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答案
考试说明:考试时用快捷键(Ctrl+C)复制文本,(Ctrl+V)粘贴文本到答题页面的文本输入框中。
题目:请谈一谈你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认识
论述题: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明确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请谈一谈你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认识。(30分)
答:“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长期不变的方针,是邓小平同志针对香港有些人总是担心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方针会变的思想背景提出来的。邓小平提出这个方针长期不变的根据有下面几点:
(1)为了稳定这些地区的人心,减少他们的疑虑,使他的更实实在在地感到我们政策的连续性、可靠性。
(2)“一国两制“不是个人的主张,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方针,是法律。既然是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方针,而且经过实践证明又是正确的,那就谁也没有理由改变。
(3)提出“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是同中国需要五、六十年才能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考虑的。在这个期间内,港、澳、台地区的繁荣和稳定有利于中国实现现代化。如果到下一个五十年,这个政策见效,达到预期目标,就更没有理由变了。
(4)这个政策不变的根本原因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这是“一国两制“的主体。否则,香港50年不变也会吹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作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战略决策、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我们党和政府长期坚持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每次党代会报告论述对台工作时,都指出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对台工作决策部署时,首先强调“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祖国统一,民族复兴,是中华儿女的最大心愿。1982年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这是小平同志政治智慧的结晶。香港、澳门回归的成功实践,成为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创举。
香港回归10年、澳门回归8年来,港澳保持了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2003年内地与港澳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在中央政策支持和内地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港澳成功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今天的香港和澳门更加繁荣,更加充满活力。香港连续多年被国际机构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系”,保持着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
“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实现祖国统一。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外国势力夺走了。在历史上,台湾不仅被西班牙、荷兰等殖民主义势力侵占过,而且还在1894年以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永远不能忘记。
今天,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方针下,港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港澳同胞享有了前所未有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