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考研政治毛中特党的建设知识要点归纳
关于考研政治毛中特党的建设知识要点归纳
来源:文都图书
党的建设历来是考研政治的高频考点,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整理了关于考研政治毛中特党的建设知识要点归纳,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预祝大家考研顺利,马到成功。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重要)(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全面从严治党
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2、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
3、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三、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根本在于始终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执政环境越复杂,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提出后,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所谓“全面”就是治党要覆盖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等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党员思想教育要严、党的建设标准要严、执行党规党纪要严、对违规违纪惩治要严、党的各项制度执行要严,必须把“从严”作为全面治党贯穿始终的主线。
四、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显著特点和特有优势。
思想建党确保制度建设的方向,制度治党是思想建党的有力保障,思想建党的成果不断凝结和形成为制度,思想建党的不断深化和持续进行也需要靠制度来保障和维护。思想建党打造的是从严治党的思想防线,制度治党打造的是从严治党的制度防线,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不可偏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思想建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思想建党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制度治党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之道。
只有始终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才能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考研政治的准备,不仅要打好基础,还要多做练习,总结做题方法和技巧,蒋中挺编写的《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强化通关800题》这本书对考研政治的高频考点都进行了考察,并且对各类题型,进行了解析和分类,考生们要好好利用哦,加油。
第二篇: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复习要点总结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复习要点总结
不知道在这个暑假小伙伴们的政治复习进行得是否顺利,今天小编帮小伙伴们总结了毛中特复习中必须要掌握的凯程,希望能助小伙伴们一臂之力。
毛中特的六大文献
1.《反对本本主义》(1930):
第三篇: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1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革命、建设、改革。
毛泽东思想解决革命和建设的任务,中特理论解决建设和改革的任务。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毛”和“中特”;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一脉相承,与时俱。承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的是中国国情
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飞跃,中特理论是第二次飞跃。新的革命
方法:群众路线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解决社会主义),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第二次飞跃;思想基础;根本指针。
9.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
毛泽东思想与中特理论相同点:思想基础是实事求是
1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1)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2)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
(3)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和目的。
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核心。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2章)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晋绥干部会议上,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对象:三座大山,其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革命动力:工、农、小、民。小资产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最基本的动力。农民——主力军,贫农——最可靠。农民问题基本问题--土地问题。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两面性根源于软弱性。
革命领导:根本的标志:领导权问题。关键词:根本保证。领导权两个条件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前途
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文献:①《新民主主义革命论》;②《论联合政府》)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
4.毛泽东提到的“四个既然”,: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对象;有资产阶级参加;不是一般的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保护私有财产
5.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①时代背景不同(十月革命前或后);②领导力量不同(旧--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无产阶级领导);③指导思想不同(新--马克思主义);④革命前途不同(旧--资本主义道路;新--社会主义道路);⑤但是,新旧民主革命的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6.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无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根本区别
7.错误观点:①二次革命论(以陈独秀为代表,应当先让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等胜利后无产阶级再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②一次革命论(左倾的),也叫“毕其功于一役。一次的是混淆,二次的是割裂。
8.政治纲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怎么联合专政,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注意会选)。经济纲领:两个没收,一个保护。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具有双重性质。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四篇文献;必然性。(客观原因:①中国是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发展极端不平衡;②革命的群众基础好;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主观原因:④相当力量的红军的存在;⑤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10.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和意义:(土地革命——基本内容。武装斗争--主要形式;革命根据地——战略阵地。)
11.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出题较多);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中国社会两头小中间大。两头小:地主和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工农联盟(又叫劳动者联盟)——是主体;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非劳动者的联盟)。第一个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联盟的基础
核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总路线、道路、三大法宝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3章)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过渡性的社会形态。经济:五种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半社会性质的合作社;个体;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半社会性质的合作社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过渡的,五种经济成分,即3+2)。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一化三改(总路线:一化三改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
对农业、工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①走互助合作道路;②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④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②三个阶段(三步走)——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原因——选择题);形式——国家资本主义(①初级形式的,即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②高级形式的——公私合营。利润分配:四马分肥。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并举。积极引导、逐步过渡。和平方法。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4章)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论十大关系》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解决——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中共八大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指导,农轻重为序”。重工业与轻工业并举;中央和地方并举;沿海和内地并举;大小型企业并举。)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人们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需求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和当前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现实。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采取专政的方法。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采取的是民主的方法。
5.①精神原则——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②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统筹兼顾,适当安排;③人民群众与政府的矛盾——民主集中制原则;④科学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⑤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⑥民族之间——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5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共十三大。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是列宁。考点:100页最后一段。十一届六中全会(选择题)...初级的阶段。101页:十五大:基本纲领。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选择题),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不一样。一是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主体。二是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义..。十五大:九条基本特征。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共八大:两个主要矛盾。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是五大发展理念。人民:整体性层次性;需要:动态性。我国在一定范围内有阶级斗争,但并不是主要矛盾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关键词:兴国之要;强国之路;根本立足点;奋斗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途径。
关键词:本质要求;政治保证;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1992年南方谈话。(107页第三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解放、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公有制基础上的共同富裕。科学内涵:可以选择性的复习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6章)
1.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牛鼻子:创新)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110页,记住协调的新特点。选择题考点:协调发展的特点;怎么协调发展(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引进来、走出去)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 两个一百年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知道四个全面的内涵;2014年12月江苏调研提出;内在逻辑关系:一个战略目标(关键一步:小康社会)、三个战略举措(深化改革:关键一招))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要求十八大提出、两个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期间的目标。经济新常态:中高速增长。十八届五中全会还提了6个原则。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13页,中国梦:核心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12页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6.路径: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途径)、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核心: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根本目标;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记住是中高速增长);中国梦(三个内容、三个路径)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7章)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14页,关键抉择、重要法宝。115页,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15页第三段,改革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不是革命,属于比喻,说明改革的力度之强。区分改革和革命:关键看制度还是体制的改变。115页,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一场伟大革命
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改革的根本方向)
4.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鲜明指向
6.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解放思想:前提、总开关。解放生产力、社会活力:必然结果和重要基础。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根本目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坚持。
7.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记住三个必须。六个关系中重点处理好四个: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2.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3.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选择题重点考点)。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关键(发展也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8.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1.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2.重要结合点:改善人民生活)9.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互利共赢,外交政策是开放共赢。118页,互利共赢:正当利益。119页,了解怎么实施互利共赢战略)命运共同体意识“一带一路”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8章)
1.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第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要使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全部作用,不否定政府的作
(倒数第二段第四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四大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
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国家宏观调控。
4.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国营、集体、混合国集。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外商独资、混合非公。基本依据(第二句话,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5.为什么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6.为什么要坚持非公有制经济:①因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②非公有制经济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7.如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①巩固公有制经济;②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键词:控制力(特指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创造力(特指非公有制经济)。
(1)我国对所有制的改革,是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营、集体、混合国集。(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重质,而不是数量上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起主导作用,表现在控制力上;③可考性不大;④体制。
8.为什么毫不动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进税收
9.如何支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注意:地位不平等,因为公有制是主体地位)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选择题)。我们要建立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混合所有制经济(合资)。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的方式: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11.只要企业仍然是公有制或者公有控股企业(混合所有制),按劳分配就仍然是它的主要分配方式。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质是按生产要素分配(①物质的,②人的劳动)。知识产权的收入也属于劳动收入。
12.按生产要素分配: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制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13.把握经济新常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三是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四是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八个更加注重。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14.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1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的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16.政府的职责和作用(选择题):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17.把握经济新常态(推进城镇化省略号重要途径,是推动……有力支撑,是……重要抓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8.“三农”问题:三条底线——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
三农:①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②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
19.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
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国家性质)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2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政权组织形式。
2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2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2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基层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25.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
26.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7.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8.依法治国的内涵(最好背下来):有可能考材料分析题。关键词:最本质的特征,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党纪严于法律。制是静态的(制度),治是动态的(如何运行,如何治理)
29.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3)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4)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3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33.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生态文明的理念:三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节约资源放在首位。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核心:一中二中(选举)不用看,三中全会(最为重要):施政方针执政理念。四中五中:四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五中:五年规划;六中:党建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自信(要背)关键词:指导;坚持;主题;根本任务;出发点落脚点;改革创新为动力;三个面向。五个必须(要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红色文化可能联系长征,需要了解。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这一知识点主要看书上黑体字。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9章)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2.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统一
3.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
4.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10章)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11章)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前提条件;根本目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两个联盟:大陆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大陆范围外的(爱国,拥护祖国统一)
5.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平等(政治前提和基础;基石)、民族团结(根本保证和核心内容)、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政教分离,信仰自由。独立自主自办
6.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12章)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3.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4.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5.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6.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四种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思想建设是基础;制度建党是有力保障);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核心:血肉联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中之重)
第四篇:考研毛中特政治经典总结
路线,纲领,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
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包括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道路: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2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路线
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道路: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平赎买,国家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路线: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纲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1.中共一大(1921.7):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2.中共二大(1922.7):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3.中共三大(1923.6):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4.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这样,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5.中共四大(1925.1):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6.八七会议(1927.8):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还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到新的道路”的任务。八七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7.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1931.11):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8.遵义会议(1935.1):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9.瓦窑堡会议(1935.12):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1)首先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2)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党的领导权;(3)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人民共和国”口号替代“工农共和国”。10.洛川会议(1937.8):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此,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
活。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群众运动。11.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毛泽东做了《论新阶段》报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中国化” 命题。
12.中共七大(1945.4):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3.中共七届二中(1949.3):(1)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2)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3)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提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转变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4)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据此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5)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后存在“两个矛盾”----新中国同帝国主义;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②毛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现状以及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14.中共七届三中(1950.6):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会议制订了党在建国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而应该集中力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按照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第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第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15.中共八大(1956.9):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大会发言中,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个思想为大会所采纳,并写入决议,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16.十一届三中全会:(1)中共中央工作会议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12月13日,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克服思想僵化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因而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2)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7.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及其毛泽东思想的地位。指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道路。
18.中共十二大(1982):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19.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地商品经济”新概念。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20.中共十三大(1987):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党的基本路线;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21.中共十四大(1992):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22.中共十五大(1997):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3.中共十八大(2012):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百年目标等。
24.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首次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毛泽东的著作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讨,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萌芽时期著作(大革命时期)
(1)《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提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2)《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6年前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二、开始形成时期著作(土地革命时期)
(1)《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这两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毛泽东在此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篇文章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3)《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这篇著作,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三、成熟时期著作(抗日战争时期)
(1)《实践论》、《矛盾论》: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抗大讲授《实践论》、《矛盾论》,揭露和
批评了党内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述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抗日战争的到来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2)《论持久战》: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3)《论新阶段》: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4)《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毛泽东在此文中,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还提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观点。
(5)《<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 10月,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6)《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5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此著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7)《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
(8)《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毛泽东在此文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9)《论联合政府》: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纲领联系起来,进行具体阐述。
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1.解放战争时期
1)《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年,毛泽东完整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他指出,我们还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的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2.新中国成立后
1)《论十大关系》:1956年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毛泽东在论述十大关系的前三条时指出,在把重工业作为国内建设重点的同时,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并处理好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从而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论述。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后五条讲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都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积极性的问题。其中,在论述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时,毛泽东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不能一切照搬。在思想文化方面,也进一步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和确立,适应了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成为党和国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学进步的指导方针。《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内容有: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五篇:2014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
2014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2014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考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
2014年政治考试大纲中,毛中特新增加的和调整的考点中主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红线。不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等都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党的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五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
总体布局明确为“五位一体”,这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