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化教育各部室:
根据中央和省、市、区疫情防控具体安排部署和《张掖市教育局关于认真做好2020年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疫情防控实际,特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一、工作目标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以及上级教育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各项部署,切实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建立系统的防范、指挥、处置工作机制,做到分工协作、责任明确、有备无患,坚决防范和控制疫情在本校发生和蔓延,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生命为主,快速反应;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三、成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央和省、市、区以及上级教育部门疫情防
控具体要求。
四、学校组织及职责
(一)**文化教育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各班任课教师
主要职责: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校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疫情应急预案,将责任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疫情发生时,立即报告区教育局,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落实新冠肺炎防控救治、隔离措施。
(二)组织职责
1.负责本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整体组织、协调和处置;
2.协助上级领导按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3.对假期外出教职工(含临聘人员)情况排查和登记,建立工作台账;
4.做好校区内环境消杀、体温检测、疫情应急和卫生保健等工作;
5.校区内发生发现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时,立即暂隔离于隔离室,上报教育局并通知家长,开展应急处置。
6.加强学校师生疫情防控舆情的收集、分析和监测,及时发现、处置不良舆情,指导教师正确回应舆论关切。
7.落实师生体温监测,第一时间隔离身体状况异常或疑似发病师生。
8.负责学校疫情防控物资,按需保障学校测温仪、消毒液、口罩、酒精等应急物资供应。在开课前,做好学校水、暖、电、气供应;
9.负责做好学校安保工作,严格落实值班和出入登记制度,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学校。
10.做好对身体异常或患病学生家长及家属的接待、安抚、慰问和思想工作,落实家长接走就医学生的家长签字登记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高度负责,全面做好疫情防控
1.加强宣传教育和舆情管控。积极学习防控知识,加强日常个人防护。加大正面宣传,通过班级群、朋友圈转发官方权威媒体审定推送的疫情防控知识和信息,引导师生科学认识、理性判断、合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2.做好防控场所及物资储备。将职工图书室暂建成隔离留观室,用以暂时留观、转送身体不适的师生。留观室配备相应的防控物资,学校需配备疫情防控相关的口罩、红外测温仪、体温计、消毒液、消毒设施等物资,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并提醒师生自备口罩。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香皂、洗手液、消毒液等。防控物资要每日检查、及时补充,确保满足需求。在学校特定地点设置专门的口罩回收垃圾桶,套袋加盖,并张贴明确标识;每日至少进行1次回收口罩销毁处理。
(二)提前谋划,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1.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安排,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开课工作方案、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以及疫情报告制度、开学师生健康报备承诺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等,明确全员工作责任。
2.全面排查师生情况。安排全体教职工及学生在开学前居家自查,如有师生或家属(家长)处在留观期、隔离期内或有感冒、发热等症状,相关师生不得入校。
3.实行报备承诺。开学前,所有教师填写健康卡,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健康卡内容主要包括: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身体健康状况(寒假期间有无可疑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寒假期间外出到过哪些地方、是否接触过疫情地区人员、居家隔离留观情况等内容,并对健康信息的真实性做出承诺。
4.全面清洁消毒。坚持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的原则,开学前,组织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杀工作,彻底消除卫生死角。重点要对教室、办公室、卫生间、门厅、楼道、楼梯等重点区域、场所和设施进行彻底卫生清理,全面清洁消毒,做好消毒记录。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洗手。
(三)强化措施,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1.做好个人防护。所有师生、工作人员在工作、来校期间,需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不佩戴口罩的不允许进入学校和教室。师生上下班(学)尽量选择步行、骑行、私家车往返,如果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把好开学入口关。本学校教职工、学生进入,要验明身份、测量体温。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入。要坚决做到5个“一律”(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学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隔离治疗,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把好学校校门入口关。
3.常态化清理学校卫生。坚持每天清理学校卫生,做到垃圾时时清,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干净、整洁的学校环境。特别要加强教室、厕所、生活垃圾存放点等场所的卫生工作,全面净化、美化环境。要定期对学校内人员聚集场所和重点部位进行清洁消毒,对教室等公共场所每天早、午、晚各开窗一次,每次自然通风
30分钟以上。
六、应急流程
(一)发现问题。通过体温监测、学生即时报告、老师日常观察等办法,发现学生出现新冠肺炎类似症状,现场工作人员要立即安排当事老师、学生或外来人员进入留观室隔离,并第一时间报告学校负责人,启动应急处置流程,落实应急措施。
(二)情况上报。学校将情况上报教育部门,由医疗学校转送疑似病例,进行进一步的专业检查评估,并结合评估情况落实后续处置措施。
(三)通知家长。学生出现状况,在落实隔离、医疗和汇报工作的同时,及时联系家长,让家长第一时间到就诊医院,对接学生治疗情况,移交学生监管责任。
(四)书面报告。将详细情况报教育部门,并做好情况续报。
(五)教学调整。根据医疗学校的检查评估建议和学生发生症状人数,程度等情况,报请教育部门,相机采取调整教学计划、时间,全部停课或部分停课等措施。
(六)信息沟通。做好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工作,稳定师生及家长情绪。如需发布信息,由学校报请宣传、教育部门同意后,学校统一向家长、媒体和社会发布信息;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不单独接受采访或对外谈论,不拍摄和发布相关视频,不能以个人名义向外提供信息,(七)后勤保障。在学校发生疫情后,原来预想或有不足,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向上级部门协调或自购等渠道,进一步完善后勤保障,满足防疫需求。
(八)后续处置。疫情响应结束后,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恢复。同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调查处理,如实提供情况;准备好相应材料备查;总结经验教训,反思提升,制定更加完善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
**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2020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