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朗诵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歌赏析
《游子吟》是一首乐府诗,诗人捕捉了生活中的“一瞬间”,用简括的语言勾勒出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至深情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朗诵的概念
朗诵是把富于感情的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一般情况下,此类文字大多集中于文学类的作品,如诗歌、散文等,此外,其他类型的文字也可以经过改变成为朗诵作品,如纪实类的文字等。
在这个从文字到声音转化的过程中,朗诵者要选定适合自己的文学作品,深入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设计好朗诵的形式,结合朗诵语境(如舞台、灯光、观众构成)及其他元素(如音视频),准确清晰、感情丰富、富于艺术变化地把文字作品转为有声语言。
朗诵是一种创作活动。它不是简单地念字出声,而是要赋予文字所应该承载的信息和情感。我们知道,文字是记录人类有声语言的工具,但文字有其局限性,它很难甚至不能把人们在说话时丰富多变的语气表现出来,不能把人们说话的情态完全体现出来,也未必能够把一句话的真实含义揭示出来。因此,朗诵者在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文字创作者真实的意图,调动自己的情感,使其运动起来。接下来,还要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把作品的思想内涵阐释出来,把自己运动起来的情感抒发出来。理解、感受、表达等各个环节都要求朗诵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所以说,朗诵不是简单地念字,而是一种复杂的创作活动。
朗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朗诵不仅仅是口耳艺术,它还综合了其他门类艺术的特点。绝大多数的朗诵活动都是面对广大受众开展的,这就决定了朗诵不能自言自语,不能自我欣赏,不能无限制地宣泄,朗诵者要懂得与广大受众进行交流,进行语言的、眼神的、肢体的、心灵的交流。我们经常说有的朗诵者很有观众缘,只要他们在台上一站,就能立刻赢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这与其肢体语言的运用、心理状态的调节、现场气氛的营造密切相关。朗诵者往往是要当众进行艺术创作的,特别是要站在舞台上进行朗诵,这与朗诵者的站位、灯光舞美的设计运用紧密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影响整个朗诵作品的艺术水准,影响朗诵的效果。配乐诗朗诵的大量出现,使音乐在朗诵的创作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好的配乐,有助于营造意境、调动情感、推动进程、引起共鸣。营造意境,能使朗诵者和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迅速进入规定情境;调动情感,有助于使听说双方的情感运动起来;推动进程,有助于使诗歌借助音乐作品的乐章结构起承转合,作品的层次和结构更加清晰和完整;引发共鸣,有助于使语言作品的高潮部分和音乐作品的高潮部分相契合,共同弹动听说双方心灵中最细腻、最易感的部分,达到水乳交融、身心俱动的境界。
朗诵时朗诵者自身修养的综合体现。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朗诵者在受众面前进行朗诵时,其气质、风度、自身修为都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可以推断,说着自己不能理解的诗句,抒发着自己没有真切体会的情感,与受众进行虚假的沟通,这样的朗诵当然不会有好的结果。由此可以说,朗诵的过程是进行自身修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朗诵者的文学修养、心智修为日益深厚,心灵变得易感,有声语言表达技巧日益精进,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也会更加积极乐观。
所以说,朗诵是一门艺术,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是人类文化现象中的重要一环。在我国,朗诵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孟子》中的‘诵其诗,读其书’就明显地反映了先秦以至更早时期朗诵的盛况”。其后,汉赋、唐诗、宋词中的许多作品都易于上口,广为传诵,至今依然是人们朗诵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