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房地产公司造价人员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各环节的成本控制
房地产公司造价人员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各环节的成本控制
1、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情况下我们造价人员参与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不是很多,但是我认为作为应尽职责应该提出一些有用的意见,例如项目现场情况、七通一平情况、可能的地质情况、冬雨季时间、工期等等,这些情况一般作可行性研究的人是不怎么详细考虑的,可是这些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一旦你提出来不管人家采纳与否,以后发生相关问题你都会有准备,况且可行性研究中预备费和不可预见费
都与造价有关;我认为此阶段占成本控制的5%
2、设计阶段:一般的书上都说设计可以控制工程造价的70%,可我分析认为这基本是不可能的,第一设计单位不可能去作什么限额设计,他们设计的出发点都是安全可*合理耐用,而节约造价是次要的,换句话说,建设单位没钱你还开发什么房地产?第二即使建设单位造价人员实力比较强,可以对图纸快速做出反映,发现超过限额很多,那么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也需要一个心理承受过程和技术检验过程,况且重新出一份图纸需要时间,对建设单位接下来的招标监理施工预售等等过程都会有所干扰,财务成本也会逐日提升,聪明的建设单位才不会这么办那,所以限额设计对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单位来说都是一句空话,倒不如踏踏实实的告诉设计单位需要设计什么标准档次来的实惠。另外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造价人员可以提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限制,建设部04年出台了218号文,明确了一些限制,大家不妨看看;这
个阶段能控制造价的比率至多5%。
3、审图与设计的完善:国家已经开始注意这个过程了,我见过安徽做的就比较好,江苏基本是走过场,而辽宁正开始。由于大的设计院一般工作比较忙,建筑结构安装设计人员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准确的衔接,甚至可能出现某些错误,所以需要政府审图机构进行可*的审查,审图机构对图纸上一些错误和疏漏会进行修改和补充,这些都会作为图纸的组成部分一起提交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用它进行招标会减少很多图纸设计风险、减少一些不平衡报价所带来的损失,我们造价人员要积极参与这个过程,即使不能参
与也要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把握清楚,理清头绪;此阶段占5%。
4、招标文件与合同的编制:这个阶段应该是所有阶段中最重要的,也是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源头与核心。一份好的招标文件会对以后所有过程产生影响,工程性质、现场情况、交通、地质、承包范围、计日工等等都应该做出最清晰的说明,另外对合同中“等”字的运用要慎重,对甲供甲限甲指甲定材料要明确,对变更索赔签证洽商的处理方法要写明时间实效、结算方式、量度标准等,质量标准评定等级或评杯评优要合理,工期推算准确,奖惩条款要实际等等。另外正常情况下我认为不要搞大宗建材的甲供料,如钢筋水泥等,后果一是自身的财务压力,二是领料结算超省的难以控制,还有就是水电使用与结算方法、劳保统筹的模式等等。这个阶段不多废话,最少占成本控制的20%。
5、施工单位的选择与合同签订: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工程质量的好坏决定建设单位的社会地位、口碑、市场卖价、后续工程等等,所以选择一个好的施工单位是很重要的,不要选择什么“……县施工公司”或“…….分公司”,而且要注意了解有些公司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对于不入流的公司,一定要在准入上机制做好文章,在资质上一定要把好关,另外对其注册资本、公司财务情况、优质指标、同类型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市场地位口碑、管理情况等等都要做出详细限制,不能因为某某公司可以让利、可以垫资就让其轻易入围,这样作的后果大家都知道我也不用多说,另外对于房地产开发招标来说,首选邀请招标,而且最好是合作伙伴型,这样大家知根知底对对方都放心,一般情况下不要搞华而不实的公开招标;合同形式采用那种都可以,不过其中风险范围、奖惩、结算调整范围等一定要写清楚;此阶段由于一般造
价人员可操作的范围比较狭窄,但影响巨大,所以占造价控制的10%。
6、施工组织设计的审定:一般造价工程师不怎么注重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基本是交给监理审核工程部二审之后批准。可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单位会隐藏一些结算时可以索赔的东西,比如马镫筋、温度筋、钢筋定尺,钢筋搭接、电线电缆、桥架、挖土方式、运土距离、模板、摊销周转等等,另外,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的施工方法与国家强制实行的标准或规范有矛盾或冲突,一旦未详查而批准你可能就吃个哑巴亏了,这种事情可是屡见不鲜啊;在施工各阶段中投入的人员和机械是不是与施工组织
设计中预期的一致,倘若施工方拖期交工,是否在人员和机械上打了埋伏?不过一般情况下施工方也希望早点把工程结束以缓解自身的财务压力,所以只会多投入提前交工,不过这时你也要看看他采取的赶工措施是不是和施工组织设计吻合,一般情况下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写明赶工措施,你必须要求他补充赶工方案。这个阶段虽然控制造价的方法比较难以把握,可是一旦出错,会使以后的结算发生很大麻烦,所
以施工组织设计的审定,造价人员必须参与,因为他可控制造价5%。
7、图纸会审:一般由监理方主持,建设方施工方设计方一起坐下来,对图纸上一些疏漏错误矛盾笔误等等进行核对并出正式文件,作为设计变更的一部分直接进行结算。它与审图不同,审图是由专家进行的,而图纸会审是由具体实施人员进行的,所以更具有实际意义。作为控制理论的事前控制,这个阶段比限额设计实际多了,而且对造价人员来说相当重要,一是可以修正审图时未发现的错误,对预算的正确性有很大帮助;二是图纸会审基本都是施工方提出的问题,你也可以借此看看施工方和监理方技术水平如何,而且要慎重看待施工方提出的设计变更建议,很重要啊!因为在图纸会审时施工方会提出一些对其施工有利的建议和变更,作为造价人员必须进行判定是否对公司有好处,否则造成的损失都是你的;在图纸会审中要注意一点:因为只是大家坐在一起研究出来的,时间精力都有限,所以必须让设计方把图纸会
审拿回去仔细计算后才可出正式文本,否则之后再进行变更就事倍功半了。此阶段占5%。
8、分包:包括专业分包、专项分包、指定分包或甲分包、乙分包;现在的工程几乎没有不分包的,因为房地产开发行业技术越来越密集,高级装饰、机电设备、特殊工程、垄断、无力承包等都会造成相应分包,对于分包的管理必须严格把关,并且做好责任延续、配合施工、工期衔接等等。对于在使用上会造成重大影响并经常会出现问题的工程决不能搞甲分包,如防水、外墙面砖、保温、给排水、暖气等,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责任不清,我认为这些工程最好作甲参乙分包、甲参乙招标、甲定价乙分包等形式,尽量把责任都规避到一家,就百利而无一害了。对于分包中配合费问题合同中一定要写清晰,分清专业配合费和专项配合费计费基数、水电使用结算方式等。分包一定要注意时间,例如你在主体施工快结束时才进行外装修分包的招标,又写标书又评标定标,等到分包单位进场了,主体可能已经封顶十几天了,外墙脚手架已落地,这时窝工损失机械停置工期拖延的钱你就拿吧,可能还要付脚手架租金而且还要重搭脚手架,所以很多分包工程必须作长时间的提前量,赶早不赶晚才能确保工程连续有序进行。这个阶段占10%。
9、设计优化:基本就是甲方提出的设计变更或现场签证。施工方没有提出设计变更的权力,设计方提出的设计变更多从技术上考虑。作为造价人员必须知道设计变更的优劣对开发效益的影响程度,否则就很难把握成本,他的基本原则是技术上可行、法律上允许、经济上合理、质量标准不变,这几条造价书中也有,大家可要记牢了。其中经济上合理是指在其他标准不变的情况下,节约成本;不过也可能有另外一种情况:即虽然增加成本,可是会提高房地产的售价、口碑、社会效益等潜在指标,而且往往会提高很大,甚至达到新的层次。设计优化的难点就是在于怎么把握这个量度,这就需要造价人员去分析了。这
个阶段占5%
10、施工中增加造价部分的管理:包括对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施工索赔、经济洽商、技术联系单、验收资料等的管理,这部分造价人员都会,我只说明其中一项,就是定额没有的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的确定
要及时合理。这个阶段占10%
11、材料市场价格的掌握:一般建筑工程中材料占工程造价的60-70%,而且材料因为产地、运输距离、买卖双方、品牌、生产时间、政策、天气、时间、原料、质量品质等等因素的不同会造成价格差异很大,而且由于房地产开发的周期一般短则一年多则数年,所以在开发中会有材料价格波动情况出现,尤其是装饰材料的价格变动会更大,但是政府出台的相应建筑工程材料价格信息不但闭塞、材料品种不全、实效不及时,而且矛头都是指向开发单位有利于施工单位的,有的省实行材料价格指派员制度,就是到某特定时间,这些人打听市场行情之后汇报,然后根据汇报结果出价格信息,正确性时效性难以把握。造价人员不应该完全相信政府的价格信息,而应该做到:第一自己走访市场,了解材料各个参数;第二收集整理经销商信息和生产商信息,对比政府的价格信息找出差异;第三深入工地询问小包工头或工人,了解一些综合单价或分解单价;第四就是货比三家不吃亏,多多联系诚信商家。总之,材料价格的掌握是最烦琐
最耗费精力的工作,不过一旦你掌握了,对公司对自己都有极大好处,此阶段占10%
12、结算审计:最后的阶段,即是施工单位最后的机会也是建设单位最后的努力。造价人员一般应该秉承的原则是:第一合同协议及造价变更资料的时效性(国家文件实效,7、14、28天的规定等)、合法性(是否合同风险范围)、完备性(签字盖章等);第二矛盾问题解释顺序一致性(所有文件是否统一),即造价书上的九个顺序;第三事件的责任清理,如果由于施工方说法模糊,一般是按最不利于施工方的解释来处理;第四熟悉规范标准中强制执行条文,防止施工方无中生有浑水摸鱼;第五分析总包分包、工艺标准等情况,防止施工方高估冒算;第六依照造价书中的说法一步步审核。这样作基本保证你的结算完整并比较正确,一般差额在3%之内就算合理,精度要求越高审计时间越长耗费精力也越大。一般的开发公司最后不会在结算上为难施工单位,而施工单位该挣的钱在结算前已经挣到手了,这时也不会为了一点小钱斤斤计较,所以结算审计本着原则去做,对双方均有好处。这个阶段由于处在最后,所以占比例为10%。
二、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办法
作为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方法很多,施工图预算,实行“以收定支”,或者叫“量入为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
一,(1)人工费的控制。假定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费单价为13.80元,合同规定人工费补贴为20元/工日,两者相加,人工费的预算收入为33.80元/工日。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签订劳务合同时,应该将人工费单价定在30元以下(辅工还可再低一些),其余部分考虑用于定额外人工费和关键工序的奖励费。
如此安排,人工费就不会超支,而且还留有余地,以备关键工序的不时之需。
(2)材料费的控制。在实行按“量价分离”方法计算工程造价的条件下,水泥、锶材、木材等“三材”的价格随行就市,实行高进高出;地方材料的预算价格二基准价X(l十材差系数)。在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首先要以上述预算价恪来控制地方材料的采购成本;至于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则应通过 “限额领料单”去落
实。
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因此,项目材料管理人员有必要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并积累系统翔实的市场信息。如遇材料价格
大幅度上涨,可向“定额管理”部门反映,同时争取甲方按实补贴。
(3)钢管脚手、钢模板等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控制。施工图预算中的周转设备使用费=耗用数X市场价格,而实际发生的周转设备使用费二使用数X企业内部的租赁单价或摊销率。由于两者的计量基础和计价方法
各不相同,只能以周转设备预算收费的总量来控制实际发生的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总量。
(4)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施工图预算中的机械使用费=工程量X定额台班单价。由于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实际的机械利用率不可能达到预算定额的取定水平;再加上预算定额所设定的施工机械原值和折旧率又有较大的滞后性,因而使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费往往小于实际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形成机械使用费超支。由于上述原因,有些施工项目在取得甲方的谅解后,于工程合同中明确规定一定数额的机械费补贴。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费和增加的机械费补贴来控制机械费支出。
(5)构件加工费和分包工程费的控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钢门窗、木制成品、混凝土构件、金属构件和成型钢筋的加工,以及打桩、土方、吊装、安装、装饰和其他专项工程(如屋面防水等)的分包,都要通过经济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签订这些经济合同的时候,特别要坚持 “以施工图预算控制合同金额”的原则,绝不允许合同金额超过施工图预算。根据部分工程的历史资料综合测算,上述各种合同金额的总和约占全部工程造价的55%~70%。由此可见,将构件加T和分包工程的合同金额控制在施工图预算
以内,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实现预期的成本目标,就有了相当大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