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近代天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的世纪作品有感(五篇)

时间:2019-05-12 07:1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访”近代天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的世纪作品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访”近代天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的世纪作品有感》。

第一篇:“探访”近代天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的世纪作品有感

论文题目:

“探访”近代天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的世纪作品有感

【题记】 建筑是文化的符号之一,其发展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发展的足迹。对于建筑的创新是一个探讨不完的话题。本文中借中国近代建筑师吕彦直的建筑生涯以及对其作品的一个深入理解来探讨建筑创新的根本在于哪里。(本文以时间为主线)

【关键词】 融汇中西方艺术,古建创新,民族艺术,中山纪念堂,形式主义,结构艺术,建筑基因继承

吕彦直建筑生涯的初期

提起18世纪20年代的中国建筑界,呼之欲出的知名建筑师比比皆是。在这一代建筑师的建筑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一个共同点——推旧出新,打破旧式。就建筑的的形态而言,20年代所兴建的建筑多是洋派建筑,而在这些洋派建筑中也能寻找到中国古建的影子。这种建立在古建之上的创新之举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见,说到这些例子,就不得不谈到吕彦直与他的建筑。

吕彦直,安徽滁县人,祖籍山东东平。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他的一生很短暂,逝世时年仅35岁。有人说他的逝世主要是他高强度的工作造成的,这样说并不无根据。

吕彦直与建筑的缘分早在小时候就体现出来,虽然他原本所学为电子工程。那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小时起,吕彦直就表现出对文学、对艺术的一种痴迷。他在绘画还有文学上的造诣不浅。吕彦直酷爱绘画和雕塑艺术,而且曾受教于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琴南,学习祖国灿烂文化和西方科学知识,这都对他立志发扬民族文化,融汇东西方艺术,不无影响。我们都知道绘画、文学上的造诣对于成为一个建筑师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正是因为这一种对艺术的热忱,吕彦直在留美期间由电气工程专业转位建筑学。

本身的文化积淀加以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洗礼,吕彦直对于建筑有他一套别样的理解。

在研究西安古建筑的时候我曾经了解过那一时代的古建创新,在论文里提到过美国建筑师墨菲,墨菲可以说是在古建创新这一方面作为比较突出的建筑师,而且其对中国古建的理解也比较超前。吕彦直正是在留美回国之后,即1918-1921年担任美国建筑师墨菲助手。这对于吕彦直自身对于建筑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在此期间他曾担负北京燕京大学和南京金陵大学的建筑工程设计等各种接触古建创新的项目,都是用中国传统风格设计现代建筑。在他回国后的一段时期中他的建筑设计多为小巧、舒适和花园式洋房,但已在研究中国古典式建筑,并努力融合中西建筑艺术的精华。各种经验的积累对他以后的建筑设计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吕彦直建筑生涯的辉煌时期

——代表作品“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

20年代中后期,吕彦直在建筑界的名气非同一般,这源于他先后设计了广州中山纪念堂和纪念碑,南京中山陵两个大型的纪念性建筑群,并主持其建造。在这个时期,吕彦直的才华尽显。他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理念也得以成熟和展现出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是年5月,总理丧事筹备委员会向海内外悬奖征集中山陵墓设计图案,轰动了国内外的建筑师和美术家,许多人纷纷报名应征。当时吕彦直还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青年建筑师,但他毅然报名,与众多的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展开竞争。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是吕彦直对于他自己的才华很有自信,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在《中华百年建筑经典》以及《中山纪念堂与吕彦直》书中,我感受到的是吕彦直对于中国建筑创新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探讨态度。对于建筑的创新,很多人都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发展,而没有究其根本。不可否认形式主义的创新有它一定的正确性以及促进发展的能力,但是,建筑的基因是什么?并不只是外观上的一种另类的表现方式。正如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所说的“建筑的真正创新在于对其基因的传承发扬”。也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如何去运用过去的技术以及艺术上的表现结合现代的材料还有高科技对建筑由内到外的一种发展。吕彦直就是以这种态度来对待设计。

“南京中山陵”—— 南京中山陵的建筑中西合璧心,庄严俭朴,实为惨淡经营之作,墓地全局造成一警钟形,寓意深远。这一设计的特点,概括起来有4条。一是结构完整,聚散巧妙。设计中结合钟山的形势,把孤立的,尺度不大的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墓室贯串于一条中轴线上,用大片的绿地和宽广的石阶,联成一个大尺度的整体,显得庄严雄伟。二是中西一体,珠联璧合。墓圹置于祭堂之后,合乎中国传统观念,祭堂采用中国宫殿式建筑为基调,吸收西洋建筑之长处,墓室则完全采用西洋建筑做法,两者结合可谓天衣无缝,同时运用牌坊、陵门、碑亭等中国古代陵墓的传统形制,再饰以华表,石狮、铜鼎等部件,使整个建筑群既富有中华民族特色,而又别具一格。三是气势磅礴,视角见奇。陵墓建筑在山坡上,用392级石阶相连,石阶中缀以8个平台,坡度逐渐加大,视角不断变换(由博爱坊望祭堂,仰角为9°,至碑亭望祭堂,仰角为19°),瞻仰者缘石阶拾级而上,庄严肃穆之感,景仰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到达大平台,再回首俯视,不见石阶,仅见平台连成一片,如同平地,令人啧喷称奇。四是简朴庄重,寓意深远。建筑古雅纯正,结构朴实坚固,色彩庄重,整个建筑布局呈一大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凌鸿勋语)“适成一大钟形,尤为有趣之结构”(李金发语)“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王一亭语)。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传颂着这一钟形布局寓意“暮鼓晨钟”、“警钟长鸣”和体现陵墓主人“必须唤起民众”之精神等等。这就像许多传世之作的艺术效果超越原作者的意境一样,已为吕彦直始料所不及。在陵墓图案展览会上,就有参观者询问过当时在场的吕彦直,请他谈谈设计的想法,吕很直率地回答说,他的设计主要考虑灵柩放于地穴之中,便于后人瞻仰;祭堂宽敞,符合中国传统习惯;不追求华丽,以节省费用等。至于呈“自由钟”形,不过是根据地形作出来的一种偶合罢了。中山陵这一由中国建筑师第一次规划设计的大型建筑组群获得成功,对于运用民族形式进行新建筑设计产生了积极影响。以中山陵为起点,当时的首都南京和国内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一批中西合璧形式的建筑,形成中国近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对于中山陵,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的评价是:“中山陵虽西式成分较重,然实为近代国人设计以古代式样应用于新建筑之嚆矢,适足于象征我民族复兴之始也”。

吕彦直设计中山陵图案,融汇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精神,庄严简朴别创新格。其全部平面图呈一警钟形,寓含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之意,因而受到评选者的一致推崇。

“广州中山纪念堂”—— 提到吕彦直就不得不提中山纪念堂。可以所中山纪念堂是吕彦直的一个高峰,同时也是吕彦直给了中山纪念堂一个完美的诠释。正如1934年,吕彦直在康奈尔大学时的同学,时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胡适看了这一建筑后所说:“中山纪念塔是亡友吕彦直先生设计的,图案简单而雄浑,为彦直生平最成功的建筑,远胜中山陵图案,看了黄花岗,再看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塔,可以知道这20年中国新建筑学之大进步了。”

尽管中山纪念堂因受时代的局限,在通风、采光、传声等方面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但仍不愧为中国近代建筑的杰出作品。这是国内较早的下部为钢筋砼结构,上部为轻钢结构的大跨度建筑之一。全部采用悬臂式钢屋架,由跨度约30米的4个三角形桁架成45°相交,构成八角形攒尖屋顶,堂内不见一柱,是当时国内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它是广州城市传统的长约8千米的中轴线上的城市主要标志景观。

结语

吕彦直设计、监造的南京中山陵和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纪念堂都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型建筑组群,是我国近代建筑中融汇东西方建筑技术与艺术的代表作,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

在短促的一生中,他为弘扬民族文化,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鉴于他对建造孙中山陵墓的杰出贡献,在他逝世后,南京国民政府曾明令全国,予以褒奖,陵园立碑纪念。

【题外话】 之所以选择在此探讨吕彦直,主要是我非常佩服他对建筑的态度,他将他的生命也一并奉献给建筑。还有他的理念,对于中国建筑的传承跟创新,在他身上得以体现。对比那些只是外观形式主义的创新而言,在结构美学上的一种探讨和创新是十分难得的,因为结构上的美学是很难用科学的参数去计算的,吕彦直却不畏艰险地将其运用在他的设计中。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创新。

下载“探访”近代天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的世纪作品有感(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访”近代天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的世纪作品有感(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