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这些“比喻式”词组,为你的材料增色添彩(共五则)

时间:2020-04-07 14:0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好这些“比喻式”词组,为你的材料增色添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好这些“比喻式”词组,为你的材料增色添彩》。

第一篇:用好这些“比喻式”词组,为你的材料增色添彩

干部成长

递梯子,给位子,压担子,铺路子,搭台子,少拆台,多搭台,相互补台,才能好戏连台

脱贫攻坚

造册子,摘穷帽,保家园,挪穷窝,除病魔,绝穷根,全保障,帮扶谁,谁帮扶,扶得好,把准脉,点准穴,下准药,治准病,填洼地,铺好路,加满油,结对子,理路子,想法子,甩膀子,强班子,凑份子

担当作为

扛重担,打硬仗,站队首,立潮头,当先锋,树标杆,站排头,做示范,先行者,排头兵,挺在先,冲在前,敢发声,敢拍板,坐不住,等不起,睡不着,拖不得,能推功,敢揽过,善纠错,定准位,换好位,补对位,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大胆试,放手干,树雄心,立壮志,敢担当,勇拼搏,展拳脚,挑大梁,唱主角

群众工作

朝下看,往下跑,向下钻,俯下身,沉下心,下农田,询经营,问效益,聚村头,进地头,坐炕头,听民意,察民情,悉民困,惠民生,解民忧,谋民意,暖民心,纾民困,勤走访,有底气,接地气,沉下去,融进去,走出去,拜名师,学标兵,取真经,讲政策,说情理,开眼界,过筛子

正面评价

总载体,主战场,突破口,新篇章,动力源,试验田,排头兵,细心人,新起点,里程碑,宣言书,动员令,总纲领,总部署,总动员,强国论,战略论,人民论,压舱石,支撑点,分水岭,校正仪,主打歌,预警器,总开关,金钥匙,定神针,勇字诀,杀手锏,助推器,基本色,龙头跃,生命线,三部曲,发动机,谈心术,吸铁石,净化器,凯旋门,标准像,垫脚石,始发地,正能量,好声音,强磁场,硬功夫,通天桥,绣花功,救生圈,紧箍咒,催化剂,通行证,百事通,减压阀,出气筒,透视机,诊断器

负面警示

滑铁卢,绊脚石,障碍物,致命伤,安眠药,迷魂汤,绞索架,墓志铭,自画像,假把式,刽子手,麻醉剂,假面具,马赛克,粉碎机,注射剂,大黑洞,报警器,导火索,安魂曲,万花筒,哈哈镜,后悔药,休止符,放大器,软刀子,死胡同,地沟油,万花筒,烂尾楼,登云梯,压哨声,香诱饵,集散地,火药桶,雾霾天,下课铃

第二篇:对比式这些书和阅读方法改变你的思维和知识面

对比式这些书和阅读方法改变你的思维和知识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大学一年多,身边的有些同学和朋友认为我读书的面广量大,因而时常问我读书的方法和书单。说实在,相比于现在许多专业的读书方法的剖析和别人的阅读量,我实在是自惭形秽。但既然朋友相问,我姑且也分享一下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首先,我一直在想,如今诸多公众号、媒体平台和书店乃至日常学习中我们都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书单,当然其中很多的经典是反复被提及的,我不再作详谈。但我首先要声明的是,我至今不认为有哪些书是可以“必读”或者“读之即可获益匪浅”的。书虽然有文学或艺术或生活或心灵等层面上可区分出优劣,但说到底,一本书能否引起自己的共鸣其实和个人阅历有很大关系,而《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有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认为,只有广泛阅读才能获得深刻客观的认识。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我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天,我的老师便告诉我:“真正的好书不在我的书单上,而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对此,我往前的一篇文章《书单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参考答案》已做过阐释。但不可否认,书籍浩如烟海,而我们毕竟精力有限,能有个参考终归是不坏的。我结合往前读书的经验发现,有些书彼此之间往往有着很巧妙的对应关系,不同书籍间的学者的观点、社会的现象对比起来看确乎有点意思。在此,我特意凭借自身微薄的阅读量,将一些我以为值得一看的书籍用对比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希望这能成为一份别开生面的书单。1.人群:社会现象VS现象原理。

对比:伤痕文学代表作:《一百个人的十年》、《夹边沟记事》VS《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在中国,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个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但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去看,我们或许都不应该选择性地遗忘这段悲痛的历史。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鲁迅先生谈过,揭露肉体的痛疽,是为了引起疗伤的注意。伤痕文学尤其是以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为代表的作品读来确实触目惊心,通过对文革时期诸多个体的案列的陈述,用其悲痛的描述背后让人反思过往和当下。我读罢,没有仇恨感,有的是对坚决警戒类似事件再生的认知和决心。而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勒庞的《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中经典的经典,它的意义在于解释了群体的一般性心理特征,探讨了群体的道德观、情感、想象力、信念等诸多层面,指出个人进入群体之后容易丧失自我意识的事实,这实际上就是《一百个人的十年》那些骇人听闻的案列的原因剖析。

古斯塔·勒庞《乌合之众:大众社会心理研究》

可以这样理解,不仅是中国的革命,包括纳粹的暴行、苏联的“大清洗运动”都是一种现象,而《乌合之众》则为这些社会级现象作了做好的注脚。先看现象,再看现象背后的成因,我相信你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能引发我们的客观思考。

2.日本:战争因素VS战争文化

对比:《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VS《菊与刀》

一谈起侵华战争,我们往往愤然不止。但《孙子·谋攻篇》说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们在铭记历史的同时,更要客观地看待引发战争的各种因素和对手的文化渊源,这不仅对于了解历史、防止战事再起有益,也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另一种文化和一个社会有所裨益。

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据我的了解,前坂俊之先生的这本《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是日本和中国国内较为权威详实地剖析了言论系统对于引导一国走向、催发战争的重要作用的一部罕见的新闻学著作。前坂俊之先生通过在二战前后日本国内的三大媒体的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的报道的调查,详细解读了日本国内的媒体和社会舆论是如何一步步被政治绑架最后导致军国主义的膨胀的全过程,这是日本对舆论系统在法西斯统治下无能顺从的一次全面批判和反思。读罢此书,我不仅了解到二战时期日本国内民情、舆论问题,了解二战的另一个方面。更由此观察到了当今我们国家的媒体和民众在某些话题上呈现出类似的架构,受益匪浅。

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而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名气较大,一直被喻为日本学的开山鼻祖。人类学兼社会学家的本尼迪克特敏锐地抓住了最能反映日本民族特性的两个完全对立的事物“日本皇室的标志菊花”和“象征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刀”。为何一个彬彬有礼的民族同时又能在战争中犯下如此泯灭人性的罪行?《菊与刀》从日本的文化渊源和社会根基给出了有理有据的解释。《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可以说是从近代的民主的一面让我们看到日本在二战前后的种种社会问题和最终引发战争的诸多要素;《菊与刀》则从历史的全局剖析了日本能走向军国主义不归路的根本原因,一表一里,相辅相成,更能使人对二战、日本乃至今天的和平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3.中国:行为的多元化VS社会背后的机理 对比:《不淡定的中国人》VS《乡土中国》

中国有着很深厚且多元的文化,但自步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许多中国人开始对自己怪异、不文明的行为产生疑惑甚至排斥。鲁迅先生说“中国人有劣根性”,柏杨先生说“丑陋的中国人”,而我更喜欢民国文学大师梁实秋的《不淡定的中国人》。

梁实秋《不淡定的中国人》

《不淡定的中国人》通过描述若干直到现在依旧存在的行为,诸如排队的公德心、考试的功利性、办事的急躁性等在梁先生幽默戏谑般的语言中让人哭笑不得,同时也让人更容易正视这些可能人人有之的问题,促进大众去订正。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师从潘光旦先生,一本《乡土中国》被誉为是“剖析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圣经”,其学术价值和参考性无需多言。但《乡土中国》难能可贵的是其撰写上的深入浅出,毫无晦涩难懂的言语,其中的《家族》《差序格局》《男女有别》等章节更是成为今天中国社会学的许多典范,能让人深刻却又不迷茫的阅读体验中了解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的许多行为规范及其成因,极为值得反复研读。

费孝通《乡土中国》

《不淡定的中国人》是少见的对中国人各种日常却紧要的不规范行为的总结和概述,而《乡土中国》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告诉你“为什么中国人会这样而不能那样”,依旧是现象和现象背后的机理的契合对应。对比来看对于我们了解自己、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以上便是本次对比书单的书籍,为了避免以“上帝视角”影响各位自己的阅读感悟,我尽量不多做内容上的定论。但按我自身的阅读感觉来看,当你能这样同类的对应的书籍比着来看时,可能理解到的、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的知识体系,就好比生物学、化学上的实验往往会有对照组一样。虽然由于鄙人学识尚浅,难免疏漏,但仍希望能帮助大家在阅读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第三篇:【重磅】毕淑敏、周国平、白岩松为学生开出100本书单,这些书你都读过了嘛?(附书目,请珍藏)

【重磅】毕淑敏、周国平、白岩松为学生开出100本书单,这些书你都读过了嘛?(附书目,请珍藏)

怎么样,各位,双十一手都剁爽没!不管剁没剁爽,是时候放下“屠刀”了,大败之后,还是需要恢复一下元气的。至于怎么恢复?读书阿!没忽悠你,“书中自有黄金屋”这道理,你没听过阿。

不贫了,今天的推文很重要,关于“究竟哪些好书值得读”以及“怎么来读一本好书”,要和你探讨下这件事的,不是小编本人,而是毕淑敏、周国平、白岩松三位大家。【背景在此】前天,毕淑敏、周国平、白岩松三位名家在101中学聚首,还有主持人王小丫,大家参加了一个叫做“名家带我读经典·琥珀经典文丛书”的发布仪式。简单来说,就是由三位名家共同为学生开出一份名著阅读清单,按照计划会开100本,这些书目由长江新世纪和四川巴蜀书社联合做成一个系列丛书再版(着急看书目的请往下滚屏)现场,三位名家还分享了自己少年时期的读书经历,以及对于学生读名著的看法(除了书目,这些一定要看,真的会帮助你更好地去阅读)全场都很精彩,三位名家的分享很实用,可以帮你解开对于名著阅读的种种疑惑。(小编回家路上一直在感慨,悔恨当初阿!当年没有爱上读书,真的是因为读错书!)白岩松:别再强调“某一本名著多有意义了”!每到一个学校,都让我羡慕忌妒不恨(101中学美翻了也是不用说),唯一让我窃喜的是,校服太难看了!(太坏了,还窃喜呢~但是,白岩松老师请一定看一眼我们前两天发的最美校服特辑呀)。我能成为今天的我,一定和这上百本的名著有关。名著,首先是很好玩的文学作品,因为写得很好,所以才慢慢变成名著。

但是,我们教育最糟糕的地方是,总要强调意义,说“这本书有意义,你们一定要看”。别!这本书好看,不是因为它有意义,而是它发明了新的表达意义的方式,包括好的一番情节、一番对话,或是好的细节,你会因为这些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别先告诉孩子,这本书多有意义,然后就是概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我小的时候知道美和丑的对比,就跟《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相关,这一个人物的形象描写让我知道,原来不能因为人家外表长得不好看就觉得人不好,现在我反而觉得长得越不好看的人越可爱(开玩笑)。荐书我建议大家最先看《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回到了“对人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原点问题上。欧洲一个很著名的访谈节目叫《荒岛访谈》,就是源于这本书,北京也做了一个类似的节目,关于两个问题的访谈:如果你去一个荒岛,你就带一本书、一部音乐,你会带什么去?这个问题,你们有答案吗?《鲁滨逊漂流记》不只是书好看,它还诞生了拷问一代又一代人的问题,人活着到底什么最重要?以及你会活着吗?这些问题,今天还在向我提问,我也还在回答。周国平:如果一本书你读得像在做功课,赶紧放下吧!我特别羡慕你们(台下的中学生),我少年时代基本没读过名著。其实,我很早就对名著感兴趣了,在我小学毕业11岁时,那时候可以凭着准考证到上海图书馆看书,我一直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拿到准考证后,我借的第一本书是雨果的《悲惨世界》,结果很悲惨,我看不懂。后来整个初中我都不敢看外国名著,到高中我也只敢看一些,觉得太难了。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阅览室的墙上贴着一个高尔基的语录,说“我铺在书本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句话太能表达我当时的心情了。直到我17岁进入北京大学,我已经不是少年是青年了,我才在一个同学的带动下,发现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这个同学是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我是哲学系的学生,我当时只有两门属于自己的“主课”,一门就是读课外书,读大量文学名著,另一门就是写日记。做这两件事情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想过,我后来会当作家、学者。但即使我不当作家,我也会把这些事情做下去。

读书,真的是在给一个人打底子。我觉得互联网是个好东西,但是一个人如果经常上网的话,那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如果你没打好底子,你一定会被互联网信息支配,你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给自己打好底子,知道自己的晋升目标是什么,知道辨别力,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就是靠读名著打下的底子。读书首先要快乐,一定不要当作做功课。如果你手上拿了一部经典,读得像做功课一样,你赶紧放下。一定会有一些经典是适合你的,你要找到它。因为年龄段的不同,以及每个人个性和成长经历不一样,所以适合你的也不一样。找到最适合你的书,这个需要过程。但你的范围是在经典中找,在经典中找到知音,你找到了,你会发现找到一个巨大的快乐源泉。读书最快乐的,并不一定是,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不会给你带来最快乐的东西,而是你本来就有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在书中被唤醒了!“啊,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时候你会很快乐。我的感觉是,就像有一种内在的嗅觉一样,一本书好不好,你闻一闻就知道了!荐书我说《小王子》是一部天才之作,完全是我自己的真心感觉,与文学专家们的评论无关。我甚至要说,它是一个奇迹,世上只有极少数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质朴,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一个人翻开这样一本书,怎么会不被它吸引和感动?

《小王子》被称作哲理童话,但千万不要望文生义,设想它是一本给孩子们讲哲学道理的书。一般来说,童话是大人讲给孩子听的故事,这本书诚然也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但同时更是写给某一些成人看的。用作者的话来说,它是献给那些曾经是孩子并且记得这一点的大人的。有一年夏天,我在巴黎参观先贤祠。先贤祠的宽敞正厅里只有两座坟墓,分别埋葬着法兰西精神之父伏尔泰和卢梭,唯一的例外是有一面巨柱上铭刻着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的作者)的名字。站在那面巨柱前,我为法国人对这个大孩子的异乎寻常的尊敬而感到意外和欣慰,一个懂得《小王子》作者之伟大的民族有多么可爱。

我还想,应该把《小王子》译成各种文字,印行几十亿册,让世界上每个孩子和每个尚可挽救的大人都读一读,这样世界一定会变得可爱一些,会比较适合于不同年龄的小王子们居住。

毕淑敏:去读那些被千百万双眼睛甄选过的名著今天外面挺冷的,但我走进来后特别热,一个是来自于你们年轻的心,一个是来自于台上的这些书,这些世界名著。(小编刚听开场白,还以为毕老师要读散文了呢,她的声音和语气,好听得就和她写得散文一样)我进来的时候,看到屏幕上打出的那些书名,其实有点恍惚,因为每一本书名都让我想起,我当年是在什么情况下读的这些书。我最先读的名著,都是“偷”来的。我中学时,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现在已经不在了,学校原来有个很大的图书馆,文革开始以后,图书馆就封闭了。过了一段时间,不知哪个老师提议,学生们可以到图书馆借书,但每看一本就要写一篇批判文章。很多同学觉得不划算,就不去借书了,但我当时还是决定和学校做这样一个交换。今天推荐给你们的这100本书,我都读过,都写过批判文。我当时读一本书写一篇批判文,但开头那两句总是一样的,说“托尔斯泰的《复活》充满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例如以下篇章„„”,我就开始把托尔斯泰的《复活》抄了10页,之后呈现给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他一看这小孩挺认真的,写这么厚的批判文章,就让我自己到图书馆里去挑书,我说可以挑几本?他说可以挑两本。当时图书馆里哪本书最破最旧,我一定要选这样的书。我选两本书以后,就想我既然走来一趟,当然要多带一些书回去看。我们红卫兵的衣服很肥大,就像在超市里偷东西一样,我往那个里面放好多书,之后真是步履蹒跚,一步一步挪出了教室。那时候的阅读给了我一生重大的影响,就像你们今天吃进去的所有食物,都会化为你们的养料。我们的灵魂,也需要成长和养料。同学们,今天你们真的很幸福,有人把名著端上来给你们读。去读那些被千百万双眼睛已经甄选过、经过几百年历史证明当之无愧的名著。我看到你们,充满欣喜和关爱。希望你们在人生非常宝贵的阶段做两件事情,除了学习和做学生之外,第一锻炼你的身体,你一生都会为现在的锻炼感受到长远的好处。第二,阅读经典,你在里面可以看到时间变化,可以看到人情冷暖,可以看到缩小的世界,他们可能不会给你提供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会对你一生的成长有利。荐书我建议大家把凡尔纳所有的书都看一看,实在太好玩了,包括《海底两万里》等等。我读《80天环游地球》这一本时,当时在地图上把他环游世界的路径都画了出来。我在想,有一天,我也要去环游地球,那时候我大概13、14岁。2008年,我已经56岁了,我终于攒够钱买了张船票,环游世界去了。这个“种子”从何而来,来自于50年前,来自于我少年时的一次阅读。

我们年轻人特别缺少的是想象力,可能我们的文化对这一方面就挖掘不够,希望大家总是循规蹈矩的。站在我们中国漫长的历史来看,从根本上来说就不鼓励创新。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同学们你们将来面对的这个世界,和你们父母面对的有很大的不同,你们的想象力是要更为开放的。所以,请大家看一看凡尔纳所有科幻系列作品,他当年的很多设想今天已经实现了,当然也有一些比较荒谬的部分。我们要的是那样一种让自己思绪飞翔起来的想象力。答疑解惑时间

QA&学生:经典到底是什么?该怎么选择经典?毕淑敏:我个人觉得,经典不必拘泥于名称。建议先把我们这次推荐的100本读了,但是如果你觉得哪本不好看,就可以不看,捡着好看的看,不好看的过些年再看,如果过些年还是觉得不好看,就不要看了。经典,还是要经过很多人的评价,就像淘宝上买东西,像“双十一”大家那个摩拳擦掌,买什么东西也都会看下评价(全场爆笑,哈哈哈毕淑敏老师也好懂淘宝的说,她说她以前以为评价里写:“好”“很好”“不错”,这些都是托儿,因为写得太简单了。后来听朋友说,这些才是最真实的。严重同意有没有!!)如果很多人觉得这本书好看,好,你可以读一读、看一看,未来等你自己渐渐学会判断和选择了,就自己来做决定。

学生:像《魔戒》这样的魔幻作品,我们可不可以读? 很多人觉得魔幻作品是没有意义的书,您怎么看?毕淑敏:少年人都爱读魔幻,但是不可以读太多,就像好多人爱吃麦当劳一样。有一些经验,老师说,家长说,或其他人说,你真的要接受。因为这个世界不是从你降生才开始的,在这之前,有无数优秀的头脑曾经思索过,他们所做的结论你不要全去否定它。你不能让灵魂偏食。请你记得这个下午,今天和我的这个对谈,多读点经典。等你到20岁、30岁、50岁、80岁的时候,你会觉得“幸亏我读了那么多经典”。学生:有些人说这些书是经典,你就必须看。有时候我们看完,觉得并没有那么好。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周国平老师,您对我这个看法有什么看法呢?(全场再次爆笑!好问题!)周国平:不是你们可不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而是你们必须有自己的看法,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这个毫无疑问,尤其是在读书这件事。你觉得什么书好,什么书好看,你自己可以做主。什么叫经典? 是一代又一代会读书的人选出来的书,他们的意见还是可以供我们参考。但这些选出来的书,并不一定适合你,最后哪些书你喜欢,必须由你自己做主。比如《荷马史诗》,哪怕是经典,读不进去,你就不要硬读。经典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范围,你可以从经典里去挑选自己的知己。

学生:书里经常出现一些编者注释,甚至长篇大论。这些注释,您怎么看?到底是让我们阅读更方便、清晰,还是减少了自己体验的乐趣?周国平:一般来说,比如有一些很艰难的,需要历史典故来支撑,或者里边带有大量知识性的东西需要了解的,这些注释要看。但如果不是这种情况的话,我觉得可以不去读它。反正我读经典的时候,第一遍是不会去看注释的,自己原文看下来,有一个基本的感觉了,然后觉得如果有必要去把里边一些细节弄清楚的话,我再去看这些注释。我记得艾默生讲过一句话,实际上每个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把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受作为本文,把书当成你的注释。你看书的时候,实际上你自己的那种经历,你自己内心的东西,是最重要的。

学生:中国有句古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名著和旅游,有什么区别?哪个收获更多?白岩松:坦白地说,我年轻时也对这句话奉行不背,但我现在是谨慎地奉行。我觉得,不带着心和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没用。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是《道德经》,我想老子那会儿也没读万卷书,也没行万里路吧。我前阵子见一位老先生,他劝现在的年轻人,不要老依靠百度和谷歌,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他说现在的人们是,知识很多,智慧很少。古人其实是没那么多知识,所以逼得他们智慧很多。有的时候你没读万卷书,但你把十本书给琢磨透了,也要比囫囵吞枣读100本书要好得多,也比你到哪拍了照就赶下一个行程,要强得多。不管读书还是路,重点是你走没走心。

学生:我父母希望我看像《百万英磅》《复活》这些名著,但我读不懂。我喜欢的书,我妈又觉得太幼稚了。怎么办?白岩松:我孩子第一本详细读的书是武侠,我非常纵容他,因为我怕不让他看,他因此不爱读书了,我就是想让他在年少时候喜欢读书,而不是读哪本书。他因为读金庸上瘾,还想读第二遍,就开始琢磨哪能找着跟清朝、跟历史有关的书,因为金庸里头有很多让他好奇的东西,他就开始向外延伸。明年他要上大学了,他选择的是历史系,我想这跟他喜欢读书很有关系。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我在家不是看书就喝茶,孩子现在睡在书中间,当然他书架上也有《柯南》、《哆啦A梦》。

学生:一般经典或名著后面会有一些名家评论,有些评论还会改变我对这些书的理解,我不知道这个评论和我的理解,哪个更重要?白岩松:你能不搭理我们几个吗(哈哈哈白老师这迅速代入的),你就把腰封折进去当书签,别理我们了!最后读完书再看我们评论,骂两句“什么呀,你们这评论写的”就行了。我们今天过来是怕不读这些名著的人,像你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那么爱读书了,就不需要搭理我们了!当你们不愿搭理我们了,就说明你们成长了!

下载用好这些“比喻式”词组,为你的材料增色添彩(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好这些“比喻式”词组,为你的材料增色添彩(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