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课讲稿:全面认识党的历史贡献的科学体系
党课讲稿:全面认识党的历史贡献的科学体系
我们党的历史是不断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丰富多彩的,对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认识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呈现多层次多角度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二部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于党的伟大历史贡献和伟大飞跃都做了深刻精辟的论述。这三处论述是从不同的角度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关于党的历史贡献的体系化认识成果,大大深化了对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认识,开辟了认识党的历史贡献的新视野,体现了新时代我们党对自身历史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拓展、深化和升华。
从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角度深刻总结党的历史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论证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了三个“伟大飞跃”,从而有了三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用三个“历史告诉我们”,得出了三个“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的历史启示。
以往我们讲中国共产党做了“三件大事”,那就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了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把这三件大事上升到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了三个“伟大飞跃”的高度。
第一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第二个伟大历史贡献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第三个伟大历史贡献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了三个“伟大飞跃”的概括将这三件大事及其伟大意义升华了,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在理论上分析得更深邃。
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的历史放在5000多年文明历史、放在500年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放在共产党的执政历史中来,从而有了三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通过对于党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为人们正确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提供历史依据和历史启示,更好地为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服务,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历史告诉我们”的启示,得出了三个“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的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和全球和平与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确立的历史地位、产生的伟大意义作出了全面的阐述。他的论述有着强烈的历史感,从中华文明5000年,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中国近现代史的大视野、大背景、大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得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判断,为我们对党史进行总结评价提供了重要评判标准、为党史宣传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南。
从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深刻总结党的历史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开篇处就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从这些重要论述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完成中国近代以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这里强调两个伟大飞跃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因为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还在进行中,还没有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就是要统揽“四个伟大”,处理好“四个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领导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角度深刻总结党的历史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用三个伟大飞跃、三个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三个紧紧连在一起、三个完全正确,来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实践还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在这里是从三个时间段来看的,一个时间段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往我们党史中分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但是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来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的两个阶段。第二个时间段是改革开放以来,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个时间段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三个时间段重点在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形成对于党的历史贡献体系化认识的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是从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时期来分析党的95年的历史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是从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来分析党的96年的历史发展,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经历不同阶段的角度来分析党的97年的历史发展。三篇讲话由于看待党的历史的角度不同,因而对于历史时期的断代划分点不同、对于伟大飞跃的表述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而是自洽的、一致的。同时,这三篇讲话形成了党的历史贡献体系化认识的新成果,构成了一个全面认识党的历史贡献的科学体系。
如果从党的历史发展阶段来看,我们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把从共产党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看成一个完整的过程,也有利于对于毛泽东思想做出完整的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七大将其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而且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仍然还有新的发展,毛泽东同志自己提出来,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还要进行“第二次结合”,于是就有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名篇和党的八大确立的正确路线。所以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后面才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用“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改革开放以来”“在新时代”的划分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三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在党的历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里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于党的历史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划分不仅是一致的,而且是对于前一论述的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九大报告的第二部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三篇讲话对于党的历史的论述,在党史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观点,例如,党的三个“伟大历史贡献”、三个“伟大飞跃”、三大历史启示的观点,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来看党的历史的观点,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程来看党的历史的观点,等等。这些重要观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党的历史、深化党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篇:微型党课-党的科学(讲稿)
党的科学
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党的科学。党的科学有两 层含义,第一层是党必须科学,第二层是党如何科学。我们先来讲讲党必须科学。什么是科学?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 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辞海》 1999 年版的定义是:“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 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显然,科学定义的核 心是事实与规律,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这个规 律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自然的规律很多都已经用公式表示了,如 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等,都是用数学公式表达的,很简单,也很漂 亮;也有的到目前为止无法用数学公式表达的,如材料的塑性规律等 非线性系统描述。人文的规律基本上没有公式化,也很难用公式来表 达。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研究的对象不同,目 的也不同。但人的存在基础是自然的,人本身也是由物质构成的,所 以可以用自然科学的许多研究方法研究人文科学,而且效果和结论都 经的起验证。人文中用的比较多的科学方法是取样和统计,或者叫做 调查研究。党的理论基础中有三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三句话表明了社会运动的最基 本规律。党是上层建筑,必须和科学技术相适应,必须建立在科学技 术的基础上,所以党必须科学。如果党不科学,就很难适应科学技术 发展,就会在社会运动中逐渐消亡。党的实践活动也表明了这一点。纵观我们党的历史,当党自身理 论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科学的时候,都是我们党事业蓬勃发展的时 候。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是符合科学的。数学家根据游 击战斗规律建了一个模型,在不考虑兵员、武器、后勤、政治等因素
条件下,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8:1,也就是正规军必须是游击队的 8 倍 的时候才能打平,大于 8 倍则正规军胜利,小于 8 倍,游击队胜利。这个数字 8 不一定能准确反映某个具体战斗,但很能说明问题。这就 是红军队伍不断壮大背后的规律之一。这里的模型就是孙子兵法里的 庙算。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人数从近二十万减少到不足 6 万,在这 个过程中,是什么挽救了党?吃苦耐劳是其中之一,各项好传统也是 其中之一,党的正确领导也是其中之一,但最关健的是高科技挽救了 党。国民党军队的无线通信密码泄露,甚至不设密码。我们党则充分 利用了无线电台,知道了国民党的军队部署。这样才能才能在上百万 的军队包围中,像打了灯笼走夜
路,从容布置,四渡赤水,神来一笔。大炼钢铁就不科学,不符合规律,土办法炼铁是炼的出来的,但质量 无法控制,都是废铁废钢,给国家建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 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我们党在总结自身历史经验、客观分析党 的实际状况后,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和任务,是党适应新形势做出的 科学论断。党的科学的第二层含义是党如何科学。它包括理论科学建设、制 度科学建设、方法科学建设三个方面。党的理论科学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它能够反映社会运动的规律,能够指导我们利用规律 有效的改造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经 燃烧了整个中国大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让全国人民的生活都 好了起来。我们党正在进行的理论科学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 课题,一定能让我们党的理论更加的科学和完善。党的制度科学主要是民主集中制和党代会制度。党的制度建设是 邓小平总结了“文化大革命”后,提出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党几 十年以来重要经验教训。党的制度科学建设主要是信息化条件下,党
的制度的设计和规范。现代的通信条件已经不是解放前的条件了,现 代的企业运行也不是以前的企业运行条件了,它的运行速度大大提高 了。光纤、卫星、微波通信等现代技术已经把地球变成了村,我们只 能改革我们的制度适应这种变化。党的方法科学有很多,如弹钢琴、大走访、三下乡等等,它的建 设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方法科学要求我们遵循技术、管理、领导、组织的科学规律。毛主席说过: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 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船就不能过。不 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 是瞎说一顿。”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就是解决工作方法问题。方法科学 与制度科学有联系也有区别。制度本身就是具体操作的基本指南,但 是制度是一般的规定,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强调的是共性的问题,并 且制度是有空间的。因此,方法的精髓在于目标导向,在于在制度空 间内的合理运用。同志们,新工具凝结了科学技术的最新的精华,是社会运动中最 革命的部分,能够让我们变的更加先进,工作更加愉快,生活更加美 好。让我们一起多学习新工具,多利用新工具。因为它就是党的科学,科学的党要求我们做的科学的事。
第三篇:全面从严治党党课讲稿:全面从严治党体现科学方法论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全面从严治党党课讲稿:全面从严治党体现科学方法
论
来
w.5
K J.cOm 3 全面从严治党党课讲稿:全面从严治党体现科学方法论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给予很高评价。全面从严治党是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也是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深入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方法,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战略地位,形成党的建设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组织和政治保障。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地位,既能保证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强领导,又能通过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来检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验、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举措。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地位,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着眼于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来推进伟大工程。正是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地位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不断形成新格局。比如,在管党治党对象上,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全体党员和全部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关键少数”。在管党治党责任上,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和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各级纪委都要肩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勇于执纪问责;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作为分内之事,作为必须担当的职责。在管党治党要求上,凡是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都要及时解决,凡是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都要认真医治,凡是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都要坚决祛除。
运用系统思维,增强党的建设整体性。全面从严治党运用系统思维,就是把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各种因素有机统一起来,多维度发力、多层面推进,防止挂一漏万、顾此失彼,从而从整体上使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运用系统思维,我们党将建设伟大工程与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统筹起来;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时发力、同向发力;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比如,在作风建设方面,既治标又治本。治标就是针对“四风”的各种表现,该纠正的纠正,该禁止的禁止;治本就是查找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从理想信念、体制机制、工作程序等方面下功夫抑制不正之风。再如,针对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有的党组织管工作不管人头、管人头不管思想的问题,强调不断延伸管理链条、落实管理责任,既从思想上从严管理干部,又从制度上从严管理干部,把每个干部都及时纳入组织管理。
坚持传承创新,使党的建设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形成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注重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继承,通过梳理和提炼把好经验运用到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比如,我们党在党内政治生活方面形成的光荣传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的宝贵财富,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继承好、运用好。同时也要认识到,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根据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创新,这是全面从严治党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原因。比如,在纪律和法律的关系上,强调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无数案例证明,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才能克服“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今天是好干部、明天是阶下囚”的不正常状况,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干部。来
w.5 K J.cOm 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第四篇:党课讲稿材料:牢记党的宗旨发挥余热做贡献
牢记党的宗旨发挥余热做贡献我叫***,今年58岁,现任********林场科级调研员,兼任林场退休职工党支部书记,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牢记党的宗旨不停步,发挥余热做贡献》。按时下的说法,调研员是闲人一个,与退休没有多大区别。我的老伴也说,忙了一辈子了,也该清闲一下了,可我不认这个理。谁说调研员是闲人一个?谁给调研员在家赋闲的权力?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党课讲稿
学习“科学发展观”党课讲稿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应有之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昭示我们: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
(2)、五个统筹的实质与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重要文件里第一次响亮地提出这样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气象事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气象事业的发展。
1、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气象干部职工时指出:“气象工作非常重要,对于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既是对气象工作重 要性的肯定,也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要做的首要贡献就是努力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灾减灾工作,把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黄山管委会提出的加快打造精品旅游景区,要求气象部门能提供更及时、更准确、更全面和更优质的气象服务信息。如何做到,这是新时期气象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要解决气象事业发展还有不适应、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日益增长需求的不适应的问题。黄山作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的风景旅游胜地,每年接待很多国内外国家领导等重要来宾,气象处承担着并要求高标准做好重要的天气保障工作。坚持公共服务的理念,面向景区旅游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强化气象服务的首位意识,不断改进公众气象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增强气象应急能力,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扎实开展服务工作。探索和总结气象景观预报方法,应用科研成果开展特色气象服务。气象信息要更具体和更有针对性,为生态保护管理、森林防火、雷电防护、交通、电力急等做好气象保障和人工影响天气。
2、加强能力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按照省局翟局长提出的四个“新”字的要求,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更新和树立“新”理念,掌握和运用“新”知识,建立和完善“新”制度,建设和展现“新”作风。注重各类数值预报的解释应用及对比总结,实现数值预报的综合有效应用。加强预报员对区域网、雷达、卫星等监测资料分析应用,着力对黄山地形、区域气候特征的研究,提高局地性强的天气的预报能力,促使气象预报准确率的提升。为黄山名松古木、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利用保护提供了气象科学依据。
通过活动,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完善制度,改进作风。尤其是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要注重学习与提高,着力找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研究服务工作中新情况和新问题,破解难题,提升能力,推动气象防灾减灾各项服务工作上水平、上层次、上台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放在事业发展的首位,牢牢把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两个主题,切实加强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人才三大体系建设,以需求为牵引,服务为引领,全面履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为保增长、促发展,为加快打造国际精品旅游景区作出新贡献。
目前处于学习调研阶段,要以集中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自觉性,进一步提高领导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学习实践活动实效,力求从全局和战略发展的高度、需求引领的广度、突出准确率的角度、改革创新的深度、强化管理的力度以及内外满意的尺度等“六个维度”把握黄山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紧紧围绕着黄山打造国际精品旅游景区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着力解决发展中“不适应、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和矛盾,完善、创新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准、求新、求深。“求准”就是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围绕建设现代气象业务工作实际,准确分析判断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求新”就是要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决策,深刻领会、把握实质,着力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不断开创气象服务工作的新局面;“求深”就是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有深刻的认识,抓住机遇,正视挑战,加快发展,努力开创黄山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