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心得体会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参加第三期轮训班学习有感
今天我参加了区委组织部第三期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通过一天的学习和培训,使我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创建文明城市各项任务结合起来,用改革的思路和可持续的办法,切实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我们西街道是主城区也是老城区,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紧密团结在区委、区政府的周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的精神,把十八大的精神落实到位。其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一主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要按照市委全会部署狠抓落实,不打折扣地执行。在实际工作中,真抓实干,当好排头兵。
鉴于我办事处所处地理位置,我认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坚持以就业保民生,以创业带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
业政策。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全面落实行业最低工资标准,适时提高低收入职工工资底线,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和离退休职工待遇水平,加大扶贫力度。要努力推动社会保障升级,加强“五险”扩面工作,推进城乡医保“三保合一”,统筹做好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工作。要积极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着力提高医疗水平,大力建设文明城乡。要全面加快淮北市文明城市创建,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高度出发,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发展成果如果不能惠及人民群众,发展就没有任何意义,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发展自然就难以持续。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激发其关心、支持、投身改革发展的热情,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范传良
2014年3月28日
第二篇: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尊敬的党组织:
近几天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街谈巷议的热点。笔者认真梳理一下,公报中“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成为群众“最值期待”。
改革开放35年来,全国城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新月异、不断丰富。但我们也要看到,因为体制机制原因,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越来越成为社会诟病。共享发展成果,让分配更为公平已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无疑成为人民群众“最值期待”。
期待能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在我们国家GpD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不断强大的今天,作为普通群众,我们更是期待能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从公报中“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读到了共享更多发展成果的政策走向和改革路径。
期待收入分配更为公平合理。目前,收入分配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之大,正在挑战着人们的心理承受底线。调节高收入、扩充中等收入、提升低收入,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期待。公报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让我们看到收入分配改革正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破冰前行。
期待发展成果能惠及全体人民。35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做大了国民经济大蛋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如何切好蛋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这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改革者的历史重任。公报中“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为我们描绘了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三篇:学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让长江经济带更绿更美心得体会
学习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重要 讲话 让长江经济带更绿更美心得 体会
2020 年 11 月 14 日,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 11 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说,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必须统筹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打好“三张牌”,一体推进生态与经济建设,让长江经济带更绿更美,高质量发展更可持续。
打好“治理牌”,避免出现生态“债务账”。治理生态环境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到底。长江经济带沿江工厂企业、码头林立,生态环境保护难度大,所以必须加强合作,共同保护。要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立足长江经济带生态发展实际,注重协调推进,瞄准生态和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深入剖析根源,聚焦问题“靶向”,下茬整治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行为,坚决控制污染源。同时,沿岸企业更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当中来,拿出务实举措共同修复生态环境,共享生态建设成果。破坏生态环境必将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生态环境保
护与修复工作,避免出现生态“债务账”,在治理中释放更多的生态“红利”,让长江经济带在发展中“绿意十足”。
打好“创新牌”,走上生态保护“ 快车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勇于创新,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产业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意味着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追求的是高质量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要在发展产业经济中不断挖掘和释放生态潜能,创造和延伸生态产业链。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凸显生态发展优势,做好运用生态理念与发展经济的有效融合,避免出现理念与实际管理的“水土不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让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使生态保护步入发展“快车道”,让长江经济带高质发展的“味道”更浓。
打好“人民牌”,形成生态建设“保护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蕴含着强大的创造伟力,是社会发展最重要、最基础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不是一城一人的事,单兵作战只会顾此失彼,因此,我们要善于打“人民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将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凝聚起来,共抓大保护,让人民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是建设者更是保护者的良好氛围,将生态保护当做一种自觉的行动而不是一项
强制的任务,让保护生态环境的力量“多点开花”,集腋成裘,共同建设好生态保护这一项民生工程,使长江经济带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生活更加“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