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条“乡村振兴”主题有关排比句(大全5篇)

时间:2020-10-15 15:2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0条“乡村振兴”主题有关排比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0条“乡村振兴”主题有关排比句》。

第一篇:40条“乡村振兴”主题有关排比句

40条“乡村振兴”主题有关排比句大全

1.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

2.聚力农村精神文明,要筑牢用活“主战场”;聚力农村精神文明,要培育建强“主力军”;聚力农村精神文明,要坚定把握“主旋律”。

3.坚持标准,让好书记“当家带路”;强化指导,让好制度“落地生根”;大抓基层,让好资源“倾斜下沉”。

4.聚焦基层干部狠抓落实能力,如何当好改革创新的“领头雁”;聚焦处理矛盾能力,如何当好依法办事、化解纷争的“金钥匙”;聚焦带领群众能力,如何当好体察民情、引领发展的“大脚掌”。

5.绘就“稻粱丰硕,猪肥鸡壮”的富足图——产业振兴是基础;绘就“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的人才图——人才振兴是关键;绘就“箫鼓春社,古风依存”的祥和图——文化振兴是动力;绘就“绿树村边,青山郭外”的山水图——生态振兴是支撑;绘就“村美民富,美丽和谐”的新蓝图——组织振兴是保障。

6.多深入群众,合力摘掉“穷帽子”;多实地调研,帮助鼓起“钱袋子”;多争取项目,改善农村“老样子”。

7.敢于彰显农村的“土气”,善于利用乡村的“老气”,巧于焕发农民的“生气”,精于融入时代的“朝气”。

8.坚持规划先行,画好乡村振兴“全局图”;坚持融合发展,牵好乡村振兴“牛鼻子”;坚持引巢筑凤,落好乡村振兴“关键棋”;坚持文化传承,留好乡村振兴“主心骨”。

9.一头挑起“绿水青山”,一头挑起“金山银山”;一头挑起农民的“粮袋子”,一头挑起农民的“钱袋子”。

10.既要唱响主旋律,又要奏好交响曲;既要答好必答题,又要答好自选题;既要领跑作示范、又要助跑广参与;既要督察有力度、又要激励有温度。

11.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奋斗场景,一曲曲笃定从容的发展旋律,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面,一份份沉甸厚重的民生答卷。

12.坚持在学习宣传上“加油干”,坚持在振兴发展上“加油干”,坚持在党的建设上“加油干”。

13.“吹”响宣传动员这声号,“拉”紧社会稳定这根弦,“弹”奏和谐发展这首曲,“唱”好文化繁荣这台戏。

14.一旦深入群众、武装头脑,就有强大的穿透力和动员力;一旦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就有磅礴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15.农业的问题要在工业中找答案,农村的问题要在城市里找答案,农民的问题要在土地中找答案,绿色的文章要在价值中找答案。

16.一条致富的“路”,一座过河的“桥”,一道防火的“墙”,一棵摇钱的“树”,一个连心的“家”。

17.既要“收好官”,凭实绩说话、用结果检验;又要“谋好篇”,增强紧迫感,前瞻三十年。

18.完成硬任务,就要瞄准农村最突出的短板;完成硬任务,就要聚焦农民最关切的问题。

19.催人奋进的“冲锋号”、干事创业的“及时雨”、实干为民的“加速器”、凝心聚力的“同心圆”。

20.促发展保民生的“领头雁”、访民情解民忧的“知心人”、抓稳定促和谐的“主心骨”。

21.在谋划上既兼当前更顾长远,在实践上既管全局更抓重点,在成效上既讲效率更重质量。

22.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富不富,关键在干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

23.在“统”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

24.“脏乱差”变成了“绿净美”;“泥巴岗”变成了“聚宝盆”;“旧陋习”变成了“新风尚”。

25.抓好基础设施“新网络”,融合基础设施“新业态”,创新基础设施“新平台”。

26.以产业聚拢人才,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推动发展,以发展改善民生。

27.“小康”和“健康”的关系,“温饱”和“环保”的关系,“生计”和“生态”的关系。

28.把内生动力激发出来,把发展活力释放出来,把巨大潜力挖掘出来。

29.脱贫攻坚的“突击队”,生态产业的“排头兵”,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30.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高品质生活的“载体”,高水平治理的“大脑”。

31.绘出明确的“路线图”,列出详细的“任务书”,排出科学的“锦囊计”。

32.用自己的操心换来群众的舒心,用自己的辛苦换来群众的支持。

33.金贵的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珍稀的资源躺在空地“晒太阳”。

34.生态“护旗手”,环保“守门员”,环境“安全网”,文明“新动能”。

35把优质“产出来”,把安全“管出来”,把品牌“树起来”。

36.把数据“统”起来,把资源“用”起来,把产业“育”起来。

37.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一锤接着敲,一茬接着一茬干。

38.政策向农村倾斜,项目向农村汇聚,要素向农村流动。

39.打好“乡情牌”,打好“乡愁牌”,打好“事业牌”。

40.画好“山水画”,念好“山水经”,唱好“山水戏”。

第二篇:乡村振兴类排比句40例

乡村振兴类排比句40例(2022年8月)

1.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前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支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底色,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底线基础,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

2.做“响”红色旅游,做“靓”旅游廊道,做“深”文旅融合,做“大”体育旅游,做“精”旅游线路,做“优”乡村旅游,做“强”康养旅游,做“旺”新业态游。

3.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空间协同带动,生态协同保护,改革开放协同推进,要素协同支撑,民生协同改善,社会协同治理。

4.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增强产业发展“协同性”,提升红色品牌“影响力”,筑牢绿色生态“大屏障”,提升公共服务“普惠度”。

5.做“精”工业转型文章,做“优”特色农业文章,做“靓”文旅康养文章,做“美”山水生态文章,做“通”开放融入文章。

6.基层干部“想干”,精神状态才会“变”;基层干部“真干”,群众意识才会“变”;基层干部“敢干”,乡村面貌才会“变”。

7.敢于彰显农村的“土气”,善于利用乡村的“老气”,巧于焕发农民的“生气”,精于融入时代的“朝气”。

8.田园风光如诗如画,村落形态千姿百态,民俗文化博大厚重,特色物产优质多样,舌尖诱惑回味无穷。

9.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

10.巩固农业优势,构建产业优势,发挥生态优势,转化科教优势,释放改革优势,拓展开放优势。

11.配强“一个支书”,建好“一支队伍”,打造“一个中心”,健全“一个机制”,找准“一条路子”。

12.顶层设计共融,基础设施共通,文旅发展共促,产业协作共兴,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治。

13.把握好“态”与“势”,统筹好“点”与“面”,搭建好“路”与“桥”,融合好“想”与“干”。

14.日新月异的发展画卷,安居乐业的民生画卷,山清水秀的生态画卷,蔚然成风的人文画卷。

15.在壮大特色产业上“出实招”,在提升城市能级上“亮硬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谋新招”。

16.从乡村产业发展中创造特色,从历史文化追溯中寻找特色,从人居环境整治中重塑特色。

17.“品质兴农”之路,“基地强农”之路,“科技助农”之路,“品牌富农”之路。

18.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乡村要振兴,党员要先行。

19.盘活土地资源这个大宝库,用好集体经济这个大抓手,撬动多元投入这个大杠杆。

20.把汗水挥洒在乡村大地上,把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把奋斗镌刻到峥嵘岁月中。

21.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城市治理的“红色堡垒”,新兴群体的“红色驿站”。

22.打好三农工作“主动战”,打响现代农业“特色牌”,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

23.夯实现代产业“硬支撑”,抢占关键领域“智高点”,争做人才招引“排头兵”。

24.在巩固成果上持续用力,在乡村振兴上大胆探索,在有效衔接上积极作为。

25.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

26.“农业底盘”更加稳固,“品牌效应”更加凸显,“乡村颜值”更加亮眼。

27.农业综合实力在提升,农村整体面貌在改观,农民生活水平在提高。

28.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29.产业筋骨“壮起来”,城乡面貌“靓起来”,民生福祉“厚起来”。

30.坚持规划先行,坚持融合发展,坚持引巢筑凤,坚持文化传承。

31.基础设施互联融通,产业生态共生互补,生态环境共治共保。

32.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特色优势更加彰显,短板弱项正在补齐。

33.举生态旗,走绿色路,打特色牌,造民生福,尽党建责。

34.乡镇强则全市强,乡镇稳则全局稳,乡镇通则上下通。

35.有产业基础,有优势条件,有经验模式,有潜力前景。

36.农业稳产增效,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和谐。

37.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38.真心实意帮扶,真金白银付出,真抓实干奉献。

39.擦亮生态底色,突出乡村本色,彰显地域特色。

40.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三篇:乡村振兴

乡村到底该如何振兴

村里有许多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土地、山林等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资源变资本,吸引更多外来的企业工商资金进入乡村。鲁家目前已引入外来工商资本近20亿。

二、从村庄策划规划上突破。

怎样让美丽乡村转发为美丽经济呢?

1、需要用活村内的旧屋、河道、果林、菜园等素材,而不是城市化的照搬照抄;

2、要按照村庄原有的脉络进行梳理,策划新产业,引进新思想,让更多年轻人回到村庄,将规划与运营有机结合,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

3、要创新产业规划设计,打造合理的乡村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更多人爱上乡村。

所以当时鲁家村花了300万请设计公司对整个村子进行村庄环境规划、产业规划和旅游规划。

三、从产业融合创新上突破。

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正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于是鲁家村提出了打造家庭农场聚集区的理念在全村范围内建设了十八家差异化的农场,其中包括了鲜花农场的6亿资金投入的这个大项目。同时我们着重关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正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打造属于鲁家自己的农业高新产业园区。孤立的农业种植不会提升土地的附加值,发展创意农业,把田园变乐园,村庄变旅游景区,就能大幅提高土地的收益!孤立的加工生产也不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要让生产劳动更具乐趣、让加工生产更具体验性,就会提升产品价值。可开发伴手礼等土特产品,扩大知名度,形成收益的互补。

四、坚持市场导向为主体。

鲁家村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原则,走市场化道路,成立经营公司专注景区的管理和营销宣传。

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让农场开发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乡村旅游产品,各个农场内休闲项目通过有机组合而成若干条旅游线。

旅游休闲项目可融合乡村观光、游乐、休闲、运动、体验、度假、会议、养老、居住等多种旅游功能,打造特有的“田园综合休闲旅游”,如开设垂钓、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在具体开发中,可根据各自具体情况侧重打造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让农田变农场、小村变景区、村民变股民!

“呜呜呜”——伴着清脆的汽笛声,“阿鲁阿家”号观光小火车满载着游客缓缓开动。窄窄的铁轨伸向远方,深深浅浅的绿,在阳光下更加诗意和耀眼。小火车从中穿行而过,串起了绿意浓浓的灵芝农场、竹园农场、桃花农场、蔬菜农场、石斛农场……

6年前,浙江省安吉县递铺街道的鲁家村还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如今已蜕变为“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中国美丽乡村新样板。鲁家村以“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启动了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将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有农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独特魅力呈现给世人。2016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2850元,村集体总资产超过1亿元。

鲁家村能有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其开创性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即利用本村的4000多亩低丘缓坡,建设18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通过社会招商吸引外部资本和专业机构投资运营,带来乡村旅游的繁荣,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鲁家村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是如何打造的?有何独特处?

1、顶层设计

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家庭农场,鲁家村不惜出资300万元,聘请高端专业团队,按照4A级景区标准对全村进行规划设计。先期设置的18个家庭农场,则根据区域功能划分,量身定制各自的面积、风格、位置、功能等。其中包括一个核心农场,位于中心村,其余17家农场错落有致分布在四周。18家农场分别以野山茶、特种野山羊、蔬菜果园、绿化苗木、药材等产业为主,没有一家重复,这是鲁家村家庭农场的特色。此外还设计了一条4.5公里的环村观光线,将分散的农场串点成线,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2、组织架构

鲁家村采用“公司+村+家庭农场”的组织运营模式,与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鲁家分公司,前者负责串联游客接待场所、交通系统、风情街、18个家庭农场等主要场所,后者利用多年经验和客源做好营销宣传。

后来又成立了安吉乡土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为鲁家村民、村干部、创业者、就业者提供乡村旅游方面的培训。三家公司均由鲁家村集体占股49%,旅游公司占股51%。

在农场的投资运营层面,鲁家村引入外部资本对农场进行项目投资和运营管理。目前已有10多亿的工商资本投资这些家庭农场。

3、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

鲁家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村集体、旅游公司、家庭农场主和村民都能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

鲁家村建立了合作分红机制,由村集体、旅游公司、家庭农场主按照约定比例进行利益分配,村民再从村集体中享受分红。案例总结: 鲁家村的家庭农场集群是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模式上的一次大胆创新,特别对于大型农业园区或村集体主导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它采取类众筹的方式,借助社会化的力量,突破了资金、人才的瓶颈,实现了资源资产资金的聚合。

其次,它解决了规划的统一性和定位的差异化的问题。美丽乡村,规划先行。早在2013年鲁家村就启动了发展蓝图的设计,18家农场的雏形已经跃然纸上。再次,生态圈的打造和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鲁家村注重生态圈的建设,18家农场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它的周围,分布着村民自主经营的农家乐、民宿、农副产品,为农场提供配套服务。

此外,村里还统一修建了游客服务中心、风情街、10公里绿道和4.5公里村庄铁轨等设施,为游客出行提供方便和多样化的选择。在营销推广层面,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进行统一宣传;在人才培养层面,成立了乡土职业培训公司。这些力量为入驻的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鲁家村的模式也不是谁都可以学。

家庭农场集群模式有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和土壤,比如自然资源禀赋较好,适宜发展乡村旅游,土地较为集中,基础设施较好,颜值较高,加上政府的特别扶持。据统计,截至2017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已达33万家,比上年增加3万家,营收将近5500亿元,整个产业呈现“喷井式”增长趋势。近日,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扩容,发挥乡村旅游对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13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全文如下: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新时代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在扩大乡村旅游规模、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仍面临较多制约,突出表现在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外部连接景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垃圾和污水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欠账多,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产品和服务标准不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意愿不强、融资难度较大。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提质扩容,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对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特制订如下行动方案。

一、补齐乡村旅游道路和停车设施建设短板

(一)推进全国乡村旅游道路建设。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统筹考虑全国乡村旅游道路发展,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布局,加快乡镇、建制村硬化路“畅返不畅”整治,优化通建制村硬化路路线走向,尽可能串联带通更多自然村,推进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加快提升改造低等级农村公路。(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大对乡村旅游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乡村公路建设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予以支持。贫困县可按要求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道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财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支持乡村旅游停车设施改造提升。修订《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发行指引》,将专项债券适用范围扩大至乡村旅游停车设施。(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以县域为单元统筹布局县城、乡镇、景区及特色保护类村庄内停车设施。鼓励在有条件的农村公路周边设置交通驿站等服务设施,综合考虑停车等方面需求。以集约复合利用为主要导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加强乡村旅游高峰期停车管理,加大车位智慧停车引导服务。(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支持。各地区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预留少量(不超过5%)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的单独选址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地方有关部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自有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有关部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对使用“四荒地”及石漠化、边远海岛建设的乡村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相关费用之和的原则确定。(地方有关部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经市县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主管部门认定为仅在内特定旅游季节使用土地的乡村旅游停车设施,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相关设施不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不破坏生态与景观环境、不影响地质安全、不影响农业种植、不硬化地面、不建设永久设施的前提下,可不征收(收回)、不转用,按现用途管理。超出特定旅游季节未恢复原状的,由市县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地方有关部门,自然资源部、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大对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力度。实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行动计划,在“十三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中增补一批旅游基建投资项目,专项用于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输

(五)建立垃圾和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在已实行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的农村地区,探索建立农户付费制度,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承受能力、垃圾和污水处理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促进乡村环境改善。(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探索乡村旅游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分拣清运、回收利用、分类处理”模式。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全面推行垃圾就地减量化与分类收集,对乡村旅游建设、经营中产生的易腐垃圾、煤渣灰土、建筑垃圾等分类处理并就地消纳,重点建设垃圾收集站、中转站等收转运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地区存量垃圾治理力度,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坚决遏止出租、承租土地填埋垃圾牟利等行为,优先开展乡村旅游景区、水源地、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治理工作。(地方有关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动有条件的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地方有关部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开展厕所粪污治理。引导人口规模较大、乡村旅游发展较快的村庄,配套建设无害化公共厕所。大力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提升规范化服务管理能力,积极实施公厕生态化改造。研究修订卫生厕所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鼓励各地区研发推广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改厕技术和无害化处理模式。探索建立运营管护体系,妥善解决改厕后管护维修、粪污处理等问题。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地方有关部门,文化和旅游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建立健全住宿餐饮等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标准 输

(九)规范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服务标准。推动落实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鼓励地方针对民宿、农家乐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保障安全的技术规范标准。(地方有关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服务配套标准。出台适宜乡村旅游公路和停车设施的建设规范和运营管理标准。完善标识标牌、交通旅游驿站、公厕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旅游承载能力。(地方有关部门,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健全标准强化乡村旅游市场监管。加快乡村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乡村旅游主体信用档案,将相关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将涉市场主体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动态梳理乡村旅游红黑名单,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并对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进行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推动建设乡村旅游相关服务标准,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 输

(十二)创新社会资本参与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PPP、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展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降低融资条件和门槛,服务乡村旅游发展。(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规范农户、村集体等参与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扶持有条件的农户修缮、改造自有住房发展民宿。鼓励城镇有意愿的组织和个人通过租赁民房开办民宿。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改造建设乡村旅游活动场所。(地方有关部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 输

(十四)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发展。根据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积极开发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防止大拆大建、千村一面和城市化翻版、简单化复制,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利用。(地方有关部门,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加大对乡村旅游债券融资支持力度。支持乡村旅游企业依法合规发行旅游产业专项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工具,进行直接融资,在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的前提下,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满足乡村旅游多样化资金需求。(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探索建立乡村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以社会资本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社会领域相关产业投资基金,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投资乡村旅游精品建设。(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

(十七)加大对乡村旅游贷款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对乡村旅游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依法合规探索开展景区企业经营权和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业务,鼓励开展林业经营主体的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地方有关部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大本地乡村旅游带头人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对口帮扶制度,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本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定期开展服务技能、市场营销等培训。重点吸引大学生村官、乡村旅游管理和专业人才、旅游职业经理人等群体回乡创业,以及规划建筑等设计人员下乡,在人才待遇、发展机会等方面给予支持。(地方有关部门,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提质扩容对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形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扩容的合力,2018年底前各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各地有关部门要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旅游提质扩容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主体,推进各项行动任务早落实、早见效,实现本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重点突破,加强对地方的工作指导,着力营造乡村旅游良好发展环境。

第四篇:乡村振兴调研材料

强化要素保障

助推乡村振兴

HG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7月9日

根据县委深改办《关于开展乡村振兴先行示范专题研讨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立足部门职责,围绕乡村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就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先行示范进行了深入思考,现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从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角度出发,分析我县乡村振兴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1.耕地保护工作形势依然严峻。耕地是乡村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局多措并举,在加强日常执法监察的同时,持续推进“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了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综合整治力度,取得良好成效,特别是2021年,我县耕地保护工作得到了省自然资源厅充分肯定,并获得100万元激励资金奖励。但从总体工作形势来看,我县耕地保护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突出表现在:一是项目建设监管难。近年来,我县道路交通、旅游、乡村振兴配套设施以及其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占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行为。二是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时有发生。我县地处山区,不少乡镇受耕地保有量和规划制约,导致道路沿线均为耕地,但农户新建农宅选址时,多数选择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线,加之属地管理监管缺失,群众保护耕地意识不强,从而造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的发生。三是新增耕地实施、验收难度大。实施新增耕地项目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对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公益林等保护力度日益加大,我县耕地后备资源日趋匮乏,且受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新增耕地项目实施难度较大,成本越来越高。此外,自2019年开始,自然资源部启动新的耕地占补平衡备案系统APP,验收备案程序变化很大,特别是对水田的入库标准要求高,我县大部分水田地块实施标准低,基本无法达标。

2.规划引领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工作。当前,全县和各乡镇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已经完成了衡山镇牛角冲村和上土市龙金村两个市级村庄规划试点村规划文本的编制,并启动了县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正在准备落实相关村庄开展县级村庄规划试点编制,但从整体进度上来看,受限于市、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尚未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缺乏上位规划支撑,村庄规划编制还处在试点摸索阶段,尚未全面开展,村庄规划对乡村振兴的规划引领作用还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3.用地保障压力大。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2021年土地利用计划配置规则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80号)文件精神,除纳入省重大项目清单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产业单独选址项目用地由自然资源部直接配置计划指标外,我县主要通过“增存挂钩”和“增减挂钩”两种途径获得建设用地指标。但我县通过上述两种途径获得指标都面临一些压力:一方面,闲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清理难度较大,导致通过“增存挂钩”机制获取建设用地指标不足以满足日益增加的项目建设需求,另一方面,上级对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县宜耕土地后备资源有限,增减挂拆旧区大部分面积小且在边远山区,受地形地貌和土层等限制,复垦为水田难度很大,复垦的耕地很难达到“占优补优”的标准。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各类项目用地需求日益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同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自然资源部给予每个脱贫县建设用地指标600亩。我县作为非贫困县,无法享受此项政策红利。

4.项目建设受限因素多。由于我县主体功能区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水源地涵养区,用地报批多受客观因素制约,特别是全县生态红线面积1058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51.81%),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87.8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9.2%),自然保护地面积249.25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12.2%),导致我县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131平方公里),除建成区105.8平方公里外,项目可建设的区域只有25.2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1.2%),乡村振兴所需实施的各类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选址受限制性因素多。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对策建议

一是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大耕地保护工作力度。

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耕地保护意识,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确保耕地保护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要全面压实耕地保护工作责任,扎实开展耕地保护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压紧压实乡镇第一责任人责任,确保上级下达我县耕地保护目标任务落实到位。要加大执法监察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抓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作力度,大力推进新增耕地项目,强化项目后期管护,扎实做好新增耕地项目备案工作,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到实处。

二是要坚持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要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规则,对于符合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乡村振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项目,要依法依规展开论证,对符合占用条件的建设项目,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做好用地报批工作。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综合整治项目。经过多方争取,我县但家庙镇获自然资源部批准纳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试点。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到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将该项目实施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正大集团项目建设需要,全力;落实服务保障措施,通过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举措,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实现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土地利用节约高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着力将该项目打造为乡村振兴示范先行模范样板。要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根据安排,今年我县拟完成5座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当前已完成市级验收1座,剩余4座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正在推进,相关乡镇和责任单位要充分认识到推进矿山修复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抓紧组织项目实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复任务。

三是坚持规划先行,扎实做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

要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继续高质量编制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为村庄规划编制提供有力上位规划支撑。根据《安徽省村庄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六安市村庄规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各乡镇、有关单位要结合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以已编制的村庄布点规划和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基础,强化村庄布点专题研究,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分类,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加快新一轮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对暂时不编制规划的村庄,严格按照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设管理要求进行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村庄规划编制要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生态需求,考虑乡村地区发展的需要、考虑乡村振兴实施需要,充分尊重各乡村地区现状要素特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全面构建具有HG特色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体系。

四是坚持用活用好政策,强化用地保障能力。

要按照上级政策文件精神,落实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属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项目,要统筹适应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城乡建设用力增减挂钩,予以保障,实行应保尽保,全力保障乡村振兴项目建设需要。上级政策规定,要安排不少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专项计划指标,专项用于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要抓好政策执行,统筹计划指标使用,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切实保障乡村振兴项目建设需要。发改、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向上协调争取重大项目,申请直接配置计划,进一步减轻土地计划指标压力。要大力规范实施增减挂钩项目,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为“推动新时代HG更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第五篇:浅谈乡村振兴

浅谈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我们要顺应广大农民的美好生活期盼,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打造农村优美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的体现。我们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工作是新时代工作的重中之重,助力乡村振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当下,中国已进入发展快车道,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发展关口。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之道,要把乡村振兴任务干在实处,做到细处,落在深处,让发展的脚步走的更加平稳坚定。子曰:“工欲善其事,需先利其器。”形式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群众的期待,都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许,进入新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但目前,农村人才管理制度缺位,人才管理体系几乎空白。我们要高度重视人才建设,真抓实干,加强领导,着力开发人才资源,提升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同时健全

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和法治保障的治理格局,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在未来,我们必定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必定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险阻,但我们有信心,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农民用双手托举起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当下年轻干部在基层时需要学习这种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干工作要严于律己,禁止“三分钟热度”以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始终保持谦虚、正确定位、服务人民、加强自身修养、知足、坚持不懈的心态。奋斗是“立身根本”,担当是“成才基础”。处于新时代的当代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干”字为首,秉持“多练多磨”的信念,真抓实干、履职作为,为推进乡村振兴、城市发展添砖加瓦。

下载40条“乡村振兴”主题有关排比句(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40条“乡村振兴”主题有关排比句(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振兴战略

    人民日报:土地流转与田园综合体 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土地......

    乡村振兴工作经验

    乡村振兴工作经验范文(县级)近年来,xx省xx县不断强化村干部、农村党员、党务干部“三支队伍”建设,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一是建......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 河南南阳的xxx,在南阳邓州市十林镇习营村组织成立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起初,她们的合作社仅用来园林绿化,随着规模发展越来越大,业务范围也......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 1.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10.0分) A.“三农”问题 B.基本矛盾问题 C.就业问题 D.教育问题 我的答案:A √答对 2.下列对城镇化与乡村......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 一、基本情况灵璧是奇石之乡、钟馗故里、垓下之战古战场,素有“奇石虞姬钟馗画,灵璧三宝甲天下”之美誉,辖区总面积2125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 党的十九大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实施乡......

    乡村振兴工作报告

    乡村振兴工作报告 乡村振兴工作报告1 20xx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对石堆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

    解读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句话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应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只抓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