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30分)
答: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如下。
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二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人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三是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四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五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六是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七是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八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九是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这九个目标分别反映了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党的十七大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人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与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