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书笔记15篇
目送读书笔记1
背影,一个多么孤独离愁的词语,代表着离开与目送,代表着你永远都追不上她的脚步,永远无法与她并肩。我们从刚出生时的第一次见面开始就一直是目送着父母的背影。看着那个曾经宽阔厚重的身影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在日益消瘦,看着那个曾经需要高高的抬起头仰望的身影,已经随着身高的增长变成平视或俯视了,看着那个或因保养而娇嫩或因干活而粗糙的手变得青筋暴露满是皱纹。就像作者在面对老去的母亲时的发问:“年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身子愈来愈瘦,脚步愈来愈轻,声音愈来愈弱,神情愈来愈退缩,也就是说,人逐渐逐渐退为影子。年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我想这个答案或许是肯定的,而且不仅仅是指年老的女人,更多的是对所有人的感叹。人生,也不过是从目送别人的背影转换为自己的背影被别人目送而已。
“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同代人,一个需要珍惜的词语,它代表着所有在你的生命中路过的人。他们或许走在前面让你目送他们的背影,他们或许走在后面追赶着你的脚步,他们或许只是与你擦肩而过,他们或许陪你走了很长时间,但是他们都会是路过,也只能是路过,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书写的,你不可以为别人而活。
目送读书笔记2
一次次的目送,像一片片散落的灵魂碎片,慢慢拼凑出我们的人生。——题记
一本《目送》,积聚了三代人的情感,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落、无奈、放手,写出了目送包含的浓浓的一份情,一份爱。正如作者龙应台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作者身为女儿,面对痴呆的母亲一遍遍地问她是谁,面对病重的父亲低垂着头,生活不能自理,面对飘着雨的火葬场里,躺在棺木里缓缓向前滑行的双亲,她心上落着刀,眼里落着泪,最后深深凝望,希望记得最后的目送。
作者亦身为母亲,为自己的儿子付出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她看着儿子一点点地成长,追赶着儿子成长的脚步,她无怨无悔,最终却不得不在无奈与落寞中停下脚步,不再追赶,只能目送他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一步步地走远,她在儿子身后目送着,眼眶中盈满了泪水,她明白,这是儿子自己的路,只能由他自己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有自己的生活,相同的,就是那一次次的目送。
记忆里比较深刻的,是我六年级的一天。
那天,我捧着自己满分的作文从学校欢欢喜喜地赶回家,让妈妈也高兴高兴。一到家,却发现妈妈正整理着行李,这才得知妈妈要去杭州进修一周,明天清晨就要出发,这一切发生得太快,我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昏昏沉沉地吃了饭,头一遭失了眠,大概是因为妈妈头一次要出去这么长时间。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听见门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和隐隐约约的说话声,我知道,妈妈要到车站去了,一晚上的辗转反侧,使我不得不接受了“一周看不到妈妈”的事实,我极快地穿好衣服,打开门,冲进楼下正准备出发的爸爸的车的后座,他俩大概是以为我还在睡觉,这会子见到我,脸上满是讶异,只一会儿,便在电话的催促下赶紧出发了。
一路上,我就靠着车窗,压抑着内心的不舍与无奈,压抑着眼眶中的泪水,闭着眼,听着窗外的细小的雨声。一会儿工夫,到了车站。我下了车,才发现天空中还泛着淡淡的雾,迷蒙地连成一片。大巴旁,我的妈妈站在车门边,望着我,眼中的不舍与牵挂,没有因雾迷茫,而是直直地传达到我的眼睛里。我的心中仿佛有个声音再说:“快去!”于是,我冲向妈妈的怀抱,在投入怀抱的一瞬间,泪水决堤。妈妈为我拭去泪水,红着眼圈说:“别哭,妈妈又不是不回来了。”可我明显听到了重重的鼻音。我吸吸鼻子点点头,总算止住了泪水肆意。
耐不住司机的催促,妈妈上车靠窗坐下,正对着车下的我,她用手指在车窗上画了一张笑脸,又指了指我,我立刻会意,一把擦去泪水,向她扬起微笑,她也微笑着和我挥手。车启动了,在朦胧的薄雾中绝尘而去。我目送着妈妈渐渐远去的微笑,远去的挥手,心里出奇的平静,我想妈妈也和我一样吧,那扇窗边,妈妈也一定在目送着我。
大巴在马路的尽头只留下一个小小的黑点,我抬头望望泛起鱼肚白的天空,不知什么时候,那颗启明星一闪一闪的,明明泛着雾,却那么真切,一如那回望的目光,能穿透重重的雾,暖到我的心里。
每一次目送,都是一份情谊,在目送里所包含的的浓浓的爱,是我们生命里最耀眼的光彩,温暖了我们的心;每一次目送,都是一次温习,让你明白要对爱你的人心存感激,去温暖他人的心;每一次目送,都是一块碎片,少了一块,人生便永远拼凑不完全。
目送读书笔记3
看着它,抚摸着它,静静的思考着,再把这本《目送》放回书架上的某个角落。
龙应台的《目送》讲的是儿子华安从懵懵懂懂到一个成人,勉强忍受着父母的深情的过程,目送着儿子远去的背影和父亲在火葬场,目送着他离我们远去。文中写到华安上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手来到学校,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而华安十六岁出国时,“我”送“他”到机场,期待着他回头看我一眼,但并没实现,“我”知道华安长大了,希望“你”不必追。
记得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就意味着,你和他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我反复地朗读着它,我把它告诉妈妈。她沉默了片刻,失神了片刻。妈妈的失神让我回想到:幼儿园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妈妈不在了。我惊醒来,望着身旁的妈妈,一动不动地望着她,仿佛离开一刻,他就会从我的生命中消失一般。嘴里不停的嘀咕道:“不会的,妈妈不会死的。”
念着念着我想到人总是要生老病死的,妈妈真的不在了该怎么办?那时的我极端地想:妈妈不在了,我也不活了!现在的我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就算妈妈不在我也要坚强地活下去。因为,未来的路要自己走。而现在,我正处于青春期,我也常会嫌父母烦,父母唠叨,我知道父母是为我们好,但一脸的严肃,也会不时让我们怀念起儿时那久违的微笑。我害怕失去,又不愿接受父母的嘘寒问暖。有时候,青春期的人们就一直生活在这样一个可笑的想法中。我曾幻想过接受,但在尝试中发现其实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并不能做到。
或许最好的结局不需要人为的改动,是要静静地享受着,吵闹时的烦恼。或许作者在儿子与他渐渐疏远时,除了无奈,还有一些欣慰,欣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却又无奈于不需要他了。
目送读书笔记4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别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
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你安好我便安心。
不由得想起我的经历,我在县里上高中那会,由于家离得远,一方面是为了省路费,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回一次家,到回家那个周提前给父母打电话,周五5点放学急匆匆收拾作业,背上书包,赶到汽车站坐大巴回家,父亲就在镇上汽车站等着我,然后踩着自行车载着我就回家了,一路都是土路,坑坑洼洼,一会被地上的石子或者土堆撞一下车轮子,我和父亲就颠簸一下,坐在自行车后面我默默地看着父亲的背影,心酸了。
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现在还能历历在目,有一次,下大雪了,周日吃完午饭我就要赶回学校,雪路很滑,路上除了我们赶路的学生外看不到别的身影,由于我家离车站大概有3公里的路程,父亲骑着自行车要载着我去汽车站,他戴了双白色的线手套,穿上母亲做的棉鞋,骑在路上自行车轱辘不停地打滑,父亲那时还年轻,车技也好,加上父亲将近一米八的个子,自行车还是很安全在前行,自行车拐了一个弯后,父亲就停下来问我冷不冷,要我趴在他背上,要我把手放在他的衣服里,我说不冷,父亲不相信,硬把我的手拉到他的背后,掀起自己的棉衣。他又继续蹬自行车,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我哽咽了,又怕父亲看出来,我赶紧控制自己的情绪,慢慢感受父亲的温暖和背影。到了车站一直站在那陪我等车,每次都会看着我坐的车开远了才离去。
我嫁的远,结婚头一天就要赶到婆家安排好的旅店,头一天我走时,父亲没去,家里种了几亩苹果树,那个季节刚好要给苹果树施肥,搜花。我走时,父亲看也没看我一眼,拉着一车农家肥去苹果园,我内心是知道的,父亲是不敢看我远去的背影,我看着他弯着拉农家肥的背影,我心里很内疚自己的选择,眼泪又开始在眼睛里打圈,不想要被人看见,敢接拭去眼角的泪水。婚后比较欣慰的是我老公对我父亲也特别的孝顺。
结婚这么多年来,每次回家父亲都和我畅谈到晚上12点,聊聊家里的,聊聊庄家的,聊聊亲戚的等等,每次要走时,父亲总要说一句话,“还没待呢就要走了”!是呀!工作,孩子迫使我们好多的不得已,父亲母亲看着我们的车拐过弯看不见了才进家门。拐过弯,眼泪就开始不听使唤。总想好好陪陪他们,可是每次相聚就那么短短几天。从上学到工作再到结婚生子都没有好好陪过她们。
太多太多的回忆,父爱总是无声的,是伟大的,有父爱从来不觉得孤单,父爱是积极向上的。有父爱的女孩子,从来不缺被爱。愿我们的父母都能身体健康。
目送读书笔记5
《目送》这本书的封面是大块大块深深浅浅的绿,这是大自然的颜色。时间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的这片土地没有变。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重来一次也决然不会一模一样,然而,大千世界里大家的人生里我们都曾扮演过一样的角色,比如人家的孩子,比如人家的父母。
那是一种怎样微妙的变化,似乎有些东西像注定般轮回,某个场景排山倒海地从记忆深处浮现,只是我们的角色悄然发生了转变。
从文字的描述上,龙应台的母亲曾经是一个爱美、非常活泼开朗的女人,即便到了年老的时候也是如此,然而岁月还是没有任何的优待,她像无数老人一样逐渐忘记了很多事情,丢掉了很多过去,包括女儿。
安德烈的那些心理,龙应台有过,她的父亲也有过,你有过,你父母有过,你将来的孩子也会有。人生是连续的,变化是逐渐的,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张士豪变成了体育老师,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孟克柔变成了她妈妈,我们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变化。
“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大小姐吧。”总有一天,我们会变成别人的爸爸妈妈,我们会变成别人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那时的我们会是怎样的呢?
这本书读起来很舒服,印得挺漂亮的,看的时候是不是放下,陷入回忆与思考。其实,没有一个内容或者观点是全新的,但这丝毫无损它的价值。除了那仅有的思想家或者哲学家,大多数的你我都在经历差不多的生活思考差不多的东西,然而有些东西我们却不法如此清晰地表述出来,我们任由它在脑海里浮现消失,然后忘记我们曾想过什么。
所以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一颗悲悯生活的心,只有热爱,才能体会。但更重要的,我看到龙应台女士的视野和文笔。文笔不是一种可以轻易模仿的东西,它建筑在你的视野和你对生活汲取的养分上,这是一种平淡但充满魅力的美丽。
书中的很多想法内容很多的你我都能书写出来,但是那样的角度和叙述方式却是我们不可及的。过去的一个多月,当我被忙碌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无暇看我喜欢的书时,我很明显地发现自己的厌恶,我厌恶自己写出东西的不凝练和索然无味,我厌恶自己困于生活却在离生活越来越远。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城市与城市的关系,历史与当下的关系,这本书思考的东西很多也很散。
孟买的铁轨、金门的地雷、老挝的孩子。如果说这个世界太大,我们无力去全心疼爱,那么在这么的一霎那,当我们想起那些,那尸体上的干净雪白的布,那随时都可能爆开的炸弹,那站在沙上石上凝望的大眼睛,我们是否会有那样地一丝颤抖。
“你能想象比‘被物质撑得过饱后的漠然’更贫乏的存在状态吗?”我只知道,“全球有两万六千人因为误触地雷而死亡,大地里还有一亿一千万枚地雷等着被‘误触’。”领袖们多么伟大也好,歌颂民主强大也好,我只希望,大地上的人们能如本书里《幸福》所描绘的那样。当人们内心安定生活过得去,何必去在意所谓的主权所谓的侵占,世界本就一家,谁都没有权利剥夺他人的幸福去成全你所谓的梦想。
这片绿浓得化不开,诚愿大家一切都好,一起解开这个世界的绑起的结。
目送读书笔记6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开始厌倦父母的关心,生活独立,做事果断,似乎,生活中需要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独自思考问题,却总是被一杯热牛奶一句问候打扰;我们喜欢自己做出决定,却总被零零碎碎的建议所干扰;我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却总被没完没了的唠叨所牵绊。那个愿意陪我们哭陪我们笑鼓励我们进步陪伴我们成长的人竟渐渐显得多余。但当我们阅历丰富,逐渐成熟,蓦然回首,才会理解当年父母的心情,却也发现,时光匆匆,早已弥补不了当年的遗憾与创伤。所以,即便现在不在父母身边,即便我们可以处理好大部分问题,即便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展翅高飞,可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最牵挂我们的一定是父母,所以我们无论身在何处,有时间还是要大个电话送去问候,报个平安,也许就是那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让父母开心一整天,让他们不用再牵肠挂肚,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自己孩子的情况。
这篇文章与《雨儿》相比,我更能体会作者与儿子之间微妙的感情变化。因为年满18的我,刚好也处在这样一个渴望独立的时间段。离开家乡,不在父母身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想尝试一切新鲜事物,想挑战各种难题。于是,父母的意见变得不再重要,父母的叮嘱变成了絮叨,父母的关心显得多余,父母的一切与我似乎关联越来越少。可是,当我渐渐长大,父母渐渐变老,有一天突然发现,他们的两鬓染上白霜,眼角布满皱纹,反应变慢,听力下降。他们的世界越来越简单,简单到只能装下孩子一人。那时候,又是否会后悔当初态度恶劣,冷眼相待。
目送读书笔记7
读了龙应台的这篇“目送”,心里有一阵酸楚。虽然文章在述说着自己的故事,但我却觉得里面写的那儿子就是我的影子。从小到大,从上学到上班,从欲走还留到不再回首,诸不知每一次的启程,都有一对关切的眼神在背后凝视着。是因为越来越独立了,还是越来越忙碌了,甚至有时连再见都没说就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景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著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在书的前半部分看到这句的时候,对于“目送”这个词,对于此间深意,原来并没有完全了解透彻。原来,人生就是一场目送的过程。少时,是父母看你渐渐长大,羽翼渐丰,目送着你的背影,无论从距离上还是心理上,都离他们越来越远。等到自己有了家,有了孩子,等到自己也慢慢年岁渐老,父母一天天皱纹和白发增多,牙齿慢慢掉完,听力和视力变坏,脊背慢慢佝偻起来,力气越来越小,却越来越小心翼翼地渴望你的细心注视的时候,你才会发现,“目送”的角色换了过来。你在他们生命的后期,看着他们慢慢与周围的人变得陌生,慢慢不敢再走入人群,甚至慢慢遗忘了你的样子却还记得你少时的名字;你看着他们一天天变得衰弱,连站也站不稳,手不再灵活,什么都拿不起来,回到需要照顾的婴儿时的状态。再想想他们操劳一生,如今变成这个样子,你会是怎样的心酸?
你会开始在打电话的时候,想竭力地听清楚从他们嘴里喃喃而出的不甚流利、不甚清晰的话语;你会想看到他们喊你的名字,对着你笑;你会希望他们在长久呆坐、不发一语的时候,跟你说一句完整的话;你会想看到他们直直地站在阳光下,如以前那般大声念着曾经最喜欢的那首诗??可是,你明知道,他们一天天衰弱下去,就像将要燃尽的蜡烛,只剩最后的一簇小火苗在风里飘忽,而你却无能为力,只能看着它在你面前慢慢熄灭,看着那最后一抹青烟就这么消散在空气里,再也触摸不到??
蜡烛燃尽了,仿佛你这大半生心理上的依靠就不见了。那盏烛光,清晰地留在心里,让你有勇气,继续自己的旅程。袖说,不要感悟这样深吧,看得人难受。是的,当我看完这书的时候,也是那样揪心得难受。可是,我们不也一样要看着他们变老么?那么,就在还能够的时候,多给他们一些注视吧。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也得要有勇气象他们一样,看着自己慢慢变老。
鸡痤,咋样,老郭真??
目送读书笔记8
目送,以目光相送。“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是龙应台在送别自己儿子之后留下的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似乎在亲情里,父母永远都在扮演着默默付出的角色,只有父母在感叹时间的易逝,害怕子女的离去。而子女,只会留下一个背影,好像是在告诉父母,不用送。可是,怎么会不送呢,人生几十载,为人父母最遗憾的事情不就是不能陪自己的子女走到最后吗?时间匆匆,自己永远都是要先走的那位,所以只能拼命的追逐着子女的背影。
龙应台在这本散文集里,写了许多她的心情故事,但是,在每一篇里似乎都有些对时光流逝的不舍。每当龙应台写到自己母亲的时候,我会感到十分唏嘘,时间真是个爱抓弄人的东西。
龙的母亲是个爱美的女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是打扮得体而且十分要强的女人。但是到了老年,时间将她的记忆都抹去了,她变得需要人照顾,变得邋遢,变得谁都认不清了,只是会一直嚷着要回家的老太太。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迟暮的人都是这样的,但是当人老了的时候,总会忘记一些事情,总是会看到那些与自己同辈的人走了,总是会看着年轻一辈而想起当年自己是如何如何。可是,却回不去了。
属于自己的那个年代早已走远,在这个年代里,自己好像就是个旁观者,无所谓自己的健康,也无所谓自己的想法,什么都想着,自己老了,也该为自己的子孙着想了,于是,整天整天的想着为子孙祝福,而没有想到子孙最担心的还是自己。人老了,太多情感好似都可以忽略,但是唯独自己为子女的那份情,不会随时间消逝。感叹时间,是否也要赞美,亲情的伟大,又或者说是父母的伟大呢?
书中的一篇写龙母亲的,最令我感慨——《回家》。为了母亲,子女们陪母亲会她的家乡看看,可是母亲却总嚷着要回家,可是这里就是他们最初的家啊,母亲却忘了。“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的看过去。半响,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这是母亲在回到家乡时的一个场景,也许母亲想起了一些过往,不知是悲伤还是空洞。我想,应该是空洞多一些吧,想起了自己的一些往事,可是却不知如何面对,都把这些事忘记了那么久了,久到似乎并不是自己的回忆,所以眼里只有空洞,不知是该悲伤时间的伤害,还是该高兴自己想起了以前的事情。
空洞的,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女儿,也许想询问更多,却不知如何开口,不知为什么原因,也不知在那个自己辉煌的年代里,女儿是否也陪她一起走过。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在深夜的火车上又再一次的说要回家,可是这一次做儿女的都知道,母亲想回的家,不是一个明确地址,也不是一个邮差可以找到的地方,而是一段时间,母亲想回到那段时间里,在那里,母亲还是个貌美的女孩,也许还在羞答答的想着自己的梦中情人;也许是在某个新年,母亲还在为团圆饭而忙东忙西,而外面,自己的子女还是想豆丁那么大,吵着嚷着要发鞭炮,要吃饺子。“妈妈是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目送读书笔记9
《目送》这部作品出自龙应台的笔下,是她“至今未毕业的学习”中作业的一本。
谁说女作家的笔下一定是优柔寡断,柔情似水?龙应台女士是个特别好的反例,虽然她也有柔情的地方,可她批判起来却毫不留情。比如我最喜欢的其中一篇——《狼来了》。这里面数落了鸽子。其实它们是长了翅膀的老鼠,给人们带来了各种疾病,却只因为《圣经》中的一段话,使本应令人讨厌的“老鼠”成了天神般的幸运儿。它的肥胖被视为可爱,它的呆笨被视为和平,而它的粗俗,恶心,却有许多人视而不见。甚至当有人说要消灭鸽子时,那些“爱好和平”的人还会驱逐他。这一篇中,龙应台对鸽子的讨厌,对那些盲目相信童话而大量杀灭狼群,还自称爱好和平的人的批评也绝对是毫不留情的。
我不仅欣赏龙应台批判时的果断和勇敢,还佩服她对自己父母的在意,照顾和尽力的孝心。
在这本书中,有八篇文章写了母亲,十一篇文章关于父亲,都十分感人。作者的母亲在年轻的时候特别爱美,有一大堆的首饰,她一直很珍惜。当她老了,自己化不了妆了,没事儿,女儿帮她化,还帮她染指甲,母女之间的亲情令人动容。作者的父亲一直为改善家庭条件而忙碌。为了给家里省钱,一个小货车他一开几十年。直到出了车祸,才把钥匙交给女儿。他后来生病了,很重,很重的病,变得不能走路,不能说话,唯一一次发出声音还是因为女儿要离开去上班。这使作者感到很伤心,整个家也因此变得沉默。
作者龙应台一生的后半段,父亲逝世,母亲老年痴呆,儿子不再亲近,整个世界好似离她远去。作为孩子的责任,作为母亲的责任,作为一个作家的责任,她肩上的担子一定很重吧,正因为这样,她才能写出一篇篇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对家人朋友的留恋与心疼,对儿子亲近的渴望的散文吧。
《目送》就是这样一本关于生命、岁月、亲情、人性的书。郑重推荐大家都来读一读吧!
目送读书笔记10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到中年,当你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你的心会不会剧烈的颤动一下?
这是作家龙应台《目送》中扉页上的一段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步入中年,拥有年轻时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资本,但是平静下来才发现父亲已经远去、母亲也在慢慢的老去、儿子们挣脱自己的保护要远行、朋友们在曲终之际渐渐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拥有一切的“我”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环顾四周,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默默“目送”。有没有在这里找到你的影子,这里的“我”又是多少个我们的写照?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女士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他们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
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回老家,每次走时,我昂头在前面大步流星,偶尔回首,总看见奶奶撩着围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着眼睛。那时很不以为然,又不是再也不见,干嘛就像最后一次般伤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后一次。你不管怎样离开,都不再会有人为你留恋,为你挂牵,为你等待。就算有千万次的回头,会有谁人在一直目送着我的离开,哪怕转了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目送读书笔记11
当我又从《滕王阁序》中读到我所熟悉的“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我就想起了曾令我感慨颇深的龙应台的《目送》及其中那篇我极其喜爱的《关山难越》。
说来惭愧,这样一本充满文学色彩和哲学思考的书,我第一次见到却是在应试(一次学校的阅读测试)之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个句子就曾被《关山难越》所应用。那是20xx年中考海淀一模语文记叙文的一道题目,问文中引用的这句话表明了什么。对大多数已彻底进入应试的海洋中的同学,这或许意味着不易得到的4分,但在我看来,这句话真的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所以在做这篇阅读时,我很少有地用感性战胜了理性,抛去了那些所谓的做题技巧,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对文章的感受抄在了试卷上。
走过应试的一年,买来那本书皮绿得耀眼的《目送》,我急不可耐地翻到了这篇又曾读了不下五遍的《关山难越》。即使我至今不喜欢《陈情表》,但我依然对文中父亲常叹到的那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可怜可悯啊,真是可怜可悯啊”感到凄凉和无奈。想来,每个人都在青年时无法理解自己的父母,直到理解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才发现这种机会已不多得。
《目送》这本书包含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表面上看,这本书写的是作者身边的故事,但这其中包含了对人间生死离别的思考、对大陆与台湾分离多年的无奈、对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的反思。读完这本书后,我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看待一些事。好比书中有过一段话,我们拼命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人教我们: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包扎;你疼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表情去面对别人。的确,我们一直弘扬成功学,但为何没有失败学?在追求成功失败时,我们该如何面对?所以,现在想来,在密集得让人透不过气的考试中,一两次不及格或许也是必修课,考试失利不只意味着对下一次的经验和知识点的积累,更意味着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面对失败的机会。
正是如此,这本书是一本能令人跳脱出匆忙到令人窒息的社会,来真正审视人生的书。
目送读书笔记12
龙应台,之前没有读过她的文字,但是在我的印象中,不知为什么是一个有些激进的女子,也许是因为一些道听途说。后来知道了她的《人生三书》,讲育儿与人生,《目送》是其中第三本。掩卷之后,竟然深为触动。
这一本,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的,是朱自清的《背影》。人生,归根结底,是一场一个人的旅行。这种生而为人的孤独感,会以各种形式袭来,或和缓,或暴烈。有太多的时刻,我们要目睹太多的人离开,有形式上的,实质上的,或短暂,或长久,或永远。儿女的长大成人,朋友的日久疏离,亲人的疾病缠身,以及尘世最终极的告别—死亡。对这种孤独感,认知应该是第一步,之后就是面对,最终希望可以达到平衡与超越。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仿佛昨天还抱在怀里,嬉戏玩耍的几岁小儿,转眼就成了个头比父母还高的“大人”,从对父母无尽的依赖,到追求精神和人格上的完全独立,是每个身为父母之人的必经之旅。这过程中,做父母的,会有多少的不适应,又会有多少的不舍。
“而愚钝如我会开始求索生死大问是因为父亲的死亡,像海上突来闪电把夜空劈成两半,天空为之一破,让你看见了这一生从未见过的最深邃的裂缝、最神秘的破碎、最难解的灭绝。”痛彻心扉,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大悲的深渊,如何安渡?“我们只好相信: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爱如莲心之灯,是我们心中永远不灭的光,而我一直相信,至亲至爱之人,永远不会真的离开。而生命之旅中的爱与陪伴,希望是那一条可以载我们抵达彼岸的船。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心学,讲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以心为本,心物合一。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虽然漫漫无边:“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而湖心亭得遇“痴似相公者”,又何尝不是人生之幸事?正是因为深知人世之孤独为本,才会更加珍重偶遇的知己。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
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不)相信》是很爱的一篇,简而言之,就是“真正的理想主义是在看清真相的残酷之后依然对世界充满希望”。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是月明楼。”李后主的这阙“望江南”,意境竟然与这本书非常相似:孤独沉寂,却又圆阔清朗。而这种孤独,竟是如此美丽。
目送读书笔记13
《目送》这本书的内容挺吸引人的眼球,大部分人都可以看到片面的意思。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形容有一部分的内容,似懂非懂。时光在我们不知不觉当中过的很快,不知不觉我们的父母都开始变老了。我们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单纯的孩子了,也在慢慢的不断的承受着压力。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生离死别,这个过程固然很痛苦。但是也是我们无法决定的。
也许就像他说的那样吧: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看这本书,有很多感受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就是心里莫名的又觉得好像学到了一些什么东西明白了一些道理,或者说是人之常情。在这似懂非懂的感觉下,我还是有所收获的。
一个国家有大笔的经费用于战争,而领袖们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打着的旗号是“国家统一,让人民回到自己的国土上面”。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一场战争会带来多么大的影响,会让多少家庭妻离子散,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不便。你想收复领土的原因是为了让同胞回归祖国,如果我们双方友好合作,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他们一样可以随时回家。那么领土是不是需要收复还有那么重要吗?
国家为什么要富强,那是因为国家只有富强了别人才不会欺负我们,我们的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那么人民幸福了,其他的还重要吗?
历史上总是一笔概括人们所承受的苦难,将作为一名军人应该做的事情无限的夸大。将战争的胜利反复的渲染,将国家以及人民的耻辱一笔概括。
难道我们没有权利去了解真实的历史和历史发生的经过吗?也许只有我们在了解经过的同时会更加的感恩国家给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呢?
越向后看就越觉得有很多方面,国家、亲人、朋友等,我们会因为生活无法陪伴父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兄弟姐妹们都有了各自的生活,会不断的结交新的朋友。
随着时间我们会慢慢的改变,我们无法想一些人解释我们的处境和生活,我们也无法理解他们的处境和生活。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生活的这样安逸,而他们却无法得到基本都生活。突然间有了想去支教的念头,我没有高薪可以去捐献,在还依靠父母的年纪我也无法做更多。
也许这些都是我的借口如果愿意你可以很节约将这些钱拿去捐赠但是你没有,我因为有牵挂所以做什么事情都很束缚。
我有太多想做的,因为生活、因为我不能自私放下父母不敢去过自己的人生。毕竟我们的父母是很传统的,我还有点害怕的,他们无法理解我们的想法。有的时候很想问他们是我的幸福重要还是你们所谓的安逸重要,为什么我就应该承担这一切。
目送读书笔记14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小时候你牵我在你身边,送我去上学,短短的路程,我们走啊走啊,从幼儿园走到小学。后来只盼着下雨的日子看着你给我送伞来。
长大了啊,你看着我搭着车去上初中,高中,后来,你看着我提着行李坐着动车去了另一个城市。再后来,我们煲着电话粥,想着重聚的日子。
后来的事
你看我越变越坚强,你很欣慰;我看你越来越老去,我却无能为力
后来的事
你就像书里说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现在,我只是在想,只是在祈祷,只是在等待。我在想,我怎么样对你更好,我在祈祷,给我更多时间,我在等待…
那时候啊,我陪着你们一起走。
目送读书笔记15
一本好书,每看一次,都有新的体悟。——题记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十三年前的谷雨这天,我来到了这个温馨的家庭,妈妈成了我温暖的港湾,“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妈妈凭着那份对生命的热爱,为我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图画,鼓励我扬起生命的风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小时候,母爱是舒适的肩头。“妈妈,我想睡觉!”我稚嫩的声音在车厢内响起。每次出去旅游,我都会说这句话,妈妈就会让我靠在她的肩头,熟睡。每次都在朦胧之中,感到身上多了一件衣服。睡着了,我原本故意放松的头就渐渐变重了,那时的我不知道妈妈有多难受,只管安心地睡觉,有时车子很颠簸,我还很埋怨,她只好努力保持镇定。长大些,母爱是甘甜的水果。现在,母爱是鼓励的眼神。“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人们都说:“母爱是无私的,父爱是无言的。”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深深体会到母爱的同时,却忽略了无言的父爱。爸爸是一名中学教师,记忆中,他总是一副严肃的神情。小时候,我很调皮捣蛋,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不拘小节,学习上这样,做人也一样。有一件事让我难忘。一年级时,老师刚刚教我们握笔写字,我没有好好学,字写得歪七扭八,还出奇得大。在被批评过后还不悔改的情况下,老师打电话跟爸爸说了我的情况。回到家后,他拎起我就狠狠地揍了一顿,我嚎啕大哭。事后,妈妈跟我说,爸爸打你,你觉得委屈,那难道爸爸不爱你吗?他为什么要打你,还不是为你好,让你把字写漂亮!妈妈那时的话,一下子把我唤醒了,对爸爸的怨恨也烟消云散,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无言的父爱。直到现在,不知过了多少个日夜,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同一句话:“注意握笔姿势!”
爱心满怀,静等花开……
“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时间是一直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这些都是儿时的事,现在,我已14岁,父母的爱只有当岁月走过,你才能渐渐明白其中的寓意, 品出那淡淡的清香。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而我,只管一心离开,可曾回头张望过?
《目送》读书笔记
《目送》读书笔记1
用流行语来讲,我这两周读了两本很“丧”的书。近现代作家中,有几位著名的“丧”文学作家,按照我接触的顺序,分别是加缪(《局外人》)、卡夫卡(《变形计》)、龙应台(《目送》)和太宰治(《人间失格》)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说:“幸福的作家都是相似的,丧的作家各有各的丧”。下面分别论述一下。
先说名气最大的卡夫卡。
读卡夫卡是在研究生时期。读德国现代文学,卡夫卡是所有学生都绕不过去的那个Icon。虽然我并不喜欢卡夫卡笔下那种灰蒙蒙死气沉沉的氛围,但为了完成一篇有关“卡夫卡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与透视性画法的对比与辨析”论文的作业要求,我不得不把卡夫卡的所有长篇小说和大部分短篇都读了一遍。卡夫卡的丧是所谓Vater-Sohn-Konflikt(父子对抗冲突),歌德也有这毛病。但卡夫卡的父子对抗冲突登峰造极。卡夫卡终生期待他爸快嗝屁,或者自己快嗝屁(用以报复他爸爸)。记得卡夫卡有篇文章写主人公被主人公他爸骂了,于是主人公像脱缰的野狗一样冲出房间,跳下河,嗝屁了。卡夫卡兴奋地写道,他在写作主人公跳河那段文字的时候,内心充满了“Fuxxing到高潮”一般的快感。嗯,怪怪的味道,对吧?想一想这种变态倾向,是不是很丧!写卡夫卡论文的整整一个月,我的心情都被卡先生的笔触所压制,异常扭曲憋闷。后来把论文上交后的那天下午,我习惯性的又拿起卡夫卡的《城堡》读了几章,心绪毫不例外的被卡夫卡牵着走,越读,心里越压抑,就感觉天花板上面凝成一团黑雾,湿答答沉甸甸,实体化一般慢慢向我压下来。在马上要被这种黑暗情绪压制住的时刻,突然有个瞬间我意识到老子的论文作业已经交上去了,于是心跳骤然加快,忍不住大叫一声,跳起来,把那一册书狠狠的摔到书柜最上方的一个旮旯里。只听那册书发出一声卡夫卡一般哀怨又悲丧的钝响,然后封皮蹩脚的支楞开来,书页散成一摊,像坨烂泥糊在角落里。虽然那个论文后来得分还不错,但我发誓再也不读卡夫卡,再也不受他荒诞之丧的戕害了。
那摊书后来搬家时候让我送给了垃圾桶。德国讲究垃圾分类处理,那摊书我专门挑了不可回收的垃圾桶扔掉。
然后是加缪。读加缪是高二暑假时候突发奇想研究存在主义哲学&文学,于是买了萨特、加缪和一堆法国哲学书去读。我现在回忆高二暑假就是一个大写的心疼,读什么哲学不好非要读法国哲学?就法国他有哲学么?法国人搞搞时装就可以了,哲学还是让给德国人好吗?但总之当时真的读了大量的高喊着“他人是地狱”的法国存在主义的作品呐(现在想想那些作品对十六岁的我来讲都是垃圾、勒色),比如加缪这本著名的《局外人》。《局外人》第一句话是很有名的:“我的妈妈今天去世了,也许是昨天,我记不清了”,我觉得很恶心。他妈死了。他都不记得那天死的,也丝毫不感到悲伤。过了几章,他和情人也闹掰了。因为他就是不肯开口说爱字。爱不爱有什么所谓呢?他和情人讲。于是情人跟别人跑了。再过了几章,他开枪打死了一个人。为什么呢?他说那人跟我无冤无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死丫的,大概是因为那天阳光太刺眼。于是他被判了死刑。然后丫说,啊,我的生活很幸福!我只能说当加缪小说的主人公也是真有够丧的,妈死了,老婆跑了,自己要被毙了,还没事儿人一样抽着个烟,唱着杨坤的“无所谓”。那我作为读者,也是个局外人。我只能一脚把你有多远踢多远,食屎去吔!大家都说加缪是倦眼旁观这熙熙攘攘人世间的那种丧,佛系青年的丧。但总归是我不喜欢的丧。好在我读加缪的时候才十六岁,少年时候蓬勃的生命里让我对这种丧完全免疫,而且这辈子再也没正眼儿瞧过法国存在主义。真不行。那么弱,还那么丧。呃,一股臭味儿。
与卡夫卡对抗父权的丧、与加缪对抗社会的丧不同,龙应台是台湾流行的小国寡民的小确丧。
她把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聚合分离生老病死都写得很消极,立意不高,有点儿像初中生的无病呻吟,只是文笔更凝练老到一些。
借用知乎上Leslie鹿游野的话说:“《目送》令人失望地没有摆脱无谓的喟叹、无病的呻吟、隔靴的搔痒、无端的煽情。生活就是生活,柴米油盐、酸甜苦辣,平淡、寻常。不必每个场景都要灌入深沉情感,每件小事都要赋予宏大意义,不必每个细节都上升到“花枝春满、悲欣交集”的境界。 ”
我原本是把这本书放在床头,当作每晚睡前故事看的。结果看了几个晚上,发现越看越睡不着,一会儿父亲生个病要感慨下人生苦啊,一会儿母亲记性减退要表达下人生悲啊,一会儿儿子独立了长大了要抒发下人生怅惘若失啊,读的我胸闷……胸闷到睡不着……人生本就如此啊,这就是每个人活着就要去面对的各种生老病死啊,都要像龙女士这么仔仔细细的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去哀悼去感慨的话,很快就会抑郁了。人活着要开心,自己开心,也要让周围的人开心。毕竟不开心的事情已经那么多了,对不?
周日正午,艳阳高照蝉鸣声声的时候,我窝在空调房,捧着西瓜边吃边把这本读完了。吃西瓜的时候心情都特别好,很快把这本书读完了。
合上书,打个饱嗝,我回忆此书内容,竟然除了那句著名的“不必追”以外,想不出她写的其他好文字,因为这本书有些浅薄,不能给我的大脑留下深刻的痕迹。
上面三个丧派作家,我都不喜欢。唯独太宰治,我是理解的。《人间失格》,我读的很仔细,一句一句的,慢慢品味。不过太宰治要下次写。未完待续ing。
《目送》读书笔记2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小时候你牵我在你身边,送我去上学,短短的路程,我们走啊走啊,从幼儿园走到小学。后来只盼着下雨的日子看着你给我送伞来。
长大了啊,你看着我搭着车去上初中,高中,后来,你看着我提着行李坐着动车去了另一个城市。再后来,我们煲着电话粥,想着重聚的日子。
后来的事
你看我越变越坚强,你很欣慰;我看你越来越老去,我却无能为力
后来的事
你就像书里说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现在,我只是在想,只是在祈祷,只是在等待。我在想,我怎么样对你更好,我在祈祷,给我更多时间,我在等待…
那时候啊,我陪着你们一起走。
《目送》读书笔记3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读龙应台的《目送》,文笔华美又犀利,深邃而感伤,用一字一句打理起难以装裱的往昔,回首处皆成难以忘怀的风景——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目送》里的七十三篇散文,字字珠玑,从父亲的猝然长逝、母亲的失智衰老到儿子的疏离淡漠、朋友的关怀牵挂,再到兄弟的相依扶持,从孤独和脆弱到失败和放手,从缠绵悱恻到绝然虚无,龙应台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作者视角所及之处,有万商云集的生动,有贫弱者举步维艰的酸涩。古老暗深的巷子,漂泊驼背的少年,耄耋修鞋的老人,作为下层市民生活的一个微小切面,片段式的画面一帧帧构成老城街头巨幅的生活布景,权力地位的差距横亘成不可逾越的鸿沟,硬生生地把他们拽向了社会的底层,难以翻身,不见天日。
我看到生活在作者的笔下飘摇着美丽,平民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活得丰盛而庄重。我们总要直面命运的残忍,独对生活的萧索,被这个世界打磨得光明磊落。
作者用散文的方式,沉淀着生命的悲欢离合。她娓娓道来,温情的语言,慈悲的笔调,母亲形销骨瘦的轮廓,惶惑不安的神情,每一笔都极尽刻画,细致描摹,伴随着每一次哄劝宠溺的口吻,直抵心脏,发人深省。纵然岁月让他们活成了鸡皮鹤发的样子,至少还有雪泥鸿爪的印迹供他们在人生迟暮时咀嚼回味。
读龙应台的文字,温柔低回的笔触,字里行间饱蘸了怜悯与深切,是对今时画面的描摹,也是对往昔岁月的喟叹,那么懊悔,那么伤感,让读的人满心不忍,仿佛要落下来泪来。记忆里闪闪发光的零碎片段,父亲威严昂扬的面容,宽厚温暖的掌心,母亲熟悉柔软的怀抱,有意无意的碎语,最终都化作一抹翩若惊鸿的怅然。
《目送》里包含着鲜少的第二人称视角,亲切自然得仿佛要感同身受,无法忽视每一次凝视、每一个神情背后凛冽的怆然。从怀念母亲的年轻、陪父亲参加同学会开始,空气里尽是记忆发酵的味道,急促而浓烈,细细密密地从遥远的年代赶赴这一场生死之约,生怕错过与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面。
春蒸秋尝的平凡岁月,该如何去目送这场静默盛大的别离;晴耕雨读的单薄时光,要如何承载起黄泉碧落天人永隔的苍凉。
呆滞的凝视,炽热的目光,垂死的回望,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都要遍数经历。极力地想要拖拽着时间疾行向前的脚步,想要留住和他们有关的一切,无论是精致深沉的,还是琐碎冗杂的,挂不断的电话,说不尽的絮语,希望生命的剧幕不要落下,曲终人散的那一天永远都不要到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生命越往后,想要责怪的人就越少,因为明白生活的不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我们终将读懂别人不经意流露的风霜,也会对自己的颠沛流离心疼辗转。
与君百岁,终须一别。
每每想到这八个字,我们怎么能不温柔。作者丰盈饱满的情感,变换独特的视角,使我们怀着悲悯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一个背影,一次回首,都有了温度,所有的情绪都变得柔软起来,所有的不顺遂都能够莞尔一笑,嫣然无方。此后,千山暮雪,长亭短亭,当不吝惜温柔悲悯,永远天真赤诚。
我们总是喜欢极尽渲染描绘一个时代的蓬勃野心,却忽视它带给我们的悲悯与爱,平凡生命的呼啸与坚持。面对遗憾和不舍,我们只能一直往前走,不辜负,不回头。也相信岁月会风平悲怆和苍凉,每身孤独都拥抱共鸣。抑或疏远寡淡,抑或各自为安,世界不曾宽容,愿所有的遗憾都能释怀,所有的希冀都能抵达。
岁月恩慈,余梦可温。翻过《目送》的最后一页,窗外,花枝春满,惊鸿照影。
《目送》读书笔记4
很早之前便想看龙应台的《目送》了,它放在我的书架中也已有一段时间,但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不能执行。如今放假在家,终于得空来好好品味这本生死笔记。
是的,这是一本,生死笔记。
翻阅目录,这本书写有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极具亲情,感人至深。
龙应台素以文笔犀利著称,刀光剑影,寒气逼人。但这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难以言尽的时候。看书时可以感受到她的言不尽,很多东西很多感受她深刻的体会到了,但她说不尽,真的,不好说。
《目送》一共有七十四篇散文,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这本书需要细细品味,因为其中真的有太多共鸣处,看的时候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似乎作者把我们心中所思所悟都写了出来。这里就选几篇自己最有感触的来谈谈吧。
一、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这篇文里,作者选了两个背景来做对比。一个是五万人拥挤的露天剧场,那里举行着一场晚会,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个是住着前行者沈君山的加护病房,那里空空荡荡,只有各种维持病人生命特征的机器在嘀嘀作响,寂寞冷清。讽刺么,不是的。这样的对比只会教看的人心中涌起一阵酸楚。似是怕读者可怜这位“才子”,作者在最后还为他作了解释,也像在安慰我们“他心里也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舞台下的人看舞台上的人,觉得他们光鲜亮丽,风光无限,心有羡慕,或许会想着“如果我们是他们该有多好啊,名声、地位、财富、权利。”然而下面的人永远只看得到上面的人的表面,他们看不到他们真正的人生。明星们的憔悴苦累没有人可懂,除了他们自己。有些路身边的人可以陪着一路前行,但有些路,真的只能一个人走。
小时候很天真,交到朋友总会开心地说,我们要一辈子在一起噢。那时的心情是那么美丽。是啊,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在一起一辈子。直到长大了才发现,再亲密的朋友也有离开的时候,就连最亲密的家人都不一定能时时在身边,更何况朋友呢。中学时的女孩子不管做什么总会成群活动,最少都要两个人。吃饭、学习、逛街,甚至上厕所都要一起。于是我们习惯了身边总有人陪着。到了大学,一切都不一样了。因为老师或是活动不同,大家经常是一个人活动,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课室,一个人回宿舍。那时候才知道,原来没有谁可以陪在自己身边一辈子,身边的人在变换着,这些走了,那些又来了。他们终将成为生命中的过客。所以我们要学会坚强,学会独自一人面对一切,因为我们要时刻准备着,面对那些只能一个人走的路。
二、 目送、家
这本书流传最广的是《目送》,其中有一段话被引用得最多: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
一个人在成立一个家庭后就会有两种身份,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于是他站在人生这条路的中间,目送着父母的老去,目送着孩子的离去。目送着生命的逝去。
当我们对这个世界懵懵懂懂时,父母拉着我们的手教会我们基本的生活,教会我们爱与责任,他们是我们人生的启蒙师。不管我们多么任性,甚至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些幼稚的话语,他们也不会弃我们于不顾,仍旧会耐着性子教导我们,因此我觉得,世界上有着最宽广的胸怀的人是父母。而当我们在外面犯错了,受挫了,被伤得体无完肤时,也总有他们陪在身边,为我们遮风挡雨。就算他们挡不了那些艰难险阻,但他们守护了我们的心,让我们的世界充盈了温暖。
然而岁月是无情的。这样护我们周全的人,终究是要老去的。会有那么一天,他们慢慢地走不动了,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他们变得极其脆弱,一场小小的感冒都能把他们折腾得够呛。那时候的他们再也不能保护我们,而该轮到我们保护他们了。就这样,曾经与你密不可分,不管什么时候都陪伴你的人,他们渐行渐远,作为子女的我们只能望着他们的背影,想追却也追不上,直到最后一次的目送。
书里有篇文题为《十七岁》。这篇文记录了作者和儿子华飞的一次相会。自己的十七岁和孩子的十七岁重叠,勾起无限感慨。当自己尚为孩子时,对于父母的一些关爱会表现出不耐烦和抵抗。那时候的我们终究太年轻,不懂父母的苦心。而当自己也为人父母,再做着和当初的父母一样的事情时,面对孩子类似的举动,那一瞬间,自己恍神了。我想,那种感觉一定很微妙。彼时的自己就站在面前,当时没能体会到的心情一瞬间涌入心房。才知,原来,是这样的。
孩子渐渐长大,欲脱离父母的保护;而自己渐渐老去,在他们眼中自己反倒变成了孩子。他们不能体会我们的心情,他们不知道,人越老越容易感怀以前,年轻的他们还只顾着向前跑,并用他们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我想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不胜唏嘘。
读到一半,突然看到作者被一个问题问倒:家,是什么?
作者给了自己三个回答:作为被人呵护的子女时,家是父母在的地方;和人做终身伴侣时,家是两个人在的地方;有了儿女时,家是儿女在的地方。但,还有三个“可是”:可是第一个家,人会一个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第二个家没多久有些会散掉,两个人可以因为渴望安定而走入一个家,也可以因为渴望自由而离开一个家;没散掉的有些会很快就拥有子女,这是第三个家。作者没有说第三个家会怎样,但我知道,第三个家也会和第一个家一样,人一个个走掉,如此循环往复。
这是个难解的题,于是我也开始思考。
对我而言,家就是家人在的地方。这个世界很大,大到可以容纳60多亿人;这个世界很小,小到只有一块地方是我的容身之所。不管我去到哪里,有着怎样光荣或凄惨的经历,终究还是会回到那一小块地方。似乎有着一条线绑着我,线的那头是父母,不管我走了多远,只要他们轻轻一拉,我就回来了。我心甘情愿地回来了,因为我知道,那里有着我的整个世界。
三、 牵挂,共老
我一直觉得,有人可以牵挂,有人牵挂着自己,真是一件美妙的事。嗯,我喜欢“牵挂”这个词。
经历过朋友背叛的我,更懂得珍惜真正的朋友。人这一生,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会给与你帮助,而有些人就是来带给你伤害。于是你会懂得,原来不是只有好人,是会有那么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要伤害你。不过之后你会懂得,他们的到来还有另一种意义,那就是教会我们学会珍惜更好的。
知己从来就不求多,有就足够。只要能有那么一个人,不管你开心还是哭泣都会温柔地陪在身边;不管是凌晨还是忙碌,都可停下手中所有事来听自己的委屈难过;不管缘由如何,都会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携手并进;不管旁人如何评价自己,都能说出一句:我相信他。只要能有这样的一个人,能有他的牵挂,此生无憾矣。
高考后大家各奔东西,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但距离不曾被拉开。当北国开始寒风萧瑟,大雪纷纷,而南国仍一片夏凉时,也会记得给北国的朋友送去一声问候和挂念;当朋友得知自己心情不好抑郁难耐时,电话会及时响起,她在那边担忧地问句:“怎么了?”,仅这三个字便可让泪水决堤。
所以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就是和你们,我的朋友们,一起慢慢地老去。一起看这时光飞逝,看沧海桑田,看生命的年轮走过一圈又一圈。当我们已经头发花白,牙齿稀松时,还能手拉手在一起看夕阳回忆青涩往事。真的,我想,那一定很美好。
情之一字,说不尽道不完。
我一直相信,重情之人都有着一颗柔软细腻的心。他们体会着这世间种种情感,他们有着诸多感慨,然而其所说所写,都不过是那感情世界的冰山一角。
真的,不好说。
《目送》读书笔记5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迫于生活的压力每天匆匆忙忙,很少有意识静下心来读几本好书。很感谢西城区团委发起的青春西城读书会活动,让我有意识的每个月读几本书,然后和一起爱书的朋友分享,高谈阔论。
20xx年,新的一年,第一个月读的书是《目送》,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所写的人生三部曲第三部。
也只是读了《代序》部分,就喜欢上了这本书。
有的人喜欢一个人去旅行,有些人喜欢和朋友一起旅行。一个人旅游自由,率“步”而为,兴之所至,心向往之。如果和朋友一起旅行,不免要顾及朋友。
年少的时候总喜欢一个人徒步旅行,走走停停,看乡间的人情风貌,有时候也和坐在路边的老大爷聊上一整子,有时候遇到对自己有所感触的景色,也会驻足思索,有时候思索人活着为了什么?有时候思索自己平日里的所行所为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后来,当青年的时候,我往山的外面走,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我开始喜欢和朋友一起旅行。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有时候我会拉着朋友的衣襟的一角-衣角。只顾看风景,不必理会方向的问题,不必理会会不会走失。因为关系还不到爱情所以还没有牵手,因为怕把自己走丢了所以拉着朋友的衣角。就这样晃荡着去了很多地方。一直觉得和真心的朋友一起旅行是一种享受,我们可以不必有应酬的回话,只是听朋友说,然后进入思索状态,或者肆无忌惮的在朋友面前做一番长篇大论。
当青年再往后旅行,走的地方多了,和不同的朋友旅行,开始自己做向导,不在牵着衣角走了,而是牵着别人。觉得我们已经长大,虽不说做老大,但是旅行的时候要照顾队里的新朋友,毕竟爬山、探秘山谷,还是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来做领队。
走着走着,旅行也成了人生。
《目送》读书笔记6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到很多对爸爸,妈妈的那种细腻的情感交流,很能共鸣。尤其是在她爸爸病后,妈妈老后,那种对父母的依念与关爱。这在龙应台的作品里是比较少见的,完全不同于她以前的写作风格。
都说老人会返老还童,上了年纪的老人逐渐变得像孩子一样偏执,简单,丧失独立性,需要依靠,害怕孤单,害怕年轻时的创伤和阴影。每看到她和妈妈打电话,妈妈说“你是我的雨儿(就是女儿的意思)吗”。这边应着“是的,我是你的女儿。”“雨儿你在哪里,你怎么都不来看我,你什么时候来看我?”不停地问,不停地问。啊,我想起爸爸走后,妈妈是怎样地急切地等待着每一个周末,等待着我们回去吃饭,让她看看我们,让我们看看她。每次总要做大桌菜,囊括每个她爱的人的喜好。有时有事不能去,妈妈就好失望地在电话那端“哦,那你们忙吧。”。妈妈活着时都不曾好好留意妈妈的等待,现在想到泪流满面,现在想到肝肠寸断,现在想到一切都已成烟。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他们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
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回老家,每次走时,我昂头在前面大步流星,偶尔回首,总看见奶奶撩着围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着眼睛。那时很不以为然,又不是再也不见,干嘛就像最后一次般伤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后一次。你不管怎样离开,都不再会有人为你留恋,为你挂牵,为你等待。就算有千万次的回头,会有谁人在一直目送着我的离开,哪怕转了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
走在山路上,听到风声,看到叶飘零的样子,也会无由来地想起我再也没有可以肆意撒娇的怀抱,可以容纳我任性的海港,可以拒绝长大的空间,我就忍不住哭得很伤心。朋友看着我,“你哭得真难看。而且是相当难看!”
那又怎样?那又怎样呢,又怎样呢?
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然而就算我已经七老八十,就算我已经儿孙满堂,我也依旧是个孤单的孩子,在心灵的一隅,等待着目送的眼光,这样的我,才不会惧怕回头,这样的我,才敢一直往前。
我认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没有飞过去的勇气,我现在发现,不是它没有勇气,而是沧海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读书笔记7
在朋友家小聚,在其书房看到龙应台女士所著的《孩子你慢慢来》,为其所写的温情的亲情和坦率的词汇所感染,于是果断借阅,读后意犹未尽,发现这是她系列人生书作的第一册。于是四处寻找第二册、第三册,偶然在一个高铁站等车时在车站书店发现了龙应台女士所著之人生三书《目送》,于是欣喜之中果断买下。
这本书共有散文七十三篇,有人曾认为它就是二十一实际的《背影》,作者以独特的、深邃的视角对父母之情,兄弟朋友之爱,对儿子之念进行阐述和描写。在她的笔下,写到她的父亲用廉价的小货车送她第一次去大学任教时因羞于自己的小货车掉头而去的背景,愧于父亲瘫痪时因忙于工作而未能在医院伺奉父亲而留下父亲低垂的背影,以及对父亲的去世,她目送父亲的棺木在推入火葬场的背景;对于她的母亲的逐渐老去,甚至已经不太记得她的女儿的名字和容貌,作者陪着她母亲去阳明山旅游,第一次带她去坐了捷运快车,看着她母亲坐在凳子上拍照时时亮却迷离的眼睛,她看到了旁边另外一个老人的背影,母亲的形象变得更加娴静,更加清晰,也更加孤单,作者于是花了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她日益衰老的母亲;更是陷入母亲坐火车时记挂着“家”而嚷着“天黑我要回家”凄然声音的深思:母亲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对于孩子,作者如世间的万万母亲一样,目送着儿子的背影慢慢长大,目送着儿子的背影从蹒跚学步到步入学堂、从儿子刚入学堂时的怯怯眼神而不断回望到十六七岁时埋怨母亲管束太多而毅然离去留下不再回头的背影,到上了大学之后,甚至是连同坐一台车时儿子也是戴着耳机听着只有他一个人呢能听的音乐,留下他高高瘦瘦的背景在公交车开走前的公交站台。于是,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她的缘分今生今世就是在不断的目送他的背景渐行渐远。父母永远都是站立在小路的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对于幸福,她说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就是你早上看着她的背影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安安的回来了;幸福就是你还有时间等着头发白了、背已驼了、用放大镜艰辛读报的父母,他们还能走到街角买两副烧饼油条回家再叫你起床。所以,时间,总是无法停留,就如数不清沙漏里边的沙子还有多少粒,也听不见沙漏流沙的速度能否不在加快,但是唯一可以百分百确定的是,那沙漏不停的在漏、不停的在漏。
是的,生活的压力,压得我们有了逃避回家冠冕堂皇的理由,对于我们日渐老去的双亲,我们真正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给予他们的又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我们能够给予的往往只有逢年过节的回去聚首,甚至是偶尔的几通电话,父母给予我们的却是无微不至的关爱,无穷无尽的牵挂。孝道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立人之本,莫要等“子欲养而亲不在”,莫等闲,不管工作有多忙多累,想想父母送你出去读书时因挥别而吃吃不能放下的手臂,想想父母在你毅然决然转身离开时隐蕴在眼眶中的泪水,多陪陪父母,因为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对于孩子,我们如自己的父母一样,开始注视这孩子成长的背影或欢欣或忧伤,我们能交给他们的也是自己逐渐逝去的时光,所以,教育孩子,善待父母,以身作则,从心做起......
《目送》读书笔记8
书的封面是浅绿色和深绿色的交融,给人大自然清新的感觉。我一眼就爱上了它。
一种浅吟低唱的母性,尽显温柔婉转。却并不妨碍她那种一针见血的穿透心灵之感,彷佛直抵你的心灵深处,将你想了很久很久却难以表达的情感尽述笔端,有了让人想流泪的感动。只是生活中极不起眼的一个词语,一声鸟鸣,一只百足虫,便造就了一篇篇毫不矫揉的、随感而发的散文,充满着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崭新认知以及深刻的哲理。
《目送》有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抚过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这些人世间的情感常常让人有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之感”,而龙应台却将这些“难以言传”写到了极致。
可爱的母亲啊,她们的亲情永远是甜腻腻的,可是我们做孩子的,有能读懂多少呢?这本书其实说的是龙应台女士做母亲和女儿两个角色的感受。当她的孩子小的时候,第一天去上幼儿园,一步三回头,舍不得母亲走;后来长大了,上学无需母亲接送,即使搭了母亲的车,耳朵里也是塞满了音乐,顾不得和母亲交流。再后来,要出国了,在机场告别的时候,而是连拥抱母亲似乎都觉得多余,走进检票口时的回头自然也被省略了。这时,龙应台是一个目送者。然后,她回过头想起了自己被目送的时候:那时她去外地求学,父亲开了辆“破”车送她去,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停下了,抱歉的告诉女儿怕破车丢了女儿的脸。那个时候,龙应台是被目送的人。后来,父亲大病一场走了,龙应台又成了目送他上路的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诗句使我更加明白——人生,好比这场目送。
也许是年岁增长,人心越发容易感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觉中,也已在心中烙下深深印记。开始在意父母逐日增长的皱纹,开始在意生活中那一点一滴细微的触动。
所以,这样动人的文字,才令人心痛起来。
时光前进的速度着实不慢。现在的我尽管很享受初中的美好日子,但仍会时不时想起小学的老师、同学记忆那个可爱的校园。其实不是人总看不清近处的幸福,而是无论是多么糟糕的事情在回忆的加工下都能在脑海里熠熠生辉,引人回望,可是那些都回不去了,那段大家一起的时光只属于那时。在龙应台作为母亲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苦苦想要追到过去,可时光的列车仍是在飞速前进,不容挣扎。我们都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还好,我们都拥有美好的回忆。
而且,还要明白,有些事啊,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啊,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还是彼此珍重的好。
有人把这部书评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我完全同意。这部跨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用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进了悲欢离合,让那个每个人都产生内心的共鸣,让每个人都有所感悟。
结尾处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再多的遗憾都只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的和解。请,各自珍重。
《目送》读书笔记9
细雨婆娑,老树抽出新芽,枯木又开花,光阴让四季走了一轮又轮,也让父亲眼角长出皱纹,让母亲挽起的青丝混杂了白发。在光阴的故事里,每个清晨都氤氲着母亲煮早餐的温柔,在时光堆砌的大房子里,一砖一瓦都
是父亲堆砌的坚毅,在未来的图腾里,一笔一画是我对父母的承诺。曾经,我也像龙应台笔下的儿子安德烈焦躁,孩子气,任性,我有过无不及,当我学会站在父母的位置思考,去感受到父母对我那份深深的宠爱时父母却已日渐老去,在生命的长河上将与我渐行渐远直至生死两隔。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我亲爱的父亲和母亲满怀期待目送着我在成长路上行走,蹒跚学步到稳步单车,咿呀学语到出口成章,黄发垂髫到青丝及腰……我愿时光是个善良的人,让我有生之年能让父母幸福,我愿时光是个魔术师,能抚平父母脸上的皱纹让白发变乌丝,我愿时光能慢一些。
无论过去多少年我依旧会记得大雨滂沱的那个夜晚母亲撑着伞来接我,漆黑的夜幕里,滴答的雨声里,母亲微凉的手牵着我往家的方向走去。多少年后依旧记得父亲厚实的手牵着我肉嘟嘟的小手走在傍晚的田埂,夕阳把
我们一大一小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我站在记忆的`这端看着往事里的片段,目送着母亲牵着长发微湿的我穿过雨幕消失在黑夜中,目送着父亲带着小小的我在夕阳下越走越远消失在地平线那边……
《目送》读书笔记10
儿子长大了,母亲依然目送他离开,就像曾经她的母亲目送她走远。父亲老了,走了,女儿想要抱起他,再走一次尘世的路,就像她的儿子,总会有一天“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目送她的老去。这是一场轮回,一场目光和
生命的轮回。儿子的疏离不可避免,父母的老去无法抵抗,他们的离开不能停,而你我不必追。
“你怎么都不来看我,你什么时候来看我?”记忆衰退的母亲认不出自己的女儿,电话里一遍遍重复:“你是谁?你是我的女儿?”但她知道她“只有一个女儿”。
女儿陪母亲买衣服、做按摩,给母亲涂指甲油玩。长长的夜,空荡荡的街,女儿牵着母亲散步。母亲已看不懂写着安慰话语的便条,母亲衰老得手背只剩一层皮,母亲一遍又一遍回到四十年前的记忆。韶华逝去,时光不
返,但她的女儿,还是那个谁也夺不走的女儿。
“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母亲拨开女儿的手,恐惧溢满深陷的眼睛。她要回到她的旧时光。旧时光里,她的家在小溪尽头、群山深处,那儿有一座传下几代的房子,开着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田里种着
豆,杨梅和桃子挂在树上,晒辣椒的竹篾子靠在井边。
可是她再也回不去了。
她听不出女儿的声音,她只知道电话那端是她“喜欢的人”。母亲很幸福。就像女儿说的: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
儿子已经长大,不再黏在妈妈胸口上听故事,不再跟着妈妈到处爬,像一只小狗。儿子已经长大,耳朵上挂着耳机,手插进口袋,眼神里是冷淡和不羁,像极了这个年龄的我们。儿子不会表达,母亲能够理解;儿子拙于
亲昵,母亲全部宽容。儿子会教给母亲怎样做饭,节日里发一封笨拙的信函,居然也,像极了这个年龄的我们。
中年人就是这样,目送着儿女长大、离开,转身再目送父母的衰老、离去。这份悲伤里夹杂着惆怅和欢欣,于是他们写出文章,给儿女以启迪,给父母以缅怀。儿女和父母,一个是爱,一个是恩。一个是全然付出不求回
报,一个是全然回报也报答不完。但不管怎样,中年人的安慰,是早晨背起书包上学的儿子和挎上菜篮出门买菜的母亲,晚上还会平安完整地回来。
《目送》读书笔记11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摘自《目送》
每次看到扉页上的这段文字,心中总会感慨一番,觉得作者有种悲凉的味道,也许这也是天下的父母都有的而且不可避免的,除了生死离别之外最痛苦的事情。
目送。
目送孩子,华安,华飞。十七岁,正值最叛逆的时刻。
他只是勉强地接受着母亲的温情,厌恶但又不便在展示在脸上,勉强让离他很远的母亲抱住他的影子,空荡荡的影子。或是有时在用餐鄙视着母亲引以为傲的学识:“你怎么才知道?”以自己相对前卫的思想,抨击着母亲那“过时”的观念,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新潮流,排斥着母亲发自内心的感慨,施行着自我的风格,不可理喻着关于母亲对于人生的见解。也许这就是代沟吧,可怕的代沟。听着母亲电话中几十年如一日的“固定”话语,不禁心生恼怒,以同样的方式“赠送”给母亲,使母亲的心,变得伤痕累累,也变得落寞了。
目送。
目送母亲,一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只记得从前的点点滴滴,忘了身后的繁华世界。
她总是在做同样的事,在问同样的问题,期盼着女儿的回归,疑惑着“你是我女儿吗”的问题,有时虽然面对着自己的真正的女儿,却依旧不认识,还一直在喊“女儿女儿,我的女儿呢”。无奈,她永远都不知道了。也许她刚刚问过的问题会再问一遍,刚刚吃过的零食会希望你再给她一份,她认为自己没有吃。她是最需要照顾的,也是作者的感情寄托,但,她什么都不知道了,让做作者感到无可奈何,花儿总是要落去的,小草总是要枯萎的,再参天的大树总有一天也会轰然倒下。使一个作为女儿的心,伤感了,也用心了。
目送。
目送父亲。一个军人,年迈的老人。记着故乡,有着尊严,意志坚定的老军人。
他送作者去大学,曾经,却只是送到一个无人、静静的地方,不想让女儿在大学里出丑——他开的车子不够好。虽然他很想继续把女儿送到校门口,可是这样的车子实在不适合送一个大学教授。在他看来,女儿的面子比自己的愿望更重要。他的尊严似乎更不容易被侵犯。曾经,他会念着《陈情表》,而音,变得婉转凄楚,会聆听着《四郎探母》,而潸然泪下。如今,他却魂归了,故里是他一直想去的地方。可满足了他,却使女儿心中无助、孤寂又深了。
目送,用眼睛,一个最简单的动作。在小路这边呆呆地望着远去的背影,那孤寂、黯淡而又落寞的眼神,曾爆发出强劲的力量——妄想把背影追回来,然而,又倏尔布满了坚定、担忧、不舍的坚定目光。只得看着背影渐渐远去,消失在深深的巷子后头,不能做什么,只能用目光将所有的情感挥霍在这茫茫的空气中,看着它们像一粒粒微尘,落到各地,消散。这是不可改变的结局。
目送,用眼睛,更是用心,送别,属于自己的亲情。
《目送》读书笔记12
一 好词
1 . 恍惚: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2 . 残酷:残忍冷酷
3 . 闸门:引水、泄水或阻水的装置。
4 . 奔腾:跳跃着奔跑。
5 . 朦胧:看不清,勉强看得见。
6 . 事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
7 . 迟疑:犹豫不决。
8 .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9 . 呜咽:伤心哽泣的声音。
10 . 深邃:深的;幽深。
11 . 鬼魅:泛指鬼怪之物。
12 . 混沌:形容蒙昧无知的样子。
13 . 怅然不已
14 . 物走星移
好句
二 好句
1 .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2 .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3 . 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4 .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5 . 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6 . 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7 . 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8 .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9 . 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10 . 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11 . 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12 . 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13 . 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14 . 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15 . 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作一滴“眼泪”呢?
16 . 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17 .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18 . 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
19 . 斜坡上的杂化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20 . 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21 . 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寂静,这是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沙,以鬼魅的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22 . 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行走,身上没有一个包袱,手里没有一张地图。
《目送》读书笔记13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是我看这本书的初衷。
不喜欢离别,更不用说目送,无论是送与被送。总觉得亲友离别很难过,这个送别的形式更让人伤感。所以我远行是很少让人来送的,我害怕在我的一个转身会看到落泪的双眸;我也很少去送别人,我恐惧自己那种无奈的不舍。但龙应台让我对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是准备要一个人踏上征途吗?
前边的孩子转身离开的时候眼中有不舍,有对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惧,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他面带微笑迈出了第一步,留给母亲一个“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荆棘遍地,被扎得遍体鳞伤,也绝不回头。
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懂;这条路上的风景,也只有自己欣赏才能会心一笑,这条路上的果实,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觉得甘美,这条路的尽头,也只有在别人最后的目送中,自己走。
世间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后还是沉寂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目送》所描写的都是人们所经历的,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读《目送》总有想流泪的感觉,为逝去的或正在远去的亲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脚步,能留下的就是记忆;读《目送》懂得了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读《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书的封面是大块大块深深浅浅的绿,这是大自然的颜色。时间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的这片土地没有变。这片绿浓得化不开,诚愿一切都好,一起解开这个世界的绑起的结。
《目送》读书笔记14
龙应台在《目送》这本书里写下这么一句话:“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初读这本书,一开始我也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当我几年后再拿起这本书,这句话却最令我感慨万千。不知道是际遇的辗转,还是思想的沉淀,让我对这本书深深怀念。
想起这几年走过的路,路上的人、事、物,像是一部漫长的电影。剧中情节跌宕起伏,或是平淡如流水,我都这么坚持着走过来了。而我也是带着这种信念过好每一个当下,是激励,也是经验。现在,每当在学校看到新进来的初中生,我都忍不住喟叹。一方面是感叹逝去的如歌岁月和年轮的苍老;另一方面,却想起那时初出茅庐的自己,天真单纯,胆小脆弱。
刚离开家的孩子,看起来是那么可怜、无助,遇到困难动不动就哭,第一个想到的总是父母。可是,这是她迈向成长的第一步,毕竟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父母不会陪我们一辈子,谁也无能为力。那时她还不懂伪装,傻得不能再傻,最真心的话三言片语就被所谓的好朋友骗去,得到最多的也只是欺骗和背叛。她就一直想着:为什么交个朋友这么难?然后再一次地相信,再一次地被伤害……最后在眼泪中才真正明白: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成长。
有时候回到家向父母诉说,还没开口,眼泪早已放任成滂沱。一瞬间,那些过去的委屈,难过,像是喷涌的泉水,怎么都止不住。时至今日想起,也都十分酸楚,我不知道在别人的成长史中,有着怎样波涛汹涌的故事,但在我心里,那是我前所未有的经历,也是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最珍贵的宝藏。在那时我就明白,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如今,我已是一名正式的高三学子,眼下等着我的是高考。路途上伙伴众多,而真正能陪伴自己的却没有一个,父母也已然不能给我们更多的帮助了,唯一能做的就只是认真学习,努力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因为这是梦想,只有靠自己一步一步积累,才能铸就新的辉煌和高度。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读书笔记15
当我翻开《目送》,其中的《跌倒》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龙应台通过报纸上一个中学生因为受不了考试的压力,而选择了自杀的报道,得到了许多感慨。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树的华盛顿、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使是谈到失败,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哪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
这段话明确的指出现在的教育的漏洞所在:告诉了孩子如何成为卓越的人,却不曾告诉他们那些卓越的人背后的辛酸;告诉了他们卓越的人成功的经历,却不曾告诉孩子怎样去面对挫折;告诉了孩子表面的美好,却不曾告诉他们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
而这样的孩子,遇到挫折便退缩,从来不去努力,总认为不用努力,胜利的果实就会获得。于是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怨天尤人,却不是通过努力去自己获得,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我觉得家庭、学校、社会,应该更多的教育我们如何去跌倒的有尊严、如何面对挫折,而不只告诉我们这些太过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