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中小学战略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镇中小学战略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一、x镇概况及x学区学校布局状况
x镇因新桥国际机场的落户,根据x镇总体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全镇xx个行政村居,约xx万人口。年出生人口约xxxx左右。x学区近x年每年新生入学xxx人左右(包括内外流动学生),学区学生总数将近xxxx人,其中中学xxxx多人,小学xxxx多人,幼儿园xxx多人。
x镇幼儿园
现有在园幼儿xxx名,x个班,校舍建筑面积xxxxmx,不能满足现有的在校幼儿学习、活动、生活。
x学区中心学校
中心校辖村小xx个。xx所村小,共有学生xxx人,班均xx人;村小学生少,教学班多,工作量大,且教师年龄偏大,学科人员配备不齐全。中心校本部xx个班,计xxxx人,班均xx人;中心校本部学生较多,xx%班都是大额班。
新桥初级中学
现有xx个教学班,在校学生xxxx人,xx%的班级是大额班,教室数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教育教学需求。
x中学
现有初中x个班,计xxx人,职高x个班xxx人,现有xx个教室可供使用。一幢达部颁Ⅱ类标准的实验楼。男女生公寓可供xxx名学生住宿。教学区有xx蹲位的水冲式厕所。能满足xxxx名学生就餐的食堂正在建设中。
二、学区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根据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十一五”教育发展《纲要》,以县委陈晓波书记在全县教育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肥教字(xxxx)x号》文件精神,合理布局全县各级各类教育,整合教育资源、追赶城市教育、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以优化整合x学区义务教育,优化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效益和质量,形成与镇域经济发展及群众需求的大教育相适应的教育发展新格局为基本原则。
(二)具体调整方法
1、新桥初级中学整体并入x中学
两中学并入后的学生数xxxx名,x中学现有xx个教室完全可以接纳。x中学保留完中建制不变,同时建为寄宿制初中。家庭路途远的学生可以入住学生公寓,免去了在外租房带来的经济负担和不安全的隐患。学校现有的xx处xx间教师办公室基本满足全体教师办公需要。
2、原新桥初级中学设置全日制小学
初中整合后,x学区中心校本部整体迁入原新桥初中;xxxx年秋季中心校中高年级学生迁入上课;xxxx年秋季低年级学生迁入新校上课;这样解决了学区中心校校本部学生教室不够、班额大的问题,同时计算机室、实验室、语音教室等室有了着落。
3、学区中心校校本部设置寄宿制幼儿园
中心校本部xxxx年秋季迁走小学低年级后,教学楼、综合楼按幼儿园规范设计、加固,创建申办省农村示范园。使追赶城市教育和教育的均衡发展趋于现实。原幼儿园校区改为中心校教师周转房。
4、x学区村小
根据区域内人口、经济、交通、自然条件和原有学校设置等因素,xx所村小计划“十二五”后保留x所[河示小、洪示小、连环、周祠、中石化(拟建)],使x学区村小布局合理,办学相对集中,规模效益提高,实现教育布局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三)实施调整后的效果
1、解决教育资源合理利用问题。
x中学的实验楼、男女生公寓得到充分利用,新桥初级中学的校舍、微机室、中心校本部的农远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既使教育资源充分合理利用起来,又省去要扩建镇幼儿园、中心校本部教学楼的资金。
2、解决了中小学、幼儿园大额班级问题
现在中心校是村小规模小、学生人数少;幼儿园、校本部学生人数多、班额大。两中学整合后,x中学闲置的教学楼和教辅设施得以利用,初中、小学、幼儿园不会再出现大额班了。
3、解决了家长择校上学问题
原先小学毕业生上初中读书按招生文件基本是按片就近分别划入x中学和新桥初级中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要上x中学,大多数要上新桥初级中学。家长来找,搞得政府领导头痛,学校难办,群众愤懑,学生埋怨。撤并后,这些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4、解决了教育设施、学科教师基本配套问题
整合后,特别是中学教师基本规范配套;村小受条件限制,信息课无法上,多媒体教学难以开展,还有少数学校的音体美科目无专业教师,这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得以缓解。
5、解决了初中学生的寄宿问题
现在有的学生离校达x公里(西拐、周祠),这么远的路程学生自己走要花多长的时间、多大的精力,何况家长还不放心(特别冬季、阴雨天)。并校后,学生入住公寓,把精力就能投入到学习中去,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也就没有了。
三、布局调整的保障措施
(一)成立x镇x学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工作领导组,负责布局调整具体工作。
(二)镇委、镇政府和学校做好调整中的维稳工作。分头召开村、居负责人、教师会议,做好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和思想工作。
(三)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做好调整中的保障工作。做好四个方面工作:(1)及时考核配备调整后的中学领导班子和干部、教师分流工作;(2)新桥初中少数教师xxxx年前自筹自建房的债务及住公房教师随单位安置周转房;(3)建x中学需建田径运动场和xxx米环形跑道,资金投入约需xxx万元;(4)x学区中心学校需建xx个班的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约xxxx平方米,资金投入约需xxx万元。
第二篇:江左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江左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为优化我镇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集中力量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厅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镇的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政府投 入为保证,以建寄宿制学校为突破口,以“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先建后撤,分布实施”为原则,在我镇原来学校布局调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调整力度,确保我镇教育资源得以科学、合理有效配置。
二、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不断集中,加上计划生育的成效显现,农村学龄儿童逐年递减。我镇形成了校口多,学生少,中学生有1000余人,小学生不足4000人。500人以上的小学仅一所;14所成建制小学中,100余人的学校有9所;有两所不到100人;11所教学点中不足30人的有6所。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不均衡,个别课程特别是英语有些学校无法开设。部分小学教育资源闲置。因此,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在必行。
三、调整目标
如果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到2013年我镇中学调整为两所,设立6
所中心小学,3所成建制小学,8所教学点。
四、调整规划和实施步骤1、2011年 扩建江左二中,撤销江左一中,学生全部并入现江
左二中。现有的江左中心小学可以搬迁到江左一中,通过改建为江左第一中心小学,五里头、周村、晋庄的高年级学生可并入。李屯村、张洼村的低年级学生可并入五里头。温寨学生并入周村。五里头、周村、晋庄变为教学点。
2、2012年建李寨小学为第二中心小学,白村、吴沟变为教学
点,高年级学生并入李寨。马村、段村撤销。建乔村小学为第三中心小学,刘村,翟村变为教学点,高年级学生并入乔村。武寨、赵庄撤并。建上王小学为第四中心小学,魏村变为教学点,高年级学生并入上王。塔沟、王窑、郭楼撤并。
3、2013年建刘楼小学为第五中心小学,相西、程村变为教学
点,高年级并入刘楼,杨窑、苏村、耿村撤并。建官庄小学为第六中心小学,杨沟,张窑,闫窑,三峰寺几个山村的300余名学生全部到官庄小学学习。
五、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中小学布局调整关系到全镇千家万户,任务重,困难多,镇政府研究决定:以镇长为中小学布局调整小组组长。主抓教育的副职刘秀环为组长。中心学校校长李学宽及各村主任为成员。下辖小组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江左镇中心校,李
学宽同志为办公室主任。
2、广泛宣传,达成共识
镇政府召开各村支书、村长及中小学校长会议,部署布局调整目标任务。要求利用各村广播,街头板报,学校的宣传栏。学生口头宣传等在群众中大力宣传中小学布局调整目标措施,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老百姓理解,配合我们的工作顺利推进。
3、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这次中小学布局调整,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合理安排,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对具备条件的学校一步到位,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坚决撤并。通过这次布局调整,既让群众满意,又确保办学效益。
江左镇人民政府
2011年元月
第三篇: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营山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了进一步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四川省教育厅(联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全县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一、现状分析
我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 736 所,其中初中校点68所,小学校点668 所(单设初中12 所,完全小学17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6 所),共有在校学生114254人,其中初中阶段在校学生37739人,小学阶段在校学生76515人;教职员工5117人,其中:小学2813人,初中2304人;专任教师4655 人,其中初中阶段专任教师 1996人,小学阶段专任教师2659人。全县共有初中小学校园地1231444平方米。其中:小学626816平方米,初中604628平方米,校舍486269平方米,其中:小学校舍232686平方米,初中253583平方米。
“十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大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但受丘陵地区自然、经济环境等条件限制,布局调整的目标没有完全达到。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愿望及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办学条件的矛盾日益显现,突出地表现在:一是戴帽初中和村小布点仍然分散,规模较小,办学效益低下。目前,全县村民小校点1444个,单师班 1444个,而班额在25以下的就占491个,占村民小的34 %,近三年戴帽初中学校三个班不足200人,招生或毕业人数不足50人的就达20 所。这种大摊子,高成本,低效益的办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二是中小学教师队伍量少质弱。急待优化提高,多数农村中小学师资,特别是戴帽初中师资力量薄弱,初中学科严重不配套,代课教师多、学历偏低和老龄化的教师数量大,村小教师老龄化现象更为突出,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改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三是村民小及大多数戴帽初中校办学设备设施落后缺乏,严重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布局,扩大规模办学,充分挖掘、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已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势在必行。
二、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方针政策,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稳妥、有序地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促进我县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及目标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布局调整,按照“全县统筹规划,乡镇组织实施,分步合理推
进”的要求,遵循“相对集中、方便入学、改善条件、提高效益”的原则,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实现“中心小学扩大规模,初中相对集中”的总体目标。
1.初中布局调整基本原则及目标。坚持相对集中的原则,在“十一五”期间,要对初中三个年级不足200人,每年招生或毕业人数不足50人且师资严重紧缺,学科不配套,同时距离相邻初级中学较近,相邻初级中学有接纳被撤并初中生源条件,办学水平低下的戴帽初中,原则上调整为纯小学,从2006年秋季起有计划停止这些学校招收初中新生,这些学校原覆盖的初中新生生源原则上调整到附近规模大、办学条件较好的乡镇初中或原区所在地初中校就读。被撤消初中招生的原戴帽初中校集中力量办好小学,其初中办学资源用于发展小学寄宿制。根据以上原则,2006年全县计划第一批将文殊小学、七涧小学、琵琶小学、普岭小学、盐井小学、铁顶小学、带河一小等7所戴帽初中改办为纯小学,从2006年秋季起停招初中新生,其中琵琶小学、普岭小学、铁顶小学、带河一小在2006年秋季开学前一次性将2007级、2008级初中生归并到相应的乡镇(原区)初中就读(见附表)。扩大了规模的这些乡镇(原区)初级中学,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办学条件和规模优势,集中力量办成县、市级示范初中。
2.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原则及目标。在坚持就近入学原则的前提下,以调减薄弱村小,办好乡镇中心小学为重点,夯实农村基础教育。根据“十一五”期间入学高峰期逐步下降的现状,各乡镇要有计划地调减村小数量,对学生不足30人,且小学高段学生离乡镇中心小学不超过3公里,低段学生不超过2公里的村小原则上予以撤并,学生归并到乡镇中心小学就读.同时,各乡镇要力争办好现有的基点小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保证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乡镇中心小学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小学高段学生寄宿制。
三、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校布局调整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重大举措,它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党政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切实加强领导,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分管教育副县长任组长,县委办、县府办、各级乡镇党委政府和教育、财政、计划、建设、国土、发展和改革等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中小学布局调整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督促、考核布局调整实施工作;其次,各乡镇要通过广播、板报、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配置,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好处,使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布局调整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
(二)摸清实情,科学规划。各乡镇中小学校要按照布局调整总的原则和要求,规划好本地区村小校点的设点布局,要将村小布局方案于2006年7月前报教育局教育股,并在每年7月前将规划后变化的情况报教育局教育股。
(三)以奖代拨,保证投入。为了保证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顺利实施,县政府将拨出专项资金补助奖励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激励各乡镇按规划全面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四)积极推进,稳步实施。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坚持“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稳步实施布局调整工作,正确处理好实现规模办学和方便群众、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在布局调整过程中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决杜绝适龄儿童辍学现象的发
生。
第四篇:2013年刘桥镇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2013年刘桥镇中小学布局调整
规 划 方 案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实现基础教育公平、和谐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2]62号),经中心学校讨论研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刘桥镇位于濉溪县西部,西与河南永城市接壤,北与相山区毗邻,区域面积85平方千米,全镇人口6.4万,濉永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捷,刘桥一矿、二矿座落其中,经济发展迅速,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教育发善日臻完善。全镇共有17个行政村,现有1所初中,校园占地面积3195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705平方米,共有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53人,教职工152人;村小17所,1个教学点,校园占地面积11064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169平方米,共有10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90人,教职工253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镇内企业的增多,将吸纳外来人口入住,其子女上学人数逐年增加。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方便学生入学和提 1
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按照我镇经济、人口和地理现状,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结合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对现在中小学布局进行科学规划调整。
三、布局调整的原则
1、坚持方便和满足学生及家长需要的原则。
2、坚持改善条件,提高办学水平的原则。
3、坚持合理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
四、布局调整的目标
根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全镇学校布局暂时不变,继续保留1所初中,17所小学,1个教学点。积极协调资金,完成新建中心小学,陈干庄小学的配套基础建设,如操场、厕所、大门、中心路等工程;结合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完成中心学校(本部)的沥青操场,女生公寓校、洗浴中心等工程建设,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惠军校长为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布局调整工作。
2、做好宣传工作。通过舆论传媒广泛宣传调整学校布局的目的、意义、政策和措施,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对群众反映
强烈的问题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3、加大建设力度,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特别是配套建设好学生食堂、饮用水设施,宿舍、厕所等,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4、全面加强管理,巩固调整成果。切实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到偏远学校和教学点工作,实现优秀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和谐发展。
第五篇: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x大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核心,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科学设置学校布点,大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实现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基本概况
我县现有中小学校xx所,其中普通高中x所,完全中学x所,职教中心x所,特教学校x所,初中xx所,x年一贯制学校x所,小学xx所。县(镇)xx所,乡(村)xx所。现有初中生xxxx人,小学生xxxxx人。县(镇)xxxxx人,乡村xxxx人。xx个乡(镇)教学点共有x所,x—xx名学生x所,xx—xx名学生x所。全县现有初中教师xxxx人,小学教师xxxx人,县镇xxxx人,乡(村)xxx人。
三、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目标
布局调整工作按照“科学布点、精简数量、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基本思路进行。按照省教育厅要求,结合我县中小学校网点布局的实情,共规划调整x所教学点,将现有x所小学教学点按家长需求在xxxx年x月xx日前正式实施撤并。做到布局合理,实现规模效益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x县x乡民主小学教学点(现有学生x人,教师x人),在xxxx年x月将原有学生xx人和教师xx人按家长需求撤并到x县x乡中心校。
五、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县长担任组长,县教育局、人社局、发改局、住建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布局调整工作进行统一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教育局局长担任,主要负责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逐级落实责任,协调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各项问题。
(二)加强调查研究。各成员单位要严格遵循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本原则,深入基层,调查论证,科学稳妥、有序推进布局调整的各项工作。
(三)扎实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各部门要抓住有利时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要求,集中财力物力,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使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均衡教育资源。要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配备好相关的生活设施设备,做好各教学点建设工作,确保农村学生顺利入学。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撤并学校土地、建筑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并对撤并学校作为幼儿园建设、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等用地提出具体意见。
(四)加强政策宣传。教育部门要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家长广泛宣传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意义、政策和有关要求,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对布局调整工作的理解,促进布局调整工作顺利开展。
(五)加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动态监测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进一步加强县域内办学水平评估,对推进布局调整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严重影响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实施的,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