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乐都县林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浅谈乐都县林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王国莲
生态建设是最根本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的恶化,将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大计。经济要发展,人民要致富达小康,就必须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应以媒体宣传教育为主,以政策引导、管理约束为辅,不断强化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应大力宣传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体公民的绿化意识、环境意识,发动一切能够参加的人都自觉地参加义务植树造林。但是,近年来,乐都县在林业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具体从以下七个方面逐一分析。
一、造林成活率低。“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的二十多年间,累计完成造林作业面积7.33余万hm,保存面积2.13万hm,保存率仅29.1%。由于造林成活率低,林分质量差,难以发挥森林三大效益,严重挫伤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此外,采伐限额统得过死也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众所周知,我国实行林木采伐限额制度,长期以来,由于统得过死的采伐限额对木材生产、流通的限制,使得造林者无利可图,导致了林业发展缺乏外部支持动力,制约了社会力量投身造林事业的积极性,成为造林成活率低下的诱因。
二、规划和计划脱节。目前,大部分造林工程规划都是从上至下进行,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同时,在具体实施造林时,从资金下达、任务落实甚至实施地块都有较大变化,计划与规划严重脱节,导致苗木、整地等造林前期工作准备不足,造林成活率难以保证。
三、造林投入不足。尽管国家现在加大了造林投入,如退耕还林草工程每公顷投资750元,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每公顷投资3600元,但是,工程中要求地方财政配套的资金难以落实。如“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每公顷造林投入4500元,按照规划中央财政补助1500元,地方配套300022
元无法落实。实际单位造林投入只有规划的1/3。由于投入不足,在造林工程中无法真正实施工程管理,造林成活率也无法保证。另外,由于没有项目管理和经营管护费用,挤占挪用造林资金用于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林工程实际投资单价降低,造后抚育措施跟不上或者根本不抚育,导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下。
四、效益补偿不足。造林是公益性事业,生产经营者的投入无法通过市场收回,目前,我国生态补偿政策虽已实施,但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范围小,补助少。大部分造林者因得不到补偿而失去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质量的动力和信心。
五、国有林场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起步晚、比重小。1999年前,五个国有林场主业收入都来源于木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天然林禁伐以后,虽然,在积极引导、鼓励职工开展二、三产业方面作了较大努力,但收效甚微。森林旅游业也刚刚起步,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资金不足,资金运转效益差。在林场目前还没有其它项目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木材采伐的多少决定了国有林场资金量的大小。在天然林禁伐的形势下,原本脆弱的林业经济雪上加霜,难以为继。
六、林业科技机制不活,缺乏激励政策,推广经费严重短缺,推广技术落后。目前,林业推广机构存在机构虚化、人员不到位、经费无着落、任务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工作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科技人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可能是我县林业科技推广方面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林业工程经费中按照比例应该用在科技支撑上的资金,也往往难以落到实处。农民的经济基础薄弱,在基层收费的培训几乎无人参加。经费的短缺,制约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推广技术落后。从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有的林业技术人员存在着知识老化,更新不及时,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不强的问题。林业科技推广存在着与国内林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系少的问题,信息不畅,造成林业科技信息、新技术、新品种来源少,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方面己经落后于林业生产大户,难以承担指导新技术推广的重任。
七、综合执法经费不能足额保障。在开展综合执法工作中,上级有关部门和县财政未列专项经费,部分办案经费由林业部门自己解决,加之近年来林业部门自身危困,难以有效地保障办案经费。与此同时,县森林公安民警经费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县财政只供给森林公安民警工资,其余全部由县林业局自筹解决。
第二篇: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的信息化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数据的信息化,第二个层面是流程的信息化,第三个层面是决策的信息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中实现上网的只占所有企业的20-30%,全部实现CAD、OA、MIS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我国加入WTO,如何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五”期间科技部将拿出8亿元资金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并在去年对宝钢、一汽等19项大企业信息化项目安排国债贴息支持的基础上,继续把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债贴息重点支持的专项,力争用5年时间在国家重点企业中基本实现信息化。
长期以来,政府十分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将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中的重大举措,大力推动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企业,积极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指导该项工作的健康发展,2001年我们在江苏省计划发展委员会的支持和参与下,对省内100多家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和今后打算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入地实地考察。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的措施和途径作简要介绍。
一、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当数量企业对实施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施此类系统的主动性不强,系统实施仍然处于自发状态,存在一定盲目性。
2.企业改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比较缓慢,企业的落后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相冲突,观念更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重组的任务非常繁重。
3.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件市场较为混乱,市场制度建设滞后;软件价格高,对环境要求高,超出相当数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软件商的服务与企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依赖于软件商提供更全面和完善的服务,但大多数软件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缺乏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专业咨询机构。这样,在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缺少可依赖和可靠的指导者、权益维护者和风险分担者,不利于系统的推广应用。此外,还缺乏软件开发人才和应用人才。调查中,有60%的企业认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人才流失是制约系统应用的关键因素;软件开发人才的缺乏,同样制约了管理系统软件的“本土化”进程。
5.政府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引导和支持不够系统、不够有力。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计委、经贸委、科技管理部门等都分别有自己的鼓励和扶持政策,相互协调不够。
二、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措施和途径
针对上述情况,为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应进一步明确推动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政府的推动应侧重于营造有利于系统应用的行业和社会环境,这是设计政策措施的总体思路。
政府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措施和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有效的政府行为,进行直接倡导和推动——政府举措
(1)进一步明确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战略意义,将推动系统应用纳入发展规划,并切实加以落实。
(2)政府适当投入,建立并逐步完善支持系统应用的宣传、交流、研究的信息沟通系统。
(3)努力培养积聚软件开发的相关人才。教育部最近在全国批准一批高校成立软件学院,就是这方面的重大举措。
(4)积极鼓励、推动软件开发商、用户与学术界的联合或合作,研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具有竞争力的先进的管理系统软件产品。
(5)建立并逐步完善支持先进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系统。为此,可以采用选拔、委托,授权中介机构或直接组织等形式,利用社会资源,并需要精心规划和设计。
(6)建设系统应用的示范工程。注意对示范工程的跟踪评价并引入滚动机制,确保示范工程的示范性。
(7)要有直接的政策激励(直接政策激励通常包括政府补贴、政府采购、税收优惠和贷款安排等)。这类激励政策可能在短期内产生较明显的效果,但亦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只能将其作为推动系统应用的辅助手段。此外,要采取措施确保有限资源的合理使用。
2.通过行政影响软件供应商行为——供应商行为
(1)建立和维护开放高效的行业环境,限制地方保护等形式的不公平竞争,在开业、融资,人才供给、信息获得、研究咨询等各个环节,通过社会、市场系统的不断完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2)研究和建立行业和行业行为规范。成立由政府部门、专家、软件商和用户代表组成的行业指导委员会,为规范行业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和组织保证。
(3)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有自主知识产权、“本土化”软件的开发。这类软件一经市场检验、受用户欢迎,政府可以考虑以信息提示、企业和品牌宣传、产品推荐、后续研发支持等形式予以扶持。
(4)积极推进管理软件领域的国际合作。鼓励软件企业通过软件成熟度(CMM)标准的国际认证,为国产软件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5)建立高水平的系统应用的咨询机构。要求专业咨询机构具有较好的跨学科的知识结构,除了能给予企业以正确的系统实施方法的指导外,还能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给予系统规划、流程重组、软件选型、风险控制、项目组织实施等全过程的帮助。政府还可以通过行业指导委员会等积极推进面向系统有效应用的咨询服务。
3.通过政府影响管理系统用户的行为——用户行为
(1)加快企业改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先进软件系统在企业的有效应用直接要求企业在战略、组织、文化等深层面的变革与之相适应,重要的是要保证事业责任心强、注重学习、勇于和善于领导变革的领导者走上岗位,并使他们具备推动变革必要的权力和影响力。
(2)积极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和提高管理系统建设水平。政府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管理现代化方面的投入应给予充分肯定,除财务指标外,企业管理系统建设方面的进步亦应考虑作为其业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3)充分认识和遵循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规律。“一把手”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积极试点推进企业首席信息执行官制度。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达庆利来源:《中国科技产业》2002年第4期
第三篇: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乡镇按照“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健全功能、突出特色”的要求,明晰发展布局,完善基础配套,壮大镇域经济,改善乡村面貌,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产业合理、有序平安的新型城镇,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诸多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途径迫在眉睫。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小城镇管理
一、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概括如下:
(一)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完成市场对接的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作为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的纽带,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二)小城镇是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
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三)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小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实现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的理想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智能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卫生、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小城镇规划定位不准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城镇建设中,存在规划定位不准问题,没有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缺乏科学细致论证和资金保障的情况下,盲目实施小城镇建设,搞工业园区,而镇区基础设施极不配套,影响了小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并且,沿街乱搭乱建临时设施没有根治,依然存在“脏、乱、差”问题,“人气不旺,2 财气难聚”,出现了有场无市的尴尬局面。
(二)用地和土地政策的矛盾
小城镇建设用地缺乏统一管理和可行性论证,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大部分土地属于村社集体所有或承包到农户,征地困难,难于进行统筹调剂,制约用地规划,导致土地总量失控,土地流失或闲置现象十分严重。国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限制了小城镇的外延扩张,不少小城镇缺乏应对策略和措施。
(三)小城镇建设和规划滞后的矛盾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规划用地还没办理或批准,业主已将土地圈好了,甚至已建成,等到报建发现问题时,已成为现实,出现了不是规划指导建设,而是建设需要规划的现象,导致小城镇规划不能成规模地实施。
(四)小城镇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气和环卫等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商贸区混杂,镇容镇貌改观不大;开发建设方式落后,小城镇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综合治理能力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滞后,“脏、乱、差”现象未得到根本治理。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项目引进,产品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城镇功能的提高。
(五)科学合理的投资机制难以形成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小城镇发展的大问题。小城镇建设没有走出一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道路,乡镇政府投资仍然占较大比重,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是如此。在目前不少乡镇的财政还属“吃饭财政”的情况下 “以地生财”受当前土地宏观调控、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下将越来越行不通,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加困难。
(六)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
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却管不了”,协调解决比较困难。目前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条块管理工作将有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
(七)项目建设无工作经费,调动不了积极性
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因没有配套任何工作经费,项目落实到村(社)工作难度较大,地震安居工程部分经费要地方政府配套,落实时间较长,工程涉及民政、残联等部门,农村各种矛盾、问题复杂,项目分配容易出现上访或群体事件,基层干部存在抵制情绪。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小城镇发展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必须高度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发展战略的调整而应及时加以完善,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完善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各功能小区的详细规划以及交通、供排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公用基础设施的专业规划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及设计,充分体现小城镇建设的地方风格和特色,确保规划修编质量,按规划实施,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二)对小城镇要进行重新分类、准确定位
小城镇建设,重点是建设那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镇和重点中心镇。按照区位优势、规模、经济实力和所起的作用等要素,重新对小城镇进行分类,对规模效益高、建设和管理水平高、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吸收劳动力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城镇功能比较强等方面的优势,列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三)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小城镇的开发。与此同时,要建立起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无后顾之忧。
(四)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多渠道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机制 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国 4 家、集体、个人和民间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资进镇,买房建房、兴办企业、务工经商;二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建设、兴办企业;三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单位、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四是盘活存量资产、以项目为载体实行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六是争取上级政府给予财政投入或财政贴息贷款扶持等。
(五)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小城镇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在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六)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明确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小城镇经济越是发达,生态环境越是重要,生态发展好,可持续发展空间就好。
(七)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体制,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高效、严谨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城镇的建设,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正确分析和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2] 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城市管理,2006(3).[3] 邱昕,《从新农村到小城镇》,中央美术学院,2007.
第四篇:华亭县林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华亭县林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条件,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要求,把林业建设工作摆在了改善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位置。这既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也是我县乃至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内在要求,为我国林业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实现华亭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高标准,同时也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华亭县委、政府根据中央总体要求,借助全党上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的有利时机,审时度势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生活小康,又要人民健康”的发展理念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四个统筹”工作要求,确立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为实现林业事业与县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等待解决,本文就华亭县林业生态建设有关工作谈点己见。
关键词: 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居主体地位,林业及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提出,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林业的心衰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问题,而且是全球问题,关系到人类发展的未来。要改变把林业当作一个单纯产业部门的观点,把林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林业在现实社会的作用。只有做到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和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当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 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求到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地球上的人居住在陆地上,而以森林为生产经营管理对象的林业,无疑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承担着培育、管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森林文化遗产和提供多种森林产品的根本任务,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林业通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沙漠化、抵御水旱灾害和调节气候等功能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主体作用和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防治污染。大气污染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之一,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森林是“地球之肺”。树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1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放出0.73吨氧气。树木能阻挡和过滤粉尘,是天然的吸尘器。树木树冠茂密,能减低风速。能吸收空气中的大量浮尘,经过树林的气流含尘量大大降低。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我们周围有很多树木和其他植物对抵抗污染、净化空气都具有良好效果。
总之,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成果、物质成果和生态文化成果,努力做生态文明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二、华亭县林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华亭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位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汇处。地形分河谷川台、浅山丘陵沟壑、压高山土石山区三个类型。境内海拔1226—2748米,主要河流有汭河,千河分属泾河、渭河水系,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降水量608
毫米,年平均气温7.9℃,无霜期168天。树种资源比较丰富,现有树种有杨树、柳树、油松、落叶松、刺槐、云杉、核桃、梨、苹果、花椒、青冈、椴树、漆树、桦树等,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县林业用地面积88.4万亩,其中:有林地37.8亩,疏林地2.1万亩,灌木地18.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7.1万亩,宜林荒山22.6万亩,森林覆盖率36.6%;活立木蓄积量145万立方米。
近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权限表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全力组织实施了一批林业生态工程,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项目造林29.9万亩,其中退耕造林8万亩,荒山造林20.9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完成天保工程造林5.57万亩,落实管护面积20.1万亩;完成三北四期工程造林0.26万亩,区划界定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55.6万亩,其中:天保工程区外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35.5万亩,确定管护人员120名,签订了管护合同,对全县所有重点公益林进行了封禁管护和补植补造,初步建成了朝那山、黄埔山、双凤山、三乡山四条防护林带。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狠抓核桃产业建设,止目前,全县累计栽植核桃面积16.9万亩,其中:建成优质核桃基地13.6万亩,挂果面积4.3万亩。其次狠抓了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同时,以建设“青山、绿水、蓝天”的现代化新矿区为目标,将义务植树与城镇面绿化美化相结合,建成绿色通道20余条300多公里,建成园林公园3个600多亩,生态小康村10个,村镇绿化15个,完成县城黄甫山、双凤山面山绿化6000多亩,全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推动了林业建设工作。
虽然,全县林业工作取得了新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县境西部和北部为平凉市关山林业局管辖的水源涵养林以及县属的东峡天然次生林区,林业用地、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占到了全县的70%以上,而且境中部和东南部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将进一步蔓延和扩大。二是幼林面积达,林分质量差。全县88.4万亩的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占37.8万亩,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2.2立方米,低于全国的5.26的平均水平,同时,从林分林龄组成来看,幼林林地蓄积占有林地蓄积的50%以上,近熟林、成熟林的蓄积所占比例小,可利用的蓄积少,三是造林面积大,保存率不高。经调查,目前大多数宜林荒山造林次数已达到了2至3次,重复造林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苗木成活率差,保存率低,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政策不稳,全属多变,只造不管:其次是单纯的为完成任务而造林观点,造林是一阵风,质量差,甚至是虚报浮夸,造的少,报的多;次之是科学造林水平低,没有做到适地适树未按造林设计施工,造林效果差;再次是幼林管护、抚育措施落实得差,苗木成活没保障。四是矿区塌陷加速,水土流失严重。
第五篇: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五里社区 周福健)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随着政府管理重心日益向基层下移,加强和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必然,社区建设逐步地被置于一个非常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但从我多年从事社区工作的经验来看,社区建设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提出和大家讨论,以求推进社区建设更好的发展。
一、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建设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自治难以实现
作为城市基层的基本单位,社区承担着政府逐步转移出来的行政事物,同时大量的本应该有政府职能部门完成的工作,也不同程度地需要社区进行协调和配合,这给社区建设带来很大的负担和困惑。现在社区居委会要帮助政府相关部门作好社区治安、流动人口管理、社区环境卫生、最低生活保障、失业职工就业、离退休人员管理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职责。这些职责的完成很多是要求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代收费用等行政性工作。又加上,基层政府各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统治、检查等任务都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居委会来执行。使居委会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所谓的“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去,造成居委会超职能、超权限、超负荷运作,而《居委会组织法》规定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本质工作职责恰恰没有时间落实开展,社区的自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值得一提的社区在承担很多行政事务时,“费随事转”无法得到落实,一些单位和部门将职能部门工作无偿摊派给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应该在接受上级部门下达的非社区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时,有权依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得到相应的经费补贴。但可惜“费随事转”机制没有在社区建立。总之,居委会进一步成了政府办事的“腿”,行政化趋势严重,居民民主自治被行政化工作覆盖。
(二)社区硬件不达标,配套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严重
按照市委、市政府上文件精神,对新建住宅小区,开发商要按照建设建筑面积千分之一的比例配置社区办公活动用房。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开发商置若罔闻,不按照社区用房要求配置。五里社区辖区内规模以上小区共有4个,按要求配足办公活动用房的只有美琪小区。万鸿城市花园和雍华府小区面积不够,山姆月城名珠根本就没有社区办公活动用房。社区的办公用房不够用,出现“一室多用”或“一室挂多牌”的无奈,社区缺少适当的空间匹配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等阵地,五里社区要争创全国和谐示范社区,打造一流社区,在硬件配备上将显示出很大的一块短板。另外,社区的硬件配套设施,如残疾人康复器材等,虽按照标准配备了,但设施平时缺少维护和管理,实际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三)居委会、物管、业委会三者关系不畅
在居委会到底是“居民自治组织”还是政府“腿”这样一个双重身份还搞不清楚的时候,随着住房私有化,特别是新兴商品小区的迅速发展,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这两大社区管理主体在社区自治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这三个功能重叠的组织形式之间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矛盾与冲突。居委会本质上是为居民服务的组织,物业管理公司本质上是逐利的市场组织,其主管部门是房管局,业委会是居民直选的民意组织,三者在属性上是不同的,在实际中,物业公司盈利的同时不注重提升服务水平,引起业委会的不满;业委会不依法履行职责,没有起到集体管理、代表业主的作用,行为不规范,任意决定业主共同事务等。“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还有待探索。
(四)社区参与严重不足
居委会的生命力在于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居委会与社区居民关系的最核心体现也是社区居民参与。可见社区居民参与非常重要,因为人是社区建设中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再丰富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得到利用。更重要的是居民比居委会更了解自身需要,有他们的参与,社区问题解决会更有效率。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社区居民彼此间存在着一种严重的疏离感,居民对社区共同利益关心较少,社区意识不强,缺乏认同感和归宿感。社区的自发产生的热心居民和志愿者不多,目前社区志愿者年龄偏大,人数较少,开展的活动层次不高,影响面有限,这说明社区自治所需要的中介组织和志愿组织发育不成熟、不完善也不规范。
二、加强社区建设的几点对策(一)完善居委会组织的制度规范
当地政府在推进社区建设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前瞻意识,可以根据当地自身情况,依照《组织法》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政府与居委会双方的关系,规定政府对居委会授权事务的范围、限度,居委会自身工作的主要方式、方法,政府对居委会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力度等问题,将指导性的法律,变为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各种规定、条款。(二)减轻居委会不合理工作负担。
社区承担的下派任务过重是社区建设的突出问题之一。各级政府组织要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明确居委会的工作职能,让居委会有权拒绝不合理的摊派性任务。应该根据《居委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改变目前各职能部门直接向居委会布置任务的状况。凡是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居委会协助完成的工作,都应当经市区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同意并统一安排,而不得直接给居委会布置任务。基层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向居委会布置工作任务时,要将交叉、重合的工作综合起来交由居委会协助完成,并可以在社区探索实行“费随事转”机制,对下达目标任务的职能部门和社区之间的责权利进行了规范,规定各职能部门凡需要交由社区办理的属于本职能部门完成的工作,必须按照权利与义务、劳动与报酬对等的原则,根据交办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人员多少和时间长短确定办理经费,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下,由职能部门与社区签订委托协议书,及时将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经费拨付社区,社区按照协议规定完成相关工作。另外,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承担一部分政府布置的社区工作,让公益性、志愿性、非营利性社区中介组织的介入,权随责走、责随事转到中介组织,不让居委会负担过重。(三)政府应增强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和帮助
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社区用房和服务设施建设,应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结合社区居民和实际居住人口的数量,合理确定社区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用房的使用面积。室内活动用房要有必要的活动设施和用品,并有一处面积较大的单体空间,便于居民开展集体活动。室外活动设施要有供居民开展健身、休闲等活动的场地和必要的设施。同时,政府应该多渠道解决居委会工作经费问题。一方面,应该把政府资助居委会的措施制度化,另一方面,居委会的经费来源也应该多样化。(四)理顺居委会与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
提倡推行社区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由业主委员会主任、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者在社区兼职,并给于一定的福利补助。促使三个主体之间增进交流,加强沟通,形成合力,为建设文明社区搞好服务,提高居住区管理水平,同时,还可能及时化解矛盾,开诚布公地协调处理出现的问题。继续探索并推广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发挥联席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三者之间的配合与联系。
二0一一年七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