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朗读者的解读
德国战后一代以及经历战争一代成长的悲歌
——浅析《朗读者》1
【内容提要】《朗读者》述说了生长在德国十五岁少年米夏和三十六岁的列车检票员汉娜成长历程。本文通过对两位主人公成长波折的解读,从而探究二战后德国战后一代以及经历战争一代成长的悲歌,还有整个德国战后面对的道德和法律都不能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朗读者》米夏 汉娜 成长 二战 德国
引言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我真的有很强烈的抵触感。写的就是中年妇女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小男生的引诱,而且写得太露骨了,让我很不能忍受。不过由于这本小说获得了如此之高的赞誉,我还是坚持看完了它。看完之后,我明白了,前面如此详尽的叙述是绝对有必要的。也让我很庆幸,自己还好不是在那个国家、那个年代生活的人。法律与道德都无法给予米夏,甚至是整个德国战后一代面对的问题一个合理的答案。读完本篇小说之后,笔者心中第一个问题就是谁是朗读者。是米夏,是在集中营里为汉娜读书的犹太人,还是其他什么人呢?单从小说字面描写来看,朗读者就是米夏。本来小说也就是描写米夏成长的故事。但是,笔者却总觉得,这里的朗读者不仅仅是米夏这样简单。想了很久却也想不出来还有其他的什么答案。直到有一天,笔者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了读《朗读者》的音频(做注),我知道了我心中的答案是什么了。朗读者一是小说的主人公米夏,一是小 1《朗读者》,作者本哈德•施林克,钱定平译,【M】
译林出版社,2009年2月版。该小说讲述了二战后,德国少年米夏成长的故事。本文凡出自该版的引文均只标注页码。说的作者本哈德·施林克。这里的朗读已经是意化的朗读了。作者用自己笔向全世界朗读,朗读德国战后的辛酸。德国战后一代人甚至是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的成长。
米夏成长的波折及完成
青春期是指男女性器官加速生长直到发育完全成熟、身体各部发育快速进行的时期。男孩15岁左右,女孩13岁左右。215岁的米夏正处于这个时期。但是,他身体却很不好。他没有得到家庭应给他的温暖,或者说是他自己感觉不到温暖。首先是父爱的确实,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我们——也就是他(父亲)的家庭成员——对他来说就像家庭宠物一样”3他觉得自己是宠物虽然主人很喜欢,也挺需要的,但是不是生活,不是最主要的。其次是与兄弟姐妹的关系。米夏的哥哥比他高大、而且总是和他作比较,和他争斗。虽然米夏忍让不会和他争斗,但是在米夏的心里还是会留下阴影。对一个缺乏家庭温暖,性特征发育快速进行,对于性畏惧又好奇的青少年来说,遭遇不伦之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可以说,没有汉娜,或许也会有琳达或者其他人出现。谁不希望自己有疼爱呢?但是,这样的不伦之恋却是在道德范围内允许的。是米夏成长过程中的“越轨”。而这次“越轨”给他的带来的恶果却是很严重。在汉娜离开之后的几年里,米夏几乎是没有成长的。他的成长停滞了。米夏逃避了整个世界,虽然从表面上看,他还是和以前一样。但是他的心空了。不客气的说,他和行尸走肉是没有分别的。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在进入他的心里。“我养成了一种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的习惯。”4虽然,米夏一直都在排斥再想起汉娜,但是,汉娜在他的心里却永远抹不掉。
再次遇上汉娜对于米夏的成长又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这个转折对于米夏来说,本来是完成成长最好的契机,但最后却又再一次使米夏的成长延滞。再看到汉娜时,米夏已经麻木了。就如果在过去的几年里他麻木的过生活一样。
2《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3
4年修订版,795页。
施林克,27页。
施林克,78页。把她关在单人牢房里她就会从我的世界中,从我的生活中消失。我想离她远远的,让她远不可及,让在过去几年里成为我生活中一部分的她变成一种记忆,仅仅是一种记忆。5
他不愿意回想往事。但是,他却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内心对于汉娜的关心。他一直旁听着对汉娜的审讯,并且,他因此还发现了自己以往情人的秘密——汉娜原来是不识字的。他知道这个秘密可以帮助汉娜减轻刑罚。“到底要不要告诉审判长自己的发现呢?”米夏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选择。那毕竟是他曾经的爱人,真的就这样看着汉娜被冤枉吗?可是,如果汉娜减轻了刑罚,放了出来,自己又应该如何去面对他呢?他不确定自己对汉娜的爱,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应该向人们承认自己年少时曾经有过那一段“不伦之恋”。他试着像自己的父亲寻求帮助。这就是一大的进步了。不过很可惜,这时的米夏还是不相信自己父亲对于自己的无私的爱。他也不愿意和汉娜谈话。直到最后,米夏也没有和汉娜谈话。他放弃了这次“长大”的机会。他退缩了。无论是从道德上还是情感方面来看,他都退缩了。不过,随着他的退缩,汉娜背叛终身监禁,这个故事或许就应该结束了。如果它结束了,米夏也就永远成长夭折了,这部小说也就是泛泛之作了。故事还在继续,米夏一直都或者道德上和情感上的谴责中。他或许是想对汉娜对些许补偿吧,他开始通过录音再次成为汉娜的朗读者。为汉娜朗读一本本书籍。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去见她。他还是不愿意去回想过往的种种。直到汉娜会准出狱的前夕,他被迫去监狱探望汉娜。
“以前,我特别喜欢他身上的气味。她闻上去总是那么清新,像刚洗过澡或刚洗过衣服,像刚刚出过汗或刚刚做过爱。”6但是,米夏眼前的汉娜已经没有昔日的气味了。
“我坐在汉娜的身边,闻到的是一位老年妇女的味道。我不知道这味道是怎么形成的,这种味道我从祖母的老姨妈们那儿闻到过,活在养老院里——在那里,房间和走廊到处都是这种味道。不过,这种味道对汉娜来说太早了点。”7
施林克,87页
施林克,171页 7 施林克,171-172页 米夏面对老年的汉娜已经无法将其与昔日的恋人联想在一起了。岁月终究是最无情的。他们之间的鸿沟已然铸成。汉娜知道,和米夏,她心中的小王子的爱已经无法重来了。汉娜最后自杀了。米夏去看了汉娜的遗体,在那一刻,他看见已经不是年老的汉娜了,他看到了汉娜年轻的样子,就像所有年老夫妻,爱人一样,看到是对方年轻美丽的样子。他不在对于他和汉娜的爱彷徨、害怕、躲避了。他完全承认了自己与汉娜爱情的真实。他长大了。这也是他在最后到美国见那位幸存的犹太人时,能很坦然的讲述自己和汉娜关系的原因吧。他终于长大了,虽然迟了这么多年。
汉娜成长的夭折
在这部小说中,成长的主人公除了米夏,还有汉娜。很不幸,汉娜的成长没有最终的完成。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其实,汉娜与米夏的这段不伦之恋如果没有汉娜当时的主动,也就不会有下文了。说得不好听一点,她引诱了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小男生。这与她以往的人生经历有关吧。在七座堡长大,十七岁时去了柏林,曾是西门子公司的一名女工,二十一岁时去当了兵。战争结束以后,所有可能的工作她都做过。有轨电车售票员是她最喜欢的工作。三十六岁了,仍没有成家。这是汉娜在遇到米夏的人生经历。她曾经参与过二战。她曾是集中营的一名女看守着特殊身份使得她在那个年代不能与任何与她同龄的男性又过于亲密的关系。作为女人,对于还是正处盛年的女性,肯定对于异性的爱有着浓烈的渴望。这时,十五岁的米夏出现了。干柴烈火一点即燃。在汉娜心里,米夏一直就是她的小王子,是拯救的小王子。她一直很在意米夏,很在意很在意。但同时,她也很在意另一件事,就是自己不会读写。她希望一直将它作为秘密保存下去,她不希望别人知道,特别是自己的小王子。她很羡慕那些能读书的人,她明白自己因为不会读写吃了多少亏,甚至是放弃了西门子提供的好工作。所以,当她知道米夏不在乎学习时,她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滚!”她掀开鸭绒被子,“从我的床上滚出去!如果你的功课做不好的话,就再也别来了。学习白痴?白痴?你以为买票、验票是什么有趣的事吗?”她站起来,一丝不挂地在厨房里表演起售票员来。她用左手把装票本的小夹子打开,用戴着胶皮套的大拇指撕下两张票,右手一摇就把挂在右手腕上来回摇摆着的剪票钳子抓在了手里,喀喀两下说:“两张若坝河。”她放下剪票钳子,伸出手来,拿了一张纸票,打开放在肚子前的钱夹把钱放了进去,再关上钱夹,从钱夹外层放硬币的地方挤出了零钱。“谁还没有票?”她看着我说:“白痴,你知道什么是白痴。”8
在旅行时,对米夏的留字条独自出去,她也是感到那样的无助与气愤。她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就算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也会感到无助。而且,还有一张字条,一张自己根本看不懂的字条。她更加的感到自己渺小与无助。同时,她也感到了对自己尊严的伤害。
“别碰我!”她手里拿着扎连衣裙的细皮带,往后退了一步,对着我的脸就抽了过来。我的嘴唇被抽破了,鲜血直流,我感觉不到疼痛。我被吓坏了,她又举起了手臂。9
可是她没有再打下来,她把手臂垂了下来,皮带落到了地上。她哭了,我还从未看见她哭过。她的脸变了形,变得目瞪口呆,眼皮哭得红肿,面颊上,脖颈上泛着红斑,嘴里发出沙哑的喉音,类似我们做爱时她发出的那种无声的喊叫。她站在那里,泪水汪汪地看着我。
她哭了,像个孩子一样哭了。不,她其实也就还是个孩子,还是个固执的孩子,一直没有长大的孩子。所以,她在选择告诉米夏实情和独自离开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她离开了米夏。
再和米夏见面,是在法庭上。当时的她在二战中作为集中营看守的事情已经暴露了。她一直知道米夏在法庭上,但是她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她是不想去像自己的小王子承认自己的不堪吧。几年后的她没有变,她还是那样的固执,固执的坚守着自己的秘密。为什么汉娜会对于自己的文盲身份如此在意?她甚至与不惜 89 施林克,32页。
施林克,49页。将自己推向无尽的牢狱,也不愿意向大家承认自己是不识字的。这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承认是文盲是不那么重要的。但是,对于,将这看做自己一身尊严的人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在她过去的人生中一定发生了什么和她不会读写有关的事情,而且肯定不好的事情。而这件事或者很多件事让汉娜固执的将承认不会读写自己最基本的尊严就会完全丧失联系在一起。人是不能失去自己最基本的尊严的。汉娜也不能。更何况,汉娜还没有真正的长大,她不会像一个成人一样保卫自己的尊严,只会像孩子一样,盲目固守着它,甚至是不惜用自己的后半生自由换取。
汉娜入狱了,被判了终身监禁。在监牢里的她并没有很多的反抗,她很平静,或许,她是真的很想为自己曾经的错误忏悔吧。生活应该就这样趋于平静,但是汉娜意外的收到了米夏的包裹。她生活随之发生了变化。她开始去图书馆借书,她终于通过了自己小王子的录音学会了读写。她真的不用在怕自己的秘密暴露了。她也因此更加的思念自己的小王子了吧。她希望能收到小王子的信,但是每次收到的只是失望。她开始自暴自弃。这也是像她一样的小孩子才会有的行为吧。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或者不快乐只会拿自己出气。但是,米夏一直都有给她及包裹,她最后的希望还在。不过,这希望也随着米夏第一次去监狱看她而破灭了。她终于,明白昔日的爱情已经不在。正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她还能期望些什么呢?她已经不知道了。最后,她还是像一个孩子一样,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就是离开,离开这个纷扰的世间。或许相对与留下,对于汉娜来说,死反而是她最好的结局。但是,在她心里却是没有考虑如此之多的。她只是想到自己期望的爱情不再而痛苦不堪。面对痛苦,还像个孩子的她选择了逃避,永远的逃避。死了她也就永远不需要面对,也永远长不大了。
道德与法律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米夏这个人物的典型性除了他在十五岁就遭遇了不伦之恋外,还在于他生活的年代、生活的国家。他是在德国二战后成长的一代人。二战带给德国的痛苦和灾难是不比任何国家少的。
米夏等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对于二战是没有直接记忆的。他们只能从书本文章等等间接途径了解到二战的情况。他们经历了二战后德国最艰难的岁月,对于战争,即使没有经历,却同样有着深厚的阴影。他们是真正为战争买单的人。战争带给整个国家的灾难都由他们负责去承受。因此,我们也要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对于参与过战争的人有如此之大的恨意。他们对于自己父辈的审判,对于社会的审判都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才会有的行为。青年总是很有激情的。人这一生最有冲劲、拼劲的时候也就是青年时期。对于纳粹的残忍行径,对于由于战争带给德国当时的艰苦岁月,青年人是很容易想到要进行彻底的清除,清除再次发生类似事件的可能性。米夏也不例外,即使他对整个世界毫不关心,出于外界影响或者是自己内心的一点点的激情,他也开始对于所有参与屠杀的人进行审判,对于目睹灾难发生无作为的人进行审判。即使是这样,这审判也还是值得商榷的。我们没有经历那样的年代,没有经历那些事情,是不能完全感受到当时他们的心境的。就这样颐指气使的指责他们的不对,不道德对他们有很多的不公平。
“我曾„„我以为„„那么,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10
要是我们会怎么做呢?是不是就真的会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呢?我们无法给汉娜一个确定的答案,正如我们无法完全判定汉娜是罪大恶极的。这些,米夏在旁听对汉娜的审判中已经有些明白了。有很多事情,不是简单的用道德标准就能衡量的。米夏理解了汉娜当时的处境。她是同情那些在集中营的人的。她也曾为了减轻他们的痛苦做出过努力。只是,她的努力在我们的眼里作用微小至极。我们需要用宽容的心去理解二战中曾经有蛊惑、蒙骗还有无知或被迫去为纳粹服务的人。他们也是很可怜的,就如汉娜一样,担心会被发现而不能固定居所,不能向别人坦白自己的过去,已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恋爱、结婚、生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人中很大部分的成长如汉娜一样是延滞的,是不完全的。他们受着良心的折磨,又觉得自己是不应该为二战的残酷负责。他们没有找到出路,迷失了自己。
施林克,99页。无论是米夏等出生于战后的一代人,还是如汉娜一样被迫经历战争,参与战争的人都是不应该为战争买单的人。但是,他们却都为战争买了单,为战争延误了自己的成长。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参考文献:
1.张国龙:《历史寓言书写及对德国成长小说宏大叙事传统的超越——评_朗读者》,《外国文学》,2007年9月,第5期。
2.马园萍:《往事并不如烟——试析_朗读者》,《语文学刊》,2009年1月。3.殷倩:《论本哈德_施林克_朗读者_的多重主题》,《陕西语文》,2009年1月。
第二篇:朗读者
《朗读者》可以说是描述了一个关于爱和性,接着是爱的背叛和爱之死的故事。属于“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生忏悔”。使人仿佛在屏气凝神的倾听,着了魔似的,仿佛身临其境。这本书是凿破了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
战后德国人之间无可救药的关系象征实际上继续隐藏的纳粹时代。十五岁的米夏爱上了大他二十岁的隐瞒了双重秘密的有轨电车售票员汉娜。米夏这个学生象征的是无辜的新一代,他们与父母在感情上不可分离,用海涅的话说这些父母身上有太多的故事,“人们也许知道这些故事,却不愿意知道这些故事,与其回忆它们不如忘了它们。”
米夏在恋人汉娜神秘失踪和他在自己成年后,成了反叛的大学生,代表他那一代人控诉纳粹一代人的罪责。可当他在法庭上再次看到汉娜时,她成了集中营审判中的被告,米夏理论支撑的道德标准顿时化为乌有。他明白了,他的爱情故事的秘密和他恋人的过去的罪恶有着同一个原因---汉娜不识字,这是她极力隐瞒的。然而他在法庭上保持沉默,没有为让汉娜获得自由而说出真相。作者施林克没有这出主人公这么做对与不对,也没有指出承认无法修正的一生大谎算不算尊重了别人对命运的自主权。米夏从触摸到汉娜的身体开始,到几十岁后主人公与自杀的恋人告白结束,以汉娜的死来结束,汉娜不想重新回到社会中,这是滞漠多年的米夏才意识到和汉娜有无法割裂的关系。
在我看来,《朗读者》既是爱情故事诱使人思考道德边缘问题,也是一部德国人对罪责和罪行看法进行的一段闻所未闻的独白。这个故事也说明了法律条文在回答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道德灾难问题时的束手无策。纳粹罪恶的遗留就这样以一种意想不到的,不可挽回的方式,进入一个年轻男人——米夏的生活,使他把自己送上了内心道德的审判席,进行无休止的自我审判。
爱与罪恶的审判,谁有罪?
第三篇:朗读者
观《朗读者》有感
付小桐
或许懵懂,或许好奇,或许冲动,他,麦克:或许渴望,或许求知,或许利用,她,汉娜:两个年龄相距较远的,看似没有交集的人儿,在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像两道闪电交汇般,从此都在彼此生命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起初,还未成年的麦克由于突然得上了猩红热,痛苦难忍,又下着倾盆大雨,小伙子,躲在一个有着屋檐的巷道,瑟瑟发抖,不由自己的反胃作呕。正巧,这个善良的女人路过,一开始,她只是瞥了一眼,小伙子用那绿宝石一样的双眸恐惧的望着,随后,这个女人,提了一桶水,麻利的冲掉地上的呕吐物,并给了这个在冷雨天瑟瑟发抖,狼狈不堪的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并一路陪伴,将麦克送回了家。
他们的两人的故事便有了起因,两人也便有了见面的“借口”。在这部电影里,深深打动我的并不是麦克给汉娜寄去的那些磁带,而是汉娜自缢的那一个镜头,心酸,惋惜„„种种感觉不停的骚动着我那被世俗调教得躁动不安的心。
汉娜有罪,集中营的看守,之于犹太人的纳粹,那场大火固执地没打开铁门造成300来民犹太人死亡的凶手。但法庭上的那些自认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官、律师却不知道,她,还是一个文盲,对于一个文盲,冠以纳粹之名,她能知道自己将要面对怎样的惩罚吗?她,仅仅是要维护自己拿可怜而卑微的自尊,她不想让世人知道,自己不
识字,更不会写字,由此可看,那份报告怎么可能出于汉娜之笔„„而麦克,他是知情的,他选择了沉默;或许是害怕为汉娜澄清后,自己的生活会受到影响,或许理解了汉娜的选择,选择了维护汉娜的仅剩的自尊。不论怎样,我宁愿相信后者,我相信这个小伙子对爱的定义,对正义的判断。
爱是需要勇气的,为什么这个步入中年的男子依然如故,像20年前在法庭上一样,面对汉娜自学后的成果——一封封满带希望的信 选择沉默。我想不出其他原因,唯有缺乏了爱的勇气,他选择将信放入信盒里,拒绝回上一封。也正是有了这一幕,为汉娜见到那个一如既往的寄来磁带的小伙子后做出的选择做好了铺垫。
20多年的不曾谋面,20多年的声音传递一直成为汉娜生存下的动力。她打破了文盲铐在她身上的枷锁,她从那一叠叠的磁带里看到了生的希望,她从《带小狗的女人》开始学习,直到她会独立阅读并写信„„
两人见面,汉娜似乎明白了什么,她的依靠,她的希望在见到麦克那瞬间似乎就破灭了,在她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借助自己爱不释手的书选择了生命的终结,无尽的内疚与悲伤萦绕在麦克心田。
爱可以超越年龄,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种族,甚至超越生死,但公平,正义会吗?战争永远只有胜的一方对败者进行审判„„
第四篇:朗读者
《朗读者》12期札记、开场白、结束语
第一期 遇见
【札记】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朗读者》第一季第一期,我们的主题词是“遇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那么,《朗读者》遇见了你们,又会怎样呢?
【开场白】
今天是《朗读者》节目,第一次和观众见面,所以我们第一期节目的主题词,也特意选择了遇见。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也希望从今天开始,《朗读者》和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结束语】
一位老人,用毕生的心血,毕生的精力,毕生的热情,在东西方文学的世界里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我们有可能到达彼岸,让我们有可能遇见。
今天是《朗读者》第一次和大家的遇见,也希望从今往后,能够遇见无声的文字,遇见有声的倾诉;遇见一花一叶,遇见大千世界。第二期 陪伴
【札记】
为什么是陪伴?其实我们每一期的主题词的选择是非常慎重的,有时候为了一个主题词,会反反复复讨论很长时间,但是陪伴是最早确定下来的主题词,而且从来没有改变过。我想因为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就像我们的朗读者:郑渊洁、乔榛,都谈到了自己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在这期节目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杨乃斌,一个在八个月的时候,失去了听力的孩子,为了能够让他像健全人一样地成长,他的母亲在他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成了他的同班同学。所以我觉得,陪伴也是一种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希望这一期以陪伴为主题词的节目,也能够带给大家一段美好的陪伴。
【开场白】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么简单而美好。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比如说这会儿,你我之间是一段短暂的陪伴;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时代,和我们的同学,那是几年的陪伴;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的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
【结束语】
声音啊,虽然是用来听的,但是一旦注入了情感,就变得有份量,压在我们的心底,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就如同陪伴,虽然是最简单的一件事情,一旦拥有了责任,便让这一生都变得无怨无悔。第三期 选择
【札记】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在我们这期节目当中,你会看到的是,徐静蕾选择了挑战和变化;耶鲁村官秦玥飞,选择了希望的田野;红丝带校长郭小平,选择了呵护与守望;最让我感动的是麦家,曾经叛逆的他,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
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开场白】
人这一生,要面临多少次的选择,小到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大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有一年,法国的一家报社举办了一个有奖竞答,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如果卢浮宫着火了,你选择救哪一幅画?最终,获得金奖的答案是:我选择离门口最近的那一幅。所以说选择是一种智慧,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
【结束语】
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机会,所以也势必会让每个人面临很多的选择。那么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选择持久平静的善良。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出一个在日后回想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第四期 礼物
【札记】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父母无私的爱的养育,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地学习所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米沃什,在诗歌《礼物》当中所写到的:这是幸福的一天,我漫步在花园,对于这个世界,我已一无所求。这是诗人馈赠给自己心灵的一份礼物。
在我们的这期节目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赵家和教授,虽然他已经在五年前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所播种下的一颗善的种子,是留给这个世界所有孩子的最好的一份礼物。
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
【开场白】
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那在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去打开一个个色彩各异,却同样充满情感的礼物。
【结束语】
谢谢,谢谢孩子们。希望你们都能够努力学习,好好做人,学以致用,未来能够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那是回报给赵爷爷的最好的一份礼物。而对于赵家和教授,我想也可以用遗体捐赠者墓碑上刻着的那句话,来总结他的一生:他燃尽了自己,了无遗憾;而他的精神,烛照世界,永不熄灭。第五期 第一次
【札记】
我们这一期的主题词是第一次,人这辈子要遇到很多很多个第一次。就像这次在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深刻的像刘震云,第一次给《安徽文学》投稿,拿到了七十多块钱的稿费,立马就请女朋友去吃饭;许镜清老人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拥有了属于他自己的一场音乐会,但是他为这一天等了三十年;王学圻二十年前就第一次当导演了,可是这部电影拍到最后就剩下了三个人,让他欲哭无泪。
这都是非常宝贵而难忘的第一次,因为它们意味着我们的成长。就像作家汪曾祺所说的:人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但是第一次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它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所以说,如果你的人生能够拥有越多的第一次,也意味着我们的人生越丰富、越多彩!
【开场白】
我们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的第一次,难忘而又宝贵,它意味着我们的成长。其实细想来,每一个人都是在第一次过自己的人生,不是吗?这条不能回头的人生道路上,正是许多不可复制的第一次,让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未来。
【结束语】
第一次往往是需要勇气的,但第一次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一次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是升华。很多时候,个人的第一次也带着深深的时代的烙印,甚至是国家的记忆。就让我们去感谢这些机遇,也感谢赋予了这些机遇的我们的伟大的时代!
第六期 眼泪
【札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主题词选择的标准,首先是它的情感张力。我希望所有的观众在听到这个主题词的时候,都会有很丰富的生命联想,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在做什么,比如说,眼泪。
这期节目当中,张家敏是一位和乳腺癌抗争了二十三年的老太太,她说,她过去到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昂起头,不让眼泪流下来;导演陆川是一个泪点很低的人,爱流眼泪,所以有时候,他会抗拒眼泪;斯琴高娃,一位一直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的优秀的演员,这一次在我们的现场,她流下的每一滴眼泪,都属于她自己。
眼泪是无色的,但是它分明又有着最丰富的生命的色彩!
【开场白】
说到眼泪,你会想到什么呢?软弱?眼泪,有时候是软弱,有时候是坚强;有时候是忏悔,有时候是宽容;有时候是羞怯,有时候是勇气;有时候是失败,有时候是成功。
就如同每一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而当我们要谢幕的时候,也将会在别人的泪水里告别一样。那今天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水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生命印记。
【结束语】
人的心灵应如浩渺瀚海,只有不断接纳希望、勇气、力量的百川,才可能风华长存。我们也从一个科学家的眼泪当中,感受到一个人愿意为了理想奉献终身、矢志不渝的情怀。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愿意含着眼泪继续奔跑的人。第七期 告别
【札记】
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和唐琬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平静超然地和这个世界告别。
这在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道来和故乡和父亲的告别。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间所有的文字千年百年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开场白】
人这一生早晚会遭遇告别,告别让我们成长,学会告别让我们成熟。而无论是主动地选择,还是被动地面对,告别多少有些伤感,但是告别也蕴藏着希望。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间百态。
【结束语】
欢迎总是带着微笑,告别却伴随着一声叹息,看来也不尽然。既然是不可避免的要和告别面对,那我们应该选择充满勇气地去面对。我们这期以告别为主题的节目到这里也要和您告别了,我该说些什么呢?我想我还是借用王蒙先生的诗句来做一个结束吧——让我永远想念你们,招呼你们,并且怀着骄傲,注视着你们!第八期 勇气
【札记】
就像茨威格所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一样。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贝多芬的扼住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
而在我们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文学史家樊锦诗,一位瘦弱的南方女子,从北大考古系毕业之后,她用了五十四年的时间坚守在大漠深处,而她为敦煌所做的一切,也被季羡林先生誉为是功德无量。
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开场白】
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很多的文字都在赞美着勇气。莎士比亚说,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不会胆怯。试想一下,如果历史失去了勇气,那将失去改写的英雄;如果人生失去勇气,那很多日子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位又一位朗读者身上的勇气。
【结束语】
文学家喜欢说永远的敦煌,永远的莫高窟,而我们今天真的是看到了一位老人,为了永远这两个字,付出了最实在的努力,最刻苦的坚守。感谢这世界上所有的勇气,他们在改变历史,创造奇迹!第九期 家
【札记】
家,简单一个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因为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莫尔说:“为了寻找想要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而中国古人则推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是个人通向外界的重要的纽带。
在今天的这期节目里,让我最有感受的是作家梁晓声的那句话,“每一个人都有现实的家园,书本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家,真的是一个充满内涵又充满温暖的词。
【开场白】
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它不仅是我们身体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一种归宿。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个个不一样的家,去感受家庭里的悲欢离合、冷暖人生。
【结束语】
八十二年前,青年学生们在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头,所表现出来的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直到今天依然感人至深。时光荏苒,精神传承。在今天,莘莘学子开拓进取,坚持理想,同祖国一道前进,就成了落在我们肩上的新时代的新使命!第十期 味道
【札记】
如果你要问我最有味道的一部文学作品是什么,我可能会想到《红楼梦》。因为在《红楼梦》里既有着让刘姥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用十只鸡配着烧的茄鲞,也有着元妃省亲的时候派专人赏了宝玉的糖蒸酥酪,这些都是能够在饭桌边尝到的味道。
《红楼梦》最触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的人生况味。《好了歌》的好便是了,了便是好,那是一份心酸和无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份智慧;一个是枉自嗟呀,一个是空劳牵挂,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命中注定的爱断情殇。
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上那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结。就像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的,让我们尽情地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便生活得越长久。
【开场白】
味道,当然不仅仅是指舌尖上能够感受到的那些味道。我们常说人生百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听到、看到、遇到、想到,慢慢都会积累成一种特殊的味道。比如说气质是一种味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如说品格也是一种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如说心情,有时候也是一种味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人生这场饕餮盛宴,为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味道。
【结束语】
有人说,诗词存在于苦难,诗词承载着苦难,就如同叶先生的一生,就像一首慢声低吟的长诗,充满着聚散离合各种悲欢,但是最终我们感受到的依然是爱和希望。
就像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既有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一份纯真质朴,也有着“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一份探索;既有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一份雄心,也有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一份从容和淡定。
这是人生的味道,是文化的味道,是民族精神的味道。第十一期 那一天
【札记】
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
就像“面对行刑队时,想起了父亲带自己去看冰的那天”,这是《百年孤独》里奥雷利亚诺上校的回忆;“再也没有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有那夜似的好戏”,那是《社戏》里迅哥独特的记忆。
而我们这期节目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安文彬,作为中英香港主权交接仪式的总指挥,说起那一天,他热泪纵横。1997年7月1日零点零分零秒,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为了那一天,一个民族等待了一百五十年。
我们很容易记住那些波澜壮阔的、力挽狂澜的、全新蜕变的那一天,但其实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那一天都因为它的独特性,被标注在了时光的日历上,它注定了我们是谁。
你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开场白】
那一天,一定是让你难忘的一天:也许是金榜题名时,也许是洞房花烛夜;也许是19世纪的某一天,左拉、雨果、巴尔扎克在左岸咖啡馆构思着传世之作;也许是阿姆斯特朗自身的一小步,代表人类的一大步被载入史册。如果说,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那一天”一定是千回百转的一枝。
【结束语】
从1984年,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南极乔治王岛到现在,南极科考队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一代又一代的南极科考人员,把足迹留在了那样一个充满科学之谜、冰封雪埋的世界里。虽然说那一天已经成为过去,但是那几代人愿意为了科学、为了国家、为了人类,献出青春乃至生命的精神,值得被永远铭记。第十二期 青春
【札记】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不管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开场白】
青春仿佛是一种宣言,它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也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青春也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那今天就让我们在那些也许正青春,也许不再青春的人们的身上,去感受青春永恒的魅力。
【结束语】
终于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了,我还记得节目开播的那一天,我站在这里对大家说,你好。我们那期节目的主题词是遇见,我说希望这一次的遇见让我们彼此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我感受到了。感谢所有来到这个舞台上的朗读者,感谢所有走进我们朗读亭的朗读者,感谢所有热爱《朗读者》的观众朋友们。
有人说,青春是那么美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消逝得太快,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拼尽全力,好好生活。感谢收看《朗读者》,明年再见。
第五篇:关于《朗读者》
关于《朗读者》
09中文(1)班0905010034邓秋婷
与《朗读者》的第一次接触,是文学概论课堂上詹老师您给我们播放的电影《朗读者》。您在播放前就说,有人把这部电影称为色情电影。看完影片后,我个人并不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这是一部拍得非常成功的电影,它在放荡中突显高尚、在邪恶中突显善良、在肉欲中突显人性的具有启发的教育意义的影片。中国的电影极少有能与之媲美的。
影片中的色调、音乐以及环境,让我觉得压抑和沉重,并不是单纯地被里面的情爱画面所迷惑,而是让人去思考这些场面发生及发展的意义所在。我不想去谈太多关于关于影片中描写性爱的场面,也不想去追究影片的教育意义所在,更不想去评议米夏与汉娜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爱情。我只想知道,汉娜极力掩饰她是文盲这一事实的动机。
其实,在影片开始直到汉娜和米夏复活节出去郊游,我都完全看不出来原来汉娜根本不识字。在和米夏一起时,汉娜要求米夏为她朗读,看起来她是那么地热爱文学作品,就连做爱都和朗读联系在了一起。在米夏给她朗读各种文学作品的时候,她是那么地投入、那么地享受,因此当知道她是文盲时,这让我觉得有点匪夷所思。我本来以为,看完影片我就会豁然开朗,可是看完后,我还是很不解。再加上看完后,老师您又犀利地给我们抛下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谁是朗读者?书中的朗读者还有哪些人可以充当?在米夏给汉娜朗读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了《奥德赛》和《一个牵着小狗的女人》,有和内涵?还有,原著的封面上写着“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你又是怎么看的?
带着这众多的疑问,我有强烈的愿望想去看看原著。也许是机缘巧合,我刚走进中文阅览室,就看到了崭新的《朗读者》译本,我那个激动呀,这真是个不小的惊喜(要知道,当我想要写下这篇文章,想再去图书馆借来重温一遍的时候,却再也找不到了)。曹文轩先生在序文里就说:“一部好的小说,既应当是单纯的,又应当是错综复杂的„„既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又有许多迷惘与困惑”。克里斯托夫·施扎纳茨说他把这部小说一夜读完,我也是一次性地一夜把它读完了。或许是我的文学素养还十分有限吧,也或许是因为《朗读者》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蕴特别丰富,对于老师您所提出的那几个问题以及对于汉娜,我还是觉得非常困惑,感觉似乎知道了答案,却又好像无法触及。在这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我仅仅是谈一下个人的浅见。
对于书中的朗读者,我个人觉得,可以包括米夏、奥斯维辛集中营中那些被汉娜挑选出来的女孩以及法庭上对汉娜进行审判的所有人。汉娜和米夏相遇,到后来发生关系后,汉娜让米夏给她朗读一些文学作品,只有这样才和他做爱,这些细节,电影和小说中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在这里,米夏是朗读者。而分离八年后,在法庭上,米夏和我们一样,才知道汉娜当初在看守犹太人时,也曾让一些女孩为她朗读。在这里,那些女孩也是朗读者(但我却不明白,为什么汉娜挑选的都是女孩?为什么不会是别的年龄阶段的女的或男的?)。当汉娜被捕,接受审判后,那些对她进行法律的、道德的审判的人们,他们代表所谓的正义和法律,向汉娜宣判她的罪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朗读者。
在小说的后两部分,我所接触到最多的词汇,就是“麻木”二字。在汉娜一案中,审判者们是麻木的,旁听者是麻木的,虽然他们对汉娜被指控谋杀了300名犹太人感到义愤填膺,但他们的思想是麻木的。只有汉娜,她表现出了丰富的性格。她在听别人朗读时,“她时而嫣然一笑,她时而嗤之以鼻;她一会儿愤怒难当,她一忽儿又击掌赞赏”,汉娜完全沉迷于故事情节中,尽情享受文学作品给她带来的快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面对曾经的伙伴的栽赃时,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她是一个文盲,保有其最后的尊严,她宁愿选择承认罪行,选择了终身监禁。
小说极富逻辑性,对于汉娜是文盲的这一事实,小说中曾有多次暗示。
第一次是米夏和汉娜在一起好几天后,想起要问汉娜叫什么名字。汉娜也就顺理成章地问米夏叫什么名儿。书中是这样描写这一细节的:“我转意一想,她原该知道的。那会儿,刚好时兴把学校用品夹在胳膊底下,而不再放在书包里。我把那些东西全放在她的厨房桌子上,上边都写着我的名字:在本子上、在我学习过的书本上,还用牛皮纸包得好好的,封面上贴着书名和所有者的名字的标签。可惜,她一概视而不见”。汉娜哪里是视而不见?她是见而不知啊!
第二次,在汉娜问米夏会不会外国话,并让米夏给她朗读外国小说时,米夏由于作业已经做过了,不怎么想再读一遍,他想让汉娜自己阅读。汉娜却不同意,她巧妙地说:“你的声音特别好听,小家伙,我情愿听你念,比我自己读要好多了”。汉娜就是这样,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她是文盲的秘密。
第三次,在电车事件上,汉娜和米夏之间爆发了第一次激烈的争吵。对于他们之间争吵的原因,米夏曾想过用书信的方式和汉娜沟通,可是他给汉娜写了两次信,汉娜都无动于衷,毫无反应。当米夏问起她的时候,她马上就说:“你怎么又来啦?”这不是欲盖弥彰吗?
第四次,米夏决定复活节假期和汉娜骑自行车去郊游。在出游的前夕,米夏想把设想好的路线在地图上指给她看,汉娜却闭目塞听地说:“我现在定不下神来。再说,小家伙,你搞出来的总错不了”。在旅途的过程中,汉娜让米夏选择旅行方向和决定路线、找过夜住的旅馆、填写住房登记,她只要签个名就可以了,吃饭时吃什么也有米夏来点。电影中对于点菜这个细节有一个特写,我们也是在这里才终于发现,原来汉娜根本不识字。
第五次,他们在出游的旅馆中发生了唯一的一次争吵。原因无他,有一天早上,米夏出去只是想把早餐带上楼,顺便想去花店给汉娜买一束玫瑰花。他出去之前在床头柜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早上好!我去取早餐,马上回来”。可是,当他回来时,发现汉娜站在房间中间,衣服刚穿了一半,气得发抖,脸色苍白。汉娜诘问米夏怎么能就这么走了,接着就嚎啕大哭,用腰带抽打米夏,不断的捶打米夏。她是那样害怕米夏就这样走了,把她丢在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至此,汉娜一贯强势的形象没有了,她的脆弱完全表露在我们面前,她像个小女孩般无措。
最后一次,也就是米夏发现事实真相的时候,却是在他们已经分开八年后。米夏作为法学院的学生,参加了审判二战中纳粹罪行的听证会。他惊愕地发现汉娜竟然是被指控谋杀了300名犹太人的纳粹战犯。审判的后面阶段,面对别人的栽赃,面对曾经的战友把写报告的责任一致推给她时,汉娜刚开始还为自己辩解,说报告不是她写的。但当一名检察官提出要请专家来进行笔迹鉴定时,汉娜听着他们对这个提议的可行的讨论,“几次想要讲什么话,或者问什么话,越来越坐立不安。最后她说:‘你们不用请什么笔迹专家了,我承认报告是我写的’”。满庭哗然!
至此,过去的一幕幕如影片般在米夏的脑海中过了一遍,他恍然大悟。可是,也许在他的内心里,也存在着像我一样的疑惑:为什么汉娜宁可认罪也不承认自己是个文盲?也正是因为这样,米夏才去参观了试图霍夫的集中营,甚至想去监狱里看望汉娜,去问个明白。最终,米夏还是退缩了,他没有勇气去面对汉娜。我无法用法律甚至道德的标准去评判米夏的所作所为。最后,米夏却说他懂了,“她对自己不会读写很难为情,宁愿离我而去,也不肯有所暴露”,“难道汉娜对身为文盲的羞耻感如此深重,值得她在审判庭和集中营这样表现?难道作文忙比当罪犯更加丢脸吗?泄露自己是文盲比坦白自己是罪犯更加可怕吗?”看来,米夏也不是真的懂了。他说他懂了,而我却觉得他还是和我一样,没能想明白汉娜在法庭上认罪的动机。
记得看完电影后,老师您让我们在课堂上做了个小小的讨论,有同学谈到汉娜这样做是出于对知识的向往和尊重。我想不明白,对知识的向往和尊重与认罪及承认自己是文盲之间存在着矛盾吗?也许汉娜真的很渴望、很向往知识,也许汉娜知识受当时德国社会对知识的推崇的影响,但我个人认为,汉娜之所以这样做,也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她内心的自卑和虚荣,以及对自己是“文盲”的恐惧。
我们来看一下,小说中写到,有一次欢爱过后,米夏说他要被留级,因为生病缺了太多的课,如果要跟上班上的同学,就得像个白痴一样做功课。汉娜听到后勃然大怒,“做功课就是白痴吗?白痴?那你认为卖车票、打洞眼算什么呢?”她突如其来的怒气让米夏感到莫名其妙。其实,汉娜只是用生气来掩饰自己的自卑。连学习知识都是白痴,那她没有知识,又算什么呢!
而复活节出游那次意外的争吵,只是因为汉娜以为米夏丢下她一个人,离开了。她是恐惧的,她“气得发抖,脸色苍白”,抽出连衣裙的细皮带,直接就向米夏的脸上招呼过来。她是怕到了极致,最后只能像个无助的孩子般哭得歇斯底里,通过伤害米夏来填补内心的恐惧。她怕米夏把文盲的她遗弃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她不知道她该怎么办。
汉娜自卑、虚荣,她害怕别人知道她是文盲后会看不起她,更不愿让米夏知道,于是总是小心翼翼地去隐瞒,深别人发现。她相一致惊弓之鸟,受不了一点刺激,更不惜以她的人身自由来换取那一份虚荣。
不得不说,汉娜的这种做法是愚蠢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个女人在战争年代放弃安定的生活,应征做了集中营的女看守;继而又在审判期间最终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权益,宁愿认罪被判终身监禁。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她想保有自己最后的尊严,不想让自己的自卑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了守护自己是文盲的这个秘密,汉娜打算走完她的一生。
值得欣慰的是,米夏在汉娜入狱十年后,给她寄来了他自己录制的磁带,汉娜重新找到了希望,逐渐地学会了认字、阅读,甚至学会了写信。虽然只是简短的几个字或一两句话,即使她的笔迹像小孩子的笔迹一样,但是汉娜终于可以抛弃自卑,找到自信,然后重生。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汉娜迟疑而又坚决地踏入了一个通向文明进化的狭窄门洞。在那个显得拥挤的阅览室里,她第一次提出了“借书”的要求,她不再恐惧,因为她将不再是文盲。
小说比电影更有震撼力。作家毕飞宇就说莫言曾对他说过,最好的小说一定是叫人欲哭无泪的。而《朗读者》就是这样的一部小说。而对于电影,还有一个让我觉得疑惑的地方:汉娜明明是不识字的,影片中却是由于汉娜写的一手好文章而要把她调去后勤办公室当文员,汉娜不得不离开。我很纳闷,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如何会写报告?也许有人会说,汉娜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伪造“自己写的报告”。可我们都知道,汉娜不愿让别人知道她是文盲,她总是独来独往,交际圈子很单纯,谁能帮她呢?她又怎么会让别人帮让她呢?
正如老师您所说,这部小说很值得去细细研读,但我的文学支撑还不够,还有许多有疑问的地方,原著已经读了两遍,电影也已经看了两遍了还是没有弄懂。也许要再多读几遍,并且加深一下理论知识的学习,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以上仅是我个人在阅读和观看了《朗读者》之后所得的一点点感悟,也许有失偏颇,还望老师见谅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