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顺县背篼干部学习心得wcy
学习“背篼干部”心得体会
(机关党委第七支部)
时下,正是我院组织学习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精神之时,也是长顺县敦操乡的这群党员、干部行走在山路上跑到田地头当起了“背篼”之时,他们用为人民服务的现实作为把雷锋精神表现得酣畅伶俐,用双肩为群众背去一包盐、一袋米,背去的是一群人的期望,是民生、他们以解民忧、化民怨、让民喜的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把群众的困难装在心里,扛在肩上,从小事做起,始终把群众当亲人,长年身背背篼为深山里的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真心诚意持之以恒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谋利益,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
一、作为六盘水师范学院保卫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要紧密联系敦操乡“背兜干部”精神与当前高校安全工作和自己的本职工作相结合,在深入学习“背兜干部”精神时,要对照敦操乡“背兜”干部,找准方向、明确目标,立足岗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努力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以改革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
二、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励自己不满足现状,更上层楼,做一流的工作,自强不息,有克难制胜奋发有为的意识,锲而不舍、争先创优的工作劲头。
三、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发挥创新潜能,发挥创新才干,改善服务水平和态度,勇于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用新思路、新举措争取工作的胜利。
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部队的传统优良作风,不怕吃苦,艰苦朴素、勤俭办事,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杜绝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
我们要以“背篼干部”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公仆情怀、高尚情操、奉献精神、优良作风和崇高品格,像“背篼干部”那样,成为一个懂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干实事的人。
二○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第二篇:敦操背篼干部学习心得wcy
学习“背篼干部” 学习“背篼干部”心得体会
(机关党委第七支部)
接学院机关党委认真学习“背篼干部”精神的通知后,我立 即查找资料进行了认真学习后,被长顺县敦操乡为民服务的事迹 所感动,干部们在下村组工作时、都要免费为村民办事,捎带生 活,生产物资学会了群众的语言,与群众的距离与更近了,群众 也能敞开心扉与干部讲话,村民更积极主动支持工作,使工作难 度减少,党员干部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用背兜背出了信任、背出了民心、背出了“鱼水深情”。我们要学习他们真心实意服 务群众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具体实在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围绕发展服务群众的发展意识,学习他们坚持不懈服务群 众的奉献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怎样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党 的宗旨,他们用背篼背出了党群干群的鱼水深情。敦操乡最远的村民组到乡政府所在地要走 8 小时以上的山路,最近的也要走 2 小时,可干部们硬是穿着印有“为人民服务”的 衣服和背着“背篼”带着心系群众,为民福祉,真抓实干,无私 奉献走出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敦操乡更是彰显了政府作为服务型政府、政府工作人员做好 为人民服务。而我们作为安全保卫工作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面对 学院五千多师生员工,在开展工作时也可存在很多实际性困难问 题,任务的艰巨性更使我们要切实把“背篼干部”精神贯彻到自
己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去,以“背篼干部”为榜样,真正履行校 园安全卫士的工作使命。首先,要将敦操乡“背兜干部”精神与当前高校安全工作相 结合,在深入学习“背兜干部”精神时,要对照敦操乡“背兜干 部,找标杆、明方向、定目标,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贯彻落实国发 2 号文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和具体行动,履职尽职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其次,要把学习“背篼干部”精神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 动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发展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 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激发广大职工把学习“背篼干部” 精神与干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再次,要将敦操乡“背兜干部”精神与做好安全工作相结合,积极主动地为广大师生服务,解决师生员的的实际困难,化解师 生员工纠纷,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度,促进社会和谐。最后,要把大力学习和弘扬 “背兜干部”精神与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四帮四促”和“三个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联系群众,锤炼党性,历练作风,把自己锻炼成信念坚定、关心 群众、
无私奉献、真抓实干、不畏艰难的好干部。以优异的成绩 迎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第三篇:背篼干部学习心得
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
——“背篼干部”精神学习心得
长顺县敦操乡党员干部把群众的困难装在心里、扛在肩上,从小事做起,始终把群众当亲人,长年身背背篼为深山里的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谋致富、促发展,深得群众的真心拥戴,被亲切地称为“背篼干部”,他们的事迹真实感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是在新时期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行为典范。作为肩负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工作职责的司法行政干部,应深入学习宣传好“背篼干部”精神,像他们一样沉下身子,艰苦奋斗,献出真情,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将学习“背篼干部”精神与司法行政业务工作相结合在深入学习“背篼干部”精神时,要对照敦操乡“背篼干部”找标杆、明方向、定目标,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推进司法行政工作,促进“和谐xx、平安xx”建设的精神动力和具体行动。将真心实意服务群众的高尚品质、具体实在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围绕脱贫服务群众的发展意识、坚持不懈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贯穿于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尤其是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工作,要本着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根本原则,坚持“重心下移、触角前
1移”,努力扩大服务覆盖面,使更多的困难群众特别是边远乡村的贫困农民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务。
二、将学习“背篼干部”精神与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相结合弘扬“背篼干部”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做到坚持对党忠诚,坚持服务为民、坚持公开公正,坚持清正廉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做到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事业忠诚、对法律忠诚;进一步健全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创新服务载体,搭建服务平台;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所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批评;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线,树立司法行政机关的良好形象。
三、将学习“背篼干部”精神与“四帮四促”活动相结合学“背篼干部”精神要体现在深化“四帮四促”活动中,挂帮联系干部要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下到基层,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继续开展“填写一份调查摸底表、发放一张便民联系卡、举办一场法制宣传课、举行一次利民慰问活动、制定一套帮扶计划、解决一批实际问题”的“六个一”帮扶工程,坚持“一张笑脸迎人、一杯热茶暧人、一片真心待人,一句舒心的话留人、一个合理的答复慰人”的“五个
一”服务标准。以“背篼干部”愚公移山和无私奉献精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认真履行好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将学习“背篼干部”精神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相结合学习“背篼干部”精神,要与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大力推进发展型党组织建设相结合,按照“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要求,着力建设发展型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四要十不准”和《xx县公职人员行为规范“十不准”》,扎实开展“十个一”服务承诺活动,培育司法行政系统“顾全大局、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创先争优”的发展型基层党组织文化;坚持加强 “首问责任”窗口、“服务接待”窗口建设,争当“服务先锋”,为全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跨越崛起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一二年四月十二日
第四篇:背篼干部
[摘要]近年来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对促进农民增收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着较多的因素影响着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本文从“背篼”这一特殊群体着手,分析了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提高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背篼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业能力
“背篼”这一群体为贵州老百姓所熟知,在贵州,“背篼”群体主要来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主要以背篓作为劳动的标志性工具,以出卖劳动力从事简单的搬运工作为主要生计来源,如:搬运建筑垃圾、生活用品、商品货物等,只需买个“背篼”即可上岗。在贵州各城市“背篼”随处可见,往往三五成群的聚集在某处等待用工者的传唤,工作随意性大,收入少不稳定且无任何社会保障。“背篼”只是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的一部分,由于这部分人群缺乏相应的文化素质及谋生的技能,就业能力差,因而进城务工只能以“背篼”这样简单而不稳定且无任何保障的方式进行劳作。其就业能力的现状是贵州省大部分农民工所面临的,即文化素质低、缺乏相应的劳动技能,就业无任何社会保障等,要促进贵州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就业方式的多种转变,就必须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就业能力。
一、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贵州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关系到贵州农民收入的提高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贵州在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据贵州省劳动保障部门统计,从1987年至2006年,全省累计输出劳务人员900.89万,外出务工人员创造劳务收入达1000亿元,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贵州省已设立了52个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基地和教学点,开设培训专业30多个,累计完成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3万余人,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贵州省有关部门还积极加强区域间劳动力市场信息沟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务合作。省劳动保障厅在沿海及经济较发达地区建立了劳务管理机构,及时掌握民工情况,协调解决劳务纠纷和伤亡事故等。
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促进其转移就业已经成为中央及贵州省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关部门正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劳务输出,开展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但仍存在着较多的因素影响着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
二、影响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因素分析
1.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组织化程度低
当前,贵州省农村外出劳动力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大多是自发的转移。主要依靠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寻求就业机会,如依靠亲戚朋友介绍外出打工。据贵州省劳动保障部门统计,从1987年至2006年,全省输出的900.89万劳务人员中,有组织的输出仅118.01万;2006年全省劳务输出78.88万人次,有组织输出仅9.87万人次。有组织的输出只占八分之一左右。如:贵州省在广东就业的农民工中,除少量是通过政府部门有序输出和定点劳务扶贫外,多数是通过以老带新等方式输出的。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不稳定性。
2.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近年来贵州省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等部门在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还存在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政府部门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劳动力素质要求的变化缺乏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对农村外出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指导,对实现转移后的人员关注也不够,致使一些农村外出劳动力进城后在户口、子女上学等方面遇到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及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缺乏法律援助,迫使部分人又重新返乡务农。
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也不发达,根据2005年第一次贵州省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省登记在册的劳动力转移职业中介仅有63家,从业人员942人。目前的中介服务机构从规模和管理上仍不能很好地满足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3.外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就业技能
劳动力素质是决定其就业机会大小与劳务收入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目前,在我国的大中城市,90% 以上的岗位要求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20%的岗位要求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技工以上水平,其中有13% 的岗位需要具有中级技工的资格。据2005年贵州省1%人口抽样调查情况看,贵州省乡村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62.8%,受教育程度主要为小学和初中,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44.25%,初中文化程度占31.96%,而且外出者大多未经过职业培训,缺乏劳动技能,致使90%以上的务工者不能进入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就业空间小,部分只能从事“背篼”式的体力运输及低层次服务等重体力、低报酬行业。
4.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训问题突出
目前在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上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培训主体不明确,组织管理不规范。虽然设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但还不能起到统一规范管理的作用。由于组织培训的部门较多,多个部门各抓一块,培训难以从长远和总体规划,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难以统一协调,技术和资金分散,形式、内容不一,缺乏有效的规范整合。二是在培训内容上,和市场对接不够紧密,造成脱节和重复。不能很好地分层次实施培训,培训的内容既不够系统。三是职业技术培训质量不高。培训时间相对较短,通常是15天~90天,农民在短时期内并不能学到真正的技术,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师资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实践能力欠缺。因此培训出的农民即使毕业了,也难以实现就业。
5.就业保障欠缺
尽管现在中央及贵州省对进城务工者出台了较多的优惠政策,但城市面向农民高筑的壁垒和一些不合理的规定依然存在。农民工在城市里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无法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地位,子女入学等要求也难以得到满足。农村外出就业人群仍然是一个边缘群体,就业无保障,使得他们的权利出现了缺失。而且城市在用工制度上存在着对农民工的歧视,导致农民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成为游离于城乡两地之间的“背篼”式民工。
6.劳动力输出后农村突现多种社会问题
目前贵州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是青壮年,夫妻在外务工的现象十分普遍,90%的农民工父母没有能力将其子女带到打工城市读书。据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6年测算,贵州省农村的“留守儿童”约在150万名左右,占贵州儿童总数的12%左右,占全国留守儿童总数的6%左右。贵州农村儿童老人留守现象严重,导致部分孩子学习不用心,甚至走上歧途。在农业生产、家庭事务等方面也出现了劳动力缺乏,导致农村土地资源闲置,农业生产下降,削弱了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影响到务工人员的心理稳定,难以保证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
三、对加强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就业能力的思考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是贵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会对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对其家庭经济收入产生间接作用。所以,加强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就成为贵州省提高农村外出劳动力能力建设的必然。
1.继续落实“阳光工程”,改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训方式
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阳光工程”在贵州实施以来,共帮助转移24万农村劳动力,共开展农村劳动力示范性技能培训27万人,涉及机械、电子、缝纫、家政等40余个
工种。“阳光工程”在贵州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着培训质量、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影响转移培训工作的整体推进。全省应继续落实“阳光工程”,改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训方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规范整合培训相关资源。将政府各部门的培训资源和现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资源统筹起来,多部门合作,将其纳入全省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并整合全国劳动力转移网信息、各地劳动力市场信息等,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2)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批稳定的教师培训队伍,专职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工作,并定期组织开展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
(3)增强培训的市场性及实践性。培训方式应着重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职业技能。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及时调整培训课程,有针对性的提供培训服务。达到增强培训效果和提高外出劳动力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2.加强回乡创业能力培训
由于贵州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外省劳动力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应大力拓展回乡创业的就近转移途径。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助于建设和谐农村,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老人问题。加强回乡创业培训,政府主要应从资金和技术上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据统计2002年~2005年,贵阳市共投入180万元,扶助了600名返乡农民创业。各地农业部门,应帮助打工回乡人员选择当地优势种植和养殖项目,传授种养技术,讲授经营管理知识。让留守的劳动力致富农村,让出去的农民扎根城镇。据贵州日报报道到2006年底,贵阳市已有1.8万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736个,年创造经济效益8.6亿元,人均创收4.78万元,吸纳3万余名劳动力。遵义县目前也已有4000多名农民工回乡创业,其中有3000多人成了当地的养殖专业户和蔬菜、水果、药材种植大户,有效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3.创立贵州劳务品牌
经过近20年的努力,贵州已成为劳务输出大省。但受制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技能等因素,目前还未形成有规模、有特色的劳务品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竞争力强的劳务品牌,已成为在更高水平上推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点。例如:菲律宾女佣、英式管家等,都是世界知名劳务品牌。2007年11月在郑州召开的首届全国劳务品牌展示交流大会上,全国各地也相继推出打造成功的劳务品牌,例如:“扬州厨刀”、“徐州保安”、“泰兴小提琴制作”、“遂平家政”、“湖南攸县的哥”等。贵州省有关部门在加大培训的同时,应针对创立贵州劳务品牌做出相应的规划和实施办法,加强不同地区的学习交流,做好贵州省劳务品牌的对外宣传工作,尽快打造出一批有特色的劳务品牌,为农民工制作“就业名片”,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
4.加快就业能力培训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
建立和完善劳动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健全农民工培训相关法规。现有针对农村外出劳动力转业职业培训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权责不明,应尽快出台各项管理和监督法规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理顺上下关系,加大监督处罚力度。重点建设农村外出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中教育、财政、就业法规建设,从法律上明确农村外出劳动力享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5.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以及职业介绍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减少因盲目性导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而遭受的损失。农民工是弱势群体,没有有效的服务保障系统,在转移培训过程中其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为此应大力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例如:可在县、乡所在地设
立劳动力市场大厅,或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向农民定期发布用工和培训信息,让农民自己选择更合适的培训方式和就业岗位,对农民参加招聘活动实行少收费甚至不收费。
6.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的保障
贵州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外的竞争优势均不足,所从事的多为脏、累、重、险的工作,工作条件比较恶劣,一旦发生事故,由于其所处的相对弱势地位,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必须加快健全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及养老保险等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及监督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为提高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能力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琦:现状特点与制约因素分析: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7)
[2]韩建民任崇强: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问题研究[J].开发研究,2007(4)
[3]朱雪研:落实阳光工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农村嘹望台,2007(11)
[4]杨锦福:贵州劳务输出20年[J].当代贵州,2007(10)
[5]中央政府门户网站.“阳光工程”三年助贵州24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7(4)
[6]黄晓:贵州劳务输出的问题及建立长效机制对策[J].贵州日报,2007(10)
[7]贵州省百万农村“留守儿童”引起社会关注[Z].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报道,2006(4)
第五篇:背篼干部
“背篼干部”精神报告会发言摘登
背篼在身上 人民在心中
——“背篼干部”精神报告会发言摘登
4月13日,省委礼堂召开“背篼干部”精神报告会。傅建平摄
当邮差 装民生 背民心
背篼,是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一种工具。
这一次,背起它的,不是贫苦的山里汉子,而是怀揣责任与梦想的共产党员、麻山腹地的基层干部。
老百姓的苦,他们惦记;老百姓的需要,他们知道。为老百姓当邮差,背篼里装的是深情,装的是民生。
有形的背篼在背上,无形的背篼在心里。从“大关”到“冷洞”,我们在战天斗地;从“背篼”干部,到全省2万干部下基层,我们在顽强拼搏。就是为了贵州各族群众的安康生活!就是为了撕掉贫穷落后的标签!就是为了后来居上的百年梦想!
闪耀于贵州奋力爬高、经济起飞的冲锋号中,根植于“团结奋进、开放创新”的贵州时代精神的肥沃土壤,“背篼干部”淬炼的精神钢火十分可贵。可贵在他的真情实意,可贵在他的脚踏实地,可贵在他的胸怀梦想,可贵在他的不懈努力。
这,就是构筑“精神高地”的坚强基石!
这,就是冲出“经济洼地”的汇海之力!
共产党一心为民。我们虽然并不需要人人背起背篼,但我们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坎上。我们看到,多彩的贵州大地上,没有背篼的“背篼干部”们,正在为改变贵州面貌奋力拼搏,正在为招商引资南征北战,正在为“两加一推”殚精竭虑。这是大精神,这是大智慧,这是大力量。
背篼在身上,人民在心中。激情四射的时代,热情拥抱每一个都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让我们一起,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共同创造一个日新月异的新贵州,一个全面小康的新贵州,一个文明和谐的新贵州!
长顺县敦操乡党委书记胡荣忠:甘为百姓背背篼
2009年1月,我初到敦操,调整产业结构无人接受,征兵没人报名,一事一议的财政奖补项目也没人愿意投劳。为什么这么多惠民政策,群众不理解?群众心里究竟在想什么?需要干部做什么?怎么做?
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作为班子的带头人,只有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开始接触群众,干起了琐琐碎碎的工作。
2010年春节,村民王金国的低保款错打到王定周的卡上,我们去了三拨人,就是要不回来。好说歹说,他才答应,“有一块钱还一块钱,哪天有哪天还!”包点干部曾德凯站出来说:“我去试试”。不到两个小时,王定周就办了退钱手续。原来小曾经常帮这里的群众捎带生活物品,小曾说话这里的群众都认账。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由于山高路陡,群众买包盐巴要走一整天。早在90年代,干部下组时,帮助群众捎带一包盐巴、一把面条,日积月累形成了规矩,干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为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这件事,使我进一步意识到,我们要攻克的不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重要的是要迅速敲开群众的心坎,得到群众的认可。
在继承历届班子好传统的基础上,乡党委、政府按照“创先争优”、“四帮四促”、“三实三创”、“记民情日记建民情台账”等活动要求,结合乡情,制定了“三定五帮一创建”的“351”工作法,以定点、定人、定时的方法,开展五个方面服务工作:帮助贫困家庭找到一条致富路子,帮助外出务工人员照顾好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帮助急病人员用车和协调解决有关医疗费用,帮助边远群众捎带日常生产生活物资,帮助刑释解教人员重树生活信心。创建一个富裕和谐的敦操。乡里还给全乡34名干部,定制统一的服装,配发一个背篼,为群众捎带生产生活物资,并在每个村民组最显眼的地方挂起了“为民服务责任牌”,公布了干部的姓名、电话和服务内容。
村民罗水保外出打工6年,春节回家过年,根本不相信家乡的“背篼”干部,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就拨通了包点干部梁勇的电话,要求帮忙捎带面条和食盐。没想到第二天上午,梁勇就冒着寒风大雨,浑身稀泥地把物品送到了自己家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全乡干部背着背篼,从大事着眼,从小处入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早在2010年,面对干旱少雨、耕地破碎,敦操只适合栽种耐旱作物的实际,乡党委、政府决定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重点发展高粱、花椒和种草养羊。乡干部到村民中动员,没有一户人家愿种高粱,买来的50亩花椒苗也没人愿栽,500只羊羔仅发放360只,剩下140只也没人要。原因是乡里曾发展烤烟,由于干旱和土质等原因,收成不好,大部分农户都不同程度吃过亏。我们也意识到,如果农户改种失败了,就意味着第二年要挨饿。
面临这个困境,我们下决心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赚。就及时组织全乡干部集资,并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租了27亩平地种高粱、50亩山地种花椒,还养了140只羊羔,干了一年,群众看到干部获得了好收成。
第二年,仍然有部分群众犹豫,但一部分群众主动种上了高粱,其中,村民梁小七种了1.2亩。包点干部花万周为帮助他取得好收成,三天两头都往他家地里跑,教他栽种、教他施肥,做好田间管理。秋天梁小七收到高粱1000多斤。他逢人就算这笔账:1亩2分地,种包谷顶多收400斤,1斤一块二毛钱,收入不到500块;种高粱收了1000多斤,1斤一块八,有将近2000块的收入,再加上高粱秆也扎成扫帚卖了1000多块钱,种高粱实际收入将近3000块钱,真的比种包谷划算多了。他激动地对老乡们说:“没有乡干部的动员和热心帮助,我哪能有这么多收入?明年我要把家里的5亩地全部种上高粱!”
看今朝,2000只羊羔送到乡里面,群众抢着要;10000只绿壳蛋鸡养殖指标,两天内报名领养数量就超过11000只;1000亩核桃种植,苗到后都全部领完,并全部下了种。望未来,干群同心奔小康,明天的敦操一定更美好。
长顺县红十字会驻村“四帮四促”干部方洲:勤政为民促发展
2011年,我被组织派驻到敦操乡打召村开展“四帮四促”活动,我在帮扶工作中,也成了一名“背篼干部”。
敦操乡干部的这种做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背的是帆布书包,捎带的物品满足不了群众的要求,后来就背上背篼,能捎带更多的东西,也方便在山路上行走。乡干部20年如一日,背出了民生、背来了民心、背走着贫困,受到了群众的衷
心爱戴,密切了干部群众的鱼水之情,今年3月的一天清晨,天一直下着蒙蒙细雨,乡干部梁勇起了个大早,目的是让村民趁着有利的天气赶快把种子种下,这样会多一些收成。他用背篼背着40多斤高粱种子,骑着摩托车,沿着满是泥泞、陡峭崎岖的乡间山路行进,途中,这位全乡驾驶技术最好的干部,在躲避滚落的山石时,摩托车排气管烫伤了他的小腿,同时,小腿也被锋利的石头划破,血流个不停,他强忍着疼痛,按时把种子送到了多户群众家中,这才返回乡卫生院简单的包扎处理后,又按原工作计划踏上新的路程。
全乡“背篼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急事的故事数不胜数。每一天,每一刻,在每一个村、每一个组、每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都在发生着激动人心的故事。
一天,我到村里动员乡亲种植高粱,虽然种子是政府免费提供的,但是群众没有钱购买薄膜、化肥等生产资料,大部分群众都不情愿种。于是我拨通了省红十字会领导的电话,领导同意将我们乡纳入2011年全省“绿色家园行动——爱心互助金”试点单位,一次性安排10万元资金支持我乡发展高粱种植,以无息借款的方式,解决乡亲们生产急需的经费。我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乡亲们。当我再次去打召村做农户的动员工作时,村民积极响应,工作推进得非常的顺利,一个星期以后,就落实了600多亩。我非常高兴。今年3月,全乡已经推进了1300多亩的高粱种植。事后,胡荣忠书记还开玩笑地说,小方啊,你已被老百姓接受为“背篼干部”了,我心里豁然开朗,背篼不但要背在背上,更要装在心中。
作为新阶段国家592个扶贫重点攻坚县之一的长顺县,全县仍有11.5万群众处于贫困线下,我们一定遵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期望,探索长顺因地制宜开发扶贫新路子。
长顺县敦操乡打召村村民柏光云:信得过的好干部
我们打召村是敦操乡最边远的村寨,2002年以前我们到乡里办事情、买化肥、买种子、买油盐,最远的要走上5个多小时的山路。外面的东西运不进来,家里的农产品拉不出去,打召村也就成了全乡最贫困的村。
多年来,乡里的干部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他们为群众带物品办实事的传统没有变,唯一改变的就是他们身上背的黄书包变成了竹“背篼”。
2003年,乡干部带领我们一起投工投劳,花了2年多的时间,于2005年10月修通了18.5公里长的通村公路,成为全村人的幸福路、脱贫路。
2010年,我们也遭到了特大干旱,山塘的水都干了,好多人家连人都没有水吃,大家只好眼睁睁地把牛、猪等大牲口低价卖给外面来的人。看到满坡的包谷要干死,乡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帮助我们解决饮水困难,乡领导带着干部来到了我们村,每天都是从上午7点开始,一直忙到太阳下山才收工,干部们对通路的组用车子运水,对不通路的组就靠人挑、人背,一个组一个组、挨家挨户地为我们运送生活用水。
61岁的梁春学老人,因腿走路不方便,根本就没有水吃,正托人打电话叫在广东打工的儿子回来时,陈乡长带着乡干部把水送到了家中,并当场拨通他儿子的电话说:“安心在外面工作,不要为老人担心,家中的困难,乡里会安排解决”。当时,梁春学老人不停地对陈乡长说:“啊很、啊很”。
“啊很”在我们苗语里就是多谢的意思。要感谢乡干部的不只是梁春学老人一个,还有打召村所有的群众。我们全村469户人家,是靠乡干部的帮助才度过了特
大干旱的那段日子,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头牲口因为缺水而死亡,这些都得益于我们乡的“背篼干部”啊。
现在,在我们敦操,“有事找干部”,成了大家的习惯,也是群众办事和解决问题的最好、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2002年,乡里为了方便大家,对马路市场进行改建,除规划修建摊位,还在市场附近修建移民搬迁新村。我家所在的河边组,条件很艰苦,我打算搬迁到移民新村生活,但当时很困难,手头没有钱。乡干部了解到我家难处后,马上帮忙协调了2万块钱的贷款,让我家顺利搬迁到了移民新村,住上了上下两层100多个平米的房子。二楼居住,一楼用作门面,开了个小卖部,一个月有2000多块钱的稳定收入,不仅吃、住不愁了,还用上了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小货车,两个娃娃还就近上了学。我很感谢乡里的干部,没有他们的大力帮助,我家就不会过上今天的好生活。
长顺县敦操乡政府干部王茹刚:真正让群众满意
去年11月10日,按照乡里的安排,我第一次工作任务就是独自到服务点收取农户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一进村民家,主人不愿意跟我多说话,就直言告诉我家里没有钱,忙着要到地里干农活,我知道这是有意的回避我。正当我感到为难的时候,乡领导来了。原来他知道我第一次下组,就格外的关心我,一直跟在我的后面,当看到我碰壁时,乡领导说明了我的来意。主人这才乐意地缴纳了合作医疗款。乡领导走后,我又到了另外几户人家,我的话刚说完,他们用我根本听不懂的苗语说了几句后就匆匆离去,虽然我不知道他们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们不欢迎我。
晚上10点回到乡里,乡领导看到我闷闷不乐的样子,就问:“小王,今天收了多少合作医疗款?”我说:“就是你看到的那50元,后来我又去了几户人家,也不
知为什么,他们都不愿理我。在我老家,都是群众主动交,而这里我们亲自上门收取,老百姓还不愿交,国家政策是群众自愿,他们不愿意交就算了嘛。”乡领导听完我这一番话后笑着说:“小王,群众来乡里一趟很不容易,我们要主动走下去,你收不到合医款,是因为你才来,群众不认识你、不了解你,所以没有支持你的工作。别灰心,要主动接近群众,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工作就好做了。”
通过同事的帮助,我知道了群众的需求。就时常送去一些生产、生活物资,以办实事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当我再次收取合作医疗款时,我兴奋得热泪盈眶,一天内竟然收到了1600元。
我在给新花组村民送生活用品的时候,有个叫柏成华的村民向我反映他家的房子严重漏雨,墙体出现了裂缝,冬季屋里刮冷风,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要我帮助他协调解决危房改造。我仔细察看了他家房子的破损情况,并在民情日记上认真作下了记录,当天就向乡领导作了汇报。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和乡里的分管领导到柏成华家进一步调查了解情况,经乡里开会研究,决定帮助柏成华家改造房屋。
一周后,当我告诉他乡里已经同意帮他维修房屋时,他还不太相信,认为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办成这件事。维修工程被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我把危房改造补助款送到他家的时候,他紧紧握着我的手,眼含泪花,激动得半天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从那以后,我每次到他们那里开展工作,他都会主动来邀请我去他家里吃饭,并向群众称赞我,说我的工作态度好、办事认真负责、工作效率又高。如今,我和当地群众就像一家人一样,每次到服务点开展工作,他们都会主动邀请我到家里坐坐,有的还坚持留我吃饭。
群众对我从不理睬到热情接待,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基层干部和群众打交
道,首先就要对老百姓充满感情,要学会与老百姓交流思想、增进友谊。为了让敦操乡的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我情愿背一辈子的背篼。
中央电视台贵州记者站站长念红梅:越深入越感动
今年3月15日到3月19日,我们央视《新闻联播》连续五天播出敦操乡“背篼干部”的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年初,我们报道团队三进敦操乡,拍摄了60多个小时的素材,与“背篼干部”朝夕相处近两个月,跟着他们背着背篼下村串户为村民捎物资、挨家挨户动员搞生产。看到了他们的成果,听到了他们的心声。时间越长,越了解那片石山,越了解那里的人,感触也就越深。
我们跟着乡干部梁勇来到敦操乡打召村罗小幺家,才知道,还有这么穷的地方,这么难走的路,老百姓真的会为买一袋盐而发愁。罗小幺老人和妻子都已70多岁了,而且身体还有残疾,唯一的儿子也外出打工,出门就是一条乱石嶙峋的山路,他们真的走不动,我想这也许就是“背篼干部”们当初最简单的目的,想尽办法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背篼干部”感动我们的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在敦操,有几张面孔让我记忆深刻,除了罗小幺老人,还有苗族姑娘梁水妹。水妹的母亲去世了,按照当地的风俗要砍一头牛来给母亲下葬,水妹希望乡政府出一万多元钱买这头牛,这笔钱对于财政收入只有3万多元的乡政府来说,不仅给不起,也没有理由给。乡党委书记胡荣忠跟我们说,他们并没有简单的拒绝。全乡经常都会有大量这样的问题考验着乡干部的耐心和智慧,乡干部们不能一口拒绝,也不能
回避矛盾,否则就会造成群众的不理解,进一步激化矛盾。
在敦操乡,其实,背背篼带东西只是他们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带领村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所以我们片子中有很大篇幅都是介绍他们怎么苦口婆心劝村民种高粱,种核桃。这个工作确实很难,因为大多数劳力都打工去了,家里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不过他们还是坚持去做。我曾向胡荣忠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你这里这么穷,没水没地没资源,招商引资也很难,你怎么让县委感受到你有政绩呢,是不是只能通过背篼要政绩?”他回答:“如果要政绩,要提拔,我不会这么干,我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何必这么费力呢,我只是想,在这儿干一天,就得对百姓有个交代。”
拍摄前,我理解的干群关系跟我们看到的不太一样,我们没有想到,这里群众跟干部讲话可以这样理直气壮,就像对自己家亲人一样不太讲理。我们跟随乡纪委书记王朝良到斗麻村送东西时,梁小七的老婆可以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叉着腰问:“我的面条呢?”,我们问,如果他不给你带面条你怎么办?她说“不带也得带!”我想,如果是我的领导,我肯定不敢这样说话,换句话说,如果干部跟百姓的关系没熟到一定份上,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我们没有想到的还有,他们跟群众吵完架,一转身又像兄弟一样喝酒。在村民莫水桥家,夫妻俩因为低保的事跟胡荣忠吵得天翻地覆,但是吵完后,莫水桥竟然非要胡荣忠到他家吃了饭再走,胡荣忠只得到莫水桥家干了一碗啤酒,这才得以脱身。之前的争吵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胡荣忠不止一次跟我说,这里的百姓虽然贫穷,虽然“等靠要”思想很严重,但是他们的淳朴无数次打动着我,这也是“背篼干部”能一直干下去的动力。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组片子,我想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片子找到两座桥梁,一座观察中国国情的桥梁,一座观察干群关系的桥梁。在发达地区的干部在为上千万、上亿元招商引资的时候,这里的干部却在为说服百姓种上几分地磨破嘴皮,为百姓
送上一袋盐要翻山越岭走上几个小时,这就是中国的国情。而小小的背篼折射的正是在这种国情下,一个普通基层干部是如何工作的,是如何跟百姓打交道的,他们是如何在每个小小的角落里脚踏实地的干事。
作者: 赵国梁 编辑: 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