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人摔倒无人搀扶浅谈对中国社会道德现状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21:2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老人摔倒无人搀扶浅谈对中国社会道德现状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老人摔倒无人搀扶浅谈对中国社会道德现状的思考》。

第一篇:从老人摔倒无人搀扶浅谈对中国社会道德现状的思考

从老人摔倒无人搀扶浅谈对中国社会道德现状的思

摘要:老人摔倒无人搀扶在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这不光是个人品质问题,更是社会道德问题,而其中反应出来的,也可窥见当今社会法律、制度、教育等各方面的诸多问题。从此类事件着眼,我们也能够发现社会道德现状的种种问题和背后引人深思的原因。

关键词:道德、法律、制度、教育

近年来,老人摔倒无人搀扶酿成悲剧的消息屡见报端。这不禁使我们深思,一个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的国家、一个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国家、一个以“仁义礼智信”为君子标准的国家、一个数千年来都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的国家,其人民,为何对老人摔倒屡屡视而不见?导致此现象的根源又在何处?

一、何谓“道德”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道德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道德使人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道德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道德作为一种评价系统,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体系中,二、原因何在老人摔倒无人搀扶并非惯例,然而近年来,这样的事件却频繁发生。那么这样的现象发端于何时?又为何在近几年越来越泛滥?

著名的南京“彭宇案”可谓揭开了老人摔倒无人扶起的序幕。2006年11月20日,南京老人徐寿兰赶公交车时跌倒,到医院验伤,发现需要更换人造股骨头之后,咬定在车站把她扶起并陪同她前往医院的彭宇是肇事者,彭宇因此被徐寿兰告上法庭,最终被判赔偿徐寿兰45876.6元。

此后,类似案件在国内屡屡发生。2009年10月21日,天津市民许云驾车经过红旗路时,发现67岁的王秀芝老人跨越马路中间的护栏后摔倒,他随即停车叫来120并将老人送往医院,不料老人事后一口咬定是其撞伤了自己。随后,天津市红桥法院一审判决:许云鹤承担40%的责任,赔偿费10万余元。

2011年8月28日,江苏南通大巴司机殷红彬驾车时发现一位摔倒老人后对

其进行帮扶,老人也感谢他做了好事。就在殷红彬驾车离开后交警接到群众报警,称一辆大巴撞倒一名老人后逃逸,而老人也坚称被大巴撞伤。最后大巴监控系统所拍摄录像证明才为殷红彬确系助人为乐。

广东肇庆,搀扶摔倒老人者竟遭到老人女婿殴打;辽宁朝阳,因交警出具了证实搀扶者无责的监控录像,老人儿子竟冲进交警队殴打交警,打砸办公室;北京,儿子将父亲背到搀扶者的家迫使对方替他交了住院押金.......不是老人摔倒后从来就无人搀扶,而是在众多被人搀扶的老人纷纷“倒打一耙”后,搀扶老人,似乎变成了一个高风险的行为。

三、路在何方

1.法律保障

在“彭宇案”的宣判词中,有这样一段话:“从常理上分析,其(彭宇)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到原告的人,而不是仅仅好心相扶。如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做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扶?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送医?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垫付医药费?难道只有你撞了人才能去扶、才能送医、才能垫付医药费?难道所谓的“见义勇为”“乐于助人”都不可能无故发生,都只可能是做了“亏心事”后才有的反应?这样的判决,即使不谈是否否定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尊老爱幼”的基本道德理念,单单从逻辑上来看,也已经伤透了天下愿做好事的人的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几乎是变相地得到了法律层面的肯定。

同样“许云鹤案”的宣判词写道:“根据天津市天通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情况说明‘不能确定HAK206号小客车与人体接触’的含义为‘不能确定HAK206号小客车与行人王秀芝有接触,也不能排除HAK206号小客车与王秀芝没有接触’。”不能肯定有,也不排除没有,那么就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就要承担高达10万的赔偿——如此判决,怎能让人信服?这样的法律漏洞又怎会使更多摔倒的人不反咬一口以骗取经济利益?又怎会让更多的人敢于放放心心做好事?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法律中,更缺乏对道德的人文关怀。没有以人为本理念的法律的约束,只会让更多的人忘记道德的底线,只会让更多无视人性、践踏生命的悲剧发生。回顾近年来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从三聚氰胺到上海“11·15”火灾,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到甘肃正宁县校车车祸,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卫生安全......类似事故层出不穷,生命安全的保障一次又一次地挑动我们的神经。如果我们的社会道德足够健全,食品制造商又如何会置人身体健康于不顾,一次次植入令常人匪夷所思的化学成分?如果我们的社会道德足够健全,又怎会有人为了背后庞杂的经济利益链条而置人生命安全于不顾,以致各类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过于松懈的监管、过多的法律空白,使犯罪成本变得如此之低!法律,就是要把某些心存恶念的心强行引到正途上来。没有健全的社会道德体系,更没有相关的法律能够约束道德,甚至扶一位老人还需事先拍照存证、还需找周围旁观者证明,难道这不是社会的悲哀?我们该更清楚地意识到,没有健全的法律提供保障,即使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会变得如此无力。

法律是道德的后盾,没有法律的支持与提倡,道德的底线只能一降再降。为什么老人摔倒后有那么多人围观却鲜有人去搀扶?不是道德已经真正地在现代人心中死去,而是“彭宇案”“许云鹤案”等等事实让人寒心地发现,法律,并

没有提供给我们对道德的支持与保障。如果连老人摔倒做出上前搀扶这样几乎本能的反应都变得如此困难,那么在其他领域,会有更多人无惧道德的审判、无惧法律的制裁。

缺乏人文关怀的法律顾及不了道德。缺乏人文关怀的法律甚至保障不了道德高尚者的基本权益。

法律,是维护道德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2.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为什么会有老人摔倒后反诬救助者?为了得到高额的赔偿——尽管他们通常打着“钱不是目的,关键是要为自己讨回公道”的旗号。为什么老人又会需要如此高额的赔偿?如果他们本身有很稳定的收入、有完善的医保社保,他们还会不会昧着良心铤而走险,与帮助过自己的人对簿公堂?未必。

当前社会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东西差距如此悬殊,多少人自顾不暇。当生存都觉得缺乏保障时,又有多少人还能考虑到道德?如果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就会有合理收入,又有多少人还会制假售假?如果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就能够在社会立足,又有多少人还会用不正当手段屡屡制造潜规则?同样,如果老人的医疗都有所保障,他们还会因为害怕承担数额巨大的医疗费,而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吗?

矿难、诈骗、交通事故、制假售假、食品安全问题、天价医药费......种种问题,暴露的是其中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和早已被金钱扭曲的人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我们有健全的制度,有对每一个人平等和尊重。如果每个人能够通过正当手段为自己谋得幸福。那么那些为了金钱而产生的不道德行为,想必会大大减少。试想,搀扶一个摔倒的老人都有可能承担经济赔偿,那么在目睹别人遭遇困难甚至危险的时候,也必然会有更多的人会选择冷眼旁观。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中,18个路人的漠然走过。难道他们就真的是铁石心肠,可以对一个浑身是血的小生命视而不见吗?不,是制度的缺陷使他们不知道如果救人是否会被被讹诈,是否会被其家属要求承担责任。

救助老人反被诬告,这样“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频频上演。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我们并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把一些为生活所迫的人真正逼上了邪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舍己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些美德是否真的会因为没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而变成当今社会的奢侈品?

3.教育为本

从毒奶粉到儿童用品违规使用添加剂,再到频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孩子们是社会道德缺失的受害者。而无论我们的社会道德令人担忧的状况已经达到了何种地步,未来社会道德进步的希望,依然在下一代。

当一个十二岁的广州小男孩说出他的理想是要当一个贪官时,震撼我们的,恐怕不仅仅是这个孩子惊人的“成熟”。反观当前的教育,我们交给孩子们的除了应付考试,在德育上,我们做了些什么样的努力?有德无才是残次品,有才无德则是危险品。学校交给孩子们知识,却鲜有学校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很多孩子小小年纪便多才多艺,甚至在家庭的教育下学会了算经济账、算人情账。经济的腾飞、传媒业的发展,使很多幼小的心灵早早成熟、童真不再。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任由社会上道德败坏的案例侵蚀孩子们的内心,那么所谓的“社会道德滑坡”必然难以避免。而在搀扶摔倒老人反被诬告的事件频频发生后,更有为数不少的家长教导孩子“少管闲事”。2009年10月,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初二学生万鑫在赶场途中扶起摔倒老人,竟被老人告上法院。这样的事实的确让

所有想做好事的孩子寒心。而在这样的事实下,我们又该拿怎样的事实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这样的原本朴素的道理呢?

人之初,性本善。试想,如果连孩子都有很重的防人之心、如果连孩子都会以怀疑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如果连孩子都不愿意相信这世界还有真善美,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道德,还有什么希望?我们的国家与民族还有什么未来?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显然是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有效方式。而传统文化教育除了现有的经典阅读以外,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一种敬老爱老、助人为乐的社会风气,这样的风气又与成人的示范与楷模作用密不可分。不要让孩子们真的连搀扶一个摔倒老人的勇气都没有,更不要让搀扶老人的孩子受到莫大的伤害。道德,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大爱。爱己及人,是最朴素也最珍贵的道德品质。

“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于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康德这样说。老人摔倒无人搀扶,或是搀扶老人反被诬陷,都不能证明我们的社会道德已经大滑坡。虽然在法律上,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在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上,我们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依然要相信真善美,相信良好道德的品质能够引领我们个人和民族走得更远。

第二篇:老人摔倒无人扶的道德思考

“老人摔倒无人扶”的道德思考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车站台等车,在人群中被撞倒,摔成骨折,老太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扶起她并把她送去医院的小伙彭宇,老太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元,法院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元。这一事件立即引起了社会的轰动,随后的许云鹤事件,殷红彬事件、小悦悦事件等更是将社会的思考上升到高潮。

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儒家自孟子以来就强调“性善说”,认为人与生俱来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而南京的“彭宇案”、天津的“许云鹤案”、南通的“殷红彬案”……多少个鲜明的案子在撞击着人民的道德判断底线,在“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前面似乎加上了一道无形的阻碍——怕被诬陷的思想包袱。所以也就酿就了88岁的武汉老人摔倒,众人围观却无人敢扶,最后导致老人窒息而亡的惨剧。这些案子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思考,而更重要的是改变着人们对社会的一种态度。

“彭宇案”、“许云鹤案”的法院判决让我哭笑不得,做了好事要给被救的人“赔偿金”,还要戴上“肇事者”的帽子,不禁让我想问问这个社会,“为什么做好事却引火烧身”、“做好事都要自带摄像头吗”、“以后还敢扶老太太,还敢助人为乐吗”?这样想来,“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也许就并非偶然,是社会必然要留给我们的一道伤疤,而且很难保证未来的每一天,中国大地上就不会上演比佛山一幕更让人震惊的事。现实的社会弥漫着人们互不信任的情绪,人性总是以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判断事实,这也正是人性的弱点,这也正是这一切悲剧的根源。有网友说:“我们缺少的不是爱心,是做好事的环境。”那么,在福州晋安区三八路中间的护栏旁,一名七十多岁的依伯蜷缩在路面上,苍苍白发里不断渗出鲜血。道路两边有数十名围观者,他们站着、看着,但就是没有人伸出援手。许久后,上前向老人伸出援手的是两名七八岁的小孩,这又该做何解释呢?是孩子们太傻了吗,还是社会只为孩子们创造了做好事的环境?不是的,只是因为他们的爱还没有被社会泯灭,他们的爱还是纯洁的,真诚的。

“彭宇案”之后的“许云鹤案”像是一枚巨型炸弹一般在社会上炸开了锅,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而在各地翻版的“彭宇案”更将道德丧失,信任危机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是人性和道德的最终博弈,人性和道德最终谁更胜一筹,这这一切残酷的事实给了我们不

容置疑的答案。当我们都在被教育着要助人为乐,拔刀相助,而现实中当我们的确这么做的时候却遭遇到了诡异的“敲诈”,那是怎样的一种无奈?无可否认,当前的中国物质发展程度不断攀升,但是精神文化建设却总是滞后甚至不前。这就好似“有法制,无法治”的状态。当然,我们并不能绝对的判断只要助人为乐,都会遭受到碰瓷和敲诈,只是这种现象的出现本身是社会道德发展的一种畸形状态,对于人们朴素的同情心以及正义感是一种有形的、莫大的伤害。如果这一切继续蔓延,我们或许可以想象出这样的场景“走在路上,看到跌倒的老人没有一个人上前去扶起,而所有人的借口都是怕被敲诈。”这不仅让人无语,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看着被面包车辗轧,躺在冰冷中年仅两岁的小悦悦,18个路人相继淡然离去,毫无帮扶之意,这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还是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吗?我们的道德,我们的良心何存?我们的身心何用?鲁迅先生曾经弃医从文,因为他意识到只有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才能挽救中国人的性命。而今天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一下,那个吃血馒头的人身上是不是有自己的影子?我们和他究竟又有多大的区别?这就是一个文明、和谐、进步国家的国民该有的表现吗?法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都有法律规定,见死不救将处以重金罚款和监禁处罚,道德继续滑坡的中国为什么不去借鉴?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法律规定,那现实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彭宇、许云鹤等在法律面前的惨败让我对这个法律失望透顶;小悦悦的离去、殷红彬被诬陷更是让我对这个社会,对社会中的我们感到痛心。经济在发展,世界在进步,而人性却在往回走,不仅让我想到“中国道德滑坡三十年”的网上评论。见死不救,在各地屡有发生;见义勇为,难得好报的结局在推波助澜;有人遇难,无人援手的现象让人心寒,这一切到底是社会的无情还是人心在作祟?

9月8日羊城晚报刊出报道《有人出钱,撑你扶一把》,称华南师范大学的教授谈方主持的“中国好人网”创办了一个“搀扶老人风险基金”。谈方说:“不管是谁,见到老人摔倒你大胆去扶,由此大的官司,我们律师免费给你打,你如果败诉了,我们给你赔偿金额,不管多少。有人问我们设不设上限,我们不设!”难道我们的道德真的要靠金钱来支撑,才能够继续向前吗?如果这样,也许我们的人性会泯灭的更快,道德会“飞速”下滑吧。对于主动碰瓷或者被动沾边赖的人们,也许他们主观上最为关心的并不是谁来赔偿自己,而是关心自己能否获得赔偿,赔偿多少?换句话讲,只要有人来承担责任,他们就可

以心满意足。抛除那些主动碰瓷的人,单就近日接连出现的“沾边赖”而言,或许只有一种理由能够解释他们为何会对做好事的人不依不饶,那就是他们担心真正的凶手逃之夭夭,最终只能自己来承担之后的经济损失和身体损害。基金会的成立不就正为他们解决了这些担忧吗?他们也许就会敲诈得更加心安理得。如果这种人心的心安理得无限蔓延开来,那是,我们的基金会又该怎么办?

彭宇、许云鹤的被冤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的沉沦,道德的直线滑坡。然而道德的共建需要全社会公民的良性互动,利用别人的同情心或者正义感去满足自己的私欲,最终会被证明是得不偿失。当社会整体道德下滑,那么每个人将会是孤独的个体,这样的社会是寒冷的,是没有温度的。人们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甚至销声匿迹。所以我们期待摔倒的老人能多一份感恩,少一分反诬;期待法官能多一点正义,少一点争议;希望做好事的人能够变得大胆,让雷锋不再只是一个纪念,而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信仰。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也应该继续传承下去。让闪耀的道德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点亮我们美好社会的希望,温暖我们每颗冰冷的心灵。请时刻记得“因为有你的帮助,所以我幸福;因为帮助了你,所以我快乐。”

第三篇:关于老人摔倒无人扶事件的思考(讲稿)

PPT1、PPT2:大家好,我是来自劳保0901班的梁凯舒,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小组的。我们组要带来的是关于老人摔倒无人扶事件的一些思考。在开始之前,请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组的成员,他们是崔贝贝、杨琛、娄金琼、吴洁清以及我。

PPT3: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小组的分工。在完成这次展示的准备过程中,我们主要分为讨论、资料搜集、PPT制作这三个部分,在每一部分我们都进行了相应的分工。首先…其次…最后的提问环节将由我们全体组员负责回答。

PPT4: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我想先请大家看一些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流行的段子——撑腰体。撑腰体原话来自北大副校长吴志攀,经转载后迅速走红网络,并在网上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模仿改编热潮。

北大版: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跌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

北邮版:你是北邮人,看到老人跌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你就和他理论,要是你败诉了,这事校长保证,一个网民都讨论不了!

地大版:你是地大人,看到老人跌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人,地大校友办去帮你找温校友反映情况,要是败诉了,学校帮你找个金矿!PPT5:我想请大家来编一个中南财大版本,谁来说一下?

你是财大人,看到老人跌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财大法学院给你提供法律援助,工商学院给你联络围观证人,新闻学院给你提供舆论支持,要是败诉了,财经系的学院会替你赔偿,刑司学院会替你教育那老人......校团委党委还会给你加德育分!

PPT6: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这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传统美德,可是近年来频频出现八旬老人菜场摔倒无人敢扶窒息身亡、杭州学生帮扶老人被家长训斥等事件。我们在谴责公众的冷漠的同时也在反思,如果换成自己会不会立刻上前救助,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不去扶起跌倒的老人,于是我们小组对摔倒老人无人扶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一些整理和思考。

PPT7:我们的展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PPT8:第一部分:为什么,我们主要是分析了典型事件和其后续影响。

PPT9:一系列老人摔倒无人扶事件的爆发要从南京彭宇案说起。2006年11月20日,一位徐老太在等公车时被撞倒摔成了骨折,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自己只是做好事将老人送至医院,而法院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彭宇赔偿受害人损失共计45876.6元。

PPT10:彭宇案有两个争议焦点:一是一审法官以“主观推理”认为彭宇有责任。二是一审法官颠覆了民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本案证据不足,开庭三次,实际上,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如果证据不足,就应该直接判决原告(老太太)败诉。而一审法官推理:“从常理上分析,其(彭宇)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是仅仅好心相扶。如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做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PPT11:彭宇案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一是彭宇案成为了“标杆式判决”,对民众产生了心理上约束力,让人们觉得,做好事有风险,扶人前需谨慎。二是彭宇案有一定的“破窗效应”,它模糊了一个基本价值观———好人有好报。

PPT12:此后一系列老人摔倒无人扶事件不断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还有前些日子的佛山女童小悦悦被碾压无人前去救助的事件,社会道德观念虽然存在,但是由于社会的信任危机导致了道德判断受到了冲击。

PPT13:看到这么多的案例事件,我们不禁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在第二部分我们小组将会从公众不敢扶老人和少数老人借摔倒讹人钱财的原因这两方面来讨论出现老人摔倒无人扶情形的原因。

PPT14:我们小组认为,公众不敢扶摔倒老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媒体选择性报道影响了舆论导向

2、司法判决的影响

3、公众缺乏急救知识

4、道德教育遭受冲击

5、公众的社会性及从众心理

PPT15:第一点,媒体选择性报道影响舆论导向。大家可以看看这些新闻标题。在一些老人摔倒无人扶的事件中,一些媒体为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对老人摔倒讹钱事件的某些细节进行了放大,同时为迎合公众的心理而进行了大肆的渲染和炒作,人为地扩大了事件的不利效应,舆论的力量使大家都认为只要是老人摔倒,都有讹骗的可能,给老人贴上了坏人的标签。同时在彭宇案、许云鹤案中,媒体在司法审判之前就迅速地对案件进行判定, 引导了公众的思维与辨别方向。

PPT16:第二点,司法判决的影响。在彭宇案和许云鹤案中都存在证据不足而法官进行主观推理,进行“自由心证”,在客观上加剧“如果你不是肇事者,为何帮我”的恶意猜想,让公众得出“乐于助人有风险”的结论。

PPT17:第三点,公众缺乏急救知识。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新加坡每八个人中一人掌握急救知识,美国每四个人就有一人掌握急救知识,而在我国相对发达的深圳市,急救知识普及率也只达到1%。在很多案件中,老人晕倒,众人围观却没有人上前去救。事后调查显示,不是大家没有想救的心,而是因为缺乏急救知识,不知道如何施救。

PPT18:第四点是道德教育遭受冲击。“彭宇案”以及后续案件的影响下,家长们都害怕了,因此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也受到了冲击,大人昧着良心教育孩子不要去扶摔倒的老人。PPT19:第五点是公众的社会性及从众心理。人越多,人们越容易跟从,因为多数人行为的一致性形成一种选择的压力,所以人们才在心理上屈从于这种压力,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即使不符合个人的道德准则,如果自己不服从这种社会的压力,反而会被当做异类。于是当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选择不去扶摔倒老人的时候,人们会选择不去扶摔倒老人。

PPT20:下面我们看另一方面,出现少数老人借摔倒讹人钱财,一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二是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造成的。我国的养老保险长期以来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主,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今年的7月1日才进行试点,如果老人没有单位,那么他就可能面临老无所依的情形,而医疗保险也是同样的道理,高额的医疗费用也是少数老人反诬帮助自己的人的一大原因。

PPT21:分析了出现老人摔倒无人扶现象的原因之后,我们进入第三部分,怎么办:如何让公众不为伸出援手而犹豫。

PPT22:我们小组主要列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司法公正。

2、普及社会急救知识,完善社会救助网络。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相关的基金保障制度。

4、提高社会媒体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5、加强社会法治、道德文明建设,提高社会信任度,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PPT23:第一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司法公正。首先法院依法作出审慎判决同时,还必须对判决的理由进行合乎法理的详细阐释,做到公平公正。其次完善相关法规,严惩“碰瓷”行为。最后可以借鉴西方“好撒玛利亚人法”,探索制定相关免责制度。以法律形式规定公民有义务帮助遭遇困难的人,在紧急状态下,施救者因其无偿的救助行为,给被救助者造成某种损害时可免除责任。

PPT24:第二点是普及社会急救知识,完善社会救助网络。建立学校教育、社会宣传和医疗机构教学相结合的社会急救知识普及网络。

PPT25: 第三点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相关的基金保制度。首先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合理设计居民个人承担比例,保障居民生活无后顾之忧。其次,针对乐于助人产生的被救者的急救医疗费用,可建立专项救助基金并专款专用支出,同时建立追偿制度提供法律保障,即基金部门承担了急救费用后,有依法向其本人及家属追偿的权利。

PPT26:第四点需要促进社会媒体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新闻工作者应加强行业自律,恪守职业道德,避免片面化和极端化。媒体在报道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等问题时,应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解释和协调。

PPT27:最后一点,政府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社会善良风尚的提倡者,要加强社会法治、道德文明建设,提高社会信任度,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PPT28:以上就是我们小组关于老人摔倒无人扶事件的思考,由于时间、能力有限,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四篇:中国社会道德现状思考:是“滑坡”还是“爬坡”

中国社会道德现状思考:是“滑坡”还是“爬坡”?

2011年12月06日 光明日报 陈 瑛

近段时间以来,媒体频频爆出关于道德的种种负面新闻,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震动。人们在问:中国的社会道德状况如何,是不是遭遇了“道德寒冬”,正在道德滑坡?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除了对于每个具体事件都仔细了解,认真处置,汲取教训,改进工作之外,还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以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分析我国道德建设的形势,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

社会道德联系着整个人类社会,从这一池水里又可以窥见世界风云。也许当我们纵观历史,放眼世界,并且初步地把握了道德进步的规律之后,就能更科学、更理性地看待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形势。

人类道德文明发展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直线的,特别是在每次社会转型之时,往往都要经历一番“道德的阵痛”。从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出现,曾经发生过的“从纯朴的道德高峰上跌落下来”;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又一次的道德滑落,都使人体会到了这一点。处于19世纪中期的马克思感慨地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 恩格斯从1844年9月开始,在21个月的时间内调查研究了英国的状况,包括工人阶级的道德状况。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里,他揭露当时的英国“到处是骗局”,食品(糖、茶、咖啡、烟、面粉)、烟草、衣服、磁器,商品的质和量,都充满了欺骗,秤和尺的不准。社会上出现了“每一个人在追逐私人利益时的这种可怕的冷淡、这种不近人情的孤僻”。“每一个人的这种孤僻、这种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的和普通的原则”。

日本也是一样,从“明治维新”,直到二战以后,不少有识之士也都在叹息,“日本曾以君子之国而自居。但战败后社会的混乱程度可谓惨不忍睹:黑市交易趋于半公开化;人们对于罪恶之事司空见惯;对盗窃等犯罪行为不足为奇;虚假报告成为政治的依据;伪造的申报单竟然成为经济指标等等。”“在这种世风之下,即使大声疾呼‘遵守道义’,又有谁会倾听呢?”

一向以重道崇德而自豪的文明古国中国,仍然还是这样。在辛亥革命之前直到五四运动之后,许多敏锐的知识分子都感受到了这个转型的道德“阵痛”。从章太炎发现“俱分进化论”,感叹“知识愈进,权位愈申,则离道德愈远”,到鲁迅等人热烈讨论中国的“国民性”,勇敢地揭露道德上的丑恶,都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面对社会道德在转型时期的波折,历史上的诸多有识之士,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焦灼、冲动,更不只是叹息,悲观,而是清醒地看待,理性地分析,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道路和方法。对于19世纪英国工人阶级中的非道德现象,恩格斯指出,那些正是英国“当权的资产阶级极端自私自利的政策和全部行为的必然后果”。他坚定地认为,虽然我们至今“还没有越出阶级道德”,但是,“在道德方面也和人类知识的所有其他部门一样,总的说是有过进步的。”历史证明了恩格斯的远见,后来英国的社会道德,尽管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病根未除,还有许多道德问题,但是与19世纪中后期相比较,还是有着不小的进步。

反观中国,近60年来我们连续经历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这就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在我们这个有着十多亿人口的超大国家里,进行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其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而在这些伟大的历史转变中,也时时处处伴随有社会道德方面的转变。

而且与物质文明建设相比,甚至与经济政治等变化相比,人们思想道德的转变要更为深入,更加细致,所需要的时间也更为长远。我们庆幸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这些历史转变都非常顺利,在思想道德上也没有出现过像英国、日本那样的转型阵痛,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传统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势力,特别是几千年来小生产者思想道德的影响,顽固地盘踞在我们的头脑里,不会轻易退去;西方资本主义思想道德的强势侵入,经常花样翻新,颇具诱惑力。再加之我们国家原来的底子薄,经济文化不够发达,尤其是社会转变出现的大变革中出现新矛盾、新问题,各种社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者的经验能力跟不上,这些都会反映在人们的思想道德上,或者以社会道德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讲,道德建设中出现一些失误和毛病,甚至出现局部滑坡现象,并不奇怪。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道德只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要受社会关系决定。不是道德决定社会发展,而往往是社会发展决定着社会道德的发展,决定着它的水平和高下。一个坏的社会,怎么也不会提升起好的社会道德水平;同样,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也决不会允许其道德水平长期跌落到它所允许的标准之下,它会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改善其道德状况,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

当前我国各界人士对于各种非道德现象的高度义愤,表现出的这种对于非道德现象的“零容忍”,正是出于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高度关注,是一种新的文化自觉;而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议,也正是反映和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采取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步骤。

评论道德的滑坡和爬坡,首先要清楚什么是道德,它的内含和外延。道德是一种从善恶的角度,用知、情、意来表现和增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文化现象,又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上,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个内容非常丰富,外延相当宽广的概念。它包括着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道德实践(包括道德评价、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和培养)等等。即使以社会道德而论,也包括着例如家庭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等等许多方面,在各个领域里,又分别有着许许多多的具体规范。要知道,就在这些具体的准则和规范之间,不但许多是不协调、不同步的,例如仁爱与智慧,进取与遵纪,而且它们在各个时期的社会道德状况和水平里,所占据的地位和份额也是不同的。有的时代强调这几点,另一个时代又重视另外几点。

其次,也必须考虑道德的主体,就是人的复杂状况。人类社会更是个极其复杂的组合,其中包括各个阶级、阶层、民族、社会集团,他们之间在道德上的差别很大;具体到每个人,由于其出身、经历不同,知识、水平、职业、教养种种的差异,尤其是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里,即使同一个人,他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表现也会有差别和不同。

由此可见,人们要判定某个社会,或某个时期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下起落,是个极其困难的问题。至今也没有什么人能够制定一个测量社会道德水平高下的标准体系。我们不能根据某一标准、某一尺度确定社会道德水平滑坡,还是爬坡。例如,我们不能由于现今的某些社会腐败、诚信缺失,就断定我们全社会的道德 败坏;它们毕竟只是在某些部门、某个领域的问题。更不能由于少数人麻木泠淡,见危不救而判定全社会的道德滑坡,因为这也只是极少数人的表现,代表不了全国人民的道德水平。对于我国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作指导,坚持全面地观察,在把握全局时,还必须分清树木和森林、主流和支流,不要从片面性的前提,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如果全面地观察我国的社会道德状况,我们就会得出结论,中国目前的社会道德存在着种种道德失范现象,有些甚至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加严重的,例如官场中有腐败,商场里缺诚信,公众场所里有自私和冷漠,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局部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人民更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信自强。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勤劳朴素、诚实善良的,这些才是社会的主流。不但从我们各个地区、单位里,每年评选出来的道德模范身上可以看到道德的光彩,更可以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随时能够感受和体会到“还是好人多”。不然何以在遇到自然和社会灾害面前,会出现那样多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局面;何以全国的社会经济会如此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会这样大幅跃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步,民族的振兴,背后有着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的支撑。一个国家和民族发生如此伟大的发展变化,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和进步,离开了广大人民思想道德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

谈论我国道德建设的形势,究竟是“滑坡”还是“爬坡”,都会涉及到一个“道德之坡”概念。这个“坡”又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由时代决定的,需要建立和坚持的先进的道德规范体系,这是我们观察和衡量社会道德水平的标尺,也是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今天,我们中国人民需要的道德之“坡”,既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道德,更不是我国古代的封建主义道德,而是与人类文明和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相承接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它集中地体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里,体现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上。

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在承接了人类传统文明和东西方优良道德的基础上,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例如它所坚持的集体主义原则,其理论根据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什么抽象的“人”或“个人”。从这里出发,它 最科学地解决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既反对漠视个人和个人利益的“虚幻”集体,也不赞成盲目的、极端个人主义。主张当二者发生尖锐冲突,无法调和的情况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因为归根到底,集体利益代表着更多的个人利益,以及包括着牺牲者之利益在内的,个人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历史证明,正是集体主义原则保障了我们队伍的步伐一致,使我们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还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人才。三十多年来,我们党一直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党中央1996年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2001年又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直到2006年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此期间,党中央还曾多次作出关于未成年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等等决议,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应当指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个坡,本身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大贡献,一大胜利,它是我们多年来辛勤工作的结果,也为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这些事实都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直在探索和攀登这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坡”。

回顾几十年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走过的道路,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正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尽管偶有滑坡,但是我们正在不断制止滑坡的情况下坚持爬坡。一方面成绩巨大,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另一方面,问题和困难还有不少,任重道远,我们还要谦虚谨慎,做好工作。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国家的道德状况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五篇:从日本丰田叉车的现状谈中国叉车企业的崛起——率团赴日本对丰田叉车进行检验后的思考

从日本丰田叉车的现状谈中国叉车企业的崛起——率团赴日本对丰田叉车进行检验后的思考

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雷晓卫

丰田公司从 1956年开始生产叉车,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现在已经是国际上数一数二的叉车企业了。由于中国叉车的技术与日本叉车有“血缘”关系,因此,可以通过考察、调研日本丰田公司研发、生产叉车的情况,进而升华中国叉车产品的质量,使更多的中国叉车企业能够早日迈入世界叉车强国的行列。

高浜工厂(Takahama Plant)是日本丰田公司在本土上研发、生产叉车的基地之一,此外,丰田公司还在美国、法国和中国设有生产基地。

一、高浜工厂的基本情况

高浜工厂坐落在日本国爱知县高浜市丰田盯2-1-1。它始建于1970年,占地32900平方米,拥有员工2000多人。工厂在1994年通过了劳埃德质量认证机构(Lloyd’s Register Quality Assurance Ltd)的ISO 9001--199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998年通过了日本汽车研究会(Jap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的ISO 14001《绿色生产环境体系》认证;2003年又通过了日本质量协会(Japan Quality Assurance Organization)的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在正在申请办理中国的“进口特种设备型式试验许可”。

高浜工厂的负责人是丰田副社长,主要的职能部门有:产品企划部、技术部、调达部、制造部、生产管理部、品质部、总务部、健康安全管理部和劳动组合(工会)。可以看出高浜工厂的机构设置紧紧围绕着企业发展、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与管理、产品质量、后勤保障和劳动安全几个方面来设置的。

高浜工厂的产品仅占丰田公司的一小部分,主要有:内燃平衡重式叉车、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蓄电池前移式叉车、牵引车、铲雪车、清扫车、高空作业车、自动立体库、无人驾驶叉车(Automatic guided forklift)。其产品价格定位在国际高档价位上,相当于中国叉车价格的2-3倍。

在高浜工厂建有两条叉车生产线,一条是生产内燃平衡重式叉车的;另一条是生产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和蓄电池前移式叉车的。前者的年产量为25000台,后者年产量为17600台,高浜工厂的叉车年总产量为42600台。2004年高浜工厂大约生产了3500台叉车,占其生产能力的82.2%。另外,高浜工厂还有一个大吨位叉车生产车间,最大起重量可到43吨,起升高度可达30米。

丰田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育了员工“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素养。这种素养反映到工序上,可以解读为:上道工序的问题不能流到下道工序。再加上丰田公司先进的加工设备和良好的管理机制,成就了丰田产品的优良品质。

我们不能把叉车的品质做到世界一流,问题主要出在员工素质和企业管理上。中国叉车的质量要想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可能在设备上并不需要投太多的资金,而更多的要关注员工的素质教育,要从企业文化上培育员工、引导员工:做事精益求精,凡事追求最好。其次,要严格按企业的管理文件操作、办事,要反对在管理上,特别是在ISO9000、“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等认证上搞“花架子”,总之,“形式主义害死人”。

单从叉车产品的结构来看:在加工设备上,中国的企业(以下均指大型企业)虽然比不上丰田公司,但也能够满足叉车的工艺要求,如果每一个零件都认真去做,质量也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中国的某些企业如“合力叉车股份公司”在叉车的设备制造能力上,与国外先进的叉车工厂相比,也是丝毫不逊色的,如消失模的制造设备,其规模在亚洲都是第一的。

二、高浜工厂的研发与试验设施。一个成功的企业,除了要有一支懂管理、有胆略、高瞻远瞩的管理队伍外,还要有一支专业知识渊博、技术过硬、创新强烈冲动的工程师队伍和一支心灵手巧、做工精湛、巧夺天工的工人技师队伍。

高浜工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是技术部,该部大约有400多人,约占高浜工厂总人数的20%。在这儿,集中了高浜工厂的高智商队伍和最优秀的工人,从而保证了丰田公司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开发出高水准的产品,源源不断的流入市场。目前,高浜工厂的产品已经销往了100多个国家。同时,整个公司在工人中制度化地开展技术练兵、岗位竞赛活动,一旦达到标准,级别、收入均予兑现。不仅稳定了工人队伍,而且不断地涌现出了大量的能工巧匠,我们在参观中,看到了许多这类“能工巧匠”制作的参赛样品,醒目地摆放在车间的橱窗内。这对丰田公司能够持续地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至关重要。而我们在培养“能工巧匠”上不够重视。

高浜工厂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是试验部,该部门的零部件试验台架和整机试验设施非常齐全,通过不断地试验和改进,保证了丰田公司的产品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同丰田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只有“合力股份公司”尚有较多的零部件试验台架外,其余的企业都非常少,并且整机的试验设施也相对不足。因此,中国企业要想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加大对产品试验设施的投入。否则,无法提升员工的产品创新力,无法定量改进产品的设计,更无法走出目前中国叉车行业普遍存在的 “大厂仿国外,小厂仿大厂”的怪圈。

高浜工厂用于零部件的试验台架有:发动机试验台、变距器试验台、变速箱试验台、货叉试验台、电机试验台、电控试验台、小型电器零件的高、低温试验室、门架试验台、受扭零件试验台、制动器试验台、座椅试验台、踏板试验台、油缸试验台、受拉零件试验台、车架试验台、转向桥试验台。而且,有些试验台有许多个。

高浜工厂用于叉车整机试验的设施有:稳定性试验台(2个)、淋浴试验室、噪声试验室、低温试验室、高温试验室、护顶架试验室、工作装置耐久性试验台、叉车视野试验室。

高浜工厂用于叉车出厂检测的试验设施有:叉车制动力试验台、侧滑试验台、“转弯模拟圆”、标准坡道。

丰田公司利用这些试验设备与设施,有计划地对需要改进的新部件、新结构以及准备使用的新材料进行试验,并且将结果与以往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为新一代叉车产品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为丰田公司永远走在世界的前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2004年我国的叉车产量已经达到了6.5万台,约占世界叉车总产量的12%,我们完全可以也能够靠自己的的智慧走出一条自我创新的叉车之路来。若我们的产品仍然靠仿制国外技术生产,一旦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并且扩张后,就很容易陷入以国外知识产权支撑的技术壁垒纠纷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在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年产量突破万台的叉车企业(2002年合力叉车集团公司的叉车年产量首先达到了万台),这些企业都在努力创建自己的品牌,都在努力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也都在努力描绘自己的产品特色,因为,大企业不仅要卖产品,还要卖品牌。这就是相同配置的叉车,丰田的价格要比我们贵的原因。

纵观国际市场,以知识产权支撑的技术壁垒正在逐渐成为主流,目前,中国叉车行业同其它众多的行业一样,企业的发展,仍然受制于国际企业核心技术的控制。据统计,国际技术壁垒每年给中国造成的贸易损失高达200亿美元。因此,中国叉车企业自主的知识产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叉车企业要实现自主创新,在试验设施上的足够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这方面的实际情况是,中国企业非常不重视试验设施的投入,特别是零部件试验设施的投入。这方面的差距很大。因此,中国叉车企业要崛起,就必须加大在试验设施上的投入,以便为自主创新提供试验和比较数据。

三、高浜工厂的物流配送中心

在高浜工厂的厂区西部有一个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物流配送中心。仓库内的货架有两种:一种是立体高架仓库,用自动堆垛机取货,货架高20多米,计算机控制取货的全部过程;另一种是可移动式的货架,相对于立体高架仓库要矮一点,地上有轨道,由电机驱动,货架可以在地上移动,装卸货物时,将其它货架移动在一起,这样就给要准备作业的货架腾出了足够一台叉车作业的空间,然后由工作装置为三级门架的前移式叉车进行装卸货物。从而达到节省空间的效果。

在高浜工厂,企业的计划性非常强,人们每天都在按计划而工作。物流配送中心每天进行的工作,其计划都在一个星期前、甚至一个月前就已经制订好了。

按计划工作,是中国叉车企业的弱项,也是中国叉车企业应该向丰田公司学习的重要方面之一。不过,是否一定要将现有的仓库改成丰田公司那样先进的立体库,我倒觉得没有必要,或者说并不是非常急需的。

综上所述,中国叉车企业同丰田公司在人员素质和管理上的差距,以及在基础研究上的浮躁,是制约叉车企业崛起的沉重绳索。虽然中国的叉车市场近几年来,增长较快,企业也开发了一些新产品,但是,总体而言,档次还较低。

最近,国务院提出:今后中国的四大发展战略,其中一条就是:“大力推行产业技术创新”,这是中国经济向着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的决定因素。必须指出: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是简单的科技进步,它意味着经济增长从依靠资源、资本和廉价劳动力为主导,向依靠人才、知识和技术积累发展模式的转变,自主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领域,而是包括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市场化的全过程。

现在,中国叉车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由于中国叉车的性价优势,不仅国内市场增长迅速,而且,出口形势也发展良好。这为中国叉车企业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只要中国叉车企业在员工素质、管理和自主创新上学习丰田公司等世界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只要中国叉车企业能够防止相互压价竞争,再加上目前我们所具的传统优势,中国叉车一定能够崛起,也应该崛起。

下载从老人摔倒无人搀扶浅谈对中国社会道德现状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老人摔倒无人搀扶浅谈对中国社会道德现状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