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说课的几点体会(精)
听“说课”的几点体会
2005年12月7日下午,我校举行了第三届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我担任的是理科组的评委,听的过程中,滋生出了许多感受,记录如下。
总体而言,老师们都对本次说课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大部分老师都还准备了课件,特别是在说课过程中,注意到了新课程新理念的运用与实践,大部分教师展示了良好的素质,这是令人欣慰的。
但是,在听的过程中,也许是因为是评委的关系,因此,可能带着挑剔眼光来看待每一个选手的说课,有一些想法与感受不得不说。
首先,强烈地感受是关于课件的问题。
第一个上台的老师,当他开始说课,我发现他一直站在角落,不舍得离开。我耐着性子,听了一会儿,他还是没有离开角落的意思。于是,我到台上拉他走到中间来,他告诉我,是因为鼠标线太短,要操作电脑,所以无法离开。后来上台的老师,只要有用到课件的,都是如此。这让我感到很奇怪,他们到底是在说课呢,还是在展示课件?因此,我有两个疑问:
1.是否有必要在说课时使用课件,毕竟是说课,而不是在“演课”或“上课”,课件在这里起什么作用?是为说课服务呢?还是为展示而展示。
2.有发现个别教师把要说的内容全部展示在课件上,他上台时,就把它们读完一遍下台,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把说课稿印出来发给评委,省得大家坐在那里,熬了几节课,多难受。在我看来,是“说课”,重要的是“说”,是否有必要使用课件?即使要用,也只能出现关键,要简明扼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学中课件的使用是一个必然趋势,使用的效果也不言而喻。因此,在说课中出现课件,说明年青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水平很高,创新意识也比较强,但是,重要的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如何用好”的问题,有的老师做了复杂的多媒体课件,整堂课围绕这个多媒体课件转,把主次巅倒了。要充分发挥课件等媒体的作用,如演示、再现、直观等作用,而不是为了用而用。
其次是板书问题。
1.由于使用了课件投影,老师们没有一个把说课的课题自己用粉笔写在黑板上,2.关于主板书的设计,大家都比赛重视,但是,没有一个教师为副板书设计方案。可以说副板书有时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板书作为老师上课时表达教学意图的重要工具,被我们许多年青的教师忽略了,尤其是媒体手段大量进入课堂后,粉笔作为最原始的课堂及教师的表达工具被忽视了。在说课是如此,上课时,又尝不是如此?我们许多老师在教学中以为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就是要摒弃以前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式的,要摒弃以前上课时用的粉笔,用电脑课件来取代。其实,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其实,他们注重的只是形式,而新课程的四个关注点,不知注意到了没有。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果这几个“关注”注意了,那么,我要说,不管你用什么手段,都会上好课,而且所上的课也一定会是好课。
再次,重难点的确定。
重难点确定时,要注意这三个阶段。不仅要说“是什么”,还要说“为什么”,更要说“怎么办”,我们教师大多只停留在第一阶段。仅有个别教师说到了第二阶段,更不用说第三阶段了。而在分析“为什么”时,我们的老师不知把学生放在哪里去了,这个重难点的确定,恐怕不仅是因为教材内容吧,更重要是我们的学生。学校学生素质不同,重难点会变;教师不同、班级不同,重难点也可能会变。不知大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了没有?
还有,“说课”到底要怎么说的问题。
1.是读还是说?许多教师上台时,因为内容都在课件上,因此教师们就开始读课件了,不再说课了。其实,从说课的内容看,许多时候,我们几个评委由于不是本学科的老师,因此,衡量一个老师到底说课说得怎么样,很重要的是看她的整体素质,如认真程度、表达方式、语言感染力、程序的逻辑性等等。从声音来看,说当然要说得让人注意听。你的激情,你的感受,全部都会通过声音、你的语调,传达出来。因此,教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要说得掷地有声,说得抑扬顿挫,说得有声有色,要说得把自己感动了,这样才能感动别人。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绝对不是一个好老师!
2.要不要现场示范,或演示道具?其实,说课时单靠嘴巴说,很单调,因此,辅以必要的手段,效果不同凡响。本次说课,只有一个教师(冯莉老师)用到了道具。
3.要不要脱稿?脱稿到底意味着什么?要能大部分脱稿,个别地方无法做到,看一下,不影响什么。但都不能脱稿,这就是态度问题了。其实,一个老师参加这样的活动机会也不是太多,一年一次而已。这一次的机会你也不珍惜,那你珍惜的是什么?我们许多老师到现在为止,都还没弄清楚自己到底要当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混口饭吃?还是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是当教书匠,还是当一个教学能手,还是当教育家?还是还没弄清楚自己要不要当一个老师?不做教师,就早日投人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当中去;要做教师,就全身心地投人到教育事业中来。珍惜每一次机会,机会就会珍惜你。许多老师我们平时没什么太多的机会接触他,但一次活动足以看出一个人对事、对人的态度,从他的这些态度中就可以推算出今后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可以说就代表了他这个人。虽然有点绝对,但有一定道理(请老师们看看我推荐的一篇文章“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条真诚建议《上》)。在文章中写道:教师做教育大致有以下三种状态: 笫一种状态,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第二种状态,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第三种状态,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请大家好好想想你到底要做哪一类教师?
最后,说说教材的处理问题。
1.许多教师在讲如何处理教材时,只重视了形式的设计,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教材内在联系的把握,内容的升华。在说课中,感觉深度挖得不够。有的老师一节课说要使用8种教学方法。不知,课堂是如何安排时间的?这几种方法你都能用得上吗?我看能用一两种,能用好一两种就已经不错了。
2.课堂教学设计时,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到底这堂课需要解决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就行了,目标单一而直接,不要想一口吃掉一个大胖子,反而使课堂目标不明确。
3.教材处理时,要注意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思想与生活,特别是正在感受与进行的思想与生活。结合学生的实际,感受学生正在进行感受的事物,这样的课才是真实受欢迎的课,其实这一点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体现出来。如,分析学情,突破重难点的做法等,可惜的是我们许多的年轻教师往往只注重了形式的花哨,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实际水平。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老师们在前面部分如说教材、说学法、教法时,说得头头是道,新课程的理念也罗列了一大堆,但真正地到了程序部分时,却发现根本没有渗透这些观念。正可谓“换汤不换药”。
4.学科要互相渗透,体现大学科的综合。这一点我在听说课时没发现哪位老师做到了。
5.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位一体的,是教学目标的三个不同的侧面,不要为了体现其中的一个目标特意在某个教学环节作特定的设置。其实,这些目标是融合在一起的。
6.评价问题,这也是老师们容易忽略的。一是自我评价,二是对学生的评价,预期目标是否达到,要靠评价来评判。许多老师在说课中忽略了这一点。
以上所感,不知是否正确,请老师们批评。
第二篇:听说课
听说课
一、概述
听说课是英语学科的课型之一,也是常考课型。本课型重在培养学生听和说的技能,因此面试时抽到这一课型的学员应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设计读和写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完成新知识的吸收,消化以及巩固。
二、教材分析
学员可根据抽到的试题内容分析,从听说课,阅读课(小学为读写课),语法课,写作课和词汇课(只有高中学段有词汇课型)中利用排除法做出判断。针对可设计成听说课型的内容,教材中会有明显的标志,如耳机或磁带。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为例,一般而言,以下部分可设计成听说课:
小学:每单元分为Section A,B,C 三部分,每部分中let’s talk 和let’s learn 都可设计成听说课。其中let’s talk以教授语法为主,let’s learn以教授单词为主。
初中:每单元分为Section A,B两部分。Section A部分的1(a,b,c,d..)和2(a,b,c,d..)可设计成听说课;Section B 部分的1(a,b,c,d..)可设计成听说课。高中:Using Language 部分可设计成听说课。
三、教学目标分析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交际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通过听说读写四种形式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语篇表达出来。根据新课标规定,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语篇 技能目标:听说读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了解国外文化与风俗,开阔眼界,培养国际视野,更好理解并热爱中国文化等。
目标书写原则:1.遵循ABCD模式,即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
2.学生为行为动词的主体而不是主语,原因是英语中被动语态。例如:Students’ listening skill can be improved.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是教学活动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相对稳定,不同的教师讲授同一个内容,教学重点应该是相同的。
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暂时性,相对性,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时期不同,难点都可能不同。
小学建议使用四部曲:warming up, presentation, consolidation , summery and homework.初高中:采用pwp 模式,即将presentation 分为pre-listening 和while-listening, 将consolidation 变为post-listening.教学活动可以按教材中的题目设计。
1.热身和导入(Warming up and lead in):移情,起兴,入题。常用方法:温故知新法:课程复习法、作业复习法
情景设置法:教师语言、多媒体播放视频,图片音乐等、现场模拟法。
教师语言示例:Good morning, I will introduce a man to you, listen to me carefully and guess who he is.He is a great man and enjoys a high popularity in the world.Can you guess who he is ? Now let me continue.He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freedom of the slaves.He has made a very famous speech called “I have a dream”.Now who is he? Great!You know him.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2.pre-listening:新课讲授的开始,进行新课内容的呈现。
方法:通过问答,小组讨论,预测或者头脑风暴等形式完成对要听的材料进行话题或者语言点的扫盲工作,为学生扫除障碍。
3.while-listening: 对听力材料的初摄入。可分为 extensive listening 和intensive listening.extensive listening 部分:听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白要听什么,比如听力材料的大意,主题,标题,其中一个或者两个信息的提取等。
intensive listening 部分:通过正误判断,填空,回答问题,连线,填表格等出题形式,引导学生完成对听力材料的细化,加深对材料的理解。
4.post-listening:对所听材料话题或者语言点的提升。可以根据材料话题引导口头问答,复述或转述所听内容,模拟情景,小组讨论或者辩论,表达个人感受;也可以利用材料中的语言点如过去式进行练习,让学生造句,对话,写经历观点等强化巩固语言点的运用。
5.summary and homework: 对本节课话题抑或语言点的小结并留作业继续加深巩固或者为下节课做铺垫。
Summary:可以通过排序法,框架法,激情结课法,悬念法,延伸法等总结本材料的话题;也可以通过比较法,朗读法等对所学语言点进行总结。
homework: 作业布置要具有可测性,有目的性,可操作性。1.常规性作业:做课后习题,抄句子短语,背词组等。2.实践性作业:根据本节课话题或者所学语言点布置表演,搜集材料,调查,讨论等。如初中英语有一节课是关于天气的,作业布置就可以是:After class, you need to make a survey about the weather in the past week, and next class I will ask some of you to give presentation in this way: A:How was the weather on __? B: It was __.
第三篇:听说课的几点体会(二)(精)
听“说课”的几点体会
(二)今天有幸担任了市教育学院政治科组织的“说课”——区县组的评委。收获与感想很多。随便说说吧!
一、双赢活动
我市教育学院政治科通过每年组织“说课”、“时政演讲”、“片断教学”等比赛营造教研氛围,促进政治科教研活动的开展,这几年来,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一线政治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展示自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看似个人来参赛,但说课教师的个人备课行为在一定范围内转化成了集体讨论,形成了各校一种教学研讨气氛,促进教学与研究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就拿我校的参赛教师来说吧!在前两周的教研组例会上,我们专门安排潘老师和王老师(参加时政演讲)做了一次模拟说课和演讲,全组教师共同当他们的评委,一起来挑毛病。由于我组的年轻教师多,通过这样的活动,也让他们亲历了一场实战演练,对他们来说,在“说”与“评”中,交流、切磋,共同进步了。事实证明,只要各校认真对待,这样的活动就会为学校提供实用有效的教研平台。
同时,在这种氛围中逼着教师个人,学习新课程知识,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精心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潘老师和王老师的表现也从第一次的不太成熟到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的改进与完善,直到比赛时的良好状态的发挥。我想这里面除了他们个人努力的主要原因,也跟集体研讨备课有密切的关系,是个人与集体双赢的结晶。
二、满载而归
从今天参加区县的“说课” 的选手看,整体素质很不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虽然今天我在评委席上评他们,但这次活动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洗礼与新课程理念的再学习,收获很大。
1、几乎所有的参赛选手比赛时,均能做到脱稿,态度极其认真,虽然也有个别选手因太紧张而导致发挥不够理想的现象,但选手们的付出,我们看得见。特别是我所在的这一组选手许多老师所处的学校是在很偏僻的山村,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师待遇与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城市来说相对弱,但老师们怀着对教育的满腔热情与执着,默默地耕耘与奉献,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心灵,点燃他们胸中的知识火炬。在“说课”中,他们上进与奉献精神我们感受得到。
2、选手们普遍地都能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来设计教学,并将如何处理教材、处理教与学关系的理性思考,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所运用的教学原理等,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阐述清楚。
3、重视学情分析,并能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实现三维目标。
三、美中不足
1、没有能很好地处理好“说课”、“说课稿”、授课的关系。
(1)部分选手的说课稿中说程序部分就是教案的再现。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教案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而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2)有的选手以为说课稿给了评委,就可以不用再说稿中的内容了,于是有很多内容出现了游离,出现了说课不完整,不着边际的现象,尽管个人素质不错,说课稿也写得不错,但现场没有说到点子上,很可惜。
(3)有的选手就照着说课稿流利地背一遍。“说课”重在说,尽管评委手中有一份说课稿了,但那是用书面语方面写在稿上的,而且说的时候要把这些语言化成自己的理解用相对亲切的、口语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要说得自然流畅才好。如果照稿子读一遍,必然没有感情且不通俗,不容易引起评委的共鸣。
(4)有的选手却把“说课”变成了上课,语言不精练,显得太随便了,说课毕竟不是上课啊。切记!
2、理论依据不足。有的选手仅是简单的“是什么”的罗列,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依据是什么不管了。
其实,“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步骤提出,使教例与教理水乳交融,有机结合;要避免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教例与教理油水分离。
3、普遍缺少学法指导。在说课中,还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这一点很薄弱。
4、一个误区要引起重视。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选手们均非常重视以学生主体,基于生活设计教学,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二维目标的实现。但是,把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给丢了。这是对三维目标的误解特别是对“知识与技能”的误读。一方面认为讲“知识与技能”,没有必要了,轻视“新双基”。另一方面把传统的意义上的“双基”等同于“新双基”。因此,在“说课”中,大部分初中选手缺少对程序中“活动环节”的理论升华,归纳总结,教学设计显得很浮躁,很热闹,但真正给予学生的不多,留下的思考更少。高中选手则缺少对重难点理论问题的突破,在程序部分理论性分析与总结不足,甚至是不谈。
第四篇:听说课教学
学完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后,我认为英语听说课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听力部分的分析和使用:1.准确定位主题内容。2.准确定位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听说课教学目标设计:听说课的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是成功教学的保障。教学目标制定要明确、具体、全面。听说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有听力理解技能提高目标、评言知识感知、学习、运用目标、主题口语能力提高目标。同时要兼顾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渗透。
(三)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处理:1.对生词要进行分析,分层次处理。不提倡在听力活动前将所有生词都挑出来进行认知。使学生在听力活动中精神更集中。2.根据学生情况如果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猜出来的词,听听前就不要处理这个生词,作为训练学生猜词能力的练习材料,同时使听力材料增加了一定的难度。3.重点生词的操练和运用应放在听力活动之后进行。
(四)听说课的时间分配设计:老师对各个环节时间的设计和把握是教学技能的一个方面。为提高时间的把握能力,课前周密的思考、严密、合理的对各个环节所需时间做出设计。听说课中时间分配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前松后紧和分不清楚重点与非重点内容。
(五)听前活动设计:1.听前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听力状态,为更好地听做各方面的准备。2.听前活动设计不应包括词汇扩展,听前活动内容设计要融入对新语言知识的感知。听前活动所占时间不宜过长,且内容紧扣听力材料。
(六)听中活动设计:1.听中活动的目的是理解语篇承载的信息和感知订报语言结构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2.听中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1)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教学设计要遵循的原则。2)教师要充分发挥多种媒体功能。3.听中可采取的教学方法:1)泛听、精听相结合;2)引导学生重视面对面谈话中听的活动。4.听中活动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1)听力理解活动要充分。2)避免先看录音原文,再听录音。3)不要一边听一边看听力原文。5.高设计听力活动的水平:1)提高根据不同听力层次的需要设计问题的水平。2)设计有效性活动的水平。
(七)听后活动设计:1.听后活动的目的:1)评价和反思听力技能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2)培养就相关主题内容的口头表达的能力。2.听后活动形式:1)听读训练。2)新语言知识的进步感知和操练。3)巩固和扩展主题内容的表达能力。4)开展自我批评活动。3.听后活动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语言结构操练应尽量做到全员参与。2)语言知识训练形式要重语言交际。3)语言交际活动设计符合真实交际任务的需要。
(八)听说课作业设计:教师可以就听力留作业:跟读录音、做部分听写等。教师还要拓展作业的范围,使学生能接触更广泛、更丰富的听力语料。如电视、电影、讲座、采访、歌曲、故事、讲笑话。
第五篇:听说课有感
听“中小学体育教学单元式说课”有感
一、明白了单元式体育说课说什么。
单元式体育说课要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指导;设计一节课的完整过程及场地器材等。当然,千个师傅万个法,说课稿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合理的设计。
二、明白了单元式体育说课应该怎么说。
要有自信。,面带微笑,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有活力。这可能是体育教师们特有的魅力,在说课过程中,说到“动情”处,还会做上示范,让人更加直观的了解他说课的内容。
三、体育教师才艺横溢。
多才多艺:柔美的舞姿,热情的健美操,刚劲有力的书法,惟妙惟肖的简笔画,动听的歌曲,诗朗诵、葫芦丝、太极、健身拳、模仿操等。
当然这些老师们的成功与他们的精心准备和扎实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在向他们学习的同时,我会加倍努力,更好的为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