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滨水景观改造的问题和对策——以南京外秦淮河滨水环境改造为例
摘 要:成功的滨水景观建设不仅有助于强化市民心中的地域感,而且可以塑造出美丽的城市形象,城市滨水区的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与特色风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滨水环境;景观设计;问题;对策
1.概况
外秦淮河指的是过九龙桥沿城墙之外向南逶迤,经长干桥,赛虹桥,过草场门、定淮门,循石头城北流至三汊河入长江的这一支。
近年完成的外秦淮河改造范围东起武定门公园,西到三汊河入江口,全长12.5公里。改造后的外秦淮河风光带拥有三大特色:一是拥有独具的“秦淮河+古城墙+绿色长廊”;二是河流横贯南京主城段,是老城与河西新城的分界线;三是反映南京融古都特色与现代化文明于一体的文化景观长廊。本文所论及的南京外秦淮河滨水环境带指的即为完成改造的这一段外秦淮河。2.滨水环境改造存在的问题
南京外秦淮河滨水环境改造总体比较成功,两岸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带动了周边地区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但是,通过对改造后的滨水环境考察,笔者发现其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2.1空间的组织安排问题
(1)空间局促,衔接生硬,缺乏对城市的景观渗透
由于早期城市规划对建设控制不足,大部分滨水绿地空间显得很局促。目前,多处河段采取“一层皮”的处理模式:沿河一层绿化、外围建筑一字排开,阻挡了其景观效应对腹地的影响,尤其河西紧邻河岸而建的高层像屏风一样遮挡了后部空间。例如汉中门桥至三山桥一段,城西交通快速干道(虎踞南路)与河岸平行,其间30m不到的地块内各类建筑风格参差不齐,排列无序,汉中门以北至龙蟠里段的河东岸更是被密密麻麻的住宅楼完全隔绝。
(2)功能单一,空间缺乏细分和有效组织
滨水区的开发应是多目标的开发模式,功能的多样化决定了空间多样化的必然。外秦淮河两岸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除定淮门至草场门桥段的“水木秦淮”以外,沿河少有结合城市功能布局的商业开发和与各类城市功能用地相适应的绿地景观,并且不少空间缺乏细分和有效的组织。滨水地区活力的增强不光是靠景观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靠合适的文化、商业设施的带动。
(3)空间缺乏视觉延续性
外秦淮河西岸的大部分滨水城市道路的标高都低于堤岸。这样的路堤关系直接影响了视觉廊道通向水域空间。在汉中门——水西门段,虽然少数一两个地段留有通向水边的视觉廊道和开放空间,但显得或有些局促、或视觉效果不好。
2.2空间的特色性问题
外秦淮河的设计应做到历史文化挖掘与水文化空间营造并重。如果缺少了人、水、文化三者间的积极互动,也就失去了秦淮河滨水空间的重要特性。
(1)水体可达性不强,缺乏亲水特色
其一,外围的城市空间与滨水区内部空间之间的交通环境不够便捷。如清凉门至凤台桥段,宽阔的城市滨水干道虎踞南路和高架桥从视线和交通上都严重阻止了人们到达水边。武定门至秦虹桥段的东岸也是同样的情况。其二,是指部分滨水空间自身的亲水环境不够完善,不足以使人产生亲水的兴趣或无法满足人的亲水行为。
(2)缺乏历史文脉的延续
历史文化的延续,需要营造或保留一个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实体和场所,也需要以能体现当地民风民俗和历史传统的活动吸引公众的参与,这样才能加强亲水空间的文化感。目前为止,这样的景点和这样的活动在外秦淮河还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此外,在城市滨水道路通向河流及对岸的景观视轴上也缺乏富有历史文化特色或特殊形态的对景点。尤其是对于老城区而言,对岸缺少识别性强的对景点。当然,依托明城墙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老城区丰富的秦淮文化,凭借着本就相对宽裕的景观用地,老城区一侧岸带具有较强的特色性和识别性。鬼脸城、中华门、赏心亭、南都繁会石刻等等都是具有特色和识别性的景点。
2.3设计细节的问题
(1)岸线形式缺乏变化,断面处理方式单一,材料粗糙生硬
岸线过于平直,在河流的自然转弯处也少有节点的设置。缺少了凹凸有致的岸线变化,整个亲水空间易产生过于单一的休憩活动和功能。
12.5公里的河段绝大多数是垂直驳岸与直立分层式驳岸。这种驳岸的缺点是视觉单调乏味,亲水性不足,生态性差,削弱了水体的自净作用。连续的混凝土制的驳岸平滑而呆板,缺乏生机,与滨水空间的风格不协调。
(2)植物不够丰富
水体和绿化在视觉上缺乏整体感;某些地段植物种类单一。如汉中门——水西门段,两岸行植柳树和单一种类的灌木,显得呆板;水生湿生植物的利用和入水的缓坡草坪较少,使得水岸空间视觉上不够柔和丰富;植物种植不太讲究疏密有致的原则,空间的功能形态不够丰富。
3.几点建议及对策
以下从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角度进行研讨,提供一些可能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