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摄影展有感作文[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08:4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观摄影展有感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观摄影展有感作文》。

第一篇:参观摄影展有感作文

参观摄影展有感作文

参观摄影展有感作文

(一)三年五班 刘宇鹏

上周三,全国公益摄影巡回展启动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我们学校的楼廊里摆放了许多贯日漂亮宝贝儿童摄影中心为贫困山区儿童拍摄的作品展,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我们眼帘。

课间,王老师带领着我们这些既兴奋又激动的孩子们来到一楼的画展区——一楼大厅。一楼大厅摆放着许多幅画,其中这幅画面让我最感动——2015年8月,在四川大凉山,在一个穷困潦倒的院子里,唯独可见一个木质水桶,3岁的哥哥,衣衫很破旧,弟弟更是凄惨,他连双鞋也没有。弟弟哭的是涕泪交加,肮兮兮的小脸蛋成为了一只苍蝇的落脚之处。仅有3岁的哥哥十分耐心地抱哄摔倒在地的小弟弟。看完了这幅作品让我感觉十分心酸。

接着,我又看到了两幅令我震撼的画面,它们都是2014年在云南布朗山上拍摄的,一幅画面讲得是一个小朋友端着奶奶做好的饭,满脸的喜悦,给那个一贫如洗的房屋,增添了幸福感,但在他的眼神里有多少个希望,希望明天的美好。另一幅画面讲的是不到4岁的姐姐赤脚踩在地上,端着一个有她头那么大的碗,在喂比她小2岁的小妹妹吃面条。

看到了这一幕幕让我觉得很难过。生活在那里的孩子太不容易了,想想自己哪里哄过别人,哪里自己做过饭呀!都是父母、爷爷、奶奶来哄我,给我做饭吃呀!无论是吃住,还是穿戴,我们城里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献出我们自己的一片爱心。

我要好好学习,发奋读书!然后用自己努力赚来的钱,向这些十分可怜、穷苦的孩子们伸出援助之手,愿他们的未来之路也如同我们一样——一片光明!

指导老师:王丽

美丽的展板作文

(二)东至县至德小学401班 蒋心语

我们全校师生精心制作的作品在崇德楼大厅里展出了。下午,在老师带领下我们来到展厅,我简直惊呆了,这里完全就是艺术的殿堂,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参观了所有作品。

宽敞的大厅里,墙壁上,展板上,到处都贴满了作者精心制作的'宝贝',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形式各样的剪纸,有形态逼真的动物,有喜庆祥和的窗花,还有做功精细的剪字。展出最多的要算绘画作品了,它占据了每个班级展板的大部分面积。高年级的同学绘画功底较深,颜色搭配恰到好处,主要以素描为主,还有风景优美的风景画,表情逼真的人物画。低年级的小同学绘画看上去特别活泼可爱,主要以水彩画为主,绘画主题鲜明,表达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颜色搭配亮丽而新颖,表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我最喜欢的要数书法作品了,有气势如虹的软笔书法,有遒劲有力的硬笔书法,还有略显稚气的铅笔书法,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内涵。在教师作品区我看到了高老师的一幅软笔书法和一幅硬笔书法作品,高老师的软笔书法看上去气势非凡,用'笔走龙蛇'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而他的硬笔书法看上去更是节奏明快,线条匀圆,笔势流畅,造型清秀。看高老师的书法作品就是一种视觉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我站立在这一个展区里注视了好久,都没有挪动脚步。

最后,我来到我们四零一班的展区,用搜索的眼光在展板上寻找我的作品,果然我看到了我的两幅作品,一幅是硬笔书法《古诗两首》,另一幅是我精心制作的剪字'至德',这两个字我在制作的时候是怀着对母校的深深情义,用心剪出来的,既有我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更有我对母校的深深祝福。虽然在交作品的时候受到了爸妈和老师的赞扬,但是今天我看到了更多更好的作品,跟他们比较起来我还是自叹不如。我终于明白强中更有强中手。

我暗自下定决心,回去一定勤学苦练,争取明年把更好的作品奉献给大家。

参观展板的感受作文

(三)东至县至德小学401班 张可欣

星期四下午,我们在江老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展板区,参观这些别具一格的展板。

一进去,我和几个小伙伴左跑跑,右跑跑,终于找到了我们班的了。看到这些无颜六色的展板,我的心里无比激动。

我们班好多同学的作品都展出来了,当我看见我自己的书法也上了展板,我的心里非常的高兴,不由自主的做出了一个'ye'的动作。我接着又看看其他班上的作品,哇,真漂亮呀!那个404班的作品很漂亮。我看到那上面有好多同学的照片,有我认识的活泼纯真的戴张月,你看,她多像一朵刚开放的一朵花呀。还有可爱天真的王轩。还有很多呢,可惜我们班上没有一位同学的照片。

我接着又浏览了其他班上的作品,他们班上和我们作品班上作品都差不多,都非常的漂亮。我在游览过程中知道了有的是些软笔书法,有的是写硬笔书法,有的画素描,有的油画,还有的剪纸,剪的好漂亮,我最欣赏的就是我们班上蒋心语同学刻得那'至德'那两个字,你们不妨去看一看。

看到了这些,我不禁想起了我们曾经那样辛辛苦苦地制作、绘画……,都是值得的,正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才有了今天的收获,不过,我认为我的字写的字还不怎么好看,应该多学多练,我想把我的字写得更加漂亮,超过杨晖。还想把自己的绘画水平提高。决定在下学期积极参加各个活动,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荣誉。同时也想提高我的能力。

我感谢学校给我机会,让我的作品展现出来,让我知道了要多学多练的重要,机会对每位同学都是平等的,只要用心付出,都有回报。

第二篇:参观国博摄影展 有感纪实摄影【2018-9-8】

参观国博摄影大展 有感纪实摄影

祝大同

走进我国最高的艺术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祝大同 摄)

近日与亲弟、发小同去中国国家博物馆 参观“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在欣赏展示中国“素颜”的216幅作品中,我突出收获是在纪实摄影方面。

影像见证40年大展展区一角(祝大同 摄)

陈锦:《乐山茶铺》

上图:《乐山茶铺》的原作全部;

下图:《乐山茶铺》的局部(祝大同在展会现场拍摄)

此片首先吸引了我的是它的特殊构图。贴有国画、题词的窗户h画面,占了此片很大的面积。但下方的人物却还是表现得非常的细腻。“摆龙门阵”的主角,周围的有专注者,有闲呆者,都表现得惟妙惟肖。甚至那耷拉着的旧电线,那刷得可照人的瓷缸茶碗,都表现突出,给欣赏者一个时代、环境的交待。

此作品的作者叫陈锦。它不仅荣获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中国摄影金像奖,还获得了巴蜀文艺奖、中国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等各种奖项,被看作是中国民俗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先驱之一。30年来,陈锦跑过四川上百个城镇大大小小数千家茶铺。我又收集了多张陈锦在90年代拍摄四川茶馆的照片,张张生动,很有独特的艺术性。

陈锦以茶馆为主题的其它几幅作品(创作于90年代)

陈锦认为:“茶馆是小成都,成都是大茶馆”川人爱茶,茶馆就像一个小社会,会友、打牌、溜鸟、听戏、掏耳朵、摆龙门阵 在茶馆从早泡到晚,安逸得到很。“拍茶馆不是为了拍川人怎么喝茶,而是拍川人如何生活。”。茶铺就像一个“窗口”,透过它,能看到世事万象。这些记录在陈锦底片上的成都景象有点“土、老、破”,虽然被拍摄的百姓生活没有那么光鲜和现代。但是陈锦觉得,他所拍摄的照片能传达“正能量的情绪”,能唤起人们对过去的美好记忆。

网上有篇对他的茶馆为主的摄影生涯作了一篇报道。这报道的题目也起的“高超”——“他用30年,将成都拍成“清明上河图”。”这也启发我一个新的行摄计划:我也背着相机,跑跑北京的大小街巷,也效仿陈锦老师,拍拍北京小吃的大小馆子不可?

焦波:《携手登长城》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邓勇曾在2011年发表过“纪实摄影的人文向度”为题的研究论文。论文中,他把陈锦的《茶馆》、焦波《俺爹俺娘》等摄影家的作品,被看作我国“纪实摄影的人文向度”的典范。

邓勇教授对这些作品给予高度的评价:“在我们今天的摄影界还是有很多摄影家,他们执着地记录下自己身边普通人的生活,把中国人的某种生存状况通过镜头记录下来,相信你看了这些照片,就会产生感慨,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生活。它不是一种假的、空的,似是而非的存在。它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我相信所有老百姓都不会看不懂。不会因为看不懂而自卑。艺术看不懂,要它干什么?艺术绝对要在生活中产生。它是来源于生活的,它也要回馈生活,这才是艺术。”

邓勇认为“纪实摄影师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家们,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则,以无比的坚毅力甚至 是献身精神,深入人类的生存实际,真正地了解和尊重被拍摄对象,不虚构、不 粉饰、不夸大,大多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 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 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上述文字中,邓勇提及到焦波及他的作品集《俺爹俺娘》。焦波曾任淄博日报摄影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摄影记者,中华全国摄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职。他出版的摄影集《俺爹俺娘》,是一本沉重的 书,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是焦波从给爹娘拍摄的近万余张照片中精选出的这本作品集。这些照片真实地记录了两个世纪老人几十年间的生活片断,张张深情、段段精彩。这100多幅作品将读者带进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编织出一个个游子想念爹娘、思念家乡的图片散文故事,让人们完全陷入了一种感动的浓情之中。

焦波编著的《俺爹俺娘》

在本届展会上,出展了《俺爹俺娘》中的一个作品——《携手登长城》。1996年10月28日,82岁的焦文崇和84岁的乔花桂携手登上北京八达岭长城,让来自加拿大的一对夫妇羡慕不已。

《携手登长城》 焦波摄于1996年10月28日

田鸣:《陪读》

著名摄影家、南京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田鸣,当过末代知青、工程师,报社记者、大学教授,几十年坚持“为人民留影,为时代写真”。《陪读》、《上海白领的早班地铁生活》等一张张有温度的照片、一幅幅发人深思的照片令现场观众在感受人性温暖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艺术品的感人之处在乎动情,情之所之,魂之自来。此摄影大展上,展出了他曾获奖的杰作《陪读》。

《陪读》 田鸣摄于1991年夏,南京

著名摄影大师田鸣在1991年夏,于南京创作的《陪读》作品,享誉很高的名声。田鸣曾回忆:我和全国影展的第一次结缘是在1997年,在那年的第18届全国影展上,我有两幅作品入选,其中一幅也是我的成名作,后来在国家重大历程展览中展出,也是目前被大量盗版使用的《陪读》。虽然没拿奖牌,但在南京市当年只有6张照片入选的概率下,我也算小有得意。《陪读》中,陪孩子读书的母亲显得有些疲倦。中国城市里的年轻家长,在教育压力、就业压力下表现出极大的无奈和投入。

田鸣的作品,许多是揭露、反映当今社会的一种现象、潮流等,很尖锐、深刻,让人看后深思。例如,他的 《上海白领的早班地铁生活》(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纪录类金质收藏作品,摄于2010年3月22日早晨)。

《上海白领的早班地铁生活》田鸣 摄于2010年3月22日 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评委陈小波在评述《上海白领的早班地铁生活》时说,在地震、雪灾、国庆大典、神舟飞船等宏大叙事的照片纷纷亮相、尘埃落定之后,这张不显山不露水的照片浮出来了。它的题材不重大,画面没有所谓的视觉冲击力,甚至光影也不突出,谁都不会想到这样一张照片会得到金奖。但到了最后,22个评委,无论是平日做纪实报道还是拍艺术照片、无论是做观念还是做时尚,无一例外被这幅照片吸引了。太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恰恰能折射出大的历史烙印,时代变迁。

我也很喜欢,他的另外一作品《蓝与黑》(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纪录类优秀作品,2012年)

《蓝与黑》(田鸣摄于 2012年)

如何拍好纪实摄影?田鸣提出了建立纪实摄影认知理念体系:

尊重人性 —— 以善与恶,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人的情感为起点。

社会意义——事件或现象对社会进步的意义。价值取向——作者在照片中不可掩饰的世界观和选择与取舍的依据。

理念的具体化、技术化——视觉造型的表达。用影像捕捉到的情节,揭示个人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有文评论田鸣是这样一种杰出的纪实摄影人:“大数据时代不缺少照片,也不缺少摄影者。但一定缺少那些执着、真诚的视觉纪录。缺少那些既温暖他人,又忠于内心的凝视者。而田鸣做到了。”

傅拥军:《宝贝不哭 明年再来》

傅拥军曾任《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他在2006年拍摄的表现留守儿童《宝贝不哭 明年再来》记实照片,曾获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第52届)”大奖,以及在2007年获了中国摄影金像奖。

《宝贝不哭 明年再来》傅拥军摄2006年

据傅拥军介绍:2007年8月19日下午,杭州至重庆火车启动后,几乎所有车窗都露出了一张张小脸,很多小脸上挂满了泪花。他们大多是返乡的留守儿童。许多家长饱含热泪,不停地重复一句话:“不哭不哭,明年再来……”

我们把这张照片刊登在了都市快报的头版(2006年8月20日头版),登报启示,本来希望小女孩的妈妈能看到我拍的照片,跟我们联系,把照片寄给她留个纪念。一位读者在我的博客里留言,她说以前跟这位小女孩的父母住在杭州祥符镇庆隆村同一个房东家,常常看到小女孩在家照看小弟弟,很乖的。我根据这位读者提供的线索,终于找到了小女孩的妈妈。当我把扩印出来已快一年的照片递到她手上 13 时,她又惊又喜。小女孩的爸爸在杭州郊区一家工地做木工,每天早出晚归,很辛苦,妈妈因为要带15个月大的弟弟,暂时没有工作。

《宝贝不哭 明年再来》作品抓拍了孩子的一瞬间,而反映了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

冯建新:《无名小站》

此届大展,展出的冯建新的《无名小站》作品,我首先赞叹的是:他的这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大雪、旧车、破窗、大而虚的近影军人,小而晰的远景挥手小孩。抓拍如此及时,对焦如此准确,色调如此强烈,虚实如此鲜明。

《 无名小站》 冯建新 摄1988年(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获奖作品)

2016年这幅照片还被美国的一本摄影图书收录,和布列松、卡帕、马克·吕布等的作品并列,来讲述纪实摄影,说明当代中国的纪实摄影师们在用更独特的角度在看世界。

此次大展《 无名小站》作品旁,附有这样一段解说词:解放军某部军营外,有个公共汽车的“招呼站”——不是正式车站,有人招手,车就停——来探亲的军属都在这里搭车。车停住后,小女孩抢先跑了上去,发现破窗能看到外面,便趴在窗口,冲着来送行的军人爸爸不舍地喊:“爸爸!爸爸!”希望她明白,聚少离多的爸爸,也是好爸爸。

作者冯建新曾对记者谈过他拍摄这张的情景与感受:“1988年,那时我才30多岁,能获得第1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国展)金奖,确实很意外。《无名小站》这幅照片是我到连队采访时拍到的,当时大雪封山,被困了两天以后,雪终于停了,也通了车。看见有人在路边招手,公共汽车就停了下來,我看见一个小孩和他妈妈先上了车,孩子冲在最前面,跑到车厢后部叫他的爸爸,这个时候我本能地作出反应,迅速跑去后边一看,原来窗户破了,小孩透过汽车破窗不断地喊着爸爸。这个时候我赶紧掏出相机,拍下了这个难忘的瞬间。因为是部队日常生活的照片,不可能作为新闻发表,于是我就把它投给了当年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没想到摘得了金奖。” 冯建新还对如何“镜头朝下”的拍好记实摄影,讲过一些体会:

用学习去丰富自己的思想,用学习去指导自己的“镜头朝下”,用学习去思考我的人生。在学习这条路上,你只要一懒惰,你就会成 为历史,就会被历史淘汰。要想在摄影事业上有所作为,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具有新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看待我们当前的改革开放和迅猛发展的社会。

龚建华:《七十二家房客》

摄影作品《七十二家房客》是龚建华于1990年摄于上海市贵州路。1992年,此摄影作品获得“日本Olympus国际摄影大赛”特别奖。

《72家房客》 龚建华摄于1990年,上海市贵州路

龚建华先生是中国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摄影家协会理事。现旅居美国,“72家房客”是住房狭小的代名词。上海滑稽戏经典曲目《72家房客》曾轰动一时。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住房困难的上海人,对这个名词和这部戏都深有感触。生活远比戏剧精彩。2012年,摄影师龚建华故地重游。照片中的弄堂还在,只是里面的住户,他几乎全都不认识了。所幸,他遇到了照片中那位抱着孩子的女士,她已经成了一位阿婆。

刘占坤:《阅兵式》

《阅兵式》刘占坤摄于2015年,北京

中国青年报道摄影记者刘占坤,曾获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称 号、首届中国新联摄影“金眼奖”评比第一名、首届中国十大青年摄影家评比第一名等奖项。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坐在浮雕敞篷车上的老兵方阵首先出场。刘占坤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这一难忘的时刻。

从艺术性角度,我更欣赏此作品的独出心裁的构图:抗战英雄人物与汽车挂的浮雕的上下各二分之一。浮雕交代了人物的背景,更衬托出人物内心深处意境。

陈燮《吊瓶男孩》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一场汶川大地震。当晚赶到现场的陈燮(新华社四川分社摄影采访室主任、四川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在2018年5月13日继续遭受余震的清晨时分,在北川中学拍下了这张《吊瓶男孩》感动了所有人。

《吊瓶男孩》陈燮 2008年摄于5月,北川

陈燮《吊瓶男孩》拍摄当时,几成废墟的北川中学,男孩廖波被垮塌的水泥板死死压住,夹缝里他的脸上流露出顽强的求生表情;旁边,同学李阳左手高举着吊瓶为他输液,右手挥动着让武警战士快来救自己的同学。陈燮拍下了两位男孩的照片,这就是震撼所有人的“吊 瓶男孩”和“夹缝男孩”。从照片里,人们看到了恐惧,看到了悲伤,但更多看到的是对生的渴望,以及温暖的友爱与少年的坚强。

我在此届影展现场,看到一个手握五星红旗的儿童,听完他父亲给他讲述此作品反映的内容后,双眼凝视这个压水泥板下的与年岁相仿小孩,留步许久。这时我从中体会到:这就是纪实摄影作品的魅力所在。

在陈燮的《吊瓶男孩》作品前小观众(祝大同现场拍摄)

刘阳:《排演吉赛尔》

拍摄纪实性照片作品同样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届大展上,展出了刘阳的作品《排演吉赛尔》。作品它记录了在2006年8月25日,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员在排演古典芭蕾舞《吉赛尔》。作品利用简洁的线条、淡淡的色调、朦胧的美姿、独特的人物造型与构图,都感一种美的享受。

《排演吉赛尔》刘阳摄于2006年

现场拍摄)

被誉为“中国摄影界黄埔军校”的老校长、世界华人摄影联盟秘书长、《人民摄影》报原总编辑的刘阳曾经说过,摄影的理由以摄影者的态度为前提,而摄影者的态度,则使摄影的理由实践得更纯粹。不管是摄影者本人,还是其摄影作品,温暖、真诚是其传递的共性。他说,拍摄让他兴奋,不管是拍摄前、拍摄中还是拍摄后,都是不一样的兴奋体验,甚至等以后老去,走不动出不了门,再慢慢地静下心来看照片,在他看来,这又是一种兴奋的过程。

肖全:《雨林精灵》

站此展的照片前,给人以印象非常深刻,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的作品,还有就是肖全的纪实摄影力作——《雨林精灵》。挂在显著位置的这张作品,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的驻足欣赏。

作品传遍17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的知名人像摄影师肖全,1959年生于四川成都,曾任深圳《街道》杂志摄影记者,被称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我们讲述生命,我们前行,同时告别它正在移栖的鸟群,我们属于美好的一代人(引自诗人奥得修斯.埃里蒂斯)”,生命一代又一代的更迭,总有一些面孔让我们过目不忘,这是一种延续更是一种轮回。肖全的一生愿望就是:“自己的图片可以供养众生,人们也朝着更幸福的生活迈进”

他镜头下的人物,虽在二维的照片中,却具有立体的个性。肖全喜欢探讨镜头下人物的鲜活性格,更善于用光影、构图来展现人物的多样性。

近年,肖全将镜头对准了两位穿梭于热带雨林的小姑娘。她们生活在最原始的森林里,守护者父母的希望与梦想。她们的生活简单、朴素,但却多姿多彩,只因机缘巧合,肖全就从此远离城市,来到了这片森林。三年多来,无数次日夜,肖全用相机陪着这两个孩子成长,用他的照片记录了她们这段看似平凡但却惊叹世间的时光。

肖全摄

林妲与宛妲是德国生态学家马悠博士(dr.josef margraf)与著名环保工作者、天籽生物多样性保护创始人李旻果的女儿。她们在父母所打造的热带雨林中自在成长,被称为“雨林精灵”。李旻果说,“爸爸是个只会送花的博士园丁,所以他们决定送一个无限成长的雨林给妲妲,让雨林成为她们的花园。” ……在父亲马悠博士离世后,母亲李旻果带着林妲、宛妲继承马悠博士的遗志,继续致力于推进西双版纳雨林的恢复与保护。

肖全感慨地说:“无论作为一名摄影师还是一个普通人,这一生能与林妲宛妲相遇,都是一件幸运的事。跟孩子在一起玩耍是快乐的事,跟极端漂亮聪明灵气十足的孩子一起生活,为她们拍照片,这需要福报。林妲宛妲跟父母生长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丛林中,她们 采天地之灵气,因此她们心明眼亮,绘画歌声和舞蹈,都是她们对这个世界给出的好奇,是她们心灵的投射。

“雨林精灵”——女儿林妲(左)、宛妲(中)与妈妈李旻果在一起(肖全摄于2016年11月,云南西双版纳)(祝大同在展会现场拍摄)

我很欣赏此作品,感到有一种宁静祥和之美。像是一张小家庭的合照,又像是一幅大自然风光背景的油画。作者带着敬佩之情,稍为仰视拍摄。一棵倒下的大树干,贯通画面的左右。一端坐着一对凝视镜头的纯真少女,另一端有双手放膝上的慈祥母亲。近景是从枯草间钻出的绿绿青草,挂在树杈上的随身携带的黄黄草帽;远处是郁郁葱 27 葱、富有层次的小树林。整图给我们带来对主人的生活、事业、环境产生很多的遐想,即那么的神秘、鲜活,又那么的亲情、平凡。

【本文,祝大同创作于2018年9月7日】

第三篇:参观有感

参观衡中有感

衡水中学在每一个教育与教学的环节中都非常注重锤炼学生的精神品质,学生们以他们卓越精神品质所演绎的一个个场景。

1、学生上操:上午10点钟,我们被一阵阵响亮的口号声吸引。原来是衡水中学的跑操开

始了。那天,雾气浓重,能见度低,他们还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跑操比赛,全体同学快速而有序地跑到指定地点集合,在集合队伍的几分钟时间里,每一位同学手里都拿着一本书或资料在大声地诵读;集合后,每班的队伍都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同学之间始终保持十五公分左右的距离,他们或高呼“×××班,非同一般,勤奋好学,追求卓越”,或呐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齐心协力,战胜自我”……五千多人的步伐,五千多人的口号,震撼着校园,更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

2、班级情况:走进衡水中学的教室,只见每一张课桌上都摆满了各种课本与参考资料,在每一张课桌的右上角,都贴着由同学自己书写的座右铭,诸如“高考夺魁,舍我其谁”,“努力才有机会”,“超越自我,追求完美”、“梅花香苦寒来”……每一张座右铭中都洋溢着衡水中学学生自信、自强、拼搏、超越的人生信念。在每个教室门口的墙壁上都张贴着班级风采牌,那班级誓词、治班方略、奋斗目标、组长寄语无不激励着全体师生努力工作、刻苦学习。

3、宿舍情况:惊叹于衡中的宿舍文化建设。“寒梅墨香”“星尘物语”“灵感门”“遐韵轩”“女子屋”“兄弟连”一个个诗意的宿舍名字映入眼帘。门窗窗明几净,地面清洁光亮,被褥折叠标准,屋内空气清新,物品摆放整齐,文化气息和谐。这哪是学生的宿舍,这简直就是一个温馨的家。

4、对学生奖励情况:评选“十大杰出学星”也是学校的一项激励机制。评选结果揭晓后,学校会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并且将他们的事迹用巨幅宣传画张贴在校园醒目处,放在校园显著位置,同时还将喜报寄给他们的父母,让父母也一起分享孩子成功的快乐。“十大杰出学星”,对于7000多人的学校来说,比例还是相当低的,许多班主任非常重视年级评出的杰出学星,有的班主任自己给本班的学星进行颁奖,动员全班同学给他们写颁奖词。得到这样一份奖励的同学会感到无比光荣,从而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衡水中学不仅评学星,他们还评选诚信之星、责任之星、劳动之星、节约之星、孝顺之星,这样多方面地肯定学生的优点,会让更多的学生脱颖而出,也让其他同学更好地向他们学习。走在校园里,优秀的学生会倍感自豪、暂时落后的学生被这些优秀学生给包围着,也会激起奋进的斗志。

5、老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衡水中学的作业不过夜,他们是这么倡导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高二教学区里,我悄悄听了一位女老师的语文课,课后进入她的教室询问了一部分学生,也翻看了他们的课堂笔记、试卷等。他们的成绩单上,不仅有成绩、名次、进退,还有每道题的得分率,每道题错误学生的姓名,更有任课老师的批语,如“考得不错,加油啊!”“这次男生不如女生,要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啊”“作业要更细心一些”。衡水中学的课堂是朴实的,但也是有效的,老师的讲解不是盲目的,而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我还有幸见到了他们的语文“自助餐”,每天都是满满的一页。上面有基础知识的归纳,几道典型性的题目及课外阅读资料。自助餐是学生可以自由处理的,但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

第四篇:参观有感

参观上汽(荣威、名爵)工厂及可口可乐工厂有感

汪依婧 1411000928 2015年7月13日,我们班去参观了上汽及可口可乐工厂。此次之行,是同学们第一次集体走出课堂,上了一堂别具生面的实践课。上午十点我们准时到图书馆集合,然后坐上了学校的校车,开往了我们的目的地。

出发约4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位于临港的工厂,主要负责荣威以及名爵的生产销售。2006年10月12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为“荣威(ROEWE)”,取意“创新殊荣、威仪四海”。荣威的品牌在4年时间里面发展迅速,其产品已经覆盖中级车与中高级车市场,“科技化”已经成为荣威汽车的品牌标签。荣威品牌口号为“品位,科技,实现”。2007年4月,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汽集团)全面收购了南京汽车集团,因此也成为了MG品牌的新主人。

在参观的过程中,汽车的制造装配的过程都一目了然,大致是装发动机--安装底盘--安装线束--安装仪表板--安装内饰板--安装车门附件--安装发动机相关件--安装座椅--安装前后挡玻璃--安装其他附件。都是大规模的机械化装配。但是我注意到,说他是机械化装配或许不太准确,因为流水线上人力还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例如组装轮胎需要工人把轮胎放入机器,车门之类的也需要人工固定。机械在当中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出力。

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到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尤其是温度不是很适宜,这样不利于工人长时间机械的劳作。车间内较为嘈杂,连参观的我们都觉得烦躁,何况一直劳作的工人们呢。

在我眼中,工厂里的工人是一个工厂的中流砥柱,没有他们工厂随时会崩塌。在上汽的车间里,工人几乎为年轻男性,或许是因为工作性质偏体力活的原因,女性工作者很少,我觉得这样不好。我记得曾经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在一家依靠体力劳动的工厂中,工人基本为男性,他们白天工作,晚上也就住在工厂,这使他们没有时间与自己的妻子家人多团聚,但是为了赚钱也没办法,时间长了,工作的时候也没有激情,较为怠慢,这时候有人提出在工厂附近建一个纺织厂,这样可以把男工们的家眷也招进纺织厂工作,这样一来家人便可团聚,此后,工人们又恢复了往日的工作激情。从此可以看出,这也是变相 中和男女比例的一个方法。所以我认为工厂可以在流水线的一些环节中招聘女工,这样既可以轻松工作气氛,也可以弥补男性在工作中的缺陷。

总之,在此次的参观中,除了感受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外,更让我感受颇深的是要注重细节,关注工人。

午饭过后,我们就来到了可口可乐工厂。在公司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生产车间,从二楼俯瞰整个生产过程。现代化的生产线上,各项工序在机器的操作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听着详细的解说。我们了解到:可口可乐碳酸饮料主要成分有:处理水,甜酸剂,浓缩液或主剂和二氧化碳。生产过程主要有4个关键步骤:一不和甜酸剂的处理,二糖浆生产,三处理水和糖浆混合,四成品灌装。每一个生产过程可口可乐公司的人员都向我们进行了完善的介绍。在我们的视线里,一瓶瓶灌装可乐正在生产中。我们感到惊奇的是,这样一条生产线上,我们仅看到几个员工在工作,让我们不得不叹服可口可乐先进的生产设备。

参观完了流水线,我们来到了放映厅,一边喝着处于4℃这个最佳饮用温度的可乐,一边观看着相关影片,了解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历史,它的艰辛历程,让我们感触颇多,真正明白了,任何企业,要想发展壮大,没有不懈的努力,长期的坚持,优良的团队等等条件,是很难成功的。

参观可口可乐生产线的过程中,我们还看了旁边的展览馆。陈列在展览馆的每一件纪念品,小到一个包装瓶,一个活动纪念物,一个奖杯,一张海报,大到可口可乐赞助奥运会。每一个辉煌的闪亮点都书写了可口可乐公司浓厚的企业文化,经常在管理课上接触到企业文化一词,那个时候感觉它好抽象。此时,才体会到它的深刻内涵,也意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离开时,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可口可乐公司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不再是单纯的好奇,而是一种由衷的佩服。对于它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等等,都很欣赏,只有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才能使得企业发展壮大。希望以后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在参观一次。

第五篇:参观有感

参观老白干酒厂有感

会计2班 李洁

暑假7月26日上午,我们几个人小组在公司业务经理的带领下,来到衡水老白干酒厂进行参观学习。工厂的各个部门的经理热情接待了我们,在他们的指引下我们开始了对衡水老白干的各个生产线、车间的参观。

首先,我们来到了47°白酒的生产线,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一瓶合格的酒如何从酒罐出来到装瓶,到封瓶再到贴标签,到装盒,到装箱的全过程。在这条生产线上,我看不到过多的员工,自动化的生产线不仅最大限度的节省了人力资源,而且将工作效率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车间主任告诉我们说:这样规模的生产如果放在七八年前,需要的人数至少要是现在的三四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我们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老白干酒厂在同类产品中有了竞争力,才能支持老白干酒厂在竞争的道路上走的踏实。

在对工人技术程度要求最高的白酒比对实验室里,工人们在试验台上熟练地操作着各种不同的仪器,动作干净利落,各种试剂、试纸都要经过严格的比对,不容有一丝一毫的疏忽,一旦出现些许偏差,这一批原液都不能顺利进入下一流程进行更深一步的加工。这看似简单的工作不仅仅要求工人有丰富的生产知识,而且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认真积累,反复实践,才能达到准确无误的操作技能。平凡的工作在这个实验室里不断的进行重复,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更需要的是对工作的专心投入和对本职岗位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一位员工说:我们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关系到白酒的色度、纯度和口感,也就是广大消费者对我们老白干酒的第一感觉,所以我们必须严格把关,不能让任何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下一生产线。看似平淡的语言中深深的体现了每一名员工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自己岗位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发酵流程线,生产步骤流水化操作,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我们沿着流程线一路向前走,一个个酒罐整齐的摆在我们面前。各个酒罐中进行的正是发酵过程中的每个不同的阶段,每个进行每个阶段需要的时间、温度各不相同,因此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成了这个生产线首要的难题,发酵的技术员工介绍到。生产过后剩余的残料,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这里的技术员工向我们介绍了剩余的残料的进一步加工成饲料的过程,让我们大开眼界。

这次的工厂参观活动令我受益匪浅,我不但学习到了很多生产知识,直观了解了白酒的生产流程,而整个酒厂运作也使我悟出了许多道理。

一、尊重知识,加强科学化管理。在休息的时候,经理告诉我们,现在许多工厂仍然保持着原来的白酒生产线,但是我们的酒厂已经改进技术,用电脑控制,高技术员工把关,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经过电脑控制灌装,将浪费降到最少。企业增加利润不能仅仅依靠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来完成,尤其是全球面临金融危机的今天,企业想在危机中生存,靠的应该是先进的知识及现代化的操作,充分的进行生产调研,运用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加强科学管理,降低物耗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比较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重视团队合作。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每个操作工只需完成自己熟悉的一部分工作,这些步骤连接起来,就是制衣的全过程。工作一年来,我发现公司的任何一个项目的完成都需要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通力配合。日常工作需要的也是配合,工作不是张扬个性的舞台,要把个人积极地融入集体中才能推动公司事业的发展。一个员工即使再优秀也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工作,所以,工作中一定要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补位,让自己成为团队中合格的一员,大家一定要同舟共济,谁也不能强调自己特殊,更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三、细节决定成败。流水线的作业由不得一点马虎,每一个细节都会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合格率。我们的学习过程也是一样,一定要认真仔细,注重每个细节,要以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要知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工作中,可能由于自己的一点疏忽而导致整个工作的失误,所以从一进老白干酒厂,各个部门的领导一直在强调认真工作,减少差错,尽量不犯错误。这是在教我们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防患于未然,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团队的损失。

从头至尾的从流水线车间走过一遍,从原料到最终的成品,连我们这些参观的人都兴奋地充满成就感。工作看似一件很有乐趣的事,以生产出一份合格的产品为目标,又以圆满完成任务为结果,但是这其中要经历过程的艰辛,和无数技术人员的默默无闻的奉献又是常人所能想象的么?小树成长成参天大树需要经历无数次风吹雨打的洗礼,从一名大学生到业务上能独当一面的职业人,从一名理论学习中的共产党员新兵经过实践熔炼转变成信念坚定、信仰成熟的党员中坚,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和领悟,相信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会对我将来的工作、学习和人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虽然我现在还在大学中学习,大学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了学校设计我们学习各项基本技能的用意。大学生生一毕业简简单单的就去工作、去创业,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毕竟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还不是很成熟。许多事情都不是风平浪静的,要应付各种各样的状况发生,除了自身的能力以外,还要借助个方面的人和事情。在大学学习期间学会与人合作。毕竟路是人走出来的,所以我认为,大学生毕业之前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这个社会的发展,认知更多的社会需求,触及更多的事情发展状态,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打好基础,等到时机成熟,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大展宏图。

在大学生人数骤增而社会需求有限的今天,我们不能再放任自己在大学生活中随波逐流,抓紧一切学习的机会。既然学校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优良的学习条件和各种硬件的保障,我们更应该全身心的投入,不让自己在大学生活的每一份时光虚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作为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在经贸大学学习的时光已经过半,过去的时光已无法追回,我所能做的只有把握好有限的时光,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学习,将自己锻炼成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学校对自己的培养。

下载参观摄影展有感作文[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观摄影展有感作文[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有感

    参观钱万隆有感 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参观钱万隆调味品有限公司,参观结束后,才知道这是一处旅游景点,不是完全的生产基地。他们的接待人员很热情,很详尽地帮我们讲解了......

    参观有感

    参观桂林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黄芳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博物馆,是反映该国、该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它也是十分丰富而生动的校外“辅导课堂”。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参观有感

    以人为本,弘扬传统 台湾教育考察报告 海口滨海九小:王进 为促进海南与台湾海峡两岸文教交流,2012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

    参观有感

    参观有感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参观污水处理厂和苗圃。 我们先去了污水处理厂。还没进门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然后我们去了二楼的脱水车间。向导跟我们介绍了脱水机......

    参观博物馆有感作文

    参观博物馆有感作文1 在今天,我们通过家委会的牵线搭桥,我们来到了首都博物馆来进行这次的参观和进行为期一个小时的志愿活动,而这次活动,让我感受颇丰。在下午,我们乘着刚刚进......

    观池田大作摄影展有感

    观池田大作摄影展有感 在我校举行的池田大作摄影展从开幕到今天已经有12天了。我虽然不怎么会欣赏艺术作品,但池田大作先生的“人与自然的对话”的摄影作品仍给了我很多感悟......

    关于博物馆的作文:参观博物馆有感

    关于博物馆的作文:参观博物馆有感 时间已经过去,但是时间所留下的历史却深深的印在人们的心中。 昨天,我们全班同学参观了监利博物馆,这次参观,我们受益匪浅,也让我们深有感触。......

    六年级作文:参观科技馆有感

    六年级作文:参观科技馆有感 参观科技馆有感 今天,我去了绍兴科技馆。原本我对科技没什么兴趣,可到了那里我才发现原来科技是那么有趣,那么神秘。 在这里我知道了 ,纳米技术和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