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点思路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点思路
一个小小的班级,就像是社会的缩影,一个班就是一个世界,里面有着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人,班主任就是这个小世界的领军人物,是这个小社会的具体操作者、执行者,那幼儿班主任应从哪些方面来进行班级管理呢?重点又在哪里呢?梦楠为大家整理了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幼儿教师们。
一、幼儿安全
在没有什么能比孩子的安全更重要了,可以说,孩子的安全才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了让家长放心将孩子交给幼儿园,同时,也让孩子安安全全的回到父母身边,幼师们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严格落实晨检工作,消除危险物隐患,注意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危险物品。
2、开展户外活动时,要提前检查玩具的安全性,还要注意及时清点幼儿人数,避免遗漏幼儿。
3、严把幼儿接送关,孩子应由父母或者直系亲属进行接送。
4、班级物品的摆放要注意,避免孩子触碰到危险物品。
5、药品一类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孩子带的药品注意等级,专人负责孩子服药。
6、定期的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检查门窗、桌椅损坏情况,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7、注意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如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用药安全、用电安全等等,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建立班级常规
常规看似无形,其实无处不在,它不像教学活动那么效果明显,它是为了实现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而存在的,可以说,建立班级常规,是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
想要抓好班级的日常常规,幼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重点、反复抓,良好的常规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幼儿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当然,常规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在宣布一条常规的规则之后,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同样的要求来要求孩子,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2、规划幼儿日常行为,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利用音乐、儿歌、小游戏等等,将这些内容贯穿到一日活动的组织中。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老师之间要密切配合,要求大家共同去执行,千万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孩子形成两面性。
3、我们还可以设立“光荣榜”,来提高幼儿的自觉意识,促进班级常规的形成。
三、团结协作
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才是我们进行班级管理能成功的前提条件。班级教师间的交往是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榜样,教师间的团结、合作、抚慰、友善等行为,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要促进老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大家可以这样做:
1、班主任要起到带头作用,对班级工作要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
2、注意整个园所的氛围,建立和谐关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班主任在班级成员有身体不舒服或是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关心问候,一起帮忙想办法等等。
3、既分工合作,又要明确职责。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优质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在班级总体工作目标下,互助互补,才谈得上是成功的合作。
四、做好家长工作
家园共育,这是我们常说的一件事。真正做好家园共育,才是成功管理班级的强有力后盾。做好家长工作,仅仅转变家长的观念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等等。
1、面对家长,老师的态度一定要积极热情。要时刻的让家长感受到你是多么的爱孩子,多么的关心孩子,让他们愿意与老师沟通,成为生活中的朋友。
2、利用多种渠道与家长交流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园练习册、家园联系栏、网站留言、上门家访、电话等形式来与家长沟通交流孩子在园表现等等,及时的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进行一些班级亲子活动。可以找一些十分配合班级工作和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家长,号召大家在闲暇时刻,一起进行集体活动。
五、提高个人水平
不断地学习,修善自我,增强自身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工作时间长短,都需要不断学习,努力改变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在班级管理中,经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我们总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将这些不足补全,探索新的思路,使班级管理更规范、更有效。总而言之,只要园所、家长、孩子,共同努力,肯定能让班级工作顺利进行,让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篇:幼儿园班级管理重点
幼儿园班级管理重点
P003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分离焦虑是儿童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出现于学龄前期,主要表现为婴幼儿与亲人分离时产生的焦虑反应。分离焦虑分为3个阶段:反抗阶段,失望阶段,超脱阶段。p30 区域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不具教育性
2、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与课程割裂
3、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不具开放性
P043 一日常规:一日常规就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班级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
1、遵守一日活动时间及顺序的规律
2、遵守一日活动各环节具体要求的规定
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一日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能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环境
2、能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如何生活
3、可以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4、可以帮助保教人员组织班级活动 P049 午睡及起床
1、幼儿行为养成
①、保持寝室安静,自己在床铺前有序穿脱衣裤、鞋袜。整理好自己的衣物等,放在指定位置。②、安静入睡,睡姿正确,不玩物品,不带小玩物上床,不和别人讲话,不影响别人。③、按时起床掀被。起床时,在教师的帮助下穿好衣服、鞋袜 ④、起床后安静到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随意到户外玩耍。P058 上课
1、幼儿行为养成
①、能注意力集中(能稳定10~15分钟),有兴趣参加集体学习活动,愿意学本领,能认真听讲,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②、坐姿自然端正,会搬椅子,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最安全省力的方式搬椅子,指导危险的搬椅子方式,如扛在头顶放下椅子时会砸到其他小朋友,勾住椅背后面更容易碰撞到其他幼儿的腿部
③、在活动中能保持正确的坐、写、画的姿势,在教师或同伴的提醒下能自觉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④、指导说话先举手的暴力,得到教师允许后再发言,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回答问题,大方自然,吐字清楚,声音响亮适宜,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话。
⑤、能安静地听教师和同伴说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不插嘴
⑥、愿意协助教师准备学习用具、材料,学会正确使用和爱护各种学习用具,用完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收拾和整理学习用具、材料 ⑦、掌握正确的与同伴交往的技能,能和同伴商量或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要求,学会和同伴共同使用学习用具、材料
⑧、指导珍惜自己和别人的活动成果,学习正确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作品 P068 安全是幼儿园班级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首要条件。
P085 突发事件:这里是指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在没有预知情况下,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幼儿人身伤害等的安全事件。其典型特征是事件发生带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偶发性、随时性,若事件发生后不能及时进行应急处理,或处理事件不力,还会导致更严重后果。P134 造成幼儿自信缺乏的原因分析
1、教育环境是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
2、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会导致幼儿的自信心不足
3、成人消极的评价和否定的态度,是造成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 8
4、家园教育的不一致性 P135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1、梳理正确的儿童观,创设和谐环境
2、创设成功情境,体验成就感
3、促进自我肯定,培养自信心
4、家园携手共同努力
P168 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
1、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
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构建特色园本课程。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8分)1、2、3、4、5、6、7、8、9、突发事件典型特征是带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偶发性、随时性
构成现代学前教育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 针对幼小衔接问题,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 儿童自信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是3-4岁
幼儿的分离焦虑分为3个阶段:反抗阶段、失望阶段、超脱阶段 班级主题活动的基本形式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区角活动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学会共处
依恋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尔贝最早用来描述一个人对他最亲近的人的那种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联系。
10、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11、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2、幼儿园班级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首要条件是安全。
13、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
14、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安全管理的内容有饮食和卫生安全、教育活动安全、游戏活动安全、睡眠安全、心理安全
15、幼儿常见问题行为有幼儿社会交往行为、注意力问题-多动症、幼儿退缩性行为
/ 8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幼儿园人身伤害事故: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也包括虽不在园内,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春秋游、节假日庆祝活动等中发生的人身伤害。
2、幼儿园一日常规:就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班级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遵守一日活动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二是遵守一日活动各环节具体要求的规定;三是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3、心理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发挥着实际影响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人、事、物。幼儿园作为群体式的保育和教育机构,其心理环境包括了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特别是幼儿的学习、活动及生活的氛围、幼儿园的及人际关系及风气等,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4、突发事件:是指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在没有预知情况下,由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幼儿人身伤害等的安全事件。其典型特征是事件发生带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偶发性、随时性,若事件发生后不能及时进行应急处理,或处理事件不利,还会导致更严重后果。
5、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它是儿童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出现于学龄前期,一般分为反抗、失望和超脱三个阶段。
6、幼儿园班级管理:指幼儿园班级中的保教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实施、协调等过程,充分利用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采取适当的方法以达到高效率实现教育和保育目的,使幼儿获得全面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
7、自信心:或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8、依恋: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鲍尔贝最早用依恋这个术语来描述一个人对他最亲近的人的那种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联系。亲子依恋是指抚育人在日常的抚育如哺喂、梳洗、搂抱中,经常慈爱地满足婴儿的需要和愿望,使他们感到安全,婴儿逐渐与抚育人建立的依恋关系。
/ 8
三、简答题(每题16分,共32分)
1、幼儿游戏的具体指导方法有哪些?
(一)语言指导。1发问,主要用于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及幼儿的具体想法或进行启发引导等;2提示,主要是当幼儿遇到困难或不知所措、缺乏目的时,帮助幼儿明确想法,促进游戏顺利开展;3鼓励与赞扬,主要是就游戏中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及正向的游戏行为加以肯定并提出希望;
(二)行为指导。1身体语言,指教师利用动作、表情、眼神等对幼儿游戏行为作出反馈;2提供材料,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幼儿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进行游戏;3场地布置,以此影响幼儿的行为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4动作示范,教师要给幼儿作适当的示范、讲解,帮助他们掌握玩法,理解并掌握规则。
2、简述幼儿园应如何对社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家长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内容与要求及自己如何进行配合教育。(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幼儿是社会生态环境的一分子,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构特色园本课程。园本课程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把社区资源转化为幼儿园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一日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将幼儿生活环境融为一体,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整体办园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3、简析幼儿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
主要原因有:1情感上的依恋性,大部分幼儿在刚离开自己的父母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产生情感上的恐惧与不安,这与幼儿的依恋性有关;2习惯上的不适应,集体生活的不适应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3能力上的压力感,集体生活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伴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挑战,使幼儿心理上产生压力害怕上幼儿园;4人际对象和关系的变化,进入幼儿园幼儿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才能与教师和同伴产生情感、建立信任;5对环境的敏感,幼儿到一个新的环境,如果环境能够吸引他,幼儿就容易适应环境,反之幼儿就会选择拒绝并企图逃避。
4、什么是一日常规?它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什么意义?
幼儿园一日常规就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班级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遵守一日活动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二是遵守一日活动各环节具体要求的规定;三是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一日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能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环境;二能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如何生活;三可以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四可以帮助保教人员组织班级活动。
/ 8
5、简述班级主题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幼儿园班级主题活动的基本形式一般由4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和区角活动,每种形式各有其特点。(1)集体活动:一般是由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面对全班幼儿实施的活动。(2)小组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教育内容、教材的不同,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的活动。(3)个别活动:是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兴趣、需要,提供多层次的、能满足各种不同水平幼儿的材料和活动内容,并结合以个别指导的活动。(4)区角活动:是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和发展。
6、简述2-3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从心理学上说,2-3岁幼儿有一下特点:1身体发展方面(1)2~3岁幼儿身体的各方面较柔嫩,骨骼继续骨化,具有弹性大、易弯曲的特点,表现出耐性差、易疲劳,不易做过分剧烈的运动。(2)动作发展迅速,手眼动作协调,生活自理行为开始出现。2认知发展方面(1)2~3岁是幼儿口语发展关键期,此时幼儿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复合句来表达意愿,基本理解常用简单句型。(2)2~3岁幼儿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直觉行动性,记忆及思维都是通过直接与该事物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3)3岁幼儿处于新异性探索阶段,此时幼儿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3社会性发展方面(1)自我意识初步萌芽并发展。(2)情绪与情感体验促进社会性行为初步发展。(3)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感依恋。
7、简述教室环境布置中的总体原则。
1安全性原则,保护幼儿的安全健康使幼儿园的基本责任,因此环境创设中应积极主动消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2经济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原则;3参与性原则,要鼓励、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4目标导向原则,要以各类计划的目标为原则创设环境;5发展适宜性原则,环境创设要能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使每个孩子从中获益; 6 审美性原则,要给人以美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7体现教师创造性原则,教师的创造性在环境创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8、试述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的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的理念是幼儿园的一日教育要注重学习内容的生活化、童趣化和游戏化,采用自主、开放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学习评价,让孩子在快乐学习中感悟快乐,在游戏中感悟快乐,在同伴交往中感悟快乐,在成人爱护中感悟快乐,在教师的尊重和宽容中感悟快乐。
/ 8
四、论述题(每题30分)
1、分析造成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及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1教育环境是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教育环境主要是指成人对幼儿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会导致幼儿的自信心不足
3成人消极的评价和否定的态度,是造成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家园教育的不一致性
(二)可以通过一下途径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创设和谐环境
(1)教师积极评价和激励幼儿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2)创设一个有利于自信心发展的环境。
2创设成功情境,体验成就感
(1)幼儿各方面能力技巧的培养。
(2)自我表现是载体,成功体验是动力。
3促进自我肯定,培养自信心
(1)要培养幼儿的耐挫精神。
(2)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
4家园携手共同努力
2、你认为针对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解决的措施?
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幼儿园环境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应认识到区域环境能传达一定的教育信息。良好的区域环境能使幼儿在行为习惯、情绪、能力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其次,在布置的过程中,要达到以下目标:
(1)是能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各种游戏活动,并体验游戏的乐趣;(2)能让幼儿亲近身边的动植物,懂得珍重爱护生命;
(3)是能让幼儿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通过音乐、绘画、制作等形式自由地表现出来;(4)是能让幼儿掌握幼儿园的基本生活方式,并学会整理身边的物品。
第三,教师应学会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适合各个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活动区域,体现合理、开放、宽松的教育理念,使幼儿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第四,教师应学会合理地投放材料,体现地域文化及园本特色。
/ 8
3、幼儿午睡及起床前后教师和保育员有哪些常规工作?请选择其中的2项谈谈你认为需要注意的有哪些方面? 1、1 幼儿午睡及起床前后教师和保育员常规工作有:
(1)睡前应提醒幼儿如厕。(2)提供温馨宁静、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的睡室。(3)上床前检查幼儿口袋里是否有异物。个别幼儿好动好奇心强,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特别在睡前和睡醒后的那段时间,因耐不住安静,常趁老师不注意偷偷玩口袋中或身上的小件物品,甚至放入口中。(4)指导、帮助幼儿穿脱衣服,提醒穿脱的顺序与方法,鞋放在固定位置。(5)帮助幼儿盖被子,纠正不正确睡姿。(6)随时检查睡眠情况,值班人员不得离岗。
(7)安慰入睡困难的幼儿。(8)特别注意午睡期间起床如厕的幼儿的安全。
(9)认真观察幼儿午睡后的状况。(10)指导或帮助幼儿整理衣裤鞋袜,梳理头发。保育员打扫好教室卫生并及时开窗通风换气。(11)指导或帮助幼儿学习整理床铺被子,从小培养自己的事学着自己做,并且愿意帮助别人做事的好品质。(12)提醒幼儿如厕,进行午睡后的盥洗活动。(13)组织幼儿用午点,等幼儿吃完点心后,清洁消毒寝室。
2说明:只要选择其中的2项阐述需要注意的方面即可。
如:针对(6),需要注意的方面有教师和保育员一定要坚持巡视,为幼儿盖被子,观察幼儿面色,注意个别幼儿的危险小动作,尤其是孩子躲在被窝里做的事情,不容易被发现,比如有孩子带小豆豆或石子,很有可能就会塞到耳朵或鼻子里去,还有一些癫痫的孩子如果在睡眠的时间发作,很可能错过抢救的时间,直接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针对(8),需要注意的方面有教师应让幼儿穿上鞋子和外套,以防感冒;另外,睡眠期间起床的孩子可能还未完全睡醒,教师应陪同前往盥洗室,以防出现摔倒等意外情况。
4、试述对于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可以采取哪些相应预防措施? 1.晨间活动的场地安排要尽量协调好
2.室内活动时,根据活动内容选择座位的排列形式。
3.桌角、门缝、玩具柜、饮水机等都会成为发生事故的隐患。为此,教师应和孩子一起制定班级常规及标志性的图案。
4.上厕所、洗手时弄湿衣服,掉落便池,滑倒在地,磕破头皮都是易发之事,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张贴标志图案。
5.吃点心或进餐时,首先要避免因食物烫、刺、不卫生造成的危险,其次是避免餐具造成的划、戳伤害。
6.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表格进行交接,表格中可以包括人数、服药情况、特殊说明等。7.加强药品的管理。
8.午睡时,首先要排除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其次,要排除孩子携带异物上床。再次,要加强午睡过程中的巡视,避免孩子突发疾病抢救不及时而造成的伤害。9.起床时教师和幼儿都较忙,应加强起床之后的整理活动。
10.户外活动时,要排除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运动。要控制好活动中的动静交替,以防活动过量。
11.在组织园外集体散步、参观、郊游等活动时,必须要做到了解沿途路线,事先请幼儿做好外出时的一切准备工作。
/ 8
其次,应做好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
1、要选择贴近生活、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内容,寓教于乐。
2、安全教育在每个时间段里都要进行,在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会达到更明显的效果。
3、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关键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同时也要适当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
1、幼儿园工作人员应经常学习法律知识、卫生常识,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
2、幼儿园所有的设备和组织儿童一切活动都要从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 安全出发。
/ 8
第三篇:班级管理思路
本学期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优化班级民主管理,创建积极向上的班风,加强班级常规建设,开展有特色的班级活动,建设文明的班级秩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
在集体中,健康的舆论成为形成和巩固集体的强大力量。特别是新学年伊始,必须迅速地在班级树立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这样就能让班级一开始就保持一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人人争当先进的积极态势。由于是新同学、新老师、新环境。要灵活地采取有效途径培养正确、健康的舆论,引导学生向着老师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1、首先掌握学生入学的第一手资料。开学让每一位学生在做自我介绍的同时,制作一张个人名片,要包括家庭成员、父母职业、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对这个班级同学要说的话、理想与愿望等等。入学以后还要多观察,多谈心,与学科老师要多交流,并且在课间和用餐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恰如其分地评价他们,从而让他们在一开学就能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品德目标。
2,及时组建优良的班委会。大力进行学生干部的培训和指导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精英和骨干,要想带出一个优秀的班级需要一批能力强、素质高、有魄力、善管理的学生干部管理队伍。为了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每月安排一次专题学习时间,进行班级管理经验的交流。强调学生干部工作中要注意自身思想、素质、文化、综合能力的提高,要着重培养自己组织、协调、表达、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强调工作中注意活动安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事前的策划,事后的总结,将工作做圆满;强调学生干部工作中注意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在任务下放与安排上把握好尺度,使整个工作处于一种有序有责的状态„„我倡导: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人。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创设文明班级。
3、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及班规
结合中学生守则和一日行为规范,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制定
二、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将落实学生常规管理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突出抓好纪律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其中班级纪律、班级卫生、课间秩序、爱护公物等项目作为重点抓实抓细,注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具体措施:卫生区域、公物包干到人、责任到人。班级纪律、课间秩序实行小组督查,小组长负责制。)
1、在班级建立若干合作组,实行自主管理。小组的每一成员分工负责,责任明确,真正体
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以推动小群体的进步,最终促使全班的进步,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之目标。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感、自主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
(1)设立小组目标。小组目标的确立,全体小组成员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一个人的成功并非真正的成功,只有在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达到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自己才达到目标。
(2)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的机制。以班级的共同目标为打分标准来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保证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评价,使小组成员之间不是你输我赢的的关系,而是大家输或大家赢。这种机制可以有效的调节小组合作,促进成员争取小组目标的实现。
(3)个人责任的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将小组的任务分解到个人,要使人人有事做。分组打分时,内容要实,形式要活,促进小组目标的完成和班级目标的完成,这样会真正起到学生进步的助推器的作用。建全班级管理档案
档案的建全有助于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考评,以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联系要突出特色,采取灵活的联系方式,与家长交流沟通要注意方式、策略,多肯定少批评。
3、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师生共同制定《小组考评细则》、《作业检查登记》、《班日志》等规章制度,从而常务班长能够对同学们做到赏罚分明,奖惩有度。而《五星排行榜》则是从学习、纪律、职责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一块园地。我采取加分量化制度的形式,50分科换取一颗星星,十颗星星一个太阳的制度对同学进行奖励。通过这些竞争机制,就可以从各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时间一长便可形成事事有人做,个个都争先的良好局面。
三、对待学困生要低起点,小步子,注重帮带作用
班级的43名学生由于基础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难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于是我给班级做作业慢,接受慢得学生一一对应出现了一个小老师,这些小老师一有时间就会对小学生进行讲解,督促,不但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大大改善了拖拉作业的现象。
四、搞活班级活动,活跃班级文化生活。
通过组织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素质,掌握四种本领(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注重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活动过程中全员参与,学习小组轮流组织活动(由计划、组织至总结过程)每名学习小组成员都要有自己的职责。
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认真准备尽可能做到有知识性、趣味性,学习小组要发挥全员力量集思广益不能流于形式,每次活动都要由其它学习小组评价并指出不足,以做到人人都参与,个个有收获。
五、完善班级考核制度(小组间评比,组内各人评比)
学习成绩,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统计在各人及小组内展开评比创设良好的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班级风貌。
六、协调与家长的关系,开好家长会。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经常和家长联系,交流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优缺点不夸大,也不缩小,采取与家长共同研究和商讨的态度,争取和家长配合,推动家庭和校外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家长会中可以打破以前老师说学生听的模式,家长可以谈谈教育的心得、心中的疑惑,学生也可以说说自己学习的心得、自己的感受,做到人人互动。
七、运用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第四篇:重点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1、班集体
班集体是学校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组织单位,它是以集体主义思想为导向,具有正确的奋斗目标,有较强的核心和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班级全体成员各方面素质不断提高的班级群体。
2、班级管理
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协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理论,采取适当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的过程。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的直接领导者、教育者、组织者和协调者是班主任。
3、班级管理的作用
1.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实现育人功能
从功能的角度上,班级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社会化的机构,它要帮助学生将来成为一个自主的人做好准备。班级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使学生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 2.采取各种措施以保证学校各项教育目标的落实
班级管理要依据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来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班级计划是班级管理的具体化,班主任要通过创设优良的班级秩序、环境、班风和班级活动等,保证班级各项工作贯彻落实
3.协调任课教师、家长及社区等各方面共同做好班级工作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它和学校的任课教师、学校各部门及社区发生着联系,也需要通过家长、、学校及社区共同做好工作班主任必须做好协调工作,以形成教育合力 4.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有意识的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和班级活动的组织实施,培养学生现代社会的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公关意识等
4、影响班级管理的因素
1.定型的期望
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教育任务往往持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它包括人们对教师理应表现的行为及其所具有的动机和意向的期望。学校领导、家长和学生对教师都有定型的期望 2.教师的学生观
教师的学生观是指教师对学生本质特征和培养方式所持有的基本看法。一般而言,教师持有评价性学生观和移情性学生观 3.教师的人格结构
加拿大的柏恩提出人格结构的PAC理论。以父母态为主的教师有明显的 优越感和权威感;以成人态为主的教师具有客观和理智的特征;以儿童态为主的教师则常像儿童 那样冲动,教育学生无主见,优柔寡断 4.教师的影响力
根据影响力的性质,可以将影响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一般而言,权力性影响力使课堂里的学生接受强制性影响,学生的行为反应常常是被动的服从,而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影响则是 自然的,能够收到通情达理的效果
5、班主任
班主任是与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进行管理工作、完成教学任务的得力助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是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
6、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1.班主任是学科教育专家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教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
班主任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个善于学习的学科专家。
2.班主任是学生的平等对话者
平等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对话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手段
班主任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真心地爱学生,要给学生申辩的机会,应该向学生袒露真诚,说心里话
3.班主任是比学生“更加没有把握”的学习者
教师不但是学习者,而且是能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要适应学生
4.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5.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
班集体组织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
1、组织建设
2、文化建设
3、班级管理
6.班主任是家校沟通的桥梁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思想,提醒家长“信任孩子、赏识孩子”
7.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设计者
8.班主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9.班主任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对不同情况的家庭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提醒家长信任孩子尊重孩子
10.班主任是学生的心理咨询师
7、班主任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抓住良好学风建设
良好的学风,是促进全体同学素质提高的保证。班主任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表扬和批评相结合,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充满活力,整个班级形成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也就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2.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班主任教师,不仅要教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知识。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3.加强对学生个性分析与管理
每个学生的心理都存在着差异,根据这一点应及时地、较准确地做个体心理分析,针
对各种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使工作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4.积极配合科任教师,构建快乐课堂
要与科任老师成为亲密的合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与科任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
5.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欲望
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
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和巩固教育成效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能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学校、家庭共同配合,发挥各自的特点和教育优势,形成育人的合力
7.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意志品质教育 8.全面提高班主任自己的知识水平
如果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有较高的期望,那么班主任对自己本身的素质就应有较高的追求。这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还要掌握广博的知识。
第二章
1、选拔班干部的具体方法
1.集体选举
即在自由平等的气氛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干部的竞争
2.学生推荐
即通过学生提名和投票选举产生,由这种方式产生的班干部众望所归,往往具有较高的威信,与大多数学生的关系比较融洽
3.毛遂自荐
这种方法选拔的往往是既有才能,又愿意当班干部的学生,当然,班主任还要认真鉴别、选拔,做到贤者不漏、差者不选
4.全体轮岗
即根据一定的规则,班干部轮流担任,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提高的机会,他们会在自己的任期中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5.教师任命
即由班主任推荐和任命,由于学生干部的威望是外加的,所以往往缺乏学生的信赖,威信较低
2、如何培养班干部(论述)
(一)分配职位 知人善任、扬长避短
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用人的时候要尽其所长,避其所短。
分配目的在于让每个班干部同学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更好地为班级服务。
(二)明确职责 分工明确、协调配合
干部分工必须明确而有序,让每个人明确自己工作的任务和范围,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展开他们的工作。工作应尽量不要重合,同时又要注意协调与合作,每一项工作既要有班干部具体负责,同时,每个班干部都要积极参与,共同完成好各项任务。
(三)培养意识 1.干部意识
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一名班干部,处处要以身作则,要起带头示范作用,要维护班干
部群体的威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2.服务意识
班干部不是官,而是公仆,是不给报酬免费为同学服务的,这种服务的回报就是同学的信赖和自身能力的提高。所以,千万不要把社会上的那种“官本位”思想带到学生干部中来,树立服务意识对于做好班干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平等意识
学生干部不同于普通学生之处在于他们肩上的责任和义务,除此之外,他们在其他方面都应该和其他同学平等。
4.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就是角色意识,就是要知道自己这个岗位、这道工序、这个环节在班级生活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自觉做好职权范围内的事。责任意识是一种精神状态,有了责任意识,就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形成意志和品格;就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创造出第一流的成绩
5.大局意识
大局就是全局,就是发展趋势。增强大局意识就要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和服务大局。对于班级而言,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班干部应该树立这种意识,才能很好地为班级工作。
6.创新意识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未来班级可能发生的事情很难预测,班级的发展趋势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班干部,培养创新意识不仅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也有助于自身的未来发展
(四)了解方法
学生干部知晓一些常用的管理常识、管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学生而言,既要做到自身的学习、纪律的表率作用,也要讲究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3、班干部的使用(论述)
(一)实行班干部例会制,注意沟通信息
(二)充分信任,放手使用 领导水平的最高境界是授权
放手让学生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
1.班主任要做一个旁观者。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大胆自主地工作,培养学生自治自理的能力。
2.班主任要做一个智者,对于班干部放手而不甩手,扮演导演的角色。
(三)严格要求,促其成长
1、不要拿班干部当“国家干部”
2、不要拿班干部当“亲信”
3、不要期望值太高
4、不要求全责备
5、不要轻易用“招安”法
6、不要轻易撤换班干部
(四)敢于担当,承担责任
勇于承担责任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1.学生干部要勇于承担责任。
2.班主任要敢于为学生干部承担责任。
(五)增设岗位,充实队伍
班级岗位责任制
(六)能上能下,锻炼成长
学生干部免职的情况多种多样,不管哪种情况,班主任都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切不要因此造成对学生不必要的心理伤害。学生干部的免职一般要达到几个教育目的:
1.培养学生“能官能民”、“能上能下”的意识。
2.尽可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机会。
4、班级岗位责任制
班级岗位责任制就是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自行提出该岗位的责任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展开工作,达到既锻炼能力,又为班级服务的目的
5、班级管理岗位体制的实施(论述)
1)提出管理目标,自选报务岗位 让学生报名要防止“马太效应” 2)制定具体计划,落实岗位职责 落实岗位职责要遵循“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时做、时时人人做” 3)及时反馈调控,强化岗位责任制 注意心理学的“破窗理论” 4)运用激励机制,完善评价制度
可运用自评、互评、总评的方式产生“十佳岗位标兵”
第三章
1、教室布置的原则
1.教育性
教室布置必须充分考虑教室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让教室布置的内容对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陶冶功效
2.主导性
班主任老师必须在教室布置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根据班级特点、学生特征、布置教室应该达到的目的等对教室布置作好整体的规划
3.主体性
教室布置的主角应该是学生,班主任只起主导作用,而班上的其他任课老师则是在布置学科相关内容时起辅助作用
4.阶段性
教室布置内容形式的选择要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和知识层次
5.针对性
在布置教室时,班主任老师应该考虑本班的特点,考虑本班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从而让教室布置具有针对性
6.艺术性
布置教室要突出“美化育人环境”的“美”字,因此在布置教室时必须遵循整体性、艺术性原则
7.实用性
教室布置不能只是装饰与点缀,而应考虑规范行为、培养品格、陶冶性情、锻炼能力、丰富知识、配合单元教学的实际需要
8.创造性
创造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教室布置应考虑留给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
2、教室布置的注意事项(材料)
1.首先,要有安全意识 2.其次,要有节约意识
要考虑材料的经济性,要有节约意识,切忌铺张浪费。班主任在布置教室时更应该厉行节约,要尽可能选用经济型的材料;要尽可能搜集使用废弃资源,变废为宝;要尽可能采用师生自制,这样做,既可以减轻经费的压力,又有利于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3.第三,要有环保意识
布置教室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环保标准,避免使用不环保的材料给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隐性的伤害。
4.第四,要有保护意识
在布置教室时,还要有对教室墙壁及其他硬件的保护意识,不能因为布置教室而给教室墙壁及其他硬件造成很难恢复或修复的永久性损害。
3、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指令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4、如何加强制度宣传(简答)
1.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制度内容
①.抓住教学主阵地传授各种制度的基础知识 ②.开办制度宣传教育橱窗 ③.办黑板报、墙报 ④.印发制度手册
⑤.利用学校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宣传 2.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制度意识
①.举办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活动 ②.开展制度赏识竞赛 ③.举办制度学习报告会
④.组织放映法制题材电影、指导收看法制题材节目 3.通过教学渗透强化制度观念
科任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把握好教学契机,在启发学生认知的过程中,恰当、适时地进行制度教育
4.通过行为落实养成良好习惯
首先,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各种制度。其次,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教育活动。第三,要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合力
5、班级常规管理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遵规守纪意识
2.规范日常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保证班级管理的有序运行
6、制定班级目标应注意的问题(材料)
1.2.3.4.5.目标价值 目标的远近目标的难易 目标的效果 目标的心理满足
第四章
1、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为实现班级教学目标,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的,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价值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导向,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2、班级活动的特点
1.2.3.4.目的性和针对性 综合性和全面性 全体性和主体性 连续性和阶段性
3、班级活动的意义
1.2.3.4.5.6.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能促进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有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班级活动的基本类型
1.2.3.4.5.6.从活动的经常性上可分为常规活动与非常规活动 从活动对象上可分为个体性与群体性活动 从活动的综合性上可分为单一活动和综合活动 从活动的性质上可分为自助性活动与社会性活动 从是否营利上可分为营利性活动与义务性活动
从活动内容上可分为主题型、知识型、交流型、娱乐型、实践型等
5、班级活动的设计原则
1.2.3.4.5.6.7.8.目的性 时代性 教育性 自主性 整体性 趣味性 创新性 实效性
6、班级活动的具体形式
1.2.3.4.5.6.7.模仿式
娱乐游戏式 展示式
探究式 实践式 思辨式 竞赛式
7、主题班会
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而组织的班集体全体成员共同参加的教育活动。
8、主题班会的组织原则
1.2.3.4.以主题为灵魂 以教育为目的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是为指导
9、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的基本格式(论述)
1.2.3.4.5.6.活动主题——体现活动理念与内容的标题 活动目的——活动期望达到的目标 活动内容——活动过程内涵的组织结构 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的呈现方式 活动程序——开头、过程、结尾的安排
活动准备——人员分工、材料准备、环境布置、设备准备等
第五章
1、问题生
是指品德、学习态度、习惯、心理等方面或某一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的学生
2、问题生的分类(材料分析)
从问题类型分
1)不良行为习惯型
凡属习惯问题,根于几乎都在家庭。最好能找到其家庭教育具体的“失误点”,让家长自觉调整。帮助孩子进步。教育行为习惯型问题生特别需要耐心,因为这种事不可能立竿见影
2)厌学型
这类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不学习,不听讲.不写作业,一上课就蔫,一下课就来精神,对有关学习的话题过敏,老师同学提起来就烦,家长提起来就急。其精力都用在非学习方面。厌学型问题生很容易转化成不良习惯型、心理障碍型甚至品德型问题生
3)心理障碍型
主要问题在心理方面,如自闭,自恋,忧郁,退缩,躁动,攻击行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多疑,无法与他人沟通等等。
4)品德型
这类学生多是“边缘生”,往往一只脚在学校,另一只脚在社会。他们给教师的突出印象是“坏”:这类学生往往有小群体,而且和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有联系。教育这种学生的时候,教师既是医生.又是战士
5)“好学生”型
这类问题生是“隐性”的,班主仟没有相当的专业能力,没有足够的教育经验和社会经验.没有一定的洞察力,看不出他们是问题生,相反,会认为他们是令人满意、令人放心的好学生。
3、问题家庭的分类指导(材料分析)
1.溺爱型家庭
问题学生的家庭多数是溺爱型的,家长对孩子过度关爱.过度保护.有求必应,无微不至。溺爱孩子的家长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在溺爱,教师要很具体地告诉他,你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要少做,什么话不能说。有些家长是明知道自己溺爱的,他只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对此教师要耐心地引导,最好能给他设计一个有梯度的纠正方案,帮他逐渐转变。
2.放任型家庭
许多放任孩子的家长并不是不想管孩子,可惜家庭教育已经失控了。
放任型的家长,如果他是不得已的,那要帮助他找回权威(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如果是懒惰,那就要提醒他此事的后果——怕眼前的小麻烦会招来以后的大麻烦,并具体指导他在何处“拉紧缰绳”。
3.纵容型家庭
味纵容可能位孩子性格出现很大偏差,最容易造就不良行为习惯型问题生和品德型问题生。班主任可以试着促使家长转变价值观.不过一般很难奏效,因为成人的价值观是比较稳定的,那就建议家长少用错误的价值观(比如拜金主义,恃强凌弱)影响孩子。对于家长袒护孩子错误的行为,要予以批评,并指出其后果。孩子惹出事端,要让家长负该负的责任。
4.管制型家庭
孩子总还是需要管的,问题是这种家长只会管,而且管得太多了。班主任指导这种家长,要做的是两件事:一件是帮他把管孩子的具体项目一条条列出来.和他一起商讨该砍掉哪些项目,另一件是教给家长一些“非管制”的教育方法
5.冷漠型家庭
冷漠家庭的突出特点是家长对孩子冷模或忽视甚至很少见面。
指导冷漠型的家长.如果是原发型的冷模,应该力劝他改变态度,教他一些与该子沟通的方法(他们往往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后发的失望型的冷漠.要帮助他们恢复对孩子的信心,树立永不放弃的观念。
6.无规则型家庭
无规则家庭的主要特点是孩子生活无视律,几乎没有人管,上学之外,整天乱跑乱玩,没人知道他都干了些什么。其中有些人会成为不良行为习惯型问题生和厌学生,有的则可能成为品德型问题生,提前到社会上去混。
7.高期望家庭
对高期望的家长,笼统地劝他们降低期望值是不够的,比较好的办法是对孩子进行检测,找到孩子的真正潜能、优势和弱项,帮孩子选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如此才能说服家长
8.垂直型家庭
所谓垂直家庭,是指孩子极其缺乏同龄人横向交往的家庭。这种家庭培养的孩子极其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怎样指导垂直家庭呢?如果孩子还在上小学,那比较好办,劝说家长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触同龄人,当然,这要有梯度,而且要有技巧
9.矛盾家庭
矛盾家庭指的是家长之间存在激烈的冲突,有的是生活上的矛盾,有的是教育上的矛盾。班主任诊疗问题生的时候,比较妥当的办法是在涉及孩子教育的部分给家长提些建议。如果家长对教师非常信任,也可以提一点缓和家庭矛盾的建议。还有一个办法是教育孩子在家长的矛盾中严守中立。
10.倾斜家庭
中国的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倾斜的,很明显的以男性为中心
班主任很难把这种家庭倾斜纠正过来,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把家庭倾斜的事实、后果告诉家长,请他们自己去调节。如果孩子已经上中学,那就重点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家庭是不正常的,自觉减少家庭对自己的不利影响。
11.倾斜家族
家庭倾斜如果超过一个家庭,扩大到一个家族,就会形成倾斜家族。
班主任遇到这样的家长,应该力劝他们实事求是。教育不是逞强好胜的事情,它是方客观规律的。一个孩子有一个孩子的特点,一个孩子有一个孩子的优势和劣势,家长的任务是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和亲戚的孩子攀比,强迫孩子走别人的路
12.特权家族
特权家庭指的是官员家庭或当地有实力者的家庭。加果这类家长头脑不清醒,他们的孩子容易成为问题生。班主任遇到这样的家长,绝对不可低三下四,那扰失去了教育者的尊严.但也不必改做“不畏权贵”状,平心静气地指出他们做法的错误和危险就是了
4、问题行为
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不能与人正常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5、常用的矫正问题行为的技术
塑造、消退、强化不相容的反应、模仿、惩罚、刺激控制
第五篇:幼儿园班级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8分)
1、突发事件典型特征是带有很大的 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偶发性、随时性。
2、构成现代学前教育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 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
3、针对幼小衔接问题,上海市教委颁布了《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
4、儿童自信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3-4岁。
5、幼儿的分离焦虑分为3个阶段:反抗阶段、失望阶段、超脱阶段。
6、班级主题活动的基本形式有 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区角活动。
7、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 学会共处。
9、依恋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尔贝最早用来描述一个人对他最亲近的人的那种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联系。10、11、12、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环境 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幼儿园班级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首要条件是 安全。
13、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了著名的 多元智能理论。
14、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安全管理的内容有 饮食和卫生安全、教育活动安全、游戏活动安全、睡眠安全、心理安全。
15、幼儿常见问题行为有幼儿社会交往行为、注意力问题-多动症、幼儿退缩性行为。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幼儿园人身伤害事故
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也包括虽不在园内,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春秋游、节假日庆祝活动等中发生的人身伤害。
2、幼儿园一日常规
就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班级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遵守一日活动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二是遵守一日活动各环节具体要求的规定;三是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3、心理环境
是指对人的心理发挥着实际影响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人、事、物。幼儿园作为群体式的保育和教育机构,其心理环境包括了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特别是幼儿的学习、活动及生活的氛围、幼儿园的及人际关系及风气等,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4、突发事件
是指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在没有预知情况下,由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幼儿人身伤害等的安全事件。其典型特征是事件发生带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偶发性、随时性,若事件发生后不能及时进行应急处理,或处理事件不利,还会导致更严重后果。
5、分离焦虑
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它是儿童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出现于学龄前期,一般分为反抗、失望和超脱三个阶段。
6、幼儿园班级管理
指幼儿园班级中的保教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实施、协调等过程,充分利用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采取适当的方法以达到高效率实现教育和保育目的,使幼儿获得全面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
7、自信心
或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8、依恋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鲍尔贝最早用依恋这个术语来描述一个人对他最亲近的人的那种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联系。亲子依恋是指抚育人在日常的抚育如哺喂、梳洗、搂抱中,经常慈爱地满足婴儿的需要和愿望,使他们感到安全,婴儿逐渐与抚育人建立的依恋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16分,共32分)
1、幼儿游戏的具体指导方法有哪些?
(一)语言指导。1发问,主要用于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及幼儿的具体想法或进行启发引导等;2提示,主要是当幼儿遇到困难或不知所措、缺乏目的时,帮助幼儿明确想法,促进游戏顺利开展;3鼓励与赞扬,主要是就游戏中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及正向的游戏行为加以肯定并提出希望;
(二)行为指导。1身体语言,指教师利用动作、表情、眼神等对幼儿游戏行为作出反馈;2提供材料,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幼儿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进行游戏;3场地布置,以此影响幼儿的行为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4动作示范,教师要给幼儿作适当的示范、讲解,帮助他们掌握玩法,理解并掌握规则。
2、简述幼儿园应如何对社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家长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内容与要求及自己如何进行配合教育。(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幼儿是社会生态环境的一分子,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构特色园本课程。园本课程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把社区资源转化为幼儿园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一日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将幼儿生活环境融为一体,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整体办园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3、简析幼儿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
主要原因有:1情感上的依恋性,大部分幼儿在刚离开自己的父母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产生情感上的恐惧与不安,这与幼儿的依恋性有关;2习惯上的不适应,集体生活的不适应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3能力上的压力感,集体生活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伴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挑战,使幼儿心理上产生压力害怕上幼儿园;4人际对象和关系的变化,进入幼儿园幼儿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才能与教师和同伴产生情感、建立信任;5对环境的敏感,幼儿到一个新的环境,如果环境能够吸引他,幼儿就容易适应环境,反之幼儿就会选择拒绝并企图逃避。
4、什么是一日常规?它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什么意义?
幼儿园一日常规就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班级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遵守一日活动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二是遵守一日活动各环节具体要求的规定;三是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一日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能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环境;二能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如何生活;三可以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四可以帮助保教人员组织班级活动。
5、简述班级主题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幼儿园班级主题活动的基本形式一般由4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和区角活动,每种形式各有其特点。(1)集体活动:一般是由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面对全班幼儿实施的活动。(2)小组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教育内容、教材的不同,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的活动。(3)个别活动:是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兴趣、需要,提供多层次的、能满足各种不同水平幼儿的材料和活动内容,并结合以个别指导的活动。(4)区角活动:是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和发展。
6、简述2-3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从心理学上说,2-3岁幼儿有一下特点:1身体发展方面(1)2~3岁幼儿身体的各方面较柔嫩,骨骼继续骨化,具有弹性大、易弯曲的特点,表现出耐性差、易疲劳,不易做过分剧烈的运动。(2)动作发展迅速,手眼动作协调,生活自理行为开始出现。2认知发展方面(1)2~3岁是幼儿口语发展关键期,此时幼儿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复合句来表达意愿,基本理解常用简单句型。(2)2~3岁幼儿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直觉行动性,记忆及思维都是通过直接与该事物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3)3岁幼儿处于新异性探索阶段,此时幼儿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3社会性发展方面(1)自我意识初步萌芽并发展。(2)情绪与情感体验促进社会性行为初步发展。(3)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感依恋。
7、简述教室环境布置中的总体原则。
1安全性原则,保护幼儿的安全健康使幼儿园的基本责任,因此环境创设中应积极主动消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2经济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原则;3参与性原则,要鼓励、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4目标导向原则,要以各类计划的目标为原则创设环境;5发展适宜性原则,环境创设要能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使每个孩子从中获益; 6 审美性原则,要给人以美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7体现教师创造性原则,教师的创造性在环境创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8、试述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的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的理念是幼儿园的一日教育要注重学习内容的生活化、童趣化和游戏化,采用自主、开放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学习评价,让孩子在快乐学习中感悟快乐,在游戏中感悟快乐,在同伴交往中感悟快乐,在成人爱护中感悟快乐,在教师的尊重和宽容中感悟快乐。
四、论述题(每题30分)
1、分析造成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及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一)造成幼儿自信缺乏的原因主要有:
1教育环境是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教育环境主要是指成人对幼儿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会导致幼儿的自信心不足
3成人消极的评价和否定的态度,是造成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家园教育的不一致性
(二)可以通过一下途径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创设和谐环境
(1)教师积极评价和激励幼儿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2)创设一个有利于自信心发展的环境。
2创设成功情境,体验成就感
(1)幼儿各方面能力技巧的培养。
(2)自我表现是载体,成功体验是动力。
3促进自我肯定,培养自信心
(1)要培养幼儿的耐挫精神。
(2)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
4家园携手共同努力
2、你认为针对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解决的措施?
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幼儿园环境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应认识到区域环境能传达一定的教育信息。良好的区域环境能使幼儿在行为习惯、情绪、能力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其次,在布置的过程中,要达到以下目标:
(1)是能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各种游戏活动,并体验游戏的乐趣;(2)能让幼儿亲近身边的动植物,懂得珍重爱护生命;
(3)是能让幼儿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通过音乐、绘画、制作等形式自由地表现出来;(4)是能让幼儿掌握幼儿园的基本生活方式,并学会整理身边的物品。
第三,教师应学会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适合各个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活动区域,体现合理、开放、宽松的教育理念,使幼儿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第四,教师应学会合理地投放材料,体现地域文化及园本特色。
3、幼儿午睡及起床前后教师和保育员有哪些常规工作?请选择其中的2项谈谈你认为需要注意的有哪些方面?
幼儿午睡及起床前后教师和保育员常规工作有:
(1)睡前应提醒幼儿如厕。(2)提供温馨宁静、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的睡室。(3)上床前检查幼儿口袋里是否有异物。个别幼儿好动好奇心强,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特别在睡前和睡醒后的那段时间,因耐不住安静,常趁老师不注意偷偷玩口袋中或身上的小件物品,甚至放入口中。(4)指导、帮助幼儿穿脱衣服,提醒穿脱的顺序与方法,鞋放在固定位置。(5)帮助幼儿盖被子,纠正不正确睡姿。(6)随时检查睡眠情况,值班人员不得离岗。
(7)安慰入睡困难的幼儿。(8)特别注意午睡期间起床如厕的幼儿的安全。
(9)认真观察幼儿午睡后的状况。(10)指导或帮助幼儿整理衣裤鞋袜,梳理头发。保育员打扫好教室卫生并及时开窗通风换气。(11)指导或帮助幼儿学习整理床铺被子,从小培养自己的事学着自己做,并且愿意帮助别人做事的好品质。(12)提醒幼儿如厕,进行午睡后的盥洗活动。(13)组织幼儿用午点,等幼儿吃完点心后,清洁消毒寝室。
2说明:只要选择其中的2项阐述需要注意的方面即可。
如:针对(6),需要注意的方面有教师和保育员一定要坚持巡视,为幼儿盖被子,观察幼儿面色,注意个别幼儿的危险小动作,尤其是孩子躲在被窝里做的事情,不容易被发现,比如有孩子带小豆豆或石子,很有可能就会塞到耳朵或鼻子里去,还有一些癫痫的孩子如果在睡眠的时间发作,很可能错过抢救的时间,直接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针对(8),需要注意的方面有教师应让幼儿穿上鞋子和外套,以防感冒;另外,睡眠期间起床的孩子可能还未完全睡醒,教师应陪同前往盥洗室,以防出现摔倒等意外情况。
4、试述对于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可以采取哪些相应预防措施? 1.晨间活动的场地安排要尽量协调好
2.室内活动时,根据活动内容选择座位的排列形式。
3.桌角、门缝、玩具柜、饮水机等都会成为发生事故的隐患。为此,教师应和孩子一起制定班级常规及标志性的图案。
4.上厕所、洗手时弄湿衣服,掉落便池,滑倒在地,磕破头皮都是易发之事,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张贴标志图案。
5.吃点心或进餐时,首先要避免因食物烫、刺、不卫生造成的危险,其次是避免餐具造成的划、戳伤害。6.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表格进行交接,表格中可以包括人数、服药情况、特殊说明等。7.加强药品的管理。
8.午睡时,首先要排除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其次,要排除孩子携带异物上床。再次,要加强午睡过程中的巡视,避免孩子突发疾病抢救不及时而造成的伤害。9.起床时教师和幼儿都较忙,应加强起床之后的整理活动。
10.户外活动时,要排除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运动。要控制好活动中的动静交替,以防活动过量。
11.在组织园外集体散步、参观、郊游等活动时,必须要做到了解沿途路线,事先请幼儿做好外出时的一切准备工作。
其次,应做好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
1、要选择贴近生活、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内容,寓教于乐。
2、安全教育在每个时间段里都要进行,在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会达到更明显的效果。
3、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关键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同时也要适当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
1、幼儿园工作人员应经常学习法律知识、卫生常识,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
2、幼儿园所有的设备和组织儿童一切活动都要从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 安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