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清源山作文600字
关于清源山作文600字三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源山作文600字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源山作文600字 篇1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暑假到了,又是一个旅游黄金时期。这次暑假,我来到了泉州的一个著名景点——清源山。
迎着清风,沐浴着阳光,迈着轻快的步伐,我来到了清源山的山脚下。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绿油油的树为大山披上一身明灿灿的绿衣。群山连绵起伏,犹如大海掀起层层波澜,呈现出密密交迭的波峰。看着这美景,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何尝不是一种慰藉和安然?
在清源山中,最为热门的景观非老君岩莫属。神采奕奕的老君岩,又名老君造像,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是世界现存最大的老子石像。作为石像的老子含笑而坐,留着长长的胡须,穿着宽松的道袍,好似一位慈祥而又含情的老人。石像雕刻得栩栩如生,远远望去,像是一位魁梧雄壮的巨人,近看又能感受到他的亲切可爱。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过了老君岩,来到的是莲花池。只见莲花池里挤满了碧绿的荷叶。荷叶间托起了无数粉红的荷花。莲花池上有一座由一朵朵莲花石雕连接起来的桥,造型别致,雕工精美,和池里的荷花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采。
再继续前进,便可看到庞大的瀑布,在清源山,这个瀑布并不常见。一般是在下过大雨之后,才会出出现瀑布。初到清源山,就能见到瀑布,我还算是时分幸运的啦!瀑布声如雷霆,仿佛是一条巨龙正在咆哮。
在山顶上,泉州的美景一览无余。然而,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倦后,回家的美丽。
太阳渐渐落山了,我看着天,嗯。是该回去了。火红的夕阳仿佛在为我送别,阵阵凉风仿佛在跟我们挥手。在回家的途中,还想着一路上快乐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间,脸上的笑容竟难以融化。
清源山作文600字 篇2黎明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灿烂的朝霞,空气中参透着芳香,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聆听鸟儿那欢快的歌唱,一唱一和,此起彼伏,风,柔柔的吹,枝儿悠悠地闪,好一个晴朗的天气。我似乎在隐约中看见文明遐迩,别具一格的清源山,我看见清源山山水环抱,蒙着一层薄薄的雾,如梦如幻…。我怀着期待向往的心情和爸爸妈妈向清源山出发了!
清源山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
我们一路带着欢声笑语来到清源山山脚。看,群山连绵起伏,犹如大海掀起波澜,呈现出密的波峰。看到这一切,我波不急待地叫上爸爸妈妈,顺着羊肠小道,开始我们的“清源山之旅”!走着走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近驰名的“老君岩”,“啊!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今日终于见到你的庐山真面目了!石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石像头戴风帽,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右耳垂肩,苍鬓飞动,脸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背屏青山,巍然端生,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头、额、眼、鬓、须等细雕刻独具匠心。整个石像衣褶分明,刀法线条柔而力,手法精致,夸张而不失其意,浑然一体,毫无多。从上到下看完后我不禁拍手称赞。参观完后我活蹦乱跳,欢天喜地。我迈着大步,像一只调皮的猴子,东奔西跑。听,一阵清脆的流水声勾起我的好奇心,我顺水生而去,“啊,好雄伟呀”!原来是瀑布!望着那流水从山涧中飞溅,流水成一条弧形飞射过半空中,瀑布底下那清澈的泉水不禁使我用手捧起泉水品尝起来。这里使我沉醉,陶醉于它的美,它的壮观之中!清源山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那诱人的景色都使我流连忘返,我会永远记得这如诗如画的清源山。
啊,清源山真是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地方,这就是东亚文化这都的魅力所在。
清源山作文600字 篇3国庆期间的一天,我和李晶文跟随着妈妈来到清源山。清源山不愧是泉州的一朵花,她的美装扮着泉州点缀着)!
来到山脚下,我觉得这清源山的线条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但这段承上启下稍显单薄,可考虑直接并入上一段。)
到老君岩,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它那灰白的'长须垂到膝上,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垂耳飘髯,目光炯炯,整座石像神态浩然,和蔼可亲。我不由低吟起老子《道德经》的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写出来?)
沿着弯曲的小路,两旁的大树刚劲挺拔,一些老树的根在地上隐约可见,还有一些老树的树干扭来扭去,好像许多老人正在跳迪斯科。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一个正在睡觉的小娃娃,有的像一只小狗,有的像一只小船……在我们旁边走着的人们,有的边走边闲谈着,有的柱着登山杖专心地登山,有的时而停下来拍几张照片,有的正在进行登山比赛。)
石阶越来越陡峭,我只好扶着石壁走,当我来到山顶时,已经“呼哧呼哧”地喘着大气了。我扶着护拦杆眺望刺桐城,那西湖公园的湖水上正如杨万里赞美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高楼耸立,胡同小巷在大楼之间穿梭交错,显现出泉州这几年的蓬勃发展)
顺着路标的指引,我们来到虎乳泉。我拿着喝完雪碧的空瓶子又摘了一片竹叶,小心翼翼地沿着斜坡往下走。来到接山泉处,我把竹叶放在流水口,那一小股山泉顺着细的竹叶流淌下来,我连忙用瓶子接住。接完后,我从斜坡上下来,喝上一口,啊!真是甘甜可口,沁人心脾比吃一个冰淇淋还顶用。虎乳泉下面就是天湖。天湖湖水清澈见底,微见吹过湖面,水波荡漾,白云与湖面荡漾的波澜好像连成一片。花草树木和山峰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陶醉。杨柳那细长枝条,轻轻抚摸着湖面,就像母亲抚摸着孩子一样。太阳已经偏西了,天湖湖面正如白居易笔下写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第二篇:清源山老君岩导游词
清源山老君岩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泉州这历史文化名称参观。我是泉州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阳光志愿者导游对的一名成员,我姓张。希望能在旅游参观中与大家相处愉快,同事也预祝各位在泉州玩得愉快。
首先,泉州是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底蕴丰富,历史底蕴深厚。泉州更是一座古城,历经一千的风雨洗刷依然屹立,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使泉州海上贸易文化独具特色,绚丽多彩的宗教文化更是竖起别具一格的大旗。来泉州旅游首推清源山,而清源山观光则首推老君岩。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老君岩山门了,在我们眼前出现的二级平台成曲尺形,正是道教标志太极阴阳八卦变形图案,正前耸立的这块天然巨石上镌刻着八个字:青牛西去,紫气东来。还有这棟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带着这种意境直走,一尊巨石雕像将突兀的出现在眼前。展示在我们面前的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子天子第一”美誉的老君石像,也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据《泉州府志》记载:“石雕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所以说,老君岩原本是一块形状稍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民间工匠略施技艺而造成的。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大家靠近仔细看看,老君席地而坐,左手扶膝盖,右手凭几,双眼含笑,须眉皓然,神态和蔼可亲,目光深邃而睿智,充满了一种温馨的人情味,毫无道貌岸然、威严凌厉的神仙架势。在民间,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就是说,谁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可以活到一百六。不过,现在石像收到严格保护,禁止攀爬。各位团友,神仙可以腾云驾雾,我们也在思想上腾云驾雾,享受老君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上的陶冶。
第三篇:福建泉州清源山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领略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尽兴!
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饱览清源山的神韵,只能让大家留点遗憾去回味,或可以从我们有关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现在我们参观第一站--老君岩。
老君岩的布局是这样的:山门--林荫石径--老君造像。
大家现在站的地方为老君岩的山门,请大家注意,眼前这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着这条幽静的林荫石径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树分立两侧,气派非凡。那一丛丛既密又长的树根,有如老子的长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长地久“,无限生机。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誉的老君造像。者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日聃。”故籍为楚地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经》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象我们常说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告诫人们祸福旦夕,都是相对的,不必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时候,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观点,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观围护,规模宏伟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颇为壮观,后来道观被焚毁,老君岩便露天屹立,与大自然浑为一体,它的健在,足以证实誉称“世界宗教博物馆”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发达兴盛的。李老君骑着青牛出函谷关,悠悠然“由楚入闽”,大概是看中了“泉南佛国”这一风水宝地吧?!
现在让我们来认真观赏老君石雕坐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实。生动逼真的造型,精美传神的韵味,夸张写意的线条,质朴淳厚的内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这尊老君石像显得格外亲切可爱,充满令人心驰神往、百看不厌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双眼含笑,须眉皓然,真可谓“风过髯动,指能弹物”。严格他说,老君的耳朵和双膝似乎不合比例,双耳垂肩、膝大无比,但这夸张和变位却恰到好处地让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而最令人喜爱和赞叹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态和蔼可亲,目光深邃而睿智,满脸笑容,豁达大度,平易近人,充满了一种温馨的人情味,一点也没有道貌岸然、威严凌厉的神仙架势。那襟怀坦荡,笑口常开的神情,让人感到可亲、可近。在民间,这尊老子石像还是健康长寿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说,谁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当然,只有小娃娃才会信以为真。其实清源山空气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寿了。
在亲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们将进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区。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古朴自然的古寺即为千手岩。
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维妙维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观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态极佳。两旁壁上的十八罗汉画像,神态各异,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岩寺中常年暮鼓晨钟,香火不绝,寺前苍松翠柏,峰石磷峋,别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寺前这株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松,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别之处?你看它树干东西分成两叉,正对寺庙大门,却又不遮佛眼,与寺庙形成一个很美的夹角,令人称奇。古松苍劲挺拔,虬曲盘旋,像一位慈善为怀的老者,张开双臂,迎接四方宾客,因此,无怪乎黄山的客人观摩了这棵古松后,赞叹它比黄山的“迎客松”还美,姿态更加热情大度。
第四篇:电视台节目清源山剧本
清源山(五、六)
一、弥陀岩
1、引入(场景设计)
晴熹:
从弘一法师舍利塔走出来就是弥陀岩了,咱泉州人说“弥陀好玩耍,跌下来做狗走” 志成:
是啊,弥陀岩是一个中途休息的所在,很多爬山的人中途都在这里休息再往上爬 福先:
可以登高望远,过去可以看见一大片田野,晋江,现在可以看见整个城市
现在去清源山,只要到老君岩就算到了,过去要爬到弥陀岩才算,因为过去南台已经荒废,也没有天湖等景观
晴熹:
其实爬山对健康很有好处,一个快死的老头坚持去爬山,结果现在身体很健康
志成:
爬山是百利无一害的,下山的时候要注意姿势,不然腿会很酸
福先:
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爬山,我就不适合晴熹:
福先肚子那么大。。。
2、弥陀岩景观概况
福先主讲,两人配合A、瀑布很好看,“弥陀看瀑”
B、张瑞图、马负书题的“清如许”“洗心”等石刻,字迹优美,又有很深刻的意境
C、对其中一个石刻有争议
弥陀山门有一石刻楹联曰:“每庆安澜堪纵目,时观膏亩可停骖。”署名“瑞图氏”。这幅联刻的字迹是马负书所写,然而因为署名“瑞图氏”,不少人便认为是张瑞图撰、马负书书。
D、介绍马负书:武状元,但文采好,泉州很多地方有这个人的墨迹,以后我们会详细讲到这个人
3、单个景物以及其中的传说故事
A、志成讲“清如许”的传说故事——洗耳泉
书生不愿意入仕,听到他人劝他如仕的话后,来到这边洗耳朵,认识那些话污染自己的耳朵,牧童得知这个消失后,就不然他的牛喝这里的水了,因为不想喝被“污染”的水 福先评论:声音污染、信息污染
B、晴熹讲“连心石”的动人故事
台湾的女子爱上泉州书生,但终究不能在一起,来到弥陀岩跳崖,变成两种颜色相配的“连心石”
志成评论:故事很感人,现在很多情侣去那边留影,希望能永结连理
C、福先讲“天侣树”:
是自然界不多的奇观,树根相攀、树身相抱、树枝相缠
“如胶似漆”——提前买票
站在树下触景生情——想到自己
D、台湾莲雾
施琅部将从台湾带回来的,已经200多岁了,但还能生“小孩”,开元寺那1300多年的桑树已经不能生了。
福先感慨一下:见证泉台两地的关系
4、弥陀岩得名、弥陀寺以及其他景物
A、晴熹说岩上有弥陀寺,所以得名
福先讲弥陀岩石佛:元代石刻,石室仿木制,雕刻精美,是研究长江以南佛教艺术的典范 《重修》内有十几个简体字
——有影无?这不是我们自己在炮,观众朋友可以自己去看看
简体字不是现代才有的,后诸港出土的古船上就有很多简体字,证明从宋代就有了
B、晴熹讲弥陀岩“佛”字,是“闽海第一佛”
C、弥陀岩文革时期被破坏,后重建
D、一线天
志成讲“一线天”的传说,晴熹说这个故事是“登仙桥”的另外一个版本
后来这只蛇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们以后再讲
E、“冬观弥陀红叶飘,夏听峭壁百鸟鸣”
晴熹:可以冬天去弥陀岩观赏枫叶,红色很漂亮
福先:那边不一定是枫叶,冬天的清源山到处是红叶,因为闽南四季如春,情愿山最美的季节是每年的12月份
晴熹:用一首诗来赞扬红叶之美
晴熹:峭壁岩则要夏天去听鸟叫
5、福先总结,介绍其他小景点
二、碧霄岩
1、景点概况
清源山最美的景点之一
分为上下碧霄
最出名的是元代喇嘛教的三世佛,是中国最南边的喇嘛教石刻,很多人感到奇怪,实际不奇怪,因为这个石刻是蒙古人刻的,蒙古人信奉喇嘛教
2、广钦法师
晴熹和志成合讲广钦法师和老虎的故事,注意渲染气氛,要用现代语言
福先介绍广钦法师,介绍他对泉台佛教的贡献
晴熹和志成合讲广钦法师“入定”“穴居”,以及被主持和弘一法师接出来的故事
3、“寿”字等其他石刻
介绍这个字如何来
还有其他两个石刻“抗直敢言”、“忠勤正直”
第五篇:清源山导游词范例
导语: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位于东经118°30'~118°37',北纬24°54'~25°0'之间,与泉州市区三面接壤。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清源山导游词范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领略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尽兴!
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尊,历代摩崖石刻?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自古以来,清源山就?6洞天?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饱览清源山的神韵,只能让大家留点遗憾去回味,或可以从我们有关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大家现在站的地方为老君岩的山门,请大家注意,眼前这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着这条幽静的林荫石径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树分立两侧,气派非凡。那一丛丛既密又长的树根,有如老子的长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长地久“,无限生机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誉的老君造像。者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着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汉代着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日聃。”故籍为楚地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经》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象我们常说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告诫人们祸福旦夕,都是相对的,不必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时候,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观点,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观围护,规模宏伟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颇为壮观,后来道观被焚毁,老君岩便露天屹立,与大自然浑为一体,它的健在,足以证实誉称“世界宗教博物馆”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发达兴盛的。李老君骑着青牛出函谷关,悠悠然“由楚入闽”,大概是看中了“泉南佛国”这一风水宝地吧?
现在让我们来认真观赏老君石雕坐像。石像高5。63米,?。85米,?。01米席地面?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实。生动逼真的造型,精美传神的韵味,夸张写意的线条,质朴淳厚的内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这尊老君石像显得格外亲切可爱,充满令人心驰神往、百看不厌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双眼含笑,须眉皓然,真可谓“风过髯动,指能弹物”。严格他说,老君的耳朵和双膝似乎不合比例,双耳垂肩、膝大无比,但这夸张和变位却恰到好处地让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而最令人喜爱和赞叹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态和蔼可亲,目光深邃而睿智,满脸笑容,豁达大度,平易近人,充满了一种温馨的人情味,一点也没有道貌岸然、威严凌厉的神仙架势。那襟怀坦荡,笑口常开的神情,让人感到可亲、可近。在民间,这尊老子石像还是健康长寿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说,谁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当然,只有小娃娃才会信以为真。其实清源山空气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寿了
在亲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们将进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区。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古朴自然的古寺即为千手岩。
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维妙维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观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态极佳。两旁壁上的十八罗汉画像,神态各异,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岩寺中常年暮鼓晨钟,香火不绝,寺前苍松翠柏,峰石磷峋,别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寺前这株已?00多年历史的古松,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别之处?你看它树干东西分成两叉,正对寺庙大门,却又不遮佛眼,与寺庙形成一个很美的夹角,令人称奇。古松苍劲挺拔,虬曲盘旋,像一位慈善为怀的老者,张开双臂,迎接四方宾客,因此,无怪乎黄山的客人观摩了这棵古松后,赞叹它比黄山的“迎客松”还美,姿态更加热情大度
从千手岩往上攀缓十多分钟,即到弥陀岩。弥陀岩可以说是清源山的精华之一,这里有流泉飞瀑、古树名木、庙宇石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巧夺天工。我们来看这一处“泉窟观瀑”。瞧,清澈的泉水从五十米高的陡壁上泻落,在青石上飞珠溅玉,充满了诗情画意,把人间的凡尘俗念荡涤贻尽,历代文人骚客每每至此,不免文思流溢,满目的摩崖石刻,如“洗心”、“清如许”、“流膏”等题刻仍熠熠生辉,为我们增加了观赏雅兴,不知大家是否有人生画中游的美妙感受
在瀑布旁的这一株由古榕和重阳木合抱成一体,造型奇特的附生树,如情深意笃的“天侣”,故美其名曰:“天侣呈瑞”。看着它们如此亲密无间,如胶似漆,令人既惊叹不已又不由得浮想联翩,不少的文人墨客说它是陈三五娘留在故乡土地上的化身。因此,这里常有年轻的恋人,如意的夫妇相偎于此,留下充满诗情画意的纪念照。而仅隔几步之遥的这棵浓荫如盖的大树,相传?00多年前施琅将军的的部将从台湾带回故乡栽种的“洋蒲桃“,俗称“莲雾”。每当收获季节,树上绿里透红,果实累累,形若斗笠,顶部尖、底部宽,吃起来清凉可口,别有风味
再往上,过云台,穿“一线天”,便到了高筑云台之上的弥陀岩石室,弥陀岩是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公?364年),仿木结构,平面近方形,背依石壁,面?。6公尺,歇山顶,正脊中间置一葫芦,门上横额书“阿弥陀佛”,柱头及外檐用斗拱,岩内顶为叠涩方形藻井,石壁岩面浮雕“阿弥陀佛”立像一尊,?米,?米,造型端庄大方,面容丰满,慈祥和善,头结螺髻,足踏莲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据佛经上说,这是表示要满足信徒的愿望,接引众生往极乐世界的意思。难怪这么多善男信女,见了阿弥陀佛,都顶礼膜拜,虔诚备至
右室右侧有一方石碑《元代重修记事石碑》,这一方石碑记载了弥陀岩石室石刻的重修过程,而最有价值的则是碑文0现的多处简化字,是汉字简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寺前平台叫“一啸台”,台的左右各有3?米高?级实心佛塔一座。站在一啸台极目远眺,晋水横流,双塔凌空,红房碧野,景色妖娆,使人心旷神治,留连忘返
泉州具有宗教博物馆之美誉,这在母亲山——清源山体现得更为突出。前面我们参观了老君岩(道教),千手岩、弥陀岩(佛教),现在让我们一起登上碧霄岩(1教),去领略碧霄岩三世佛的风采吧
三世佛并排结咖跌坐于仰覆莲花座上,主像通高?。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为土蕃式样:佛发螺鬓,上置宝严。面相上宽下窄,双耳垂肩,肩宽腰细,均着袒右肩袈,并以架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纹用凸雕线条表示,虽历经沧桑而线条依然明显。石像均有圆形头光及身光。中尊为释迦像,又称现在佛,主司现在的世界,其造像作触地印之魔相,一手向下抚地,一手向上。左尊称为药师佛,即过去佛,主管过去的世界。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只是左掌托钵。右尊叫弥陀佛,是未来佛,作施定印之禅定相,即双手交叠置于腹部。险要的地势,精湛的技术和迥异的形状,无不让每一个参观者啧啧称奇
三世佛是13世纪以来藏传密教(俗称1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元代画塑记》上记载,元大都的藏式寺院中,三世佛皆供于“正殿”,是当时元朝信奉的主神。目前,这三世佛石刻经专家考证后认定为:我国发现的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好、位于最东南的梵式三世佛造像。南?0米处有一方石刻即记载三世佛刻?292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名碑奇石,密荫幽涧,是碧霄岩的一大特点,以“三世佛”为中心,南侧有1991年所建的闽南民居风格的广钦法师塔院建筑群体;于其背后,我们看到了这个很大的南宋摩崖楷书石刻“寿”字,字体高3。5米,?。15米,誉称“闽中第一大‘寿’字”;旁边是伏虎僧雕刻,下方则有清代名士留下的数方石刻。
俗话说:无限风光在顶峰,高处登临,眼界顿觉开阔。清源洞、南台岩这两个景点可以说是我们今天抵达的最高峰,称之为“山海大观”。清源洞作为清源山第一洞,溶合泉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积淀,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学术价值。清源洞又名“纯阳洞”、“蜕仙岩”。《泉州府志》称:“清源洞尤其大而奇者”。宋绍兴年间有裴姓道人在此蜕骨登仙,时人塑像供奉。裴道人何以在此羽化成仙?这是一个富有神秘色彩、流传久远的民间传说,说的是裴道人为民除害,追杀残害生灵的巨蟒至清源洞,堵住洞口而蜕化。若问清源洞有多深?民间尚有“清源洞通洛阳江”的传说。洞前有裴仙祠、观音殿、文昌阁等三教祠宇森然并列交相辉映。还有一大批历史名人纷至沓来留下无数胜迹;李光缙、何乔远、姜志礼、洪承畴、粘本盛、马负书、施琅、……清源洞不仅具有深邃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极为壮观优美的自然风光。现在让我们领略此处的万千气象。这一带山脉横断,峰峦起伏,层次变化极富规律;群落丰富多彩,四季常青,具有亚热带雨林特征,从中随步可见历尽风霜依然生机盎然的古树名木。春夏之间山顶云雾蒸腾,洞前亭阁缥缈。又因高居主峰,下临无际,近景有山影倒映天湖,中景有古城尽收眼底,远景有大海苍茫,构成一幅绝妙的“山海大观”意境图。南台岩则如“空中楼阁”,巨石高耸,视野旷远,左挹大海,右带金溪,晋水横波,古城在抱,紫帽凌霄峙其前,东西两塔拜其下,是“山海大观”意境区中一处妙夺天工的奇景。同样有释、道、佛三教建筑紧依绝壁而起,四周树木葱笼,亦是一处游人登高远眺之佳景
朋友们,我们的游程即将结束。大家知道清源山佳景遍布,我们今天所见仅仅是凤毛麟角,但我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各位能对清源这座国家级名山留下美好的印象,能引发您寄意山水,重游故地之情!
最后,谢谢大家的配合,愿有机会再和各位朋友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