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九大报告》读后感
读《十九大报告》有感
湖北理工学院2015级软件工程
王胜
2017年10月18号。人民大会堂两千多位党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我在手机直播上观看聆听一位主席、一位伟人、一位长者的教诲。感到非常震撼,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习主席鞭策我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名当代大学生强烈感受到习主席的亲切关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大气磅礴的三万多字,我特别对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有体会,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学生们奔跑在操场上、静坐在读书馆……展现着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风采。感受明德,格物,经世,致用的校训,感受校园的优雅。汲取文化养份,努力学知识学技能学做人,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为国家富强奋斗。
生活在校园这座象牙塔中是幸福的,但也看到一部分大学生用互连网观看快手、抖音、火山、西瓜等低俗视频。沉浸在低俗文化中而不自知。可悲,可恶,可恨。大学这座象牙塔是青年腾飞的起点,是弘扬正能量的自信塔,不是魔鬼当道妖怪横行的庸俗塔。
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拨开历史的画卷,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让青年学子感受文化的魅力,让青年学子增加校园文化的厚度,让青年带着这份文化自信走向世界的舞台做时代的弄潮儿。面对新时代,面对新使命,面对新要求 我辈当自强,我辈当努力,我辈当奋斗。
文化自信!铿锵有力四大字。不应该活在口号中,应该活在心中。文化自信!东方的雄狮,不应该沉睡了,应该向世界呐喊。
文化自信!5000年的历史。不应该躺在书中睡大觉,应该展现他原本的风采!
第二篇:十九大报告读后感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样的主题启示我们:无论是政党、经济组织还是个人,都应该时刻不忘初心,组织是牢记历史使命,个人应该时刻不忘梦想,当你放纵的时候,当你懒惰的时候,应该回望你来时的路;每天早晨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习总书记在大会上首先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十八大的这五年中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治、法治、军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进展。个人觉得,历史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是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从而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二是全面从严治党,印象最深的是中央八项规定,反腐力度空前(作家二月河评价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力度史上罕见)。这样的历史性变革是当代中国治理体系急需的一剂良药,对于重新焕发改革活力至关重要,这是当代中国的幸运,也为我们青年一代创造了崭新的希望和空前的机会。三是“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以及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设立,这些大战略和大手笔为联通中亚、西亚、东南亚、直至欧洲开辟了通途,有力促进中国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沟通,增进双方互信,互利合作,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影响力和国际地位。这也是一种为应对国际“海洋战略”而规划的“陆地战略”,从陆上开辟一片新的领地,充分抵消美日韩的海洋霸权,这充分显示了我党和我国人民的伟大智慧。这当然不是说我们不重视发展海洋战略,举全国之力自主研发航母,自主研发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就是我国海上力量、海洋开发能力迅速增强的证明。
当然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比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及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司法公正的问题,生态环境的问题等等。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因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以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过十八大全党全民的努力,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我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这个伟大梦想,需要进行新的伟大斗争,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为了实现这个伟大梦想,需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直面问题,刮骨疗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了实现这个伟大梦想,需要推进新的伟大事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首次提到了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了我党最新的认识,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到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让我对中国文化再次充满了自信,尤其是我比较喜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我觉得未来这个领域大有可为,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第四部分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和军民融合战略。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深知农村农业农民的艰难和贫困,这次首次提出振兴乡村,对广大农民、农村青年是一针兴奋剂,虽然他们也许不关注十九大。农村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太多的牺牲和付出,应该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了;同时作为商科的学子,对于商业,天生有很强的敏感性,加之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和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利好政策,有一种想回农村创业的冲动。军民融合战略是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果,一方面是军用转民用,国家这几年陆续公布了几批次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项目目录,很多项目已落地实施;另一方面是民参军,国家专门建设了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对民营企业开放采购信息和窗口。国庆的时候看中央2台播出的《经济半小时》,专门评述了一些军民融合的项目,所以我觉得军民融合这个领域也是商机无限。
第五部分贯彻新的发展理念,重中之重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捕捉到的信息是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其次是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注意是深度融合,不是虚假繁荣),促进服务业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联系我所在的行业,可以说是低端制造业,没有科技含量,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了,应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振兴乡村战略提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相当于给农民吃了颗定心丸;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农村经济的活跃就在眼前;壮大集体经济,个人能预见的是集体经济未来几年可能大行其道,在总体经济中的份额会有不小增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如果资本充足,参与国企改革并购重组,一般来说会有非常不错的回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恕我直言,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总的感觉应该是政治会越来越清明和民主,但进程的快慢与否,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无法评论。
推动社会主义繁荣兴盛,感受较深的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这两点。从资质和气质上来说,我可能更适合做一个文化人,但我的选择是做一个商人,但不会放弃对于文化领域的热爱,其实我想做的是做一个文化产业的企业或集团。中国民间有很多文化遗产,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遗产,包括各地的民俗文化,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都可以把他们很好的传承下来和开发成商业文旅项目,这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加之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所以对文旅产业越来越心动。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这部分提到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改革开发以来,中医的地位一直在下降,直到近些年中医药的呼声才又逐渐起来,我想中医药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这其中有许多的奥妙值得我们去探索。中医药不是不科学,而是我们还没找到它的科学性。
后面几部分分别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几部分可能和个人工作、生活关系不是很密切,所以体会不是很深刻,暂不论述。
最后,总书记讲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这段话讲的非常好,任何一个有理想的青年看了都会心情激动,面对党和国家给我们创造的稳定的社会环境,面对这样一个大好时代,机会涌流,让人不禁心生感慨,踌躇满志!作为有理想的年轻人,我们应只争朝夕唱大歌,勇立潮头竞风流!
第三篇:十九大报告读后感
十九大报告读后感
总书记向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除了振奋人心、牵动全球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以及与之配套的宏大方略和创新部署,还处处洋溢着情怀,如: 在阐述会议主题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划分时代特征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列举治国方略后:“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在论及生态文明建设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在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在讲述党的思想建设时:“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在强调反腐败斗争重要性时:“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在结尾高潮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情怀,来自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民族复兴,是各民族无可争辩的共同理想。面临一个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内忧外患的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斗,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以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确立了举世无双的执政合法性,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信任和认同。在此基础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具有超越制度、划分时代的全球性意义。
情怀,来自对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清醒洞察。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但实现这一理想的方式一定会因国而异、因人而异,不能拘于一端、定于一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和道路,源自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经过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的检验,在世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取得成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治国理念的结晶,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情怀,来自面对历史选择、人民重托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从推翻三座大山,到建立先进社会制度,到顺应世界潮流改革开放,无论弱小强大、顺利困难,中国共产党都是中国人民“舍我其谁”的主心骨,初心不改、宠辱不惊、矢志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反腐,这种近乎悲壮的“担当”,更是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望其项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平等化,并率先构建各种类型的全球伙伴关系,更是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社会的担当。情怀,来自对人民、对祖国、对自然的爱心。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的十四大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赫然在前;“忠于祖国”、“讴歌祖国”、“祖国统一”彰显对祖国的深爱;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定义首次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后加上“美丽”。一个充满爱心的政党,才能真正做到没有任何特殊利益、只为人民谋求幸福。
一个现代政党的情怀,从很大程度上就是领袖的情怀。总书记的信念、洞察、担当、爱心,已经深深铭刻在中国大地。作为执政党和她的核心,最根本的情怀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习总书记在回忆梁家河岁月时深情表白:“无论我走到那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情怀,才能不忘初心,才能永不懈怠,才能一往无前。这是社会主义之幸,是中华民族之幸。
2017-11-27
第四篇:论语读后感之三十九
论语读后感
我们不妨再看一看上面那段《论语》。我们知道,《论语》是经后人整理而成的。如果后人整理的时候略去了“公西华曰”后面的一段,并且把“子路问”和“冉有问”分成两段放在两章中。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是《论语》前后矛盾,还是孔子因材施教?我觉得大多数人可能得出前者的可能比较大。我觉得这个例子可以比较好地说明我前面所说的“联系整体,联系生活地把握”的必要性问题。
我觉得把握好了上面这个原则,我们可能解决对好多章节理解上的问题。我们就再多看几个例子。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第一)
第五篇:十九大读后感
总书记在开幕式上作了报告,报告一共讲了十三个大问题。一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四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五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六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八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九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十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十一是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十二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三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总书记向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除了振奋人心、牵动全球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以及与之配套的宏大方略和创新部署,还处处洋溢着情怀。在阐述会议主题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在讲述党的思想建设时:“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情怀,来自对人民、对祖国、对自然的爱心。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的十四大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赫然在前;“忠于祖国”、“讴歌祖国”、“祖国统一”彰显对祖国的深爱;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定义首次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后加上“美丽”。一个充满爱心的政党,才能真正做到没有任何特殊利益、只为人民谋求幸福。
其实最让我感触之深的是报告中提出的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一个现代政党的情怀,从很大程度上就是领袖的情怀。总书记的信念、洞察、担当、爱心,已经深深铭刻在中国大地。作为执政党和她的核心,最根本的情怀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习总书记在回忆梁家河岁月时深情表白:“无论我走到那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情怀,才能不忘初心,才能永不懈怠,才能一往无前。这是社会主义之幸,是中华民族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