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型肺炎医护人员感人事迹

2020-04-02 20:2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抗击新型肺炎医护人员感人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抗击新型肺炎医护人员感人事迹》。

抗击新型肺炎医护人员感人事迹[4篇]

篇一

今年,武汉爆发了新型肺炎,举世恐慌。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十七年前的今天,非典爆发,全国上下皆陷入恐慌。如今战争再次爆发,我们必将众志成城,同仇敌忾。

多少人不幸感染,生命垂危;又多少人勇敢上前,不畏牺牲。

病毒在武汉瞬间蔓延开来,无数市民相继中招。而且病毒已传向了全国各地。这些数字令人震惊,看到这些数字,我们不禁发自肺腑地说一句:“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尽管这样,我们也不曾退缩。一位即将出院的新型肺炎患者高兴地说:“家人的鼓励和支持,给了自己战胜病魔的信心。”尽管他仍戴着口罩,但仍掩饰不住他内心的喜悦。

成功治愈的消息无疑给了人们天大的喜悦:肺炎是可治的!这增强了中国人民战胜病毒的信心,这件事意义重大!一位老记者说。

在治愈成功的捷报传来时,还有一则更暖人心的消息传来:钟院士乘车抵达武汉。没错,就是抗非英雄钟南山院士!亿万人民高呼:他来了,他来了,他来了!

医者心父母心,医生们在此时此刻像个战士一样挺身而出,纷纷前往武汉去救治病人。他们放弃了假期,也不顾忌了自己的性命,义无反顾地奔向武汉。一位有着20多年工龄的医生在申请书中这样写到:“不记报酬,无论生死。”一句话,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士气概可见一斑。

记者采访了一位在武汉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记者问:你会有什么感受吗?护士回答:在走进监护室前肯定会有点紧张,甚至有点恐惧,但进去后就不会有这些心情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穿上了白大褂,就有一份医者的责任感在心中,就不会害怕了。”面对提问,护士坚定地说,双眸中闪着坚毅。此时此刻,她正披着白褂,握着拳,喘着气地回答记者的提问。

有战士在前冲锋陷阵,我们一定要做好后勤防护工作。千万要少外出,出门要带口罩,抵住病毒的进攻,让我们的战士无后顾之忧。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相信,我们一定能很快取得战争的胜利!

篇二

“铁娘子”落泪:回到医院内心才平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XX,从医22年。因为行事果敢、性格爽直坚毅,她是急诊科医护团队眼里的“铁娘子”。武汉发现新型肺炎后病人骤增。急诊科下夜班后,XX还要去支援发热门诊,白天黑夜连轴转。

“说不怕是假话,但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春暖花开。”XX说,“面对新疾病,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失去信心。”

穿上隔离服,坐在一个地方,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坐诊10到12个小时,是坐发热门诊的常态。“呼吸也会受影响,时常感觉胸闷呼吸困难,说话明显费力。写病例也会变慢。”

1月5日,XX发现自己发烧了。“当时最害怕的不是自己发烧,第一反应是我去过哪里,有没有可能给别人带来危害。”XX说,“非典”时,她还年轻,老师们怎么说,她就怎么执行。如今,她成了那个“说”的人。

所幸XX患上的并非新型肺炎。退烧后第三天,XX返回工作岗位。“病人太多,医生很紧缺。我多休息一天,同事们就要多承担一些,而他们已快到身体极限了。”

三个月前,为了兑现对丈夫和孩子的承诺,XX提交了休假申请,获得医院批准。疫情严峻,但考虑她是肿瘤患者,开过4次刀,长时间连轴转没有休息,科室建议她按原计划正常休假。

20日,XX带着丈夫和孩子来到机场。临近登机时她却改变主意,决定重回医院,与同事们一起继续抗击新型肺炎,“去机场的路上心就慌慌的,回到医院内心才平静。”

“孩子不理解,抱着我哭,说我从来就没有兑现过承诺。”XX说,“不是觉得自己高尚,只觉得一线医护人员紧缺,自己一辈子没当过逃兵。这一次也不能离开。”

备注:同济医院第二批志愿报名一下就报满了。“我是一个有25年工作经历和15年党龄的党员,如有需要,我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新型肺炎治疗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有医生写下这样的申请书!

篇三

隔离病房里的“拄拐大夫”:把对女儿挂念压在心底

XX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在重症监护室工作9年,负责重症隔离病房的工作。

数天前,他的脚崴了一直没有好,7天前他来到重症隔离病房工作。在被问起为什么不休息时,他说:“这么紧要的时刻,怎么能休息呢,岗位上要有人啊!”

在他看来,隔离病房工作与普通重症监护室的工作无异,但防护服加大了工作难度。比如,对一个体重75公斤的病人翻身,平时需要3-4人,在这里则需要2倍人力;对患者穿刺插管,视野严重受限,没有高超技术无法完成……

脚崴了一瘸一拐,他就柱上拐杖上岗。他单脚受伤,同事们却称他为“双拐医生”。

原来,为了防止将病毒带出重症隔离病房,病房里所有物品都不可以带出。为了方便,他在隔离病房里放了一根拐杖,上班时用。隔离病房外也放了一根,下班后用。

XX有一个7岁的女儿。进入隔离病房工作后,他好多天见不到女儿,工作间隙经常想女儿。但他知道,虽然严密防护,但病毒传播途径并不清楚,他怕自己成为“传染源”。“爱她就少见她。”XX说。

备注:医务人员主动请缨参战,只有两三天时间,各种设施完全配备到位,中南医院托管的发热定点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22日晚10点正式开诊。中南医院近百名专家到该院坐诊,当晚接诊百余位发热患者。夜渐深沉,人们睡去,而医务人员的战斗仍在进行……

篇四

“最美面罩姐姐”:现在是一秒也不能停

疫情发生以来,病例数在持续增加。最近几天,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每天门诊量在500人左右,高峰时达800人。发热门诊经过两次扩充,面积已扩大到原来的五倍。

就诊人数剧增,医院也增派医护人员。有些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恐慌和长时间排队情绪不稳定。发热门诊护士XX和同事们挨个对患者进行疾病科普,维持秩序。讲到最后,嗓子都哑了。

在发热门诊,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服,要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长时间在防护隔离下,XX汗水蒸发成水珠打在防护面罩上,被网友称作“最美面罩姐姐”。

疫情暴发使发热门诊短时间聚集许多病患和家属。她也碰到过病人对医务人员的工作不理解,甚至责难。她虽觉得委屈难受,但从不因此影响工作

“大家都没怨言,只想把病看好。我觉得再累也值得,如果以前我们说忙得一分钟都不能停,现在我们会说忙得一秒都不能停。”XX说。

备注:当听说医院的病人要被转送到红十字会医院集中治疗,需要医护人员过去时,感染性疾病科的护士纷纷主动请缨参战。报名参战的名额,一会儿就在护士长这里报满了。内科30多名党员组成了抗击新型肺炎党员突击队。护士长王伟仙理解大家的选择,她说:“越是危险时,医务人员越是冲在最前面。并不是不怕疾病,而是义不容辞,必须迎难而上。”仅供参考

下载抗击新型肺炎医护人员感人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抗击新型肺炎医护人员感人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文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文范文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文范文这个春节,我们以“静”致敬没有春节不是流动的,也没有春节不是走动的。这是以往中国人过春节的常态,热热闹闹、走亲......

    众志成城,抗击新型肺炎征文

    众志成城,抗击新型肺炎征文精选3篇篇一这个春节和以往有些不一样,往年都是提着各类礼品走街串巷拜年的人们。而今年,街道上只有零星几个戴着口罩,行色匆忙的路人。原因即是时下......

    2020抗击新型肺炎征文

    2020抗击新型肺炎征文众志成城,共待花开从未预料,新年会以这样方式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沉浸在节日气氛中的我们猝不及防。面对疫情,我们脆弱,但也坚强。2019年末,己经隐约有......

    抗击新型肺炎疫情藏头诗

    抗击新型肺炎疫情藏头诗万家灯火过新年,众人返乡大团圆,一年到头忙工作,心里喜事说不完。抗击瘟疫号令传,肺炎源头在武汉,炎黄子孙斗敌顽!举国上下齐支援,国医国药上前线,痛惜患者不......

    抗击新型肺炎快板书六首

    抗击新型肺炎快板书六首【篇一】父老乡亲听我言,防控的知识来宣传,冠状病毒来的凶,抓好防控不放松。疫情来时众人出,带来的病源不可估。全国疫情天天变,让人彻夜难入眠。新型病毒......

    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征文小说

    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征文(小说六篇)【篇一】2020年鼠年春节,秀林嫂过得格外寂寞。在武汉读研究生的儿子和在武汉打工的老公买的是武汉封城那天下午的火车票,他们无奈只好退了票留在......

    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征文(小说)

    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征文(小说六篇)这个春节真是冷清得出奇,邻居、亲戚、朋友都不互相串门,老公和儿子又身在重疫区武汉,秀林嫂过得格外寂寞而揪心。惊魂未定的秀林嫂大哭着打电话给......

    抗击新型肺炎疫情歌颂诗词

    抗击新型肺炎疫情歌颂诗词抗击新型肺炎疫情歌颂诗词一常道初七即是春,如今户户忙避瘟。老少围炉滚鲜饺,毒恶不侵爱国心。人间大爱捐躯志,妙手勇夺大地魂。却看父老愁何在?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