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自清《荷塘月色》主题之美
摘要: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在中国文坛享有极高盛誉,他的美文艺术风格更是被评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典范。《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在1927年创作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美文作品,是中国散文中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这篇作品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极高的审美价值。文中体现出的和谐之美,情感之美符合了当代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心态,因此,这篇作品能经久不衰,仍然被人们所称颂,本文将对《荷塘月色》的主题之美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朱自清;
《荷塘月色》;
情感
朱自清的代表作《荷塘月色》是当代文学史上最为经典的“美文”之一,多年以来,中学语文课本都将其作为教材讲授给广大的中学生。但是,究竟这篇作品的美是源自哪里呢?究竟它的主题、内容以及艺术特色是什么呢?本文将一一进行解读。《荷塘月色》自发表以来,一直为文学界和评论界所关注,众多的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剖析和解读,然而,至今没有一种分析能让人完全信服。一些学者甚至将《荷塘月色》放到创作时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认为朱自清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心情非常苦闷的情况下才创作了此文,还有一些学者仅仅是对其优美的语言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这些都与《荷塘月色》真正的内涵主旨相去甚远,也无法挖掘到作品的真正艺术特质。这些评论和分析不仅无法帮助广大的中学生去正确解读作品,欣赏作品,反而会误导他们去从错误的角度去理解这篇美文,在此基础上对这篇美文所做出的种种解释都是让人难以接受和理解的。在笔者看来,朱自清创作篇美文仅仅是出于个人感情的宣泄,不可能联系到当时大革命失败的社会背景,也没有任何关于革命主题的因素,更谈不上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了。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朱自清将自己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情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将自己内心的潜意识愿望表现出来,他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幻梦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他用荷花,月色下的荷塘来象征心目中对美人的欣赏和爱欲的诉求。
一、意境之美
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众多学者都追求的一个主题就是意境,它是审美活动的基本因素,强调主体与客体的浑然统一,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对象的物相互融合在一起,实现真正的情景交融,另外,它还注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言尽而意远。表面上看,《荷塘月色》是一篇描绘景色的美文,实际上,它是作者情感的迸发和流露。是作者触景生情而创作的一篇抒情美文。作者的审美状态必然受到他当时精神状态的影响。由于内心的苦闷和忧郁,作者需要塑造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通过对美的欣赏来抵消心中的压抑情绪,但是在如此简短的瞬间,由现实而造成的精神状态是很难发生变化的。因此,作品就成为当时作者心情与情感的表达,而不仅仅是单纯独立存在的一件艺术品。朱自清在创作《荷塘月色》时同样也是这样的状况,只是由于景物的描写非常美丽,让作者的感受表现得不是那么强烈和突出而已。通过塑造这样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作者的心情从低沉、压抑逐渐走向舒缓和平静,因此,整篇文章都以“淡”为基调,无论是回忆家乡采莲时的欢跃还是描写荷塘边寂静的小路,无论是描绘深夜的明月还是月光下的宁静,都是淡淡的情绪,没有意气风发,没有情绪昂扬,没有哀伤和低落,有的只是和谐与舒缓,即使偶尔出现一丝兴奋的情绪,也会很快转为平静,例如作者在回忆家乡采莲时的欢跃场景时,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里的诗句,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丝难得的欢跃气氛,但是正当人们的情绪随之要高涨之时,作者的兴奋却戛然而止,就此打住:“可惜我们无福消受了”,一句话又让气氛回归于淡淡的宁静,作者的兴奋也仅此而已。从这样的语言和描绘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感受。纵观全文,作者将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景物描写上,情致的表达并不是很多,但是人们还是能从文中体会到作者那种淡淡的忧伤。只是因为景物的描写非常细腻,情与景实现了真正的交融,在很多人的内心中认为,这篇作品主要的优势就在于景物的描写,从而忽略了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情致,也忽略了作者在优美的韵律之外所有要表达的真实意图。作者为读者精心掉做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为人们描绘一副优美之极的景象,寂静的小路上洒满了淡淡的月光,一个人在荷塘的丝绸静静散步,叶子像婷婷的少女,而白花如出浴的美人,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路灯透过树的间隙,投下一个一个斑驳的影子,宁静的深夜,不时传来一两声青蛙或者的蝉的叫声,就如用蒙太奇技术之作的电影,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伴随着作者的脚步在荷塘的四周漫步。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
二、和谐之美
朱自清的代表作《荷塘月色》作为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美文典范,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写作技巧的高超,修辞手法的巧妙以及意境韵律的美妙,最主要的因素是因为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符合了当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社会的渴望。像这样的散文,朱自清不止《荷塘月色》这一篇,他的另外两篇美文《绿》、《春》多少年来也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以至于很多中学生多年以后都能对文中优美的语言记忆犹新。
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初是“伤痕文学”,用人们内心深处的伤痕去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然后是“新时期”文学,以呼唤人性、人情和人道为主题,但是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摧残,人们终于走出了“伤痕文学”的阴影,改革开放以后,新时期文学也逐渐成为历史,我们不能否认新时期文学对于呼唤人性、人情,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方面的巨大贡献,也可能无法忘记五四新文学对于张扬个性,呼唤人道主义方面的精神,然而,新时期文学毕竟太过沉重和感伤,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学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不再是为了表现社会现实,承担社会责任为创作,他们更是为了一种商业利益而创作,因此,文学作品更多带有了世俗的特征,文学作品成为了人们工作之余的消遣工具,失去了本质上的审美价值。作为中国现代大散文家的朱自清,通过他经久不衰的美文,为中国文学的深度和广度,为中国读书人的精神世界撑起了一片天空。
宁静与和谐是初读《荷塘月色》时带给我们的感受,作者在此为广大的读者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一个人背着手在荷塘边的小路上漫步,心灵超脱出了现实的世界,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在皎洁的月色下,白天要说的话,要做的事都可以不想,都可以不做,心灵得到了完全的自由,什么都可以想,语言是如此的朴素,而意境是如此优美,在这宁静、和谐、自由的美景中,所有的苦闷和忧愁都化为乌有,这种境界正是当时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普普通通的荷塘,被朱自清营造成了一片心灵的净土,一片灵魂的栖息之地,朱自清所创造的这个世外桃源比起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因为他们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都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才让他们能在对美的感知和追求上如此地统一。
三、超越现实的幻梦之美
仔细研读《荷塘月色》,我们还会发现这篇作品有着幻梦的特质,只有由于对荷塘景色的具象描写隐藏或遮蔽了这种幻梦,这也是人们通常都从写实的角度去理解这篇作品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今天我们不得不从幻梦的角度对文章所表现出的象征意义进行全新的阐释,就想朱自清在文中所说的:“尚未完全为人知晓的东西”。朱自清在这里有意创造了这样一个具有幻梦特征的意境,在荷塘月色之下,他超脱现实,走进了心灵的另一个世界。
第一,通过描绘朦胧的月色,作者脱离了现实走进了幻梦,在他的心目中,那个普普通通的荷塘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在满月的月色下,应该有着另一番景象,作者与现实的世界被这朦胧的月色隔绝开来;随着月亮的升高,墙外孩子们的笑声逐渐消失了,这里就带有了双重的象征意义,表面上看,在墙外马路上玩耍的孩子们随着夜色逐渐加深而回家了,所以笑声没有了,但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却是,孩子们也许还在墙外的马路上玩耍,只是月亮的升高隔绝了他们的笑声,也就是说,作者逐渐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朦胧的月色在这里就带有了幻梦的特质,作者带着对荷塘景色的另一番期待,随着月光超越了现实,进入了幻梦境界,就如后面所说的:妻子拍着闺儿入睡了,作者披上大衣走出们去,这里闺儿的入睡也具有双重的象征意义,表面上是说孩子入睡了,而实际上,作者也在妻子的眠歌中走进了梦境,如果在这里还不能切实体会,我们再看文章结尾时的描绘,“我”想着心事,抬头才发现已经到了家门口,推门进去才发现,妻子已经熟睡,什么声息都没有了,对应前面的走出门去,作者经历一番幻梦的境界,在回到家中的一瞬间又重新回到了现实,作者描写荷塘月色时的幻梦特质在此得到了最为鲜明的体现。
第二,那条幽静的小路也是作者为自己创造的幻梦情景中不可或缺的景象,一条小煤屑路蜿蜒曲折地沿着荷塘铺向远方,这条小路非常寂静,白天都没什么人走,晚上就更是寂静了,这也是作者进入幻梦世界的必然条件,蓊蓊郁郁的树围着荷塘,杨柳的枝叶遮蔽了小路,虽然对小路的描写仍然非常具体,但是如果将这条小路放到上下文的语境中,我们也能看出其象征意义,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小路才由现实走向了幻梦。
第三,在这个幻梦世界里,作者潜意识的愿望得到了宣泄,在这里作者对现实的世界进行了一次脱离、反叛和超越,“我”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这里的想与不想都是有对应意义的,白天的世界是意识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而荷塘月色下的世界是潜意识的世界,是幻梦的世界,这里,作者脱离和反叛了意识而进入了潜意识,超越了现实世界而进入了幻梦世界,作者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愿望在幻梦的世界里得到了宣泄,所以作者才要创造这样一个梦境将内心最深层的情感表达出来。
结语:
朱自清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散文,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美文大师,而《荷塘月色》就是最为经典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离不开创作时的特定社会背景和特定情怀,但是,最能体现的,却是朱自清深厚的文学功底,高超的艺术技巧以及生动优美的抒情语言。也正因如此,才能让我们在今天仍然能沉浸在如此美文的艺术魅力中,陶冶艺术情操,提升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
杨朴.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J].名作欣赏.2004(12)
[2]
宁培龙.郁闷孤独心绪的消解载体——《荷塘月色》的读解[J].语文学刊.2003(01)
[3]
朱金顺.为何“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对《荷塘月色》的一点理解[J].语文建设.2002(07)
[4]
颜定菊.忧患与超越——析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人格美[J].美与时代.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