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感动中国》有感(张慧)
2012年 《感动中国》观后感
八年级
(一)班
张慧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做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 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动。这就是《感动中国》。
每一次观看《感动中国》,感动都会在霎那间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形的 力量,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直到感动泪水的落下,这次也不例外,2012央视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落下帷幕,脑中挥之不去的便是那一幕幕令人难忘的片段和一件件感人的事迹,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英雄的形象和精神是那么的真实感人。
是他们,一次次触动我们的灵魂;是他们,时刻激励我们奋进。无论他们的工作,事迹,个性有多么的不同,平凡的岗位,普通的身份,抒写出来的却是不平凡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更是刻骨铭心的震撼,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诠释着一个人对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应该担当的责任,用坚强的民族精神挺起国人的民族脊梁;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情感,带给人们的是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
这些人的事迹使我们感动、流泪、振奋和佩服,诠释的是一个共同的主题:人间有爱。
那个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即使在生命垂危之时也牢记使命,坦然拒绝手术的林俊德心中有爱;那个因小脑肿瘤得知自己只有三个月生命时,毅然做出捐献自己器官这一惊人决定的何玥心中有爱;那个在危难面前奋不顾身救下学生的张丽莉老师,更是用她伟大的举动把满腔的爱和感受传达给每一个人。每一名知情者都会被他们的行为所感动,为了他们的执着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
英雄们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一段不平凡的传奇,带给我们的除了震撼,还有让爱继续传递。
印象最深的是陈斌强老师,他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母亲因生活的艰辛劳累而过早的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为了照顾母亲,他每天上班都要带上自己的母亲,形影不离。陈斌强的家离学校有很长的一段路,骑摩托车上下班,为了母亲的安危,每天上班陈斌强便把自己和母亲捆绑在一起,和母风雨同行,在这条熟悉的路上,他把孝道洒给了一路的风景,留给了沿途的村庄;在学校,他的举动更深深的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提起陈老师,孩子们更多的是钦佩,他们在日记本上写着:“老师,您用知识浇灌我们心灵;更用行动诠释着亲情的可贵。老师,谢谢您!”孩子们的理解与真诚是对老师最大的安慰的回报。一个大男人独自照顾母亲不知道有多难,但慢慢的这一切已变成习惯,尽管母亲越来越糊涂,但他从未放弃过母亲。
陈斌强用自身朴实的行为感动着每一个学生,也感动了我们,不是因为他是教师,而是他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不离不弃的孝心。这样一名教育工作者,凭着有力的臂膀和强烈的责任感,将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发扬得淋漓尽致。
在感动之余,我们更应该学习,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坚定了向前走的勇气。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脚下的路也清楚了许多。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平凡的岗位同样能创造辉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他们那样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担和责任,更要提高师德休养,才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有这样的榜样在前面带路,我没有理由不跟随;我们都是21世纪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艰巨的历史使命将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应当向这些感动中国的英雄学习,学习他们无私奉献、心中有爱、刻苦专研的精神。
《感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年风风雨雨,向我们展现了10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也全面展现获奖人物身上所蕴含的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感动,英雄的精神像太阳一样指引着我们前进。
第二篇:感动中国有感
不朽的信念、无悔的奉献,叙写十三亿人的感动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节目观后有感
有什么能比坚定的信念震撼人,有什么能比无私的奉献更能感动人。十一个感人至深的事迹,十二个别样的精彩人生,为十三亿国人叙写了一腔满满的感动与沉甸甸的难忘的记忆。
“两弹”元勋朱光亚,在核科学领域克难攻坚,他一生不慕名利,是心系祖国安危的爱国信念支撑他;植根高原的并蒂雪莲,放弃城里优越的生活,十二年坚守藏区支教,是一心忘我,改变藏区孤儿人生的信念给他决择的力量;医学泰斗吴孟超,60年从医路,是他用医者仁心的信念谱写的华美篇章;无臂钢琴师刘伟、用生命诠释“为人民服务”的杨善洲、甘于贫困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用三轮车做慈善的白芳礼老人,透过他们感人的事迹,我们看到一颗颗大爱无疆的心,更看到深植每一个光辉形象内心的坚定信念和用生命来谱写的无悔奉献。
做为×××战线的普通一员,我深爱着自己的工作,她虽然看起来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不惹人注目,但我坚信,通过自己的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可以帮助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只要坚定心存百姓、为民办事的信念,甘于奉献,乐于付出,也一定能谱写出自己的——感动。
二○一二年二月十九日
第三篇:感动中国有感
观《感动中国》有感 前些天,公司组织我们全体员工观看了《感动中国2011人物颁奖典礼》。观看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迹,一次次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除了对人间真情的感动,更有对社会的反思,到底是真情可贵,这个社会离不开爱的维系,有舍小为大的爱,舍己为人的爱,种种种,让我从心灵上体会到了生活里依旧存在的温暖,大家会用代代相传的精神把他们铭记,颁奖早已不再重要,感动却常留心中。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会被感动洗涤得清澈,被感动净化着心灵。
平凡的生活中,总有一种爱让人感动,岁月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感动让人为之震撼,就像风的力量,那种感动足以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无须张扬铺排,却能让人铭记于心;无须渲染夸张,却能使人感动不已。扛起一份责任,献出一份爱心去诠释和谐、诠释人类的理性、诠释2011的感动。
尽管获选的十个感动中国人物和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和职业背景,也用着不同的方式感动着别人,但从他们身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他们所表现出来令人感动、为人景仰的高尚精神,奠基和建构着和谐社会及其所特有的和谐文化。而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感动中国》“和谐为美”的基本的创作审美观,节目从社会实践和普通群众的生动创造中吸取了丰富营养,把和谐理念和精神融入到创作当中,热情地讴歌真善美,充分展示出了人性的善良和社会的美好,体现出了昂扬向上的正气,引导了
人们的价值取向。他们的这些行为符合了中国人共同的价值标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符合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并和社会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取向完全一致,它触动了所有人的心灵。细细品味感动人物的事迹,我以为还有一个特质是相通的,那就是“责任”二字。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和我们大多人一样。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很普通的工作,是他们份内的事情,甚至自己也能做到。可由于我们中不少人往往有始无终,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而不得不中断,坚持不下,因此,很多人往往难以达到类似获奖感动人物的事迹或境界。
而今,有一种现象令人担忧。如社会生活中,当人们遇到一些问题困难时,总有不少人一味地抱怨、埋怨问题及体制,甚至有人不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反而玩世不恭,得过且过。这是极不可取的。也许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大至大范围的天灾,小至局部的个人苦难;也许国家还存在不少潜在问题,如体制不完善,局部落后、甚至不公等;也许社会还欠缺美好完善。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一份为国为民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情愫,如果每个人都认真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们的一些问题何愁难以解决;我们的社会何愁不进步,充满美好与人性。这也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成熟公民应切实履行的责任。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人人可以感动自己、感动别人。
每一次付出都是一次旅行,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每一位感动中国人物都是国人心中的一杆路标。
感人心者,人恒感激之;动人心者,人恒敬佩之。
感动,是一首歌。感动,是一种幸福。读懂了他们的故事,你就会感觉到:
有的时候,感动就在我们的身边,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感动。
有的时候,我们铭记了感动,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到感动身边的人。
第四篇:感动中国有感
观《2013年感动中国》有感
一样的春回大地,不一样的心灵震撼。《感动中国》再次通过荧屏给了我们一份坚信,坚信这是一个有爱的世界,一个有爱的未来。
当熟悉的音乐沉沉响起,当一座座奖杯缓缓竖起,我知道下一刻将会被永久地刻上丹青的磨盘。我一直都觉得想感动一个人在于你的意念,感动十个人在于你的恒心,而感动千万上亿个人,不光需要你的意念,你的恒心,更需要你从心底崛起的信仰。中国工程院士林俊德同志就为自己心中的那份信仰,全然不顾癌症晚期的病痛,曾九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下床工作。不是他不知道痛,不是他不懂得珍爱生命,而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剩的日子不多了,而他的研究工作还没有完成,他怕自己躺下了就起不来了,所以他强迫自己站不起来就坐起来继续工作。正如他所说“躺在床上的是病人,坐起来就是正常人。”他要像正常人一样工作,一样地纂写生命的意义。林院士的这种对死亡的坦然,对研究工作的秉然冲击着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震撼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不得不来重新审视生命
“百行孝为先“。孝是道德的根源,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欲做事先做人,欲做人先尊孝。老话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比路长,子女对父母的爱只有筷子长。而人民教师陈斌强用安文到冰水那条路上的N个来回诠释了众人眼中的”筷子爱“,用一条陈旧的绑带掀翻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沧桑孝道。他把孝道洒给了一路的风景,留给了一路的风光,却把孝的精神种在了世间大地,感动了千万大众。同样的身份,不一样的传爱方式。年仅28岁的女教师丽莉姐为救学生,失去双腿高位截瘫,还在醒来的那一刻急切地询问被救的学生怎么样,全然忘了自己刚从死亡线上回来。花样的年华在她向前扑的那一刻与轮椅永生相伴,但她却从不后悔,因为她说“他们比我年轻”。她育人,更育懂爱的人,她教她的宝贝们如何爱被别人,传递爱,她无悔。
就在我们还偎依在父母的怀抱中撒娇的年龄里,年仅12岁的何玥却变成了夜空里的一颗星星,一颗最闪亮的星星。12岁本该是一个最无忧无虑,只享快乐的年龄,但是小玥玥却不幸地患上了小脑胶质瘤,开始了一场与病魔抗争的恶战。但当她知道了自己的病情,经历了病友的离去后,善良的她决定让自己短暂的生命不再短暂。她请求爸爸把同学老师捐来的两千多块钱反捐出去,并决定在自己的器官无偿捐赠。虽然刚开始遭到了爸爸妈妈的不理解,不接受,但这却是她的心愿。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儿女的。虽然玥玥的爸爸妈妈不能接受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因为在她的老家桂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但是玥玥的爸爸妈妈还是含泪同意了,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开心,不要留有遗憾。他们是最伟大的父母。看完了何玥的事迹,我总在想她一定遗落在人间的天使。因为她的无私,因为她的善良,更因为她那颗装大事的心!“动人以行不以言”。院士做到了,老师做到了,孩童做到了,领导,你做到了吗?陈家顺做到了。他身为领导却隐姓埋名,实地考察,为农民工寻找可靠的打工厂家,他是劳模,更是领导模。农村妇女高淑珍为残疾的孩子办学堂,传知识,这不是因为她富有,而是因为别人需要,所以她愿不惜辛苦挑起孩子们的天,哪怕她的肩膀把不够宽阔,但是还是她做了,她坚持地做了。他们都是伟大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当今的社会,一个需要大美大德的社会,他们来了,他们做了,就犹如一根根擎天柱,撑起我们的爱的蓝天,让我们看到了一道道人性光辉的闪耀,更激发了我们追善的力量!
感动中国,源源流畅!
第五篇:听说课有感(张慧荣)
拨开云雾重现天
——听各科不同课型说课有感
二学区 张慧荣
为了更好的搞好课堂教学,学校在上周连续三天举行了各科的不同可行的说课活动,各科选出本学科具有最高水平的选手,集中整个学科之力,积集体的智慧于一身,每位选手精心准备,给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说课现场,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止是本学科的,还有其他学科的,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在这诸多高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吴红岭老师的说课——美术欣赏课《民间玩具》,吴老师的语言亲切自然,像涓涓细流流入我们的心田,她的课堂欣赏课的设计让人觉得自然水到渠成,她先让孩子们课前搜集家中的老式玩具,然后在课堂上分类,很自然的认识了民间玩具,然后,就民间的大阿福来研究民间玩具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民间玩具的特点,吴老师的说课使我们了解了美术课的欣赏课这一课型,也是我感觉到吴老师的自身过硬的素质和对教材灵活驾驭的能力,这一点我应该向她学习。
事实上,各科之间都是相通的,把握各种课型的作用,掌握不同内容,不同课型的功能目标和教学特点、规律是我们优化课堂教学必备的业务能力,也是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我们的数学科的课型也是分为好几种课型的小学数学基本课型可分为六种: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测验课、活动实践课。其中最重要的课型是新授课,每一类课型又可按学习内容不同分为若干种类型,如新授课可分为概念教学新授课、计算教学新授课、应用题教学新授课、几何形体教学新授课等。新授课是指以传授新的数学知识,形成新的数学能力为主的课型。这是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型。练习课是新授课之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系列基本训练的教学活动。它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它可以使学生新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并逐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复习课是指教师专门引导学生对新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消化、理解、巩固、综合运用,沟通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以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和目的的授课形式。
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历程,参考了一些数学学习材料,并且根据网上的一些素材,我总结了一下数学课的各种课型的教学流程。就以新授课的概念教学为例阐述如下: 概念教学是以学生学习、探讨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作出正确概括和判断;才能正确掌握数学的性质、运算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正确合理进行各种运算,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它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治本”关键。概念教学是以学生学习、探讨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作出正确概括和判断;才能正确掌握数学的性质、运算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正确合理进行各种运算,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它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治本”关键。优化概念教学要遵循感知→概括→理解→运用→系统化的逻辑过程进行教学。其操作要点如下:①要采用各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②要重视透过事物的外部形象,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过程。③引导学生分析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④要重视运用概念指导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概念。⑤要注意把分散学习的各个概念串成线,组织成知识网络。⑥要重视联系旧知识,感知概念有关的材料建立表象,引导思维活动,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加强数学语言表述的训练。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