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题题库及答案

2020-07-04 18:0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题题库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题题库及答案

判断题

1.民间文化文本是体现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的通俗趣味的文学文本。

T

2.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对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及其意义的瞬间直觉。

T

3.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常见到一种说话人态度隐蔽而专注于描绘事物的文本,这往往就是再现型文本。

T

4.文化市场制约着阅读受众群体,包括读者的多少甚至读者的文化层次。

T

5.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个理论术语,也是我国独创的一个美学范畴。

T

6.审美感受力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意蕴及其成就的审美体验与辨析能力。

T

7.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

T

8.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等同于现实读者。

F

×

9.文学实用论片面突出强调教育因素,文学的特性就可能失去了。

T

10.文学写作作为作家的个性化创造,理所当然地具有个体意义。

T

11.单凭丰富的材料、经验的积累,就能马上写出作品来。

T

12.文学写作中的语言敏感,是指作者在文学写作过程中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和精当运用的能力。

T

13.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学文本“言象意”三层面说和“粗精”两层面说,其共同点都是从“可见”(显示)与“不可见”(非显示)的分别上来加以立论的。

T

14.文学是由语言的具体运用而实现的艺术。

T

15.通常意义上,我们把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学形象称为“意象”。

T

16.中国古典文论的“风化”或“教化”说带有某种“实用论”的倾向。

T

17.典型形象不仅仅是一种独特鲜明审美形象,也是一种深刻多义的历史形象。

T

18.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F

×

19.作者角色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投入论”,另一类是“回味论”,强调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从作品人物的角度去感受生活、考虑问题、说话和行事,这是“回味论”。

F

×

20.作家创作的语境与读者阅读的语境应该是重合的。

F

×

21.开放式结构倾向于使戏剧行动的时间、地点和角色人数极端集中化,以便保持行动的统一。

F

×

22.中国古典文学意境理论追求空灵的审美境界。

T

23.加拿大学者伊尼斯提出“传播的偏斜”的理论。

T

24.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

T

25.所谓审美,指的是特定符号所传达的感性画面蕴含丰富的理性意味的状况。

T

26.作者创作了一件本文,读者则在此基础上生成多种解释,因为读者的阅读语境可以是多重的。

T

27.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情形。

T

28.文学鉴赏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T

29.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

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T

30.与再现型文本不露声色相反,表现型文本常常直接表露作者的主观态度。

T

31.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与学识、甚至所有语言性作品形成复杂的联系。

T

32.从文化价值看,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三个层面之间本身是无所谓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的。

T

3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

T

34.读者与同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与文本所描述的年代大体相同的情形。

T

35.民间文学是普通民众的集体创作。

T

36.象征型文本由于追求暗示性和说理性,因而使读者常常产生一种等待解释的感觉。

T

37.短篇小说是一个自足的艺术世界,它截取特定时空情境中的一个完整段落,描写其中复杂完整的一个或几个事件,有深度地表现生活的局部。

F

×

38.散文的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随意赋形,随物赋形。

T

39.所谓“大语境”,指的是文本中的上下文关系,是由文学语言建构起来的整体意义氛围。

F

×

40.鉴赏是实现文本审美价值的基本途径。

T

41.文学在古代的原初含义是文章和博学,即文学是富于文采的语言作品和人的学识渊博。

T

42.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

F

×

43.“蕴藉”来自中国古典文论,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T

44.文学批评与文学阅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T

45.大众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制作行为。

F

×

46.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没有联系,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态,具有不同的特性。

F

×

7.高雅文化文本代表特定社会文化中的稳定和理想的方面,对于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T

48.文学的狭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F

×

49.一般说来,同时代语境中的读者容易与本文人物产生共鸣。

T

50.所谓“意象”,也就是表意之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

T

51.文学批评标志着从普通文学阅读过程向文学理论的发展。

T

52.大众媒介是由旨在复制和传送信息的编辑组成的、传播组织为中介的传播渠道。

F

×

53.文学的广义理解,即文学是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F

×

54.没有读者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阅读。

T

55.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T

56.影视文学语言必须简练,它不允许冗长繁多的对话,否则会破坏影视的运动节奏。

T

57.文言文是一种适合口说并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的语言形态。

F

×

58.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T

59.文学文本是一种由实际的语言行文构成的语言系统。

T

60.所谓语言形象,其实就是呈现在文学文本中的汉语的审美面貌。

T

61.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

T

62.口语媒介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没有相关性。

F

×

63.文学的现代含义,即文学是有文采的表情达意的语言作品。

T

64.流言是一种不常见的能被忽视的口语媒介。

F

×

65.个体语境和社会语境会影响阅读过程和结果。

F

×

66.语言形象是艺术地呈现在文学文本中的形象。

T

67.戏剧冲突是体现戏剧性的最高形式,是戏剧文学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T

68.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

F

×

69.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F

×

70.理性分析能力是批评客体根据特定审美理想和批评标准去分析、评价和判断对象的能力。

F

×

71.文学实用论要求文学服务于社会实际利益是有其合理性的。

T

72.锁闭式结构倾向于在戏剧中以最大的可能描写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保持戏剧行动的从容不迫。

F

×

73.文学批评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准确使用专门术语形成的语言系统。

T

74.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

F

×

75.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文本语境和文化语境。

T

76.文学语言仅仅是表达意义的工具和手段。

F

×

77.从意象的表达方式来看,一个意象往往通过隐喻、转义等等方式,暗示其内在的意义。

T

78.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

T

79.文字媒介是语言媒介的一种重要形态,是以书面符号系统承担人际传播任务的语言媒介。

T

80.文学媒介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在不断地演化和实现技术创新。

T

81.所谓文学语言的角色问题,指的是如何看待语言和文本的关系问题。

F

×

82.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双声语或者互文性现象。

T

83.不同的媒介运用不会导致文本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发生变化。

F

×

84.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是指作者在写作活动中主观设想面对的当代或后世读者。

T

85.文学语言富有文采,也可以指似乎不加修饰的简朴的语言形态。

T

86.文学理论,又称文学学或文艺学。

T

87.文学作品的受关注程度与文学作品的审美内涵直接相关。

F

×

88.文学写作仅仅是作家的个人精神创造。

F

×

89.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没有什么不同。

F

×

90.在解构主义的文学批评实践中,能清楚地看到解构批评正在跨越文本分析而迈向泛文化批评的尝试与努力。

T

91.没有完整的语言表意系统,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文学文本。

T

92.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

T

93.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T

94.暗示性可以说是表现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F

×

95.在基本的文学观念上,文学实用论与表现论是相互冲突的。

F

×

96.批评家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还需要掌握进步的学术思想。

T

97.所谓虚实相生,并不是一位求虚而舍弃实境。

T

98.文学语言的基本特性在于审美方面。

T

99.小说叙述中的时空情境来源于自然时空,因而是一种真实的时空。

F

×

100.作者角色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投入论”,另一类是“回味论”,强调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将自身的情感体验对象化,学会做清醒的超然旁观者,这是“投入论”。

F

×

101.所谓“小语境”,指的是特定文化情境中众多文本所构成的关联域。

F

×

102.明清白话长篇小说在城市民间的流行,间接与印刷媒介的普及相关。

F

×

103.文学与音乐的汇通还表现在文学的叙事文体即小说具有音乐性。

T

104.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个理论术语,也是我国独创的一个美学范畴。

T

105.传记批评的目的是把文学作品的意义和成就归功于作家对生活的真实反映。

F

×

106.文学媒介的特点,内在地规定着文学文本的审美特点,并逐渐形成了文学的形式特征。

T

107.文学语言论的突出特点是把文学视为一种语言符号,并强调运用语言学模式去加以研究。

T

108.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种形态。

T

109.文学写作过程的成文,不应包括通常所说的修改、润色等。

F

×

110.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没有联系,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态,具有不同的特性。

F

×

111.高雅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商业化的创作行为。

F

×

112.蒙太奇不仅作为叙事手段,而且作为思维方式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

T

113.文学文本始终要在特定社会境遇中开放其意义空间,从而呈现出不确定特征。

T

114.小说与戏剧这两种艺术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二者的表现手段和审美效果的不同。

T

115.语言敏感是一个优秀文学写作者必备的主体素质之一。

T

116.文学媒介总是要使自身成为作者与读者相联系的中介环节。

F

×

117.高雅文本就是一味追求超凡脱俗。

F

×

118.文学语言是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富有文采的一种情感化语言。

T

119.西方典型理论是在认识论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

T

120.毛笔的出现为文学写作带来了速度,其直接的后果或者是多卷本、大部头文学作品得以批量“生产”出来。

F

×

121.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

F

×

122.暗示性可以说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T

123.文学表现论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T

124.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

T

125.文学媒介产生只有这种媒介才会产生的形象及其意义。

T

126.文学写作不仅是民族的,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T

127.媒介是文学中的次要因素。

F

×

128.影视文学要把文学语言“翻译”成影视语言,使它们和银幕上的视觉形象发生间接关系。

F

×

129.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T

130.语言是意义的生长地,语言使意义得以生成。

T

下载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题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题题库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