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三篇
第一
篇:“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新风”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新风。
本周四我们将迎来一个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从1989年起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敬老孝亲是我国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文明延续为何生生不息,民族感情为何血浓于水?“爱国、勤俭、忠孝、仁爱……”我想正是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美德凝聚起十四亿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心,而尊老敬老的优秀品德正是其中熠熠生辉的组成部分。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为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本分;做为公民,帮助老人是我们的义务。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节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首先,尊老敬老是感恩长辈,应从内心出发,从身边做起。生命是一辈辈人无私奉献汇成的恩情之海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木兰替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成为妇孺皆知、代代传颂的佳话。所以,当我们把长辈的关爱视作理所应当,当我们把长辈的谆谆教导视作啰嗦多余时,是否能静下心来,切身体会他们的心情。收起无知的青春叛逆吧,从一次耐心的聆听,一句暖心的问候做起,让尽孝与感恩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其次,尊老敬老是人性,应向风尚引领,向生命致敬。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们天生具有的保护心理。这种心理也使我们推己及人。想到家里的父母长辈,自然希望他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有人伸出援手。这正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义。正是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向和谐美好的方向发展。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老年人可能无法及时赶上时代的大潮,但他们曾经历岁月的磨砺,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毕竟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人性的光辉是历久弥新的。
老人们都曾年轻过,和我们一样学习过,彷徨过,拼搏过,思索过。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探索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谱写出属于他们那一代的灿烂篇章。正是这样一代代人的发展才能铸就现在的精彩。而作为接班人的我们,更应尊重他们、敬爱他们,在葆有活力、激情、与创造力的同时,继承长辈的思想智慧和闪光品质,让薪火代代相传,才能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同学们,让我们把尊老爱幼当成一种习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幸福的人!践行尊老敬老的行为,你们要牢记心中,你们不仅要够付出自己的行动,更要会让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国旗下讲话
第二
篇:“九九重阳,敬老情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九九重阳,敬老情长》。
国庆节的喜悦还在继续,安静的心情释放着心的微笑。转眼我们又即将迎来九月初九重阳节。自古以来,重九就是思念的节日,古诗有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是古代人在重阳节团圆的日子,因为不能团圆,在外的诗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亲人,写下了传世的诗歌。思念之心,字字显露真情。现在我们国家给重阳节赋于新的寓义,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在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里,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源远流长,其中尊老、敬老,犹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夕阳最美,因为那是一种告别,一种对一天辛勤耕作的告别;是一种期待,一种蓄势待发对下个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阳的逝去才托起了明天的朝阳。老人便是这轮美丽的夕阳,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
因此,作为一名中学生,更要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香茶,也许老人们就能倍感欣慰和满足;贴心地捶背,温暖地搀扶,都能让老人们脸上绽放幸福的微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老人,多为他们着想,对待老人要有礼貌,外出学会礼让老人;在学校里,更要尊重师长……让我们大家从今天做起,从尊敬、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说一句敬老话,读一本敬老书,做一件敬老事,争取做一名懂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
同学们,虽然重阳节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仅仅是重阳节一天的事,更应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人生是一面镜子,对照人生,尊重老人,爱护老人是传统的美德,是社会的责任。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的老人!做到让老人笑在重阳,笑在每一天。
同学们,让我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他们为我们撑起的这片蓝天,让我们为争做一个知礼明礼的好学生而共同努力,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国旗下讲话
第三
篇
各位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源远流长,其中,尊老敬老犹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作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端之首,“孝”乃仁爱之本,所谓“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必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仁者爱人,其爱所及,无远弗界。
“孝”字最早出现在三千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上下结构会意而成。后来把“老”字的下半部取消了,就是现在的“孝”字。意思是孩子搀扶老人,引申为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今天,我们倡导孝亲敬长,可能同学们会觉得是老生常谈,然而,扪心自问,我们真能做到“孝”吗?《论语·为政》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色难”,简简单单两个字,做起来却实属不易。时时刻刻笑对父母,好好说话,和颜悦色对待父母亲长,在我看来,方为大孝。
人们常说,一个人真实的人品反映在其与父母亲长如何相处之上,而我们与父母亲长的关系也决定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试回想,你是否曾与父母恶言相对?是否因为手机问题,与父母大动干戈?是否曾摔门而去?面对有涌泉之恩的父母亲长都不能心平气和,只是滴水相报、或不报甚至仇恨父母,又怎么可能真正对朋友、对师长、对他人和对外部世界友好呢?又怎会有成大事业的格局和心胸呢?
亲爱的同学们,曾几何时,我也和你们一样,为父母为什么固执地坚守着他们的观念而困扰。这也不许,那也不行,仿佛处处小心翼翼,处处危机四伏。直到走出社会,为人师才逐渐理解:父母之心,爱之深则忧之切,忧之切则虑之远。而我们正需要去理解体察父母的关心,接续上父母这一动力源泉,就能充满能量地面对这个世界。孝,其为人之本也,常思父母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而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有了恭敬心,父母的教诲自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也会虚心悦纳。
时代在快速发展,社会在日新月异,在新时代中,传统美德注入新时代中国特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老爱亲、尊老敬老不仅仅只关乎自己的父母亲长,更关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位可敬的长辈。对老人的尊敬不仅仅是一种号召,也是人类一脉相承的报答之理。每一位老人都很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家,辛苦操劳了一辈子。自然而然,尊老爱老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为了家庭,为了社会付出了时间与精力,栽下时代的大树给了后人,即我们以乘凉,那么我们不正应该报答这份恩情,回报哪怕些微的爱戴敬重吗?每次在地铁公交上,看到身穿秀外校服孩子让座时,我总莫名感到骄傲和自豪。还记得,上学期陪我班同学到养老院,他们俯身跟爷爷奶奶交谈;上楼梯时,主动搀扶爷爷奶奶的动人情景。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让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
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刚好是冬至,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阳生春又来,愿我们用更多的关怀驱散寒冷。祝各位老师,同学,冬至阖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