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艺术的杂谈-仲呈祥演讲录心得
关于艺术的“杂谈”
——读《仲呈祥演讲录》
冯 巍 《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9日 14 版)
《仲呈祥演讲录》(作家出版社2013年5月版)总计收入了59篇演讲,所谈涉及美术、音乐、动漫、歌曲等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聚焦在文艺批评领域,有很多演讲题目就直接指向批评,像《必须坚持“美学的历史的”文艺批评标准》《科学发展观与文艺批评断想三题》《时代召唤实事求是的文艺批评》等。其他举凡讨论电视艺术理论与美学建设、影视艺术创作现状、当前艺术学学科发展,以及倡导“读点哲学”、敬畏经典、艺术“养”心,也始终都在关心文艺批评的进展。这些跨越了艺术门类壁垒的“杂谈”,令人在闲庭信步之间,也可以听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悦耳之音。比起作者那些严谨的论文,它们越发显现出生动、鲜活的语言风格。但是,作者依然是从哲学的高度审视着各个艺术门类,并且对文艺批评自身的软肋现象和不良倾向提出警示,其中,统摄全书的关键词有三,即文化、坚守、人才。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以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都是近来的热门话题。作者把文化自觉看作是人民自信、民族自强的根本保障,认为必须警惕或隐或显的“专制”文化和“娱乐至死”文化破坏民族精神。如果忘记了用理想之光去引领大众,文化的根受到破坏,就会影响一个国家、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他还明确提出,文化创意之“意”是意义之意,不是“创”钱之意。就其长远价值而言,“文化含金量”的重要性远远超出经济效益的含金量。文化如水,其宗旨在于“化”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饮水思源,都要遵循文化建设的常态规律,文化的发展只有日积月累才能水到渠成。其中,《氛围说·宝塔喻·引领论》一文简明扼要,可以称得上浓缩了作者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核心思想。
作者从文化自觉着眼,进而关注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背景下的艺术自觉问题,《2011:升为学科门类后的艺术学》一文被放在了全书的开篇位置。他在多次演讲中从各种角度在论证,一个民族只有善于彰显艺术自觉功能,即能够坚守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人文精神,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这种文化“坚守”在艺术领域具体表现为:艺术和艺术教育要自觉坚守全民族神圣的精神家园,艺术学科建设要自觉坚守体系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客观规律,文艺批评要自觉坚守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和历史的标准,艺术工作者要坚守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他极为反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大跃进”式发展,指出民族的文化艺术大厦的栋梁支柱应该是一部部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筛选的经典作品,如果为了所谓的繁荣,纵容艺术创作与批评鉴赏采取颠覆、戏说、解构的立场,将会导致大厦的坍塌。
因此,作者特别看重对于人才的合理安排,强调一切要以“人才”为本。他在演讲中常常以崇敬的心情谈起那些学人典范,比如,《“真名士”与“大作家”》《艺术家与评论家关系的典范》《又想起了钱学森与费孝通大师》等。其中,强调文艺批评家尤其要拥有独立品格和尊严。他认为,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高素质、高境界的人才;培养并熏陶出高素质、高境界的人才,需要科学的文艺批评。文艺批评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社会构建一座坚实美观的民族文艺宝塔,准确地给予不同思想品位、不同美学格调的文艺产品以宝塔中适当的位置,为现实社会营造一种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心灵滋润、灵魂净化、精神提升的文化环境和艺术氛围。文艺批评的科学性,就体现为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审美批判。只有把握好艺术的前进方向,同时实现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第二篇: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教授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说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教授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说,只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抓住文化之根,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
所谓的文化自觉,一是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当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作为社会经济重要支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并且遵从这个规律,自觉地提高文化对历史进步、社会前行、人民幸福的时代担当和重要职责,这是学习全会《公报》后留下的深刻印象。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文化是流淌在一个民族肌体里无处不在的软实力。文化建设的规律在常态,是长期积累、水到渠成的,万勿操之过急、违背规律。一定要尊崇规律,而不能搞冒进,也不能够为了政绩搞突击,要循序渐进,这样的文化才是夯实了基础的,才是能够真正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的。
所谓的文化自信,是要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自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要充分自信,包括从我们现在倡导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直到我们建国以后的红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革命文化,要充满自信。同时,要对我们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对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一元化指导作用要充满自信。
仲呈祥指出,现在尤其要注意的是,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大厦的重要基础的那些经典作品,优秀的作家、艺术家,要怀有敬畏的心态,不能够搬用一些西方人性深度的观念,随意地进行解构、颠覆,否则,很容易把作为文化大厦的支柱精品,一根根支柱都给拆卸掉了,整个文化大厦就会坍塌掉,中华民族就会失去致力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文化之根,那是有完全违背中央指示精神的。
全会强调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传统文化要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强调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这主要是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体现的符合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和我们今天要弘扬的价值取向这个顺势去丰富、深化和发展它。
张希贤认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铸建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遵循综合国力和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第一点是综合国力的国际文化影响力,第二点是民生建设的国际文化影响力,第三点是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四点是制度文明的国际影响力和穿透力。
第三篇:2018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状元学姐高分最全经验心得——终于实现最初的梦想(新祥旭)
2018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状元学姐高分最全经验心得——终于实现最初的梦想(新祥旭)
我是16届学生,北大的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我报的文化产业方向。这个专业两个方向一共要3个人,报下分数吧,英语77、政治78、艺术学理论125、文化产业118,初试第二,复试第一,几年的辛苦和努力没有白费,内心有无比多的感慨和激动,最感谢的还是我的专业课老师们。加入新祥旭这个大家庭,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和老师们。真的非常荣幸。因此我想写出自己的考研心路历程。
从2015年春天,我开始准备考研。但如果从大学英语四级准备开始,我已经为报考北京大学准备了整整四个年头。冬天的清晨五点起床,对着学校的湖泊大声朗读英语;酷暑困倦的午后,呆坐在自习室汗流浃背;感觉不够努力时,一晚奔跑十公里。这都是我在备考期间所经历过的。
这一路走来,我从未创造过奇迹。我的每一步都走的异常踏实。我一直仰望星空,但从来都只相信脚踏实地。
四年来,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准备英语。相对于专业课,英语作为我的致命硬伤,是我最大短板。大二时,最大的困难并不是考研,而是英语四六级。因为这关乎到我是否能取得毕业证。当时的我想得很远。我认为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无论以后是否考研、从事怎样的工作,英语都非常重要。我务必学好。
阅读不好,就一篇一篇的做。练阅读技巧、培养语感。一学期做完两大本。听力、作文不会写,就每天背。清晨五点开始听CNN、背诵长难句。晚上默写、做套题。
也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我开始了四年的自习室生活。对于一个高考英语不及格的人来说,创造奇迹根本不可能。于是我开始用笨办法:买一本四级单词、两本阅读练习册、下载好所有真题听力,一步一步慢慢来。
应对考研英语,我同样也没有神乎其神的奇迹之法。我甚至选择了比准备四六级时更笨的办法:每天做一篇考研英语阅读真题,做好后一字一句的翻译成中文,划出单词、挑出语法点、找出翻译问题、找出错题为什么会错——一篇阅读做下来,单词、阅读技巧、长难句、翻译全部解决。
单词不会,就一个一个抄在本上,一个词一个词的抄下英语例句。每天十个、二十个,抄了整整三百多页。
二、政治 政治这门考试最简单。我觉不然。我是从六月就开始准备了,正是由于有一些流言的散布,才会使无数考生在这门科目上折戟。所谓“十二月准备都来得及”的说法最是害人害己的。这句话,只针对英语、专业课准备都十分妥当的同学。而大多数人到了十一月、十二月便开始抓瞎。英语、专业课一股脑全轰炸上来,这也顾不上、那也来不及,此时哪还有时间应付学也学不明白的哲学原理?临时抱佛脚,狂背概念?很抱歉,到了十二月你可能根本没有这些时间。背不下来的概念和做不对的政治选择题只能增加你的焦虑,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十月开始,各大辅导班、著名老师都开始推出预测和热点。这时开始复**、开始抠最难的哲学题最合适不过。
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预测卷开始上市。做大题、狂背、复**选择题错题一气呵成、按部就班。
有需要就去报班听课。参考书随大流,千万别选偏门的参考书。
三、专业课
专业课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看书要细,做题更要会归纳总结。
北大基本上所有的题目都是非常灵活的,因为考题全是开放性的。给6道大题让挑5道来任意发挥,然后就是北大的碾压答题纸,厚厚一沓,不要觉得开放性的好得分,其实问的东西很细的,比如详述声无哀乐理论。看了就直接石化了,北大艺术学院那几个大拿出的,最重要的是叶朗先生吧。他出的的中国美学史大纲简直就是考点啊。为此我总结了他整本书的内容到最后就狂背,果然好使,上战场就再也不用担心没话说了,其次,还可以看他老人家讲的网课,很详细的啊。如果不知道美在意象、什么是美就真的不用考了。
而大题更加注重结构,如果你准备考研的时间比较晚了,那么请重点抠结构,没有结构一切都免谈,因为如果你理解了结构,内容是不用准备的,考场上随意驰骋就好,艺术基础的简答论述可以根据各个章节总结出重点的部分,艺术综合更加关注热点,大题是最难把握的,当然也是分数高下的分水岭,考前一定要至少模拟一次,体验下具体答题的时间的统筹分配,至少无论怎样一定要全部答完。文化产业管理:这个可能要结合实际来谈了,因为有的题目也是让你结合案例来写,比如结合案例来谈创意驱动,还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还有关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园区经济等。此外还要了解一些国际文化产业知识,比如伯明翰学派,法兰克福学派,霍尔的编码解码,本雅明的光晕。反正这个专业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之所以能够考的分数还可以是因为没有疏忽树上的细小细节,不会的一定要划重点,新祥旭辅导班老师上课时候给你讲的重点知识你一定要牢记脑中。
这个专业大概每年都报60人把,4-5人进复试,要3个。因此要是想考上的同学,政治英语都70,两门专业都120以上就差不多了。以上就是我分享自己的考研心路,文字可能非常欠缺,但是都是自己亲身所感,考研的经历只有自己才会知道,我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有好的指引作用。
我的考研之旅结束了。过程很痛苦,但也很快乐。我痛苦着前途未知的奋斗、不得不忍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压力;我兴奋于我终于有机会和时间亲近艺术,寻找艺术与我的生存意义。庆幸着,我最终终于走进了我一直梦想着的燕园。最后感谢父母感谢新祥旭的老师负责人的服务。
一路走来,脚踏实地,才会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