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焦裕禄》心得体会付金峰
《焦裕禄》心得体会
焦作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付金峰
参加观看学院组织的教育电影《焦裕禄》后,我受到很深的教育,也得到很多的启示,感受颇深。焦裕禄同志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兰考工作仅一年零三个月时间,就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及永远怀念。在现在看来,当时他办的大实事不多,但留给兰考人民至全体共产党员的物质及精神财富却是永恒的。通过观看学习我知道了焦裕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发扬焦裕禄精神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呢?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去学习他:
首先,教育是人民的教育,教育者要心系人民,也可为“亲民爱民”吧。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的教育,教育一定要让人们满意。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建设者和管理者。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更加适用环境,在生存竞争中取得优势,我们的教师就是教育事业的忠实实践者和具体执行者。作为教师,首先就要有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教书育人的神圣事业的决心,也要有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际行动。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爱国守法就是为人师者的起码要求,是师德修养的基础。
其次,作为教育者在如今的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下,也应发扬“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的精神。课改之初,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困惑是难免的,但我们只要发扬焦裕禄的这种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还有什么困难和困惑不能解决的呢?经过一短时间的摸索,我发现,我们仍旧流于形式,教师们的工作热情随着课改中碰到的种种困难而显得自信心不足,学生也渐渐失去初始阶段的新奇感,各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尚未完善,教师们的横向交流也是零星而松散的。学生乐学的氛围尚未形成。带着种种问题我们就应该知难而上,深入的研究,制订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把我们的课改义无反顾的推向深入。
最后,作为教育者我们还应该发扬焦裕禄的这种“无私奉献” 的精神。教育需要奉献,管理需要不断不创新。我们常说:“一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我们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蜡烛„„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第二篇:付永峰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付永峰,男,1975年生于陕西省岐山县。1995年8月至今担任中学美术教学工作。现为中学一级教师,陕西省美协会员。
个人参展情况:
1997:获陕西省总工会,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的全省职工书画“三等奖”。
1997:获第二届洗笔泉中国书画邀请赛精品展“银奖”。
2004:获全国教师书画作品展“一等奖”。
2004:入展中国总工会“中国职工书画精品展”。
2009:入展陕西省美协“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作品展。
2009:陕西省文化厅、旅游局、文物局“周文化艺术节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
2010:中国书画报“中国画虎百家”优秀奖。
2012:出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山水画经典-付永峰卷》画册。
十余年来,辅导学生百余人次获省市及全国奖项,多次为学校夺得集体荣誉,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第三篇:观后感--付金桃
彭云同志先进事迹观后感
区委组织部近期组织我们大学生村官到山阴县参观山阴县下喇叭村支部书记彭云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们深受感触,回来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触很深,深受教育。
在彭云书记先进事迹展览厅,我们了解到彭云任口子粮村党支部书记20年来,致力于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去年年底,因工作劳累导致脑出血不幸逝世,年仅51岁。是什么在感动着我们?是他的朴实,是他的真诚,是他对村民胜过亲人的贴心。看着墙壁上的一幅幅他生前照片,十几年如一日的为村里的梁月云老人挑水倒水,解决了老人吃水难的问题,不图回报。别说是对村里人,对外人他也是一副热心肠,邻村的小庄窝村的光棍汉杨迎生年老无依,彭书记也给老人建起了房子,管起了老人的饮食起居,从来没有发过怨言。听着解说员的解说,了解到他上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全村人畜吃水问题。上面给的资金不足,他投亲访友自筹资金三万多元,用自家的小四轮拖拉机拉材料,全村男女老少大干三个多月,终于把罗庄的泉水引上了口子梁村的蓄水池。
他在全村青壮年劳动力争相外出务工、村里党员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坚守山村,用责任和奉献点亮百姓的心灯。他敢于担当,为村民办了数不清的实事,是群众离不开的“主心骨”。他倾心奉献,长年贴上油钱用自家四轮车为村民拉水、碾场,留给自己的却是病痛与清贫。2011年7月16日,口子梁村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冰雹灾害。彭云跑遍了乡亲们的田间地头,望着光秃秃的胡麻秆子、片甲不存的豌豆枝、东倒西歪的莜麦苗„„彭云安慰嚎啕大哭的村民:“不用怕,政府会管我们的!”当政府补贴下来时,彭云用自己的四轮车亲自运回村里,并逐门逐户把白面送给乡亲们。荞麦种子是他冒着小雨用四轮车拉回来的,为了抢种,他一进村就招呼大家分种子。当他给村民一一分完种子后,却发现自己不剩一粒-----这样的事迹真是数不胜数。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打动着每个村民,也打动着我们每个人!
他做为一名普通的农村支部书记,平凡之中见真情,平凡岗位讲奉献,用自己的无私用自己的热心,赢得了百姓的爱戴。用自己的苦干、实干、带头干的精神,他“舍小家顾大家,数十年为民解忧愁,一身正气系群众,百姓冷暖挂心间”的事迹感人至深,精神催人奋进。他时时刻刻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牢记心中。
彭云同志虽然去世了,但他留下了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并牢记他,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崇高境界和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从学习彭云事迹中得到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我要以他为榜样做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创先争优的模范,从自身点滴做起,让这种为党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时刻的激励自己,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努力,坚持下去。作为当前社会的大学生村官,更应该学习彭云同志先进事迹,特别在思想上一定要树立“百姓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并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和落实一切为了百姓。做到对工作要投入有热心,对同志要尊重有诚心,有爱心。之后观看了山阴县大学生村官表演录制的文艺晚会,让我感受到我们大学生村官这一农村新生力量的朝气和希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滋润乡滋润村支部副书记:付金桃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王金峰浅谈音乐欣赏
浅谈音乐欣赏
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
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是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
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
例1小快板 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验。
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心头涌起:
例2慢板《二泉映月》
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
例3 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中第二乐章主题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4)悲哀、哀怨。(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1)叙述某种痛苦。(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它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如果学生们通过理解认识的作用,了解到这部协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国时写的作品,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倾诉了他对远隔重洋的祖国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那么,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就会对这部作品的感情内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又如,对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不了解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对他所领导的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毫无所知,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呻吟、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如果欣赏者能够充分发挥理解认时的作用,对这部戏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会对乐曲的感情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而这是单凭感性体验所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作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象通常所说,欣赏者是处于一?quot;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是要看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情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再从另外的角度去论证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的乐曲)的关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
第五篇:付金生退休申请
退休申请
尊敬的上级领导:
本人是木场乡勐撒完小教师付金生,男,佤族,1955年11月出生,现年58岁,中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本人1977年7月毕业于临沧师范学校,同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教龄36年。
三十六年来,我先后在军赛乡南翁小学、军赛乡竹林头小学和勐撒完小任教过。其中前两所学校为一师一校,我在那里奉献了11年。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本人始终以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把学生放在首位,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履行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三十余年风风雨雨,三十余年呕心沥血,三十余年孜孜不倦,我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都献给了学生,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三十余年中,我教过上千名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踏上了工作岗位,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而如今,我已年近半百,两鬓沧桑,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曾经为之奉献过,为之奋斗过。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我选择了平凡,为了这份平凡,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我心中无比的荣耀。这两年,我因为年纪大,两眼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再加上高血压、贫血,去年还曾住院治疗过,所以在工作上,虽然我努力了、尽心了,但已经觉得自己力不从心。
本人特向上级领导提出退休申请,请给予批准为盼!
申请人:付金生
2013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