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罗平彝族舞蹈的源流和地方特色

时间:2019-05-12 07:2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罗平彝族舞蹈的源流和地方特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罗平彝族舞蹈的源流和地方特色》。

第一篇:浅谈罗平彝族舞蹈的源流和地方特色

浅谈罗平彝族舞蹈的源流和地方特色

罗平县文化馆 刘 华

提要:我国各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资源和独特浓郁的民族舞蹈风格,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应该发现或找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对它进行充分的阐述和分析,并给予挖掘、保护、传承、发展,让她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罗平彝族 舞蹈 源流 地方特色

中国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有着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资源和独特浓郁的民族舞蹈风格,各族人民因地处不同、风俗不同、信仰和文化都各有不同,舞蹈形式和内涵也各具特色。其中彝族是分布较广、人口众多、支系较杂的一个少数民族。在云南也有着众多的彝族支系,她们多姿多彩,各具魅力。在云南一提到彝族大多马上联想到楚雄和红河一带的彝族,因为他们的“跳脚”舞和“烟盒”舞都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和审美价值。然而罗平的彝族舞蹈却有着别样风格,体现出当地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作为滇东彝族支系的代表性民间艺术,罗平彝族舞蹈是非常值得推介和赏析的,它浓郁的地方特色,非常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必须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大力挖掘和创新以致求得更好的文化发展。

本人从事文艺工作以来,参加表演过罗平彝族舞蹈上百次,从中也有过一些肤浅的体会和认识。进入舞蹈编导行列后经常下乡,深入罗平彝族聚居的旧屋基乡、马街镇等地,多次请教彝族民间艺人,使我对罗平彝族及其舞蹈的艺术特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我从事舞台

艺术工作十七个年头里,不断学习和总结,我越来越觉得罗平彝族舞蹈有着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

现已发掘出来的罗平彝族舞蹈大致有“跳鬼”、“萝萝舞”、“祭火神”、“摆马”等几种舞蹈形式,其中“跳鬼”包含了“跳歹”、“跳把式”、“跳吞口”等几种有名的舞蹈形式,多数起源于婚嫁、丧葬、祭祀和节日活动,这些舞蹈源于生活,充分反映了罗平彝族劳动人民生活中世代相传的信仰和深厚的生活情感。

下面就自己肤浅的认识和体验谈谈罗平彝族舞蹈的源流和地方特色。

一、舞蹈形式源流和发展:

“跳歹”是长期以来流传在罗平彝族民间的一种祭祀型舞蹈。“跳歹”源于罗平马街镇彝族地区。较早时期彝族居住的地理位臵多位于山腰以上,气候炎热,蚊蝇很多。先人逝世后,家族儿孙会拿白色布巾为尸体驱赶虫蝇,也因此白色毛巾在舞蹈里就成为了主要和必要的道具。在下葬的头一天晚上他们会为先人“散花”和“跳鬼”,“散花”俗称“绕棺”,在这个过程中亲人会围着棺木转圈,同时通过山歌形式一唱一对地把对死者想说的话语表达出来,意在最后的送行。“跳鬼”包含“跳歹”、“跳把式”、“跳吞口”等舞蹈形式,因为多以“跳歹”为主,因此“跳鬼”也称“跳歹”。通过“跳鬼”达到驱赶邪灵、祭祀先人、告慰生者的目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罗平的先辈艺术家们就收集整理过。1990年由云南省艺术研究所丁超、赵履顺等专家老师根据“跳歹”和“箩箩舞”创编了彝族舞蹈《红土情》,当时

该舞蹈参加了曲靖地区民族民间舞蹈比赛和曲靖地区专业剧团汇演,两次荣获一等奖,同时《红土情》也是曲靖地区自解放以来首次登上舞台的民族舞蹈。之后于1991年6月在昆明参加了云南省民族民间舞蹈比赛获得三等奖,并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热烈好评。

说到这里我要谈谈罗平彝族的“箩箩舞”,它是罗平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舞蹈形式之一。“箩箩舞”是流传在罗平县乃格乡撒克村及旧屋基乡彝族村寨一带的一种舞蹈形式。“箩箩舞”本身也是非常激烈、豪放的一种彝族祭祀性舞蹈。它浓郁的地方特色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抱着对“箩箩舞”的一腔热情,我们曾经多次亲临实地采风,认真调查研究,找准舞蹈的主旨意蕴和动律,经过多次尝试,最终提炼设计出最能体现舞蹈内涵和意蕴的动作、队列和场面,通过时空对比营造出原始而神秘的气氛和庄严神圣的场面,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箩箩舞》于2008年11月在曲靖市第三届少数民族歌舞乐展演中荣获金奖,于2009年9月在云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歌舞乐展演中获得了银奖,由于该舞蹈热闹非凡,现已常运用到隆重节庆活动之中。

另一个具有鲜明民族宗教特色的舞蹈形式“祭火神”也值得一提。相传早年前,彝族村寨天干物燥的季节经常会出现火灾,彝族人民认为有外来人把邪灵带进了村,或者有人作孽犯下罪过致使天上降下火星子引起村寨起火。火灾过后的来年二月间,威望较高的长者会同“么公”(祭司)一起组织全村成年男子到村口进行祭祀、祈福。彝族信仰自然神明如山,就是山神,树,就是树神,还有寨神、谷神、火神

等等。祭祀活动有着一套严格仪式,当“么公”宣布祭祀开始之后众人必须跪拜神明,献上贡品,祭祀火神,乞求火神保护全村的消防安全。同时为了驱赶邪灵还要跳“把式”即“刀叉舞”并且参与祭祀活动的人都要拿扫把和毛巾随么公一起挥舞清扫,把邪灵驱逐出村。由此传说产生了“祭火神”这种民族祭祀活动,我们通过这些信息不断挖掘、整理、加工后将“祭火神”成功的通过舞台展现给了广大观众。使“祭火神”这一原生态彝族文化让人们得到进一步了解。《祭火神》在2011年在曲靖市第四届新剧(节)目展演中获得三等奖。

而“摆马”的来源则是相传在成亲的头一天晚上,准新郎要邀约长者、亲戚以及自己的朋友来家里一起商议结婚当天的事宜。商议结束后准新郎要为大家准备酒宴。酒过三巡后年轻的小伙子们就会出很多难题来戏耍新郎官,其中必须的一项就是新郎要扮作马来配合伙伴的耍弄,这一项就称为“摆马”。这一题材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后方可呈现于舞台之上。

二、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

(一)、音乐特色

罗平彝族舞蹈音乐中一般不采用楚雄、红河的月琴、石林的大三弦、竹笛等乐器。可能因为罗平彝族性格憨厚朴实、热情豪放的缘故,致使他们在舞蹈音乐中多以打击乐为主,搭配唢呐;加上罗平彝族的山歌小调;必要的时候还有众人的欢呼和呐喊;采用四二拍和四四拍这样非常直观的节拍;旋律悠扬豪放,音乐形成朴实热烈的地域风格。

“跳歹”的舞蹈音乐以热烈豪放的鼓点节奏、委婉忧伤的唢呐曲

调合理搭配而成,是罗平彝族舞蹈音乐的代表。“箩箩舞”在鼓点节奏、唢呐曲调的基础上还有么公祭祀时断断续续的话语让人有种神秘的感触,另外增加了女子清唱的山歌调式,完美的融入音乐中使舞蹈音乐得到进一步升华。“箩箩舞”采用当地最有特色的唢呐锣鼓家司(民间打击乐),动静结合,快慢相间,张弛有度,将表演形式和内在意蕴较好地结合起来,配上“么公”念念有词的彝族咒语,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和神秘的心理感应。在民间“跳把式”、“跳吞口”一般都通用鼓、锣、钹、镲等打击乐和唢呐来伴奏。体现祭祀的庄严肃穆,表现人们对神明的崇拜和对先人的尊重。“摆马”的舞蹈音乐非常简单,通常以单一的唢呐和简单的打击乐作为伴奏。而所谓的打击乐都是铜盆、土碗、木棍、镰刀等生产工具,着重体现文化艺术在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和谐氛围。

(二)、道具特色:

罗平彝族舞蹈一般都使用道具,分别有毛巾、扫帚、箩箩等生产工具类,有锣钹、鼓镲、土号等乐器类、有长刀长叉、牛尾等祭祀工具类,众多的道具基本来源于生活体现了罗平彝族人民的文化艺术确实与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文化理念。在祭祀形舞蹈中比较有地方特色的一项是“跳把式”。舞蹈演员分组使用原始的长把刀和长把叉,给观众带来一种原始宗教的威严感受,另一项,最具特色的当是“箩箩舞”了,所谓“箩箩”,是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细长篾箩箩,直径5至6厘米,长50厘米左右两头较粗中间偏细,顶上装饰了多色的细长绒线,致使道具造型独特美观,非常别致。舞者左肩绑一个这

样的篾箩箩,右手拿一个大致相同的篾箩箩,而左手则握一条风干拉直的牛尾巴。相信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了。

(三)、动律特点

罗平民间的彝族舞蹈动作直观、豪放。动作多在手和腿上,手臂挥舞有内交叉、外交叉、双上甩、双下甩、交叉上下甩等动作。腿上有重拍下蹲、重拍颤膝、单钩腿、双跳单落等动作。手臂和腿上配合起来的动作就显得非常跳跃有力、朴实豪放,非常符合地域特点。

“跳歹”刚劲十足的动作韵律、灵活多变的造型和调度,深深地感染了观众,从而引起省、市文艺界专家和老师的关注和重视。多年来滇东各县也有一定传承和挖掘,并多次把它融入舞蹈作品中以致在观众眼里“跳歹”并不陌生。“跳歹”的舞者双手握着两块白色毛巾边跳边舞,以挥舞毛巾为舞蹈动律,逐一变化动作和队形,不时呐喊吆喝,音乐激昂、气氛热烈。表现驱逐蚊蝇怀念先人的思想感情。

“跳把式”的舞者则是手拿长刀或长叉,由“么公”带队出场,分为刀队和叉队,场面较大的时候还有土号队。他们各组分别挥舞和展示,舞蹈动作威严,鼓点沉重,表现彝族人民的神圣和勇敢以及驱逐一切敢于侵犯的邪灵的意境。

“跳吞口”的舞蹈虽然较少但也非常具有其地方宗教特点,舞者通常头戴吞口身着原始装束,赤脚,有的手持短刀,有的双手成掌,动律重拍往下弱拍往上,多以祭祀动作为主,通常给人一种民族宗教信仰的神秘感觉,表现彝族人民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先人的思念和崇敬。

“箩箩舞”重拍往下弱拍往上,腿上多以跳跃、跳起分腿蹲、重拍踏步等动作为主,手上多以挥舞、甩动,交叉舞动等动作为主,最有特点的是“箩箩舞”中甩肩头的一些动作,通过甩肩同时踏步,可以把肩上的箩箩和装饰的绒线大幅度甩动,非常漂亮。“箩箩舞”一般是送葬的时候才跳的,亲人免不了要随“么公”祭祀一番,他们排成排或围起圈甩、摇、舞动肩上的篾萝箩以及牛尾巴。不时发出呐喊和吆喝,洪亮的呐喊声和高亢的鼓点遥相呼应形成热烈、激动的氛围和场面。

“摆马”的舞蹈动作则轻快简洁、灵活多变,幽默风趣,充分表现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生活的热情和爱情的追求。

总的来说罗平彝族舞蹈的确有着独特的地方特点和艺术特色,非常值得我们传承和保护,做为地方基层文化工作者我们应当加大力度 一面不断挖掘、学习民间舞蹈的各项知识,一面不断综合、加工,让罗平彝族舞蹈这颗亮丽的明珠更闪亮的照射到更多的广大人民群众。

以上拙见,仅是本人对罗平彝族舞蹈特色的肤浅认识和体会,诚望得到专家老师和同行的修正。

参考文献:

刘金吾主编:《滇舞论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罗平县委员会

编《罗平文史资料》

第二篇:彝族舞蹈串词专题

彝族舞蹈串词

(一)暑假刚刚结束,虽然炎热但也让老师的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可教师舞蹈队的老师们,却冒着酷暑,特别排练了下面这个别具民族特色的舞蹈《蓝》,以此献给所有平凡而伟大的老师们。请欣赏女声独唱《长江之歌》,演唱者史红英 相信在这几天,老师们一定收到了学生们不少热情的祝福。今天,少年宫的孩子们也要表表他们的心意。请欣赏童声联唱《只要妈妈露笑脸》 请欣赏小提琴独奏《海滨音诗》 请欣赏彝族舞蹈《荡裙》 彝族舞蹈串词

(二)A:一堆篝火,一个舞队,少女们牵手搭肩,拉成圆圈,踏脚跺地,翩翩起舞。让我们掌声欢迎高一幼一带来的《彝族舞》,表演者:请高二艺大做准备。B: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样能传递出青春的活力,现在请欣赏高二艺大带来的《街舞》表演者:金奇,请高二幼一《天亮了》做准备。彝族舞蹈串词

(三)1、九年级

(一)班 上帝是什么样子呢?也许,大家会说他总是慈眉善目的一个西方老头。但我要让大家看看一个全新的与众不同的上帝形象。请欣赏九年级一班的独唱《god is a girl》。(苏)

2、九年级二班 满天繁星映衬着熊熊篝火,他们点燃了象征吉祥、幸福、快乐,激情的火把,在婉转悠扬的歌声中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动人的舞蹈。在欢快优美的舞蹈里,他们展现了自己勤劳善良,团结奋进,展示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的绚丽多彩厚重而神奇的文化。下面请欣赏九年级二班为大家献上的彝族舞蹈《七月火把节》。(杨)

3、五年级 我们在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谆谆教导里,在父母的呵护里,在十月硕果丰收的时候,一群在阳光下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来了,他们带了了对祖国,对老师们的感谢,请欣赏由五年级同学们带来的合唱《阳光年华》。(阿卓)

第三篇:彝族舞蹈《阿细娃娃耍月》说课稿1

彝族舞蹈《阿细娃娃耍月》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彝族舞蹈《阿细娃娃耍月》。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民间舞是幼师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各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而彝族民间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纯朴、清新、欢快、豪放的特点,是为提高学生舞蹈能力而选的内容。

2、教学目标

我们幼师班学生,基础较弱,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a、通过彝族舞《阿细娃娃耍月》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彝族舞蹈的风格、舞步、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等。

b、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表演舞蹈的能力。c、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掌握彝族舞蹈的动律特点以及风格,难点在于把握跳月步和翻身踏月步的衔接。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及舞蹈专业的特点,采用“定向——模仿——整合——训练”四段式教学方法,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在动作训练过程中,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的要领,解决动作规范问题。

2、在教学中学生以“动”为主,充分感知肢体的感觉,在练习中通过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

三、说教学程序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彝族舞蹈,让学生们欣赏,通过视觉的刺激和教师对彝族舞蹈的讲解,使同学们在欣赏中了解彝族文化及彝族舞蹈。

3、演示示范,讲授新课

在这个环节中,采用“定向——模仿——整合——训练”四段式教学法进行讲解

a、首先教师用情境教学法,示范动作,让学生体会彝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教师把舞蹈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记住这些动作的空间位置,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b、随后教师把这些动作进行分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动作深入人心;(这一环节教师要用慢动作讲解的方法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以跳月步讲解为例„„)

c、其次就让学生自己去模仿,由组长带队进行分组讨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设置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让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这过程中,不时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谁的动作做得好看?”“为什么好看?”“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教师的动作与学生的动作进行对比,“老师做动作时,身体的各个部分是怎样的?”;自己与自己对比:镜子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镜子,把一些动作上的细节给弄清楚,“一样的动作,我这样做与那样做哪个更漂亮?哪个更体现彝族舞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找准彝族舞的特点。)

d、再来就是整合,为了让动作更加规范化,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要领,并把每一个基本动作逐个的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舞蹈。

e、最后是训练,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进行比赛,通过竞赛的方式了解她们对舞蹈的掌握情况。

4、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舞蹈《阿细娃娃耍月》进行动作到位练习,并融入情感表现。

四、说教学反思

a、优点:通过四段式的教学方法,便于加深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与记忆,使课堂结构科学合理化。

b、不足:学生的基础薄弱,身体的协调性掌握的不够完美。

c、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舞蹈知识。

说课完毕,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第四篇:平掌小学“彝族舞蹈进校园”特色活动实施方案 2

平掌小学“绳采飞扬”特色活动

实施方案

(2015——2016学年)

根据镇小学德育处关于开展特色活动的要求:在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设本完小的特色活动,平掌完小根据平掌完小的场地特点及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经完小政治学习讨论,计划在2015——2016学年开展传统游戏大家玩之“绳采飞扬”特色活动。现将活动方案指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传承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背景下,平掌小学2011年引进花样跳绳运动。花样跳绳,它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极具观赏性。同时开展花样跳绳运动不需要多么昂贵的器材、不受场地、空间、时间的限制,表演形式各异,深受师生喜欢。“简单的一根绳子,跳出悦动的人生”。小小的跳绳,加上动听的旋律,新颖的动作,华丽的编排,就能让它生机盎然,富有活力。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章建林

副组长:张晓燕

组员:李丹

马雪梅

李家武

李栓键

王兴荣

阳鸿

张志明

二、“彝族舞蹈进校园”活动目标

1、传承、弘扬彝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创建带有浓厚彝族文化特色的和谐农村小学。

2、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一定的彝族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彝族舞蹈技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3、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特长,促进我校彝族舞蹈特色教育长足发展。

三、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大课间活动、体育锻炼一小时、中队活动、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等时间;

2、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3、活动人员:全体教师、全校学生;

4、活动内容:单人跳、双人跳、三人跳、多人跳等花样跳绳等。

四、活动具体操作:

根据我校师生的实际情况,我校把“彝族舞蹈进校园”活动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推进。

(一)第一阶段:学跳彝族左脚舞,激发学习兴趣(2014年9月至11月)

了解彝族左脚舞是彝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标志,蕴涵了彝族社会发展历史及生活方式等全部深层的文化积淀,是目前彝州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彝族物种,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知道彝族左脚舞主要以脚部动作为主,不时加以简单的手部或腰部动作。基本动作有脚部的踢、踏、蹉、跺、蹬、跳、抬等。上身只随舞步或前弯后仰,或左右移动,有时拍手或甩手,但动作幅度不是太大。左脚舞,即先出左脚,在出右脚,舞蹈动作中,注重脚步的整齐和脚步动作的协调。把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由基本动作而组成的形式构成:一跺脚、二跺脚、三跺脚、四翻身、三翻身、八角串花、双合脚、双腿颤动等,双腿的颤动贯穿始终。

(二)第二阶段:学跳彝族规范舞,学习技能(2014年12月2015年1月)

彝族规范舞其实是左脚舞,只是比左脚舞动作更复杂、丰富、优美。学生可以在学习彝族左脚舞的基础上,学习彝族规范舞。

(三)第三阶段:创编彝族舞蹈(2015年3月至2015年5月)

彝族舞蹈是流传在彝族地区的舞蹈。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式丰富多彩,多数是模仿生产劳动时的动作而成,彝族的舞蹈动作大多是动态的。计划教学《七月火把节》、《楚雄好地方》等舞蹈。

(四)第四阶段:彝族舞蹈展示(2015年6月)

展示的内容分为全校集体舞及班级舞蹈,每班至少出一个与彝族舞蹈相关的节目,并在少先队考核中进行展示。展示活动要集中反馈我校在实施彝族舞蹈进校园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五、活动要求: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平掌小学关于彝族舞蹈进校园的相关要求,为使我校彝族舞蹈进校园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对此项工作要求如下:

1、各位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舞蹈学习。

2、各位教师,各位班主任必须严格完成学校规定的彝族舞蹈进校园的工作要求,在推进此项工作中各班主任应认真负责组织好本班的同学,管好纪律,做好整体辅导及个别辅导。

3、由张晓燕老师搜集各种彝族舞蹈。

4、由李丹老师先学习,然后教全校的教师,各教师应认真学习,做到教师也会做,而且做好、做规范。

5、值周老师利用大课间活动、体育锻炼一小时、中队活动、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等时间组织学生学习

学校特色活动要体现特色,就需要全校师生的配合,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汗水,望平掌小学的全体师生能尽全力开展好我校的“彝族舞蹈进校园”特色活动。

平掌小学 2014年9月

下载浅谈罗平彝族舞蹈的源流和地方特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罗平彝族舞蹈的源流和地方特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