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党课讲稿:新中国国名诞生背后的故事
2019党课讲稿:新中国国名诞生背后的故事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在央视开播,第一集《新中国诞生》中披露了当年确定新中国国名的细节。从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了哪些讨论,有哪些故事?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召开,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此时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最后呼喊的三个口号中,有一个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万岁!”
在新政协筹备会起草各项文件过程中,一些代表对这个原拟的国名提出了不同看法。民建代表黄炎培和复旦大学教授张志让提出:“我国国名似可将原拟‘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改为‘中华人民民主国’。”
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发表了第三种意见,他说:“有几位老先生嫌‘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名字太长,他们说应该去掉‘民主’二字,我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好。”他继续说:“有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两字了,岂有人民而不民主的呢?且‘民主’一词democ-racy来自希腊字,原意与‘人民’相同。去掉‘民主’二字后,从以下解释也很容易明白:为共和而非专制,是民主而非君主。‘人民’这个概念已经把‘民主’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不必再重复写上 ‘民主’二字。”
讨论中,大多代表倾向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名称。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了《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其中就国名问题解释说:“在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草案上去掉了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民主’二字,去掉的原因是感觉到‘民主’与‘共和’有共同的意义,无须重复,作为国家还是用‘共和’二字比较好。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国名是‘中华民国’,有共和的意思,但并不完全,可以作双关的解释,而且令人费解。现在我们应该把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区别开来。因为在辛亥革命时期,俄国十月革命尚未成功,那时只能是旧民主主义的。在那以后由不完备的旧民主主义进步到完备的新民主主义。今天,为了使国家的名称合乎国家的本质,所以我们的国名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几经讨论,代表们一致同意,新中国国名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二篇:《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时间:2014-03-31 23:29来源:凤凰网 作者:佚名 点击: 417次
《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韩志(中)生前与学生交流。石家庄铁道大学供图。长城网2月16日讯(马冬冬 张建新)背起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经典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韩志(中)生前与学生交流。石家庄铁道大学供图。
长城网2月16日讯(马冬冬 张建新)“背起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经典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中的开头几句歌词。1963年11月周恩来总理接见铁道兵的领导,并带头唱起了《铁道兵志在四方》,从此,这歌声响遍全国铁道兵部队的军营,成为当年铁道兵的军歌、铁道兵的进行曲,在官兵中广泛传唱。
《铁道兵志在四方》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而其诞生和广为传唱的过程,却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其实,大多数人只知道《铁道兵志在四方》的词作者是黄荣森、曲作者郑志洁,而其诞生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而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只要提起离退休老干部韩志,许多师生总会情不自禁地与《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联系起来。
石家庄铁道大学退休干部韩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23日18时在河北省二院逝世,享年83岁。韩志,男,汉族,1930年9月生,山东夏津人,1949年12月参加工作,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9月退休。
由于工作的关系,记者在韩志生前经常与他接触。他谈吐高雅,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言谈话语间透出铁道兵老战士所特有的那种激情和气质,他生前,提起当年创作和诞生《铁道兵志在四方》,总是感慨万千,非常激动和自豪。他说:这首歌曲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凝聚了很多战友的心血。
为此,去年1月11日,韩志生前专门写了我与《铁道兵志在四方》,深情回忆了铁道兵经典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是如何产生和广为传唱的过程。现摘录如下: 说起《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时光把我带回到了四十八年多的往昔岁月中。
抗美援朝回国后,我从部队调到铁道兵报社任编辑。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分工负责文艺版工作。当时每天收到部队干部、战士来稿很多。每一篇稿件到了我手里,我总是仔细看稿,认真斟酌,达到一定水平的稿件,必定反复推敲,细心修改,尽快发表;水平较差的,如果有某些可取之处,则也不轻易丢弃,尽量作些较大改动给以刊用;有些稿子乍一看实在不行,可是多看几遍,一再琢磨,往往又会挖掘出它的某一点新鲜或闪光的东西。这样的稿子改起来最费劲、最吃力,得动“大手术”,需要倾注自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往往一篇短文,一首诗歌改得面目全非,只留下它几句话甚至几乎只剩下一个标题,然后再誊清发稿。当时我的信念就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挖空心思,为提高报纸质量,为扶植新人,日日夜夜不辞辛劳,无怨无悔地甘当“人梯”,甘当“无名英雄”。这就是我的秉性:为他人做嫁妆。当然无数历史事实说明,如果没有这种默默无闻、淡泊名利、无私付出的精神,是绝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合格的、值得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
有一天,我从许多来稿中看到徐州铁道兵工厂工人黄荣森同志寄来的一首小诗:《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照例,我拿在手里看了又看,觉得这首小诗笔墨不多,但写得朴实、自然。一块璞石在手里能不能把它打造成一块美玉?于是我作了一番改动、润色,终于觉得可以见报了。但这首小诗怎么用法呢?按习惯,一般小诗往往是作为点缀、搭配、活跃版面上报的。那么这首小诗可不可以一反常规,作个特殊、别致的处理,让它增加点光亮和色彩。这件事很让我费了一番苦思,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把它作为一首歌词找人谱个曲,让它插上翅膀,去传唱,去飞翔。于是我又按照歌词要求进一步加工,找到铁道兵文工团创作组创作员郑志洁,把我的想法同他说了。他爽快地接受了这个“份外”的任务。过了几天,他把谱好曲的歌送给我,让我看看行不行。我唱了几遍,觉得有味道,明快、深情、别有风格。我估计发表后会唱开的,于是决定立即发稿。铁道兵报于1962年4月21日在932期第四版(文艺版)发表后,很受部队干部战士的喜爱。
原本作为一位编辑,在修改、加工、润色,发表了一篇普通的部队干部、战士、职工的稿件后,可以说已是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我不是这样。我给自己定的人生坐标更高。我不惜花费时间,四处奔波联系,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扩大铁道兵部队的声誉,提升每一篇稿件的价值。于是我把这首《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曲,亲手送给人民日报社、解放军报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他们极力推荐。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黄金时间的“每周一歌”栏目中,持续播放了整整一个星期。
这样,眼看着、耳听着自己精心付出了劳动与心血的作品,得到自己部队和全国人民的肯定,心中自然感到莫大的欣慰。
过了没多久,这首歌居然产生了连我当初怎么也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那是1963年11月11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参加铁道兵党代会的领导同志,说到铁道兵是一支有光荣传统的部队,要教育部队牢固树立当铁道兵光荣的思想时,总理风趣地说:“你们铁道兵光荣嘛!你们那首《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不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了吗?我都会唱嘛!”说着说着总理放开嗓子唱了起来:“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长长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总理这激昂而豪迈的歌声,使在场的所有铁道兵领导同志又惊讶又激动。回来后他们见人便说:总理和党中央这么关心我们铁道兵,太让人感动了。
在铁道兵政治部干部大会上,邱子明副主任传达了周总理加强铁道兵建设的指示,特别详尽地描述了当时总理放声高歌《铁道兵志在四方》的动人情景。邱副主任说:“政治部要下个文件,要求全铁道兵所有机关、部队、干部、战士人人都要学好这首歌,唱好这首歌。”接着他又说:“总理亲自肯定和倡导这首歌,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再加加工。
接连几天邱子明副主任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下发文件要求全铁道兵部队干部战士学唱这首歌的有关事宜时,在会上提出过几个问题。一是邱副主任说,他在家中与全家人练唱时,他儿子提出:“爸爸,能不能把'长长的队伍’改成'雄壮的队伍’”。他特地征求我的意见。我表示同意。于是会议定下来作了修改。二是会上有人提出:这个歌曲由一首小诗改为歌词,应在署名上有所体现,这样更严谨些;况且署上改词人的名字,也表明了任何人应对自己所修改的文稿负责。我接受了大家的意见,增加了作为改词者我的名字。此后几十年我都是遵照铁道兵政治部会议上的意见办的。同时为了让这首中央领导同志赞扬过的歌曲,更有色彩,更有影响力,在我的创意和由我执笔创作,除了队列歌曲之外,还增加了两个表演唱版本:一是男声两部(男高声、男低声)合唱歌曲;一是男女声加朗诵词的表演唱歌曲。
同时邱副主任指示铁道兵文工团立即举办隆重演唱会进行演唱。
可以这样说,《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从一首小诗最终演化成一首广为流传的军歌,应该讲它是从中央领导同志到铁道兵党委、铁道兵政治部以及广大铁道兵干部战士共同孕育、呵护的结晶。
果真,《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像我最初预期的那样,终于插上了翅膀,在整个铁道兵部队,在全军,在全国,高高飞翔,经久不衰,成为铁道兵历史上一首经典歌曲。
四十八年多的光阴过去了,作为当年铁道兵报社文艺编辑的我,在万千部队普通来稿中,首先发现它、修改它、首先推出它、提携它,使它鼓舞过千千万万铁道兵干部战士的战斗激情,使它成为一代又一代铁道兵战士及广大铁道兵精神的承继者、后续者奋发前进、艰苦斗争的响亮号角。每每夜深人静之时,回顾往事,一种深深地慰藉,一种淡淡的自豪,不由得会在我心中油然升起,永远永远起伏激荡。
这段深情回忆,是韩志于一年前写下的,而一年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亲人、生活和朋友。
石家庄铁道大学在校园广场专门建有纪念碑,镌刻《铁道兵志在四方》歌曲,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发扬铁道兵“志在四方、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中,石家庄铁道大学师生与众多建设者是高唱着《铁道兵志在四方》,用歌声与高寒缺氧作斗争,创造了世界奇迹。
只要当过铁道兵就一定会唱,许多战士从入伍一直唱到他复员退伍,伴随他们度过那战斗的年月。现在只要有铁道兵老战士聚会,必齐声引吭高歌那首《铁道兵志在四方》。铁道兵从1984年起撤销编制转业并入铁道部已经二十八年了,但铁道兵的精神得到延续和弘扬。这首歌问世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铁道兵和中国铁建人,发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在世界各地铸就一座又一座建筑丰碑,为祖国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现在,这首歌依然在全国各地响起,那雄壮而优美的旋律是我们终生难忘的。
据了解,《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曲作者郑志洁同志,也于2月7日19时36分,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因病去世。郑志洁同志1927年出生于天津,1944年入伍,参军后一直从事军队音乐创作。1950年10月入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政治部文工团分队长,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文工团歌舞团团长兼指挥、铁道兵第八师三十七团副团长、铁道兵东北指挥部宣传处副处长,铁道兵第二指挥部宣传部文化处处长,1982年3月离休。(责任编辑:野渡孤舟)
第三篇:《新中国伟大成就》讲座讲稿
中国,我为你自豪——当代中国伟大成就
惠城区仲恺中学 胡就群
中国,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文明为世界各国所传唱,中世纪的欧洲谁都想到我们中国来,因为此时的中国被宣传的遍地都是黄金。
然而,不进则退,进入明清时期,因为种种原因,我国实行了闭关锁国,开始与世界脱轨。在1840年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中国,这个曾辉煌几千年的古老国家,被迫打开了国门,从此陷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开始了长达百年的任人宰割的历史。
几经磨难,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全国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将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迎来了新中国,中国人民迎来了全新的生活。翻过历史的篇章,我们发现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军事、经济、文化、体育事业等迅速发展并日益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已经重新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她所发生的变化而自豪。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当代中国的伟大成就。
一、科技发展方面:
1、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1)、拥有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
2000年12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它与2000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 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个系统建成后,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服务,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2)、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2001年1月1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1月16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准确返回并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在新世纪的首次发射,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三年十月十五日,是神州大地为之欢腾振奋的日子,是所有炎黄子孙为之骄傲自豪的日子,也是整个世界为之屏息惊叹的日子,是一个必将加载人类史册的日子: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了!中国人圆了数千年的飞天梦!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揭开了太空历史的新篇章,而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其对人类的空间探索做出自己的贡献感到非常骄傲。尽管神州5号在22小时18分钟内仅仅绕地球转14圈,但它清楚的体现了中国的奉献、合作和探索未知的精神。同时,这一事件将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2005年10月12日,则是永远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日子 “神六”于12日上午发射成功!“神六”是我国第6架航天飞船,这一次,在舱里竟然装了两个人!不像“神五”,只能装一个人,而且,这次的飞行由费俊龙和聂海胜来飞,他们俩在宇宙中漂游了5天5夜!他们安全返回检查时身体良好,在舱里没有受 到任何影响。
我们中国是全世界第三大宇宙飞船成功的国家,在此,我觉得我为中国而骄傲,因为我们中国是一个为世界事务不断做出贡献的大国家!
2、在纳米技术领域屡创佳绩
我国科学家在纳米科技研究方面,居于国际科技前沿。最近的一次,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直接发现纳米金属的“奇异”性能—超塑延展性,纳米铜在室温下竟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绕,被誉为“本领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无空隙纳米材料是如何变形的”。从总体看,目前我国有关纳米论文总数排行世界第四,在纳米材料研究方面已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
3、拥有能在高原建造铁路的技术(1)、青藏铁路史无前例
青藏铁路的出现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一阵阵赞叹和感慨。“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中国公共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就是西方媒体对青藏铁路的评价。考察过青藏铁路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着名冻土专家文森教授说:“青藏铁路是21世纪工程建设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青藏铁路建设遇到了工地气温低、高原缺氧、永久冻土等问题,还有地震、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等难题,但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随着这条1142公里长的“天路”从格尔木成功铺轨至拉萨,世界铁路建设史、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以及青海西藏两省区人民的生活史都掀开了新的一页。
短短4年多时间,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就宣告全线贯通,包括藏族同胞 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这是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表现;是人类千百年来对青藏高原不断认识、探索以及与之亲近、融合的一次升华;是中国人以“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新时期民族精神在“世界屋脊”上的体现。
(2)、创造九项铁路纪录
青藏铁路的建成刷新了一系列世界铁路的历史纪录:
①、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
②、青藏铁路也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③、青藏铁路还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
④、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
⑤、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
⑥、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⑦、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
⑧、全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㈨、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公里,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
在世界屋脊上,修建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创下九大世界之最,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伟大创举!
二、体育运动方面:
曾几何时,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而今再看中国已经俨然成为一个体育大国,这巨大的变化却仅仅发生在几十年间。
1、各项竞赛成就斐然
(1)、优势项目继续保持;(如乒乓球跳水体操举重羽毛球射击等)57年的建国之路同时也是57年的建设体育强国之路。1956年,我国运动员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1959年,我国运动员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我国不仅重返奥运赛场,进军亚运会,实现了“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从而确定了我国体育在世界体坛的重要地位。建国以来至2003年底,我国运动员获得1692个世界冠军,创超世界纪录1103次。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运动员获得1662个世界冠军,约占建国以来获世界冠军总数的98%。尤其是2000年,共取得110个世界冠军,成为建国以来的最高点。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8金16银15铜的优异成绩,金牌总数跃居世界第三位,实现了20世纪80年代确定的我国在2000年奥运会上力争名列前茅的体育发展战略目标。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上,我国取得了2金2银3铜的优异成绩,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2)、劣势项目水平提高;(如田径皮划艇网球围棋等)
2、全民健身运动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关怀下,体育设施方面的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成就。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截至到2000年,16岁以上城乡居民有35%的人参加过一次或一次以上体育活动,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3%。同时,我国体育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据对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统计,省以下各级、各类体育社会团体有5.3万个,团体会员21.3万个,个人会员866.5万人。到2000年,全国城市和乡镇共有体育指导站13.7万个,在指导站参加活动的人数共计1188万人。到2003年,全国已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近33万名。我国社会体育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体育社会团体为基础,以基层体育指导站(点)、体育场地设施为依托,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的社会体育组织网络。
3、体育设施建设方面:
1949年建国初期,我国仅有体育场地几千个;而据1995年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的体育场地已发展到近62万个,占地面积达到10.7亿平方米。各级政府积极兴建群众体育健身场馆,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建设 “全民健身工程”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截止目前,各地共投资兴建健身路径22059条,兴建全民健身工程4097个,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4、积极推进奥运会场馆和相关设施建设,确保奥运会举办成功
2001年7月,在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热情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中国体育史由此翻开新的 一页。为确保奥运会举办成功,按照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承诺,我国政府和北京市等各有关城市,投入巨资兴建奥运会比赛场馆和相关设施。根据国务院批准的《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规划方案》,将新建改扩建35个比赛场馆,建设面积140万平方米,总投资166亿元;新建4处奥运会相关设施,建设面积达122万平方米,总投资139亿元;新建改扩建国家队训练基地10处,建设面积31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目前,奥运会的主会场——国家体育场已经开工建设,其它设施建设正稳步推进。
军事方面:
1、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军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3、更多的高科技武器装备部队;
4、中国军队关于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的发展'
5、歼10成功研制并装备部队;经济: 1.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2.国内生产总值以10%左右持续增长;3.税收总额居世界第二;4.城镇就业率增加;5.稳步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迈进;新中国历史上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内外敌对势力就预言:“共产党只能领导群众搞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但他们不懂经济,在经济建设方面是外行”;“共产党解决不了中国经济问题和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他们又经常散布“社会主义失败论”,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长期发展缓慢”等等。然而事实如何呢?新中国50多年来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中华民族正在振兴和腾飞的现实,最终证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奇怪论的彻底破产。
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很显然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是令世人瞩目的。20多年来,国民经济增长己翻了两番以上,年均增长达到9%,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己超过十万亿元,位居全世界第六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的状况基本结束,大多数居民达到了小康。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局面下,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外商纷纷抢滩中国,它最有力地驳斥了所谓“共产党解决不了经济问题”的谎言。三十年的伟大成就
石油由20万吨增至10595万吨
煤炭由4292万吨增至6.2亿吨
钢铁由97.8万吨增至3802万吨
发电量由45。5亿度增至3006亿度
水泥由141万吨增至7986万吨
化肥由7万吨增至1232万吨
机床由0.16万台增至13.4万台
棉纱由32.7万吨增至293万吨
棉布由25.2亿米增至134.7亿米
自行车由2.1万辆增至1302万辆
汽车由0增至22.2万辆
拖拉机由0增至9.8万台
手扶拖拉机由0增至21.8万台
铁路机车由0增至512台
化纤由0增至45万吨
电视机由0增至249.2万部
缝纫机由0增至768万架
手表由0增至2216万只①
农业上主要产品的产量,从1950年到1980年的增长也是大幅度的。例如:
粮食由2494亿斤增至6364.4亿斤
棉花由44.45万吨增至270.7万吨
油料由297.2万吨增至769.1万吨
糖由24.2万吨增至257万吨
茶叶由4.1万吨增至30.4万吨
生猪由5775万头增至30543.1万头
大牲畜由6002万头增至9524.6万头
水产品由44.8万吨增至449.7万吨②
其中粮食等产品的年均增长还大大高于改革以来20多年的年均增率。
到70年代末,我国的钢铁、石油、煤炭、粮食、棉花、棉纱等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就进人世界前列。工业门类齐全程度、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在发展中国家中是首屈一指的,并在部分领域接近甚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的经济实力在全球排名从1949年的第13位上升到第六经济大国(不包括前苏联)。
新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的社会财富有了很大增长,产业结构有了显著改观,已由过去经济比较单一的农业国,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水平的工农业国。通过长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防工程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据统计,1949年至1988年间,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15万亿元。我国50多年的奋斗走 过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两百年的路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的农村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我国农业生产以年均8.2%的速度持续增长,已经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不失为一大奇迹。在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和显著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有了较大改观,科技实力以及高科技发展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2年综合国力世界排名居第六位。
教育: 1.教育公平化的确立;2.加大对落后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3.提高大学的教育水平;4.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
一、教育事业
(一)普及义务教育取得巨大成就,全民受教育水平大大提高
解放前,我国是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占80%的国家。1986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自此,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任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到2000年,我们 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普九”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到2002年底,全国实现“两基”人口覆盖率已经达到91%。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重大调整。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明确了“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实现了农村教育由农民为主举办向政府举办的历史性转变。
国家对尚未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农村贫困地区给予了特殊扶持,初步统计,“九五”和“十五”计划的十年中,中央财政增加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大约有350亿元,先后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新建了大批农村中小学校,显著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基础教育发展为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奠定了重要基础。实施义务教育法以来,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985年的4.3年提高到2001年的8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每10万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由1422人上升到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数由8039人上升到11146人;青壮年文盲率由10.34%下降到4.8%,下降了5.54个百分点。
(二)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建成结构较完整、专业较齐全的职业教育体系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模持续稳定增长,2002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1120万人,是1978年在校生规模127万人的近9倍,而1949年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只有23万人。从1989年到2001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了4500多万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已达到711所,高等职业教育构架已经初步建立。
随着义务教育的广泛普及和高等教育大幅度扩招,高中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社会需求日益强烈。近年来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迅速,1949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是20.7万人,1980年增加到970万人,2002年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684万人,2003年在校生达到196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3.8%。为了支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国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优质普通高中扩招,支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改善实训条件,扩大培养规模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等教育不断快速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 2002年,我国高等院校本专科在校生人数1460万人,是1949年的125倍,是1978年的17倍;在学研究生50.1万人,招生20.26万人,而1949年我国在学研究生规模仅有629人,1978年在学研究生规模是1.1万人,目前的在校生规模是1978年的45倍。从1989年到2001年我国普通和成人高等院校共培养了近1200万本专科毕业生,30多万名研究生,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本专科学历的达343万人,为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专门人才。
199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4%,1995年为7.2%,2000年达到 12.5%,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了15%,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科研实力逐步增强。从“九五”计划开始,国家启动实施了高等教育“211工程”,立足于服务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重点建设了95所重点大学和60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央专项资金投入87.55亿元,加强了对高等学校的重点学科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还启动了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使高等院校学科实力显著增强,教学科研条件明显改善。高校的科研经费从1990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73亿元,增长了11倍多。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以上、重点项目一半左右,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30%以上,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四)我国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开创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实施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了教育投入的多元化机制。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学校办社会的体制,从教学、科研到后勤服务自成体系,沉重的后勤服务负担影响了办学效益的提高。1999年国务院全面部署和推动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2000年起连续两年中央安排了引导性投资,大规模推进社会化学生公寓和餐厅等生活设施建设。经过三年的积极推动和支持,全国新建社会化学生公寓4300万平米,超过建国50年累计建设量(3200万平米)的总和,新建和改造学生食堂530万平米,接近建国50年累计建设量(570万平米)的总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保证了高校扩招的顺利进行。
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实现了部分院校体制转轨。高等教育要适应当今科技发展进程中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趋势和适应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就必须改变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行业部门办学、学科设置偏窄、学校规模偏小的 状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质量和效益。从1998年到2000年,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式,原国务院部委管理的400余所高校多数划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管理;全国有612所高校调整合并组建为250所综合性、多学科大学。经过三年积极稳妥的推进,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极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新体制,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优化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高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顺利推进。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成本分担机制,高校招生实行收费制度改革。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国务院从1994年起动用总理预备金和财政专项拨款十多亿元,用于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建立健全了一套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资助政策体系,做到使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目前已彻底改变了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的格局,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五)重点扶持西部地区教育,促进了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
多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工作,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给予了重点扶持。早在1983年国家就设立了“普及小学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对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校舍建设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实施义务教育以来,国家一直设立各种专项资金,对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给予倾斜扶持。此外,国家组织举办了内地西藏中学(班)和内地新疆班,在内地高校举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显著促进了西部民族教育发展。
为了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国家组织实施了“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大中城市对口支援本省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组织东部 每个发达省市选择100所左右条件较好的学校,对口支援西部每个省区贫困地区100所左右学校。截至2002年7月,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选派支教教师1716人次,管理人员91人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4所高校,还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等14所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高校。
2000年在国务院领导下启动实施了“西部一省一校”项目,利用国债资金支持西部地区每省重点建设了一所大学。在加大力度支持西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国家进一步加强了西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步伐,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国家安排国债资金8亿元,改善了中西部390所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训条件,为提高西部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条件。
(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快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全面推进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措施。1995年国家开始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到2001年已经建成2万公里的高速传输网。高等教育“211工程”对“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地区主干网和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重点建设,历史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
2002年国家启动实施了“西部高校计算机校园网工程”,国债投资9亿元建设了西部地区152所本科大学校园网网络基础设施,彻底改变了目前西部地区三分之一的高校仅有校内局域网、三分之一的高校根本没有计算机校园网的局面。
2003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国家计划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农村中小学实施三种模式的远程教育设施配置。据统计,全国中小 学拥有的计算机,从1999年底的121人1台提高到2002年的35人1台。到2003年,全国中小学校拥有计算机663万台,平均每32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
(七)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工作。1993年我国颁布了《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此后,国家多次提高教师工资标准。2001年全国高等学校、中学、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比1995年分别提高了179.8%、100.4%和93.7%,教师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职业。从“八五”计划开始,国家就设立了“城市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城镇教师住房建设。到2000年,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从1993年底的6.9平米提高到10.8平米,超过了同期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1989年至2001年,高等师范院校共培养本科毕业生约99万人,专科毕业生约226万人,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约307万人。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1988年分别是68.1%、35.6%、41.3%,到2001年已经提高到96.8%、88.7%和70.7%,教师队伍素质有明显提高。
第四篇:党课讲稿:毛泽东爱民廉政故事
毛泽东爱民廉政故事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课讲稿提要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光彩照人》,讲述的是毛泽东同志爱民廉政的故事,读来非常令人感动,这本书出版于1999年,作者是蒋国平,韶山人,曾任韶山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副书记。毛泽东是举世闻名的伟人。巴基斯坦前总理布拖说,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只能产生一位,他们占领了舞台,以天才的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无论人们对毛泽东有怎样的看法,谁也否认不了他是一位战斗到最后一息的战士。习近平在2013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伟大的爱国者和空前的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大家都知道,没有谁能与毛泽东相提并论,他在人民群众心中威望无人可及。现在大家都十分怀念他,怀念毛泽东那个时代,尽管那个时候还不是很富裕。读了《光彩照人》这本书,确实震撼了,毛泽东同志伟大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他真诚爱民、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等诸多方面。
一、真诚爱民的榜样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奉行一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反复告诫我们:共产党员,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好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要为人民利益坚持对的、改正错的。毛泽东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人民,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淋漓尽致地记载着他的心中永远装着人民。
1、暴风雨来临的时候
若干年后,毛泽东给第一师范的同学邹祖培写信说:“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不损人的人,损己而利人的人,我母亲属于第三种人。”
2、延安时关心流浪汉
1939年杨家岭
3、候家沟传出婴儿的啼哭
1944延安
4、张思德同志牺牲以后
1944年9月5日延安
5、接过黑窝头,毛泽东泪流满面
1957年12月中南海毛泽东住所
毛泽东同志爱民的故事还很多
二、廉洁自律的典范
毛泽东亲戚六眷很多,他与家眷之间构筑了一个庞大的情结网络。那么,他又是怎样调节和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亲缘关系呢?毛泽东历来将至亲密友放在普通人民的范畴,而且超凡脱俗,秉行着“亲者严、疏者宽”的为人之道。毛泽东曾交代秘书,处理我的亲戚来信,一般原则是:凡是要求安排什么工作的,一律谢绝,我这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毛泽东要求所有人的亲戚都必须“勤耕守法不应特殊”;一定要“在人民中有所表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人民的信任”,“不能高高在上,老虎屁股摸不得“,”“如有落后行为,应受批评”。
毛泽东之所以能极大地鼓舞人心、深得人心,无非是因为他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无非是因为他具有极为高度的自律精神,他的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替留法学生还了十年“债”
2、运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荐
3、杨开智安排工作的事
4、一个清贫安分的“皇亲国戚”
三、克己奉公的楷模
“我宁愿让我的人民嘲笑我节俭,而不愿意让他们为我的奢侈哭泣”。这是古代外国一位国王的豪言壮语,这位国王没有做到,而东方巨人毛泽东做到了。
毛泽东逝世后,人们从他的遗物中找到了那双连鞋匠都不愿意补,曾被人扔进垃圾堆的拖板鞋,一块戴过32年的手表,一件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由此,引出了一串串感人肺腑的故事。
1、一件补了73个补丁的木薯棉睡衣
2、一双连鞋匠都不愿意补的拖鞋
3、一块戴了32年的手表
4、领袖与人民一道度苦还债
5、平淡俭朴过生日
第五篇:党课讲稿
党课讲稿
党组成员 *****(2016年11月15日)
各位同事:
最近,总书记就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首次向全党推荐毛泽东同志的单篇著作,引起全党全社会广泛关注,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按照区委和办公室党总支的统一部署,下面,我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谈一些学习体会,与大家共勉。
第一点体会是:《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一篇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经典文献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毛泽东1949年3月13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时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当时,全国革命胜利在望,中国共产党即将由一个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毛泽东充分认识到这是党的一个关节点,并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面对新的任务、新的问题,“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他还形象地把进入北平比喻为“进京赶考”。能否考及格,能否
成绩和缺点,不能片面看问题。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之中,实际上蕴含党委书记和委员之间、委员和委员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党内成员与党外人士之间、党和群众之间关系的协调。因此,十二条工作方法具有丰富内涵,涵盖党委会工作的各方面。毛泽东在表达这些方法时,运用了党员干部所熟悉的语言,举重若轻,形象生动,便于理解、记忆和实践。
毛泽东提出的党委会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运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委会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揭示了党委会的运行机制,折射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可以说,我们党之所以能赢得全国执政地位,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不无关系。
第二点体会是:总书记的推荐意味深远
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再次表明了他对毛泽东思想当代价值的认可。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党的各级委员会把自己的领导工作做好,是极为重要的。”这里尽管没有就党委会的作用展开论述,但表明了各级党委会的重要性。毛泽东之所以要规定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首先源于党委会的特殊地位。事实上,各级党委(党组)担负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需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执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为规范党组工作,2015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为完善地方党委运行机制,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遗产,是构建新理论、提出新学说的重要思想资源,蕴含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如何概括、怎样把握,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来看,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可从思想渊源、方法指引、价值导向、道德化育等方面来把握。
毛泽东思想尽管形成于战争与革命年代,但又具有超越时代的属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活水源头。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来看,早在1934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他就形象地打过一个比喻:“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打败国民党后,建设一个新中国的任务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从未趟过的一条“大河”。能否安然过去,“桥或船的问题”至关重要,《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就是毛泽东为全党准备的“桥或船”。
毛泽东对党委会建设的重视、对党委会工作方法的提炼,对于当今强调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事实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些举措,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巡视制度的推行、铁腕反腐的态度,正是借鉴了毛泽东时代的做法和经验,毛泽东思想之中的建党理论,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渊源。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毛泽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
导要“不耻下问”,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力戒骄傲,保持艰苦奋斗作风,都具有道德化育意义,既是工作要求,也是道德要求。此外,毛泽东思想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提倡“自省”的修养方法、重视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注重道德修养的实践体验,这些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道德规范的养成、道德境界的提升具有启迪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所在。回顾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我们党都十分重视提高领导能力,团结带领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时时事事处处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思想精髓,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综合运用这些方法,防止单打一,才能把党历史上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见诸行动、落到实处,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学习体会,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同志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