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叙述夹抒情的写作方法_仿写《丁香结》[五篇模版]

时间:2019-09-12 11:5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夹叙述夹抒情的写作方法_仿写《丁香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夹叙述夹抒情的写作方法_仿写《丁香结》》。

第一篇:夹叙述夹抒情的写作方法_仿写《丁香结》

夹叙述夹抒情的写作方法_仿写《丁香结》片段

向日葵

在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向日葵田,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密密麻麻的向日葵整齐地排好,既紧凑,又分离;每一朵向日葵都随风起舞,既整体,又独特,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我们仔细观察,发现,它有一种另类的美感:花瓣上仔细的、一丝一丝光滑如锦缎的纹路,到花茎上银白而又柔软的绒毛,与整个放射性的金色花朵到淡黄色的长根,又是另一种美感。

向日葵,积极乐观的象征,总能在第一时间给予你欢乐。向日葵,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向着太阳是富有正义的花葵。黑夜,它们微笑着进入梦乡;白昼,它们又随着太阳的升起,慢慢昂起头来,为大地歌唱,为大地绽放。果实成熟,它们不会骄傲地将果实高高捧起,反而为养它们的那一片沃土深深鞠躬。小小的金色花瓣,托起希望的花盘,将它呈现在阳光之下;花朵枯萎,先是花瓣、叶子死掉,最后才将花盘垂下,只要还活着,在正义的阳光照射中,绝不倒下。

人,也是如此啊,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朝着它努力,明天的太阳还在等你。向日葵,迎风狂笑中,为太阳颂赞歌吧!

梅花

冬天雪不断地下,风不停地刮,在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只有梅花傲然怒放,一朵朵五彩缤纷的小花,白得似玉,红的似火,粉得似霞……。在寒风中翩翩起舞,细细一闻。一股香气不禁迎面而来,顿时使人心旷神怡。

春天百花齐放的季节,它默默地沉睡到冬天再为人类展现自己的魅力。这小小的花是如此秀丽又是那么坚强,在冰雪中微笑着散发迷人的香味。它不求赞美只求将自己的最后的芳香献给我们。人们都说春花之美丽,可我却醉心于梅花的花开无声,花落无痕。

梅花,它迎着狂风暴雪的打击,却依然挺胸直立,不会逃避寒风带来的种种困难,不仅怒放更能暗自飘香。属晋东南,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你历四时而茂盛,充分体现。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不正是人们要学的品质吗?

梅花

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百花凋零,唯有梅,迎风挺立,傲雪怒放。我爱这梅,只因它的默默无闻,它的不畏严寒。

梅园之内,千树之上,成千上万的梅花迎雪开放,它用那鲜艳的红,点缀着这片银白,让我不禁想到岑参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小区内,有几棵腊梅树,每逢冬至,抬头便看见点点繁星,小小的花瓣一层叠着一层,众星捧月似的托起那卷卷花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家乡的梅花最是令我难忘,那五瓣的小花。总在我读书时悄然落下,当我细心的观察时,发现,这真是一张可爱,纯真的笑脸。

梅花是冬天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榜样,梅花不屈不挠,不畏严寒,默默无闻。我欣赏他的精神,只因,我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

在道路的旁边,有两棵梅花树。那一阵阵幽香就是它们发出来的。

茂密的草丛中,长着两棵盛开的梅花树,它的花是那样的纯洁、高雅。梅花有粉红色的,白色的,淡黄色的。在同一棵树上,能看见花开的各种姿态。有的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犹如害羞的少女,不肯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有的纵情怒放,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美少女载歌载舞。一阵阵微风吹来那抖动的花瓣迎风飞舞着,散发出一阵阵淡雅的清香,不得不让人陶醉。

我爱梅花,爱它的清香和纯洁,更爱它不畏严寒的品质。

梅花

校园里,空气中夹杂着一股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走近一看,才知是梅花,从缝中探出枝丫,惹得行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公园里的梅花更多,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似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还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

我们家楼下也有一棵梅花树,开花的时候,红的似火,粉的似霞。黄澄澄的花蕊镶在花瓣中间,又为梅花增添了一份的娇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春风,而是寒风;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冬天里的一缕残阳;滋润它的不是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咄人的冰雪。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芬芳,面对白雪,它笑得更灿烂了。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美好,人要经历磨难,才能辉煌!

荷花

今年的荷花在池塘边处处开放,村子里也一样,抬眼望去荷叶中冒出了许多仙女般的花儿: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了金色的花蕊和嫩黄的莲蓬,它们好似在仰头微笑,散发出阵阵芳香,真让人陶醉。

公园里的荷花更是数不清,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展开了两三色粉嫩的花瓣,还有几个睡蓬,歪着脑袋紧贴着水面,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姑娘。真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有了荷花当然少不了荷叶映衬,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温柔的大伞,为这些少女遮风挡雨,使荷花更秀丽粉嫩。淡淡的香味在荷塘弥漫,皎洁的月光在人间传递。

荷花

今年的荷花似乎开的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池旁突然,呈出一片粉红仔细看才知是荷花,使人顿时眼前一亮。

河旁的荷花更多。在月下红得像火,粉得似霞,美丽极了,惹得路人频频拍照,还总得赞美几句。

小区里的荷花更是鲜艳,仔细一闻,空气中还飘散着淡淡的清香。粉红色的荷花,真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坐在蓝色的地毯上休息呢!荷花有的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显得楚楚动人;有的完全张开了笑脸,显得热情洋溢;还有的是花骨朵,显得含羞迷人。你瞧!那一片花瓣,上下的颜色都不相同,花瓣底部的颜色就与花瓣顶端的颜色不一样,不是粉红色而是很淡很淡的一种青绿色。这的荷花一簇挨着一簇,一团连着一团。

古人诗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呀!在炎炎的烈日下,花儿们害怕酷热,不敢开放,然而荷花却照开不误,而且开得那么鲜艳,那么美丽!

第二篇:读懂原文 联系实际夹叙夹议写读后感

读书笔记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它包括作读书符号,下批语,语句摘抄,编写读书提纲,写读后感。这里主要研究写好读后感。

一、读懂原文抓住重点

要写好读后感,必须读懂原文,抓住重点。

第一、反复多读,边读边想,重点地方作好符号,或者写上批语。第二、理解词语的意思。

关键字突破理解法。弄懂关键字的意义,再弄懂整个词的意思。如:“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朽:磨灭。整个词的意思是永远流传后世,不可磨灭。

分解合释理解法。先弄懂词中每个字的意思,再综合起来理解。像“陶醉”,陶:快乐;醉:沉迷,合起来就是满意地沉浸在某种环境里。

换词比较法。如“藐视”可与近义词“轻视”进行比较。藐视比轻视的程度深,因此,它的意思是非常的轻视。

④结合语境理解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方法。如,向往奥运“沁透心脾”一词,联系上文作者看到的美景,听到的音乐,联系下文想到体育的魅力,充分体现了作者内心感到无比甜蜜、兴奋的心情,就比词典里的解释贴切得多。

⑤分层深入理解法。对有些词语,应当从它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文中义去分层深入进行理解。如,“雪中送炭”,它的本义是在风雪中有人送来炭火取暖,比喻意义是在急需时给予帮助。《再见了亲人》一课中的“雪中送炭”的意思是在志愿军最困难的时候,朝鲜大娘带领妇女们冒着生命危险送去了打糕。

第三,理解句子的意思。

理解重点词语和关键词语。例如:人老了,土地没有老,要靠科学给它滋补,让它长出更好的庄稼来。

第一个“老”字是人的年纪大了,第二个“老”字指土地的潜力,“滋补”是指提高土壤的肥力。全句的意思是,人的年龄虽然大了,但是土地的潜力还很大,要靠科学技术提高土壤的肥力,才能长出更好的庄稼。

紧缩长句进行理解。例如: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全句的主要意思是,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点也不动。读懂原文 联系实际 夹叙夹议 写读后感

联系上下文理解。例如,穷人一课的“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愁。”联系上下文可知道由于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渔夫在认真思考,能养活九口人吗?他感到担子很重,难免有些忧愁。④联系中心和背境进行理解。例如,夜莺的歌声一课小孩说的两句话“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联系卫国战争的背景和文章的中心来理解的意思是“德国兵像野兽一样,到处杀人放火,人们哭着,喊着都跑光了。”

⑤认真体会句子的含义和作用。例如,《壮丽的青春》一课有这样一句话“欧阳海箭步飞身,抢上路心,水淋淋的雨衣呼拉拉地飘起,他脸不变色,心不跳,拼出性命把战马推离了轨道„„”

这句话的本意是,欧阳海为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拼着性命把战马推出了轨道。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是,表现了欧阳海为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奋不顾身的光辉形像和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欧阳海的赞颂之情。

第四,理解各段的意思。

1、掌握分段的方法。

①相关内容归并法。先明确各自然段的意思,再将意思联系紧密地划为一段。重点内容入手法。先抓住重点部分,再看重点部分前后各讲了些什么?从而正确分段。中心思想突破法。抓住点明中心思想的句段,看作者围绕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也能正确迅速地分段。④抓住时间变化进行分段。⑤抓住地点转换进行分段。⑥可以根据“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划分段落。⑦过渡段,侧重总结上文的,归入上段,侧重引入下文的划入下一段。2、正确归纳段意。

归纳段意句子要完整,语言简练,使用陈述句,不用疑问句。归纳段意是概括内容,不是归纳写法和中心,如某段写事情的起因或经过或结果是写法,而不是段意;某段赞扬了XX的什么精神是中心,也不是段意。

①从文章所写的对像归纳段意。写人的要概括出“谁做什么或是什么或怎么样”;写景、状物的要概括出“景(物)怎么样”;写事的要概括出“这件事情或某个阶段的情形”。

从文章的结构归纳段意。有中心句的段落,可采用“摘句法”或“改句法”,对中心句稍加整理归纳段意;一段中并列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把几个方面的内容合并起来加以概括作为段意;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的段落,可以采用“取主舍次”的方法归纳段意。3、为了便于掌握和记忆还可以采用加“小标题”来理解各段的意思。

①从段意中提炼出一个词或短语作为小标题。从原文中引用“词组”或“短语”作为小标题。同一篇文章中的小标题,引用原文或自己概括的词语角度要统一。

4、为了更好地理解各段的意思,有的段落还应当分层进行理解。①利用并列关系分层。用因果关系分层。先写原因后写结果或者先写结果后写原因。用递进关系分层。例如“捉虫”可用找虫、发现虫、捉虫、灭虫进行分层。④用总分关系分层,可按“总分”、“分总”、“总分总”的关系进行分层。

第五,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①根据各段的大意归纳、整理连接起来作为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各段的小标题用关键词语连接起来,扩成几句话作为全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归纳出全文的主要内容。④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回答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作为全文的主要内容。⑤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作答,作为全文的主要内容。⑥总结中心的方法一般按照文章写什么?(即主要内容)和作者为什么写?(即写作意图)进行归纳总结。书面表达形式为:这篇文章(或记叙、描写、描绘等)„„表现了(或说明了、体现了、歌颂了、赞扬了、揭露了)„„

二、紧扣原文 联系实际

夹叙夹议 写读后感

1、紧扣中心和主要内容,写好读后感。

像《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1952年10月2日,志愿军为了拔取“391”高地这颗毒牙,邱少云所在的部队潜入“391”高地附近的茅草丛中,准备出奇不意地歼灭敌人。敌人使出看家本领,用炮火轰击四周。邱少云全身着火,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忍受着难以想像的巨痛,像千斤巨石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最后光荣牺牲,保障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引起的联想和悟出的道理:

邱少云只要脱掉衣服扑灭周围的烈火或者就地一滚,就完全可以扑灭身上的烈火。如果那样做,我们的潜伏部队就会暴露给敌人,就会遭到敌人毁灭性的炮击,牺牲许多战友,甚至影响整个战役的胜利!邱少云的牺牲换来了整个战斗的胜利!换来了千百个战友的生命!邱少云永远在我们心中,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联系实际,写出感受:

邱少云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那次战斗的胜利,忍受着难以想像的痛苦。他严守纪律连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人类的和平事业。

我们小学生更应该严守校纪、校规,不但要学好本领,更应该学

会做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长大以后,做一个真正的革命接班人!

总结全文:

邱少云的精神永垂不朽!

2、紧扣侧面或

一、两句话写好读后感。

像《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有好多精点语句都可以作为写读后感的材料。如:

①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④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⑤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里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引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例来阐明怎样写好这类读后感。

第一,引用原文阐明它的本义、比喻义(或引申义)、文中义各是什么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发表演讲时,引用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阐明死的意义和价值。

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人都会死,但是死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同的。有的人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成为千古罪人,遗臭万年,比鸿毛还轻。

毛泽东同志精辟地阐明,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第二,引用杰出、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说明他们的死,就比泰山还重。

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创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领导全国人民走上富裕的康庄大道。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鲁迅先生用笔作为武器,与敌人作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全世界、全中国有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为人类作了许多贡献。他们虽然去世了,但是他们的功迹永不磨灭。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第三,举例说明,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人死有余辜,罪该万死。南宋时期的秦桧为了卖国求荣,杀害了抗金民族英雄岳飞。他虽然死去七、八百年了,但现在人们一提到秦桧的名字无不唾骂,成为不耻于人类的狗屎堆。抗日战争时期,以汪精卫为首的汉奸卖国贼,危害国家利益,危害民族利益,危害人民利益。他们是民族的败类,人民的祸根。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全国人民无不对他们深恶痛绝„„这些人的死,就比鸿毛还轻。

第四,联系实际与坏人坏事作坚决的斗争,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们正处于成长阶段,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不但要学好知识,学好本领,更要学会做人,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坏人坏事作坚决的斗争,真正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们只要真正读懂原文,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去思考,去写作,就一定会写好读后感。

第三篇:小学中年级随文仿写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中年级随文仿写能力的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我在原有探索的基础上,对小学中年级随文仿写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探索,经过8个月的有效训练及按部就班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教学中我发现我校中年级学生习作布局谋篇不够好、内容空洞、缺乏个性,毫无特色,语文教材中每学期安排的八篇习作训练,由于范围小、要求多、时间间隔长、评价不及时等种种原因,束缚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快速提升。我想教师如果以课堂为主阵地,发挥教材优势,借鉴其方法,有效实施随文练笔,尤其是随文仿写,将会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此我决定开展此课题研究。

根据自己的想法,对我校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随文仿写的现状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①我校75﹪教师对课堂随文仿写认识不到位,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文本教学内容的讲解,没有落实随文练笔的训练。②20﹪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写的训练,但次数较少,由于对教材钻研不够,随文练笔的切入点不准,指导不到位,使练笔流于形式,没能起到相应的成效。③校级示范课随文练笔只提留在情感高潮处的拓展延伸环节,忽视了其他练笔资源的开发。④课堂对学生随文练笔的评价轻描淡写,形式单一,无交流反馈,缺乏针对性、全局性、激励性。⑤5﹪教师怕课堂上浪费时间,把小练笔放

在课后,没有关注练笔效果。

基于以上问题,我决定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中年级随文仿写的有效训练方式,创新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的激励性评价方式,打开阅读和写作训练之间的通道,缓解作文训练的坡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使随文仿写真正为我校师生所受益。

2、课题的界定

仿写在古文中叫做摹拟。所谓摹拟作文,就是选取一篇古人的名作,研究 其中布局构思、修饰、神韵等等技巧,然后仿照此文,作一篇文章。仿写是根据 一篇或一段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立意方法等,按题目要求,进行临摹、模拟的一种写作方式。通俗来说仿写就是仿照例文的样子写作文。一般来说,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

3、理论依据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受知识、经验、情感 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也 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大作家茅盾也说:“‘摹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摹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小学生学习作文,总是以摹仿开始。为了准确、恰当、生动、完美地把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必须要平时多读、多 看、多思、多练。其中参照借鉴,是不可缺少的一点。就像书法,首先就要临帖,然后才能发挥、创新,这就是功到自然成。

4、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分析:

仿写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体现了作文教学的特 点。它虽然不是作文教学的唯一途径,但它也不失为小学生借鉴性、依傍性作文训练中的一种有效方式。“仿写”是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作文的目的。仿写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仿句、仿段、仿篇。教师要找准课文的训练点,有针对性进行训练。仿写,符合小学生习作的规律,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重要形式之一。这种练习主要是以模仿课文的表达方法为主。教师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让学生感悟到语言的精彩的表达方法,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互相转化。总之,仿写是学生写作的起始,是写作兴趣培养的 基石,就如同书法中的临摹。只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能水到渠 成,实现真正创新的目的,也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写作,爱上写作,真正地帮他 们开启创作的大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研读文本,对教材中重点段落的表达方法与年段目标进行匹配整理,促进研究方案的实施。

2、验证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仿写的有效训练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研究得出策略,构建随文仿写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我校中年级课堂随文仿写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二)、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仿写的有效训练方式。A、在实验中,狠抓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训练。

B、在实验中确定具有不同难度的随文仿写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三)研究策略,构建随文仿写的教学模式。课文是阅读教学的载体,随文练笔因为从课文中精选出一个或几个“训练点”,在每个练点上组织有层次的一系列听说读写训练,成为一个训练板块。

(四)以激发学生内在写作动机,创新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的随文练笔激励性有效评价措施。

创新之处: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仿写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消化吸收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也能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的研究离不开扎实的实践,课堂是教育科研的主阵地。课题研究要紧紧抓住课堂,围绕课堂扎实开展研究活动,教师能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开展这项研究,力求扎实有效,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习作水平,并与学校开展的高效课堂紧紧结合起来。其创新之处:

1、仿写的特点是“小”:篇幅小、口子小、要求单

一、易写易改。

2、尽量以课堂训练为主,不要加重学生课外负担,探究教学方法,从课文内容中解放出来。

3、保证练笔的辅导、书写和评点有充分的时间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相关理论知识,通过上网查阅、收集资料,研究《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丁有宽的《丁有宽与读写结合》和《丁有宽读写结合教学教例子与经验》两本书籍,及代蕊华的《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等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避免走弯路。

2、调查研究法:对我校语文课堂教学随文仿写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查找漏洞,分析原因,形成研究思路。通过实践研究对后期研究成果进行问卷调查,形成问卷报告。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将随文仿写实际应用于课堂并通过课例展示、研讨,不断完善方法并对实验班级和普通班级进行对照比较,体现实验成效。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反思、总结、交流、反馈,提炼可借鉴的研究成果。

四、现有研究成果:

(一)研读文本,寻找仿写点,设计训练。

在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和其它一些相关理论资料后,对3-4年级各册教材进行了梳理,根据年段目标进行了匹配、归纳,设计了相应的仿写练习,有效地帮助了学生掌握读中学写、写中再读的方法。

(二)探索归纳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随文仿写”的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可见,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

文章一旦被选入课文教材,成了“课文”,它就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是内容意义,二是形式意义。学生学习它,不但要了解“写的是什么”,还要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文字载体本身就成了学习的对象,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明显标志。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实践读写结合,才能充分体现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才能有效完成课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要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除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之外,还要在读写结合上花大的气力。读写结合比不读只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读写结合的心理基础是模仿。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模仿的心理需要。学生习作时模仿的对象主要是范文。范文能示范性地把文章的结构格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形象地告诉学生怎样习作。学生除了从范文中学习语言和表达方式外,更主要地是学习范文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规律,然后通过模仿性的习作,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下面,结合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 “随文仿写”教学策略的实施情况。

1、仿写范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

学生可以仿写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这些既有形式感又有表现力的句式写法,有助于丰富句群,活跃篇章。

如在教授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一文,当讲到“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这一内容时,先提出问题“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比赛,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学生在认真品读句子后,抓住了“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这几个关键词,体会到这是一场紧张、激烈的比赛。笔者又问“如雨点般刺来,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雨点吗?”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雨点般”的快速与急促。通过边读边悟,学生们已经深刻感受到“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的真实感觉。接着,笔者引导道:这句话运用了“如„„般„„”比喻的修辞手法,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矛的进攻很猛烈。“如„„般„„”这样的比喻句句式,能让句子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说完,出示比喻句练习:

清澈的湖水如_________般平静。她那如_________般的歌声真动听。三月的天气如_________般多变。你还能写出类似的比喻句吗?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了对“如„„般„„”这样的比喻句句式的认识,达到了巩固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把比喻句再次送

进句子中,读出矛进攻的猛烈。这样的读写结合处理,一举两得,不仅使他们加强了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还让他们深入文本,理解了课文内容。

2、仿写段落,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

教师可从课文中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与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仿写,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构段能力。段落仿写的对象多为总分式结构、按时间(或方位)顺序等具有鲜明写作方法的段落。教学这样的段落时,特别应该加强阅读对写的指导。在阅读中理清层次,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练笔中迁移运用。

四年级下册第2课《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的经典之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让人读来爱不释手。以读品味是本文的教学特色,这样的美景美文也能唤起孩子写的愿望。本课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作者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用“感觉不到流动”突现;用“能看见江底的沙石”体现“清”;用“一块无瑕的翡翠”形容“绿”。在这段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画出漓江水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从中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接着又让学生观察本段的句式结构,学生很快就说出本文作者是运用了排比句式来描写漓江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告诉他们:“像这样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近、结构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叫做排比句。排比句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经常会使用‘;’这个标点符号。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在体会了作者的写作手

法后,出示学生熟悉的几种事物,让他们针对这几种事物想到各自的特点。如:雪可以从“厚、软、白、凉”等角度来描写;花可以从“多、美、艳、香”几个角度来描写;太阳可以从“红、热、大、亮”等角度来描写;星星可以从“亮、多、美”角度来描写„„在理清各种事物的特征之后,笔者看到他们有了表达的欲望,便顺势提出“看来,大家都跃跃欲试了,那就拿出笔,仿照第二自然段的描写方法,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自然景物吧。”伴着柔美的音乐,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写了起来。毫无疑问,在这节课上,学生模仿段落写话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的收获是很大的,不仅欣赏了迷人的桂林山水风光,还用自己的笔描绘了美丽的风景、事物,提高了仿写段落的能力。

3、仿写篇章,增强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篇章仿写犹如书法临摹,是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去填充新的内容。篇章仿写包括写作顺序的仿写和布局谋篇的仿写。学生在一次次的仿写训练中,不断地“吸收”和“消化”文中作者的好词好句、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从而丰富了作文积累,以此再逐步过渡到独立作文。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同样,只要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支点,学生也一定可以在作文园地里自由挥洒。

如三年级上册27课《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学后,模仿《陶罐和铁罐》的写法,重新编一个故事,说明骄傲必败的道理。同时在本单元学习之后,要求写一篇作文,内容是以提供的几组词语,请选择一组,编一个故事。在吃透教材要求后,笔者在阅读教学中紧

紧抓住教材的写作特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比和态度的变化,刻画出两种不同的形象。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铁罐是一个由傲慢到恼怒到蛮不讲理、大发雷霆的形象,陶罐是一个谦虚、不软弱、据理力争的形象。从而明白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会全面看问题这个道理。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印象,笔者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何不利用陶罐、铁罐之间反串角色,继续编故事。于是问道:“生活中陶罐比起铁罐来,还有什么优点,你们知道吗?”学生便列举了陶罐盛东西的面更广,鸡、鸭、鱼、肉可以隔夜盛放,而铁罐却不好用。为反串角色的故事提供了对话素材。笔者接着说道:“由于陶罐在生活中的作用明显多于铁罐,因而人们偏爱陶罐。于是他翘尾巴、骄傲了。现在老师请大家将陶罐、铁罐的角色调换,看看他们之间的故事又会怎样呢?请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重新设计他们的对话。”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编的兴趣,他们讨论得非常热烈,编的故事也很精彩。有了成功的学、仿的基础,于是趁热打铁,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以另外两种事物作主人公,依照课文编写一个童话故事。第二天,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编写的故事给笔者看。《树木和小草》、《蜜蜂和蝴蝶》、《太阳和月亮》„„故事编得生动形象,无不反映出了团结协作、谦虚克制的道理。这次成功的仿写,让笔者深有感触:只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抓好时机,读写结合,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4、立意仿写,加强学生的创新性

许多文章的立意独具匠心,是值得学生模仿学习的。教师要有机

地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作者确定主题和表达中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立意能力。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这一课,就可指导学生模仿这课的写作方法,写自己喜欢或敬畏的一种植物。如“仙人掌”、“青松”、“秋菊”等等。

通过课堂上的朗读体会,学生对课文中的典型构段和谋篇已经有了深刻的领会,比较容易从范例中获取表情达意的语言模式,此时教师如选择性地指导学生模仿句段进行练笔,让学生拥有仿写这根“拐杖”,相信能快捷地获得简单的习作方法,像这样的系列练笔,循序渐进,学生容易接受。

(三)重视练后讲评

教师细腻而及时的批阅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重要手段。学生每次上交小练笔后心中总是带有一丝的期盼,就如同期盼收获的农民一样。如果教师只是在上面淡而无味地评上个等级便还给了学生,就辜负学生的信任,极有可能造成他们写作热情的丧失,必然会挫伤他们的创作动机,使作文成为一种应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我会专门抽出半天的时间静下心来细致而又及时地批阅学生的小练笔。当遇到精彩的文章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写上个大大的“好”字,或用红笔勾出其中精彩的词句,并在旁边注上★,生怕一时的马虎而错过每一个精彩之处;当遇到学生出现难题征求意见时,我总是耐心而中肯地在空白处写下我的建议,帮助他们渡过心理上的难关;当学生稍进步时,我总是用热情的语言鼓励他们争取更大的进步,而出现退步时,便会用劝告的语言提醒他。

每次的批阅,我习惯于将学生的练笔分成优★、优、优下、良四个等级,让付出了劳动的学生能充分得到老师的肯定,同时也提醒完成得不够好的学生要继续努力。同时,我总是习惯地将其中优★等级的“小练笔”挑选出来,及时地给予表扬,并在班级的“书香小筑”专栏中发表展示。这样学生既在展示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心灵上的满足,激发了更大的创作热情,又听到了来自同学的最真挚的称赞和最善意的批评,使他们获益非浅;而且其他的学生也从这种互评互讲的过程吸收到了写作的技巧,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正如杜甫诗中所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五、课题反思

经过半年多的研究与摸索,我发现学生写作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第一,理解运用相得益彰。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又深化了理解,二者水乳交融,互动互促。

第二,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学生认为没有内容可写,一直是写的训练的一个难点。这种小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突破了难点。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随文仿写的随机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极大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而且,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保证了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语言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

半年多来,学生写作水平大有提高,闫泽宁所写的《迷人的祖山》获得华人杯作文二等奖。

虽然取得了一点点小小的成绩,但长此的仿写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1、作文强调“大密度训练”,使作文训练从 量中取胜,天天一小写,每周一大写,结合每篇阅读课文一次仿写全篇,几次仿写片断,让学生模仿成人的思想、情感、语言和作文技巧,囫囵吞枣地苦写。这 样也会造成学生讨厌作文。仿,是为了最终的不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如能做个有心人,坚持课课有回顾,让学生课课有所悟,学生一定会逐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最终 扔掉“仿”这根拐杖,走向“创”这条阳光大道,真正为学生开启创作的大门。

2、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名篇名段学生的自主随文仿写练笔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对不同文体的课文随文仿写练笔点的规律性的探求等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摸索、研究。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继续该课题的深入研究。

下载夹叙述夹抒情的写作方法_仿写《丁香结》[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夹叙述夹抒情的写作方法_仿写《丁香结》[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