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与启示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与启示
转载日期:2012-7-17 23:16:00 来源:求是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改革开放全局出发,审时度势,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短短18年间,上海浦东已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冷僻乡间到繁荣市区、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在浦江东岸崛起,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立足国家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
浦东新区由上海市原三区二县的全部或部分区域组成,面积570平方公里,包括6个功能区域、23个街道、镇,常住人口305万。浦东开发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它先后经历了形态开发(1990—1995年)、功能提升(1996—2005年)、综改推进(2005年至今)三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经济总量实现超常规增长。浦东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2750亿元,年均增长18.2%,财政总收入比1990年增加了77倍。经济总量占上海全市的比重由1990年的1/12上升到2007年的近1/4。浦东以上海1/6的人口、1/1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近1/4的GDP和工业总产值、1/2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和1/3的外资引进总额,中资银行存贷款总额约占全市的1/3。
发展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开发开放之初上海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发展成为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0年的3.7∶76.2∶20.1调整为0.2∶47.5∶52.3。城市功能不断提升,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已经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功能载体。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投入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新建了一大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日趋良好,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绿化面积24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1%。
开发能量得到深层次体现。通过开发开放浦东,上海经济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功能实现了由工业基地向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的转型,正向着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迈进。通过开发开放浦东,带动了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的飞跃发展,形成了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浦东的“窗口”、“舞台”角色越来越明显,“示范”、“带动”功能日益增强。
现代化新城区开发建设的创造性实践
对于浦东的开发开放,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了目标方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浦东开发晚了,是件坏事,但也是件好事。可以搞得好一点,搞得现代化一点,起点可以高一点。”江泽民同志强调:“浦东开发开放是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出发提出来的,一定要集中力量把浦东开发这件大事办好,不断使浦东开发开放工作跃上新高度。”胡锦涛同志要求:“继续搞好浦东开发开放,加快体制创新,提高外向型经济层次,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可以说,“高起点”既是党中央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的要求,也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浦东开发开放确立的发展思路。
坚持规划先行,初步形成“一轴三带六区”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高标准、系统化的规划原则,指导高起点的浦东开发。浦东的城市规划布局,跳出了“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功能分区、多心组团”的规划理念,按照功能定位进行城市形态和产业规划。围绕发展金融、贸易、科技创新等功能,最早规划建立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四个特色鲜明、功能各异的开发区;其后规划建设了浦东国际机场,成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三林地区规划布局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体场馆,成为浦东会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按照这一总体规划,浦东已基本形成了“一轴(从上海虹桥机场到浦东国际机场的上海城市发展轴)、三带(沿黄浦江发展带、中部发展带、滨江临海发展带)、六区(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三林世博和川沙(机场)六个功能区域)”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初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围绕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的目标,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浦东开发开放中集聚世界经济的精华,推行金融贸易先行、高新技术产业先行的产业发展方针,精心挑选外资项目,大力培育和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大企业。浦东引进的1万多家外资企业中,绝大多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属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225家在浦东投资了404个项目,使浦东越过“三来一补”的初级加工阶段,直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初步形成要素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浦东开发中坚持以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成立了开发公司,政府通过“资金空转、土地实转”的方式把土地注入开发公司,开发公司则利用土地资本筹集资金,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要求进行开发区的形态和功能建设,由此开创了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浦东开发建设的全新模式。率先建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钻石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场,集聚了500多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初步形成了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基金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探索成立了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为国有资产有序流动、促进科技与资本对接、外资和跨国并购进入等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初步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浦东开发之前绝大部分是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基础比较薄弱。面对开发开放以后城市化加快推进、人口大量导入的情况,市委、市政府在积极推动浦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支持浦东社会事业和文化建设。新建扩建了一大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城乡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并轨,推进社会事业管办分离;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民步行15分钟文化圈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平均每天有社区(小区)广场文化演出,每月有近百场不同层次的群众性文艺展演;大力进行环境治理,绿地总量是开发之初的25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开发之初的45倍,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等称号。
坚持体制创新不停步,初步形成新型管理体制。上海市委、市政府采取新区、新事、新办法,积极鼓励浦东进行体制创新,支持浦东“东事东办”、“特事特办”,为浦东先行先试提供了有力保障。浦东开发之初,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浦东开发领导小组,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浦东进行了体制探索,按照“党政合署、政企分离、强化综合部门、实行大系统管理”的原则设置政府机构,机构减少了2/3,人员减少了1/3,把传统体制下4—5个部门的职能综合到一个部门,变原来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为部门内部的工作关系,提高了管理运作效率。
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启示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中起到了枢纽作用。它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重要标志,是我国深化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田,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是我国东部沿海成功推进开发开放的生动典型。浦东开发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我们诸多思考与启示:
启示之一:解放思想是推动开发开放的一大法宝。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实践也是解放思想的生动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内政治**和国际苏东剧变的严峻考验面前,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开发浦东的战略决策,把上海推向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进而形成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布局,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的政治勇气。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化为创造性实践,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浦东开发开放,努力做到起点更高、后来居上。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突破发展瓶颈,不断实现新跨越。
启示之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开发开放的根本指针。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证明,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定位上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体现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体现连续性、稳定性、开拓性的有机统一;在发展目标上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水平,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在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获得发展新动力;在发展模式上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城区与郊区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与社会和谐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启示之三:共建共享是推进开发开放的动力源泉。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证明,开发开放的成功既得益于广纳贤才、群策群力,让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开发建设,又体现在人民群众共享开发建设成果,正是这种共建共享机制,成为浦东开发开放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18年来,浦东共培养、引进各类人才46万多人,年均增长17.7%,形成了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用人机制,营造了“鼓励成功、宽容失败”、“选择浦东、选择成功”的创新创业环境。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浦东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2007年浦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73元和12246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14.9倍和8.2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3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近1倍。“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已成为历史。
启示之四:一流党建是带动一流开发的根本保证。1993年上海浦东新区党工委成立伊始,就明确提出“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的指导思想,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凝聚”、“三服务”、“三覆盖”的党建工作创新思路:以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为目标,以党的上级组织为基层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都为群众服务为载体,以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制度覆盖为保障,做到开发建设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在党建中,浦东把廉政制度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强调“廉政也是投资环境”,设置了三条“高压线”(不准擅自向有关部门开口子、写条子、打招呼;不准利用职权为亲属好友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在工程发包中利用职权捞取好处)、两道“防火墙”(任何开发公司负责人不准擅自决定公司的资金拆借,不准擅自以公司名义为他人做资金担保),加强干部作风养成教育,从而保证了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 联合调研组 执笔:陈高宏 刘世军 李幼林 周溯源 李文阁 闫玉清)
第二篇:古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经验及启示
古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经验及启示
来源:《党史博采》 作者:王耀杰
古巴共和国作为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处于美国的经济封锁之中,其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十分巨大。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建设社会主义,并取得一定成就,实属不易。分析研究古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总结其中经验,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从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至今,古巴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巩固革命政权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过程。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古巴犯过超越国情和阶段、急于冒进等错误,而且也遭受过巨大的挫折。
但古共和古巴人民善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不断调整政策,适时进行改革创新。从1993年开始,古巴逐步调整政治和经济政策,根据内外环境特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途径。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古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走出了苏东剧变对古巴社会带来的危机,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古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基本经验古巴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也走过弯路,但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调整政策,并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始终坚守社会主义制度不变向,从而加深了世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纵观古巴60多年的社会主义探索道路,有一些基本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并结合本国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古巴共产党从建立时就明确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在1976年宪法中把它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1991年,古共“四大”在党的指导思想中又加进了马蒂思想。与此相适应,1992年宪法把国家的指导思想改为“马蒂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政治社会思想”。1997年10月召开的古共五大在其核心文件中称:古巴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列主义、马蒂思想和卡斯特罗的思想为指导的政党。马蒂思想和卡斯特罗的思想成为新的指导思想。
几十年来,古共始终重视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理论的教育,规定每个新党员必须接受100个小时的党性教育,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进党校学习。古巴全国14个省和140多个市县都有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蒂和卡斯特罗的著作是党校的主要课程。
(二)古巴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古巴坚守社会主义的关键。
现在的古巴共产党是1961年由原七?二六运动、人民社会党(原古共)和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合并而成,1965年改现名。古巴共产党在建党之初,既反对左倾宗派主义,又反对右倾分裂主义,保持了党的正确方向和党内团结。在苏东剧变后的非常时期,部分党员对古共的思想和主张、对社会主义产生动摇,出现了退党脱党的现象,古共仍然坚守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并加强了对党员思想素质和政治水平的提高,强调党员的先进性和坚定性。古共规定,吸收新党员要通过群众的推荐和评议,保证新党员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这些措施,都保证了古共作为古巴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纯洁性和坚强性。
(三)造福人民、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古巴社会主义生命力的重要体现。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农民通过“土地改革”得到了土地,城市居民通过“城市改革”得到了住房,并且从60年代以来古巴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迅速建立了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襁褓到坟墓”无所不保的社会保障,使古巴人从社会主义制度中切身感受到获得了实惠。多年来,古巴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尽管现在进入困难时期,这一制度也未改变。从小病到大病,从挂号到诊治,从手术到住院,一律享受免费待遇。古巴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率已达100%。虽然目前古巴的物资还不很丰富,人们生活还有些清苦,但绝大数人都是社会主义的受益者。古巴大而不倒、压而不垮,一个重要奥秘就是人民群众从革命和建设中得到了实惠,他们是古巴社会主义的受益者和拥护者,从而使古巴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四)爱国主义是凝聚古巴人民的强大精神纽带。
古巴曾遭受400年的西班牙殖民统治,在第二次独立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时(1989年),美国以援助为名乘机占领古巴。在20世纪上半叶,古巴实际上沦为美国的殖民地。1959年革命后,古巴才取得了真正的独立。1959年的革命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独裁的民主革命,在这场革命深入发展时,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当时美国想控制古巴,甚至想直接吞并古巴,阴谋未逞后,美国对古巴就一直持仇视态度,在经济和政治上实施封锁。革命后40多年的现实表明,外部压力产生的强大爱国情感是古巴民族独立的最强大精神动力。古巴人民具有争取民族独立的光荣传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他们决不答应重新回到殖民地时代。因此在古巴,社会主义和民族独立是密不可分的。古巴把人民对殖民主义的痛恨、对古巴民族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的信仰结合起来,把人民对美国多年封锁的仇恨转化为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二、古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主要启示
作为同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古巴虽然在国际环境、内部发展和经济实力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但古巴在社会主义艰辛探索过程中的一些宝贵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一)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必
须实现基本指导思想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一个社会主义政权想要长期存在,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只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可以多样化,也应该多样化。古巴共产党在坚持马列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马蒂思想和卡斯特罗的思想,这和我党始终坚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实现具有本国风格和本国气派的指导思想,这一基本原则应得到坚持和弘扬。
(二)必须注重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共产党是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想带领全体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党必须时刻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注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永葆党员干部的纯洁性。古共在注重自身建设方面的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首先要在严把入口关上下功夫,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吸纳入党;要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坚定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形成廉政文化,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党的建设搞好了,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真正迸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三)要时刻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依靠力量。
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要想长期存在,必须使自己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一边,始终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注重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从而始终得到绝大数人的拥护。只有建立了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得到拥护和坚持。把人民群众团结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周围,就要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始终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真正使人民群众从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实惠,这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清醒认识和时刻坚持的基本原则。
(四)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要树立起凝聚全体人民意志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能够激发全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能够调动全体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古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时刻不忘用爱国主义来凝聚全体国民的意志,这也成为古巴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坚守住社会主义旗帜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把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将有助于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分层次地做好教育引导,真正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下。
第三篇:2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的探索的贡献和历史局限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而保障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在经济上摆脱了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局面,一个崭新的中国站稳了脚跟。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进一步壮大,为改革开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956年,我们党开始集中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道路探索的标志性起点是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的提出。这也为八大的顺利召开做好了相应的理论准备。
就国内而言,当时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准备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阶段。建设之初,由于经验不足,我们党提出“学习苏联”有其历史的必要性。但任何经验都不能照抄照搬,而且苏联的做法也并不都是成功的。因此,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应该说,《论十大关系》主要讲的是经济问题。我认为,《论十大关系》和党的八大的核心与实质,是要解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但在实际上同时又涉及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的问题。
就国际而言,1956年2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对世界各国共产党破除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坚定地走适合自己国家革命与建设的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由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放弃了一些十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资本主义国家也乘机掀起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新浪潮,从而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巨大的困难。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强调了要“以苏为鉴”,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标志着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已经开始。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发表了《联合公报》,这实质上就是“开放”的一个重大突破。在美中关系趋于好转后,其它西方国家便争先恐后地与中国建交,到中国投资,为中国带来现代化所需的先进科技。
当然,后来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这种可贵的探索没有成功,但是也
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思想遗产。在认识到错误的同时,也应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王震曾表示,“四项基本原则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很重要。中国丢掉了毛泽东思想就是灾难!”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毛泽东的未竟之业和思想财富,总结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成果,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断探索,逐步开辟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八大以后,毛泽东在其发表的著作及多次谈话中都表明,要进一步解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诸如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与农业并重;不能把商品生产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生产同样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要发展商品生产,按价值规律办事;实行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和过分悬殊,等等。以及“从一九五八年起,我们就确立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只要有可能,就发展同世界上任何愿意和我们往来的国家的通商贸易关系”;“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需要交换”;“世界各国,什么地方有好东西,统统学来”等思想,实际上就是为适应当时情况而提出的关于改革和开放的思想。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毛泽东在关注进一步进行经济战线
革命的同时,更关注如何进行政治和思想战线的革命的问题。他对于此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都是试图进一步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可能是鉴于苏共二十大及其所造成的后果这一严酷事实,使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以后,更多关注党在执政后如何防止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为什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有益的探索还是在探索中出现的错误,这都对以后我们党在新时期逐步形成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最终确立作出了贡献。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及其经验,是十分丰富的,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明确提出马列主义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苏联和别国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
第二,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
第四,提出了经济建设的一些基本方针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第五,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一是针对斯大林在一个长
时间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观点。但可以通
过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部
分加以解决。这实质就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二
是针对当时高度集中的体制,地方和企业没有自主权的情况,提出了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其它一些独创性的探索。一是提出了社会
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
搞经济建设意义重大。二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现实意义
首先,这种探索反映了毛泽东的创新精神。即选择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一方面是对国际教条主义的宣战。另一方面,毛泽东不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
其次,毛泽东在探索中形成的正确理论、观点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再次,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做的成功探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来源。
历史局限性:
社会主义刚起步,缺乏可借鉴对象,我国是摸着过河,资本主义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
第四篇: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什么启示
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什么启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建国初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1956年后,中共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今天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正在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取得了成功,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照搬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结论.不照抄别国的现成经验,而是对中国的国情和阶级状况作出了科学的具体分析,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路线、方针和政策,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今天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任何照办照抄别国经验的做法,都会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损失。
第二,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党的正确领导是引导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今天我们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更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加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第三,必须处理好改造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触及千家万户和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处理不好改造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不仅不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而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科学地制定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在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提前超额完成了“一五”建设计划,较好地处理了改造与发展的关系,保证了社会的平稳发展。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面临着如何处理好改革与发展关系的问题。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借鉴。
第五篇:XX村探索小康村经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启示
探索小康村经验 推进新农村建设
——来自xs县dy镇康庄村的调查与启示
一、基本情况
dy镇康庄村是一个现有36个村民小组,人口12500人,耕地面积17000亩的xs县规模最大的行政村。1958年因“住宅集体化、耕作机械化、土地条田化、水利河网化、大地园林化”和对国家的杰出贡献,荣获周恩来总理签名的国务院奖状,成为全县农村争向学习的典型。近年来,该村在村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新农村建设又呈现出了一番新的气象。先后荣获省政府授予的“文明村”、市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2005年实现农副工总产值1.02亿元,村级公共积累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26元。
二、主要做法
(一)高起点规划建设布局,把规划先导作为第一工程,走科学发展之路。“规划是建设的龙头”。该村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搞好新农村建设各项规划编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项工程”。一是突出规划的前瞻性。依据本村的产业特色和资源特点,对全村产业区、居住区、公共服务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进行了分项规划调整,确立了万亩生态林经复合基地、水果蔬菜立体种植基地、无公害商品粮基地、水稻制种基地、棉花生产基地、中山河特水养殖基地和工业园区的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二是突出规划的科学性。邀请泰州规划设计院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和农民集中居住点详细规划,请县委农办等部门辅导编制康庄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全民创业规划,规划后的村庄布局和三产比重更趋合理。三是突出规划的严肃性。规划方案,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向群众公示,并通过订立村规民约,规范规划建设管理。
(二)全方位构建产业结构,把生产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走产业富民之路。建设新农村首要的是生产发展,找到一条切合实际的产业经济发展路子。该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围绕“栽林果、搞制种、拓特水、强工业、跑运输、输劳务”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村级产业经济,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一是在做特农业上挖潜力。以康庄万亩生态林为基础,大力发展林业复合经济,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00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2000亩、水稻制种基地3000亩、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8000亩。二是在培强工业上求突破。加大技改投入,着力提高企业效益,年产600万砖规模的村办企业砖瓦厂、年产40万张装饰板的木业企业达奥装饰板材厂效益红火,一季度分别实现税收11.5万元和18.3万元。加大引资力度,先后引进的棉花纺织厂、食品加工厂、灯具装饰厂、板材厂、橡胶塑料制品厂、水泥制品厂等10余个企业,成为全村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村“双强”型书记陆伟与张家港客商合资兴办达奥防火装饰材料厂,年产值500万元,利税30万元,吸纳农民40余人,月工资均在800元以上。三是在激活三产上拓新路。搞订单,与安徽德农公司、泰州红旗种业集团公司合作水稻制种达12年,合作领域与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水稻制种规模达3000亩,亩增1600元,参与水稻制种农户达500户,其中投资50亩以上大户40户,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实现收入5000元。跑运输,村现拥有大型客车22辆、货车154辆。活商贸,休闲、餐饮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32户。输劳务,全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3000人。
(三)大力度整治村容村貌,把优化环境作为第一要义,走和谐发展之路。为改变过去“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卫生状况,该村实施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四大会战”。一是实施河塘整治大会战。今春,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疏浚办法,对全村三条主河道和示范点河塘进行了大清理,共挖土21.6万方,清疏河塘128个,达到“河塘无杂草、无垃圾、无漂浮物”的目标。二是实施绿化造林大会战。3月份组织千余劳力,对新疏浚的河堤和万亩生态林进行植树造林,植树25000株,并对部分没有拍卖的树塘进行公开拍卖,优化了田园生态环境。三是实施环境突击整治大会战。把4月份确定为“环境整治突击月”,发动全体村民,对草堆、猪圈、厕所、垃圾等进行全面清理,全村评选出卫生家庭2330户,较卫生636户,不卫生户330户,并进行了公示。四是实施公共服务设施进村入户大会战。加强有线电视、电话、太阳能、广播、自来水等农民生活设施建设,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电话、手机入户率200%,有300多户架起了“太阳能”热水器,还投资2万多元对全村广播进行了维修;争取资金为全村偏僻地方的103户群众通上了自来水,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维修电灌站五座,保证全村涝能排得出,旱能灌得上。
(四)多渠道培训教育农民,把致富群众作为第一责任,走人本发展之路。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受益的主体。没有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突出解决农民观念落后、致富能力不强、向二、三产业转移缓慢等问题,从根本上激活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内在动力。该村以培训为抓手,实施三大培育工程:一是观念更新培训工程。组织35名村民南下华西学习,并邀请了10余名客商来访,面对面与农民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使村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封闭陈旧的思想和落后的观念受到了冲击,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二是就业技能培训工程。邀请县委农办、农林局、科技局、劳动局等职能部门围绕重点特色产业,因人施教,择业受训,培训农民近1000人次,增强了农民群众科技素质和致富技能。目前,全村投资创业农民126人,创业投资总额700余万元,其中年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上规模经济大户达52户,投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为9.6%。三是法制意识培训工程。邀请县、乡司法部门到村组开展“法律咨询入户”活动,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和维护自身权益。
(五)文明化塑造良好风尚,把民主管理作为第一保证,走文明建村之路。从三个方面入手,着力塑造民主、稳固、文明的新农村社会基础。一是用制度规范村务。坚持党管农村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村“两委”联席会议、村重大事项向村党委报告、村“两委”交叉任职等制度,推进村“两委”的协调运转;坚持民主管村与依法治村相结合,建立了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和民主听证等制度,推进村务规范运行;坚持整体建设与精细管理相结合,推行记民情日记、民主评议等制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靠体制保障民权。围绕实现“农民当家作主”,坚持村官本文来源于网络站民选,在村换届选举和村干部职数出现空缺时,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和村委会成员“海选”;坚持村务民管,实行村集体资产由村民理财小组管理,村务报账由理财小组审核,建设项目由村民派代表全程监督管理;坚持村事民决,研究村务请村民听证,村级重大事项交由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投票表决,执行结果由村民评判议决。3月份,对电灌站、闲置民办小学校舍、林田等集体资源相继进行了公开拍卖,为集体节约资金3万余元。三是以荣誉激发动力。选好文明创建载体。专门成立了康庄村农民思想道德建设评议协会,定期开展文明户、新农民道德评议创建活动。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大力推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和村干部“目标承诺”制度,推进村“双强”型干部队伍建设,村干部达“双强”比例达100%。通过村党委引导、村干部引路,党员爱岗争先、带头创业致富的激情高涨,有力地带动了更多的农民群众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三、存在问题
1、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公益性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乡村两级财力有限,捉襟见肘。由于资金上的缺乏,使新村庄建设只能依托公路沿线展开,条带状布局虽然可以节省投资,但也导致新村建设难成规模、千篇一律、影响美观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2、土地置换难,农民集中居住和产业分区建设发展面临现实问题。矛盾主要集中在新村庄集聚、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项目布点、农业生产种、养规模化等方面。而现行的土地政策是一根“高压线”,加之由于种粮享受国家粮食直补、免交农业税等政策,许多农户不愿意放弃土地经营权,不少原来少田户也回来要田。村里因二轮承包时机动地相对固定,导致可调控余地很小。
3、管理滞后,村庄文明创建和规划建设管理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公共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垃圾乱倒、人畜混居现象仍然存在;规划、建设与管理“三管”齐下的协调机制和执行力度没有完全到位,农民仍存在不按规划建房、随意更改设计、违章乱搭乱建的现象。
四、几点启示
1、科学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道工序”,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近几年来,我县不少乡村人平收入、住房等指标均已达到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指标测控进度,基础设施也有较大改善,但是与全面小康的标准特别是“村庄美”的要求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就是一直没有科学的规划作先导,发展思路不明确,产业布局不合理,村庄建设零乱无序,村民建房随心所欲,公共设施破坏严重,环境污染日趋加剧。因此,全面小康建设,规划为本。要“三思(规划)而后行”。大手笔规划不是浪费,而是节约,因为“只有规划的高标准,才有建设的低成本”。要用规划来指导今后的发展方向,用规划来约束村民的行为。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既注重专业性、科学性,又讲究实效性、可行性;既突出经济发展,贯穿生态理念,又能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地域特色。“好的规划也是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之初,康庄村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高起点,聘请高资质规划设计单位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指导完成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全民创业规划编制工作。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长远不落后、眼前要领先”的原则,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远有目标,近有计划,不脱离实际,跟风赶潮,初步形成了规模种养基地、工业小区、农民集中居住点等产业分区发展的雏形。
2、发展生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务。没有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失去了基础和支撑。必须创新工作思路,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用工业化提升农业,靠产业化培育特色,壮大规模、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商贸服务业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等各类新农村生产力发展体系建设。康庄村通过发展水稻制种、无公害蔬菜、优质商品棉、特种水产养殖等高效农业规模基地和订单农业、兴办小型工业项目、跑运输、活商贸、输劳务等多种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使小康村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村里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也逐步得到发展。康庄村的变化告诉我们,必须把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走共同致富的路子,让困难群体也过上小康生活。
3、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在调查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小康村的高度热情,以及对富裕、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强烈向往。开展新农村建设,顺应群众要求,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建设家乡的积极性。目前,有的寻亲访友引项目,有的集资入股办项目,有的送子外出务工,有的义务出工整修街道,有的积极拆旧房建新房,由“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实践证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作为根本的力量源泉,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我们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是帮助农民群众建立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改善生本文来源于网络站产生活环境,探索出全面小康的生产生活模式。新农村是农民的新农村,农民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农民自主、自愿地投身建设,全面小康才具有源源不断的潜力,才能自觉地保证规划建设的延续性,否则只会是政府作“秀”。要积极引导村民“走出去”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增强建设全面小康的信心和觉悟。要克服“等、靠、要”的小农意识,树立自力更生、“舍小利,谋大局”的主创思想,使规划设计、产业开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都有“赤膊上阵”的村民。要认真探索农民自主建设机制,把“筹资、筹劳、出智”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热潮。
4、改善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城市还有较大差距。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大力发展农村“路水电医学”等社会事业,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规范和完善农村低保和特困户救济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加强组织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村班子和党员队伍。村级班子既是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建设规划的制定者,也是忠实可靠的执行者。从康庄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看,新农村建设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关键是拥有一个坚持民主管理、率先带头致富、发挥着“火车头”作用的村党委班子,拥有一批具备“双强”能力的村干部队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大胆地把那些有改革开放头脑、市场经济意识、真抓实干精神的农村能人选拔到村领导班子中来,选配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带领广大群众致富,从而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共振效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