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家访手记
让阳光照进每个孩子心里
保福小学:徐正忠
家访对象:窦波
学生信息:
1、学生信息:自习课不遵守纪律,好讲话,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一般,但天资比较聪明,是可塑之才。
2、父亲常年在外打工 母亲残疾(聋哑人)
家访目的: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家访时间:2014年10月14日下午 16:00--16:30
虽已进入深秋,可天气似乎没我们想象的那么肃杀。究其原因,大概是我们学校正热火朝天的开展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玩家”的活动吧,它让老师们忘了一天工作后的疲惫,有的只是走访的热情与兴奋。
今天是星期二,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全校教师按计划进行“访万家”活动。由我们班班主任重新拟定出一条家访路线,将走访对象锁定在窦波家,带好了照相机、家访手记等必备物品,一同迈向家访之路。
窦波因为多次不做作业,在学校我与他有过多次面对面的交流,每一次我总是首先对他的优点进行充分肯定与赞扬,然后对它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每次听完我的教诲后,他总是点头认错,并当面承诺,以后改正。可是他的话最多只能管三天,事后又抛到九霄云外,依然如故。面对这种情况,我似乎束手无策,于是我想了很多办法试图去改变他。如:他做了一件好事,我就大力表扬;字写得好,要求全班学生向他学习;有学生作业不会做,只要他会做,就让他去讲给别人听。每一次他都很乐意、很兴奋,但怎么做也没能让他按时完成作业。我们试图借这个机会,通过学生、教师、家长面对面的沟通,激励窦波,调动他学习上的积极性。
窦波似乎知道我们要到他家走访,他早就在门口等着我们。当我们快走到窦波家门口时,只见他连忙用手语告诉正站在门口与邻居手势交流的母亲。当我们来到这里,他母亲热情的双手不停挥舞着,从她得那种肢体语言中我们读懂了那是请我们到她家里就座,表情中透露出一种高兴与喜悦之情。在窦波母亲的带领下,顺着较窄的楼梯上到二楼。不到30平方米的小房,被分为一室一厅,客厅里摆着简陋的家庭用具,透出几分寒酸,这就是窦波居住的出租屋。见到这种情况,我不由想起窦波的父亲在外打工的艰辛,正因为如此,所以对孩子缺少管教。而窦波的母亲是一个哑巴,对孩子的管教带来一定的难度,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电话沟通的障碍,缺少合力教育。但有一点我坚信:陈阳的父母是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不然怎么会不惜代价,毅然在街上租下房子,来陪读呢?
刚刚招呼我们就座,他母亲就又慌着烧水,其间我发现窦波坐立不安,于是我们就告诉他:“窦波,这次到你家,我们不是来告状的。”听到这话,他才放心坐了下来。窦波母亲坐下来之后,嘴里不停地“啊、啊、啊„„”地叫,并不停地打手势,经过窦波的翻译,我们才知道她所说的大概内容:“是不是孩子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是不是在学校犯事了?”我让窦波告诉他母亲:“窦波是一个头脑灵活,十分聪明的学生,在学校里比较听话,没有犯什么事。” 接着我一五一十地将孩子在校的好表现说了一遍。可以想象他妈妈心里一定美滋滋,因为整个谈话过程她就没忘给我斟茶,脸上一直面带笑容,并且不停地用手势表达对我们的感谢之情。
谈完这些之后,我们不失时机地问窦波:“你父母对你的要求高不高?对你的付出多不多?他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当我们问完之后,只见窦波眼角里闪动着泪花,他向我们介绍了爸爸在外是怎么辛苦,妈妈在家是怎么操劳。说到这里,窦波激动起来,站到我们跟前说“老师,我错了。以后我一定的改掉不做作业的坏习惯”。
窦波的母亲,隐隐约约听出了我们之间的交流之后,她不停地用手示意着,当然更多的是感谢,还表示出老师对孩子教育和教学很严格,花了很多时间辅导学生,在这么忙的情况下,还抽出时间家访,让她非常感动。接着她又面对着窦波不停地打着手势,从这些肢体语言中我们看出她是趁热打铁在对窦波进行教育,告诉孩子要认真学习,听老师的话。此时窦波从我们和她母亲的交流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站到我们面前诚恳地说:“老师,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请你们相信,我一定改正错误。”我们摸了摸窦波的头,不住地点头说“我们相信,我们相信”。一个半小时的家访,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在我们要走之时,他母亲要留我们吃晚饭,窦波拉着我们的手不放,一定要留我们吃饭,我们推辞了。离开窦波家时,看着这对母子,心里不由得升起一种难言之情:每个家庭都有勤劳的父亲、朴实的母亲、懂事的孩子,我们的身上的担子是多么沉重啊!
对窦波同学的这次家访,我不由产生一种深深的感悟,这是以往所无法体验到的。家访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篇:优秀家访手记
让阳光照进每个孩子心里
黄陂区王家河中心小学李正想
虽已进入初冬,可天气似乎没我们想象的那么肃杀。究其原因,大概是我们学校正热火朝天的开展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玩家”的活动吧,它让老师们忘了寒风的彻骨,忘了一天工作后的疲惫,有的只是走访的热情与兴奋。今天是星期四,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全校教师按计划进行“访万家”活动。由我们班班主任重新拟定出一条家访路线,将走访对象锁定在陈洋家,并与各科科任教师一起带好了照相机、家访手记等必备物品,一同迈向家访之路。陈洋因为多次不做作业,在学校我与他有过多次面对面的交流,每一次我总是首先对他的优点进行充分肯定与赞扬,然后对它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每次听完我的教诲后,他总是点头认错,并当面承诺,以后改正。可是他的话最多只能管三天,事后又抛到九霄云外,依然如故。面对这种情况,我似乎束手无策,于是我想了很多办法试图去改变他。如:他做了一件好事,我就大力表扬;字写得好,要求全班学生向他学习;有学生作业不会做,只要他会做,就让他去讲给别人听。每一次他都很乐意、很兴奋,但怎么做也没能让他按时完成作业。我们试图借这个机会,通过学生、教师、家长面对面的沟通,激励陈洋,调动他学习上的积极性。
陈洋似乎知道我们要到他家走访,他早就在门口等着我们。当我们快走到陈洋家门口时,只见他连忙用手语告诉正站在门口与邻居手势交流的母亲。当我们来到这里,他母亲热情的双手不停挥舞着,从她得那种肢体语言中我们读懂了那是请我们到她家里就座,表情中透露出一种高兴与喜悦之情。
在陈洋母亲的带领下,顺着较窄的楼梯上到二楼。不到30平方米的小房,被分为一室一厅,客厅里摆着简陋的家庭用具,透出几分寒酸,这就是陈洋居住的出租屋。见到这种情况,我不由想起陈洋的父亲在外打工的艰辛,正因为如此,所以对孩子缺少管教。而陈洋的母亲是一个哑巴,对孩子的管教带来一定的难度,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电话沟通的障碍,缺少合力教育。但有一点我坚信:陈阳的父母是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不然怎么会不惜代价,毅然在街上租下房子,将孩子转到王家河中心小学就读呢?
刚刚招呼我们就座,他母亲就又慌着烧水,其间我发现陈洋坐立不安,于是我们就告诉他:“陈洋,这次到你家,我们不是来告状的。”听到这话,他才放心坐了下来。陈洋母亲坐下来之后,嘴里不停地“啊、啊、啊……”地叫,并不停地打手势,经过陈洋的翻译,我们才知道她所说的大概内容:“是不是孩子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是不是在学校犯事了?”我让陈洋告诉他母亲:“陈洋是一个头脑灵活,十分聪明的学生,在学校里比较听话,没有犯什么事。” 接着我一五一十地将孩子在校的好表现说了一遍。可以想象他妈妈心里一定美滋滋,因为整个谈话过程她就没忘给我斟茶,脸上一直面带笑容,并且不停地用手势表达对我们的感谢之情。
谈完这些之后,我们不失时机地问陈洋:“你父母对你的要求高不高?对你的付出多不多?他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当我们问完之后,只见陈洋眼角里闪动着泪花,他向我们介绍了爸爸在外是怎么辛苦,妈妈在家是怎么操劳。说到这里,陈洋激动起来,站到我们跟前说“老师,我错了。以后我一定的改掉不做作业的坏习惯”。
陈洋的母亲,隐隐约约听出了我们之间的交流之后,她不停地用手示意着,当然更多的是感谢,还表示出老师对孩子教育和教学很严格,花了很多时间辅导学生,在这么忙的情况下,还抽出时间家访,让她非常感动。接着她又面对着陈洋不停地打着手势,从这些肢体语言中我们看出她是趁热打铁在对陈洋进行教育,告诉孩子要认真学习,听老师的话。此时陈洋从我们和她母亲的交流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站到我们面前诚恳地说:“老师,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请你们相信,我一定改正错误。”我们摸了摸陈洋的头,不住地点头说“我们相信,我们相信”。
一个半小时的家访,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在我们要走之时,他母亲要留我们吃晚饭,陈洋拉着我们的手不放,一定要留我们吃饭,我们推辞了。离开陈洋家时,看着这对母子,心里不由得升起一种难言之情:每个家庭都有勤劳的父亲、朴实的母亲、懂事的孩子,我们的身上的担子是多么沉重啊!
对陈洋同学的这次家访,我不由产生一种深深的感悟,这是以往所无法体验到的。家访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篇:家访手记
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
刘世姣
这学期,我们学校把“双进”活动推进了一个新的高潮。只要有空,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有老师走村串户,进行家访。我也不例外,走访了很多家长,走进了很多学生的家庭。每次回来都思绪万千,不能入眠。那含泪的情景,那祝福的话语,那殷切的期盼,总在我脑海里呈现。
我是这学期接手当二(1)班的班主任,对本班的孩子不是很了解。在我的眼中,他们个个都可爱,都需要被爱。我会给孩子更多的爱,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温暖,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抬起头做快乐坚强的孩子。下面就来说说我班的“小不点”。
孙永皓是我班的“小不点”,长的机灵可爱。可他身上却存在着一些不好的习惯:不爱整洁;作业做得乱七八糟,有时干脆不做。发现后,我找他谈了几次,却没有什么改变。我想一定和他的家庭有关系。正当我准备走访他家时,在学校门前的服装加工厂见到他两次,一次见他一人蹲在地上玩泥巴;第二次见他在给别人抬什么东西。我感到很纳闷。
后来我找他了解到情况:爸爸就在学校前的加工厂上班,很晚回家;奶奶在给这个加工厂做饭,每晚7:00多回家,等奶奶忙完后他才能回家;妈妈就更忙了,在工厂上班,几班倒,难得见到人。看来家里是没有人管他的学习,孩子的一些坏习惯也就找到根源了。我只觉得这样下去,孩子就会变成“双差”生了。我一定要想法帮帮他呀!
正在我有所想法时,一天他爸爸急匆匆走进办公室向我说明他家的具体情况,希望放学后孩子能在学校做家庭作业,做完后就可以和奶奶一起回家,两不误。我听后也很满意,就让他在办公室做,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地方吧。我晚上没有事,也不急着回家,备备课,改改作业,陪着他。有时就和他谈谈心,说说他家里的事。孩子开始有点怕我,后来时间长了,相处得很融洽,就无话不说了,我就象是他的一个好朋友似的,我也越来越喜欢他了。
我发现他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特别爱读书了,那读书的可爱样,我有时见了都会偷偷地笑。两次考试都有很大进步,我觉得应该找时间和家长交流,说说孩子的变化。
他家就在菜场,离学校也不远。10月18日晚7点多钟我找到了他家,迎接我的是他奶奶,热情地领我入座,(看起来身体很好,大概60岁左右,)后面跟着的是“小不点”,他端着一个大碗,碗里装有一点米饭,上面全是火腿肠,笑眯眯地望着我,和我打招呼。还没有等我说,奶奶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他的变化,说孩子越学越带劲,特别是两次考试都考出90多分的好成绩,这对孩子的鼓舞很大。看到一老一小开心的样子,我也非常的高兴!是的,家境不是很好,大人为了生计都在奔波,我们不可误了孩子呀!孩子有希望,我们家长才有希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和奶奶又交流了半个多小时,谈得非常愉快。
从“小不点”家出来,我在想:是什么力量让他有了改变?那就是信任和希望。我们付出特别的爱,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收获的将是学生的坚强、自信和成功。家访,不仅感动了家长,也感染了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更端正了。在家访中,不仅让学生得到了思想的启迪,同时也辅导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家长、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孩子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他只是我班孩子中的一个,还有许多让我感动的人和事,只要看到那稚气未脱的笑脸,求知若渴的眼眸,就驱使我这个班主任责无旁贷,义无返顾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会用爱去呵护,用心去感悟,用身去践行。
第四篇:家访手记
一颗真心孕育出教育奇迹
——石井铺乡小学教师家访手记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和谐的教育,要想把学生培育成才更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我从教三十多年来,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进行过若干的家访,深刻体会到家访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要你用一颗真爱的心,就会孕育出教育的奇迹来。
三年级班学生刘长坤,家住石井铺乡板庙村(小地名:肖家营)聪明,不做作业,胆子特大,老出事故,有时出现自暴自弃,无论老师用什么方式、态度与之交流沟通,都收效甚微。针对这些情况我便亲自到他家进行了走访。走访前,我静静的思索,仔细寻找了该生身上的闪光点(爱绘画、爱劳动、爱动脑)到了他家,一阵客套之后,我便在他爷爷面前表扬了一番。他爷爷听后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喜悦和对孩子在校情况的关注。“老师别兜圈子了,我知道我孙子是个有问题的孩子,我不想管他,也管不了他!”言语中透露出怨恨和无奈。不一会便对我的“说教”有些厌烦了。当时我心里想这家人怎么了?难道不爱自己的孩子?他怎么“不管”、“管不了”呢?我带着不解和遗憾,不得不结束第一次家访。
回到学校我百思不得其解。但转念一想,刘长坤的邻居家有个孩子叫肖婷,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的爷爷梁云教子有方,而且两家关系长久见好。何不找他谈谈,解开我心中的谜团,找到打开刘长坤问题的钥匙!于是,我便进行了第二次家访——访邻居梁云。待人十分热情的梁云告诉我:刘长坤家四口人,爷爷、婆婆、父亲(已离弃前妻)和刘长坤。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不怎么务正业,贪玩懒惰。其父母又气又恨,有时甚至把对孩子父亲的怨恨发泄到孙子身上,父子关系十分紧张。
这样一个“单亲”家庭,一对丧失信心的爷爷婆婆,一个不务正业的父亲,一个没有温暖感的孙子,难怪如此表现。长此以往,孩子怎么会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呢?
“不能这样下去了。”我便邀请梁云与我一起做刘长坤爷爷的思想工作。就这样,我的第三次家访就开始了。
“老师跟我是朋友,人家对你孙子刘长坤可好啦,不必隐瞒什么,也无需顾忌什么,跟老师好好谈谈吧!”
涕泪满面的孩子爷爷把我当“朋友”倾诉了满腔心酸与怨恨,把我当成了“法官”“朋友”道出了一桩又一桩家庭案例„„
我感动了,眼圈红红的,不时擦拭着泪水。
“日子虽苦,有盼头才过得下去,你有盼头吗?”我禁不住的问,他迷茫地摇摇头。“不,你有希望”,我坚定地说。他睁大了眼睛。“你的希望就是孙子刘长坤!” 他摇摇头,摆摆手说:“我现在就管不了他了,孙子也已恨我了,还能指望他!”
“孩子已渐渐地长大了,明白了一些事情,他看见别的孩子叫爸爸时,就低下了头,一言不发。当同学们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时,他眼里总是噙着泪花,孩子渴望父母,特别是妈妈的爱,孩子心理的苦痛你知道吗?”
孩子爷爷听后,又一次泪流满面,后悔内疚分明写在他的脸上。
“你这样的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是十分脆弱的,在孩子最需要温暖的时候,你应该不惜一切把全部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你爱孩子,他才会爱你,否则只会给他幼小的心灵埋下永久的恨,你说是这样吧!”他点了点头。“爱犹如一剂融化剂,爱更能创造奇迹!”我接着说,“刘长坤是很聪明的,我可是对他充满信心,你能配合我教育好他吗?”“能,一定能”他使劲的点了点头。爱的阳光终于回到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奇迹真的发生了„„
第五篇: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为贯彻落实“家校勤互动,师生共成长”的先进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家校互动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学生快乐成长的和谐环境,近日,我校组织开展了主题为“万名教师访万家绿色家访助成长”的集中家访活动。
学校鼓励老师们带着微笑、带着希望、带着方法走进每个孩子的家庭,让父母为自己的孩子自豪,让学生在心中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此次家访活动,进一步落实了家校联系制度,让我们老师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鼓励、关爱和帮助。教师们积极撰写“家访手记”,记载和积累第一手丰富的教育资料和案例,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就是我在这次“绿色家访周”活动中部分家访手记。
爱我你就抱抱我
近来发现王文奇同学的作业书写比较糟糕,电话和她父母了解了一下情况才知道平时在学校较显内向的他,在家却是另一个样子——倔强,经常对父母大叫大嚷。于是我决定去孩子家家访,看看这孩子的另一面。
据欣然爸爸说,他与孩子的母亲脾气都比较暴躁,孩子一倔他就生气,有时还会动手打孩子。欣然常常见到急躁性格的父母处理事情的方法,他从何学到好的一面呢?而王文奇爸妈对待孩子的教育感到很棘手和烦恼,“不是不爱你,而是不知道如何去爱你”。经过与王文奇爸爸的沟通,他也认识到了这些。于是我给了他几点建议:
1、每天早上出门和下午回家时都不够好的方面要对孩子说“对不起”,孩子才会跟着学。
3、多与孩子聊天,倾听孩子心声。
家访后的几天听王文奇父母说:这一招还挺有效的,孩子在家大叫大嚷的时候越来越少了,在学校我也发现:孩子说话的声音大了,还经常能看到他与同学玩的很开心,大声地笑;书写工整多了,上课时发言比以前积极了……
孩子们需要家长的爱,更需要家长告诉他们——爱我你就抱抱我。
家访,打开的不止是一扇门
他性格活泼,思维敏捷,却上课好动,喜欢讲话,经常会受到批评。从与家长的交流中得知,家长只在意孩子的考试成绩,不注重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通过跟家长深入的交谈,消除了家长心中的疑虑,老师对学生的严厉其实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是想帮助他进步,只要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孩子有更大的进步。并共同商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对策,首先要做到老师和家长经常相互交流,然后给孩子提出了要求:做事要专注,要有自制力,上课要积极举手发言……
家访后的几天,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有所提高,上英语课时能积极举手发言,老师对他的批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这次家访,我觉得最为可喜的就是老师、家长、孩子能够一起坐下来沟通,让孩子明确近期目标,增强学习信心。看到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真的感到很欣慰。家访,打开的不止是一扇门,打开的还有孩子的心灵之窗,让我们倾听孩子和家长的心声,在家校之间建造一座美丽的心灵之桥,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绿色”家访,让我收获更多喜悦
家访之前,我精心挑选了被家访学生的名单。把三位学习能力与成绩都不相上下且开朗乐观的孩子作为此次家访的对象。虽然学习成绩相当,但每个孩子又各有不同,郑星雅文静,爱读书,但对于集体不够关心;金铃能干,大胆,集体荣誉感强,姚小青知识面广,学习成绩突出,但其他能力较弱。
一路上,三个女孩叽叽喳喳,不时歌唱,欢声笑语伴随着整个家访过程。每到一个家庭,都受到家长的热情接待。我们参观孩子的房间,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在家中的表现,共同欣赏每一个孩子的才艺展示。并与家长沟通了教育孩子的理念及方法,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帮助他们找到自身不足。“绿色”家访让孩子们都特别放松,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且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知道了如何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得到更快的提高,比学赶超的氛围在孩子之间悄然生成。
阳光下,孩子们热情洋溢的笑脸熠熠生辉,我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让孩子的眼睛时常闪烁成功喜悦的光芒 许洋杰这孩子脑袋聪明,反应灵活,可就是学习上有点爱偷懒,比如计算不打草稿,答题不完整等,学习做事没有多少恒心,需要老师常操心,于是我们决定去看看孩子的在家学习情况。
这次家访让我们看见了和在学校里不一样的许洋杰,其实他在家里是有很多优点的,由于爸妈是双职工,没有固定的时间在家,很多时候都是孩子自己在家,只有到时间才去爷爷奶奶那吃饭;平时的学习都是自己安排,不用爸妈操心,自理能力比较强。
我对着孩子竖起大拇指:“今天真让熊老师刮目相看,你还有好多的优点在家里藏着呢,别忘了把它们带到学校来呀!”
“嗯”可爱机灵的孩子朝我眨眼睛用力地点了点头。
是呀,家长如果给孩子多创造动手的机会,放手让他们去锻炼、去创新,当他们遇到难题时,我们引导他们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去解决难题;当他们进步时多鼓励、多夸奖,寻找其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予以扩大,那一定能树立孩子自我创造的自信心,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
现在这孩子在课堂上举手发方的次数越来越多,在别人面前敢大声说话,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数学学习方面也有些好转,看样子他正在积极要求进步,我发现他的眼睛里时常闪烁着成功喜悦的光芒。
知识是无价,这次“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使我们每一个教师收获很多很多,家访的过程就是一爱教育的过程,我们不能让这个活动成为一阵风,要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为了每一份希望,再累再苦,我们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