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的基础知识党课讲稿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内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五个层次,①党的阶级性,这是党的本质属性。②党的代表性,两个先锋队的表述,不是对阶级性的修改,而是对党的群众基础的表述。③党的功能性,在各项事业中,党都需要总揽全局,协调八方。④党的方向性,“三个代表”实际上就是讲党的政治方向,⑤党的目的性,在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中,有些原来称为共产党的政党,抛弃了最终的共产主义目标,追求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而蜕化为社会党或五花八门的党,这个变化的关键就是不再追求共产主义的目标了,从而失去了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的理由,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把共产主义理想目标写入党章,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风尚。
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内涵: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2、历史发展:1—6大称马克思列宁主义,7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15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16大确立“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
3、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贡献。
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解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科学世界观完整的理论形态,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体系,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结晶,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马克思主义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②列宁主义的贡献提出了“一国首先胜利论”并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与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国家甚至单独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胜利的理论,并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斗争实践中,列宁还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阐明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阐明了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最先回答了经济落后国家能不能和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议问题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③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有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什么是中国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二是怎样坚持中国革命的道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贡献: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大国是如何开展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的发展道路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④邓小平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围绕这两个问题,邓小平理论有12个论断:一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二是社会主义阶段论;二是社会主义道路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是社会主义改革论,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五是社会主义经济战略论,即通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六是社会主义政治保障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七是社会主义依靠力量论,即坚持依靠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工人阶级;八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即根据中国国情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反对照搬西方的民主制;九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十一是社会主义外交战略论:韬光养晦,广交朋友;十二是社会主义“一国两制”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贡献解决了在当代中国如何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二是怎样建设这样的党。它的历史贡献是解决了我们党在21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以实现党长期执政目标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时,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三、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
1、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地位:
①理论地位——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承在牢牢把握住了发展这个马克思列主义的重大主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本质上讲就是发展的理论。它的三个组成部分就是阐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与时俱进,进在它对发展思想的创新发展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全新的称谓。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形成了关于发展的更加深刻、更加丰富、更加系统的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②实践地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方针。首先表现为形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又体现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方针政策上,比如提出生态文明;这体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要求上,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条要求(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四条要求既是贯彻的保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四、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1.内涵: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指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十七大党章对此作了充实和调整。将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修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新形势下,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呢?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解决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需要。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既有长期形成的深层次问题,也有今天遇到的新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下,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解决公平问题也好,解决教育卫生等社会建设问题也好,都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与此同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四项基本原则的保障下和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即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推动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基础和前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以创新的精神解决好改革和发展中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新的历史起点”,是党中央关于当前形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新理论。它不仅意味着我们面临这新的任务,而且意味着解决好历史和时代提出的种种问题和挑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是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举措。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力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这个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奇怪。面对矛盾和问题,只有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此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力量,才能坚持正确方向,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
五、党章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
首先,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是这次党章修改的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这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同时,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这有利于全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
二是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一致建议,在党章中对这个根本成就作完整表述。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修改新增写的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在党章进行完整表述,对于深化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性,有重要意义。
三是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区和部门建议,在党章中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内容的分量。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对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有重要意义。四是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
这方面的一个重大修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适应这一修改,党章修正案专门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阐述,包括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工作着力点。这样修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
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时,党章修正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内容也进行了充实。
五是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根据近些年来党的建设积累的经验和形势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章修正案对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了适当修改。增写的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新内容,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六是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
总结吸收近年来党的建设成功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条文部分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这三条作了一些修改。
第二篇:党的基础知识党课讲稿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内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五个层次,①党的阶级性,这是党的本质属性。②党的代表性,两个先锋队的表述,不是对阶级性的修改,而是对党的群众基础的表述。③党的功能性,在各项事业中,党都需要总揽全局,协调八方。④党的方向性,“三个代表”实际上就是讲党的政治方向,⑤党的目的性,在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中,有些原来称为共产党的政党,抛弃了最终的共产主义目标,追求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而蜕化为社会党或五花八门的党,这个变化的关键就是不再追求共产主义的目标了,从而失去了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的理由,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把共产主义理想目标写入党章,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风尚。
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内涵: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2、历史发展:1—6大称马克思列宁主义,7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15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16大确立“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
3、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贡献。
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解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科学世界观完整的理论形态,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体系,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结晶,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马克思主义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②列宁主义的贡献提出了“一国首先胜利论”并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与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国家甚至单独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胜利的理论,并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斗争实践中,列宁还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阐明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阐明了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最先回答了经济落后国家能不能和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议问题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③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有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什么是中国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二是怎样坚持中国革命的道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贡献: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大国是如何开展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的发展道路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④邓小平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围绕这两个问题,邓小平理论有12个论断:一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二是社会主义阶段论;二是社会主义道路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是社会主义改革论,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五是社会主义经济战略论,即通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六是社会主义政治保障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七是社会主义依靠力量论,即坚持依靠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工人阶级;八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即根据中国国情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反对照搬西方的民主制;九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十一是社会主义外交战略论:韬光养晦,广交朋友;十二是社会主义“一国两制”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贡献解决了在当代中国如何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二是怎样建设这样的党。它的历史贡献是解决了我们党在21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以实现党长期执政目标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时,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三、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
1、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地位:
①理论地位——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承在牢牢把握住了发展这个马克思列主义的重大主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本质上讲就是发展的理论。它的三个组成部分就是阐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与时俱进,进在它对发展思想的创新发展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全新的称谓。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形成了关于发展的更加深刻、更加丰富、更加系统的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②实践地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方针。首先表现为形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又体现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方针政策上,比如提出生态文明;这体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要求上,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条要求(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四条要求既是贯彻的保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四、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1.内涵: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指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十七大党章对此作了充实和调整。将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修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新形势下,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呢?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解决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需要。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既有长期形成的深层次问题,也有今天遇到的新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下,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解决公平问题也好,解决教育卫生等社会建设问题也好,都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与此同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四项基本原则的保障下和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即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推动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基础和前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以创新的精神解决好改革和发展中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新的历史起点”,是党中央关于当前形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新理论。它不仅意味着我们面临这新的任务,而且意味着解决好历史和时代提出的种种问题和挑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是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举措。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力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这个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奇怪。面对矛盾和问题,只有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此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力量,才能坚持正确方向,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
五、党章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
首先,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是这次党章修改的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这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同时,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这有利于全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
二是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一致建议,在党章中对这个根本成就作完整表述。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修改新增写的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在党章进行完整表述,对于深化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性,有重要意义。
三是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区和部门建议,在党章中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内容的分量。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对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有重要意义。四是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
这方面的一个重大修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适应这一修改,党章修正案专门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阐述,包括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工作着力点。这样修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时,党章修正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内容也进行了充实。
五是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根据近些年来党的建设积累的经验和形势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章修正案对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了适当修改。增写的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新内容,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六是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
总结吸收近年来党的建设成功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条文部分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这三条作了一些修改。
第三篇:党的心路历程党课讲稿
党的心路历程党课讲稿
学习党史,内容丰富,脉络众多。前一段本人通过学习党的历次党代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内容及其历史贡献,深刻体会我们党从成立、成长到成熟的艰辛探索历程;纵观近百年历史,变化的是时局,不变的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如磐初心和使命担当。
党的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国共产党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党的二大,通过“大会宣言”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人深化了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获得独立和解放、为中国革命的正确进行指明了方向。
党的三大到六大,中国共产党在艰难中探索。为加速推进革命,进行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提出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推动革命群众运动发展;经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思索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问题,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回答了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统一全党思想,实现工作的转变,为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党的七大,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提出了建立一个新主义党的政治路线;提出要以生产力标准来评判一个政党的历史作用;通过新的《党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党的八大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党的九大、十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出现偏差,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依然没变。
党的十一大,把“四化”建设写入党的总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上来,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一届*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十二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篇章”,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总任务,党在国家生活中如何正确地发挥作用,作出符合新的形势的规定。
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十四大确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十五大明确回答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定*理论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十六大系统总结13年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地位,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
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更瑰丽的前景。
党的*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课题,作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确立*思想为指导思想,开启了*新征程。
从一大到*大,历时近百年,我们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因为*,共产党人不断赓续“红色基因”的力量,引领中国人民汇聚精神谱系和伟力,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因为*,我们党能够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让信仰之光始终指引正确的航向。
从一大到*大,近百年春华秋实,我们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断超越和革新自强,必将*、不负时代,砥砺前行。每一名党员不忘誓言,找准自身坐标,笃行信仰力量,对照修正自己,勇担使命。
我们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正是*,紧紧依靠人民,党才能披荆斩棘,从弱小走向强大。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扎根于人民,在人民中汲取力量,革新自强,探索真理,从严治党,才能永葆纯洁性和先进性。
从一大到*大,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如磐初心。每次党代会根据新的形势对党章作出修改,并以新的党章为遵循,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与人民同甘共苦。时局在变,但初心从未改变。
从一大到*大,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当仁不让,使命担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望未来,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勇担重担,*重托。
不忘本来,鉴往知来。初心使命与党员干部一生相随,坚守初心和使命是每个党员永恒课题、终身主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奋进在新的时代,更要把“*”作为共产党员的本质要求。初心易得,始终难守,难得的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
当处在新的时代,共产党员必须发扬革命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勇于担当作为,在为党的事业奋斗过程中,不断叩问初心、滋养初心、锤炼初心、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第四篇:党建设创举党课讲稿
党建设创举党课讲稿
内容预览:
讲课对象:干部、党员和广大职工群众。讲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了解《党内监督条例》的内容和特点;增强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的自觉性,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作出自己的贡献。羊年岁末,中共中央向党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猴年二月,《党内监督条例》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这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如何认识《党内监督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党内监督条例》的主要内容、特点是什么?《党内监督条例》如何才能落到实处?本课就上述问题谈谈一些自己的学习体会(编者:为了使这堂党课更富有吸引力,上课前也可出几个题目,搞点小测验,如《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重点监督对象有哪些?《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重点监督内容有几项?具体内容是什么?党员在党内监督的责任和权利是什么?测验结……
如果你需要此原创文章,请立即点击咨询客服老师吧!如果你需要定制一篇独一无二的原创文章,请申请原创写作服务,1-3天即可交稿,满意为止。
如果你需要发表文章,但文章可能还没写好,请点击论文发表服务,即可快速见刊。
第五篇:微型党课-党的科学(讲稿)
党的科学
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党的科学。党的科学有两 层含义,第一层是党必须科学,第二层是党如何科学。我们先来讲讲党必须科学。什么是科学?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 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辞海》 1999 年版的定义是:“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 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显然,科学定义的核 心是事实与规律,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这个规 律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自然的规律很多都已经用公式表示了,如 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等,都是用数学公式表达的,很简单,也很漂 亮;也有的到目前为止无法用数学公式表达的,如材料的塑性规律等 非线性系统描述。人文的规律基本上没有公式化,也很难用公式来表 达。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研究的对象不同,目 的也不同。但人的存在基础是自然的,人本身也是由物质构成的,所 以可以用自然科学的许多研究方法研究人文科学,而且效果和结论都 经的起验证。人文中用的比较多的科学方法是取样和统计,或者叫做 调查研究。党的理论基础中有三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三句话表明了社会运动的最基 本规律。党是上层建筑,必须和科学技术相适应,必须建立在科学技 术的基础上,所以党必须科学。如果党不科学,就很难适应科学技术 发展,就会在社会运动中逐渐消亡。党的实践活动也表明了这一点。纵观我们党的历史,当党自身理 论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科学的时候,都是我们党事业蓬勃发展的时 候。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是符合科学的。数学家根据游 击战斗规律建了一个模型,在不考虑兵员、武器、后勤、政治等因素
条件下,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8:1,也就是正规军必须是游击队的 8 倍 的时候才能打平,大于 8 倍则正规军胜利,小于 8 倍,游击队胜利。这个数字 8 不一定能准确反映某个具体战斗,但很能说明问题。这就 是红军队伍不断壮大背后的规律之一。这里的模型就是孙子兵法里的 庙算。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人数从近二十万减少到不足 6 万,在这 个过程中,是什么挽救了党?吃苦耐劳是其中之一,各项好传统也是 其中之一,党的正确领导也是其中之一,但最关健的是高科技挽救了 党。国民党军队的无线通信密码泄露,甚至不设密码。我们党则充分 利用了无线电台,知道了国民党的军队部署。这样才能才能在上百万 的军队包围中,像打了灯笼走夜
路,从容布置,四渡赤水,神来一笔。大炼钢铁就不科学,不符合规律,土办法炼铁是炼的出来的,但质量 无法控制,都是废铁废钢,给国家建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 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我们党在总结自身历史经验、客观分析党 的实际状况后,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和任务,是党适应新形势做出的 科学论断。党的科学的第二层含义是党如何科学。它包括理论科学建设、制 度科学建设、方法科学建设三个方面。党的理论科学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它能够反映社会运动的规律,能够指导我们利用规律 有效的改造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经 燃烧了整个中国大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让全国人民的生活都 好了起来。我们党正在进行的理论科学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 课题,一定能让我们党的理论更加的科学和完善。党的制度科学主要是民主集中制和党代会制度。党的制度建设是 邓小平总结了“文化大革命”后,提出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党几 十年以来重要经验教训。党的制度科学建设主要是信息化条件下,党
的制度的设计和规范。现代的通信条件已经不是解放前的条件了,现 代的企业运行也不是以前的企业运行条件了,它的运行速度大大提高 了。光纤、卫星、微波通信等现代技术已经把地球变成了村,我们只 能改革我们的制度适应这种变化。党的方法科学有很多,如弹钢琴、大走访、三下乡等等,它的建 设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方法科学要求我们遵循技术、管理、领导、组织的科学规律。毛主席说过: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 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船就不能过。不 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 是瞎说一顿。”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就是解决工作方法问题。方法科学 与制度科学有联系也有区别。制度本身就是具体操作的基本指南,但 是制度是一般的规定,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强调的是共性的问题,并 且制度是有空间的。因此,方法的精髓在于目标导向,在于在制度空 间内的合理运用。同志们,新工具凝结了科学技术的最新的精华,是社会运动中最 革命的部分,能够让我们变的更加先进,工作更加愉快,生活更加美 好。让我们一起多学习新工具,多利用新工具。因为它就是党的科学,科学的党要求我们做的科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