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贫女原文翻译及赏析
贫女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3篇
贫女原文翻译及赏析1贫女
秦韬玉〔唐代〕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译文
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俭妆。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注释
蓬门:用蓬茅编扎的门,指穷人家。绮罗: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制品。这里指富贵妇女的华丽衣裳。拟:打算。托良媒:拜托好的媒人。益:更加。风流高格调:指格调高雅的妆扮。风流:指意态娴雅。高格调:很高的品格和情调。怜:喜欢,欣赏。时事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时世:当世,当今。针:《全唐诗》作“偏”,注“一作纤”。斗:比较,竞赛。苦恨:非常懊恼。压金线:用金线绣花。“压”是刺绣的一种手法,这里作动词用,是刺绣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主人公的独白从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抛开女儿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去作媒吧,可是每生此念头,便不由加倍地伤感。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客观上看:“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意思是说:如今,人们竞相追求时髦的奇装异服,有谁来欣赏我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就主观而论:“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意思是说:我所自恃的是,凭一双巧手针黹出众,敢在人前夸口;决不迎合流俗,把两条眉毛画得长长的去同别人争妍斗丽。
这样的世态人情,这样的操守格调,调愈高,和愈寡。纵使良媒能托,亦知佳偶难觅啊。“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针针刺痛着自家伤痕累累的心灵!独白到此戛然而止,女主人公忧郁神伤的形象默然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着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或许就是诗人的自叹。诗情哀怨沉痛,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寒士人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
诗人刻画贫女形象,既没有凭借景物气氛和居室陈设的衬托,也没有进行相貌衣物和神态举止的描摹,而是把她放在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她内心深处的苦痛。语言没有典故,不用比拟,全是出自贫家女儿的又细腻又爽利、富有个性的口语,毫无遮掩地倾诉心底的衷曲。
从家庭景况谈到自己的亲事,从社会风气谈到个人的志趣,有自伤自叹,也有自矜自持,如春蚕吐丝,作茧自缚,一缕缕,一层层,将自己愈缠愈紧,使自己愈陷愈深,最后终于突破抑郁和窒息的重压,呼出那“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慨叹。这最后一呼,以其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全诗蕴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贫女原文翻译及赏析2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翻译/译文
译文
汝河岸边有个贫穷住家女,边行边哭声音凄凉又悲怆。
自己说道:“家中父亲年已老,独生小女孤单没有男丁壮。
郡吏抓丁之来何等粗暴相,县官惟命是从不敢来相抗。
督促遣送不要一刻有停留,老态龙钟抓去还要扶拐杖。
殷殷勤勤嘱托四旁之近邻,有幸能得众位多多来相帮。
最近听说有的同乡已回家,打问消息疑虑生死心慌张。
果然在那冰冰寒冷冬雨中,老父冻僵死在壤河岸边上。
女子质柔体弱无力将父拖,横尸旷野又无银钱作埋葬。
始知世上生女不如只生男,虽存世上究竟何事可承当。
扪胸声声悲号大呼叫苍天,我生我死到底将是怎么样?”
赏析/鉴赏
赏析
诗里通过汝河边上一位贫家女子的悲怆控诉,描叙了一个由于征集乡乒,致使贫民家破人亡的典型事例,反映宋仁宗时期人民在兵役中所遭受的苦难。和另一首《田家语》是作于同一年的姊妹篇。
起笔两句入题:“汝坟贫家女,行哭声凄怆。”这个诗题《汝坟贫女》定得很有意义,《诗经·周南》中,就有一篇《汝坟》诗,“汝坟”,指汝河堤岸边上。那首诗,用一位妇女的口气描写乱世,说丈夫虽然供役在外,但父母离得很近,仍然有个依靠。这一篇取《汝坟》旧题,也用一位女子的口吻来描叙,但这位妇女的遭遇却更加悲惨。作者从她走着哭着的凄怆声音,引入下文悲酸的诉说。诗从第三句“自言有老父”到末句“生死将奈向”,全是贫女控诉的话语。这段话可分为三小段。第一小段由“自言有老父”,至“幸愿相依傍”八句,诉说老父被迫应征的情况。前四句诉说家中孤苦,没有丁壮,老父年迈无依。郡吏征集弓手,强迫老父应征,县官虽知实情,却不敢违抗。后四句诉说老父被督遣上路,符令紧迫,不许稽留,老人只得拄着拐杖应役。在老父上路之时,贫女殷殷地嘱托同行的乡邻,恳求他们照顾年迈的父亲。按照当时诏书“三丁籍一”的规定,这家本不在征集之内,但是官吏们取媚上司,多方搜集丁口,以致超过兵役年龄的老人,也被搜索入役。《田家语》诗中所写的“搜素稚与艾,唯存跛无目”,与这里所说的情况相同。
第二小段由“适闻闾里归”至“僵死壤河上”四句,诉说老父出征之后,隔了一段时日,闾里有人从戍所回来。贫女前来问讯,怀疑她父亲还在勉强撑持,但回答的是她父亲已在寒雨中僵冻而死,露尸在壤河边上。
第三小段由“弱质无以托”至结尾句“生死将奈向”六句,叙说老父死后,贫女弱质,孤苦无依,老父的尸体运到村里,也无力安葬。只好捶胸痛哭,呼天抢地,悲痛自己是个女儿,不如男子,虽然活在世上,却没有什么用,就连自己是生是死,也不知如何了结。
全诗语言质朴,字字悲辛,纯用自诉口气,真挚感人。诗里写的,仅仅是在兵役中被折磨而死的一个实例,但这个事例,是成千成百事例中的一个,很有代表性。它道出了当年兵役过滥,使人民遭受苦难的悲惨实况。诗的小序说:“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可见当时无辜的人民,未遭外患,先受内殃,所造成的社会悲剧是十分惨痛的。
创作背景
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襄城(今河南中部县治)县令,在汝河流域。当时西夏犯边,朝廷下令征集乡兵,如司马光《论义勇六札子》所言,造成“闾里之间,惶扰愁怨”,“骨肉离散,田园荡尽”。又值夏雨成灾,河水暴涨。作者区区县令,无力改变局面。做此诗与《田家语》同时。《诗经·周南》有《汝坟》篇,为乱世之辞,作者以之为题。
赏析二
这首诗是描写汝坟贫女哭诉朝廷的兵役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此诗所写是有史实根据的,作者原注称“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据与作者同时的司马光《论义勇六割子》之《第一割子》说:“康定、庆历之际,赵元吴叛乱……国家乏少正兵,遂籍陕西之民,三丁之内选一丁以为乡弓手……闾里之间,惶扰愁怨……骨肉流离,田园荡尽。”(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二)可以与此诗所写互相印证。不同的是此诗以一个家庭的悲剧形象地反映这段历史,龙钟老人拄杖应征,死在阴雨严寒之中,弱质贫女,无所依托,“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这种对生命绝望的呼唤,比历史记载更生动、形象并深刻地揭露兵役的残酷和罪恶。这便是这首诗歌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这是一首叙事诗,开头二句交代环境,引出人物。“汝坟”,指河南汝河岸边。《诗经·周南》中有《汝坟》一首,诗中以妇女口吻说道:“鲂鱼额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朱熹《集注》认为是写“汝坟之人”,“供纣之役,其家人见其勤苦而劳之”。事情竟如此之巧,历史上最反动的纣王在这里征集徭役,宋仁宗也在这里募集兵丁,诗人通过这一令人容易产生联想的典型环境,便把这次徭役的性质告诉读者。下面便同样以妇女的口吻控诉徭役的罪恶——“行哭音凄怆”,真是高度的艺术概括!你看她一边行走,一边啼哭,那声音多么凄惨、悲怆!仅这一句造成的气氛已笼罩全篇。
从“自言有老父”以下,可分三个段落。这位女子只有一位老父相依为命,“孤独无丁壮”一句很像北朝民歌《木兰诗》所说的“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在交代了家庭成员以后,便说郡吏突然上门,把老父抓走。一个“暴”字写出了郡吏凶恶的气势,而“县官不敢抗”一句则是对“暴”字的补充,连县官都不敢违抗,何况平民百姓呢。这里的“县官”,恐是诗人自指。“督遣”二句,几乎使人听到郡吏呵斥声,他们凶神恶煞似的督促壮丁们离村,不准迟延,更不准停留。女子的老父虽已年迈龙钟,步履维艰,还要拄着拐杖前往兵营。女儿见状,于心不忍,便再三嘱咐被抓去的邻人,希望邻人路上多多照顾老父。这“四邻”二字,反映出被抓者之多,恐怕比历史上所载的'“三丁选一”还大大地超过。以上为第一段。[8] 过了一段时间,村子里渐渐有人被放回,女子连忙去打听,在她心目中,老父或许还能勉强支撑。“疑犹强”三字,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极为贴切,这使人们想到在老父去后,她心中始终忐忑不安,疑信参半:一会儿担心老父累倒了,一会儿又希望他能活着回来。由于经过这样的铺垫,下面“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便如晴天霹雳,震撼着这位女子的灵魂。啊,老父果然死了,在大雨严寒的时刻,在“僵尸相继”的壤河道中!诗笔至此,达到了高潮。这是第二段。
老父死了,只留下一个孤苦伶仃的弱女,又能依靠谁呢?老父的尸体横躺在壤河道中,又有谁给安葬呢?生者如此痛苦,死者如此凄惨,这是一幅惨绝人寰的图景。面对如此现实,女子毫无办法,只好自怨自艾:她恨自己身为女子,不能代父从军,又不能为父营葬,虽然活着又能顶什么用呢?最后她捶胸顿足,口呼苍天,是生是死,莫知所从。“将奈向”,据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云:“义犹云奈何也。”如黄庭坚《归田乐引》词:“前欢算未已,奈向如今愁无计!”盖为宋时俗语。此诗用这三字作结,颇符合诗家所说的“言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值得人们吟味和深思。这是第三段。
此诗的特色在于叙事中带有真挚的感情。作者虽是客观地反映当时徭役带给人民的苦难,但通过诗中人物之口抒发了父女之情、反对暴政之情,特别是最后一段写老父横尸道路,女儿欲葬不能而自己的命运又生死未卜,呼天抢地,感人至深。因此此诗又可称之为“叙事抒情诗”。
通览全诗,值得惊叹的是诗人在创作上的勇气。他把犀利的笔锋直接指向宋朝的兵制,激烈地反对统治者所进行的战争。“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二句,颇值得人们深思。郡吏为何那样凶暴?县官为何不敢违抗?简言之,是因为来头很大。这不是在暗示上有朝廷撑腰么?宋朝以诗歌讥切时政,往往是要受到处分的,苏轼的“乌台诗案”便是一例。比苏轼略早的梅尧臣用比苏轼激烈得多的诗篇,的确是十分难得的。
贫女原文翻译及赏析3原文: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种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原序: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译文
汝河岸边有个贫穷住家女,边行边哭声音凄凉又悲怆。
自己说道:“家中父亲年已老,独生小女孤单没有男丁壮。
郡吏抓丁之来何等粗暴相,县官惟命是从不敢来相抗。
督促遣送不要一刻有停留,老态龙钟抓去还要扶拐杖。
殷殷勤勤嘱托四旁之近邻,有幸能得众位多多来相帮。
最近听说有的同乡已回家,打问消息疑虑生死心慌张。
果然在那冰冰寒冷冬雨中,老父冻僵死在壤河岸边上。
女子质柔体弱无力将父拖,横尸旷野又无银钱作埋葬。
始知世上生女不如只生男,虽存世上究竟何事可承当。
扪胸声声悲号大呼叫苍天,我生我死到底将是怎么样?”
注释
(1)汝坟:河南省汝河岸边。《诗经·周南》有《汝坟》诗,以妇女的口吻诉说“王室如毁”,此诗也写妇女的哭诉。此诗题下作者原注:“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2)再点弓手:第二次征集弓箭手。
(3)道死:死在路上。
(4)壤河:疑即河南省的禳河,流经鲁山县入沙河。
(5)昆阳:故地在今叶县。
(6)行哭:即哭。行,从事,做。
(7)丁:成年的男子。
(8)壮:壮年人。
(9)督:督促。
(10)遣:遣派。
(11)稽留:停留。
(12)龙钟:老年人行动迟缓、衰惫的样子。
(13)去携杖:老人拄着手杖去充乡兵。
(14)依傍:依靠。这两句是说老父临行时,女儿殷勤地恳求四邻一同应征的人予以照顾。
(15)适:刚才。
(16)闾里:乡里。闾里归,指同乡应征回来的人。
(17)疑:迟疑。
(18)强:勉强。是说想打听一下父亲的消息,又怕凶多吉少,所以迟疑不敢问。
(19)弱质:柔弱的身体。贫女自谓。
(20)何所当:活着有什么用?当,抵当。
(21)拊膺:捶胸。膺,即胸。
(22)奈向:犹言活下去呢?还是一死完事呢?奈,犹何。
赏析:
诗里通过汝河边上一位贫家女子的悲怆控诉,描叙了一个由于征集乡乒,致使贫民家破人亡的典型事例,反映宋仁宗时期人民在兵役中所遭受的苦难。和另一首《田家语》是作于同一年的姊妹篇。
起笔两句入题:“汝坟贫家女,行哭声凄怆。”这个诗题《汝坟贫女》定得很有意义,《诗经·周南》中,就有一篇《汝坟》诗,“汝坟”,指汝河堤岸边上。那首诗,用一位妇女的口气描写乱世,说丈夫虽然供役在外,但父母离得很近,仍然有个依靠。这一篇取《汝坟》旧题,也用一位女子的口吻来描叙,但这位妇女的遭遇却更加悲惨。作者从她走着哭着的凄怆声音,引入下文悲酸的诉说。诗从第三句“自言有老父”到末句“生死将奈向”,全是贫女控诉的话语。这段话可分为三小段。第一小段由“自言有老父”,至“幸愿相依傍”八句,诉说老父被迫应征的情况。前四句诉说家中孤苦,没有丁壮,老父年迈无依。郡吏征集弓手,强迫老父应征,县官虽知实情,却不敢违抗。后四句诉说老父被督遣上路,符令紧迫,不许稽留,老人只得拄着拐杖应役。在老父上路之时,贫女殷殷地嘱托同行的乡邻,恳求他们照顾年迈的父亲。按照当时诏书“三丁籍一”的规定,这家本不在征集之内,但是官吏们取媚上司,多方搜集丁口,以致超过兵役年龄的老人,也被搜索入役。《田家语》诗中所写的“搜素稚与艾,唯存跛无目”,与这里所说的情况相同。
第二小段由“适闻闾里归”至“僵死壤河上”四句,诉说老父出征之后,隔了一段时日,闾里有人从戍所回来。贫女前来问讯,怀疑她父亲还在勉强撑持,但回答的是她父亲已在寒雨中僵冻而死,露尸在壤河边上。
第三小段由“弱质无以托”至结尾句“生死将奈向”六句,叙说老父死后,贫女弱质,孤苦无依,老父的尸体运到村里,也无力安葬。只好捶胸痛哭,呼天抢地,悲痛自己是个女儿,不如男子,虽然活在世上,却没有什么用,就连自己是生是死,也不知如何了结。
全诗语言质朴,字字悲辛,纯用自诉口气,真挚感人。诗里写的,仅仅是在兵役中被折磨而死的一个实例,但这个事例,是成千成百事例中的一个,很有代表性。它道出了当年兵役过滥,使人民遭受苦难的悲惨实况。诗的小序说:“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可见当时无辜的人民,未遭外患,先受内殃,所造成的社会悲剧是十分惨痛的。
第二篇:静女原文翻译赏析
静女原文翻译赏析
静女原文翻译赏析1作品原文
静女其姝⑴,俟我於城隅⑵。爱而不见⑶,搔首踟蹰⑷。
静女其娈⑸,贻我彤管⑹。彤管有炜⑺,说怿女美⑻。
自牧归荑⑼,洵美且异⑽。匪女之为美⑾,美人之贻⑿。
作品注释
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姝(shū):美好。
⑵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
⑶爱:“薆”的假借字。隐蔽,躲藏。
⑷踟躇(chí chú):徘徊不定。
⑸娈(luán):面目姣好。
⑹贻(yí),赠。彤管:不详何物。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⑺有:形容词词头。炜(wěi):盛明貌。
⑻说怿(yuè yì):喜悦。女:汝,你。
⑼牧:野外。归:借作“馈”,赠。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
⑽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洵:实在,诚然。异:特殊。
⑾匪:非。
⑿贻:赠与。
白话译文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作品鉴赏
《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接近本义,但指男女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女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读诗的第二、第三两章,读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对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有进一步的感受。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不妨说已成为一个具有能指优势的特殊符号。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划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静女原文翻译赏析2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yú)。爱而不见,搔首踟(chí)蹰(chú)。
静女:贞静娴雅之女。姝:美好。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爱:“薆”的假借字。隐蔽,躲藏。踟躇:徘徊不定。
静女其娈(luán),贻(yí)我彤管。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yì)女(rǔ)美。
娈:面目姣好。贻:赠。彤管:不详何物。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有:形容词词头。炜:盛明貌。说怿:喜悦。女:汝,你,指彤管。
自牧归荑(tí),洵(xún)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yí)。
牧:野外。归:借作“馈”,赠。荑: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洵:实在,诚然。异:特殊。匪:非。贻:赠与。
译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赏析:
本诗描写一对情侣密约幽会,赠送礼物,留下的无限遐想和爱恋。诗从描写相见场面写起,写出未见之时的焦急,生动地展示了内心的渴望,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相见中突然出礼物的赠送,正蕴藏着深厚的情意。礼物尽管美异出从,但它仍然是因为赠送礼物的人美,而这种人的美,更是赞颂的人情的美。构思中,相见前,相见中,相见后,按序发展,但又是别开生面,事序中有不同侧面,又在常见中寓意了不平常的变化。
静女原文翻译赏析3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⒈静女:文雅的姑娘。静:娴静。
⒉邶(bèi):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⒊其姝(shū):姝,美丽。其,形容词词头。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
⒋俟(sì):等待,等候。
⒌城隅(yú):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边的角落。
⒍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⒎见(xiàn):通“现”,出现。一说是看见。
⒏踟蹰(chí chú):双声连绵词,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⒐娈(luán):面目姣好。
⒑贻(yí):赠送。
⒒彤(tóng)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
⒓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
⒔说怿(yuè yì):喜爱。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
⒕女(rǔ):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⒖牧:野外放牧的地方。
⒗归荑(kuì tí):赠送荑草。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古时有赠白茅草以示爱恋的习俗。
⒘洵(xún):通“恂”,的确,确实。
⒙异:与众不同。匪(fēi)女(rǔ):不是你(荑草)。匪,通“非”。
⒚美人:指赠送荑草给自己的姑娘。
翻译:
文雅的姑娘真美丽,约好在城边的角落里等我。却故意躲藏起来,惹我挠头又徘徊。
美丽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小彤管。彤管红红的发出闪闪的亮光,喜爱你的美丽。
从郊外采来茅荑相赠送,确实又美丽又出奇。不是荑草真的美,是美人送我含爱意。
第一章写“我”赴约前往,却不见静女,“我”搔首踟蹰。
第二章写静女赠我彤管,我喜欢彤管。
第三章写静女赠我荑,我认为荑美,实际是认为静女美。
赏析:
《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接近本义,但指男女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女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读诗的第二、第三两章,读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对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有进一步的感受。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不妨说已成为一个具有能指优势的特殊符号。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划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读完此诗,对那位痴心小伙子的一腔真情,读者必然深受感动。
静女原文翻译赏析4作者:诗经
朝代:先秦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
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姝(shū书):美好。⑵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⑶爱而:隐蔽的样子。爱:同“薆”。⑷踟躇(chí chú池除):徘徊不定。⑸娈:面目姣好。⑹贻(yí疑),赠。彤管: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⑺炜(wěi伟):盛明貌。⑻说怿(yuè yì月义):喜悦。⑼牧:野外。归:借作“馈”,赠。荑(tí提):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⑽洵:实在,诚然。异,特殊。
赏析:
《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接近本义,但指男女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女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读诗的第二、第三两章,读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对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有进一步的感受。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不妨说已成为一个具有能指优势的特殊符号。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划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读完此诗,对那位痴心小伙子的一腔真情,读者必然深受感动。
静女原文翻译赏析5原文:
静女
先秦:佚名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
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yú)。爱而不见,搔首踟(chí)蹰(chú)。
静女:贞静娴雅之女。静:娴雅贞静。姝:美好。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城:城墙。隅:城墙上的角楼。爱:“薆”的假借字。隐蔽,躲藏。踟蹰:徘徊不定。
静女其娈(luán),贻(yí)我彤管。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yì)女(rǔ)美。
娈:面目姣好。贻:赠。彤管:不详何物。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有:形容词词头。炜:盛明貌。说怿:喜悦。女:同“汝”,你,指彤管。
自牧归(kuì)荑(tí),洵(xún)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yí)。
牧:野外。归:借作“馈”,赠。荑:初生的白茅草。象征婚媾。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洵:确实。异:特殊。匪:同“非”。贻:赠与。
赏析:
《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接近本义,但指男女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女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读诗的第二、第三两章,读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对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有进一步的感受。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不妨说已成为一个具有能指优势的特殊符号。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划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读完此诗,对那位痴心小伙子的一腔真情,读者必然深受感动。
第三篇:送杨氏女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杨氏女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杨氏女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
送杨氏女
唐代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译文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溯,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注释
1、杨氏女:指女儿嫁给杨姓的人家。
2、永日:整天。戚戚:悲伤忧愁。
3、行:出嫁。悠悠:遥远。
4、溯:逆流而上。
5、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无恃:指幼时无母。
6、幼为长所溯: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溯。”指小女是姐姐抚溯大的。
7、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
8、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9、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阙:通“缺”。内训:母亲的训导。
10、事姑:侍奉婆婆。贻:带来。
11、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这里指女儿的夫家。
12、任恤:信任体恤。庶:希望。尤:过失。
13、尚:崇尚。
14、资从:指嫁妆。待:一作“在”。周:周全,完备。
15、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猷:规矩礼节。
16、尔:你,指大女儿。当何秋:当在何年。
17、居闲:闲暇时日。自遣:自我排遣。
18、临感:临别感伤。
19、零泪:落泪。缘:通“沿”。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赏析
诗人的大女儿要出嫁,他的心情异常复杂,遂写了此诗。此诗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令人读来感伤不已。
女儿即将远行,父亲心有不舍,却情难敌义。开头点明女儿将出嫁之事:女儿要嫁往夫家路途很遥远。念及女儿幼年丧母,自己一身兼父母之慈爱,当此离别之际,心中甚为不忍。然而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诗人忍痛告诫女儿到了夫家,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这是对女儿的一片殷殷期望。
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送女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诗人早年丧妻,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幼女自然更加怜爱。在长女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诗中说幼女与长女“两别泣不休”,其实父女之间也是如此。作者没有多写自己的直观感受,而是把更多的笔墨用于谆谆教导和万般叮咛:“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强忍住泪水说完这些,送走女儿才发现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与幼女相对而泣。一个情感复杂、无可奈何的慈父形象由此跃然纸上。
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两句,可作为嫁妆的千秋典范。
送杨氏女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
送杨氏女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朝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译文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注释
⑴杨氏女:指女儿嫁给杨姓的人家。⑵永日:整天。戚戚:悲伤忧愁。⑶行:出嫁。悠悠:遥远。⑷溯:逆流而上。⑸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无恃:指幼时无母。⑹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⑺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⑻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⑼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阙:通“缺”。内训:母亲的训导。⑽事姑:侍奉婆婆。贻:带来。⑾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这里指女儿的夫家。⑿任恤:信任体恤。庶:希望。尤:过失。⒀尚:崇尚。⒁资从:指嫁妆。待:一作“在”。周:周全,完备。⒂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猷:规矩礼节。⒃尔:你,指大女儿。当何秋:当在何年。⒄居闲:闲暇时日。自遣:自我排遣。⒅临感:临别感伤。⒆零泪:落泪。缘:通“沿”。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赏析
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小女相依为命,父女感情颇为深厚。此时大女儿要嫁的夫家路途遥远,当此离别之际,心中自然无限感伤。然而女儿出嫁是天经地义的事,在临行前,诗人万千叮咛,谆谆告诫: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其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第四篇:送杨氏女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杨氏女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送杨氏女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译文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注释
⑴杨氏女:指女儿嫁给杨姓的人家。
⑵永日:整天。戚戚:悲伤忧愁。
⑶行:出嫁。悠悠:遥远。
⑷溯:逆流而上。
⑸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无恃:指幼时无母。
⑹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
⑺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
⑻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⑼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阙:通“缺”。内训:母亲的训导。
⑽事姑:侍奉婆婆。贻:带来。
⑾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这里指女儿的夫家。
⑿任恤:信任体恤。庶:希望。尤:过失。
⒀尚:崇尚。
⒁资从:指嫁妆。待:一作“在”。周:周全,完备。
⒂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猷:规矩礼节。
⒃尔:你,指大女儿。当何秋:当在何年。
⒄居闲:闲暇时日。自遣:自我排遣。
⒅临感:临别感伤。
⒆零泪:落泪。缘:通“沿”。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赏析:
诗人的大女儿要出嫁,他的心情异常复杂,遂写了此诗。此诗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令人读来感伤不已。
女儿即将远行,父亲心有不舍,却情难敌义。开头点明女儿将出嫁之事:女儿要嫁往夫家路途很遥远。念及女儿幼年丧母,自己一身兼父母之慈爱,当此离别之际,心中甚为不忍。然而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诗人忍痛告诫女儿到了夫家,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这是对女儿的一片殷殷期望。
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送女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诗人早年丧妻,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幼女自然更加怜爱。在长女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诗中说幼女与长女“两别泣不休”,其实父女之间也是如此。作者没有多写自己的直观感受,而是把更多的笔墨用于谆谆教导和万般叮咛:“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强忍住泪水说完这些,送走女儿才发现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与幼女相对而泣。一个情感复杂、无可奈何的慈父形象由此跃然纸上。
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两句,可作为嫁妆的千秋典范。
创作背景
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小女相依为命,父女感情颇为深厚。此时大女儿要嫁的夫家路途遥远,当此离别之际,心中自然无限感伤。然而女儿出嫁是天经地义的事,在临行前,诗人万千叮咛,谆谆告诫: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其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送杨氏女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
送杨氏女
唐代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译文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溯,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注释
1、杨氏女:指女儿嫁给杨姓的人家。
2、永日:整天。戚戚:悲伤忧愁。
3、行:出嫁。悠悠:遥远。
4、溯:逆流而上。
5、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无恃:指幼时无母。
6、幼为长所溯: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溯。”指小女是姐姐抚溯大的。
7、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
8、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9、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阙:通“缺”。内训:母亲的`训导。
10、事姑:侍奉婆婆。贻:带来。
11、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这里指女儿的夫家。
12、任恤:信任体恤。庶:希望。尤:过失。
13、尚:崇尚。
14、资从:指嫁妆。待:一作“在”。周:周全,完备。
15、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猷:规矩礼节。
16、尔:你,指大女儿。当何秋:当在何年。
17、居闲:闲暇时日。自遣:自我排遣。
18、临感:临别感伤。
19、零泪:落泪。缘:通“沿”。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赏析
诗人的大女儿要出嫁,他的心情异常复杂,遂写了此诗。此诗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令人读来感伤不已。
女儿即将远行,父亲心有不舍,却情难敌义。开头点明女儿将出嫁之事:女儿要嫁往夫家路途很遥远。念及女儿幼年丧母,自己一身兼父母之慈爱,当此离别之际,心中甚为不忍。然而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诗人忍痛告诫女儿到了夫家,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这是对女儿的一片殷殷期望。
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送女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诗人早年丧妻,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幼女自然更加怜爱。在长女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诗中说幼女与长女“两别泣不休”,其实父女之间也是如此。作者没有多写自己的直观感受,而是把更多的笔墨用于谆谆教导和万般叮咛:“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强忍住泪水说完这些,送走女儿才发现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与幼女相对而泣。一个情感复杂、无可奈何的慈父形象由此跃然纸上。
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两句,可作为嫁妆的千秋典范。
第五篇:瑶池原文翻译及赏析
《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古诗全文如下: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前言】
《瑶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借周穆王西游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话,讥刺皇帝求仙的虚妄。全诗虚构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来,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节,显示了求仙妄想与死亡不可避免的对立。
【注释】
⑴瑶池阿母:《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⑵黄竹歌:逸诗,也作《黄竹诗》
⑶八骏: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可日行三万里。《列子》、《穆天子传》等记载不一
【翻译】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赏析】
晚唐好几个皇帝迷信神仙之道,服食丹药,妄求长生,以至服金丹中毒死去。这首诗便是讽刺求仙之虚妄。
这首诗就是根据西王母与周穆王相约见面的传说来构思的。作者抓住西王母希望穆王“复来”、穆王也许诺复来这一点,虚构了一个西王母盼望穆王归来的情节:西王母推开雕镂彩饰的窗户,眺望东方,却不见穆王的踪迹,只听见《黄竹歌》声哀动大地。首句是仙境的绮丽风光,次句是人间的凄楚情景,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个对比兼含着两层意思:一是隐喻作歌之人已死,唯其歌声徒留人间,仙境虽美,怎奈无缘得去,暗含着对求仙的讽刺;一是用《黄竹歌》诗意,暗示人民在挨饿受冻,而统治者却在追求长生不死,希图永远享受,寄寓着对统治者求仙的斥责。
诗的末两句是写西王母不见穆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穆王所乘的八骏飞驰神速,一天能行三万里,如果要来,易如反掌,可是他为什么还没有如约前来呢?西王母盛情邀请穆王重来,穆王曾许诺重来,而且来也方便,乘上八骏瞬息就到,可是穆王却终究没有来,不言穆王已死而其死自明。然而,西王母却仍在开窗眺望殷切守候。这就表明西王母希望周穆王不死,可是这个希望终于落空了。即令仙人如西王母,也不能挽救周穆王于一死,则人间那些所谓长生不老之术,自然更是靠不住的了,不信求仙之虚妄而其虚妄自见。
讽刺求仙,本来是颇费议论的主题,但此诗却不着一字议论。作者的用意,完全融化在西王母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中,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构思极为巧妙。末句是西王母心中的问号,而不是由诗人直接提出的反诘之辞。因此,诗的讽刺虽然犀利尖刻,但表现方式却是委婉曲折的,不是直截了当的挖苦嘲笑。
纪昀评此诗说:“尽言尽意矣,而以诘问之词吞吐出之,故尽而未尽”(《李义山诗集辑评》)。正是由于末两句不作正面指斥,所以此诗于明白酣畅中又具含蓄蕴藉之致,读之觉余味无穷。叶燮称“李商隐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可空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