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练就抓落实的基本功》(精选多篇)

时间:2020-10-15 16:0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课讲稿∶《练就抓落实的基本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课讲稿∶《练就抓落实的基本功》》。

第一篇:党课讲稿∶《练就抓落实的基本功》

党课讲稿范文∶《练就抓落实的基本功》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而且身体力行,为我们党注重抓落实发挥了带头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始终保持狠抓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落实落地落细,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今天党课,我围绕“抓落实”这个主题,和大家做个交流。

一、深刻认识抓落实的重要性

(一)抓落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践品格的重要表现。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善于把远大目标、奋斗纲领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一定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把真抓实干上升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高度。抓落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是把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相统一的过程,是推动实践、深化认识的重要环节。要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品格,把党的正确主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和政策付诸实践,真正从一点一滴的抓落实中彰显共产党人的实践风范。

(二)抓落实是坚定政治立场、提高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抓落实是一个党性问题,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要求,也是评价领导干部政治站位和政治品质高低的标准之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实际的,必须体现到具体行动上、在落实上见功夫。要抓好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措施要求的落实,使之贯彻到实践中去、贯彻到基层中去、贯彻到群众中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将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

(三)抓落实是检验政府治理水平、领导干部基本功和领导能力的试金石。抓落实是一个执政能力问题,是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作为领导干部,要把抓落实作为一种“重视执行、一抓到底”的工作方法,作为领导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群众评价我们的领导水平,不是看我们说得怎么样,而是看我们干得怎么样。抓落实不够,既有愧于责,也失信于民。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务必练就抓落实这项基本功,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把重点放在抓落实上,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见到实效。

(四)抓落实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实不够实质是作风问题。现实工作中,“会议落实”“文件落实”的现象比较普遍,“落实”变成“落空”。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省委也制定了20条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是自上而下传递的强烈信号,最终都是为了让干部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好落实。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定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抓责任担当、抓作风转变、抓工作落实。

二、认真分析抓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能够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党性强、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体现,是能力强、素质高的体现。要清醒看到,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依然存在,抓而不实、抓而不紧、抓而不细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抓落实的干劲不足,勤政有为不够。庸、懒、散、软风气没有彻底转变,还是有“差不多”先生,对待工作马虎糊弄、敷衍了事;有的干部不想作为、不求进取,得过且过、满足现状;有的干部心思和精力没有完全集中到工作上,导致落实大打折扣;有的干部借口现在限制多了、管束严了、要求高了,就有“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懈怠心理;有的干部工作中看不到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更谈不上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抓落实的作风不实,严谨细致不够。有的干部思想浮躁、作风漂浮,好做表面文章,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习惯当“甩手掌柜”,总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抓大事、管宏观,不愿意去抓所谓的“小事”,在“具体”和“深入”上下功夫不够;下达文件多,“亲自出征”少,当“二传手”多,搞调查研究少,掌握一手资料不够,直奔现场督办落实不够,导致工作停留在表面,甚至脱离实际、落不了地。

(三)抓落实的担责不力,较真碰硬不够。有的部门和干部缺乏担当的勇气,不愿担责,当前项目建设中往往会因环保问题出现“邻避效应”,有的部门和干部也由于不敢担当,出现“避责效应”。有的干部缺乏斗争精神,不敢坚守原则,遇到问题总想绕着走,造成一些工作停滞不前,甚至把一些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四)抓落实的能力不强,政策水平不够。有些干部在抓落实上总感到力不从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不够、政策水平不高、能力素质不强造成的。有些领导研究政策、研究工作不深入,碰到具体问题就找下属,会场上“回头看”干部还有不少。

(五)抓落实的机制不畅,协调联动不够。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存在问题,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不配套、不协调,甚至相互“打架”,导致基层落实难;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够,基础数据平台整合力度不大,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导致一些基础数据不准确、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有的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党性修养不够,宗旨意识不强,政绩观出现偏差。

三、切实提高抓落实的能力素养

工作落实得好不好,抓落实的成效大不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领导干部的能力素养。领导干部要从我做起,切实增强抓落实的本领,努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要有抓落实的高站位。领导干部的能力素养,首先体现在政治素养和政治站位上。要从根本上提高抓落实的能力素养,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不忘初心使命、锤炼党性修养。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抓落实的鲜明态度,强化抓落实的政治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三个着力”的指示要求付诸行动,发挥我省“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责任担当,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真正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湘大地落地生根。要把向核心看齐的意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抓落实之中,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在办实事、求实效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持“事冗不知筋力倦”工作状态,守住“官清赢得梦魂安”的底线。

(二)要有抓落实的真本领。揽瓷器活,须有金刚钻。要抓好落实,必须善于学习,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吃透中央大政方针和各项政策,提高战略思维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提升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要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强化战略执行能力,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中央大政方针的落实落地。要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处理问题,提高依法行政和驾驭风险的能力。要学会做群众工作,掌握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在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精准施策,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落实问题,解决群众身边发生的问题。

(三)要有抓落实的好方法。抓落实的过程,就是分析矛盾、化解矛盾的过程,就是将主观范畴的东西转化为客观现实的过程。要善于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了解真实情况,问计于民,广纳群智,努力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统一。要增强预见性,分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可落实的预期成果,做到“胸中有数”。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互通情报”、信息共享,做到上下联动、部门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抓好落实。要学会“弹钢琴”,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要坚持系统管理抓落实,运用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的方法抓落实,形成抓落实的无缝责任链条,实现抓落实的闭环管理,对需解决的问题建立清单台账,进行销号管理。对授权有限、能力不及的问题及时请示上报,不把问题藏着掖着捂着,耽误问题的解决,造成更大的损失。

(四)要有抓落实的硬作风。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要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就要敢于正视矛盾,决不绕着问题走,要有无私的品德、无畏的勇气,敢于担当、知难而进。既要解决当前突出矛盾问题,也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更要解决透支未来问题。要以较真的作风抓落实,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主动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到难点聚焦的地方去,敢于碰硬,千方百计求得问题尽早处置、矛盾及时化解,决不能使简单矛盾演化成复杂矛盾、小问题拖延成大问题。要以钉钉子的作风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目标一旦确定,就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狠劲、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韧劲,锲而不舍地推动重要工作的落实,抓好重点任务的完成。要以务实的作风抓落实,养成严谨细实的工作习惯,练就抓好落实的“绣花工夫”,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落实强作风的良性循环。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喊不着边际的空口号,不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讲话落实讲话的现象。要以科学的作风抓落实,坚持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评估考核工作落实情况,确保发展成果、工作成效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五)要抓落实的好氛围。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抓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着力带出抓落实的好班子,着力带出抓落实的好团队,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共同抓落实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实绩论英雄,褒奖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只有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真正做到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不一样,努力形成崇尚实干、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良好导向。要进一步完善抓落实、促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抓落实的目标管理,健全“日交办、周反馈、月通报”跟踪问效制度,将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科学明确地落实到岗、到人。要健全督查督办、信息反馈、情况通报、重大责任追究、政务服务“好差评”等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排除工作中的障碍和困难,及时处理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要畅通政府与公众互动渠道,用好“互联网+监督”“互联网+督查”等平台,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调动各方面共促落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前,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担子不轻、任务很重。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理清头绪、分清主次,围绕要务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紧盯问题抓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项工作一项工作落实。要把“六稳”“六保”、推动高质量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打造内陆创新开放新高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工作抓好、抓实,查清楚、弄明白、解决好遇到的具体问题。要做好高质量发展的指标监测和评价,及时找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当前发展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采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针对性的措施,精准施策,攻坚克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古人云,“为政贵在行”“兵贵神速”。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抓落实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奋斗精神,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工作不落实决不放松、问题不解决决不放手”的拼劲和韧劲,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实干、实绩、实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二篇:领导干部如何抓落实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领导干部如何抓落实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同志们:

根据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今天的主题是:领导干部如何抓落实?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主题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主题教育提出的“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落脚点就在抓落实。有没有守好初心、担好使命,要靠抓落实来检验;有没有找准差距、解决问题,也要靠抓落实来体现。今天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探讨领导干部如何抓落实的问题。

一、什么是落实?

谈到“落实”,大家耳熟能详。但对其内涵和外延的深刻理解、实质性把握,还有必要进行认真地探讨。

从理论上说,落实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世界,变革现实物质的活动,具有客观性、直接现实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这里首要的是,要“落”。“落”是一个动态性的渗透过程。对于一项工作,会议开了、文件发了、任务安排了,决不等于事情就落实了。革命导师毛泽东同志说过,“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说,落实首先体现在思想观念上,思想上要“落”,要变成行动,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革命导师马克思也讲过,“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年初全县工作会议和一些重要会议部署的工作任务,落没落下去?落到什么程度啦?遇到了哪些阻碍?都要心中有数。我想,在“落”上,要有思路、有计划、有招法、有力度、有标准,做到一落到底、立见成效。

接下来就是,落得要“实”。不能落空,落空等于没落。“实”,是我们党对工作的一贯态度和要求。毛泽东同志曾强调过:“抓而不紧等于没抓,落而不实就是失职”。在这里给大家讲一则关于列宁抓落实的小故事:一天,列宁收到前线发来的一封要求支援武器和服装的电报,当即派人把电报送到军需部,并在一小时后给部长打电活询问此事。当部长说没有收到电报,待查清后给列宁去电话时,列宁却固执地不放电话,说:“我等着。”一会儿,电报找到了,部长说商量后给列宁去电话,可列宁仍坚持说“我等着。”电话终于来了,说一切都作了安排,待与军械服装管理处联系后答复,列宁还是不放电话;“不,不,我等着。”就这样,直到前线来电话告诉列宁:“问题已得到了解决”,列宁这才说了声:“谢谢”,点点头放下电话。革命统帅抓落实,具体到了一封电报,因为这是一件事关大局的大事。由此可见,抓落实就得具体到事,不管大事小事,经安排布置,就要跟踪催办,做到桩桩有着落,件件有结果,宗宗有回音。

落实就是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像宏观到大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微观到具体的规划、计划、方案、意见以及工作部署,具体安排等付诸实践,落实到行动上,达到预期目的。把简单的事情千万遍做对,就是不简单;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都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拿破仑说过,“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因此,我认为从实践上讲,“落”是过程,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作风;“实”是结果,展现的是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落实包含着智慧、勇气、能力和作风,是检验和考验每一名党员干部素质能力的基本标尺。

二、为什么要抓落实?

首先,抓落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践品格的重要表现。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善于把远大目标、奋斗纲领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抓落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是把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相统一的过程,是推动实践、深化认识的重要环节。要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品格,把党的正确主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和政策付诸实践,真正从一点一滴的抓落实中彰显共产党人的实践风范。

第二,我们党建立己90年、新中国成立已60多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

断取得伟大的成就,在全国各族人民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享有崇高的威望,靠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的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靠的就是全党同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对于抓落实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党和党的主要领导同志先后都有过很多精辟的阐述。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一定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己,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凡事都“要落在实处”,“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因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求实态度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这些论述,把抓落实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讲得很清楚很深刻,我们在领导工作中要始终遵循和认真贯彻。

三、如何抓好落实?

在小浪底库区广场上,有一个雕塑群,主雕塑是“落实”。其创意是用三根粗钢管斜向交叉,架着一块由天而降的大石头,以大石落下,寓意落实。不少人看后赞誉有加,但也有细心人不以为然,认为下落巨石被三根钢管架着,没有落地,因而不是落实,是落不实。由此可见,落实并非易事,而是十分不易之事,“往往主观上很想落实,但客观效果却未必落实”。

那么作为党的干部如何抓好落实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抓落实实际上就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往往沦为空谈,要想抓落实,最重要最首要的是需要克服主观的诸多障碍,这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作为党的干部,只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

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抓落实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完成使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实际感受。落实得好、落实得快,群众就拥护;落实得不好、落实得慢,群众就会有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否抓落实直接反映着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党性。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身体力行党的宗旨,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抓落实的根本,就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上。在其位,谋其政。我们党是为人民执政的,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有执政为民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抓落实,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检验。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懂得,党和人民把为人民服务的重担放在我们肩上,这是一种信任和责任。要把这种信任和责任看得比泰山还重,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自觉地盯着榜样找差距,对照先进学经验,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在抓落实过程中,不同的政绩观会有不同的抓法、不同的结果。

什么叫政绩?顾名思义,就是为政之绩,即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我们做事情、干工作,如果做到了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既符合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符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那就做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

(三)要提升能力,敢于创新

毛主席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通”。我所讲的提升能力指的就是排除困难、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抓好落实的能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方面的能力要尤为突出,因为职工群众要看着你、职工群众要依靠你,你有了能力,职工群众才能拥护你。我想这也是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加强学习,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新信息,否则就会落伍,甚至被淘汰。要创新实践,从实质上讲,抓落实的过程就是创新实践的过程,也是学习锻炼提高的过程。

(四)要树立落实观念,提升执行力。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执行者要有执行力。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就是抓落实的能力、力度和效力。只有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政策方针,才能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才能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现实中,各个单位部门规章制度应有尽有,却高高挂起、形同虚设。有一个故事,令人启发:一个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无可奈何,聘请了一位专家来管理。员工以为这位专家来后肯定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一番,可是出乎意外的是这位专家来后却什么也不改。制度没变,人事没变,生产设备也没变。他只带来一种观念,就是把这个企业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下去。结果,不出一年,企业就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位专家靠什么绝招使企业起死回生的呢?落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提高执行力。

(五)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钉钉子精神。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对立面,就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搞形式主义,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

抓落实不能总是只发“派遣令”不见“报到证”,抓落实就得具体到人,组织实施任何一项决策,都要善于协调运用,把复杂的任务逐一分解到岗,“点将”到人,盯住不放,防止出现“集体负责”之名下的“无人负责”现象,出了问题谁也挨不到板子;抓落实就得具体到目标要求,一项工作何时完成,达到什么效果,何奖何惩,均应明确无误,不能抽象笼统、模棱含糊。具体至此,就有了约束力和驱动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也就少了市场。

中国人做事习惯于满足差不多,胡适先生专门写过《差不多先生传》,他认为这个差不多先生是中国人的代表。文章写道: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是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是很分明,有嘴和鼻子,但对气味和味道都不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记性却不很精明.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凡事差不多就好,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他妈妈骂他,他却摇摇脑袋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上学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他说:山西、陕西差不多吗?有一天他忽然病了,叫家人赶快去找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忙的去了,一时找不到东街的汪大夫,就把西街的王

大夫给找来了。王大夫是个兽医。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找错人了,但一想汪大夫与王大夫差不多吗?就让他试试吧.结果这兽医哪会给人看病呀,最后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历史的车轮虽然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胡适小说当中的“差不多”先生,还依然有着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差不多”先生虽然生在不同的时代,而且并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做事不到位,忽视落实。因此要由“差不多”观念向“钉钉子”观念转变。

第三篇:2021年关于抓落实的七一党课讲稿

2021年关于抓落实的七一党课讲稿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对下半年工作任务进行了重点部署,大家要以“枕戈待旦、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制定推进计划,要有时间表,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按期完成。下面,结合“七一”党课安排,我围绕如何抓落实,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深刻认识抓落实的重要性

抓落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践品格的重要表现。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善于把远大目标、奋斗纲领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一定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把真抓实干上升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高度。抓落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是把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相统一的过程,是推动实践、深化认识的重要环节。要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品格,把党的正确主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和政策付诸实践,真正从一点一滴的抓落实中彰显共产党人的实践风范。

(一)抓落实是坚定政治立场、提高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抓落实是一个党性问题,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要求,也是评价领导干部政治站位和政治品质高低的标准之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实际的,必须体现到具体行动上、在落实上见功夫。要抓好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措施要求的落实,使之贯彻到实践中去、贯彻到基层中去、贯彻到群众中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将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

(二)抓落实是检验政府治理水平、领导干部基本功和领导能力的试金石。抓落实是一个执政能力问题,是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作为领导干部,要把抓落实作为一种“重视执行、一抓到底”的工作方法,作为领导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群众评价我们的领导水平,不是看我们说得怎么样,而是看我们干得怎么样。抓落实不够,既有愧于责,也失信于民。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务必练就抓落实这项基本功,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把重点放在抓落实上,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见到实效。

(二)抓落实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实不够实质是作风问题。现实工作中,“会议落实”“文件落实”的现象比较普遍,“落实”变成“落空”。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前不久,中办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20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省委也制定了20条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是自上而下传递的强烈信号,最终都是为了让干部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好落实。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定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抓责任担当、抓作风转变、抓工作落实。

二、认真分析抓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能够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党性强、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体现,是能力强、素质高的体现。要清醒看到,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依然存在,抓而不实、抓而不紧、抓而不细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抓落实的干劲不足,勤政有为不够。庸、懒、散、软风气没有彻底转变,还是有“差不多”先生,对待工作马虎糊弄、敷衍了事;有的干部不想作为、不求进取,得过且过、满足现状;有的干部心思和精力没有完全集中到工作上,导致落实大打折扣;有的干部借口现在限制多了、管束严了、要求高了,就有“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懈怠心理;有的干部工作中看不到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更谈不上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抓落实的作风不实,严谨细致不够。有的干部思想浮躁、作风漂浮,好做表面文章,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习惯当“甩手掌柜”,总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抓大事、管宏观,不愿意去抓所谓的“小事”,在“具体”和“深入”上下功夫不够;下达文件多,“亲自出征”少,当“二传手”多,搞调查研究少,掌握一手资料不够,直奔现场督办落实不够,导致工作停留在表面,甚至脱离实际、落不了地。

(三)抓落实的担责不力,较真碰硬不够。有的部门和干部缺乏担当的勇气,不愿担责,当前项目建设中往往会因环保问题出现“邻避效应”,有的部门和干部也由于不敢担当,出现“避责效应”。有的干部缺乏斗争精神,不敢坚守原则,遇到问题总想绕着走,造成一些工作停滞不前,甚至把一些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四)抓落实的能力不强,政策水平不够。有些干部在抓落实上总感到力不从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不够、政策水平不高、能力素质不强造成的。有些领导研究政策、研究工作不深入,碰到具体问题就找下属,会场上“回头看”干部还有不少。

(五)抓落实的机制不畅,协调联动不够。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存在问题,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不配套、不协调,甚至相互“打架”,导致基层落实难;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够,基础数据平台整合力度不大,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导致一些基础数据不准确、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有的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党性修养不够,宗旨意识不强,政绩观出现偏差。

三、切实提高抓落实的能力素养

工作落实得好不好,抓落实的成效大不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领导干部的能力素养。领导干部要从我做起,切实增强抓落实的本领,努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要有抓落实的高站位。领导干部的能力素养,首先体现在政治素养和政治站位上。要从根本上提高抓落实的能力素养,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不忘初心使命、锤炼党性修养。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抓落实的鲜明态度,强化抓落实的政治自觉,把xxxxx关于湖南工作“三个着力”的指示要求付诸行动,发挥我省“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责任担当,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真正使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湘大地落地生根。要把向核心看齐的意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抓落实之中,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在办实事、求实效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持“事冗不知筋力倦”工作状态,守住“官清赢得梦魂安”的底线。

(二)要有抓落实的真本领。揽瓷器活,须有金刚钻。要抓好落实,必须善于学习,学懂弄通做实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吃透中央大政方针和各项政策,提高战略思维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提升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要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强化战略执行能力,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中央大政方针的落实落地。要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处理问题,提高依法行政和驾驭风险的能力。要学会做群众工作,掌握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在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精准施策,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落实问题,解决群众身边发生的问题。

(三)要有抓落实的好方法。抓落实的过程,就是分析矛盾、化解矛盾的过程,就是将主观范畴的东西转化为客观现实的过程。要善于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了解真实情况,问计于民,广纳群智,努力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统一。要增强预见性,分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可落实的预期成果,做到“胸中有数”。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互通情报”、信息共享,做到上下联动、部门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抓好落实。要学会“弹钢琴”,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要坚持系统管理抓落实,运用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的方法抓落实,形成抓落实的无缝责任链条,实现抓落实的闭环管理,对需解决的问题建立清单台账,进行销号管理。对授权有限、能力不及的问题及时请示上报,不把问题藏着掖着捂着,耽误问题的解决,造成更大的损失。

(四)要有抓落实的硬作风。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要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就要敢于正视矛盾,决不绕着问题走,要有无私的品德、无畏的勇气,敢于担当、知难而进。既要解决当前突出矛盾问题,也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更要解决透支未来问题。要以较真的作风抓落实,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主动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到难点聚焦的地方去,敢于碰硬,千方百计求得问题尽早处置、矛盾及时化解,决不能使简单矛盾演化成复杂矛盾、小问题拖延成大问题。要以钉钉子的作风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目标一旦确定,就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狠劲、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韧劲,锲而不舍地推动重要工作的落实,抓好重点任务的完成。要以务实的作风抓落实,养成严谨细实的工作习惯,练就抓好落实的“绣花工夫”,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落实强作风的良性循环。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喊不着边际的空口号,不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讲话落实讲话的现象。要以科学的作风抓落实,坚持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评估考核工作落实情况,确保发展成果、工作成效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五)要有抓落实的好氛围。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抓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着力带出抓落实的好班子,着力带出抓落实的好团队,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共同抓落实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实绩论英雄,褒奖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只有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真正做到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不一样,努力形成崇尚实干、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良好导向。

(六)要有抓落实的好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抓落实、促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抓落实的目标管理,健全“日交办、周反馈、月通报”跟踪问效制度,将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科学明确地落实到岗、到人。要健全督查督办、信息反馈、情况通报、重大责任追究、政务服务“好差评”等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排除工作中的障碍和困难,及时处理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要畅通政府与公众互动渠道,用好“互联网+监督”“互联网+督查”等平台,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调动各方面共促落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前,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担子不轻、任务很重。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理清头绪、分清主次,围绕要务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紧盯问题抓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项工作一项工作落实。要把“六稳”“六保”、推动高质量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打造内陆创新开放新高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工作抓好、抓实,查清楚、弄明白、解决好遇到的具体问题。要做好高质量发展的指标监测和评价,及时找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当前发展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采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针对性的措施,精准施策,攻坚克难。

xxxxx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古人云,“为政贵在行”“兵贵神速”。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抓落实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奋斗精神,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工作不落实决不放松、问题不解决决不放手”的拼劲和韧劲,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实干、实绩、实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篇:2020抓意识形态党课讲稿

2020抓意识形态党课讲稿

同志们:

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之疫情过后国内潜在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突出,意识形态工作尤显重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必须守正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所以今天我们就从“何为意识形态、谁来抓意识形态、怎么抓意识形态”三方面来谈谈意识形态工作。

一、意识形态范畴

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诸多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能动作用,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具有历史继承性。但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有时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领域会超过当时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谁来抓”意识形态工作

(一)要压实村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村党组织书记是意识形态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包村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排查和分析风险点,预判舆情动态,研究提出应对处置措施。特别是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老人和小孩较多的实际,邪教、宗教信仰、其它极端思想和国外腐朽落后生活方式在新媒介的不断渗透下,不断侵蚀农村群众思想主阵地,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坚守意识形态防线十分关键。

(二)要压实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决定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都有义务承担意识形态工作,这是政治要求,也是党性考验。在长期的经济建设与和平环境下,我们的一些党员、包括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对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风险、苗头性问题缺乏判断。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讲政治,坚定不移站稳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省委、咸阳市委及彬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达到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三)要压实阵地管理的政治责任。宣传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去占领,必然被错误的思想舆论占领。真实和理性的东西少了,谎言和谬误就会丛生。因此,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是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任务和必然要求。要坚持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加强对教育系统、宗教领域、文化市场、讲座讲坛、“两微一端”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依法管网治网,坚决管控有害信息,有力批驳错误思潮。持续开展反非法反违禁和“扫黄打非”系列行动、舆论环境专项整治等行为。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完善重点信息发布、突发舆情应对、舆论风险评估、舆论环境整治等舆论监测处置工作机制,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压缩噪音杂音,努力占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动和有利地位。

三、“怎么抓”意识形态工作

(一)要强化理论武装。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根本的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指南,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加强思想淬炼,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这一思想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开展常态化宣讲、全覆盖宣讲、专家宣讲、群众宣讲、网络宣讲、文艺宣讲,赋予创新理论可触可感的温度鲜度,推动干部群众在学深学透上有新体悟、在求实求新上有新成效。聚焦理论热点,深化研究阐释,把透彻的理论讲透彻,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时代化大众化。用好“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当前尤其是要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牢固占领和守住意识形态这一重要阵地,不仅要有强大的思想理论武装,还必须培养和装备一支很强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是阵地建设的关键。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训工作,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和使用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上,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上具有社会主义坚定信仰,对党忠诚、头脑清醒、组织能力强、熟悉业务工作的管理干部,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能担重任的意识形态工作干部队伍。

(三)要弘扬文明新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和社会日常生活,注重潜移默化和实践养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行为规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各村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做好群众教育引导、常态氛围营造等工作。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建立完善镇、村二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结合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一等重要节日,组织各村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埋头苦干、砥砺奋进的良好风尚。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同志们,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呼唤新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守正创新、凝心聚力,沉心静气、真抓实干,不断谱写宣传思想工作新篇章,为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彬州大地上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第五篇:党课讲稿_谋振兴 抓落实 促发展 以实施乡村振兴

党课讲稿_谋振兴 抓落实 促发展 以实施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体现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的有效方式和实践成效,借县委、县政府“讲习所”党课讲授,结合县域发展实际,谈谈乡村振兴“怎么看、干什么、怎么干”的一些认识和思路,与大家交流。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首先,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农民不能缺席、乡村不能掉队、农业不能滞后,必须抓紧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持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符合新时代“三农”发展新要求,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是顺势而为、适逢其时,是发展必然、大势所趋。

其次,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就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因此必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再次,乡村振兴是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发展的迫切要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但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渐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解决农业农村突出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推进乡村“五个振兴”科学回答了如何看待、对待、抓好“三农”的重大问题,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纲领。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重大战路,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正确路径,必须以“两个绝对”具体化,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不折不扣、不出偏差地推动这一重大战略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国家和省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路径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确立和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总要求。省市县都对接这一总纲领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2020至2035年、2035至2050年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遵循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宏伟蓝图,相继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分工方案及行动清单等支撑配套文件,总体上都着眼于现代化,尽可能全面、深远地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任务和实践步骤。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三农工作“占比低不等于地位低”“基础弱不等于优势弱”“增速小不等于贡献小”,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广大农民的创造精神,有日益壮大的经济基础支撑,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全县“三农”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联动发展和互促共进上求突破,吸引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xx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全县“三农”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自信心明显增强。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县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增收的特色产业选择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稳定增收压力大;服务体系不完善,市场、技术、信息等基本要素缺乏,种养加组织化、市场化、融合程度低;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低,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少、综合实力弱,辐射能力不强、示范带动不够;农村建设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欠账多、规划滞后,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尚未完善,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同时,还存在把现代农业建设完全等同于乡村振兴,农村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严重,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薄弱等问题。

三、结合县域实际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根据党中央和省市“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总要求,要致力建设“高原绿色有机品牌农畜产品加工强县”,找准着力点,走好六条路,着力解决“钱、人、地”问题,加快补齐短板,促进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向发展优势、产业优势转变,全速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围绕“产业兴旺”,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产业兴旺是根本,品牌质量是重点,科技人才是核心。按照“农牧互补、草畜联动、循环发展”的思路,围绕增产向提质转变,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一)坚持调结构。加快畜牧业发展。结合国家粮改饲和草牧业试点,以草畜平衡为切入点,做优饲草等传统产业,抓好规模养殖,积极扶持新建、改造升级规模养殖场,提升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水平。扎实推进健康养畜禽定点屠宰,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包虫病防治,确保农畜产品健康安全。紧抓省市扶持建设品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大好机遇,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路子,着力加强农牧业对外合作,带动产业升级。发展加工产业。以青藏高原原产地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园为龙头,以“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为抓手,依托现有加工平台,加大农畜产品初加工销售和产品精深加工扶持力度,着力打造牛羊肉、乳制品、有机肥、脱水蔬菜等新兴加工产业,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努力将传统农畜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突出特色产业园建设。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特色优势明显、产业集中度高的特色精品“循环农业产业园”,做大中藏药材、树莓等特色产业,重点理清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权属关系,明确发展方向,推进园区发展步入正轨。加紧出台《xx县农牧产品加工园总体规划》,争取纳入“2019年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列,继续谋划一批农业公园、农产品加工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项目,为发展产业提供载体。发展休闲农牧业。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目标,因地因势因史,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促生“农业+”“旅游+”“文化+”会展+”“定制+”“体验+”等农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融合。扶持实施集休闲观光、采摘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融“民俗、农耕、园艺”为一身的农旅观光示范村和田园综合体发展,打造森林康养等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防止照搬城市建设模式、搞大拆大建和乡村景观城市化、西洋化倾向,真正让农牧业有文化说头、景观看头、休闲玩头,让农牧民有更多赚头。

(二)坚持树品牌。突出溯源体系建设。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相结合,加快农牧业物联网大平台建设,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加强县乡两级农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及追溯点建设,构建职责明确、协调联动、运转高效,从源头到餐桌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健全监管体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实施品牌创建行动。开展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利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金字招牌打好马牙蚕豆、胡萝卜、青蒜苗等“特色牌”,在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市场营销、标准化生产上下功夫,重点培育建设牦牛、藜麦、富硒农产品等产业和品牌联盟,扶强“日月山”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大美青海酸奶”等一批地域特色“拳头”品牌,提升富农草业等一批企业品牌,不断增强“xx农业品牌”公信力和农牧业发展后劲。创新产品营销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实施智慧“农、林、牧、水”工程,着力构建农畜产品流通网络,促进高原土特产网上交易,抓好农产品市场营销,拓展省内外销售网点,扩大代理合作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支持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和节点建设,加快电商示范平台、冷链物流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为生鲜农畜产品提供仓储、物流等一站式服务,促进农畜产品从传统销售方式向现代化流通方式转变,形成“买全省、卖全国”的产业格局。加强经营主体培育。坚持“稳定数量、注重质量”原则,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用地用电、项目支持等政策,鼓励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等领办创办种植、农技、植保、营销等专业化服务组织。以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股份制改造为重点,大力推广天峻梅陇、泽库拉格日模式,引导合作社跨区域、跨行业强强联合、抱团发展,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联合社,发展产业联盟,培育“合作社+互联网”等新业态,进一步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带动作用,完善订单种养、量化折股、利润返还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主动承接省市产业转移,抓紧引进一批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强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三)坚持优服务。农村不缺资源,关键缺乏懂经营、能干又会干的人才。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实施乡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吸引高校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加强乡村干部教育培训,确保一届任期内村“两委”班子成员教育培训全覆盖。注重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落实新一轮“万名农技推广骨干培养计划”,健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充实乡镇农技推广力量,不断提高农技体系活力和服务效能。充分运用物联网开展网上农技指导服务,推广全程机械化种植、水肥一体化等实用技术,破解农牧业生产技术难题,降低生产成本。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新型职业农牧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适时开展职业农牧民职称评定试点,培养一批种养能手、电子商务师、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民族工艺制作人等,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真正解决“人”的问题。

第二,围绕“生态宜居”,走绿色兴农之路。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项目建设是支撑。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增加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投入,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一)全面开展综合治理。创新体制机制。注重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结合,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健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加大耕地、林地、草原、水域等用途管控,加强原生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和野生动物保护,用最严格的制度守护好绿水青山。继续开展绿色村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转变群众观念,提升环保意识。实施国土绿化。采取社会化合作、银行信贷等措施,落实好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重点生态工程保护修复、造林绿化、森林质量提升、森林资源管护与产业发展、城乡绿化美化、绿色廊道建设、全民义务植树7项行动,到2020年,全面完成29.13万亩国土绿化任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6%。完善林业公益管护员政策,探索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广大群众实现增收的路子。加强乡村环境整治。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县乡集中处理”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合理布局设置垃圾收集点、收运车辆、垃圾生态处理池和垃圾转运站,实施好大华镇、小石头沟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项目,着力解决垃圾围山、垃圾围村问题。充分发挥“多规合一”规划作用,推行城乡垃圾污水处理统一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新模式,探索建立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农户收费制度。突出农业污染治理。开展“清洁田园”行动,继续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及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开展国家级地膜治理示范县创建活动,按照“谁使用,谁回收”的原则,推广全膜覆盖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地膜回收率。严格落实禁养区、限养区各项管理规定,探索建立农牧业负面清单制度,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进一步强化养殖企业污染管控,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抓好退化草地补播、鼠害防治等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工程,积极建设一批省市级生态牧场。建立完备废弃物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等制度管理体系,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耗能、易维修、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持续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有效降低各支流河道的污染负荷。落实好“河长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机制,确保河长制各项工作接续推进。以房前屋后河道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确保湟水河出境(扎麻隆)断面水质稳定达到II类水体功能要求。

(二)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工程。提升已建特色小镇品质,总结巩固已建美丽乡村,着力向经营美丽乡村和共享美丽乡村转变,多角度挖掘乡村个性特色,全方位保护乡村原有气息,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村、休闲旅游村、民族风情村、特色产业村,确保“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持续开展村庄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活动,注重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对现有院落、道路等设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治修复和风貌特色打造,慎砍树、禁挖山、少拆房,保护庄廓院、夯土墙、片石路、河滩地等乡情美景。继续推进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推广绿色建材,建设节能农房。实施好东峡乡国道沿线乡村风貌提升、大华水库等工程,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打造生态生产生活共赢新格局。推进“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小空间折射大文明”,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环评达标等要求,推进城乡卫生厕所、旅游厕所等建设,因地制宜推广水冲式、化粪池式等厕所,突出考虑水侧污水纳管、冬季保暖等问题,加强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梯次推动农村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建成厕所1792个。落实“四好农村路”三年攻坚行动。持续推进贫困村村道硬化、危桥改造、村道安防等交通项目,争取通村公路升级改造、公交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早日落地,提高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完善公路管护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用好、护好、管好、运营好农村道路。同时,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抓好农村散煤治理,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加快光纤到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广播、电影、电视服务水平,升级改造“户户通”“村村通”设备,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实施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第三,围绕“乡风文明”,走文化兴盛之路。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乡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弘扬“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积极开展“好公婆、好儿女、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推选评比,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走乡村文化善治之路,进一步深入挖掘、传承、发扬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通过建设文化中心、村史馆、乡村文化公园等加大保护利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第四,围绕“治理有效”,走乡村善治之路。乡村振兴,乡组织领导是保障,村党组织是核心。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提高政治站位,突出规划引领,创新治理体系,防止空喊、走过场、不落地,以xx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作为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的重要体现。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推行县级领导联系指导乡村制度,为乡村振兴立起梁、打好柱。实行党政领导班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党委书记牵头抓乡村振兴,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分管负责人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同时,把到乡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成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让基层干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劲头”。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首位,突出政治功能,选好带头人,提升组织力,提高战斗力,继续推进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 建设,建立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做好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维稳重点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着力改善基层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落实乡村振兴规划、方案、措施方面的主体作用,提振基层干部群众信心,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防止出现政府干、群众看的“两张皮”现象。精心编制乡村振兴规划。《xx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已委托西宁市工程咨询院编制,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与总体规划的系统衔接,结合实际编制乡村振兴乡镇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根据发展现状和需要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对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其延伸;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要统筹兼顾保护与发展。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以“平安乡村”为目标,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通过“一村一警”“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村村联防”等措施,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健全村规民约、便民服务、民主管理等制度着手,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坚持法治为本、依法治理,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牧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第五,围绕“生活富裕”,走减贫兴农之路。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生活富裕是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美丽幸福新家园。

(一)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切实打好脱贫基础。瞄准“两不愁、三保障”,不断完善“1+8+12”脱贫攻坚政策,围绕对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标准,本着精准到点、到户、到人的原则,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复垦、后续产业培育。切实发挥项目效益。充分发挥光伏扶贫、乡村旅游、饲草产业园等各类扶贫项目和贫困村互助资金、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效益,集中解决公共服务滞后、特色产业不强等瓶颈问题,加速实现由补弱项向全面过硬转变。发挥好乡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队和行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加强项目指导,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扶贫资金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坚持开发式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进一步完善“后扶持”等工作机制,对脱贫户继续跟进落实资产收益、就业培训等惠民政策,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做到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扶上马送一程。以东西扶贫协作为契机,主动与南京六合区对接,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着眼乡村旅游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等精准对接,推动形成看得见、叫得响的协作成果。坚持把扶贫同扶智扶志、救急纾困与内生脱贫结合起来,积极开办各种类型的农民夜校、讲习所,通过常态化宣讲和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形式,促进贫困群众比学赶超,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同时,关心爱护基层一线扶贫干部,保护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二)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依法控辍保学,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使绝大多数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认真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依托5个农村教师研修基地,开展乡村教师跟岗研修及名师、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条件。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慢性病综合防控,推进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保障妇幼、残疾人等群体健康服务。同时,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等关爱服务体系,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突出创业就业扶持。充分发挥县创业孵化基地的引领作用,加大对有文化、有阅历、有见识的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积极引导“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的“归雁经济”,全力促成外出青年返乡创业,鼓励兴办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开展网络博客、微信、电子商务等新技术创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领村民致富。借鉴江苏等地经验,探索实施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支持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方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投身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支持壮大“丹噶尔绣娘”“xx石匠”等本土劳务品牌,做强“xx里脊”“波航休闲农庄”等本土特色品牌,创新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下载党课讲稿∶《练就抓落实的基本功》(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课讲稿∶《练就抓落实的基本功》(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如何抓落实纪检监察专题讲稿

    关于如何抓落实纪检监察专题讲稿一、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有重在实干的思想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真抓实干、进一步奋力追赶”。XX书记......

    抓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启动之初就提出了“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已成为改革工作的金句。落实是关乎政策推进是否到位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工作,因此......

    抓落实

    抓落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抓落实

    抓落实 为政之道,贵在落实。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是一切工作成败的关键,是开展工作的全部意义所在。简单地说,落实就是使计划、措施、政策等具体明确,得以实现。然而,仅仅这样理......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专题党课讲稿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专题党课讲稿同志们:根据上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工作的要求,下面由我来为同志上一堂廉政党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了反腐败力度,并提出腐......

    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

    今天在这里,按照**的要求,给大家上一堂党课,这也是***组建以来的第一次党课。说道上课,其实也就是谈一些我在学习中的理解与体会,与大家来共同学习提高。今天我讲的党课的题目是......

    党课讲稿-领导干部抓班子团结的艺术

    党课讲稿--领导干部抓班子团结的艺术今天我与大家学习交流的课题是“领导干部如何抓好班子团结”,这个题目比较大。加强班子团结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加上每个单......

    党课讲稿

    党课讲稿 党组成员 ***** (2016年11月15日) 各位同事: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