性质的真资本,故称灵魂资本。理论表述为“对创业特殊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表现在创造与整合资源,驾驭资本要素的能力;落实到对具体项目的理解、通透和把握”。通俗表示为创业者的“本事”。
“根”是项目的“生命基质”。它是项目构成要素的核心,是一切有形与无形要素的根本。首先是生命基因的有无决定着这个项目能否生存,其次是这个基因的质量决定它能长多大。它是创业项目生存的权利,活下去的条件、站住脚的基石,故称资本之根。理论表述为:有质量的生命基因,是可以吸引其他社会成员与之交换的资源;扎根于正当、潜在与恒久需求中的真实品质和效用。通俗表示为项目的“优势”。
“魂”是从创业的主体揭示创业的本质,“根”是从主体的对象揭示创业的本质。二者共同构成创业基本问题。
2、创业基本过程:项目—模拟—运转
过程是事物在时空延伸的变化中,所呈现的形态与特征的差别。创造企业是以项目选择为起点,以企业诞生即运转实现为终点的过程。创业过程是具有生物属性的自然生成过程,是先后承接,环环相扣的链条。这个过程呈现出的阶段,是由突出的特征而可以相互区别的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不是逻辑推导和主观设定,是创业真实进程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差异是由阶段的目标不同和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而相互区别。显现出顺序发生,不可逾越,不能颠倒,无法缺省的阶段——不论你是否知道它。
知其先后谓之“道”,揭示这个存在的意义在创业自觉: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后干什么,要干的“什么”,就是由阶段目标规定的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是阶段目标的达成,“达成”是顺序进入下个阶段的决定性条件。规律存在于创业的全过程,标识阶段的意义还在于按照企业出生-发育-成活的进程,分阶段的用规律回答具体问题。
3,创业基本矛盾:能力与实践
基本问题告诉我们,创业靠本事,本事来自实践。而创业者总是在没有实践进而没有本事的条件下开始创业。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矛盾存在使得创业者处于两难境地:要干,没有实践历练的能力,不干,就永远没有这个能力。这个矛盾是贯穿创业全过程中的永恒主题。由基本矛盾的存在而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结论。
实践是解决矛盾的唯一选择。比如:“从小做起干起来是最重要的”。离开干说什么都没用,甚至不可能理解规律的存在;再比如:“选择项目是个实践过程”,是把拟定项目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再比如:确定项目后的“模拟”,是用最小规模,探索方式和虚拟办法,完成对项目要素综合而运动的理解、平衡与把握;再比如:模拟之后的“运转”,是创造运转实现的三个条件,而三个条件的创造是完全的实践。
基本矛盾决定了“两个没有”——创业者没有能力和资金。它解决实践中一切问题的前提,比如:“点规模渗透”的创业销售模式,建立在创业者不懂销售而又必须做销售的这个前提上;再比如:“好项目的12个来源”,是以创业者没有资金作为为谈论项目的前提。而“二B”的全部内容是建立在融资成功基础上的智力游戏。
基本矛盾和基本问题共同规定了创业的本质。本质是由事物基本方面的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创业这个事物的基本方面是创业者和项目,在它们的关系中创业者是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创业者的主导作用体现为实践历练而产生的能力。可见,创业者增长能力的实践就是创业的本质。实践的过程是:在从小做起的艰苦磨练中铸造灵魂资本的过程。所以,创业的本质是“创业者能力的自我再造。”
“自我再造”好比是跳进了“八卦炉”,炼上七七四十九天才有火眼金睛。好比是掉进了“球磨机”,经过了粉身碎骨的研磨后再重新成型。这时候的创业者:是懂得了新企业发生的真实,通透了项目运作的环节,知道了走向成活的步骤,学会了创造商业模式的——企业家。再听“不可语冰的夏虫”讲“冬天”的故事,会想起一句歌词:“不知你是喜欢哭来还是喜欢笑。”
基本问题,基本过程和基本矛盾构成了创业的基本规律。
二、规律,解决实践问题
规律对实践问题的解释产生了观念性结论,多个结论构成的知识体系是解决实践问题的依据。这里,就规律对创业起步中几个问题的解释看规律的作用。
1、规律对“资金”的认识和解决
基本问题告诉我们:主导创业开始、过程和结果,决定创业成败的首要、主要和决定因素,是创业者的“本事”和项目的“优势”。资金,对“本事”而言是诸多要素之一,对“优势”而言是诸多从属之一。资金,只有在具备项目优势的基础上才有意义,没有“本事”和“优势”有多少钱也没用。有了“本事”和“优势”就具备了无需外部资金介入而依靠自有资源起步的条件。这个认识与古今中外几乎百分之百的创业真实相符合。创业者面对资金的困惑,规律给出了正确的结论。比如,“二B”主张的 “计划书融资”是一条死路。
——不懂得创业本质和资金本质。基本矛盾证明了创业本质不是用资金去组合物质要素,而是创业者浴火重生的自我再造的过程;资金本质是职业金融机构把资金当做血液,投入到能够使其保有和增加的机体中,永远面对优秀的企业而不是尚未起步的创业项目。
——不知道项目与资金是有条件的相互需要的关系。项目在其发生与选择,核心资源培育的过程中并不需要或不需要很多资金。而资金需要项目的条件是有前期投入,在运作过程并显示出特殊优势的企业,而不是一纸计划书。
——无视古今中外的企业家无一例外的都是白手起家的事实,无视仅凭一纸计划书就能找到资金,在这个地球上并无先例。“计划书融资”的教育让所有的创业项目永远的停滞在资金面前不能启动。由此产生的“融资公司”,用“考察项目”和“代写计划书”等名义把创业者的资“融”去了。
再比如,解决资金的现实途径。基本问题解释了资金本质,基本矛盾解释了创业本质。两个本质共同规定了解决创业资金的现实途径是:
——依靠自有资源。自有资源是以体力为主的本能资源,以智力为主的累积资源,以环境为主的可借助资源。商业价值源于人对资源有用性的发现。这三大类资源都是创业者所具有的,有待认识、开发、改造与提升后,与某种需求切和的——知识、技术,特长,经验,兴趣等。
——创造项目优势。融资的唯一途径是把资金需要项目的条件——项目优势创造出来,把项目做到一定程度并证明其核心优势:项目优势是项目的“构成要素”中最具有市场价值的一个两个因素。说技术先进则要完成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说市场需求则要有直接用户;说模式可行则要有运做效果。
在资金问题上的任何实践,最终一定会证明这样两句话:一是“找钱要比赚钱困难得多!”。如果你用找钱的时间和费用去创造、寻找,测试、培养和确证这个项目优势,比你在引资路上奔走时间更短,花费更少。二是“等有了钱再创业,那就一辈子也不要创业”。
2、规律对“项目”的认识和解决
选择项目是创业的开始,这个开始该如何开始,规律规律给出了一系列结论。
项目是总过程的最重要阶段。成功的项目一定是具有某种优势,曾子讲“慎终追远”,佛家讲“菩萨重因,凡夫重果”。创业成失败的“果”潜藏在初始的“因”中,这个“因”就是项目优势——独有的核心资源或特性或差异,一定要在开始就解决。解决它是抓住了成功的一半。好项目并不决定你一定成功,但项目不行,决定你一定不成功!
选择项目的关键是“根”。项目是种子,根是种子的胚。胚存在于项目要素之中,要通过解剖来发现它。根,是项目得以存活所依赖的战略资源;是判断项目可行与否的支点,是进行项目决策的根据。
是未战先胜的条件。项目能否赚钱的影响因素很多,创业者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是:先创造项目生存的条件:发现、创造、培育、抓住项目的根,没有它,神马都是浮云。根的观念还告诉创业者:在时间安排和资金使用上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关生死的关键要素:找到它,抓住它,解决它,然后再办问题的其它。
选择项目一定是个实践的过程。是到别人运作的实践中或自己进行探索性实践,来完成对项目的理解、通透、确证与把握,这无疑是要用较长时间中才可能完成的过程。这个结论是由创业基本问题规定的:创业者的能力来自创业实践,首先是选择项目的实践:寻找和发现项目能够生存的基因,创造和培育项目能够成活的优势——这是“根”的产生。与这个过程同步,即在寻“根”育“根”的过程中逐渐完成对项目的理解、通透和把握——这“魂”的产生。“魂”与“根” 同步产生于选择项目的实践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创造对方。选择项目的实践过程是“本事”和“优势”同步产生的绝对条件。
选择项目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获得,这是解决基本矛盾的唯一办法。创业者在选择项目上的偶然性和随意性的经常性错误,根本原因是缺少识别项目的能力。没有能力是我们寻求解决创业中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办法是:把选择项目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在选择项目的实践中获得选择项目的能力。
选择项目中的一系列重要观念。比如:“立足长远的观念”——基于项目的产生、发育,成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创业者对项目的认识、理解、把握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两个过程的统一是人与项目融合的过程。这就决定了项目一定是能够长期做下去的事情,在选择上要舍得花力气,这样,才能在干的过程中义无返顾,才不会左顾右盼心猿意马。
选择项目的办法是规律产生的观念。规律面对实践产生了观念,观念决定了办法。比如,好项目的基本来源——是在已经存在的需求基础上,通过发现“缺陷”与功能“复合”等办法,实现传承与创造的结合,产生具有市场价值的核心优势;对现有项目的选择——要先做加法以开阔眼界,根据标准筛选后进行市场测试;要做代理或加盟——必须到产品与模式的经营实践中去亲身感受。
项目的重要,要求创业教育首先要正确回答“与项目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离开这个问题说什么都没用!而“洋二B”中竟然没有与项目相关的内容。其编撰者无从想象创业的首要与重要问题是项目,无从理解项目的发生与选择是个实践过程。竟然认为项目是“IDEA”是“计划书”,而“计划”的目的不是为了干,而是去忽悠那个并不存在的投资人或参赛得奖。
3、规律对“起步”的认识和解决
要不要建团队?在“魂”与“根”的相互关系中,“魂”是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魂”是由核心人物做载体的,核心人物“魂”的有无及其对要素作用的程度是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由此得出结论:核心人物是成败的决定因素。而“洋二B”教育创业者:创业之始要首先组织团队。创业的开始,顶顶重要的是:寻找、创造、培育、检验、证明项目的优势。没有它多少人都没用!拥有它又绝对不是人多就能办到的。没有核心人物及其灵魂资本的含量有多少人也没用。团队,只能是核心人物功能的延伸。而延伸的核心是“业”,团队,只能是随“业”的发生而发生,随“业”的成长而成长的自然现象。什么时候用人、用什么人都是由“业”决定的。如果“业”还在酝酿、探索、不确定中,团队的发生不仅没有根据,而且只能把事情搞乱。事实证明:没有核心人物的团队是一盘散沙;不是自然发生的团队是乌合之众;没有项目优势的团队必定散伙。
要不要办执照?基本问题中的“根”是创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创业之始要把精力的分分秒秒,资金的分分角角,用到事关项目存亡的最关键的地方。而 “洋二B”告诉创业者首先要建立所谓“合法组织”即注册办照。是有“业”可“营”才需要执照,有产品销售的时候才需要发票,进而税务登记进而工商注册。而在创业开始后的相当一个时期是无业可营的,不需要也不必要办执照。即便是办,也无须谁来教导。
还有若干个“要不要”。总而言之,创业之始乃至相当一个时期,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打造项目优势。这是关键的关键,核心的核心,根本的根本。不做好这件事,做什么都没用。
创业者在开始创业征程的时刻,面对的是充满诱惑又颇具风险的旅程,是一片陌生而神奇的领域。规律的作用是标出这片天地的脉络,听到理性的声音,这声音好比是探险者的指南针,旅行者的路线图,三峡的航标灯。规律存在于创业的全过程,它解决着“从模拟到运转”中的问题,决定着创业销售的“点规模渗透”方法,它产生出必定成功的“三种典型模式”。
三、教育,要遵循规律
创业教育中的问题,来自1000余名高校主管创业教学的领导和教师参加的30余次座谈会,来自对学生的6000份问卷和大量的读者来信。归纳为三个问题。
1、教学与实践的关系
基本问题的魂与根产生于创业实践,基本过程本身就是实践过程,解决基本矛盾的唯一道路也是创业实践。实践,是我们认识和解决创业中一切问题的基本点,实践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的过程,是3-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可能完成的过程,是一个需要认真准备全身心投入的过程。这就决定了真正意义的创业通常不可能在普通学校完成。
高等教育不能承载创业的全部,基本职能是教育——“启发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为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奠定知识的基础。实现教育职能的重中之重是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实践是学生的自主行为。
2、选择正确的教材
规律存在于特定领域——“创造企业的真实过程”。是过程就有它的起点和终点:起点是项目选择,终点是运转的实现即项目成活。规律存在的“两点之间”是创业学科的研究对象。“揭示创业规律,解释实践问题”是两点之间的内容,“新企业的诞生”是这个内容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两点之外”的多学科整合与所谓的“了解企业”的KAB不是创业学的内容。规律的本身是学科的“基础理论”;用规律解释实践问题而产生的观念体系是学科的“基本知识”;从“选项”后通过“模拟”达到“运转”是创业的“基本过程”;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产生的办法是“基本方法”。“四个基本”是《中国创业学》的思想体系和基本内容。教育部颁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正确提出了“四个基本”,而《大纲》却没有“四个基本”的内容。原因是KAB的传播者成为创业专家,专家重新编排了KAB而产生了《教学大纲》。
创业教育的根本是教材。教育部的“四个基本”是教材正确性的标准。有了好教材——师资缺少实践经验的问题,企业家痛说革命家史的随意性问题,精英人物思想火花的非系统性问题,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学科的科学性与价值存在问题,教育使命与教育目的的实现问题——都会应刃而解。
3、创建两种模式
模式一:普通高校的哑铃模式。规律的实践性,过程的阶段性和创业的自主性,共同规范了普通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应该是:两端为主中间过渡的哑铃状模式。两端的课程与孵化为主,中间的自发活动过渡。
授课,是教育的基本方式。作为哑铃的一端应该放在“大一”完成,实现“启发创业意识与传授创业知识”的教育目的。能否转化为学生的创业想法和行动,则完全取决于课程内容和内与学生心灵的感应,因为创业永远是自主、自立、自强意识很强的一部分人的自主行为。过渡,是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参加与创业有关的活动。
孵化,是为有项目的人创造实践条件。创业过程的客观阶段,决定了学生的行为只能是选择项目。这时,小型孵化器的建立就成为自然。孵化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其作用是模拟创业的真实环境,完成对项目可行性的探索与确认。有规模的孵化器应该配备企业家导师和基金会。
模式二:专业学院的工厂模式。学院是制造企业的工厂,以创业者蛹化为企业家为目的,以项目成活即新企业诞生为标准。延伸功能是:教育改革的突破性实验、创新国家的模式探索,高校孵化器的经验示范。
学院性质是大学与社会之间过渡的专才教育。它按照创业的真实过程设置内容,根据项目的成长阶段提供支持。学生来源是大学后和全社会;入学条件是“创业项目”;教学内容是“做企业”。教学方式是在“师傅带徒弟”;毕业条件是企业诞生。毕业后的新企业与专项基金对接继续发展。
第三篇:学习心得的网络传播效果
学习心得的网络传播效果
身边的很多同学朋友都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洗礼。但时不时听见有同学创业了,哪个同学创业失败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工程。最近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就业压力大,创业难度高成功率低,据新华网光明网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约4%,就业杂志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圆梦园说最新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约6%;我们不禁要感慨读了这么多年书可是路在何方。在北航上课有幸有创业导师给我们上创业课,让我受益匪浅,原来创业原来是这么回事。
以前对创业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蒂蒙斯的《创业学》中表述:“创业的多样性对普遍规律提出了挑战”,“创业没有自己的规律,只能是多种学科的整合。”言外之意是创业就是靠运气没什么规律。大部分人对创业的理解都停留在美国创业学介绍的理论下,其可以概括为以融资为核心的“六块猜想”,猜想形成了六部分内容:
1、要素(资源);
2、资金(融资);
3、计划书;
4、商机;
5、团队;
6、组织(新企业创办)。这六部分内容与“企业管理”、“概念系列”和“创业相关问题”一起,产生了影响中国创业教育的“美九块”。“美九块”的表现形式是KAB和SYB,被赵老师简称为“洋二B”。以猜想为主的“九块”内容,是没有基础理论,没有知识体系,没有逻辑结构的多种学科组合。重要的是猜想完全脱离创业实践。
但中国创业导师赵延忱老师的《民富论》指出:创业同任何事物一样,其规律是存在的,这个存在是多样性的同一性,是变化无序中的稳定秩序,是纷繁杂乱中的简洁与清晰。揭示这个存在时学科成立的价值基础和使命,是解决实践的基础理论。《民富论》对规律的探索,证明了创业基本问题、基本过程和基本矛盾,为创业学奠定了原理基础,也给我们迷茫中指明了道路。赵老师指出、创业基本问题是:“魂”与“根”
“魂”:对创业特殊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表现在创造与整合资源,驾驭资本要素的能力;落实到对具体项目的理解、通透和把握。通俗表示为创业者的“本事”。
“根”:有质量的生命基因,是可以吸引其他社会成员与之交换的资源;扎根于正当、潜在与恒久需求中的真实品质和效用。通俗表示为项目的“优势”。
赵老师还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成功的创业基本过程:项目—模拟—运转,也就是赵老师说的创业从代理做起,跟着成功的创业者从小事做起,慢慢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然后再去创业。不能头脑一热就去创业,也就是说实践是解决矛盾的唯一选择。离开干说什么都没用,甚至不可能理解规律的存在;创业者增长能力的实践就是创业的本质。实践的过程是:在从小做起的艰苦磨练中铸造灵魂资本的过程。所以,创业的本质是“创业者能力的自我再造。”
感谢赵延忱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创业分享。我会我身边创业的朋友力荐《民富论》。一位白手起家的创业者,12年苦读中外经济学经典,10年创业的艰苦磨砺,3年独立潜心著述,成就媒体奉为中国创业“圣经”的《民富论》美国创业者及小企业发展的权威杂志《创业家》率先推荐,并摘编了《民富论》二万多字的核心内容,以专题报道方式向社会推介。该杂志中国版主编李彬及其编委会评道:“这是当今中国最具实用价值的经济思想,能讲出这样的东西,在中国绝对不可能有第二个人。十大出版社经管图书策划人联名推荐:“相对于市面上流行的许多投资方面的书来说,《民富论》的主要内容是指导那些脚踏实地干事业的人如何进行产业投资,并且只有这样的产业投资才能真正地增加国民的财富。
第四篇:学习心得的网络传播效果
学习心得的网络传播效果
第一天上赵老师的创业课时就有一种又被学校坑了的感觉,这是什么呀,课表上不是写着“网络营销案例分析与实战模拟”吗,怎么是创业课?又不打算以后自己创业,上什么创业课啊。但是来都来了,也没办法就只有硬着皮头听下去了。
因为本身对创业不感冒,所以打一开始就没有好好听老师讲课,尽管赵老师在讲台前激情洋溢的讲着。但是当老师讲到自己为探索创业规律而毅然放弃企业的经营,扎进黄山,在闭关3年零14天后,最终完成《民富论》的时候,彻底被老师这种精神所折服。现如今,在学术界一“抄”成名的大环境下,一个企业家能断然放弃自己企业的经营,而闭关创作,不得不让人佩服。如果中国现在能多几个这样的学者,咱们的学术成果又何至于此?
跑远了,言归主题。带着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开始认真听老师讲课。可惜的是,自己从没想过要自己创业,从没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自己的思维,尽管老师讲的非常好,但是对我的启发却没有那么显而易见,其中影响比较深刻的属以下三点:
1、“夏虫不可语冰”
庄子说“夏虫不可语冰”,是说那些春生秋死的昆虫没见过冬天,怎可谈冬天的事。美国创业思想起源于对创造企业的真实过程没有实践历练的大学教授,只有当他们自己创业的时候,才会发现他们辛苦改编的全部内容与如何把一个项目做起来,一点关系都没有。而赵延忱老师通过自己创业的实践经验创作出了《民富论》,并通过实践证明西方关于创业的纯理论的缺陷,而且也真正得到了大洋彼岸学者的认同“是古老的东方智慧发现了创业规律”。
2、创业规律之创业基本问题:“魂”与“根”
“魂”是具有灵魂性质的一种资本形态,是的独立资本形态,它是区别于已知的多种软硬资本形态之外的独立存在;是特殊的资本形态,它以创业者为载体,以通晓创业规律的能力为存在形式的特殊资本;是真正的资本形态,它是超越、渗透并统领全部要素资本,对财富增加起决定作用的最具资本性质的真资本,故称灵魂资本。理论表述为“对创业特殊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表现在创造与整合资源,驾驭资本要素的能力;落实到对具体项目的理解、通透和把握”。通俗表示为创业者的“本事”。
“根”是项目的“生命基质”。它是项目构成要素的核心,是一切有形与无形要素的根本。首先是生命基因的有无决定着这个项目能否生存,其次是这个基因的质量决定它能长多大。它是创业项目生存的权利,活下去的条件、站住脚的基石,故称资本之根。理论表述为:有质量的生命基因,是可以吸引其他社会成员与之交换的资源;扎根于正当、潜在与恒久需求中的真实品质和效用。通俗表示为项目的“优势”。
“魂”是从创业的主体揭示创业的本质,“根”是从主体的对象揭示创业的本质。二者共同构成创业基本问题。
3、规律解决实践问题之规律对“资金”的认识和解决
基本问题告诉我们:主导创业开始、过程和结果,决定创业成败的首要、主要和决定因素,是创业者的“本事”和项目的“优势”。资金,对“本事”而言是诸多要素之一,对“优势”而言是诸多从属之一。资金,只有在具备项目优势的基础上才有意义,没有“本事”和“优势”有多少钱也没用。有了“本事”和“优势”就具备了无需外部资金介入而依靠自有资源起步的条件。这个认识与古今中外几乎百分之百的创业真实相符合。
虽然赵延忱老师的课对近期没有准备创业的我直接作用不大,但是给了我很多启发,也让我重新思量了关于以后自己职业道路的方向。
非常感谢赵延忱老师悉心教导!
第五篇:浅谈网络传播机制及效果
浅谈网络传播机制及效果
------以2013年网络流行语及事件为例
说到网络流行语和网络流行事件,其实这已经成为人们网络下口口相传的语言喜闻乐道的事情了了,人们在生活中随口就能说出这些流行语,而网络事件的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咯。若是缺少了这些流行语作为语言的点缀,缺少这些能引起大家情感共鸣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将会是多么的无趣!今年的流行语、流行事件从质量上来说依然给力、依然够潮、依然够回味,下面我将从2013年网络流行语和网络流行事件两个方面,重点举例说明网络传播的机制及效果。
一、网络流行语
1.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出处:玩网游的人越来越多,有的玩家别的没有就是钱多,要什么装备有什么装备,针对这群人,玩家被戏称为“土豪”。其社会意义与之前人人争当“屌丝”是相同的,意味着公众对自嘲和自我生活诠释的角度,把自己在心理上与那些土豪分开,回归到普通的大众。
2.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出处:“又一次相信爱情”的唏嘘之后,才华横溢的网友们也没闲着,出处为《十里红妆女儿梦》,作者是何晓道。全文是“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 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诗词本来讲的就是缠绵的爱情,网友们顺势发出造句征集令,“待我长发及腰”体就这么火了起来。
3.“高大上”
出处:全文为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简约时尚国际范,奔放洋气有深度,低端粗俗甩节操,土鳖矫情无下限,装模作样绿茶婊,外猛内柔女汉子,卖萌嘟嘴剪刀手,忧郁深沉无所谓,狂拽帅气叼炸天,冷艳高贵接地气,时尚亮丽小清新,可爱乡村非主流,贵族王朝杀马特,提莫团战必须死。
在各种网络新词、新表达不断推陈出新、变更沉淀的同时,一种新的网络语言形式开始越来越受到网民的青睐,我们将这种网络语言形式称之为网络流行语体。网络流行语体特指在网络聊天、网络论坛、各类BBS、微博及网络文学中出现的,具有特定词汇、句式或韵律特征,并表现出特定风格、格调、情感、气氛的网络语言形式。网络流行语体的传播机制三个阶段:触发与产生阶段、复制与模仿阶段、磨蚀与印记阶段。
“从心理学来看,人们的情绪永远在语言之上,很多情绪无法表达。但是网络语言环境催生了一些新词,让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强,可以借助对词语的重新组合、简化甚至是衍生意义来表达复杂的情绪。”
二、网络流行事件
1.国产手机企业加入电商大战——6.18,吵吵更健康!
6月18日,一场莫名其妙的电商促销大战在中国互联网上拉开帷幕,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国美库巴网、当当网、卓越亚马逊、一号店等一干电商巨头参与其中。
2.《小时代》的高票房——再烂的电影找人骂一骂照样能拿出来卖,越凶越好卖!上映的电影赚的就是票房,不怕你骂,就怕你冷淡。《小时代》在一片骂声中赚了个盆钵满怀。
3.李某某强奸案持续发酵——五个青少年,四个未成年,饮酒、挟持、殴打、轮奸,在那个疯狂的夜晚,他们到底做了什么?案情沸沸扬扬长达半年,舆论关注事实真假难辩。
事实证明,网络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并非偶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形成轨迹。网络舆情事件在媒体互动中开始“发酵”,在媒体与受众信息传播中逐渐形成,酝酿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瞬间“爆发”的传播效果。由此,政府应根据网络舆情事件不同阶段的特征来构建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在舆情潜伏期,建立适度的调控机制;在舆情爆发期,建立积极的干预机制;在舆情持续期,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在舆情淡化期,建立必要的反馈机制”。网络舆情事件中意见领袖对舆论有较强的引导作用,而主流舆论的形成依然需要传统媒体与网络舆论的互动,主流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较为显著。中国目前已形成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互为促动的社会舆论格局,在信息对称的前提下关注民意和引导舆论是避免网络舆情事件激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