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的交流研讨发言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的交流研讨发言
按照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围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分管工作领域,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新发展理念是新时期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生动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彰显了我们党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高度统一。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
一、创新发展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创新,归根结底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创新。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就是强调发展依靠推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激发、挖掘人的潜能,使其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能力和第一动力;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就要求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创新的发展观念,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激活民间智慧、汇集大众力量,通过无数劳动者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协调发展旨在推进社会整体发展和满足人民需要。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这就要求发展也要实现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协调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理念立足于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原理,要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将协调发展贯穿于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从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从整体上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区域、社会等各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整合发展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凝聚发展合力、增强发展系统性,形成更好满足全体人民需要的发展格局,建成全方位惠及人民的小康社会。
三、绿色发展重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生态环境的好坏事关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绿色发展理念以人民的期盼和幸福为指针,倡导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价值取向,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旨在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四、开放发展旨人民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和更多发展机会。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社会关系越丰富,就越能突破个体或地域对人的发展限制,在更广阔的交往合作中使自身得到更大发展。开放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使人的社会关系进一步由国内拓展到世界,大大丰富了人们交往的对象、空间、领域,为人的潜能发挥和能力素质提高提供了良好条件、创造了更多替机会。
五、共享发展旨在人民平等享有发展机会、条件和成果。共享发展着眼于人民最基本脑的劳动权利,要求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每个人都能在适当的劳动岗位上凭借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追求幸福生活、发挥自身潜能,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实现人人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着眼于推进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公共资源在全社会合理分配,增强公共服务的普惠性,逐步提高公共服务的底线标准,让全体人民获得平等发展条件和社会保障;着眼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共享发展成果,通过精准扶贫,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让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拥有更多获得感。
新发展理念科学阐述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力指导了我国新的发展实践。结合县域发展实际,我深刻认识到,进入“十四五”,建设新时代新××,必须运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总体来看,我县经济社会正朝着《规划》确定的目标前进,但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实力较弱,立县性大项目较少,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任重道远;二是区位、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受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制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三是民生领域还有短板,生态污染治理仍需加力,社会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县发展实际,就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我想,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问题导向,扬长避短、化危为机、克难奋进,进一步坚定不移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加大力度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一是向改革要活力。全面深化开发区机制体制改革,大力度落实薪酬制度和绩效管理,将人、财、事权全部下放给开发区,组建实体化运营平台,实现园区企业化运营管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二是向政策要动力。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形成闭环链,提高吸引力,扩大开放效应。三是向产业要实力。县城板块,综合治理环城水系,加快解决工业围城问题,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健康生态;严格项目准入标准,大力引进高新特精产业项目,做好大健康文章。沿海板块,服务全市沿海经济带建设,按照“环境保护优先、有序开发利用”的思路,科学编制园区发展规划,整合渔港码头、海洋牧场、观鸟湿地、海鲜美食等资源,突出旅游开发先行,做精文旅生态文章。镇域板块,依托×铁矿,修订完善矿业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围绕矿山资源化利用,培育矿石精深加工,实现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发展,做活循环经济文章。四是向特色要魅力。做优做精特色农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实施科技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发展一二三产融合互动的“新六产”,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做大做强特色集群,集中精力发展×、×、×等特色产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大力培育地域性品牌,完善“互联网+”销售网络,推动特色产业集群成长壮大。
第二篇: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
近期学习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关于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树立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一步步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要。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年级三班 田文君
第三篇: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推荐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推荐
加强宏观调控,以提高社会生产同人民需要相适应的程度。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推荐,欢迎你的阅读借鉴。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推荐一:
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这一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做好“十三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我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的主要标志是“四个转向”:一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二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三是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四是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四个转向”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新常态是一种客观状态,同过去相比并没有好坏之分;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泛化和滥用新常态概念;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的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就能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
在大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中高速增长。“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大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以上。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产更好更多的产品;同时依靠管理和制度创新,提高社会生产适应人们需要的程度。在市场经济中,人民需要集中表现为市场需求,发展生产不仅要全面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而且要深入调查了解人民需要变化,由此来确定发展目标。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要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党和政府则应从更广阔和长远的视角来把握人民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以提高社会生产同人民需要相适应的程度。
正确处理宏观指引与微观促动的关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有宏观指引,也有微观促动。宏观指引包括指出发展方向,确立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战略,提出发展任务和重大措施等;微观促动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来调动各种微观经济组织特别是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在宏观指引中,要协调好产业、区域、城乡等重大比例关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在微观促动中,要按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规律办事,全面发挥各种市场主体的作用。
力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如何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如何兼得,并实现二者良性互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尽快补齐技术、管理和制度方面的短板,实现新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目标取向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在适当的技术条件和制度安排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实现良性互动,因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着力构建开放新格局。在开放条件下,国内人民需要分为对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需要,通过国内外两个市场供给来满足;国内生产则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产品通过内销和外销用于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要。这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结果。内需和外需、内销和外销关系千头万绪,错综复杂。
要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提高开放水平,改变国内一些地方轮番引进加工而缺乏自主创新的状态,转变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外贸发展方式,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大力实施互利共赢战略,倡导构建多层次命运共同体。
加快共享发展的制度建设。设计和构建共享发展制度需要明确共享主体、对象和方式。
我国共享主体是人民,包括全社会成员,要保证每个人都能通过适当方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共享对象包括各种自然资源、物质文化产品、宜居环境、和谐氛围等。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通过每个人以多种方式分享各种资源、产品和服务来实现的。现阶段不同社会成员分享发展成果的方式存在差异,分享水平不可能完全相等,但是这种差异应当保持适度。
现在虽然收入差距比较大,但全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富裕阶层和中等收入群体人数不断增加,同过去相比离共同富裕目标不是远了,而是近了。当然,实现共同富裕依然任重道远,今后要进一步拓宽致富渠道,规范致富方式,加强和改进收入调节,让先富更好地带动共富。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推荐二:
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阐述新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要求时强调,必须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这条主线。这表明新疆发展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而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就是新疆科学发展的根本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从过去的科学实践和发展中高度凝练出的理念,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更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完全符合新疆实际。即将过去的“十二五”期间,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党委坚持围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把中央的决策部署与新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完全符合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精神,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而“十三五”时期以及今后的发展进程中,新疆也必须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必须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各项工作,让创新在全疆蔚然成风。
我们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加发展后劲。
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必须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坚持走“两个可持续”道路,发展绿色清洁生产,推动低碳循环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新疆建成最洁净的地方。
我们必须坚持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趋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我们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使新疆各族人民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五大发展理念是对过去科学发展实践的高度总结和提升,是指导我们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科学发展的重大理念,对新疆而言更是至关重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新疆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度变革。全疆干部群众一定要牢牢把握这条发展主线,一定要深刻理解、用心体会,切实提高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新疆发展新境界,为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把我们可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和谐而全力奋斗。
第四篇: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实践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实践
新世纪以来,江苏“三农”工作一直保持持续稳健发展势头,但也应看到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经济下行影响农民就业创业和农产品需求,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影响“三农”投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投入品和用工成本上升,农业缺乏竞争优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仍明显滞后于城市,等等。要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必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由此来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实践,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突出农业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创新发展。从生产力角度看,重点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生物农业、信息农业,抢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我国许多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归根到底还是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产品品质和产出效率不高。应着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出一批“苏”字头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从生产关系角度看,重点是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和农村产权制度创新,加快形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切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让农民更多分享集体经济发展和土地增值收益。
优化农业农村内外部结构,推动农业农村协调发展。推动农业农村协调发展,要把“内部优化”和“外部联动”结合起来。农业内部,重点是促进粮经饲、农林牧渔统筹发展。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做优做精粮食产业,在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特色、精品畜禽养殖,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多方面的需求。农村内部,重点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重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生产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在产业融合发展上寻求新的增长点。农村外部,重点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发挥政府作用,将公共资源更多投向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作用,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聚集,促进土地等要素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农业农村。
加快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我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推进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肩负着重大责任。要坚持治理和建设并重,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治理方面,重点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要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全面实行精准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探索种地和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冬季休耕的面积。建设方面,重点是推进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要通过规划上图落地,把城镇发展、村庄布局、基本农田的边界确定下来,加强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留住绿水青山,让乡愁有所寄托、美丽形神兼备。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不照搬照抄城镇建设样式,搞大拆大建、整齐划一。
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农业农村开放发展。我国农业正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开放发展是大势所趋。只有充分发挥我省的优势,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赢得竞争主动权。大力开拓国内市场,要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配送、直营直销等现代流通业态,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优质优价,提升江苏农产品市场品牌形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要在继续巩固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的同时,下力气培育一批新的出口主导产品。要注重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资本、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制定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支持政策,推动我省农产品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坚持普惠和特惠相结合,推动农业农村共享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动员农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结合起来,让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注重农村民生普遍改善,持之以恒强农惠农富农。进入新世纪后,取消农业税,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系列实事好事的兴办,让广大农民普遍得益受惠。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央提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减弱。要坚决落实好中央要求,继续推动农民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相关制度改革,构建城乡居民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注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持之以恒推进精准扶贫。“十三五”时期,我省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要围绕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打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场硬仗。
第五篇: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市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加快振兴崛起、决胜全面小康、奋力建设区域性增长极三大历史性任务作出了战略安排。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就是要运用科学方法推进新发展理念战略化、具体化、项目化,既作为行动指引一体贯彻,又作为工作任务一体实施,实实在在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唱好“四三二一”发展歌,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
聚焦聚力“双强双兴”发展重点
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践行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黄冈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具体实际,咬定农业实力弱、工业底子薄、城镇规模小、文化创造性发展慢的市情难题,抓牢发展第一要务,保持“双强双兴”战略定力,明确新内涵新要求,彰显新活力新作为。
围绕“强工”,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主攻十亿级项目,建设百亿级企业和园区,打造千亿级产业,推动转型升级不断取得新突破。围绕“兴城”,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实行高
起点规划、特色化建设、精细式管理,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创新城市、生态城市、幸福城市,协调推进县城、重点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围绕“强农”,坚持“两转四用”思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推进“八大工程”,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取得新成果。围绕“兴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方程式,深入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创建大别山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创新创业“四大行动”作为实施“双强双兴”的战略抓手,高质量建设强基础、利长远、立支柱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产业,加快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扶持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进大健康大文旅大金融大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突出产业招商、资本招商、专业招商,用好产业投资基金,建强招商专责机构和专业队伍,瞄准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上市公司,大力引进强链型、建链型、补链型项目。实行领导领衔项目计划,全力推进投资280亿元的黄冈晨鸣、135亿元的绿宇环保、202亿元的星晖新能源汽车、110亿元的中外新材产业基地等百亿工业项目尽早达产,既补强工业短板、提升产业能级,又培肥经
济土壤、倒逼思维更新。
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是新发展理念活的灵魂和重要方法论。践行新发展理念,摆在首位的就是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黄冈集著名革命老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连片贫困地区于一体,在湖北战场肩负着特殊责任,打好三大攻坚战是重大政治检验、能力检验、作风检验。要把底线思维贯彻到三大攻坚战的方方面面,摸清底数、守住底线、加固底板,制定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步一步往前推。
要以严防严控之力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党政主责、依法办事、果断出击、综合施策,坚决防控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社会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要以决战决胜之心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四级书记”抓扶贫,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强化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兜底保障六大举措,夯实基层党建、精准管理、驻村帮扶、脱贫退出四个基础,确保真脱贫、脱真贫。聚焦产业扶贫这个重中之重,“五位一体”发展茶叶、中药材、板栗、蔬菜、油茶、花卉、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探索贫困户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增收强志扶贫新路子,打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步的黄冈样本。
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做好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辩证法,答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必答卷。健全“七个一”机制,统筹推进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雷霆行动”十大专项整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四级生态文明创建,建立以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站好河湖库长制岗位,建设白莲河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示范区,让青山绿水蓝天好空气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黄冈形象的发力点。
激发激活改革开放新动能
总书记指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践行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互促互动,更大力度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着力构建体制机制新高地、开放合作新高地、创新创业新高地。
要深化三大改革。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抓手,打好降成本组合拳,推进补短板“四大工程”,攻坚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把重点领域改革作为突破口,深化“互联网+”放管服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树立黄冈楚商形象。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关键点,打通渠道,盘活资源,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建好现
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打造大别山茶谷、大别山药谷,发展一批健康养老、地标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临江四城、特色小镇、中国传统村落等特色村镇,做强一批蕲春蕲艾、麻城福白菊、英山云雾茶等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强市。
要扩大双向开放。坚持开放先导、交通先行,加快黄黄铁路、蕲太高速、安九客专黄梅段、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集公、铁、水、空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畅通发展“大动脉”,打造大别山核心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积极创建武汉城市圈融合发展示范区,合作共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将黄冈打造成为武汉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武汉改革试点推广地、武汉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武汉科创资源重点辐射地。依托长江经济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接湖北自贸区,谋划建设黄冈临空经济区,加快黄团浠区域统筹发展,建设口岸“大通关”体系和一类水运口岸。健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战略合作机制,唱响大江大山“大合唱”。坚持创新立区、产业兴区、人才强区、资本活区,完善“一区七园”运行体制,把黄冈国家高新区建成全国百强高新区。
要强化三项创新。按照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原则,以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人才创新为支柱,统筹实施市校合作、大别山金融工程、千企联百校、大别山英才计划等创新新政,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化科技体
制改革,打造重大创新平台,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扶持“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广泛凝聚科技第一生产力。
兜牢兜实社会民生第一底线
总书记强调,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践行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深化公共服务改革,抓好惠民政策落实,在老百姓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的方面下功夫,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加强公共事业建设,让民生更充实。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擦亮教育、中医药、文化等城市品牌,优先发展和保障教育事业,提高就业创业质量,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食品药品供应和安全,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建设健康黄冈,努力使老区人民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要加强法治建设,让民生更有力。深入推进法治黄冈、平安黄冈建设,做实法治信访、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完善“互联网+社会治理”体系,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让人民群众的小事难事有处说有人理有法办,全面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
要加强文化建设,让民生更多彩。坚定文化自信,开展文化小康建设三年行动,以全国文明城市引领群众性文明创建,运用市场化方式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强市,书写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富人的黄冈篇章。
总书记反复告诫,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发扬老区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从严上要求、在实处用劲,往深层掘进、向细里发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推动“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在黄冈落地生根,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强化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指引、理论武装、组织保障和纪律约束,锻造一支政治硬、本领强、作风好的干部队伍,奋力开辟黄冈革命老区振兴崛起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