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活法》读后感 努力成为一个比初来人世更好的人
《活法》读后感 努力成为一个比初来人世更好的人
努力成为一个比初来人世更好的人
“此刻的我们处于一个‘不安’的时代,极度混沌,看不清未来。理应丰富的心灵,却怎么也得不到满足。衣食无虞却少了些礼节,看似自由却常感觉窒息。其实,只要肯努力,有什么东西要不到手?又有什么事难得倒人呢?偏偏大家活得悲观又无力,更有人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翻开《活法》,卷首寥寥数语却引人深思:社会在飞速发展,企业在不断壮大,生活在日渐富裕,可是大家却普遍心态浮躁,行为失范乃至偶发恶性事件,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骄奢之风渐长,问题到底出在哪?人生应该怎么过?企业应该如何经营?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用自己富有传奇的人生经历,借助《活法》一书给出了答案。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简单。纵观全书,并无难解的大道理,更没有至理名言式的惊世之语,而恰恰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简单的道理糅合自身的事例,从一个创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智者口中娓娓道来,恰如一股清泉缓缓流过,给人以灵魂的洗涤。稻盛先生的人生哲学简单地讲,就是“敬天爱人”。所谓“敬天”,其实就是遵循正道,也即坚持正确的做人之道;所谓“爱人”,就是要常存“利他”之心。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成为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他的经营哲学与人生观一脉相承。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上,我比较赞同白立新对“敬天爱人”四个字的理解,即“自立则生,利他则久”。作为企业,首先要有一份自立的追求,才能够生存;但要获得长久发展,就必须考虑到盈利以外的因素,例如,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员工的愿景等,也就是说企业必须以“大义”作引领。以银行为例,作为与大众生活密不可分的服务行业,它承载的不仅有股东、员工的期望,更有沉甸甸的对客户、对社会的责任。本着“利他”之心,从利于社会、利于客户、利于员工的理念出发,才能锻造企业长久发展的实力。稻盛先生始终牢记“敬天爱人”四字的训诫,“不说谎、不给人添麻烦、诚实、不贪心、不自私自利”,这些小学生都知道的简单规范,便是稻盛先生经营的指导原则及行事判断的守则。听起来虽然简单,但仔细想来,真正能够自始至终不折不扣坚持下来的又有几人呢?面对社会中的诸多诱惑,沉迷于金钱、权力而丧失自我,让企业、政府蒙羞的人不在少数。而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银行员工面临着更大的诱惑,若被私欲冲昏了头脑,将会给社会、给企业、也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银行的这种风险特性,管理就显得极端重要。而管理二字,应重在“理”而不是“管”,不仅要建立一整套的管理体制,理顺管理流程,还要加强风险、合规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使员工打好思想基础。在稻盛先生的人生观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人格是最重要的,他的这一认识在他独创的人生方程式中得到了最好体现。在这个方程式里,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他不仅把思维方式放在第一位,还把评分范围设定在-100~100分之间,并把要素之间设定为相乘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想法是负面的,那么热情越高,能力越大,他给企业和社会造成的损害和负面影响反而越大。所以,稻盛先生主张领导者应该是有德者居之,越是居于领导者地位的人,在才能及口才之外,更需要一个以明确哲学为基础的深沉厚重的人格,领导者应以身作则,不断磨练心智,提升心性,舍私利、断私欲、行正道,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更要经得起成功的试炼。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许多知名的企业家克服了别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经历了别人难以忍受的炼狱,终于获得了成功,但站在成功之巅时,原本支撑成功的谦虚、努力等品德却渐渐被遗弃,没被失败打倒,却终被成功葬送。稻盛先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强调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别把大道理当成贡品摆着,最重要的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行”。这句话恰如一记警钟敲响在脑海中,提醒自己作为企业的领导干部,肩负着众多员工的人生憧憬,要时常自省,自我检讨,常念公司之事,常存利他之心,在人格修炼上下功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员工,真正做到以德服人。稻盛先生之所以能用简单的道理造就他的人生传奇,得到世人广泛的尊敬,正是来源于他的以身作则,他用自己的实践赢得了众人的信服。另外,在其人生方程式中,除了对思维方式的强调,稻盛先生对工作热情、对不懈努力的推崇远大于能力。他认为,少了工作热情,就算空有能力,还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相反的,若是没有能力,但却能够认清事实并怀抱一股为人生、为事业奉献到底的热情,就会比先天能力强的人有更好的结果。这种想法不仅来源于他自身的实践,也和他创立京瓷不久而遭遇的员工集体请辞事件有关。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当下部分人心态的浮躁,一些年轻人频繁跳槽,一些年轻人则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把工作热情消磨殆尽,当初的梦想、抱负早已挥之脑后,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混日子”,工作紧迫感不强、效率不高、主动性不够……这不仅是对企业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缺乏了持之以恒的努力,自然也收获不到胜利的果实。我把稻盛先生谈及的热情理解为工作激情,只有对工作和生活保持高度的热爱,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了解了这一点,我们的员工管理不是找到了出发点和落脚点了吗?细细回味,稻盛先生的人生和经营哲学远不止这些,他谈到的关于目标、关于创新、关于人才、关于沟通等诸多方面的见解无不对企业经营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关于目标,稻盛先生不仅强调要制定目标,更重要的是制定更高的目标,“因为有个卓越的目标,可以大大地增强我们勇往直前的能力”。对于这一点,我可谓感同身受。2008年建行广东省分行党委确定了“551工程”和“五个翻一番”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对这一目标,当时有些人认为不切实际,难以实现。但实践证明,卓越的目标确实大大增强了全行员工勇往直前的能力,激发了全行员工的最大发展潜能,促进了快速发展。关于创新,稻盛先生认为,要把它当成终身的习惯,即运用创造力好好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使今天必须要比昨天做得好,明天要比今天更向前迈进一步。这样的创新思想对目前的银行业而言极其重要。面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特征,惟有贴近市场和客户,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引领竞争,取得主动。为此,分行在创新工作上,不仅发挥全行员工的能动性,今年还创造性地开展了“点点是金”面向社会创意征集活动,突破瓶颈,在已取得的优异成绩上再上一层楼。关于人才,稻盛先生主张“有必要引进优秀人才,但也请厚待同甘共苦之人”。这与分行的用人机制不谋而合。这几年分行业务获得大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尤为强烈,所以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结构优化、充实一线的目标,分行推行了全面的人力资源改革,积极吸收培养紧缺、急需的专门人才,同时努力为员工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把员工的职业生涯和成长纳入分行的发展目标,并把员工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考量指标,真正打造出了一支出色的队伍。关于沟通,稻盛先生推崇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在情感上建立彼此的信任。他认为人心易变,但一旦建立起牢固的信赖关系,它又是最坚固的,所以他愿意在感情账户上花时间去投资,他认为以诚实的心思对待员工的时候,就会得到超乎寻常的回报。其实他所提倡的“以心为本”与分行推进的“关爱员工和谐奋进”活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建立一种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沟通交流,形成共同的愿景,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形成强大的员工合力,从而提升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构造企业做大做久的坚固基石。其他譬如顾客满意度、真诚等,稻盛先生的认识和见解也与分行的实践不谋而合。事实上,慢慢品味,《活法》一书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又岂是几页纸能道得尽呢?合上最后一页书,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近年来,分行的各项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同业刮目相看的经营业绩。面对取得的成绩,全分行上下是否没有沾沾自喜,提醒自己始终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呢?而随着金融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今年以来,各家商业银行空前加大了产品创新和网点建设力度,中小银行和外资银行开始大举向地级市延伸,使我行的业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勇敢地直面竞争,在许多业务方面仍保持着竞争和发展优势,但却出现了存款增长乏力,与同业差距明显。面对这一挑战,我们有没有退缩,是不是投入了十足的热情呢?仔细审视一下,或许这才是症结所在。如果能够让全分行上下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与热情,按照稻盛先生的人生哲学,每个人都抱着“无论如何一定要成功”的必胜决心,每一天、每一刻都以“百分之百”认真的态度去工作,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毫不闪躲地正面迎敌,在同业竞争中敢于拼比,在公关上比优质,在产品上比精准,在服务上比周到,在效率上比快捷,那么原本可能被疏忽掉的一线生机,也可能被牢牢抓住,从而打开工作突破口,为企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上靓丽的一笔。有人说,“在过去10年,德鲁克武装了我们的头脑;在未来10年,稻盛和夫将充实我们的灵魂。”稻盛和夫的《活法》丛书就是为企业家熬煮的一味心灵鸡汤,但事实上,这一味心灵鸡汤又何止仅为企业家熬煮呢,相信每个人读来都会有收获,都会给心灵以启迪。读完书,令读者折服的不仅是他缔造的商界传奇,还有他那高尚的品格。他用简单的道理铸就了不简单的一生,在经营企业之时,始终坚持“人道”,不存丝毫私心;而在企业辉煌之际,悄然退出并皈依佛门,而且在大病初愈不久便托钵化缘修行。无怪乎季羡林先生看完《活法》之后,曾这样评价:“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风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或许我无法达到稻盛和夫先生的修为,但把《活法》一书置于书案之上,无论是取得进步之时还是遇到难题之时,都给自己以提点,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或是畏缩不前,提醒自己为企业、为员工做出更大的贡献,提醒自己遵循书中的活法,相信自己终也能够“成为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本文来源于人民网 作者 曾俭华(原中国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
第二篇:方法比努力更重要读后感
思维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读后感
东昌区东风小学邹利波
假期阅读了金泽灿的《方法比努力更重要》一书。这本书从教读者改变思维方式入手,巧妙而精确地使用大脑,寻求正确的发展思路:如何改变工作态度,发现并主动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如何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难题等。
初读此书觉得和其他的励志书无他别,都是通过一些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原本想把笔记完成即可,但读着读着,就这样读进去了。而且书中的许多语言及观点使我有所顿悟。并知道它会对我未来的工作起到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对我的思维方式的变化及工作的态度的改变有着一定影响。
书中的第一小节就讲到“思维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读到这里我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是啊,一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使事情有着千差万别的结果。对生活的态度使每个人拥有着不同的幸福和快乐,当然态度的不同也可能有着悲伤和忧郁。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一部影片《美丽人生》中的一位伟大的父亲的形象。
故事讲得是在二站期间犹太青年圭多和儿子因犹太血统被强行送往集中营。圭多不愿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悲惨的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他哄骗儿子这是在玩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儿子对圭多的话信以为真,他多么想要一辆坦克车呀!儿子强忍了饥饿、恐惧、寂寞和一切恶劣的环境。
当解放来临之际,一天深夜纳粹准备逃走,圭多将儿子藏在一个铁柜里,千叮嘱万叮咛让他不要出来,他打算趁乱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纳粹发现,当纳粹押着圭多经过儿子的铁柜时,他还乐观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儿子不要出来,但不久,就听见一声枪响,历经磨难的圭多惨死在德国纳粹的枪口下。
天亮了,儿子从铁柜里爬出来,站在院子里,这时一辆真的坦克车隆隆地开到他的面前,上面下来一个美军军官,将他抱上坦克。
圭多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自己却惨死在纳粹的枪口下。圭多这位伟大的父亲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试想如果这位父亲在集中营里整天以愁眉苦脸,怨天尤人的态度来对待,那么孩子的幼小心灵将会受到多大的打击,小小的心灵势必充满着痛苦和绝望,也许最后连生命都将失去。然而父亲选择了乐观的积极地面对,哪怕每天受尽折磨,但他一样想尽办法让儿子快乐,从而使儿子在集中生活的日子里依然保持着快乐的童心。这恰恰是父亲面对问题的乐观的思维态度的决定的。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也常常经历着许多需要自己选择思维态度的情况。面对繁杂的工作选择倦怠还是选择积极面对;面对困难选择放弃还是迎面而上;面对不幸是乐观面对还是终日以泪洗面……
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曾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而是由他自己的态度所决定。”
我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成败,比如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对待一件事最初的态度决定了最后有多大的成功,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人们在任何组织中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的态度。我们的环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们的态度来创造,有了积极的思维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但积极思维肯定会改善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我们在这个竞争激烈而残酷的时代,也许什么都决定不了,但别忘了你还有一个自由,就是可以决定你自己对人对事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篇:《方法比努力更重要》读后感(汽车所-王永明)
读《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有感
汽车与家电用钢研究所王永明
最近读了金泽灿编著的《方法比努力更重要》,生动的案例和精辟的分析向读者阐述了方法的重要性,让我们感受颇深。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是成功的通行证。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杠杆,找准支点,就能撬起地球,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找准了方法,就会更省时省心,效率会更高,再加上努力,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才能乘风破浪,夺取胜利的制高点,找不到方法,则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的。
对于我们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员工来说,个人的成材成长不论对企业,对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就来说,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是勤奋努力还是高学历?我们说勤奋努力和高学历同样重要,拥有高学历,说明你拥有良好的教育,具备成功的基础。勤奋努力是将你拥有的知识不断融入应用到工作中,坚持不懈,努力实践,取得成功。然而,有了这两点就能成功吗,如果我们的努力的方向偏差,运用的知识不当,同样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更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和努力方向,理清思路,学会思考,将拥有的知识恰当有效的用在工作和生活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功总有方法,想成功就要找方法,而思考是一切正确策略
与方法的起源。思考其实就是问与答的过程,当你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目标时,问自己一个为什么,问自己问题出在了哪里,然后自己给出答案。一个好答案就是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把希望寄托在你自己身上,就寄托在现在。靠自己,靠自己的思考和改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并且越走越远。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希望过上更舒适、更富有的生活。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愿,能够实现愿望的人,不一定比你付出更多的汗水,但一定比你付出了更多的思考。
理清思路,学会思考,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方向,加上不断努力,才会取得成功。对于我们从事的科研工作更是如此,深入了解并结合企业产品工艺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准确的找到研发方向,运用正确的科研方法,才能取得成果,创造效益。思路不清晰,方法不正确,只能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白白浪费了资源和时间。
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思路决定出路。对于普通人,思路决定自己一个人甚至一家人的生活水准。对于决策者,思路则决定一个集体甚至这个集体所有员工的未来幸福。生活工作没有思路不行,组织管理没有思路不行,企业经营没有思路不行。在逆境和困境中,有思路才有出路;在顺境和坦途中,有思路才有发展。我们在事业、工作、人际关系、爱情、生活等方面会遇到很多困境和难题,它们影响命运、决定成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正确的思路。
思路的改变就是命运的改变,千万不要因为陈旧的思路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思维模式,让整个身心都充满勇气和智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高效率地解决摆在面前的各种问题。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一个好的思路在个人成长中是一份走向成功的秘籍,一个好的思路在企业管理中更是一份无穷的财富,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理清思路,学会思考,找对方法,不懈努力,走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