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李书磊 村落中的国家 有感
读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乡村学校》有感
读李书磊的这本书时,我的兴趣是渐渐被激发的,也就是随着内容的深入,我对他所做的研究的方式、分析的视角和所描述的内容越来越感兴趣,也体会到了他研究的价值。
在这里我选取自己比较关心、感兴趣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首先我谈一下,他的研究给予我的启发:第一,他无论是描述丰宁希望小学还是在讲述小学里的老师时,他都会作一些背景介绍,甚至把一些看似不必要的东西娓娓道来,比如介绍一个女老师时,他会详细介绍她的丈夫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其实这些看起来不重要的东西对我们理解这村落中的“国家”是很重要的;第二,在描述一些课堂文化时,他遵循客观记录的原则,尽量呈现课堂真实状态,然后再对这些内容 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一点对于做研究也很重要,把事实和观点分开写,因为从同样的事实中,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那么把自己的观点和事实分开,就为别人留下思考、分析事实的空间,并且也向别人展现出自己的想法。
首先教师在择偶上遇到了尴尬:很少有政府女职员想嫁教师的,而农家女虽然想嫁教师,教师却又不愿意娶她。女教师普遍不愿意嫁给男教师,因为她们对教师职业的辛苦与贫寒、对教师这一职业前途的有限性看得最清楚。这一方面是由于在世俗社会里,收入的多寡往往决定一种职业的社会身价,而这种身价在择偶这件事情上常常表现得突出而尖锐。在我看来,这种择偶的尴尬到今天也没有消除。虽然今天教师的待遇、社会地位相比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经济高度发展、金钱成为人们衡量事物主要标准的今天,男教师的尴尬境遇依旧普遍存在。因为在主流社会里,男人在家庭里要承担更多经济收入,而男教师的收入只能属于平均水平吧,他们支付不起更好的生活水平。在女教师看来,嫁给男教师只能降低她们的生活水平。从人性的心理上看,“人往高处走”,女教师希望更好的生活伴侣也是情有可原的。在经济主导的时代,“宁愿在宝马车上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上微笑”这足足显示了今天人们的价值取向。
另一个就是教师的生存境况。“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变成了乐趣,长大后一,我就成了你,才知道,这只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是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这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这首歌曲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首歌讴歌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却也再现了教师在九十年代的生存境遇。整个社会都以此为荣。我觉得人们习惯了教师这样的生存境况,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我们的思想传统里,教师是一种崇高、神圣的职业,人们自然地赋予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以仰视目光。那么着就会给我们在心理上无形中造成了这样的观念:教师就应该做到无私奉献,就应该做到常人不能做到的事情,就应该不能犯错误。可是当人们这样给教师定位时,他们忽略了教师也只是普通人,他也要面对生存、生活的压力,他也有七情六欲。而且正是因为他们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责,更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存待遇,这样他们才花更多的心思在教育学生身上。其次,这和国家当时的经济状况相关,因为整体的经济不那么好,那么教师的待遇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作者在描写分析教师生活境况是如此差之后,他这么说“不管教师们的生活实况多么艰辛乃至辛酸,在丰宁希望小学,教师们还是成功地维持了教师的尊严、体面与魅力,维持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拜和信仰。”并且做了关于小学生将来择业志愿的调查以说服这一点。诚然,这有一定的依据和说服力,但是我觉得小学生在选择职业志愿时,不仅仅是因为对教师的崇拜和信仰而选择做老师的,作者可能忽略了一些客观因素:首先,农村小学生由于眼界、见识的有限性可能会导致选择上的误差。对他们而言教师这个职业是熟悉的,而科学家、文学家等这些职业,他们不太了解,那么他们在选择时,要么是冲着这些遥远的名词而去的,要么就会选择他们稍微熟悉的东西。其次,在传统教育中,无论是书中还是父母,都宣扬教师的崇高性,这些会影响他们的选择。最后,就是作者说所强调的教师所作所为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
在书中关于课堂上的文化传承章节中,作者详细地记录了听课过程中教室里老师与学生的一举一动,然后分析评价教师的教学方式。我觉得这个对我们很有启发,首先,做研究的时候要忠于真实客观,在陈述时尤其要这样;其次,要善于跳出情境去看问题。(这一点是我欠缺的)李书磊在听完一年级的《小壁虎借尾巴》、五年级的《将相和》、三年级的《寓言二则》 :《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后,他借用吴康宁先生在《教育社会学》中的“非课程内容”、“反课程内容”和“课程内容”对这些语文课做出评价、分析。
首先,作者认为在这些老师的课上都出现了“非课程内容”,因为赵瑞银老师将《掩耳盗铃》故事引申为反对偷窃、反对做坏事。而在作者看来,掩耳盗铃含义仅仅是智者对愚者的讽刺;而在李建华课上,她告诉学蔺相如担任的相职类同于军师,是出谋划策的,这容易误导学生,使他们认为相就等于师爷。不得不说作者在这个方面的指点是正确,但是我觉得老师在讲这些内容的时候,她可能更多的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故事,或者是从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去理解、讲述掩耳盗铃这样的故事的。这个是无可厚非的。
其次,作者认为丰宁小学的教师的语文课堂体现了“课文至上“的追求。教师们的课堂中心活动就是让学生不留任何缝隙地吃透课文。老师们不厌其烦地并且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情节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作者认为如果没有对文章更丰富内容的额理解和觉悟,就往往会把情节当成文章的全部,那么学生对文章的接受就会止于情节。我觉得作者对这一点的见解十分值得教师们注意,语文教学要依托于一定的情节,但是情节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
此外,在丰宁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们自觉、坦然地用语文来传授其他学科的知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特别突出。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李建华讲授《将相和》谈到的“战国七雄“、”秦国强大“等等本属于历史知识,却在语文课上讲了;修桂春在《小壁虎借尾巴》里讲了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重温“你都掌握了什么知识”,感叹“看一节课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以后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此外,语文课中的“思想渗透”很重。例如:修桂春将“小鱼姐姐、黄牛伯伯与燕子阿姨”的称谓作为“小壁虎多么有礼貌”的表现向学生强调,在讲到不能出借自己身体部分的同时又启发大家应该向同学出借铅笔。在李建华的课上也一样能体现出来。我不知道作者对于这种将语文作为传授其他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工具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因为作者只是说“在这里可以印证这种由课文而引入到班级实际、以课文中的人和事为材料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是语文课堂的一种模式。就我个人而言,我想对着两种情况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第一,关于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历史知识的补充、生物常识的介绍,我觉得这些对学生而言是有益的。像《将相和》这样的历史事情,对学生补充一下历史背景是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脱离了背景的介绍如秦的强大、廉颇的鲁莽等等,就不能明白蔺相如为何容忍廉颇的狂妄自大,也不能突显出蔺相如的以国为重、心胸豁达的人物形象。第二,对于借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虽然我个人反对思想灌输,但是思想教化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必须。如果非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话,我觉得借助语文课中的人和事再引到身边的事情,这样的教化比思想课上的单纯的讲一些道理效果要好。所以我觉得只要不要占用太多的语文教学时间,不要本末倒置(把语文的讲解和语文工具性作用颠倒),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适当的思想引导在语文课堂中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
最后,作者批判了语文课堂中教师对文学性(即审美性)的的忽视。我觉得作者的这种看法真是一针见血,无论是90年代还是现在,审美性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从来都不突出,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重视的是语言文字的教学。作者也提到了这不能全怪教师,在课文编导的指导思想里就没有给文学留下什么位置。当我们的语文教学失去文学性时,就会使教师在课堂上主观性丧失,但“主观性又是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它意味着个性、情感与自由的思想”,我想说这种文学性的缺失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发展。因为我们都用一些客观的、标准的内容或是知识去讲解时,学生就会习惯性地去依赖这些事实去想问题,那么就会束缚他们思维、想象力的发展。除此,还会导致课堂的枯燥乏味。这个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深有体会。我喜欢思维灵活的老师,喜欢老师给你打开一扇窗的感觉,而十分讨厌死板的老师。可是我在初三时,就遇到了这么一位老师。那时候每每上语文课,就想睡觉,觉得乏味、无聊,因为他上课的程式太固定,没有一点个人的思想、情感。
在阅读这一部分的时候,我看到的是这三位老师上课的优点,并且感叹自己小时候都没有那么上过课。作者对他们教学方式的批判是我始料不及的。而这一点正是我需要学习的,也许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上课模式、深深受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禁锢了自己的思维,很难跳出这个圈子去看问题。但是作者却一直站在圈外审视教室里的一切,用犀利的眼光去分析潜藏在事情背后的问题,这正是人类学研究中所需要的。
在第四章里,作者发现学生们中间存在着两种语言状态:文语(即书面语)状态和口语状态。作者还认为书面语束缚了人的正常性情,这个可以从他对班长王春雷对话中可以看出来。起先只有他们两个人,谈话中孩子用很正式的语言,到后来孩子们都涌入教室后,王春雷恢复口语时显得活泼灵活多了。接着作者又通过学生作文的展现来描述学生对文语作为一种外来东西的不适应,以及由这种不适应所产生的生搬硬套、公式化、模式化痕迹很严重的现象。在这里,我惊叹作者敏锐的观察力,要是我去课堂,我根本就不会把这个放在心上,更不会想到通过不同年级学生的作文去证实这两种不同的状态。不过,我和作者的看法也有不同的地方。作者在披露小学生在作文中深受书面语的束缚,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作文,用的文语太多,显得有些生搬硬套;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虽然口语较多,但是很亲切自然。我认为作者批判的确实是存在的现象,但是这不能归咎于教师或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要求之一就是随着年级的上升,教师要教学生在写作中正确地运用书面语,去除“口语化”。作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本来就是比较困难的,你怎么可能让一个小学生能恰如其分地拿捏好书面语和口语在作文的使用呢?一般而言,年级较低的学生,由于书面语掌握得不多,所以在描述时会倾向于较为熟悉的口语;而高年级的学生,由于掌握得书面语较多,则在写作时会有意识地使用书面语,在这过程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显得有些生硬,也是从口语化向书面语转化时正常情况。教会学生正确使用书面语正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我认为不应该用一种过于苛责的态度去要求小学教师和小学生。
作者在和教师交谈中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电视对学生以及学校教育的影响。我想这个问题在今天尤为突出,因为现在网络、手机普及率太高了,学生随时随地都受这些信息的影响,那么如何减小网络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负面影响,又如何利用网络信息区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这是当今我们教学活动面临的挑战之一。作者大概讲了电视对教学活动产生的几种影响:一,学生可以从电视上看到一些董存瑞、黄继光等故事,这使他们在理解课文的有些内容时并不感到陌生,也同时让他们产生怀疑:这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编的故事?二,电视作为一种信息渠道,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同时也冲击了教师的权威性。三,电视剧中,大量的金钱美女,谈情说爱甚至性的情节和镜头,对孩子有巨大的吸引力与影响力。这些会动摇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也会促进孩子们的早熟。我想这对于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孩子们影响更大,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可能完全控制学生接受的网络信息内容,不能剔除消极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建立他们真正地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会去甄别各种信息。
在看完幼儿园小孩子们的课后并且对孩子们所喜欢的歌曲做出问卷调查、分析后,作者严厉地批判“丰宁小学学前班的课唱的仍旧以革命歌曲为主,孩子对越小的孩子在政治上要求似乎越严。仔细分析他们唱的这三首歌,都是以感恩与取悦为主题:感谢党创建新中国,感谢妈妈太辛苦,让毛主席听了心欢喜。这些孩子一开始接触文化就被置于一个弱小者、从属地位,而他们自己却浑然不知,依然卖力地高唱„„”看到这里,我真心有同感啊!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卖力地唱着这些歌。其实这些处处显示了教育在服务国家政治中所起的作用。即使在今天,国家对待教育时,也是更多地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对政治上的维稳作用考虑的,而教育真正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变成了一种副产品。
李书磊在书中还深刻地谈到了现在教育体系培养的是对工业、城市与现代化生活的向往与羡慕。“城市在这里成为了工业、现代化与现代幸福生活的象征,这在课程与课本的编订是下意识设定的,但在乡村学校中则被接受为一种明确的意识。”无论是歌曲《小燕子》、《让我们荡起双桨》,还是语文课中介绍的桂林山水、万里长城等等,前者直接在歌颂城市,后者则在孩子们那里通过旅游和城市联系在一起了。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被传递了这种想法:大城市是繁荣、现代化的象征,农村是落后、贫穷的代名词。教育在无意识中教导学生去摆脱农村,到人人都向往的便捷、繁华、热闹的城市中去生活。事实上,我们也确实是这样想的。对与农村的孩子而言,他们努力读书,有一方面就是出于走出贫穷小镇的愿望。就如同作者所说“现行的国民教育课程设计也不是为农村的生活准备的。渗透子啊各种课程中大规模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指向国家体制内的生活的,而广泛的自然科学教育和精确的语文知识教育指向的是城市和工业体系内的生活。”那么对于那些参与高考却被淘汰的学生该怎么办呢?通过高考,一部分人榜上提名进入城市与体制,被淘汰的人则仍需要留在乡村与民间,“但他们所受的教育却并非为他们现在的乡村生活准备的,乡村并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教育所给予他们的愿望和能力已使他们与现在的乡村生活格格不入。”这也正是我们现代所面临的问题,当今,农村孩子无论是考上大学的还是考不上大学的,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到城市里生活或者在城市打工,一年在农村住的时日真的是可数。那么国家将来面对的是从事农业人口的减少,而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十分大,对粮食的需求只增不减,那么这是一种矛盾。当老一辈的农民不能种田时,小一辈的人由不愿意种田时,我们的粮食供给怎么保证?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实现农业的完全机械化、自动化,这样才能保证产量。但是事实是我们国家现在的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并没有发展到那种地步!或许我们国家应该在农民福利上有所提高,刺激一部分人去从事农业生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农业也会像国外一样只有少数农场主在经营着。但不管怎么说,教育在诱导人们加入城市化、工业化中还是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后,我想谈谈书中提到的关于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对高考的不同需求。我们今天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强调的是公平,是人性化,各省的教育部门隔几年就进行高考方案的改革。而在教育改革中有发言权的往往都是城市里的中产阶层,县城的校长、乡村的学生家长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就如同书中提到的那样“城市知识人总抱怨中、小学生负担太重,教学太单调,高考题太死。这在知识人与城市的语境中绝对是有道理的;但在乡村语境中„„很少有乡村地方的学生与家长抱怨学习负担重,须知乡村学生要考到与城市学生相同的分数是要付出更大的辛劳的„„乡村学生要想上大学实际上是要比大城市学生的考分高的,那负担就可想而知,但他们并不抱怨学习负担。”城市人,批评高考题式样死板,十分正确,因为这种考题不能发挥城市学生视野开阔、见识广、阅读广泛的优势,但是对于农村孩子们而言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视野,他们只有通过严苛的管理,承受更多的负担,才能和城市孩子在高考中去竞争。“全面发展对他们来说仍是不折不扣的奢侈!”看到这里,我感慨良多。小时候,总觉得高考是公平的,因为每个人都做同样的试卷,可是殊不知,题目的设置也可以有所不公平,只是这种不公平是隐性的。就像我们高考时作文题目叫“品味时尚”,对于成天不是面对田地就是埋在书堆中的乡下孩子,时尚离他们太遥远了,他们中有些孩子甚至连时尚这个概念都不太懂,那么你让他们面对这样陌生的话题,怎样去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呢?而时尚这个词本身就产生于城市中,对于大城市里的孩子不算太陌生,写起来相对而言容易一些。那么这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不公平。而外在的显性的不公就不再谈了,如教育投资、师资力量等等都是不同的,国家在发展任何方面都是城市优先的原则。
第二篇:读《家》有感
家,对于我们来说是幸福的象征,是温馨的标志,是温暖的怀抱,他就像沙漠里的绿洲给人以希望和温暖。这就是家的感觉。然而巴金笔下的家虽有着四世同堂的喜悦、人丁兴旺的热闹,却同样围绕着旧时封建礼教的控制,使家失去了他的原汁原味,失去了原有的温馨,就让我带你走进《家》的世界。
《家》描写的是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家庭的没落分化的过程。觉新、觉民、觉慧三个性格迥异的兄弟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奋斗:大哥觉新面对封建礼教选择了屈服和服从,担负着全家的重担,被兄弟责骂,在关键时刻也打破陈规帮助弟弟实现理想;觉慧、觉民、琴三个受到新思想影响的热血青年投身于革命,用自己的笔去教化他人,传播新思想。丫头鸣凤与三少爷觉慧相恋,苦于身份悬殊以及封建势力的压迫,被逼嫁于他人为妾,誓死不从,以死明志,可见其刚烈。许许多多高家大院里的人都在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从而走向了沉沦与灭亡。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高家大院在新思想的袭击下,走向灭亡,性思想最终会战胜一切。觉新就是手封建大家庭和旧时礼教毒害的典型例子。他也是有着一腔冲破旧礼教的热血,可却在旧礼教前沉沦了。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太深了,在强大的势力下他别无选择,他只有选择屈服。我为他而感到悲哀,更加同情他:就是因为他所谓的服从,他失去了自己的最爱,害死了最爱他的妻子;就是因为他的服从,他的一生都在别人的安排下度过的。这难道还不悲哀吗?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自由自在、民主的新时代,可以大胆的追求自己所想的,不需要为别人的安排而活,每个人的未来都充满希望。相比觉新,我更加欣赏和佩服觉慧的个性和勇气。他大胆的与封建礼教抗争,勇敢追求心中所爱,接受新思想的洗涤,在封建社会的大舞台上,他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老鹰,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向蓝天,那气势仿佛要将封建礼教在这个社会上破除;那劲头有着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决心。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用笔描述出新的社会,抨击旧社会,用行动改变社会,逃离自己的家园,改变战场,用自己的文章去影响更多的人。这份勇气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也许我们并不处于他所在的那个社会,我们无法体验他所面临的困境,无法了解到他面临多方势力压迫时的勇气,但是同样我们的人生难免也会面临许多的困境,但如今的幸福生活已让我们沉迷于平静的生活,缺少了面对灾难的勇气,从而失去了抗争的机会。就像这次“莫拉克”的来袭,打翻了我们原有的平静,拆散了原本幸福的家庭。这时,我们就需有这份勇气: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努力重建家园的勇气、笑着站起来的勇气……它就是战胜一起的力量,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鸣凤还有许多的丫鬟也同样受到封建礼教的迫害,失去他们美妙的人生。这样的家还温馨、美好吗?《家》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社会,让我感受到了那些热血青年的勇气,让我感慨、让我悲伤,同样也让我感动。我们的新生活就是在这些热血青年的勇气与努力下造就的。家还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温馨、那么的幸福!松江一中原高一(6)班第三篇: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
家是什么?家是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家是王维《杂诗》中“来日绮床前,寒梅着花未”的那朵寒梅;家是马致远《秋思》中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家是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缕缕愁思;家是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那撩人的夜曲;家是张继《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夜半歌声;家是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似箭归心。
“点盏灯在这黄昏的屋里,为夜就要来临。让满室温柔的光芒,迎我到它宽大的怀里。厨房飘来一阵阵的饭香,还有那悦耳的歌唱。炉火映上母亲的脸,回眸时如明灯的光。让我拥抱这些光芒,像拥抱我的世界,尽管是那么耀眼,只有家抚慰我心。” 这是一首听后让人觉得温暖的歌,这种温暖来源于家。家,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心灵停泊港。它在我们生活中是十分熟悉的,也是十分亲切温暖和睦的。然而,在巴金小说《家》中高觉新一家却是每天都在明争暗斗,是为了争夺那点家产,他们正面以笑脸对着家人,转身却是在暗地里说对方的闲话,平静表面下暗藏着波涛汹涌。这样的家,还是家吗?面对这样的家庭,是妥协?还是挣扎? 初读巴金先生的这部小说,我为这样一个大家族里的腐败而愤恨,为一代新潮思想的崛起而心潮澎湃,当然,也感慨小说最后不知是喜是悲的结局。《家》这部小说是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大家庭中说起的,讲述了那一代人对自《家》描述的是一个封建的大家庭的悲欢离合。在这样的家庭中,有着不可避免的明争暗斗,纠纷,不公与压迫。但又因为身处于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时期,却也有令人感到惊奇的反抗。在封建社会的残酷迫使下,一群年轻可爱的生命受苦,煎熬,甚至是失去生命,因而故事中带着血和泪,带着控告与悲愤的呼声。把斗争的剑刺向了极度腐朽的封建社会以及害人的封建礼教,并暗示它走向灭亡道路
高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他是高家的长房子孙,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在高家他是一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弟弟的面前,他是一个渴望自由,渴望新生活的新青年。觉新虽然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他又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的迫害。他的委曲求全,怯懦顺从的性格却害了当时的二位女性。一个是他青梅竹马的恋人——梅芬,一个是老太爷替他选择的妻子——瑞钰。梅芬为他郁郁而死,瑞钰最终难产而死。虽然他在高家的事务上兢兢业业,办得井井有条。但是在自己的婚姻和爱情是失败的,因此他宁愿自己痛苦,也要让自己的弟弟们快乐。他渴望新生活,但是他承受着太重的旧文化的重担。其实,我觉得觉新的痛苦来自于他的“孝与责任”,因为这种责任感,才驱使他不得不听老太爷的话,娶了瑞钰。同时把高家的一切都打理好。但我是同情他的,他是封建制度的最大受害者。因为双方父母的小小意见与冲突,就毁灭了他与梅的婚姻,又因为愚昧的封建迷信,夺去了他爱妻的生命。就因为陈姨太的“血光之灾”之说,便要把瑞钰这个产妇迁出公馆,封建迷信最终吞噬了她年轻的生命。觉新也终于明白了,夺走他妻子的生命的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一生最爱的两位女子永远地离开了,仅剩的抱负也泯灭了,他的青春与幸福渐渐消逝在这个冷酷的黑暗社会中。读毕此书,我为他的悲惨经历而痛心。因为他的责任感,更因为整个社会的腐朽,使他的一生都生活在痛苦之中。如果他敢于向命运挑战,勇于挣脱封建社会的枷锁,对整个社会呐喊,那么他的命运也许就会改变。更甚者,不会使那两位女性受到伤害。觉新是巴金独特描述的一个人物,利用觉新作为被整个封建制度伤害的“缩影”,呼吁人们,不要迷信腐朽,勇于反抗,在五四新思潮的带领下,要做一位不受伦理纲常迫害的新人类,主张相信科学,相信科学才是社会进步的条件。而觉新,则是这个腐败社会的牺牲者
觉慧,应该是巴金老先生笔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大胆、有知识的新青年的典型人物。巴金曾在他的这个第十版序中这样写到:“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气来了。”他是当时社会里典型的叛逆者。他大胆地冲破一切陈腐观念和秩序,冲破了封建伦理纲常的观念。他大胆地爱上了婢女鸣凤,并不顾一切地和鸣凤在一起。虽然后来鸣凤惨死,但是觉慧的爱却是鸣凤得到的唯一的爱。他离开家门,参加抗议军人殴打学生的请愿示威,抛撒反对军阀的传单;在五四运动的冲击下,他是当时社会的一位反抗军阀的青年,并把实际付诸行动。他反对大哥的逆来顺受,看不惯大哥觉新怯懦的表现。他更支持二哥觉民的逃婚,力斥荒唐的血光之灾的封建说法,但却也救不了大嫂瑞钰的生命,改变不了大哥觉新的命运。他藐视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及深严的家法,和丫头鸣凤的恋爱到最后愤然离家出走。可是在他离家之前,大哥觉新也给了他盘缠。由此看来他大哥也支持他的做法,因为觉新并不希望他的弟弟跟他同一个命运。觉慧大胆地呐喊,大胆地否定一切,逃出封建家族,去寻找自己的新天地。然而他的反抗还是有一定的盲目性。他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人们提了一个警,告诉他们可以勇敢地追求自己所要的婚姻以及爱情。他是唯一一个能走出高家的人,是一个用实际行动来告诉世人:他反对封建腐朽的门第观念。他恨家中的老太爷,因为老太爷的顽固,大哥觉新痛着,累着;二哥觉民也深陷其中,唯有他敢在老太爷面前因不满而冲撞他。我了解到觉慧的想法,并且我也支持他的做法。但不足的是,盲目地反抗使他失去了爱情。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学到了我应该向觉慧一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现实生活存在着许多不完美,小说里的世界亦是如此。天长地久的爱情人人都想要,但是面对现实的时候,人们也只能去寻求“曾经拥有”的安慰了。孔教会的头面人物,60多岁的冯乐山看见高家的丫头长得漂亮,便要高老太爷将丫头鸣凤嫁给他。鸣凤知道自己要嫁给冯乐山做小,但她爱着觉慧,不同意嫁给冯老头。在周氏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鸣凤希望她深爱的觉慧可以救她,实现他以前的承诺,给自己幸福。她来到觉慧兄弟的寝室,好不容易等到了只有觉慧一个人在房间的机会,得到的却是“鸣凤,你没看见我这样忙”的责怪。鸣凤死前,想到的是过去十七年中她所记忆的打骂、流眼泪、服侍别人,再有就是她将要身殉的爱。她记起自己以前说过的誓言:“我向你赌咒,我决不去跟别人。”对她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是觉慧了,但觉慧那样冷淡地对待她,甚至觉得鸣凤还没有自己的工作重要,真让人心酸,更让鸣凤心痛。结果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住处。鸣凤唯一的幸福在于她拥有了爱情,而她的悲惨同样来自这点。她爱上了她的主子,也就是上层的人物。起初她是放弃的,没有想过这样一段恋情会有什么结果,但是后来她爱的人——觉慧给了她希望,让她以为她真的可以幸福了暂的幸福。她抗争过,但她的力量太渺小了,无法撼动整个社会,甚至连这个家族的一角也无法撼动,而自己爱的人也无法带给自己曾经承诺过的保护。在走上绝路之前她犹豫过,想活下来,想为自己的幸福继续斗争,但最终,她明白了,“他是不能够到她这里来的,永远有一堵墙隔开他们两个人。他是属于另一个环境的。他有他的前途,他有他的事业。……她应该放弃他。”于是,她放弃了,一并放弃的还有她的生命。鸣凤带着觉慧轻轻的一吻和“再过两天”的承诺,在湖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着在黑暗中发光的湖水,往事一幕幕在鸣凤脑海中浮现„„她揩了揩脸上的泪水,凄楚的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不久,湖水又恢复平静„„)这就是鸣凤反抗的爆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没有屈服,却把生命献给了真挚的爱情。这条路的选择,也许她永远也不明白究竟因为什么!但是,也许她明白,她是为了追求幸福,自由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而死,她是为了反抗封建家长制而死!曹雪芹说过“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天性里,或许女人总是感性大于理性,在爱情里奋不顾身。也许鸣凤的命运是悲哀的,但是她那份对爱情的忠诚,不禁让我肃然起敬。
当然,故事并非全然为悲剧,还是有让人值得欣慰的地方的。高老太爷的66岁的寿辰到了,高家摆宴唱戏,大为庆祝,冯乐山又为觉民说媒,高老爷一口应承,遭到觉民与琴的反对。觉新左右为难,觉得无论如何应该给觉民帮忙,否则将会造成一件抱恨终身的事。祖父大发脾气。在这紧急过头,觉慧帮助觉民逃婚,与家庭斗争,结果觉民下了决心,高老太爷也没办法。觉新的四叔克安、五叔克定瞒着高太爷偷偷摸摸的在外面租小公馆,嫖女人,打着高老太爷的旗号借债,过着荒淫无耻到的生活,丑行被揭穿,高老太爷责罚他们后,感到无比失望,从此一病不起。陈姨太先请道士作法,又叫端公捉鬼,闹得家宅不宁。高老太爷在弥留之际,答应解除与冯家婚约,觉民的抗婚行动取得了胜利。他是属于比较幸福的人。由于他上过学堂,思维比较前进。觉民能与志趣相投的琴交往。两人的关系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同时,琴也不顾大家长的反对,敢于积极为自己争取求学的机会。另外,他、三弟、琴及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同办报,宣扬自由平等的精神。虽然,他也被祖父安排另一门亲事,但是他并没有像觉新那样,任由祖父摆布。反之,在三弟的"教唆"之下,觉民敢于反抗,向祖父说不,离家出走。我想,在那个环境中,他能这样着实不易,至少,他在精神上早已胜过了他的哥哥。
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朝大地洒下银白色的光,它永远都不知道人间的悲欢离合,缺装出一副阴晴圆缺的脸。当一个兴盛的大家庭逐步走向败落,谁也没想到当初的繁荣会落到最终的支离破碎。故事的最后三弟觉慧感到不能在这个吃人的家中呆下去了。他要做一个旧有家庭的叛逆,决心远走高飞,觉新感到无限
悲哀,但他知道是留不住觉慧的。犹豫再三,终于答应在暗中支持弟弟的行动结果,三弟还是远走高飞了,觉慧无所顾忌地离开家而远走了。作者通过觉慧写出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激荡,写出了包含在旧家庭内部的新力量的成长,也通过觉慧来对觉新的“作揖主义”和别人的懦弱性格作了批判
社会是不断的在进步,像《家》里面的“觉民”、“觉慧”那样,有着先进文明的思想,勇敢的反抗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行为以及家长的封建思想意识,为自己所认识的真理去奋斗。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并不是说我们也要反封建社会(现在我们不是在封建的社会里),而是勇敢的反对社会上错误的腐败的思想意识,要敢于开拓创新,坚持遵纪守法,相信科学,坚持科学真理,反对迷信。就拿文中的例子来说吧!文章中的“鸣凤”是一个丫鬟,她喜欢了“三少爷”,但后来她被“老太爷”卖给“冯老板”做小老婆,她心中不愿,但她身份低下,无选择的权力,最后跳湖自尽。再比比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在的社会人人平等,不分贵贱,没有主仆之分,一视同仁,而且每一个人都受到最基本的尊重,不像封建社会那样,身份低下的人,可以随便给有钱人家的公子少爷老爷当作礼品或物品用金钱买卖,完全没有了人身自由。
《家》向我们充分的展现了封建社会家庭的面貌,封建的思想意识把人们一个个逼上了绝路:大少爷“高觉新”终日思念“梅”;“鸣凤”因被迫婚自尽;“觉新”的表妹因大人思想保守,有病不能及时医治,最终死了。当今社会,新的思想意识层出不穷,现在的思想是开放的,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观念,新的资讯通过各种渠道传送到我们面前,开拓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灌输了最新的有益的思想意识;变封建为开放,变传统为创新,变专制为民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巴金的《家》中,在那封建社会中,不敢像我们那样开放,不敢创新,没有民主;但现在有了,还有了互联网,有了电视,有了计算机,有了„„有了很多可以让我们了解最新资讯的渠道,这一对比,证明了社会在发展,人类文明在进步,精神境界在不断的提升着。我们可以向《家》里面的“觉民”、“觉慧”学习,接受更多的资讯,敢想敢做;还要以《家》中的“觉新”为借鉴,不要一味的盲目的顺从,否则到头来还是苦了自己,要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
巴金在回忆自己写下这些文字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熟悉我所描写的人物和生活,因为我在那样的家庭里度过了我最初的十九年的岁月,那些人都是我当时朝夕相见的,也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然而我并不是写我自己家庭的历史,我写了一般的官僚地主家庭的历史。我写梅,写瑞珏,写鸣凤,我心里充满了同情和悲愤。我庆幸我把自己的感情放进了我的小说,我代那许多做了不必要的牺牲的年轻女人叫出了一声:冤枉!我真不忍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那里面不知道埋葬了多少令人伤心断肠的痛史。”是啊,悲剧故事总是催人泪下,但是那个黑暗的年代永远地过去了,《家》在批判那个时代的同时正昭示着青春的可爱,对啊!青春是多么的可爱,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岁月中,我们充满了激情,我们的心里洋溢着爱!只要心中还有梦,就能忍住多少痛。只要心中还有爱,那就离快乐很近,离幸福不远了。
第四篇: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
九年六班马宇鸿
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在巴金先生的笔下,《家》俨然成了封建社会的一个黑暗缩影,它控拆着那吃人的封建礼教及传统道德。
小说中描写的高家是一个典型中国旧式大家庭:四世同堂的家庭结构,家长专制的家庭制度以及一整套陈旧迂腐的道德规范,高老太爷高居在这大家庭之上,以自己的意愿来支配着高家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在这样压抑的气氛下,便滋生了反抗的萌芽,觉慧反对这封建制度,他大胆与丫头鸣凤恋爱,支持和帮助觉民逃婚,公然揭穿捉鬼的丑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尽力反抗着这吃人的礼教,最后,他眼见一人的力量太渺小,毅然决然地从封建家庭中走出来。虽然这次出走的目标并不明确,但他却跨出了奔向光明的第一步。
在结构上《家》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与鸣凤的恋爱及觉新与瑞珏和梅芬的感情纠纷为主线,展示了高公馆由衰败到灭亡的全过程,本书人物众多,事件繁杂,但其围绕主要线索展开,使得故事有条不紊,波澜起伏,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如鸣凤生前的痛苦,内心的怨愤独白,瑞珏与梅芬谈心时的无限追悔与怜爱,都深刻地抓住了人物 1
当时复杂多变的感受,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为了散发人物悲苦气愤的情绪,巴金常常通过他的人物或直接以热情的歌来抒发内心的感情。
觉慧是叛逆者的典型,他是“五·四”之后觉醒的年轻一代代表,是封建大家庭中的第一个叛逆者,是从封建阶级阵营里分化出来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青年,他很大胆,具有叛逆精神,参加抗议军人殴打学生的请愿示威,抛撒反对军阀的传单,他反对觉新的逆来顺受,支持觉民的逃婚。怒斥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血光之灾的说法,他藐视封建制度,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愤然出走,但他的反抗性也带有局限性和盲目性,他在将死的祖父床前,被祖父的言辞软化不能自已地痛哭,他对丫头鸣凤投湖致死的悲惨命运的无能为力,都表现出他叛逆性格的局限性。觉慧就是这样一个激进、大胆而又幼稚、单纯的知识分子,这个形象很深刻地反映出“五·四”新思潮所唤醒的年轻一代的特点。
提到了《家》,就不能不说说高老太爷,他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象征,小说中,他是高家的统治者,他专横、冷酷和残忍,他为了抱重孙而草草用抓阄的方法为觉新择偶,强迫觉民与淑英的亲事而导致觉民逃婚,他把觉慧软禁在家中,不准他参加学生运动,他还不顾觉慧的感受把丫头鸣凤当做礼物送给冯乐山当小老婆,最终逼迫鸣凤投湖自杀,读者正是从他的行为中读出了封建专制主义者的残酷与暴虐。他的另一个特点是虚伪、腐朽,他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后却玩花旦、讨小老婆、欺压丫头。他的死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
人生总归如此,像书像画亦像戏,读一部《家》仿佛尝尽了人间千番种种,读尽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辛酸血泪,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没有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更应努力学习,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第五篇: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
家是一只船,在漂泊中有了亲爱。穿过漫长的岁月,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却永远载不走那份情。
家是温暖的港湾,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们休憩的温暖的港湾。
家是永远的岸,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我们回到故乡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方,从这里启程驶向永恒。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他长篇系列小说《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中最成功的一部,也是现代文学中描写封建大家族兴衰史的优秀长篇。它深刻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家族制度的特征、弊端和罪恶,指出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是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座丰碑。
《家》所诞生的时代,正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落后挨打的形势下寻求自强自立、重建文明的时期。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洋务运动对富国强兵的追求,维新变法改革制度文化的努力,皆相继归于失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却流于形式,中国社会陷入更加混乱失序的局面。三种挣扎,三种方式,三种目标,都是对旧制度的控诉。家原本是一个温馨、幸福的港湾,但高老太爷因极力支撑旧制度,这个家就成为了罪恶的渊薮。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旧制度的受害者,尽管高老太爷、克明、克安等都道貌岸然地维护他,但最终还是与它一道毁灭。
人生道路与价值观念的不同自然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分歧,但在小说中,道德风貌的高下被认为是区分两代人的最大标志。接受“五四”新思想的年轻一代代表着正义、良知,而老一代则代表着虚伪无耻和残忍邪恶,二者善恶分明。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遇到危险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所要做的是迎刃而解。。对于价值观,每个人对他的定义都是不同的,有人觉得每天啃一块面包已是满足,有些人家财万贯,却还是整天想着如何害人利己。
以前,有封建制度的压迫,家时常是支离破碎的;如今,走进21世纪的我们,是幸福的。老人家常说现在的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不经摔,不经打,当接受了狂风暴雨的洗礼,也就枯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这些时常被他们挂在嘴边,可是他们忘了,8090后的孩子是勇敢的,他们敢冲,他们敢拼,因为他们知道在他们的背后有一个永远支持他的家,背后默默的支持也给他们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天空。
家对我来说是温馨的。虽然每天的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绊绊,小拌嘴的时候,但爸妈对我的宽容,我对爸妈的理解,让我们共同撑起一个三口之家。
你是天黑了匆匆的脚步,你是树跟上盖着的泥土,因为你留在我身后的退路,让我变的如此义无返顾,我的路途刚刚迈了半步,我的前方却是一片拥堵,你总是站在我生命的难处,伸出手来将我紧紧搀扶,不管走了多远走了多久,怎么也走不出你的版图。这就是家,家所释放的能量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