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简史》重点内容学习笔记

2021-08-10 10:4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中国共产党简史》重点内容学习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共产党简史》重点内容学习笔记》。

《中国共产党简史》重点内容学习笔记

《中国共产党简史》作为党史学习四本“指定书目”之一,共10章,70节,约28万字。该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严格遵守两个“历史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忠实记录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历史功绩,系统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集中彰显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淬炼锻造的伟大精神,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是一部思想深刻、通俗易懂的学习读本,是全党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重要读物。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1921.7-1949.10)

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1949.10-1978.12)

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1978.12-2012.11)

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2012.11-)

1.“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82年1月胡耀邦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中共与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2.民族区域自治法

1984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3.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准则》总结了历史上党内政治生活的经验教训,把党章的有关规定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具体化,提出12个方面的要求: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党性,根绝派性;要讲真话,言行一致;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同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作斗争,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努力学习,做到又红又专。

4.“五讲、四美、三热爱”

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5.《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986年9月28日通过。《决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强调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决议》是党的第一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指导方针。

6.党的十三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7.“三步走”发展战略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8.一国两制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9.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10.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11.中美建交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1978年12月中国同美国发表正式建交的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部分成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全会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的重要讲话。

13.上海证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正式营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4.菜篮子工程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

15.浦东开发区

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上海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16.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谈话。讲话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

17.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这次大会作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一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十四届三中全会

十四届三中全会于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成为我国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20.“九五”计划

1996—2000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简称“九五”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大会的最大贡献,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实现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进而在21世纪开创更加壮阔、更加辉煌的前程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中国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议定书。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3.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2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973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坚持“面向战略需求,聚焦科学目标,造就将帅人才,攀登科学高峰,实现重点突破,服务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指南引导,单位申报,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的立项方式,以原始性创新作为遴选项目的重要标准,坚持“择需、择重、择优”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项目、人才、基地的密切结合,面向前沿高科技战略领域超前部署基础研究。

25.神舟一号

神舟一号,简称“神一”,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一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个小时。神舟一号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自此以后,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6.“神威一号”高性能计算机

1999年“神威”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巨型计算机研制和应用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它标志着我国继美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打破了西方国家在高性能计算机技术方面对我国的封锁。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正式实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8.211工程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29.985工程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30.可持续发展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1994年,我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31.“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目标之一

1997年12月,江泽民在会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进一步明确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这是一个大战略,既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

32.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33.九二共识

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授权就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事宜进行协商,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来被概括为“九二共识”。其核心意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从而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

34.新时期军队建设总要求

1990年12月江泽民在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五项标准,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于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旨在保护和鼓励台湾同胞投资,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

3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和东盟对话始于1991年,中国1996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

37.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6月15日,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在我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38.中菲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于200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论坛的宗旨是平等互利、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论坛的成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建交的53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委员会。

39.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联合国大会于1998年12月17日通过决议,指定2000年9月5日开幕的大会第五十五届会议为“联合国千年大会”,并且召开“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0年9月7日,在中国倡议下,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中、美、俄、英、法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了联合国历史上的首次会晤。

40.博鳌亚洲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非官方、非营利性、定期、定址国际组织,于2001年2月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正式宣布成立,博鳌镇为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博鳌亚洲论坛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为凝聚各方共识、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解决亚洲和全球问题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桥梁,成为兼具亚洲特色和全球影响的国际交流平台。

41.“三讲教育”

1995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指出,必须把教育干部特别是教育领导干部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关键的一环来抓,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

4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党的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43.十六届四中全会

十六届四中全于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要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全会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

44.科学发展观

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时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指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45.抗击“非典”

2003年2月中下旬,非典疫情波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作出坚持一手抓防治工作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齐心协力夺取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双胜利的重大决策。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举国上下紧急动员,坚持群防群控,携手共克时艰,有效控制了非典疫情,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

4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47.“四位一体”

“四位一体”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48.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这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1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49.全面取消农业税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由此,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一个在我国存在2600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农业税及各种附加收费的取消,根本性地扭转了农民负担过重的状况,给亿万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5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概括提出。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

52.十七届三中全会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要求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53.神舟五号

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杨利伟。神舟五号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着陆。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54.神舟七号

简称“神七”,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七艘飞船,是中国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于2008年9月27日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漫步,于2008年9月28日安全着陆于内蒙古预定区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开启了中国的新篇章。

55.嫦娥一号

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成功,树立了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56.高铁时代

2008年8月,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行,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高铁时代。京津城际铁路拉近了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型城市的距离,放大了各类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空间,对两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深刻改变了两地人民的工作和生活观念,方便了百姓的出行。同时,作为中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不仅培养出一批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和建设的探路人、先行者,还为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提供了技术积累和宝贵经验;再者,京津城际铁路以运行安全平稳、乘坐舒适快捷、消耗节能环保等优势,推动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变革。

57.北京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称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举办。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中国人民成功举办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进一步增进了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58.“两免一补”政策

“两免一补”是指国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并给寄宿生补助一定生活费的一项资助政策。“两免一补”政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村困难群体的亲切关怀,是党中央、国务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到2008年,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全部免除学杂费,惠及1.6亿学生,减轻了亿万家庭的经济负担,确保了所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

59.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12年,我国各项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9亿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各项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建成。

60.《反分裂国家法》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强调“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充分表明全中国人民反对“台独”、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对台政策由此进入“以法遏独、以法促统”的新阶段。

61.两岸实现三通

两岸“三通”是指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双向的直接通邮、通商与通航,而不是局部或间接的“三通”。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阐述了党和政府对两岸和平统一与两岸往来的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主张。这是祖国大陆第一次明确“三通”的内容,即由1979年的“通航通邮”与“经济交流”概括为“通邮、通商、通航”。2008年12月,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开历史性步伐,标志着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直接、双向、全面空中通航变成现实。两岸“三通”增加两岸政治上的互信度,可搁置争议,消减敌意,增强民族凝聚力;经贸和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两岸实现“三通”带来更多投资,给客运与物流行业带来机遇。

62.《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中日关系在曲折中发展。2008年5月,胡锦涛访问日本,两国领导人共同发表《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2012年9月针对日本政府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和《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并通过常态化执法巡航等措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实施管理,坚决悍卫国家主权。

63.中共十八大

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大会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这次大会继往开来,影响深远。

64.“五位一体”总布局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这是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全面部署。

65.《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党的十八大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党章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定位和阐述,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成就的内容,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充实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增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段落;充实了加强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对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分别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使党章的内容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地推进党的事业。

6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并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阐述和丰富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践途径和依靠力量。中国梦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成为激荡在中国人民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67.十八大六中全会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这次全会的重要议程是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的整体设计。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全会维护了党中央权威、维护了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地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保证了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68.“三去一降一补”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这次全会的重要议程是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的整体设计。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全会维护了党中央权威、维护了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地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保证了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69.四个自信

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并引领经济新形态,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2015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到实践作出了全面阐述,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明确“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党中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0.南京大屠杀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根据国务院批复,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公祭日上讲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国人民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结束语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领路人。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

年浴血奋战,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首百年历史,展望美好明天,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一定能实现。

下载《中国共产党简史》重点内容学习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共产党简史》重点内容学习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心得

    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心得 党组织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来临之际,向我们广大学生党员配发了最新版本的《中国共产党简史》并组织相关学习。通过对当时的学习,我感受到了......

    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心得

    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心得体会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通过近一段时间的集中学教活动,使......

    中国共产党简史学习心得体会

    党史学习心得体会1.回味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期间,适应建立一个适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

    中国共产党简史

    前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经走过了八十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从......

    中国共产党简史

    中国共产党简史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外国列强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逐步加深,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

    学习笔记内容

    群众路线规定篇目(学习笔记内容) 1、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学......

    中国共产党简史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简史学习心得 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张......

    中国共产党简史—学习心得

    在院 级分党校课程中的自学环节,我选择了阅读《中国共产党简史》——一部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而编写的一本普及读物。在全国两会结束不久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