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中国战役精神
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中国战役精神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交流的题目是“中国战役精神——宝贵的精神财富”。
岁末年初,“黑天鹅”从天而降,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我国大江南北。这场疫情,暴发于“九省通衢”的xx武汉,扩散在人员迁徙最多的春节假日,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严峻大考。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xxxxx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举国上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xx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不仅有力有效控制住疫情、成功扭转了局面,而且还帮助世界上xxx多个国家抗击疫情,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xx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令国人难忘,也让世界赞颂。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得这么显著的成果,除了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人民参与等重要的因素以外,还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有力支撑和激励。
这场战“疫”奏响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响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战“疫”精神,使得战“疫”记忆沉淀为永久不忘的民族心史。疫情终将过去,但疫情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永远无法抹去,中国战“疫”累积起来的战“疫”精神,更成为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再一次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它将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精神、女排精神等一起,载入史册,鼓舞今人、激励后人。
那么,战“疫”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经过对这几个月战“疫”实践的认真回顾、缜密思考,本人梳理出八句话三十二个字,愿与大家一起商榷。这三十二个字就是:人民至上、信心如磐、指挥若定、一呼百应、敏捷高效、逆行奉献、科学精准、守望相助。
一、中国战“疫”精神——人民至上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凡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都把爱民作为为官的价值追求。《礼记·礼运》中说:“人者,天地之心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北宋思想家张载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高扬人的主题,传递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既是修身之术,也是治国之道。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其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堪为几千年以来华夏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xxxxx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并且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全国上下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认真落实“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和“四个集中”(即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着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中国战“疫”书写了人类与重大传染性疾病斗争的伟大篇章。
中国战“疫”的伟大实践,有力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民之所向,我之所往。反复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不断要求“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精心部署“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一再号召“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为我们赢得这场疫情防控斗争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当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以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坚守人民至上的宗旨信念,践行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擦亮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世间万物,人是最可宝贵的。在xxxxx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定以中国之制度、中国之力量、中国之精神、中国之智慧、中国之最大努力做出了最迅捷的反应、最严厉的措施、最全面的筹划、最高效的组织、最强大的支持,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任何成本、不惧所有困难,全部费用都由国家承担,千方百计阻击疫情、救治患者。中国战“疫”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
从清底摸排“四类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到精准救治重症患者,“一人一案、专人专护”;从广大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到科研工作者研机析理、奋力攻关;从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争分夺秒、不舍昼夜,到基层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日夜值守,“生命重于泰山”的价值理念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彰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从x月xx日到x月x日,全国有xxx支医疗队x.xx万人驰援武汉和xx。全国医疗系统的“四大天王”——东齐鲁、西华西、南湘雅、北协和,全部集于武汉,从而保证了武汉总体治愈率达到xx%,重症患者治愈率超过xx%。大至xxx岁的老人,小至出生仅xx个小时的婴儿,不放弃一名患者,不放弃任何希望,正是这样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追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二、中国战“疫”精神——信心如磐
回想最初,面对始料不及的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没有的来势之凶、扩散之快、蔓延之广、防治之难的疫情,不仅给国人平添不幸,使年节受影响、出行受阻挡、活动受限制、工作受耽搁,更为重要的是给人们心理上带来极大创伤。一时间,民间恐慌四起、担忧无尽、疑虑重重、焦躁尽显。面对这种情况,农历正月初一,一次特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在xx召开,xxxxx主持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提出:“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定信心”为“十六字方针”之首。xxxxx同时指出,“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增强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社会信心。”此后,党中央又多次召开会议,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危机之时,我们党一是发挥领导核心思想引领作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密集召开会议,还把视频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到县一级,“一竿子插到底”,xx万名干部直接聆听来自党中央的指挥部署,这在党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二是发挥职能部门思想引领作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xxxxx的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快速跟进,作出专业定向的宏观指导和推进实施意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利用新闻发布会形式,传递各类防控信息,先后召开百余场,有效发挥了职能部门思想引领作用,推动了xxxxx抗“疫”思想快速贯彻落实,促进了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坚定信心、规范行为、从我做起、立即行动健康氛围的形成。
三是发挥舆论战线思想引领作用。抗“疫”斗争以来,党中央充分发挥舆论战线在思想引领上的独特功能,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及时展开了立体舆论宣传和信息传播。通过宣传典型、鼓舞斗志,澄清事实、明辨是非,击穿谣言、回应关切,为抗“疫”斗争大局营造了积极舆论氛围、凝聚了正向能量。舆论战线全面行动、主动出击,尊重事实、顺应规律,快速高效、科学引导,既发挥了思想引领载体功能,又为坚定信心、形成思想合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个个高瞻远瞩的判断、一次次审时度势的动员、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一项项强力防控的措施,给了xx亿中国人民以极大信心:在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就没有迈不过的坎、翻不过的山、战胜不了的艰困。这场战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没有退路,必须打赢!恐慌、担忧、疑虑、焦躁逐步舒缓,理性对待,社会稳定,秩序井然,一场人民战争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实践证明:信心是防控疫病的最好疫苗;疫魔欺弱怕强,只要信心坚如磐石,疫魔就会来投降。中国战“疫”中彰显的这种坚如磐石的信心,对于当下的全球战“疫”来说,是一种楷模和榜样。
三、中国战“疫”精神——指挥若定
战“疫”就是一场全民大战。战“疫”阵前,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处变不惊、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指挥若定。一是高效构建了抗“疫”决策体制。党中央在第一时间作出直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应对新型肺炎疫情工作的决策。xxxxx亲自指挥,及时听取疫情汇报、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快速跟进疫情走向、全面掌控疫情形势、高效作出重大部署、推动抗“疫”大局发展。
二是高效构建了抗“疫”指挥体制。党中央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加强对全国疫情防控的统一指挥;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央指导组,深入武汉一线指导督导贯彻落实xxxxx有关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主战场防控领导力量,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督察不作为、不担当问题;国务院第一时间建立了由xx个部门组成的联防联控机制,按照战时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生产组织、资源调度,适应疫情防控即时需要;各省市、各部门、各单位也成立了抗“疫”领导小组、指导组和督察组。自上而下、高效贯通、紧密结合的指挥体制建立,有效保障了中央顶层决策的快速传导和高效落实。
三是高效构建了抗“疫”执行体制。在党中央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遵照中央决策部署和指挥号令,全面承担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全国快速形成了一级盯一级、一级守一级、层层抓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行体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按照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使命要求,有力促进了高效格局全面形成,从根本上保证了顶层决策、指挥指令快速见行动、疫情存量快速见底数、防控措施快速见成效。同时,打通了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夯实了政治领导落实基础。
特别是xxxxx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这场战“疫”,从战“疫”动员、战“疫”方针、战“疫”重点,到战“疫”“兵力”投入、战“疫”物资保障,指挥若定、部署精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战“疫”动员令是多么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战“疫”方针,是多么准确科学;“武汉胜则xx胜,xx胜则全国胜,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xx保卫战”的战“疫”重点是多么精准。从以上这些,足见中国战“疫”中指挥若定是多么重要!这种精神,在日后面临的所有大事、难事中,都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比如,在x月x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xxxxx要求全党“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心理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好这“两个准备”就十分需要指挥若定的精神和作风。
四、中国战“疫”精神——一呼百应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一呼百应,一令全行,步伐更加坚实,行动更加坚决。
战“疫”伊始,党中央发出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召,一声令下,一呼百应,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全都无条件地行动了起来,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掺水分,仅以小时为计,就能把最高决策和部署贯彻落实到中国社会的最基层。城市小区网格化严格管控,农村村自为战,大喇叭响了起来,标语挂了起来。这在深层次上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号召力该是多么强大,也证明着人民群众的执行力该是多么坚挺!过去抗战鼓励人人上战场英勇杀敌,今日抗疫要求人人待在家里自我防护。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守住了社区就守住了城市,保护了小家就保护了大家。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令行禁止,不让出门就不出门,能少出门就少出门,不给政府添堵,不给社会添乱,不给医院添负担,表现出强烈的大局意识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有网友说:“只要家有一顿米,绝不外出一小步,或许普通的我们,不能再做更多,但这样,就是最大的贡献!”
新春佳节,“疫魔”横行之下,万众宅居抗“疫魔”,翻阅史书,亘古未见。尤其是疫情深重的武汉“封城”之事,就更是一呼百应的一种深刻展示。正值大年三十阖家团圆之时,对于一个千万级人口的“九省通衢”之地,突如其来的“封城”,打乱了原有的城市生产生活秩序,打乱了万千市民的生活节奏:道路封闭、公交停运、人员限流,原有的生活物资供应链被打破,如何在当天就重建起来,如何保障水电气网络的畅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种新的应急供应链迅即建立。当遇困难,人民子弟兵又派出百辆军车负责医疗生活物资的运送。在xx多天“封城”时间里,武汉人民严格遵守规定,坚决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集中救治患者,对所有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实施地毯式排查,严防向外扩散。武汉人民不愧是英雄的人民,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可以说,中国战“疫”,没有这种一呼百应的精神,要取得今天的战“疫”胜利是不可能的。
五、中国战“疫”精神——敏捷高效
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之快几乎史无前例,战“疫”务须以快制快,这是中国战“疫”之经验,也是很多西方国家之教训。正是由于中国战“疫”发扬敏捷高效的精神,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才取得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效。
在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和大考面前,在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指挥下,不仅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武汉进行医疗支援和物资保障,还以最快捷、最有力、最高效的方式统筹安排全国战“疫”行动,倾全国、全民、全社会之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到一周时间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及时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了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xx武汉疫情严重,人民军队率先出征、誓死不退,大年三十就疾驰武汉,广大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争相请愿出战、不计生死,拿命救人。年逾八旬的院士钟南山,乘坐高铁急赴武汉,又马不停蹄地赶赴xx向上汇报;中医专家、院士张伯礼,二话不说从xx疾驰武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身患渐冻症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始终不下火线,他还深情地说道:“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医无私,兵无畏,民齐心,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社区工作者奋战一线,xx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亿万人民手相牵心相连,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单位到个人,xx亿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一场力度空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亿万民众在共克时艰中敏锐出击、勇毅前行。
全国各省区市“搬家式”“掏家底式”地火速支援、倾力而出,“一省包一市”,全国人民各式各样“硬核支援”“特色支援”“暖心支援”迅速到位并源源不断。为了解决“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最大困难,智慧勤劳的中国人民,分别用xx多天时间在武汉建造起建筑面积x.xx万平方米、拥有床位xxxx张的火神山医院和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拥有xxxx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两家医院,具有现代化设施设备,完成同等规模的项目,工期至少xx天。而且,施工人员是现在的两到三倍。在高超的指挥调度、统筹协调下,迅速决策部署、迅速设计谋划、迅速动员建设,两家医院的建设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极大关注,每天网上直播观看数量动辄以千万计。网友们纷纷当上“云监工”“包工头”。技术、施工人员和建安人员,不畏艰难、星夜奋战,外媒称“所有人员,就像机器一样,似乎不知道疲倦”。武汉还在很短时间内改建xx家方舱医院,实现“人等床”到“床等人”的质变,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令世界自叹弗如。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夜以继日、争分夺秒进行疫苗研发,于x月xx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这是全球目前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与此同时,中国还有几家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争时间、抢速度,研发抗击新冠肺炎疫苗。这些都彰显着敏捷高效的作风与精神。
六、中国战“疫”精神——逆行奉献
鲁迅先生说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这是一种特质,是一种奉献精神。它存在于中国人民抗击外部侵略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存在于改革开放谋求发展的脚步中,同样也存在于抗震救灾、迎击非典之中,更是弘扬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战“疫”之中。经此一疫,这种逆行奉献精神既得到空前发扬,又确保战“疫”的胜利进行。这种特质、这种精神是医护人员脸上被口罩勒红的印记,是方舱医院病床上举起的书本,是风雪中社区人员坚守的身影,是爱人去世却依然奋战在一线医生的泪痕……当疫患横行之时,千千万万的医务人员写请战血书,奋勇向前,谁不知道新冠病毒的凶恶?但是,三军医疗队、共产党员们依然迎着危险逆行而上,这是何等的勇敢和悲壮!那些让人垂泪的无数照片,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逆行奉献,感动了世卫组织前来考察的官员,感动了亿万民众。利比里亚《非洲头版》网站评价道:“历史一次次表明,无论是遇到瘟疫暴发还是经济危机、饥荒甚或战争等困境时,中国都迸发出强烈的韧性精神。”
“封闭一座城,守护一国人。”庚子年春节,为阻断新冠病毒向全国蔓延扩散,xx人民、武汉人民不畏艰险、顽强不屈,勇敢同疫情做斗争,用一己“隔离屏障”,护山河手足于无恙。对党和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对xx人民、武汉人民来说,这是感天动地的牺牲奉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武汉、黄冈、孝感、襄阳、荆州、随州、黄石……汉江之畔,荆楚大地,于磨难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英雄的城市风骨依旧,英雄的人民气概依然。
“钢铁书记”王琼拖着打了一块钢板、三颗钢钉的右腿逐户排查,一天下来从膝盖肿到脚踝;“临时书记”黄恒每天接听近xxx个电话,因过度劳累有时不得不躺在地上跟居民联络……武汉全市xxxxx多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到xxxx多个社区、xxxx多个住宅小区、xxxxx多个网格,和广大社区干部一起夜以继日、不辞辛劳、默默付出。面对千家万户、千头万绪、千难万险,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既当“守门员”“疏导员”,又当“跑腿员”“宣传员”,用自己的辛劳和坚守、奉献和汗水织就了严密防线,守住了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决胜之地。
有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广大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逆行奉献、迎难而上,书写了一篇篇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的感人故事。有的同志自己被感染,倒下了再站起来,康复了又重返抗“疫”战场。有的同志自己亲人被感染,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始终与同事并肩一起奋战在最前线;有的同志亲人去世,只能含泪面朝家乡深深地鞠上一躬。因感染殉职的医院院长,因疫情推迟婚期、主动请战而不幸感染病逝的医生,因劳累过度而不幸倒下的防疫一线工作者……他们奋不顾身,用汗水乃至生命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他们说:“我们是白衣战士,不看到战斗的最后胜利,决不收兵。”战“疫”以来,全国xxx多家医疗机构xxxx多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其中xx多人献出了宝贵生命。“选择了医生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用我的生命守护你的生命”。一份份请战书,一句句对守护生命的承诺,彰显着白衣战士的无畏与大爱。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服,每一班要连续工作x小时以上,而且长时间的穿戴,使得身上全部湿透、体力严重透支。他们不敢多吃一口饭、不敢多喝一口水,为的就是争分夺秒从死神手里抢夺生命。他们身上时刻体现着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他们是真的勇士、真的英雄,真的“明星”。
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逆行奉献的“xx后”。这些年来,“xx后”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人们给他们的画像是“自我”“叛逆”“迷茫”“缺少社会责任感”。而在此次战“疫”中,他们却勇于担当、逆行奉献。新闻报道中有大量关于他们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这里,我选一例。xxxx年出生的姑娘甘如意,单车骑行x天x夜、行驶xxx多公里赶赴医院的事迹十分感人。工作在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医院范湖分院的甘如意,家在荆州斑竹镇的一个村庄,春节前夕,她回到家里过年。看到疫情发展迅速,这位年轻姑娘想到自己所在化验室只有一人值班,十分焦急,便辞别母亲,赶回医院。没有私家车,公交又停运,她就骑上单车,背上饼干、泡面,靠着导航上路了。一路上,阴雨连绵,衣服全都湿透,带的干粮也吃完了,又冷又饿,但她心念医院,蹬车蹬得速度愈发快起来。x月x日,天已漆黑,看到路口的灯光下站着几位执勤民警,她知道已经到了潜江。“这么晚了,你一个女孩子怎么骑自行车?”得知她要赶回医院上班,好心的民警帮她联系了一家宾馆。x月x日,在民警的帮助下,甘如意搭上了一辆顺风车。中午xx点多到达汉阳区,她又找了一辆共享单车,骑行x小时终于到达自己的岗位。
就是这样的一些年轻人,在大战中践行了年轻一代的责任担当,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七、中国战“疫”精神——科学精准
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而将战“疫”作为头等大事,以战时状态、战时思维、战时措施,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坚持“科学防治”,即根据新冠肺炎病毒的发病机理和基本特征加强隔治、增强防范、理性对待,凭借科学技术这一强大武器战胜疫情。战胜疫情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事实。只有基于科学的认识和行动,才有可能挽救生命于危难、消除危害于未然。
疫情防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政策性、专业性强,始终坚持科学防治,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理性对待、科学应对,做好人员隔离、医学监控、消毒防疫、自我防护等工作,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首创最低xx天隔离时限。始终加强形势分析、对策研究,善于抓住“牛鼻子”、选准“突破口”,武汉只有xxx余例、全国只有xxx多例患者时就果断实行“封城”,牢牢掌握战“疫”的主动权、制胜权。精准选择“武汉保卫战,xx保卫战”的战“疫”重点;科学制定“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战“疫”方针;合理制定“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两手抓的战“疫”策略。在战“疫”中,中国流调人员,向上溯源、向下追踪,成为防控的“侦察兵”和“情报员”,有力配合着防控和诊疗。同时,在对病例救治过程中,发挥本土中医优势,坚持中西医密切结合、相互配合;结合各地区、各单位实际因地制宜,坚持分层分级分类,精准决策、精准行动、精准防控;坚持补短板、抓关键、强弱项,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正是有着这样科学精准的举措,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疫情,我们才能笃定自若,不自乱阵脚,取得战“疫”的节节胜利。这可不是国际“范儿”吗?
八、中国战“疫”精神——守望相助
这方面,我们首先应该提到的是武汉人民、xx人民相互之间以及与全国人民之间的守望相助。居家隔离中,武汉人写下这样的话语:“每扇窗后的坚守,都是捍卫家园的战斗!都是保护全国人民的行动”。从担心传染别人、让医生离自己远点的善良患者,到用私家车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爱心志愿者;从把自家酒店房间拿出来、免费让医务人员住的酒店老板,到通宵达旦、给医院赶做xxxx份早餐的餐馆厨师,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公安干警坚守岗位,环卫工人不避风险,运输人员日夜兼程,外卖小哥四处奔波,志愿者竭尽所能。“我们都知道该这么做,都想这么做。”xx人民、武汉人民响应号召,密切配合,顾全大局,守望相助,开启了长达xx多天的居家隔离,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坚忍和奉献,汇集起如海一般深沉的中国力量,点亮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随着此次疫情“全球大流行”,当危险不分人种、不分地域、不分国籍扑面而来时,当一切美好、平静、安逸的生活被击得粉碎时,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国家都无法做到淡定从容、置身事外。一个个触动心弦、直击要害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逃避而必须直面回答的实在话题,比如,世界各国如何携手共同应对安全问题、人类如何解决未来数不清的问题并能够有效创造未来。在这里,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不是抽象的概念表述,而是成为关乎安全、命运和未来的实践主题。这次战“疫”不仅是对中国的一次大考,更是对全世界的一次大考、人类整体的一次大考。随着疫情的深度蔓延和疫情防控难度的不断增大,中国战“疫”不仅为世界构筑了一道坚实防线,同时也为这场“大战”“大考”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了生动诠释和深刻解读。
“我们将继续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战胜疫情。”“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疫情发生以来,主席多次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会面、通话、致电致函,感谢他们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和帮助,表明中国决心、介绍中国方案、传递中国温度,彰显了中国守望相助、携手各国抗击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大国担当。
我们深知,面对疫情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团结是最好的良药,合作是唯一的出路!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所作讲话中的“四点倡议”,既是中国战“疫”经验的汇集,也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守望相助风格的展示。全球战“疫”中的中国首战,付出巨大代价,作出巨大牺牲,为世界战“疫”赢得宝贵时间窗口。这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这本身就是为全人类作出的贡献,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说,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作出了巨大牺牲,“他们正在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各国分享防控的信息与有益做法。中国本着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第一时间甄别病原体,第一时间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病毒全基因序列,第一个采取最有力、最严格、最全面的防控举措,第一个毫无保留地与有关国家分享抗“疫”经验。及时与世界分享,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中联部向百余个外国政党介绍中国疫情防控经验做法,还同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常委会秘书处在双方官方英文网站联合举办“亚洲政党共抗疫情网络专题会”。中国抗“疫”专家先后xx次采用远程视频形式,毫无保留地与世界各国专家交流中国抗“疫”诊治、防控经验。开设向所有国家开放的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同xxx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召开xxx余场视频交流会议,向xx个国家派出xx支医疗专家组,还与世界有关国家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
“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在中国战“疫”紧张困难之际,作为负责任大国,不忘支援世界人民抗“疫”。伊朗告急,“伊朗别怕,中国来了!”伊拉克告急,“伊拉克别怕,中国来了!”塞尔维亚告急,“塞尔维亚别怕,中国来了!”中国先后向意大利、伊朗、伊拉克、塞尔维亚、委内瑞拉等国派出几批专家,向柬埔寨、巴基斯坦等东盟国家派出百余支医疗队,为世界xxx余个国家、地区和x个国际组织捐助医疗物资;积极支持世卫组织的引领作用,先后两次向其捐助xxxx万美金用于专项抗“疫”。这就是担当有为、守护世界的中国,这就是中国“范儿”!这就是文明中国、大爱中国、伟大中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班牙网友在社交媒体发起“感谢中国”活动,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感谢“中国在伊朗困难的时候同伊方站在一起”,塞尔维亚总统感慨“唯一会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只会是中国”……中国不仅以强有力的举措保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更以跨越国界的爱心与行动,回馈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深情厚谊,表达着“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怀。
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之际,共同面临的又一场大考。在这场严峻考验中,人们看到了挺立风雨的坚强脊梁,看到了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看到了休戚与共的责任担当,看到了伟大中国的高风亮节!
讲完中国战“疫”精神,我想到伟人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句极其经典的话语:“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大量实践证明:“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在这场举国抗“疫”的人民战争中,身历其中的中国人民都深切感受到:一种令人振奋的精气神充满全社会、贯穿全过程,让你我他中的每一个中国人在深受其濡染、备受其鼓舞中,融入其中再外化为自身具体的抗“疫”行动,从而汇聚起人民抗“疫”的磅礴伟力。
我们要把这种战“疫”精神注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让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完全符合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原理,更是大量实践的证明。想当年,正是长征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英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谱写出人类历史上的最伟大的远征奇迹;正是“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元勋们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出大国重器,威震世界;正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着我国石油工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祖国盛开石油花”;也正是抗震精神,激励国人不惧困难、愈挫愈勇,战胜自然灾害,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今天,有了中国战“疫”精神,我们要切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此激励下,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阔步向前!
第二篇:2020中国战役精神“七一”专题党课讲稿
2020中国战役精神“七一”专题党课讲稿
岁末年初,“黑天鹅”从天而降,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我国大江南北。这场疫情,暴发于“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扩散在人员迁徙最多的春节假日,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严峻大考。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举国上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不仅有力有效控制住疫情、成功扭转了局面,而且还帮助世界上XX多个国家抗击疫情,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X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令国人难忘,也让世界赞颂。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得这么显著的成果,除了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人民参与等重要的因素以外,还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有力支撑和激励。
这场战“疫”奏响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响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战“疫”精神,使得战“疫”记忆沉淀为永久不忘的民族心史。疫情终将过去,但疫情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永远无法抹去,中国战“疫”累积起来的战“疫”精神,更成为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再一次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它将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精神、女排精神等一起,载入史册,鼓舞今人、激励后人。
那么,战“疫”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经过对这几个月战“疫”实践的认真回顾、缜密思考,本人梳理出八句话三十二个字,愿与大家一起商榷。这三十二个字就是:人民至上、信心如磐、指挥若定、一呼百应、敏捷高效、逆行奉献、科学精准、守望相助。
一、中国战“疫”精神——人民至上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凡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都把爱民作为为官的价值追求。《礼记·礼运》中说:“人者,天地之心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北宋思想家张载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高扬人的主题,传递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既是修身之术,也是治国之道。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其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堪为几千年以来华夏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并且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全国上下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认真落实“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和“四个集中”(即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着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中国战“疫”书写了人类与重大传染性疾病斗争的伟大篇章。
中国战“疫”的伟大实践,有力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民之所向,我之所往。反复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不断要求“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精心部署“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一再号召“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为我们赢得这场疫情防控斗争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当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以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坚守人民至上的宗旨信念,践行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擦亮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世间万物,人是最可宝贵的。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定以中国之制度、中国之力量、中国之精神、中国之智慧、中国之最大努力做出了最迅捷的反应、最严厉的措施、最全面的筹划、最高效的组织、最强大的支持,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任何成本、不惧所有困难,全部费用都由国家承担,千方百计阻击疫情、救治患者。中国战“疫”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
从清底摸排“四类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到精准救治重症患者,“一人一案、专人专护”;从广大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到科研工作者研机析理、奋力攻关;从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争分夺秒、不舍昼夜,到基层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日夜值守,“生命重于泰山”的价值理念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彰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从X月X日到X月X日,全国有XX支医疗队X.X万人驰援武汉和湖北。全国医疗系统的“四大天王”——东齐鲁、西华西、南湘雅、北协和,全部集于武汉,从而保证了武汉总体治愈率达到X%,重症患者治愈率超过X%。大至XX岁的老人,小至出生仅X个小时的婴儿,不放弃一名患者,不放弃任何希望,正是这样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追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二、中国战“疫”精神——信心如磐
回想最初,面对始料不及的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没有的来势之凶、扩散之快、蔓延之广、防治之难的疫情,不仅给国人平添不幸,使年节受影响、出行受阻挡、活动受限制、工作受耽搁,更为重要的是给人们心理上带来极大创伤。一时间,民间恐慌四起、担忧无尽、疑虑重重、焦躁尽显。面对这种情况,农历正月初一,一次特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提出:“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定信心”为“十六字方针”之首。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增强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社会信心。”此后,党中央又多次召开会议,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危机之时,我们党一是发挥领导核心思想引领作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密集召开会议,还把视频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到县一级,“一竿子插到底”,X万名干部直接聆听来自党中央的指挥部署,这在党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快速跟进,作出专业定向的宏观指导和推进实施意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利用新闻发布会形式,传递各类防控信息,先后召开百余场,有效发挥了职能部门思想引领作用,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抗“疫”思想快速贯彻落实,促进了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坚定信心、规范行为、从我做起、立即行动健康氛围的形成。
抗“疫”斗争以来,党中央充分发挥舆论战线在思想引领上的独特功能,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及时展开了立体舆论宣传和信息传播。通过宣传典型、鼓舞斗志,澄清事实、明辨是非,击穿谣言、回应关切,为抗“疫”斗争大局营造了积极舆论氛围、凝聚了正向能量。舆论战线全面行动、主动出击,尊重事实、顺应规律,快速高效、科学引导,既发挥了思想引领载体功能,又为坚定信心、形成思想合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个个高瞻远瞩的判断、一次次审时度势的动员、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一项项强力防控的措施,给了X亿中国人民以极大信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就没有迈不过的坎、翻不过的山、战胜不了的艰困。这场战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没有退路,必须打赢!恐慌、担忧、疑虑、焦躁逐步舒缓,理性对待,社会稳定,秩序井然,一场人民战争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实践证明:信心是防控疫病的最好疫苗;疫魔欺弱怕强,只要信心坚如磐石,疫魔就会来投降。中国战“疫”中彰显的这种坚如磐石的信心,对于当下的全球战“疫”来说,是一种楷模和榜样。
三、中国战“疫”精神——指挥若定
战“疫”就是一场全民大战。战“疫”阵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处变不惊、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指挥若定。
一是高效构建了抗“疫”决策体制。
党中央在第一时间作出直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应对新型肺炎疫情工作的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及时听取疫情汇报、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快速跟进疫情走向、全面掌控疫情形势、高效作出重大部署、推动抗“疫”大局发展。二是高效构建了抗“疫”指挥体制。
党中央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加强对全国疫情防控的统一指挥;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央指导组,深入武汉一线指导督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主战场防控领导力量,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督察不作为、不担当问题;国务院第一时间建立了由X个部门组成的联防联控机制,按照战时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生产组织、资源调度,适应疫情防控即时需要;各省市、各部门、各单位也成立了抗“疫”领导小组、指导组和督察组。自上而下、高效贯通、紧密结合的指挥体制建立,有效保障了中央顶层决策的快速传导和高效落实。三是高效构建了抗“疫”执行体制。
在党中央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遵照中央决策部署和指挥号令,全面承担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全国快速形成了一级盯一级、一级守一级、层层抓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行体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按照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使命要求,有力促进了高效格局全面形成,从根本上保证了顶层决策、指挥指令快速见行动、疫情存量快速见底数、防控措施快速见成效。同时,打通了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夯实了政治领导落实基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这场战“疫”,从战“疫”动员、战“疫”方针、战“疫”重点,到战“疫”“兵力”投入、战“疫”物资保障,指挥若定、部署精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战“疫”动员令是多么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战“疫”方针,是多么准确科学;“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战“疫”重点是多么精准。从以上这些,足见中国战“疫”中指挥若定是多么重要!这种精神,在日后面临的所有大事、难事中,都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比如,在X月X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心理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好这“两个准备”就十分需要指挥若定的精神和作风。
四、中国战“疫”精神——一呼百应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一呼百应,一令全行,步伐更加坚实,行动更加坚决。
战“疫”伊始,党中央发出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召,一声令下,一呼百应,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全都无条件地行动了起来,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掺水分,仅以小时为计,就能把最高决策和部署贯彻落实到中国社会的最基层。城市小区网格化严格管控,农村村自为战,大喇叭响了起来,标语挂了起来。这在深层次上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号召力该是多么强大,也证明着人民群众的执行力该是多么坚挺!过去抗战鼓励人人上战场英勇杀敌,今日抗疫要求人人待在家里自我防护。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守住了社区就守住了城市,保护了小家就保护了大家。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令行禁止,不让出门就不出门,能少出门就少出门,不给政府添堵,不给社会添乱,不给医院添负担,表现出强烈的大局意识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有网友说:“只要家有一顿米,绝不外出一小步,或许普通的我们,不能再做更多,但这样,就是最大的贡献!”
新春佳节,“疫魔”横行之下,万众宅居抗“疫魔”,翻阅史书,亘古未见。尤其是疫情深重的武汉“封城”之事,就更是一呼百应的一种深刻展示。正值大年三十阖家团圆之时,对于一个千万级人口的“九省通衢”之地,突如其来的“封城”,打乱了原有的城市生产生活秩序,打乱了万千市民的生活节奏:道路封闭、公交停运、人员限流,原有的生活物资供应链被打破,如何在当天就重建起来,如何保障水电气网络的畅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种新的应急供应链迅即建立。当遇困难,人民子弟兵又派出百辆军车负责医疗生活物资的运送。在X多天“封城”时间里,武汉人民严格遵守规定,坚决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集中救治患者,对所有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实施地毯式排查,严防向外扩散。武汉人民不愧是英雄的人民,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可以说,中国战“疫”,没有这种一呼百应的精神,要取得今天的战“疫”胜利是不可能的。
五、中国战“疫”精神——敏捷高效
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之快几乎史无前例,战“疫”务须以快制快,这是中国战“疫”之经验,也是很多西方国家之教训。正是由于中国战“疫”发扬敏捷高效的精神,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才取得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效。
在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和大考面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指挥下,不仅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武汉进行医疗支援和物资保障,还以最快捷、最有力、最高效的方式统筹安排全国战“疫”行动,倾全国、全民、全社会之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到一周时间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及时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了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湖北武汉疫情严重,人民军队率先出征、誓死不退,大年三十就疾驰武汉,广大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争相请愿出战、不计生死,拿命救人。年逾八旬的院士钟南山,乘坐高铁急赴武汉,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北京向上汇报;中医专家、院士张伯礼,二话不说从天津疾驰武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身患渐冻症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始终不下火线,他还深情地说道:“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医无私,兵无畏,民齐心,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社区工作者奋战一线,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亿万人民手相牵心相连,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单位到个人,X亿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一场力度空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亿万民众在共克时艰中敏锐出击、勇毅前行。
全国各省区市“搬家式”“掏家底式”地火速支援、倾力而出,“一省包一市”,全国人民各式各样“硬核支援”“特色支援”“暖心支援”迅速到位并源源不断。为了解决“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最大困难,智慧勤劳的中国人民,分别用X多天时间在武汉建造起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拥有床位XX张的火神山医院和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拥有XX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两家医院,具有现代化设施设备,完成同等规模的项目,工期至少X天。而且,施工人员是现在的两到三倍。在高超的指挥调度、统筹协调下,迅速决策部署、迅速设计谋划、迅速动员建设,两家医院的建设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极大关注,每天网上直播观看数量动辄以千万计。网友们纷纷当上“云监工”“包工头”。技术、施工人员和建安人员,不畏艰难、星夜奋战,外媒称“所有人员,就像机器一样,似乎不知道疲倦”。武汉还在很短时间内改建X家方舱医院,实现“人等床”到“床等人”的质变,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令世界自叹弗如。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夜以继日、争分夺秒进行疫苗研发,于X月X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这是全球目前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与此同时,中国还有几家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争时间、抢速度,研发抗击新冠肺炎疫苗。这些都彰显着敏捷高效的作风与精神。
六、中国战“疫”精神——逆行奉献
鲁迅先生说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这是一种特质,是一种奉献精神。它存在于中国人民抗击外部侵略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存在于改革开放谋求发展的脚步中,同样也存在于抗震救灾、迎击非典之中,更是弘扬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战“疫”之中。经此一疫,这种逆行奉献精神既得到空前发扬,又确保战“疫”的胜利进行。这种特质、这种精神是医护人员脸上被口罩勒红的印记,是方舱医院病床上举起的书本,是风雪中社区人员坚守的身影,是爱人去世却依然奋战在一线医生的泪痕……当疫患横行之时,千千万万的医务人员写请战血书,奋勇向前,谁不知道新冠病毒的凶恶?但是,三军医疗队、共产党员们依然迎着危险逆行而上,这是何等的勇敢和悲壮!那些让人垂泪的无数照片,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逆行奉献,感动了世卫组织前来考察的官员,感动了亿万民众。利比里亚《非洲头版》网站评价道:“历史一次次表明,无论是遇到瘟疫暴发还是经济危机、饥荒甚或战争等困境时,中国都迸发出强烈的韧性精神。”
“封闭一座城,守护一国人。”庚子年春节,为阻断新冠病毒向全国蔓延扩散,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不畏艰险、顽强不屈,勇敢同疫情做斗争,用一己“隔离屏障”,护山河手足于无恙。对党和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对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来说,这是感天动地的牺牲奉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武汉、黄冈、孝感、襄阳、荆州、随州、黄石……汉江之畔,荆楚大地,于磨难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英雄的城市风骨依旧,英雄的人民气概依然。
“钢铁书记”X拖着打了一块钢板、三颗钢钉的右腿逐户排查,一天下来从膝盖肿到脚踝;“临时书记”黄恒每天接听近XX个电话,因过度劳累有时不得不躺在地上跟居民联络……武汉全市XXX多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到XX多个社区、XX多个住宅小区、XXX多个网格,和广大社区干部一起夜以继日、不辞辛劳、默默付出。面对千家万户、千头万绪、千难万险,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既当“守门员”“疏导员”,又当“跑腿员”“宣传员”,用自己的辛劳和坚守、奉献和汗水织就了严密防线,守住了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决胜之地。
有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广大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逆行奉献、迎难而上,书写了一篇篇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的感人故事。有的同志自己被感染,倒下了再站起来,康复了又重返抗“疫”战场。有的同志自己亲人被感染,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始终与同事并肩一起奋战在最前线;有的同志亲人去世,只能含泪面朝家乡深深地鞠上一躬。因感染殉职的医院院长,因疫情推迟婚期、主动请战而不幸感染病逝的医生,因劳累过度而不幸倒下的防疫一线工作者……他们奋不顾身,用汗水乃至生命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他们说:“我们是白衣战士,不看到战斗的最后胜利,决不收兵。”战“疫”以来,全国XX多家医疗机构XX多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其中X多人献出了宝贵生命。“选择了医生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用我的生命守护你的生命”。一份份请战书,一句句对守护生命的承诺,彰显着白衣战士的无畏与大爱。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服,每一班要连续工作X小时以上,而且长时间的穿戴,使得身上全部湿透、体力严重透支。他们不敢多吃一口饭、不敢多喝一口水,为的就是争分夺秒从死神手里抢夺生命。他们身上时刻体现着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他们是真的勇士、真的英雄,真的“明星”。
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逆行奉献的“X后”。这些年来,“X后”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人们给他们的画像是“自我”“叛逆”“迷茫”“缺少社会责任感”。而在此次战“疫”中,他们却勇于担当、逆行奉献。新闻报道中有大量关于他们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这里,我选一例。XX年出生的姑娘甘如意,单车骑行X天X夜、行驶XX多公里赶赴医院的事迹十分感人。工作在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医院范湖分院的甘如意,家在荆州斑竹镇的一个村庄,春节前夕,她回到家里过年。看到疫情发展迅速,这位年轻姑娘想到自己所在化验室只有一人值班,十分焦急,便辞别母亲,赶回医院。没有私家车,公交又停运,她就骑上单车,背上饼干、泡面,靠着导航上路了。一路上,阴雨连绵,衣服全都湿透,带的干粮也吃完了,又冷又饿,但她心念医院,蹬车蹬得速度愈发快起来。X月X日,天已漆黑,看到路口的灯光下站着几位执勤民警,她知道已经到了潜江。“这么晚了,你一个女孩子怎么骑自行车?”得知她要赶回医院上班,好心的民警帮她联系了一家宾馆。X月X日,在民警的帮助下,甘如意搭上了一辆顺风车。中午X点多到达汉阳区,她又找了一辆共享单车,骑行X小时终于到达自己的岗位。
就是这样的一些年轻人,在大战中践行了年轻一代的责任担当,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七、中国战“疫”精神——科学精准
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而将战“疫”作为头等大事,以战时状态、战时思维、战时措施,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坚持“科学防治”,即根据新冠肺炎病毒的发病机理和基本特征加强隔治、增强防范、理性对待,凭借科学技术这一强大武器战胜疫情。战胜疫情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事实。只有基于科学的认识和行动,才有可能挽救生命于危难、消除危害于未然。
疫情防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政策性、专业性强,始终坚持科学防治,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理性对待、科学应对,做好人员隔离、医学监控、消毒防疫、自我防护等工作,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首创最低X天隔离时限。始终加强形势分析、对策研究,善于抓住“牛鼻子”、选准“突破口”,武汉只有XX余例、全国只有XX多例患者时就果断实行“封城”,牢牢掌握战“疫”的主动权、制胜权。精准选择“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战“疫”重点;科学制定“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战“疫”方针;合理制定“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两手抓的战“疫”策略。在战“疫”中,中国流调人员,向上溯源、向下追踪,成为防控的“侦察兵”和“情报员”,有力配合着防控和诊疗。同时,在对病例救治过程中,发挥本土中医优势,坚持中西医密切结合、相互配合;结合各地区、各单位实际因地制宜,坚持分层分级分类,精准决策、精准行动、精准防控;坚持补短板、抓关键、强弱项,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正是有着这样科学精准的举措,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疫情,我们才能笃定自若,不自乱阵脚,取得战“疫”的节节胜利。这可不是国际“范儿”吗?
八、中国战“疫”精神——守望相助
这方面,我们首先应该提到的是武汉人民、湖北人民相互之间以及与全国人民之间的守望相助。居家隔离中,武汉人写下这样的话语:“每扇窗后的坚守,都是捍卫家园的战斗!都是保护全国人民的行动”。从担心传染别人、让医生离自己远点的善良患者,到用私家车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爱心志愿者;从把自家酒店房间拿出来、免费让医务人员住的酒店老板,到通宵达旦、给医院赶做XX份早餐的餐馆厨师,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公安干警坚守岗位,环卫工人不避风险,运输人员日夜兼程,外卖小哥四处奔波,志愿者竭尽所能。“我们都知道该这么做,都想这么做。”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响应号召,密切配合,顾全大局,守望相助,开启了长达X多天的居家隔离,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坚忍和奉献,汇集起如海一般深沉的中国力量,点亮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随着此次疫情“全球大流行”,当危险不分人种、不分地域、不分国籍扑面而来时,当一切美好、平静、安逸的生活被击得粉碎时,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国家都无法做到淡定从容、置身事外。一个个触动心弦、直击要害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逃避而必须直面回答的实在话题,比如,世界各国如何携手共同应对安全问题、人类如何解决未来数不清的问题并能够有效创造未来。在这里,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不是抽象的概念表述,而是成为关乎安全、命运和未来的实践主题。这次战“疫”不仅是对中国的一次大考,更是对全世界的一次大考、人类整体的一次大考。随着疫情的深度蔓延和疫情防控难度的不断增大,中国战“疫”不仅为世界构筑了一道坚实防线,同时也为这场“大战”“大考”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了生动诠释和深刻解读。
“我们将继续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战胜疫情。”“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会面、通话、致电致函,感谢他们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和帮助,表明中国决心、介绍中国方案、传递中国温度,彰显了中国守望相助、携手各国抗击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大国担当。
我们深知,面对疫情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团结是最好的良药,合作是唯一的出路!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所作讲话中的“四点倡议”,既是中国战“疫”经验的汇集,也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守望相助风格的展示。全球战“疫”中的中国首战,付出巨大代价,作出巨大牺牲,为世界战“疫”赢得宝贵时间窗口。这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这本身就是为全人类作出的贡献,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说,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作出了巨大牺牲,“他们正在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各国分享防控的信息与有益做法。中国本着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第一时间甄别病原体,第一时间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病毒全基因序列,第一个采取最有力、最严格、最全面的防控举措,第一个毫无保留地与有关国家分享抗“疫”经验。及时与世界分享,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中联部向百余个外国政党介绍中国疫情防控经验做法,还同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常委会秘书处在双方官方英文网站联合举办“亚洲政党共抗疫情网络专题会”。中国抗“疫”专家先后X次采用远程视频形式,毫无保留地与世界各国专家交流中国抗“疫”诊治、防控经验。开设向所有国家开放的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同XX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召开XX余场视频交流会议,向X个国家派出X支医疗专家组,还与世界有关国家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
“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在中国战“疫”紧张困难之际,作为负责任大国,不忘支援世界人民抗“疫”。伊朗告急,“伊朗别怕,中国来了!”伊拉克告急,“伊拉克别怕,中国来了!”塞尔维亚告急,“塞尔维亚别怕,中国来了!”中国先后向意大利、伊朗、伊拉克、塞尔维亚、委内瑞拉等国派出几批专家,向柬埔寨、巴基斯坦等东盟国家派出百余支医疗队,为世界XX余个国家、地区和X个国际组织捐助医疗物资;积极支持世卫组织的引领作用,先后两次向其捐助XX万美金用于专项抗“疫”。这就是担当有为、守护世界的中国,这就是中国“范儿”!这就是文明中国、大爱中国、伟大中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班牙网友在社交媒体发起“感谢中国”活动,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感谢“中国在伊朗困难的时候同伊方站在一起”,塞尔维亚总统感慨“唯一会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只会是中国”……中国不仅以强有力的举措保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更以跨越国界的爱心与行动,回馈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深情厚谊,表达着“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怀。
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之际,共同面临的又一场大考。在这场严峻考验中,人们看到了挺立风雨的坚强脊梁,看到了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看到了休戚与共的责任担当,看到了伟大中国的高风亮节!
讲完中国战“疫”精神,我想到伟人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句极其经典的话语:“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大量实践证明:“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在这场举国抗“疫”的人民战争中,身历其中的中国人民都深切感受到:一种令人振奋的精气神充满全社会、贯穿全过程,让你我他中的每一个中国人在深受其濡染、备受其鼓舞中,融入其中再外化为自身具体的抗“疫”行动,从而汇聚起人民抗“疫”的磅礴伟力。
我们要把这种战“疫”精神注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让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完全符合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原理,更是大量实践的证明。想当年,正是长征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英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谱写出人类历史上的最伟大的远征奇迹;正是“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元勋们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出大国重器,威震世界;正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着我国石油工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祖国盛开石油花”;也正是抗震精神,激励国人不惧困难、愈挫愈勇,战胜自然灾害,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今天,有了中国战“疫”精神,我们要切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此激励下,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阔步向前!
第三篇:2020中国战役精神“七一”专题党课讲稿
2020中国战役精神“七一”专题党课讲稿
一、中国战“疫”精神——人民至上
二、中国战“疫”精神——信心如磐
三、中国战“疫”精神——指挥若定
四、中国战“疫”精神——一呼百应
五、中国战“疫”精神——敏捷高效
六、中国战“疫”精神——逆行奉献
七、中国战“疫”精神——科学精准
八、中国战“疫”精神——守望相助
2020中国战役精神“七一”专题党课讲稿
岁末年初,“黑天鹅”从天而降,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我国大江南北。这场疫情,暴发于“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扩散在人员迁徙最多的春节假日,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严峻大考。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举国上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不仅有力有效控制住疫情、成功扭转了局面,而且还帮助世界上XX多个国家抗击疫情,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X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令国人难忘,也让世界赞颂。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得这么显著的成果,除了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人民参与等重要的因素以外,还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有力支撑和激励。
这场战“疫”奏响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响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战“疫”精神,使得战“疫”记忆沉淀为永久不忘的民族心史。疫情终将过去,但疫情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永远无法抹去,中国战“疫”累积起来的战“疫”精神,更成为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再一次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它将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精神、女排精神等一起,载入史册,鼓舞今人、激励后人。
那么,战“疫”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经过对这几个月战“疫”实践的认真回顾、缜密思考,本人梳理出八句话三十二个字,愿与大家一起商榷。这三十二个字就是:人民至上、信心如磐、指挥若定、一呼百应、敏捷高效、逆行奉献、科学精准、守望相助。
一、中国战“疫”精神——人民至上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凡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都把爱民作为为官的价值追求。《礼记·礼运》中说:“人者,天地之心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北宋思想家张载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高扬人的主题,传递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既是修身之术,也是治国之道。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其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堪为几千年以来华夏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并且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全国上下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认真落实“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和“四个集中”(即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着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中国战“疫”书写了人类与重大传染性疾病斗争的伟大篇章。
中国战“疫”的伟大实践,有力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民之所向,我之所往。反复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不断要求“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精心部署“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一再号召“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为我们赢得这场疫情防控斗争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当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以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坚守人民至上的宗旨信念,践行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擦亮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世间万物,人是最可宝贵的。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定以中国之制度、中国之力量、中国之精神、中国之智慧、中国之最大努力做出了最迅捷的反应、最严厉的措施、最全面的筹划、最高效的组织、最强大的支持,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任何成本、不惧所有困难,全部费用都由国家承担,千方百计阻击疫情、救治患者。中国战“疫”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
从清底摸排“四类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到精准救治重症患者,“一人一案、专人专护”;从广大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到科研工作者研机析理、奋力攻关;从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争分夺秒、不舍昼夜,到基层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日夜值守,“生命重于泰山”的价值理念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彰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从X月X日到X月X日,全国有XX支医疗队X.X万人驰援武汉和湖北。全国医疗系统的“四大天王”——东齐鲁、西华西、南湘雅、北协和,全部集于武汉,从而保证了武汉总体治愈率达到X%,重症患者治愈率超过X%。大至XX岁的老人,小至出生仅X个小时的婴儿,不放弃一名患者,不放弃任何希望,正是这样珍惜生命、爱护
生命、尊重生命的追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二、中国战“疫”精神——信心如磐
回想最初,面对始料不及的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没有的来势之凶、扩散之快、蔓延之广、防治之难的疫情,不仅给国人平添不幸,使年节受影响、出行受阻挡、活动受限制、工作受耽搁,更为重要的是给人们心理上带来极大创伤。一时间,民间恐慌四起、担忧无尽、疑虑重重、焦躁尽显。面对这种情况,农历正月初一,一次特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提出:“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定信心”为“十六字方针”之首。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增强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社会信心。”此后,党中央又多次召开会议,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危机之时,我们党一是发挥领导核心思想引领作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密集召开会议,还把视频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到县一级,“一竿子插到底”,X万名干部直接聆听来自党中央的指挥部署,这在党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快速跟进,作出专业定向的宏观指导和推进实施意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利用新闻发布会形式,传递各类防控信息,先后召开百余场,有效发挥了职能部门思想引领作用,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抗“疫”思想快速贯彻落实,促进了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坚定信心、规范行为、从我做起、立即行动健康氛围的形成。
抗“疫”斗争以来,党中央充分发挥舆论战线在思想引领上的独特功能,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及时展开了立体舆论宣传和信息传播。通过宣传典型、鼓舞斗志,澄清事实、明辨是非,击穿谣言、回应关切,为抗“疫”斗争大局营造了积极舆论氛围、凝聚了正向能量。舆论战线全面行动、主动出击,尊重事实、顺应规律,快速高效、科学引导,既发挥了思想引领载体功能,又为坚定信心、形成思想合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个个高瞻远瞩的判断、一次次审时度势的动员、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一项项强力防控的措施,给了X亿中国人民以极大信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就没有迈不过的坎、翻不过的山、战胜不了的艰困。这场战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没有退路,必须打赢!恐慌、担忧、疑虑、焦躁逐步舒缓,理性对待,社会稳定,秩序井然,一场人民战争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实践证明:信心是防控疫病的最好疫苗;疫魔欺弱怕强,只要信心坚如磐石,疫魔就会来投降。中国战“疫”中彰显的这种坚如磐石的信心,对于当下的全球战“疫”来说,是一种楷模和榜样。
三、中国战“疫”精神——指挥若定
战“疫”就是一场全民大战。战“疫”阵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处变不惊、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指挥若定。
一是高效构建了抗“疫”决策体制。
党中央在第一时间作出直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应对新型肺炎疫情工作的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及时听取疫情汇报、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快速跟进疫情走向、全面掌控疫情形势、高效作出重大部署、推动抗“疫”大局发展。二是高效构建了抗“疫”指挥体制。
党中央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加强对全国疫情防控的统一指挥;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央指导组,深入武汉一线指导督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主战场防控领导力量,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督察不作为、不担当问题;国务院第一时间建立了由X个部门组成的联防联控机制,按照战时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生产组织、资源调度,适应疫情防控即时需要;各省市、各部门、各单位也成立了抗“疫”领导小组、指导组和督察组。自上而下、高效贯通、紧密结合的指挥体制建立,有效保障了中央顶层决策的快速传导和高效落实。三是高效构建了抗“疫”执行体制。
在党中央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遵照中央决策部署和指挥号令,全面承担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全国快速形成了一级盯一级、一级守一级、层层抓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行体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按照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使命要求,有力促进了高效格局全面形成,从根本上保证了顶层决策、指挥指令快速见行动、疫情存量快速见底数、防控措施快速见成效。同时,打通了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夯实了政治领导落实基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这场战“疫”,从战“疫”动员、战“疫”方针、战“疫”重点,到战“疫”“兵力”投入、战“疫”物资保障,指挥若定、部署精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战“疫”动员令是多么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战“疫”方针,是多么准确科学;“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战“疫”重点是多么精准。从以上这些,足见中国战“疫”中指挥若定是多么重要!这种精神,在日后面临的所有大事、难事中,都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比如,在X月X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心理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好这“两个准备”就十分需要指挥若定的精神和作风。
四、中国战“疫”精神——一呼百应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一呼百应,一令全行,步伐更加坚实,行动更加坚决。
战“疫”伊始,党中央发出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召,一声令下,一呼百应,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全都无条件地行动了起来,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掺水分,仅以小时为计,就能把最高决策和部署贯彻落实到中国社会的最基层。城市小区网格化严格管控,农村村自为战,大喇叭响了起来,标语挂了起来。这在深层次上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号召力该是多么强大,也证明着人民群众的执行力该是多么坚挺!过去抗战鼓励人人上战场英勇杀敌,今日抗疫要求人人待在家里自我防护。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守住了社区就守住了城市,保护了小家就保护了大家。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令行禁止,不让出门就不出门,能少出门就少出门,不给政府添堵,不给社会添乱,不给医院添负担,表现出强烈的大局意识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有网友说:“只要家有一顿米,绝不外出一小步,或许普通的我们,不能再做更多,但这样,就是最大的贡献!”
新春佳节,“疫魔”横行之下,万众宅居抗“疫魔”,翻阅史书,亘古未见。尤其是疫情深重的武汉“封城”之事,就更是一呼百应的一种深刻展示。正值大年三十阖家团圆之时,对于一个千万级人口的“九省通衢”之地,突如其来的“封城”,打乱了原有的城市生产生活秩序,打乱了万千市民的生活节奏:道路封闭、公交停运、人员限流,原有的生活物资供应链被打破,如何在当天就重建起来,如何保障水电气网络的畅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种新的应急供应链迅即建立。当遇困难,人民子弟兵又派出百辆军车负责医疗生活物资的运送。在X多天“封城”时间里,武汉人民严格遵守规定,坚决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集中救治患者,对所有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实施地毯式排查,严防向外扩散。武汉人民不愧是英雄的人民,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可以说,中国战“疫”,没有这种一呼百应的精神,要取得今天的战“疫”胜利是不可能的。
五、中国战“疫”精神——敏捷高效
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之快几乎史无前例,战“疫”务须以快制快,这是中国战“疫”之经验,也是很多西方国家之教训。正是由于中国战“疫”发扬敏捷高效的精神,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才取得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效。
在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和大考面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指挥下,不仅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武汉进行医疗支援和物资保障,还以最快捷、最有力、最高效的方式统筹安排全国战“疫”行动,倾全国、全民、全社会之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到一周时间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及时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了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湖北武汉疫情严重,人民军队率先出征、誓死不退,大年三十就疾驰武汉,广大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争相请愿出战、不计生死,拿命救人。年逾八旬的院士钟南山,乘坐高铁急赴武汉,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北京向上汇报;中医专家、院士张伯礼,二话不说从天津疾驰武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身患渐冻症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始终不下火线,他还深情地说道:“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医无私,兵无畏,民齐心,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社区工作者奋战一线,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亿万人民手相牵心相连,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单位到个人,X亿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一场力度空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亿万民众在共克时艰中敏锐出击、勇毅前行。
全国各省区市“搬家式”“掏家底式”地火速支援、倾力而出,“一省包一市”,全国人民各式各样“硬核支援”“特色支援”“暖心支援”迅速到位并源源不断。为了解决“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最大困难,智慧勤劳的中国人民,分别用X多天时间在武汉建造起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拥有床位XX张的火神山医院和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拥有XX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两家医院,具有现代化设施设备,完成同等规模的项目,工期至少X天。而且,施工人员是现在的两到三倍。在高超的指挥调度、统筹协调下,迅速决策部署、迅速设计谋划、迅速动员建设,两家医院的建设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极大关注,每天网上直播观看数量动辄以千万计。网友们纷纷当上“云监工”“包工头”。技术、施工人员和建安人员,不畏艰难、星夜奋战,外媒称“所有人员,就像机器一样,似乎不知道疲倦”。武汉还在很短时间内改建X家方舱医院,实现“人等床”到“床等人”的质变,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令世界自叹弗如。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夜以继日、争
分夺秒进行疫苗研发,于X月X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这是全球目前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与此同时,中国还有几家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争时间、抢速度,研发抗击新冠肺炎疫苗。这些都彰显着敏捷高效的作风与精神。
六、中国战“疫”精神——逆行奉献
鲁迅先生说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这是一种特质,是一种奉献精神。它存在于中国人民抗击外部侵略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存在于改革开放谋求发展的脚步中,同样也存在于抗震救灾、迎击非典之中,更是弘扬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战“疫”之中。经此一疫,这种逆行奉献精神既得到空前发扬,又确保战“疫”的胜利进行。这种特质、这种精神是医护人员脸上被口罩勒红的印记,是方舱医院病床上举起的书本,是风雪中社区人员坚守的身影,是爱人去世却依然奋战在一线医生的泪痕……当疫患横行之时,千千万万的医务人员写请战血书,奋勇向前,谁不知道新冠病毒的凶恶?但是,三军医疗队、共产党员们依然迎着危险逆行而上,这是何等的勇敢和悲壮!那些让人垂泪的无数照片,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逆行奉献,感动了世卫组织前来考察的官员,感动了亿万民众。利比里亚《非洲头版》网站评价道:“历史一次次表明,无论是遇到瘟疫暴发还是经济危机、饥荒甚或战争等困境时,中国都迸发出强烈的韧性精神。”
“封闭一座城,守护一国人。”庚子年春节,为阻断新冠病毒向全国蔓延扩散,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不畏艰险、顽强不屈,勇敢同疫情做斗争,用一己“隔离屏障”,护山河手足于无恙。对党和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对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来说,这是感天动地的牺牲奉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武汉、黄冈、孝感、襄阳、荆州、随州、黄石……汉江之畔,荆楚大地,于磨难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英雄的城市风骨依旧,英雄的人民气概依然。
“钢铁书记”X拖着打了一块钢板、三颗钢钉的右腿逐户排查,一天下来从膝盖肿到脚踝;“临时书记”黄恒每天接听近XX个电话,因过度劳累有时不得不躺在地上跟居民联络……武汉全市XXX多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到XX多个社区、XX多个住宅小区、XXX多个网格,和广大社区干部一起夜以继日、不辞辛劳、默默付出。面对千家万户、千头万绪、千难万险,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既当“守门员”“疏导员”,又当“跑腿员”“宣传员”,用自己的辛劳和坚守、奉献和汗水织就了严密防线,守住了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决胜之地。
有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广大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逆行奉献、迎难而上,书写了一篇篇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的感人故事。有的同志自己被感染,倒下了再站起来,康复了又重返抗“疫”战场。有的同志自己亲人被感染,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始终与同事并肩一起奋战在最前线;有的同志亲人去世,只能含泪面朝家乡深深地鞠上一躬。因感染殉职的医院院长,因疫情推迟婚期、主动请战而不幸感染病逝的医生,因劳累过度而不幸倒下的防疫一线工作者……他们奋不顾身,用汗水乃至生命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他们说:“我们是白衣战士,不看到战斗的最后胜利,决不收兵。”战“疫”以来,全国XX多家医疗机构XX多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其中X多人献出了宝贵生命。“选择了医生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用我的生命守护你的生命”。一份份请战书,一句句对守护生命的承诺,彰显着白衣战士的无畏与大爱。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服,每一班要连续工作X小时以上,而且长时间的穿戴,使得身上全部湿透、体力严重透支。他们不敢多吃一口饭、不敢多喝一口水,为的就是争分夺秒从死神手里抢夺生命。他们身上时刻体现着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他们是真的勇士、真的英雄,真的“明星”。
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逆行奉献的“X后”。这些年来,“X后”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人们给他们的画像是“自我”“叛逆”“迷茫”“缺少社会责任感”。而在此次战“疫”中,他们却勇于担当、逆行奉献。新闻报道中有大量关于他们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这里,我选一例。XX年出生的姑娘甘如意,单车骑行X天X夜、行驶XX多公里赶赴医院的事迹十分感人。工作在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医院范湖分院的甘如意,家在荆州斑竹镇的一个村庄,春节前夕,她回到家里过年。看到疫情发展迅速,这位年轻姑娘想到自己所在化验室只有一人值班,十分焦急,便辞别母亲,赶回医院。没有私家车,公交又停运,她就骑上单车,背上饼干、泡面,靠着导航上路了。一路上,阴雨连绵,衣服全都湿透,带的干粮也吃完了,又冷又饿,但她心念医院,蹬车蹬得速度愈发快起来。X月X日,天已漆黑,看到路口的灯光下站着几位执勤民警,她知道已经到了潜江。“这么晚了,你一个女孩子怎么骑自行车?”得知她要赶回医院上班,好心的民警帮她联系了一家宾馆。X月X日,在民警的帮助下,甘如意搭上了一辆顺风车。中午X点多到达汉阳区,她又找了一辆共享单车,骑行X小时终于到达自己的岗位。
就是这样的一些年轻人,在大战中践行了年轻一代的责任担当,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七、中国战“疫”精神——科学精准
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而将战“疫”作为头等大事,以战时状态、战时思维、战时措施,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坚持“科学防治”,即根据新冠肺炎病毒的发病机理和基本特征加强隔治、增强防范、理性对待,凭借科学技术这一强大武器战胜疫情。战胜疫情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事实。只有基于科学的认识和行动,才有可能挽救生命于危难、消除危害于未然。
疫情防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政策性、专业性强,始终坚持科学防治,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理性对待、科学应对,做好人员隔离、医学监控、消毒防疫、自我防护等工作,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首创最低X天隔离时限。始终加强形势分析、对策研究,善于抓住“牛鼻子”、选准“突破口”,武汉只有XX余例、全国只有XX多例患者时就果断实行“封城”,牢牢掌握战“疫”的主动权、制胜权。精准选择“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战“疫”重点;科学制定“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战“疫”方针;合理制定“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两手抓的战“疫”策略。在战“疫”中,中国流调人员,向上溯源、向下追踪,成为防控的“侦察兵”和“情报员”,有力配合着防控和诊疗。同时,在对病例救治过程中,发挥本土中医优势,坚持中西医密切结合、相互配合;结合各地区、各单位实际因地制宜,坚持分层分级分类,精准决策、精准行动、精准防控;坚持补短板、抓关键、强弱项,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正是有着这样科学精准的举措,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疫情,我们才能笃定自若,不自乱阵脚,取得战“疫”的节节胜利。这可不是国际“范儿”吗?
八、中国战“疫”精神——守望相助
这方面,我们首先应该提到的是武汉人民、湖北人民相互之间以及与全国人民之间的守望相助。居家隔离中,武汉人写下这样的话语:“每扇窗后的坚守,都是捍卫家园的战斗!都是保护全国人民的行动”。从担心传染别人、让医生离自己远点的善良患者,到用私家车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爱心志愿者;从把自家酒店房间拿出来、免费让医务人员住的酒店老板,到通宵达旦、给医院赶做XX份早餐的餐馆厨师,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公安干警坚守岗位,环卫工人不避风险,运输人员日夜兼程,外卖小哥四处奔波,志愿者竭尽所能。“我们都知道该这么做,都想这么做。”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响应号召,密切配合,顾全大局,守望相助,开启了长达X多天的居家隔离,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坚忍和奉献,汇集起如海一般深沉的中国力量,点亮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随着此次疫情“全球大流行”,当危险不分人种、不分地域、不分国籍扑面而来时,当一切美好、平静、安逸的生活被击得粉碎时,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国家都无法做到淡定从容、置身事外。一个个触动心弦、直击要害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逃避而必须直面回答的实在话题,比如,世界各国如何携手共同应对安全问题、人类如何解决未来数不清的问题并能够有效创造未来。在这里,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不是抽象的概念表述,而是成为关乎安全、命运和未来的实践主题。这次战“疫”不仅是对中国的一次大考,更是对全世界的一次大考、人类整体的一次大考。随着疫情的深度蔓延和疫情防控难度的不断增大,中国战“疫”不仅为世界构筑了一道坚实防线,同时也为这场“大战”“大考”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了生动诠释和深刻解读。
“我们将继续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战胜疫情。”“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会面、通话、致电致函,感谢他们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和帮助,表明中国决心、介绍中国方案、传递中国温度,彰显了中国守望相助、携手各国抗击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大国担当。
我们深知,面对疫情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团结是最好的良药,合作是唯一的出路!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所作讲话中的“四点倡议”,既是中国战“疫”经验的汇集,也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守望相助风格的展示。全球战“疫”中的中国首战,付出巨大代价,作出巨大牺牲,为世界战“疫”赢得宝贵时间窗口。这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这本身就是为全人类作出的贡献,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说,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作出了巨大牺牲,“他们正在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各国分享防控的信息与有益做法。中国本着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第一时间甄别病原体,第一时间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病毒全基因序列,第一个采取最有力、最严格、最全面的防控举措,第一个毫无保留地与有关国家分享抗“疫”经验。及时与世界分享,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中联部向百余个外国政党介绍中国疫情防控经验做法,还同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常委会秘书处在双方官方英文网站联合举办“亚洲政党共抗疫情网络专题会”。中国抗“疫”专家先后X次采用远程视频形式,毫无保留地与世界各国专家交流中国抗“疫”诊治、防控经验。开设向所有国家开放的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同XX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召开XX余场视频交流会议,向X个国家派出X支医疗专家组,还与世界有关国家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
“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在中国战“疫”紧张困难之际,作为负责任大国,不忘支援世界人民抗“疫”。伊朗告急,“伊朗别怕,中国来了!”伊拉克告急,“伊拉克别怕,中国来了!”塞尔维亚告急,“塞尔维亚别怕,中国来了!”中国先后向意大利、伊朗、伊拉克、塞尔维亚、委内瑞拉等国派出几批专家,向柬埔寨、巴基斯坦等东盟国家派出百余支医疗队,为世界XX余个国家、地区和X个国际组织捐助医疗物资;积极支持世卫组织的引领作用,先后两次向其捐助XX万美金用于专项抗“疫”。这就是担当有为、守护世界的中国,这就是中国“范儿”!这就是文明中国、大爱中国、伟大中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班牙网友在社交媒体发起“感谢中国”活动,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感谢“中国在伊朗困难的时候同伊方站在一起”,塞尔维亚总统感慨“唯一会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只会是中国”……中国不仅以强有力的举措保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更以跨越国界的爱心与行动,回馈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深情厚谊,表达着“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怀。
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之际,共同面临的又一场大考。在这场严峻考验中,人们看到了挺立风雨的坚强脊梁,看到了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看到了休戚与共的责任担当,看到了伟大中国的高风亮节!
讲完中国战“疫”精神,我想到伟人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句极其经典的话语:“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大量实践证明:“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在这场举国抗“疫”的人民战争中,身历其中的中国人民都深切感受到:一种令人振奋的精气神充满全社会、贯穿全过程,让你我他中的每一个中国人在深受其濡染、备受其鼓舞中,融入其中再外化为自身具体的抗“疫”行动,从而汇聚起人民抗“疫”的磅礴伟力。
我们要把这种战“疫”精神注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让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完全符合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原理,更是大量实践的证明。想当年,正是长征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英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谱写出人类历史上的最伟大的远征奇迹;正是“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元勋们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出大国重器,威震世界;正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着我国石油工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祖国盛开石油花”;也正是抗震精神,激励国人不惧困难、愈挫愈勇,战胜自然灾害,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今天,有了中国战“疫”精神,我们要切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此激励下,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阔步向前!
第四篇:“红船精神”党课讲稿
“红船精神”党课讲稿
“红船精神”党课讲稿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精神”所昭示的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今天我在此讲解题为“不忘初心勇立潮头红船再出发”的党课,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温“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首先,我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红船精神”的内涵。
先讲一讲红船的由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就是在这条游船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建国后,南湖引起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注。1959年国庆节,这条仿制的纪念船正式对外展出。当地群众则亲切地称之为“红船”。久而久之,“红船”就成了这条纪念船的代名词。之后,“红船”就一直停泊在南湖烟雨楼前湖心岛东南岸边的水面上,向人们展示着当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生动历史场景。
下面再讲一下“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公开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一大会址、南湖红船。这一行动、体现了我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现了我党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的坚持坚守。习总书记再提“红船精神”,也是进一步强调十九大报告中所要求的“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改造客观世界,首先要改造主观世界,把主观世界改造好了,把内在精神世界的秩序建构起来了,才有利于改造外部世界。
归纳起来,“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主要有三点:
一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勇立潮头的磅礴精神力量。从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烽火硝烟中挺立脊梁的主心骨,再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员,在这条前后相续的道路上,我们党初心如磐,以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点燃照亮中国的燎原之火,拉开赶超世界的改革大幕,开启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98年前只有几十人的中国共产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拿出只争朝夕、敢于担当的拼劲,才能在十九大擘画的新征程上夺取更大胜利。二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奋发前行的坚毅精神支柱。脚步不歇,前行不止,98年来,我们党从奋斗起步,更靠奋斗发展,成就了一项又一项伟业。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刻印在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建设年代的广阔天地、改革年代的风起云涌,让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我们以五年来历史性的变革与成就,把中国的发展带到了新的方位,更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三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崇高道德信念。一大旧址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誓词激荡信仰,有着“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的共产党人,矗立起民族的精神丰碑。从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到李保国、廖俊波、黄大年,我们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进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正需以奉献精神召唤亿万人民接续奋斗,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红船精神”的内涵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反映的是我们党内在的文化标签,反映的是我们党内最核心的一种价值要求。正因为这样,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于2005年6月21日《光明日报》的“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这篇文章中,用两句话对“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做了一个明确而又深刻的概括:“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是党的先进性之源。中国革命精神,既包括民主革命时期,也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改革发展,在这个时代浪潮中所产生的种种精神就是中国的革命精神。但这种革命精神的源头就在共产党的创建所蕴含的这种红色基因,今天我们称之为“红船精神”。我们今天共产党开展先进性建设,我们需要用我们精神的源动力,它的源动力是什么?就是早期共产党人给我们今天的共产党人所提供的这种精神风范,这种风范我们称之为“红船精神”。这两句话具有内在的相同性,但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从历史的内在逻辑来阐述的,而党的先进性之源更多的是站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角度。
下面讲第二部分,“红船精神”对我党的重要意义。
(一)“红船精神”是思想武器。
这个思想武器对我们来说,最主要的是在于要正确地认识和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我们党不断的发展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以及我们党对待理论的正确态度——与时俱进。我们党的各个历史阶段,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红船精神”给我们的一个现实启示就是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引,没了理论就没有方向,没了理论我们就没有一个思想的武器,没有理论我们的前行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指引。所以“红船精神”给我们的很大的现实价值意义,就是我们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引。(二)“红船精神”是精神支柱。
“红船精神”给我们的现实价值意义还在于它的精神支撑。这个精神支撑更主要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怎样来坚定理想,怎么来坚定信念。我们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也是早期共产党人包括共产党在各个革命建设时期不断前行的最根本的精神动力。所以对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弘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确立我们的精神支柱,显得尤为重要。(三)“红船精神”是道德力量。
对每一个共产党人来说,“红船精神”对我们的价值意义就是我们说的道德力量。共产党之所以能赢得群众,一方面靠的是我们有利于群众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政策;另一方面,靠的是共产党道德的感召力,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道德风范感染了群众,感召了群众。我们必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谆谆教诲,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绩。最后讲一下如何弘扬“红船精神”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首先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先进性之源,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嘹亮号角。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机关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其次要赓(gēng)续精神汲取动力。当好学懂弄通、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现阶段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贡献。在新征程上,结合新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党员干部充满信心与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再次要砥砺前行,善作善成。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服务群众无止境。基层党组织要得人心,得民心。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是我们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标杆,也是我们今后开展工作要遵循的准则。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着力营造一个服务全面、环境优美、秩序优良、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新社会,使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再上新台阶。要不断完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关心的身边事。
最后要忠诚核心,紧跟领袖。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保证。“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gǔn)九章但挚一领”。确立和维护全党核心,关乎旗帜道路方向,关乎党运国脉军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必须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好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排头兵。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告诉我们,无论过去还是未来,“红船精神”都永不过时,红色基因都会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它仍将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历经苦难,百折不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在考验与检阅中一路升华,在机遇和挑战中奋勇前行。“红船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使党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随着今天中国步入世界舞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红船必将驶向更广阔的世界,铸就更加辉煌的伟业。
谢谢大家!“红船精神”党课讲稿
1921年夏,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这里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条小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而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因此被称之为红船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总书记的讲话揭示了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里有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有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
纵观党史,“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品格、优良作风的优秀开端,是共产党人需要传承和弘扬的“红色基因”。由“红船精神”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以及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优质基因。
“红船精神”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传承“红船精神”,重温共产党人烽火岁月里的革命斗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不仅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中国文化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也是应对各种挑战的有力武器,成为能够激发共产党人内在价值自省的精神源泉。
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概括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建党实践和革命活动中,从播撒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到奠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组织;从制定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到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无不彰显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近代中国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的时代课题。为了救亡图存,早期的先进分子想了各种办法,但无论是君主立宪所主导的社会变革,还是民主革命所主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事实上都没能成功。俄国的十月革命,让处在彷徨中的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以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奋力播撒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思想先锋。他们创办进步刊物,宣传新思想和十月革命;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立学术团体,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一年后,更名为《新青年》。以《新青年》的出版为标志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使20世纪初的中国开始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逐步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北洋军阀仇视新生的苏俄工农政权,把科学社会主义诬蔑为“过激主义”,把布尔什维克攻击为“过激党”。因此,面对北洋军阀的封锁,《新青年》《湘江评论》《少年中国》《每周评论》等报纸杂志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热情地歌颂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以敏锐独到的眼光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新纪元》4篇光辉的文献,揭开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第一页。他在文中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主义就是革命的社会主义。对于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他指出:“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这一胜利“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是二十世纪革命的先声。”他满怀信心地说:“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凯歌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期“马克思主义专号”上发表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专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明,并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这期间,李大钊还在《新潮》《少年中国》《国民月刊》《新生活》《晨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五四运动前后,虽然在中国有不少人介绍过《共产党宣言》,但一直没有完整的中文译本。1920年春,陈望道接受了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重任,陈望道回到了家乡,夜以继日地开展艰苦的翻译工作,他时时刻刻聚精会神斟词酌句,一丝不苟,这期间就留下了“吃墨汁”的感人佳话:一天,陈望道的母亲送来粽子给儿子当点心充饥,外加一碟红糖。过了一阵,母亲来取碗筷,惊奇地发现儿子满嘴乌黑,红糖却原封未动。老人家爱怜又带几分生气,问道:“吃完啦,这糖甜不甜呀?”陈望道仍浑然不觉,头也不抬说:“甜,真甜。”经过艰苦的努力,陈望道翻译完成了《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
中国革命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而为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更需要大力开展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发起了中国最早的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经过五四运动锻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多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坚决的革命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大范围的传播。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不仅表现在中国先进分子播散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上,更体现在他们积极创建党团组织,开创中国工人阶级先锋组织的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党组织,还起草了党的纲领。党纲草案共有十条,其中包括运用劳工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关于党的名称问题,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8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为此,要通过革命的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当时称“共产党小组”,同年年底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为书记。它曾帮助天津、唐山、太原、济南等地的共产主义者开展工作,对北方党团组织地建立起过促进作用。在上海及北京党组织的联络和推动下,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也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地方,多是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较深,产业工人较为集中,已经出现了一批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中心城市。在日本、法国也有由留学生和华侨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
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过程中,中国先进分子从激进民主主义者逐步成长为共产主义者。他们在自己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又通过成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研究组织,深入工农民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而把坚定的信仰传递到社会基层,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了浓厚的理论氛围,培育了一大批革命人才;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因遭到租界巡捕袭扰而遇到挫折时,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红船上完成了大会的最后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曲曲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壮丽乐章。
在艰辛的探索中坚定理想。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不屈不挠的探索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树立了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文化转型大背景下,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以毛泽东、恽代英等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拼命搜寻,学习那些具有进步色彩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学说,搜寻着当时社会上能够看到的各种进步书刊:中国儒家典籍等传统文化、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等方面的书籍。毛泽东最早读的是私塾,“没有进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校”,学的是儒家典籍。这种学习的内容,他说,“对我也有好处,因为我识字便是从这里学来的。”同时,他也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并从中发现了问题,这些小说“颂扬的全都是武将,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为他们所有和控制”。进入新学校后,毛泽东开始接触到《盛世危言》和西方的《原富》等书籍,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十月革命之前,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一度泛滥。1918年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毛泽东后来在自述中说,尽管“我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但“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这时“我读了一些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在那个时候,我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毛泽东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文章。我热切地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极少数的共产主义文献的中文本。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就一直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理想、追求不仅使我们党内凝聚,同时也是对社会的改造。离开了理想信念,共产党就缺乏内在的凝聚力,离开了理想信念就没有办法去改造社会的广大群众,我们党就没有力量,就没有基础。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政党品质,这个品质对广大共产党员来说,就是要具有奋斗精神,要百折不挠。早期共产党创建的过程以及创建之后我们的这段社会历史的实践,充分反映出,理想、奋斗、追求对中国共产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标志。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先后尝试过诸多救国救民的方案,做过诸多努力,但都失败了。这时,中国迫切需要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期待着先进阶级和先进政党的出现,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者,领导人民完成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1921年3月,李大钊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中,公开表达了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强烈愿望:“我们现在还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
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就明确规定: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要“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这些规定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要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和奋斗目标,鲜明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划清了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的界限。
1922年6月,中共中央在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明确宣告:“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为无产阶级奋斗,和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党。”
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统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并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坚定地走向社会最底层,发动和依靠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民众,并把团结和依靠工农群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20世纪20年代,面对风雨如晦的黑暗中国和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不顾个人安危和得失,自觉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奋斗,1949年,终于赢得了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解放,使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这一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和大公无私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红船精神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其中,首创精神是核心,是动力之源。首创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创新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之源。而理论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理论创新要着眼于探讨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回答新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紧密联系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通过创造性的思维,不断摸索和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精神创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才能时刻保持蓬勃生机和无限的创造活力,走在时代前列。
奋斗精神是支柱,是胜利之本。奋斗精神首先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意志坚强,品节刚毅,无所畏惧,无论遭受多少挫折都不动摇、不退缩、不屈服,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只有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认定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
奉献精神是本质,是德政之基。奉献精神的关键在于党的一切决策和措施都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保持根本性质、恪守根本宗旨、牢记根本使命,才能巩固长期执政的地位。
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正是这些伟大的革命精神,使我们党由小变大,从弱到强,推动中国革命在艰难中奋进、在曲折中前行,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一条红船见证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创建历程,引领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前进方向,拉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光辉起点。
在红船精神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辉煌的成绩,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红船精神”党课讲稿
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之源。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弘扬和践行“红船精神”贯穿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中,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1.发挥首创精神,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开启全面从严治党
新的伟大征程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潮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幵长期执政的党。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就在于一以贯之的首创精神。不论时代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党从不因循守旧,敢于突破前人,不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完成伟大事业必须靠党的领导,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这个新气象新作为首先是全面从严治党要开创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空前力度管党治党,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历史征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实践证明,正是靠着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增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让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淬炼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全面从严治党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它不是简单的自我修复,而是从里到外的深刻改造、深度重塑,是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不断实现自身跨越。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抓住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坚韧的战略定力,发挥首创精神,勇于自我革命,积极探索出一条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着力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真正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使党永葆先锋队的政治本色。
2.持续奋斗精神,以共产党人的奋斗姿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向纵深发展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胜利之本。回顾建党97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就在于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奋斗不仅仅是行动,更是一种状态。奋斗精神已经融入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内化为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党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的“成功密码”。
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牢记“两个务必”的政治嘱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正本清源,拨正船头,确保全党始终沿着正确航向前进。经过不懈奋斗和努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对党、对国家、对民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清醒认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重整行装再出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忧患意识,持续奋斗精神,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志品质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气魄,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紧紧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任务,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反对腐败,努力夺取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
3.弘扬奉献精神,以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正确政治方向
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肩负为人民谋利益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不断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就了一个大国大党的风范担当。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并失政权的危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站稳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作出“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勇气,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党风政风显著好转,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积聚了强大正能量。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我们更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倾听人民呼声,接受人民监督,坚持人民群众反对和痛恨什么,我们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特别是针对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自觉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经验,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推进管党治党工作,真正管出习惯、抓出成效、成风化俗,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五篇:中国梦党课讲稿
中国梦党课讲稿
(亢家河村第一书记 王广平)
同志们:
在很多的可选题目中,为什么我偏偏选中了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主题呢?这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总书记在全国人大闭幕式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中国梦。二是我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的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大梦小梦,值得回味。三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现在就开始构筑和实现新的梦想,借此机会一起共勉。说实在的,对我自己而言,准备今天的这个讲座的确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次洗礼的过程,是一次感动的过程,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甚至是一次震撼的过程,希望今天大家听后也能有所收获,期待产生共鸣。今天我讲三个问题。
一、深刻理解中国梦,努力共筑梦
1.中国梦的提出。中国梦,就是中国的梦想,国家的抱负。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当选总书记后的第一个动作,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所以,要深刻理解中国梦,一定要理解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谋求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但就提出‚振兴中华‛、‚民族复兴‛,我们要从孙中山说起。孙中山是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人,并为之努力奋斗终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说:大家为国奋斗,造成世界第一个好国家,才是大志气。希望大家从今天起,要立这个大志气。
邓小平再提‚振兴中华民族‛。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江泽民同志1997年11月1日在哈佛大学演讲:中国人民所以要进行百年不屈不挠的斗争,所以要实行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变革,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所以要加强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所以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后又在多次大会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提出‚两个百年‛目标。实际上就是把小平同志提的‚三步走‛战略的后两步具体化。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五大首提,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重申。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能随口说出这‚两个百年‛目标,因为这就是中国梦的具体目标。总书记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讲话阐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从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到我们党的历届领导人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过程,我们就能体会到中国梦的重要性。我们要认识和理解中国梦,首先要知道中国梦的形成过程。总书记也是用中国梦来凝聚和激励全中国人民,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想,也是民族的梦想,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梦想。
2.为什么要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为什么要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国梦呢?
民族复兴应包含两方面。一方面,这个民族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巨大的辉煌,否则没有资格提;另一方面,则是后来这个民族曾经陷于的悲惨境地,包括直到现在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落后状态,否则没有必要提,正好中华民族符合这两个条件。要深刻理解中国梦,一定要从这两方面来认识。
二、人为什么要有梦想
我们讲中国梦,是指中国梦想,这里的梦想与理想是一样的意思。我们来看看理想的定义:理想是人对未来事物经过努力就有可能实现的美好想象。理解好这个定义,对我们理解 好中国梦想很有帮助。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我们平时经常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每一个正常人都有梦想,没有这样的梦想,就一定会有那样的梦想。人为什么要有梦想呢?我理解梦想有以下功能。
1.梦想为人指引正确的方向。目标能够指引方向,伟大的目标就是梦想。中央红军在延安建立根据地时,因为延安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吸引的他们。新中国建立后有大批在国外拥有优越生活条件的,如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等海外留学人员和科学家回到祖国,因为新中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吸引的他们。钱学森就是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的梦想紧密联在一起,才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这样伟大的贡献。所以,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之和,个人的梦想与祖国和民族的伟大梦想紧密相连,才显示出伟大。所以,总书记讲: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2.梦想为人提供强大的动力。人一旦有了梦想,就会为之奋斗,被梦想激发出来的动力是巨大的。毛泽东的一生,也是为伟大梦想奋斗不止的一生。终于迎来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1945年3月28日,毛泽东和党中央负责人亲临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在这里向‚自辛亥以来……总是站在革命的最前线‛的‚革命老战士‛林伯渠六十寿辰表达了最真诚的祝贺。一生为了梦想奋斗,让林伯渠从一个常德走 出去的青年学生成为主持开国大典的人。
3.梦想为人提供更高的标准。雷锋在日记中写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有限的生命一直坚持着这个崇高的梦想,让雷锋成为世界的楷模。雷锋的精神更是要流芳百世。
三、怎样实现梦想
有了梦想,就要努力去实现,否则就是空想。这里我提出了三条要求和大家共勉。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个大的梦想,实际上是一个大的目标体系,由很多小目标组成。只有把小目标一个一个实现,大的梦想才会实现。总书记和习近平两任总书记都讲过:‚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老子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以,小事与大事都是相对的,更是相连的。这些都非常好的讲清了大与小的关系。告诉我们,要善于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有的人,大事做不出来,小事不愿做,这样的人永远一事无成。所以,只有沉下心来,从小事做起,积极进取,快乐工作,才会创造自己精彩而快乐的人生。2.从长远规划,从眼前做起。因为大的梦想往往是较长时间的规划,看起来离我们还很远。但是,任何一个长远规划,都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我们不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长远的规划就永远是规划,无法变成现实。人生就是如此。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就是如此,我们要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我们每天的工作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到来,要把握好每一个今天。
3.用远大梦想指引,用务实精神进取。梦想在实现之前,总是虚的,只有不断的实干,梦想才会变成现实。邓小平说过: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所以,我们要务虚和务实很好的结合起来。没有合理的务虚,我们就没有目标没有思路,再大的干劲不知要向何处使;再好的目标和思路都会落空。所以大家要闲时务虚,忙时务实。用较少的时间务虚,用更多的时间务实。在务虚时把梦想想清楚规划好,在务实时把措施抓落实,把梦想一个一个变成现实。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理解中国梦,相信中国梦不是幻想,是一个已经开始并曙光初现的看得见的未来。努力拼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每个人都以远大的梦想为指引,以扎实的实干精神为基础,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为保证,努力学习和掌握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知识本领,不仅做学习的成功者,更要做中国梦的打拼人。2016-6-1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