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纪连海老师课后总结题,简练精华直击考点

时间:2019-05-12 08:1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复习---纪连海老师课后总结题,简练精华直击考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复习---纪连海老师课后总结题,简练精华直击考点》。

第一篇:历史复习---纪连海老师课后总结题,简练精华直击考点

第16课

1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得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历1928年。这说明 • • • • A.日本人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 B.日本人想对中国地理开展学术研究 C.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D.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 2.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点是

• • • A.都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C.都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

B.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D.都具有反封建性质

4.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几次大会战,包括:①淞沪会战②太原会战③徐州会战④武汉会战⑤百团大战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5.1940年下半年,中国军队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对日作战是 A.平型关战役

B.忻口战役 • • • • • •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6.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A.甲午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 • • 7 关于中国的抗日战争,请回答: ①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 • • • • ②国共两党分别实行了什么抗战路线?

③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哪两次战役的胜利? ④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②国民党实行单纯依靠军队和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实行了动员全民族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

③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

④它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17课 • •

• • • • • 1.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重大战役是 A.青化泛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蟠龙战役 D.沙家店战役 2.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主攻方向是

A.中原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北地区

3.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是指:①解放军占领南京②辽沈战役③沙家店战役④淮海战役⑤渡江战役⑥平津战役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②③⑥

4.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覆灭 A.①②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

• 5.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5年间,国共两党有哪几次重要的谈判?这几次谈判从背景、结果、中共表现等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结局上有什么不同?从这几次谈判中你获得哪些重要启示? 参考答案: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5年间,国共双方曾进行多次谈判,重要的是西安事变谈判、抗日战争爆发后的谈判、重庆谈判、北平和平谈判,这些谈判是国共关系的重要体现。从谈判进行的背景看,都是在中国革命发展的关键时刻进行的。从谈判的结果看,都对中国政局和革命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共在历次谈判中表现了高度灵活性和原则性。周恩来在四次谈判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四次谈判的最后结局上看,前三次取得成功,北平谈判失败。四次谈判都与当时国际局势有着密切关系,各种国际力量对谈判产生重大影响。• •

• 国共双方的谈判历史告诉我们:国共两党关系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而变化的,国共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都是炎黄子孙,民族利益是共同的,双方是可以进行谈判的。还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在处理双方关系时,应求大同、存小异。在寻求大同时,会出现合作;强调大异时,则发生矛盾。正确处理大同与大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前途,“一国两制”就是求同存异的经验在当今条件下的体现。

第18,19 课

• • • • • • • • • 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事件主要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大规模工人运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四月提纲“的发表

2.下列不属于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的一项是 A.普法战争法国的惨败

B.临时政府企图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 C.资产阶级政府的妥协投降

• D.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

• 3.巴黎公社革命在客观上实践了《共产党宣言》中的 • A.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 •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 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

• 4.俄国出现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在 • A.二月革命之后 B.七月事件之后 • C.十月革命之后 D.一战结束之后 • 5.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

• A.封建农奴制度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C.君主立宪制度D.沙皇专制制度

• 6.十月革命中,正式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到苏维埃的文献是 • A.《四月提纲》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C.《和平法令》D.《土地法令》 • 7.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不包括 • A.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革命道路 • B.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 C.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首先取胜 • D.暴力革命和合法的议会斗争相结合

第20课 第21课

1.“文革”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②党内出现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③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习惯采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④权力过于集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文革”中,党和人民得到的深刻教训是()A.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 B.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要清除修正主义在党内的影响

D.要正确处理敌我矛盾,以利于现代化建设

3.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4.下列法律文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核心作用的是()A.《选举法》B.《宪法》 C.《刑法》 D.《民事诉讼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措施有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④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除人民政协外,1949年至今中国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还包括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村民选举制度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 第22课

1.下列关于香港回归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B.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C.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D.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 2.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 A.两种社会制度 B.两种法律制度 C.两种管理制度 D.两种军事制度

3.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根本前提是 A.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英国的国力衰落,国际地位下降 C.邓小平强有力的谈判措施 D.“一国两制”正确方针

5.“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家的主体是 A.社会主义制度B.资本主义制度 C.一个中国 D.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6.台湾问题与香港和澳门问题不同,它属于:A.中国的内政问题B.历史遗留问题 C.国际争端 D.党派之争

7.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最初动机是: A.解决香港问题 B.解决澳门问题 C.推动对外开放D.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8.正式宣布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于: A.1982年B.1984年 C.1987年D.1992年

9.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以上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①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10.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 我国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实 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我们采取“一个国

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材料三:《海峡两岸亲人见面》的图片

请回答:①据材料一,指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这种政治构想的含义是什么? 在我国已有什么成功的实践范例?

②据材料二,说明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历史原因,目前影响最终消除诗人离愁别绪的因素有哪些?

③我党完成祖国统一大陆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④联系材料二、三,你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①依据: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实际要求;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情况。

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成功范例:香港、澳门。

②历史原因:国共双方内战的遗留问题。

目前障碍:台独势力的干扰;少数西方反华势力的阻挠。③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④认识:海峡两岸人民都渴望统一;统一是大势所趋(有相近意思即可给分)。

第23,24课

1.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 B.亚非会议 C.雅尔塔会议D.日内瓦会议

2.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下列哪个方针,使会议的圆满成功: A.“求同存异”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实行下列哪种外交方针 A.“一边倒”B.“一大片”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以下哪一项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求同存异 C.互不干涉内政 D.和平共处

5.“求同存异”方针中的“求同”是指

A.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 B.反对霸权主义 C.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D.推动第三世界的形成 6.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C.苏联 D.法国

7.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亚非会议②日内瓦会议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④与苏联建交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

8.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主要是为了:①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②挫败帝国主义破坏会议 的阴谋③加强亚非各国的联系④消除与会各国的矛盾 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最能说明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 10.二战后世界形势的根本特点是

A.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B.资本主义世界严重削弱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全面对抗D.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11.新中国初期的基本外交方针中,哪一条改变了中国半 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在国际交往中的独立自主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12.最能体现“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是

A.不同美国建交 B.同印度、瑞士等国建交

C.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参加亚非会议

13.新中国成立后未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主要的阻力来自 A.法国B.日本C.美国 D.苏联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日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利益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B.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C.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受到中美建交的影响 D.20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在国际舞台上起着重要作用

1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②中日建交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美建交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第25课

1.美、苏全面展开“冷战”的标志是:

A.1946年3月丘吉尔的一次演说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2.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基础是 A.美苏实力均势B.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C.美苏同盟关系破裂D.苏联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3.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④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

4.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C.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2册第1课

1.古代农业的第一个阶段是

A.刀耕火种B.简单模仿C.石器锄耕D.铁犁牛耕

2.商周时期农业的进步主要在:①青铜农具的出现②开沟排灌技术③除草培土技术④沤制绿肥技术⑤治虫灭害技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 A.商周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末期D.秦汉时期 4.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青铜工具与铁农具的并用B.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C .施肥与灌溉技术的进步D.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5.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 6.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传统耕作方式的形成时期 B.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和确立时期 C.出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耕法 D.我国农业进入耜耕阶段

7.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是在: A.魏晋南北朝B.隋唐C.宋元D.明清

8.明清时期,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出现多熟种植技术;②培育、引进农作物新品种; ③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④出现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

9.关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基本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B.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C.农民占有少量生产资料,精耕细作D.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册第2课

1.明清时期,我国许多生产部门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不包括 A.云南采铜业B.四川井盐业C.景德镇制瓷业D.河北的农业 2.明清时期,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其中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不包括 A.苏州B.南京C.扬州D.杭州

3.我国古代制瓷业发达,其中根据国外客户的需求,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的朝代是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4.我国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不包括

A.由政府直接经营B.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 C.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D.产品主要用于高价出售 5.下列关于花楼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现在明朝B.至少需要两三个人操作 C.专门用于精细丝织品的生产D.一种棉纺织工具 6.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输出国外是在

A.西汉“丝绸之路”开通后B.从唐朝起C.从宋朝起D.明清时期

2册第3课

1.“商人”最初是指 A.经商的人B.商地的人

C.善于经商的商朝人D.商部落的人

2.中外贸易开始于

A.先秦B.秦汉C.魏晋南北朝D.隋唐 3.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

A.邸店B.柜坊C.飞钱D.货栈 4.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发行于 A.隋朝B.唐朝C.宋代D.元朝 5.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的是 A.吕不韦B.范蠡C.张高D.鲁班 6.古代行商从事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是在 A.春秋战国B.隋唐C.宋元D.明清 7.唐朝时,设在广州、专管对外贸易的是 A.市令B.市长C.市舶使D.市舶司

2册第4课

1.井田制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私田的大量出现 C.政府为了增加税收D.土地兼并严重 2.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政策 A.打击了商人B.损害了农民利益

C.承认了土地私有D.是“重农抑商”的体现 3.中国历代王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封建王朝统治B.加强对商人的剥削 C.巩固小农经济D.保证农业赋税的收入

4.“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其经济基础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封建君主专制 C.封建中央集权D.民贵君轻

5.明代“海禁”和清代“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了海外市场开拓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 C.避免受到外界影响,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D.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册第5课

1.15世纪时,欧洲人急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包括

A.为迅速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B.《马可波罗行纪》诱使他们到东方去实现黄金梦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他们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黄金D.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东西方通商要道 2.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A.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B.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C.造船、航海技术发达D.欧洲人狂热地追求金银 3.新航路开辟后,主要商路从

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B.地中海转移到了印度洋沿岸 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D.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 4.下列各项,不属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的是 A.引起“商业革命”

B.引起“价格革命” C.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5.在欧洲的“价格革命”中,获得暴利的阶级是

A.封建主阶级B.农民阶级C.工人阶级D.工商业资产阶级 6.所谓“商业上的革命”,不正确的是

A.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扩大了经济和文化交往 B.欧洲与非洲、亚洲、美洲都有贸易往来 C.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促进了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7.16世纪从英国到印度最近的航路是 A.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 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区印度 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8.下列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中,最贴切的是: A.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地安人带来无穷灾难 B.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的先驱 C.哥伦布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 D.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的,对近代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9.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B.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D.欧洲各国社会矛盾激化

材料一:郑和船队“至彼中,将尽数取去,夷人携入彼国深处售之。或别贩旁国,归乃以夷货偿我。彼国值岁多珠时,商人得一巨珠携归,可享利数十倍------夷人虑我之不往也。每返棹,辄留数人为质,以冀后日之重来。”——(明)张燮《东西洋考》

材料二:明天启三年秋,南京湖广道御史游凤翔奏称:“臣闽人也。闽自红夷入犯,就澎湖筑城,胁我互市。被我擒斩数十人,乃以讲和愚我,以回帆拆城缓我。今将一年所矣,非惟船不回,城不拆,且来者日多,擒我洋船六百余人,日给米,督令搬石砌筑礼拜寺于城中。进足以攻,退足以守俨一敌国矣。” ——《熹宗天启实录》

阅读上面材料,找出郑和在海外的活动与红夷在澎湖的行径的异同点,然后说明两者航海的本质区别何在?

郑和:礼尚往来,公平交易,友好相处,大受欢迎,唯恐郑和使团不再来。红夷:侵占澎湖,非法筑城,强迫贸易,掳中国船民,强迫为其修筑教堂。本质区别: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与海外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是封建王朝的贡赐贸易与外交活动; 红夷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活动。

2册第6课

1.17世纪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 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C.荷兰 D.英国

2.下列有关16世纪下半叶英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 B.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C.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3.18世纪中期的七年战争是

A.英法之间的战争 B.英荷之间的战争

C.英西之间的战争 D.以海外殖民地为战场的战争 4.英国发布《航海条例》的根本目的是

A.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B.与法国争夺海上霸权 C.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D.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 5.早期殖民扩张活动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抢占广大海外市场B.扩大资本原始积累

C.削弱封建贵族势力D.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6.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①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③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④使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

7、对殖民者而言,黑奴制在美洲发展起来的最主要的 A.印地安人惨遭虐杀,美洲需要大量劳动力

B.黑人身体健壮,远离家乡,不容易逃跑 C.黑奴贸易给殖民者带来巨大财富 D.欧洲殖民者对黑人比对印第安人熟悉

8.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 A.16世纪末B.17世纪中期C.18世纪中期D.19世纪初 9.下列关于17世纪荷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B.掌握世界商业霸权

C.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D.成为“日不落”的世界殖民帝国 10.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统称为:

A、新阿姆斯特丹B、弗吉尼亚C、新尼德兰D、新法兰西

11.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法国,到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场争夺实质上反映了: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的社会制度胜利 C.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D.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12.英国能够夺取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不包括: A.资本主义的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D.建立了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13.16世纪以来,殖民主义的罪恶主要表现为:①屠杀当地居民②掠夺财富、资源和劳动力③贩卖黑人奴隶④开拓商品市场 A.②③④B.①④C.③④D.①②③

14.早期殖民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的最大作用是: A.让西欧资产阶级获得了丰厚利润 B.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扩大了世界市场

15.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是在

A.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B.三次英荷战争之后 C.英法七年战争,打败法国后D.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后

16.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对此理解确切的是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B.荷兰的经济非常落后,只能依靠替别国运输商品赚钱 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17.黑奴制在美洲发展起来的直接原因是 A.印第安人惨遭虐杀,美洲需要大批劳动力 B.黑人身体强壮,远离家乡,不易逃跑 C.黑奴贸易能给殖民者带来巨大财富 D.欧洲殖民者对黑人比对印第安人熟悉 18.下列对黑奴贸易的理解,错误的是 A.黑奴贸易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B.黑奴贸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C.黑奴贸易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 D.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19.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惟一自然基础。”——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的到来前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概括殖民者的罪行。

(2)从材料二中分析说明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实质有何进一步的认识? 参考答案:

(1)占领土地、掠夺财富、种族灭绝、贩卖黑奴。(2)使非洲精壮劳动力显著减少,黑人家园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倒退,陷入贫困落后。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血腥的掠夺过程,资本主义的每一步发展都同残酷的殖民掠夺密不可分。20.问答题:英国世界殖民霸权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参考答案: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7世纪,英国在印度和北美建立殖民地。17世纪下半期,因果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欧洲强国荷兰,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荷兰从此丧失了海上殖民强国的地位。17世纪末到18世纪,英法之间爆发了多次争霸战争,英国最终在七年战争中打败了法国,夺取了法国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确立起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2册第7课

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B.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C.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D.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2.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A.毛纺织业B.棉纺织业C.丝纺织业D.机器制造业 3.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和发展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 4.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 A.瓦特蒸汽机的制成和推广 B.电力工业和电讯业的产生与发展 C.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的过程 D.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过渡

5.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这证明 A.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B.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C.工业革命使劳动者得到解放

D.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工人劳动的积极性

6.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物美价廉的商品

B.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C.先进的通讯手段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7.美国工业革命相对较快的主观原因是 A.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B.国际环境好,少战争干扰

C.外国移民涌入

D.推广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 8.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 A.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B.劳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 C.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

2册第8课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 A.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B.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密切结合 C.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工业成果来说,最显著的特点是 A.电力的广泛使用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C.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D.为远距离迅速传递信息技术的发明

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结构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5.两次工业革命对于一些后进国家来说是交叉进行的,这对于它们来说 A.为向帝国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B.为实现传统工业改造创造条件 C.为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D.为实现社会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6.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最主要的趋势是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C.现代企业规模越来越大D.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7.下列各项关于垄断组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垄断组织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B.垄断使资本主义国家更富于扩张性 C.垄断组织的出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垄断组织发展的结果是干涉国家的政治

8.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9.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是指 A.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D.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下载历史复习---纪连海老师课后总结题,简练精华直击考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复习---纪连海老师课后总结题,简练精华直击考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